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谢礼

“什么时候病的?”耳边是楚大夫冷冷清清的声音,不待一丝的情绪。

宋妈妈的声音听起来十分焦灼,“就是方才的事情,陡然就出了满身的冷汗,面上也潮红潮红的,只说身子无力,就晕倒了。”楚大夫眉峰微蹙,左右手都细细切脉,沉吟着说道:“贵小姐身子虚弱,气血不足,又染上了瘟疫,自然比常人多吃些苦头…”

叶子衿听得分明,心中咯噔一跳。

她自小身子的确是有些不大好,可这几年十分小心调养,已经不大看得出来体虚。

想不到到头来,还是无法摆脱。

叶子衿暗暗苦笑。

“服下黑护子,自然也就好了。”楚大夫头也不抬,冷冷说道:“只说日后要多多小心,每到季节变换时,总要小心着些,若是病了,只怕有缠绵病榻之意。”宋妈妈神色一凛,低声应了。

楚大夫又嘱咐了几句,起身欲走。

却被宋妈妈拦下了,强笑着问:“大夫,您看我们家小姐,从小身子虚弱,这可还有什么法子?”“平日多加小心也就是了。”楚大夫回答的很是干脆,并没有逗留此地的意思,又说了几句话,便告辞了。

宋妈妈也就叹了一口气,望向叶子衿的面庞,眉间露出了几许忧虑。

只不过令她始料不及的是,叶子衿也不过吃了几服药,两三天的功夫,就渐渐恢复了神采。宋妈妈暗自罕赧之余,对楚大夫的医术又多了几分敬佩。叶子衿却将昏迷中所听的话,牢牢记在了心中。

毕竟没有谁会拿身子开玩笑…

她病愈之时,紫苏早已下了床,替她揉捏着酸痛的身子,微微的笑,“看来小姐也没有吃多少苦头。”叶子衿白了她一眼,“你不知道那药汁儿多苦…”紫苏暗自好笑,只促狭的笑:“哪里有药不苦呢?”

叶子衿也就不再说话了。

哪知还有令她猝不及防的事情。

她的病刚刚才好转,接下来便是紫苑,宋妈妈,天冬半夏姐妹,纷纷病倒,也都是染上了瘟疫。一时之间,庄子上愁云惨淡,人人忙得脚不沾尘。叶子衿也犯了愁,总这样下去也不是个法子。

黑护子才折了几十枝枝桠插下去,能不能存活还两说,照现在众人一个个染上瘟疫的速度来看,用不了多久,黑护子很快就会用完了。那时候若是再有人病倒,又该如何呢?

叶子衿心里笼上了一层阴霾。

只得又托人去寻了楚大夫来瞧病。

楚大夫在这村子上来来回回的,每日必要经过这庄子,也不过是顺带的事情,见着庄子上许多人病倒,也就出了个主意,“我看不如你们每人面上蒙一层锦布,不时将屋子里撒些柚子水,或许会好转些。”

叶子衿虽不明为何要如此做,然而还是照做了一番。

果不其然,情况略微有所好转。

叶子衿就暗暗松了一口气。

眼看着楚大夫为了紫苏,自己,宋妈妈几个来来去去的劳累,心里也不是个滋味。恰巧紫苏正端着碗喂宋妈妈吃药,就趁机说道:“小姐,楚大夫虽说不收银钱,可我们却不能表达心意,我看不如送些礼品,说不准楚大夫拗不过我们的盛情,也就手下了,您看如何?”

这话正说到了叶子衿心里去,似是寻到了知音一般,叶子衿掌不住笑了起来,“你可真是我肚子里得蛔虫,我想着什么,你总是能立刻知道!”紫苏垂下头笑了笑,许久才说道:“小姐可忘了?我可服侍了您这么些年,总能瞧出些什么端倪来。”

宋妈妈也好得七七八八了,听见这主仆二人说话,也来凑趣,“我看我们庄子上东西也并不少,总有楚大夫喜欢的物事。”话虽是如此说,叶子衿心里却也有些没底。谁也不知道楚大夫那样的人喜欢什么。

看样子性子很冷清,对于这世间一切都莫不在意,可又能让人觉得可以依靠,实在说不准这样一个人到底喜欢什么。

到了第二日楚大夫进庄子来时,叶子衿留了心,待他要走时,就迎了上去,笑问:“可好些了?”“已经大好了。”楚大夫放下挽起了衣袖,拍了拍袖口。那一瞬间,叶子衿看见他的指甲,白皙而修长,指甲盖上泛着柔和的光芒。

