仅仅这么一个人还说明不了什么,最关键的是,黄智兴儿子的户头上,突然从国外打进来一大笔钱。

平时有冯家护着,他们无论如何都查不到这里。偏偏因为冯宗的事,冯致高把保险柜里的东西一股脑捅了出来。童局长连夜翻了一遍,终于整理出了这么一份收支记录。

“瑞士银行那边户头上的资金,因为国际关系,我们无法得到确切的资料。不过单单国内这些,每年从境外汇进账户的大笔不明财产,就足够调查了。”

旁边进来后一直沉默的黄娇大惊失色,刚才她还想着娘家会救她出去。但一转眼,夫家就出卖了娘家。

虽然自小被教育出嫁从夫,但骨子里她还是有孝心的。她完全没想到,当初撺掇大姐闹得李家不宁,会把黄家也扯进去。甚至几天前,为了让大姐定心,她还与她一起将匿名举报信投进了邮箱。

本以为天衣无缝的计划,东窗事发后却跟个筛子似得。而且现在,倒卖古董的事还跟自家有关?一瞬间,她脑子里乱的很。现在她后悔又后怕,她该怎么办?

“明方,你先回来。”

听到亲爹的话,李明举松开了黄杏的衣领。先前她别扯得身体往前倾,这样一松开一个不稳,向旁边歪倒。

她闭上眼睛准备与地面接触,“轰”的一声,预期中的疼痛感没来。

会议室中的人看得清清楚楚,穿着得体发型凌乱地黄杏,投入了倒三角眼怀里,两人团抱着再次摔到门前。

童局长嘴角直抽,李浩辰也低下头,只是颤抖的双手还是泄露了他此刻的情绪。大伯母最为注重礼仪面子,如今这样她肯定很难过。

出乎李浩辰意料之外,黄杏并没有丝毫难过。现在她满脑子嗡嗡的响,根本无暇思考。

至于个人形象,先前之所以费心维护,就是不想暴露她母亲是个农妇的事实。如今黄家快要被打回原形,她所拥有的一切都要消失,她还维护那玩意干嘛?

**

站在一旁的柳培新往后退了一步,脸上冷汗直流。

不同于黄家姐妹,他心里有数:都查到这份上了,柳家那点事肯定捂不住了。

他们可比不得黄家这种人家,没有开国的军功。犯了这么大的事,上面一定不会大发慈悲饶恕他们的。

身体被禁锢着,他整个人确如热锅上的蚂蚁。现在该怎么办?是赌他们查不到那么深,还是主动招认配合调查争取宽大处理?

柳培新心中剧烈的挣扎着,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眼神往右边一瞟,他突然看到了童局长那志得意满的笑容。

他们什么都知道了!

就在柳培新石化的同时,徐政委走上前,开始对此事发表总结。

线索很清楚,贩卖文物之事,应该是由黄家牵头,冯家在经济上对其进行包庇。

由于今年国家加大了保护力度,事情藏不住了,黄家便想将计就计,借助两个女儿的合谋,将此事陷害给李明举。

李老爷子呷了一口茶,一点都没错,小徐又进步了。

旁边的童老爷子戳戳他:“你是怎么知道的?”

李老爷子拿起笔,写了一个“林”字。

“潘家园那边的密探挺好用的,我偶尔就去实地考察了下,刚好看到黄家那老头子。没想到,平日俭朴的他,竟然是个爱古董的。”

童老爷子有些不忿:“喜欢就喜欢呗,藏着掖着做什么。”

一旁的童局长赶紧来捧着亲爹:“爹您说到点子上了,藏着掖着可不就不正常,是吧李叔?”

李老爷子露出孺子可教的笑容:“就是这样,黄杏也是个藏不住事的。两处一合计,我就有了这么个猜测。再顺藤摸瓜,证据就哗哗的全出来了。”

“李叔真是谦虚,您可是神机妙算,几乎算准了黄家人要去的每一处地方。”

李浩辰一脸骄傲:“那是,爷爷教导过我要明察秋毫。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习惯,如果用心观察思考,就足以推测出一个人的行动。而且爷爷很关心家人,知道我们每一个人喜欢什么。”

李老爷子拍拍孙子的手,他这辈子就两件事不顺遂:一是老林早早去了,二是明方娶了个搅家精。

老林那边,他找准机会平反,将害他的冯家和刘家一网打尽。别看那两家人如今自由自在没有牢狱之灾,可他们失去了地位和健康,活着绝对比死了还难受。

黄杏这媳妇,原先明方还能压住。面子上做得好他也就懒得计较。这两年越来越过分,如今又做出这样的事,今天正好一次收拾了。

点点头,他长舒一口气,坐了半个小时他有些累了。快些结束,他好回家研究茶道。

**

见老首长面露疲惫,徐政委加快了进程。

“黄家走私贩卖古董,其中间人就是柳培新兄弟。”