一尘不染的一双手。

比女人的还要好看几分。

转瞬便觉得这样直愣愣盯着别人的手十分不礼貌,就笑了笑,“劳烦你在庄子上奔走,又分文不收,我心里总是过意不去,也不知你可有什么喜好之物,这样我们也能送给你做谢礼。”到底是很少说过这种话,语气都有些生硬。一颗心七上八下的,生怕他说出拒绝之语来。

耳边响起一声轻笑。

叶子衿一惊,立刻转过头去,就见楚大夫俊美的面容上,难得的浮现了一丝笑意。

这还是第一次,见到此人的笑容。

正因为从前没有见过,此刻就愈发的难得。冰冷的眼角多了这一缕笑容,平添了几分暖意,恰如冬日的阳光,照进积雪覆盖的山里的那一刹那的光亮和耀眼。直到楚大夫面上的笑意渐渐散去,才一个激灵,清醒过来,惊觉自己失态,忙轻咳了一声,“也不知你喜好什么?”

楚大夫沉默了一阵,才说道:“既如此,就请姑娘为我作一幅画吧。”“画?”叶子衿微微一愣,“什么画?”“什么都好。”楚大夫轻声道:“花草虫鱼都不拘,我也不过缺一副画罢了。”“这有何难!”叶子衿很痛快的答应了,随即又有些羞赧,“只是我画艺不高,唯恐贻笑大方了。”

“不会。”楚大夫轻笑着摇头,“我也不过是略通皮毛,学着人附庸风雅而已。”叶子衿默默瞅着他,眼中一亮,“我看不如画竹子好了,你看如何?”楚大夫似乎有刹那的怔忪,随即又恢复了常色,微微颔首,“如此甚好。”

叶子衿总算是能为着人做一件事情,心里很是欢喜,几乎有些雀跃起来。

楚大夫默默看了她一眼,带着小童,一路头也不回的离去了。

第三十五章 画竹

叶子衿也转身进了屋子。

立刻就吩咐紫苏摆上砚台,笔墨和一叠雪花纸。

好在离开燕京城时,带了不少东西,作画所需的工具,也都还齐全着。

头一回送画给别人做谢礼,叶子衿丝毫不敢大意。

从前在国公府时,作画赋诗也不过是闲暇时的消遣罢了,哪里会有现如今的心境。叶子衿一遍遍的描绘着竹子的轮廓,来来去去,不知揉捏了多少纸团,总是没有满意之作。大病初愈的宋妈妈见着满地的纸团直摇头,“这一串钱也只得买上十张的上好雪花纸…”

叶子衿微微笑了笑,“也不过作这么一回罢了,更何况这雪花纸还是从燕京带过来的。原本是想着消磨时间,横竖也一样是浪费。”宋妈妈抿着嘴笑,摇摇头,“到底是说不过小姐,如今这嘴皮子可是越来越厉害了。”

叶子衿垂着头,淡淡笑了笑。

一旁磨墨的紫苏就探着头,屡次见着她下笔,正欲撕毁之际,不免可惜叹道:“明明都是极好了,也不知小姐为何巴巴的不喜欢。”沈紫言眉头拧成了一团,“虽则有形,却无神。既然要送人做礼,当然要全力以赴,不能掉以轻心。”

紫苏左看右看,只觉得哪里都好,可见着叶子衿满脸的郑重,也就住了口,不敢说话了。

事实上叶子衿心里也有一丝私念。

来到庄子上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每日的日子如同死水,不起波澜。这些日子瘟疫肆虐,一道惊险接着一道惊险,死水倒是泛起了涟漪,可说到底,内心不可能不觉得孤寂。身边来来往往的,都是些农妇,还从来不曾有人问她要过画作。

不管画技如何,能有人欣赏,心里总是欢喜的。

哪怕那个人不过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也不例外。

紫苑见着她眉头不展,瞅了眼窗外,忽的眼中一亮,“小姐,既然您一时还没有什么进展,这院子外面就有几簇竹子,不如去看看可好?”叶子衿一听,当真放下了笔。紫苏就笑着斜了紫苑一眼,“我看是你自己觉得腻烦了,想要出去透透气吧。”

经过瘟疫一事,二人之间的情谊又深了一层。

紫苑脸一红,偏过头,也不说话。

叶子衿动了动酸软的胳膊,“出去看看吧,我也闷了一上午了。”几人忙拥着她走了出去。就见院子外面不远处的墙角处,一簇细长的竹子倚墙而立,微风拂过,可见翠绿的叶子左右晃动。

仔细看时,那竹子顶端,还有一簇簇黄色的物事,也不知是什么。也不待她问起,木莲已指了指那一团,笑道:“那是竹子开花了,每到了这时节,总有这黄色的一簇,也不知是什么,我们就只管它叫做竹子花了。”

竹子花,极美的名字。

叶子衿嫣然一笑,“这名字起的好。”事实上也从未听过竹子还会开花。

说时迟那时快,紫苑已上前几步,弯过竹子,将那竹子花折了下来。只是松手时,弯弯的竹子猛的一扬,若不是她逃得快,几乎就要划破她的脸。“怎么还是这性子!”惹得宋妈妈在屋檐下急道:“还不快留意着些呢!”

紫苑嘿嘿直笑,捧着那竹子花到了叶子衿面前,“小姐,你细看看,说不准待会就能画出来了。”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叶子衿嘴角微勾,捧着竹子花,细看了一眼。或许是隔得太近,这一眼,骤然失去了初见那一眼时的惊艳。在眼皮子底下,才发现这所谓的竹子花,也不过是枯黄的一支竹子,并未当真开出什么好看的花儿来。

心念一动,叶子衿蓦然间豁然开朗。

急急奔回了屋子,在雪花纸上匆匆画了几笔。这次倒没有出什么茬子,画的十分的顺利。紫苏几个慌忙跟在身后跨过了门槛,见着她动笔,都静静立在一旁不敢打扰。一时之间,屋子里只听见沙沙的笔尖摩擦纸张的声音。

约摸过了小半个时辰的样子,叶子衿放下了手中的笔杆,插在了小山一般的笔筒里。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可算是好了。”众人这才齐齐围上来观看。叶子衿微仰着头,只待墨迹干涸。

“到底还是出自小姐之手。”宋妈妈掌不住笑了,“就连这竹子,也别有一番风味。”她虽出身乡野,可在国公府待了几十年,耳濡目染,对于这些也能粗粗的看上几眼,说上几句。紫苑看了几眼,有些摸不着门道,讪讪然笑道:“要不要涂色?”

“不必了。”叶子衿回答的很干脆,“竹子所讲究的也不过就是清韵二字,染上颜色反而是画蛇添足了。”紫苑不大懂,自然也不好多说,也就只侧耳倾听,再也不曾开口。紫苏一连看了好几眼,欲言又止。

过了片刻,墨迹干涸,紫苏终于忍不住说道:“似乎不大像竹子…”叶子衿微微一笑,“但看样子的确是不大像,不过细细品一品,自然能发现其中真味。”想起几人都不大通这事,也就打住了话头,“画是画好了,只是不知道楚大夫几时会来?”

庄子上的人早已好得七七八八,也没有由头再寻了楚大夫过来了。

紫苑素来鬼点子最多,眼珠子转了转,笑道:“我看不如装病好了…”见着众人投来的纷乱的目光,尴尬的咳嗽了一声,“不过是说着逗趣儿…”叶子衿拿起画纸看了又看,最后用砚台压住了其中一角,叹了口气,“再说吧。”能不能得到楚大夫的喜欢,还是另说。

叶子衿也自有担心的事情。

“黑护子长势如何了?”叶子衿低声问宋妈妈。

“都尚好。”提起此事,宋妈妈满脸是笑,“插下去的枝桠都活下来了。”顿了顿,又继续说道:“只是这些日子我们庄子上也病了不少人,山上的黑护子已经被扒光了,更何况渐渐有了流言,似乎大家都知道那一片山上有这劳什子,一群人蜂拥而至,几乎要将山踏平…”

叶子衿心中咯噔一跳。

********

在考试月开书的孩纸伤不起…

考完以后,立刻加更!

今晚还得通宵背国际贸易,果然平时不好好学习,到了考试时间就完全悲剧了…

第三十六章 打算(一)

人在生死关头,可能丧失许多原有的品性。

这就是死生逼人。

又有多少人能在面临生死之时,依然淡定自如,面不改色。

在瘟疫泛滥,人人闻风色变之时,一哄而上抢夺救命良药黑护子,也是无可厚非。

叶子衿却暗自担心不已,唯恐这把火烧到自己的庄子上来。

若是那些失去理智的人知道自己院子里种了几十株黑护子,会不会一拥而上,闹得鸡飞狗跳,到时候这庄子可就毁了。这种结果显然是叶子衿不愿意看到的,她住在这里,自然希望这里风平浪静。

否则,哪得的安生和祥和。

想到此处,叶子衿立刻悄声吩咐宋妈妈:“将院子里的黑护子,全部挖掉,养在花盆里,别叫人瞧见了。”宋妈妈神色端凝,显然也是想到了什么,“前几日和妈妈来院子里还瞧见了,问东问西的,好在紫苏寻了由头将她打发了。”

叶子衿揉了揉拧成一团的眉心。

富贵险中求,这话不假。可她不想为了黑护子,闹得鸡犬不宁。

这黑护子种在院子里,来来往往的丫鬟不知有多少,任何一个人传了消息出去,那引来的可能就是一场祸患。叶子衿又忙嘱咐紫苏:“这几日你留意些,让护院小厮们小心看守着,别让外人窜了进来。”