在座哗然,连他们办起来都得小心的事,柳家是如何办到的。聪明点的低头翻看资料,果然在中间一段发现了端倪。

直到听到这句话,柳培新终于不再心存侥幸,他彻底死心了。

想起家中的娇妻嫣嫣,她肚子里的孩子已经八个月了。柳家没有男孙,父母又期盼多年。

她这一胎是全家人所期待的,甚至连国外的侄女柳依依都被召回来,去寺庙里供应了替身,就为祈求男孙能平安生下来。要不是国家主张无神论,柳依依甚至要被改名为柳盼弟。

要舍弃嫣嫣么?

可他实在舍不得,对于嫣嫣他还是有感情的。虽然家中是混黑社会开当铺的,但嫣嫣柔情似水,让他成功找回了男人的骄傲。

刘明珠下放的那五年,他跟嫣嫣几乎天天都在度蜜月。而且嫣嫣善解人意,主动不要孩子,只为陪着他。

贩卖古董是他主动要求搭上黄家的,为此嫣嫣还劝过好几次,拗不过他只好去求了父兄。但如今唯一的办法,是把嫣嫣一家推出来。

孕妇应该是有优待的,只要柳家还在,孩子一定会好的,他会好好补偿嫣嫣。

想到这柳培新下定了决定,站直了大声说道:“我愿意坦白这一切。”

征求了在座众人的同意,柳培新说了起来。

“一开始我也不知情,只是后来结婚后,嫣嫣才慢慢对我说出这一切。此事与柳家无关…”

看着童局长那似笑非笑的神情,他有些说不下去了。但想到自己如今的地位,他还是硬着头皮一字一句的说起来。

等他说完,会议室内响起了一个人的掌声。李浩辰看垃圾似得看着柳培新,真丢男人的脸,天底下的女人怎么会看上这种人。

而童局长则是站起来鼓掌。

“不愧是高材生,当年校报的著名记者。柳科长这编故事的能力,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看看这些,嫣嫣父兄所在的青龙帮,之所以能搭上黄家,就是因为有柳家从中牵线拉桥。你倒是警觉,没留下文字证据,但嫣嫣的哥哥,刚才可把一切都说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

柳培新的说辞,再次刷新了与会众人的下线。

李浩辰低头,一脸不忍直视状。他暗暗发誓这一段决不能说给小梅子听,也不能让萱萱知道,不然他们俩一定会把中国男人的贬低到一定境界。

柳培新呆若木鸡,一旁的军官挥挥手,荷枪实弹的士兵立刻把他控制住。

军部大楼的审讯仍在继续着。

证据确凿,黄家就是再巧舌如簧,怕是也洗不清。在场的人心里都有数,沾上这事,黄家算是完了。

外交人员可以再培养,但对国家有异心的,绝对不能用。

李老爷子中指有节奏的在纸上敲着,一个眼神都没给黄杏。扭头看下儿子和孙子,明方涨红着脸,浩辰正在安慰他的大伯。

他的儿子和孙子都不错,他很欣慰。

察觉到爷爷的目光,李浩辰摇摇头,举起自己与大伯握紧的手,示意他不用担心。

刚才孙子的一举一动,李老爷子都看在眼里。这其中的许多证据,都是他亲自布局得来的。他毕竟老了,精力不济,不过是跟在背后总揽全局查缺补漏罢了。

这才半年,孙子真是几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明方的前车之鉴在那,他再也不想逼迫浩申和浩午从军。两个大孙子也都是上进的,只要他们有自己的事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好。

而浩辰却是个好苗子,先前有些稚嫩,这半年却是成长迅速。军队里的训练他知道,隔辈亲,他也有些心疼。只是没想到浩辰咬着牙,一声不吭的坚持了下来。

这还多亏了妞妞那丫头,爱情果然让人成长。如果妞妞嫁进来,李家就彻底妥当了。不过那丫头是个主意大的,虽然平日随和但胸中却有一股韧劲。要是她拿定了主意,怕是很难扭过来,自家孙子还得再打磨打磨。

刚低头的李浩辰突然感觉一阵冷风吹进了脖子里,摇摇头,这一定是他的幻觉。不过这种似乎被盯上的感觉,又是怎么回事?

**

“既然事情有了定论,那今天就先到这吧。”

朱家一派的汪姓军官站出来,试图终结此事。李明举的案子牵涉太大,二炮政委的职位是块肥肉,如今人人都盯着。

只要拖下去,拖到一个半月之后,一切就好办了。至于如何操作,电话里说不清楚。如今形势刻不容缓,他得赶紧争取时间。

童老爷子坐不住了,不上不下的就想溜,没那么简单。准备了那么久,这热闹他还没看够!

他刚想站起来拍桌子,衣角却被旁边的人拉住了。李老爷子对他摇摇头,脸色丝毫未变的冲着那人说道。

“既然诸位都认为审理完了,明举是不是可以先出来?”

厅内瞬时寂静,黄杏等三人也被士兵押了下去。来时他们还算自由,如今直接戴上了手铐。

众人都在斟酌着,诬陷这种事,有一就有二。李家如此成竹在胸,怕是那私自枪杀“国际友人”的案件,也是有心之人扣下的屎盆子。

朱家一派的人脑中飞快合计着,彼此交换着眼色。此事由冯家起头,真正的细节却是大家一同操作。

谁也不知道那证据是真是假,但他们只能硬着头皮,确定他一定是真的。

当这么大的官,谁背后没有点阴私之事。现在查下去,万一再拖出点什么来,他们可怎么办?

众人迅速达成一致,先放回去押后调查。只要朱家上位,免除一个政委还是很简单的。

“那当然…”

没等军官说完,倒三角眼就忍不住了。

他是朱家一手提拔上来的,头脑简单声音洪亮。这么多年与李明举作对下来,他已经养成了一种本能。

平生坚持两个凡是:凡是对李明举有利之事,一定要反对;凡是对李明举不利之事,一定要支持。

无论对错,除去老恩人朱家外,其余无差别攻击。

“那当然不能放出来,他可是私自处置了十一名外国人员,对国家形象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

**

整个会议室彻底安静了,刚才发言的朱家一派汪军官扶额。

他怎么遇到了这么个猪队友!

而且,对面还有一大波神一样的对手!

童老爷子咧嘴倚在靠垫上,对着李老爷子竖起大拇指,小声说着。

“你早就知道,会有人帮明举伸张正义吧。”

李老爷子没做声,但他的中指停止了敲动,嘴角微微弯起,显然心情很好。

朱家手中这把刀如何,他一眼就能瞧到底。稍微撩|拨一下,果然很好用。喝一口热水,该是他出场的时候了。

国家不应该因为一个选举动荡,有一方还是早些退出的好。朱书记的宏伟抱负他懂,可今时不同往日。国家已经与国际接轨,那种刚见过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显然不适合。

只有开放和改革,才是民族振兴之路。他老了,帮年轻人扫清障碍,也可以彻底的颐养天年。

“既然有异议,那就坐下来商量下吧。大家都是好同志,有话说清楚就好。”

李老爷子发话,没人能反对。

“这事只有明举最清楚,还得他亲自来。”

“我反对!”

倒三角眼再次吱声,这次就连朱家一派也不耐烦了。

童局长站起来:“作为特别调查员,我认为杨上校严重违反了会场纪律。根据有关规则,应该将其驱逐出场。”

没人支持也没人反对,童局长直接上前,抓着他的衣襟将他扔到了外面。

临关门前,他盯着倒三角眼小声说道:“你还是先去和平医院做个全身检查吧,精神科的大夫应该能帮你解决问题。另外,这里不是你能撒野的地方。”

说完他伸出一只脚往他双腿间一绊,横着在地上一扫,一米八的汉子应声倒下。

走廊内,一身便装的李明举正被押送过来。见到杨上校,他配合的向后伸出双手。

两人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童局长立刻明白好哥们的恶趣味,他朝后面的两名大兵挑挑眉。

大兵押着李明举,走廊内三人并行着。走到门口,李明举脸色丝毫未变,朝倒三角眼身上踩去。

边走着,他双脚极快的打了个旋。一只皮鞋在他脸部拧巴下,另外一只在他双腿间重重的踩一脚。多年从军,他力道拿捏的恰到好处。

“啊!”

“给他叫急救车,看好不要让他乱叫。记得对医院报他名字:杨伟!”

“笑什么笑,不是阳|痿,是杨伟。靠,爷都被你们绕晕了!”

飞快的嘱咐下,童局长嘭一下关上门,隔绝了外面杀猪般的叫声。

那倒三角眼跟个斗鸡似得,以前天天找他和明举的麻烦。后来他当了警察,丫就专挑明举的刺儿。

他找人套麻袋揍了几次都不过瘾,今天可算好好出了口恶气。无缘无故敢惹爷,哪次不让他竖着进来横着出去!

**

李明举一进来,李老爷子稍显激动。

看看面前的儿子,虽然脸上新冒出些胡茬,但整个人精神还足。

李浩辰站起来,把杨伟的椅子搬过来擦擦,递到父亲边上。

徐政委见所有人坐好,站起来询问着:“可以开始了么?”

对面的人看向李老爷子,虽然这位退休了,但还是他们的老领导。

“开始吧。”

程序一道道的走着,依旧是那么点事:虽然李明举没有涉嫌走私文物,却违规私自枪杀了外国人。

李明举站起来,双手摊开:“该说的我都说了,在座的应该都清楚,军队中有许多秘密任务。当年我所执行的,就是其中一项。因为太过机密,保密级别最高,往来都是用加密无线电,没有多少书面证明。”

事情已经到了这份上,朱家一派的人也铁了心。今天不把李明举掐死,等他出去支持郑家,倒霉的也是自家。

所以他们卯足了劲开炮:“我们咨询过档案那边,没有电报的译文。”

李明举无奈,这伙人怕是早有准备。当年的事虽然机密,但却要电报员翻译过来,交给首长请求指示。

按理说,档案中不可能留不下只言片语。如今它们集体消失,只能说明是有心之人为之。但看到胸有成竹的老爹,他心里还是很安定。

他爹他知道,不会让他白白被冤枉。除了林叔那事,大环境所迫伸不开手脚,这些年李家合适吃过亏。

“既然没有进一步的证据,那此案就可以定下来了。鉴于盗窃文物之事你受的污蔑,组织上酌情宽大处理。”

完美的结束语,被童局长给打断了。

“这么着急做什么,谁说没有证据了?”

说完,李浩辰从包里掏出一张纸。由于年岁久远,纸张有些泛黄,蓝墨水透过纸背荫湿了整张纸。

“李明举同志当年出任务时,有军队另外一名营长随行。当时两人给彼此写了证明,并且得到了军队上层的认可。后来由于身体原因,那位苟营长转业到了地方,这份证据却完整保存下来。”

刚才总结发言的汪上校瞪大了眼睛,怎么会是这样?明明朱家那边说,两份证明都已经搞到手了。

“这肯定是伪造的!”

话语脱口而出,他越来越确定。

“李司令家学渊源,对金石书法有独到研究,伪造一份证明很简单。”

李浩辰走过去,伸开纸张。上面的内容有些模糊,但右下角的朱印却是清晰可见。

“这是军事指挥部的章,除了钢印外,指挥部的其余章都是用安徽那边特造的朱色印泥。其中掺杂了鳄鱼等动物的血液,以精选材料按照特殊配比制作而成,是从不对外公开的秘方。这种印泥,无臭无味的同时又可保持百年不散不褪色。军中有专家,可以随时叫来检验。”

不到黄河心不死,最终专家再次出场。三名专家共同确定,这的确是专用的印泥。

“这个章缺一角,的确是指挥部的公章。”

最老的那位专家特意给指出来,得到另外两人的赞同。老专家看向李老爷子的眼神多了份迫切,刚才李家兄弟那巧夺天工的私人印章给了他极大地震撼。

没想到民国年代凭借人力,可以做到如此精致的印章。这种技术,就连现在发达机械都很难办到。这是当代金石学界的一大突破,他必须得弄清楚怎么回事。

看来有时间,他得跟李家攀下交情了。听说李老司令爱茶,他家中刚好有珍藏多年的普洱。

李老爷子假装没看到,他很忙,没空应付这个疯老头。他可不想被拖进那间臭烘烘的屋子,在无影灯下拿着放大镜弯腰一上午。

**

以汪上校为代表的朱家势力彻底失声,要是普通人的证明那还没什么可信度。

可偏偏作证的这个人,是国家二等功获得者,而且上面还有印章。铁证如山,如今姓苟的亲自来也推不翻。

这是一份很有力的证据,先前朱家为了掩埋线索,消灭可能的人证,将此案件推到了那些埋在八宝山的老领导身上。如今相关经手人均已作古,此证据一出炉,立刻完全推翻了前面李明举签字的处决令。

“李明举同志没有任何问题,同意的请举手。”

童局长第一个高举起手,铁哥们必须力挺。会议室中的朱家一派人,即使再不情愿也不得不举手。这种公共场合,他们还做不出睁眼瞎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