紫苏忙应了一声。

虽说黑护子最后可能不能带来多少利益,可这却让叶子衿看到了一线光亮。

即便是这次的黑护子不能带来多少好处,叶子衿也打定主意要种药草。

这个主意不是三两天形成的,眼看着叶夫人久无音讯,也不知自己几时才会离开这里,不如趁此机会,好好为自己,也为这些一路跟着自己的丫鬟们打算一番。叶子衿曾经细看查看过,这庄子上的六百亩良田并不是连成片,而是被流经村子的小河生生切成了两半。

河岸两边的田地,所种植的庄稼也不同。靠近宅院的这一块种着小麦,现在已经换上了玉米。只不过由于瘟疫的关系,现如今活跃在田垄上的人并不多。看来今年的收成应该会大受影响。

而药草的价钱显然比小麦玉米之类的价钱要好上许多。

只不过这庄子上似乎没有会种药草的好手。

下意识的,叶子衿就想到了楚大夫。

可楚大夫那人性子冷冷清清的,求教一两次还好说,次数多了,只怕会招人不待见。

叶子衿暗暗叹了一口气,着实犯了愁。

宋妈妈见着她眉头紧紧皱成了一团,不由说道:“小姐,您这画作要什么时候送给楚大夫?”雪白的画纸上,深深浅浅的,满是竹影。叶子衿细细看了几眼,见没有什么不足之处,就叹道:“现在吧。”

“将这幅画装起来,送给楚大夫。”叶子衿语气虽是淡淡的,可眼底却又有一丝忐忑。不管怎样,总是希望旁人喜欢自己的劳动成果。紫苏忙应了一声,立刻就出得门去,和守门的其中一个小厮说了一声,将画作送到了楚大夫的院子里。

只见满院子都是白色的花朵,风拂过,便有淡淡的清香。

紫苏还从未见过这种花朵,也叫不上名字,只知道香气令人神清气爽,便多站了一阵。在竹篱外喊:“楚大夫可在?”过了片刻,就听见木门咯吱一声响,从旁边的屋子里走出那个见过一面的小童来,“我们公子出去了,你可是要诊病?”

紫苏笑着摇头,将朱红色的匣子递了过去,“这是我们小姐画好的竹子,送给楚大夫做谢礼的。”那小童愣了一下,似乎是不想收。紫苏就急道:“这是你家公子亲口要求的,我们小姐可是费了很大的心思…”

话音刚落,眼角余光瞥见一抹白色身影渐渐靠近,停在了竹门外。

似是看到救星一般,紫苏眼中一亮,立刻迎了上去,递上匣子,“楚大夫,您可回来了,这是画作!”楚大夫眼中有一闪而过的诧异,随后接了过来,淡淡说道:“多谢了。”紫苏也不便多留,屈膝行了行礼,立刻同小厮一齐回了宅院。

楚大夫推开门,慢悠悠踏上了花径,替满院子的花撒了一道水,才进了屋子。小童亦步亦趋的跟了进去,奇道:“公子,您不是从来不收礼品的吗?”“我却偏想收这么一回。”楚大夫神色从容,看不出喜怒哀乐,“只不过她很像我从前见过的一个人…”声音低不可闻。

小童听得不清楚,便问:“公子您说什么?”“没什么。楚大夫很快就回过神来,仰头望着窗外杏黄色的天空,眼里渐渐盈满了寂寥之色。说起来,来到这村子上,也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

这样风平浪静的生活,让他几乎忘了,自己到底是谁…

漫不经心的将那匣子打开,抽开画卷,不过扫了一眼,却是惊鸿一瞥。

并不算是高超的画技,可是却让人觉得灵气逼人。

“将这幅画用黄杨木装裱起来。”楚大夫摊开那幅画,上上下下看了半晌,最后才温声说道:“就挂在我书房里吧。”小童微微有些错愕,然而还是什么也没有问,低眉顺眼的捧着画卷出去了。

楚大夫卷起了衣袖,又开始晾晒那些药草。

似乎刚才的事情,是水过无痕。

满园的寂静无声,甚至能听见落叶的声音。

叶子衿听着紫苏的回报,松了一口气:“好歹是收下了…”紫苏就抿了抿嘴,“看样子楚大夫的确是很少收礼,我瞧着那小童,满脸的不乐意。”叶子衿浅笑着摇了摇头,不一会笑意便渐渐散去,“你去替我找冯显媳妇过来。”

这些日子,叶子衿频频寻冯显媳妇说话,却甚少找庄子的管事妈妈和妈妈。

紫苏却是眉眼也没有动一下,立刻吩咐人去请了冯显媳妇过来。

“你可知道庄子上有谁会种药草的?”叶子衿的话语里透着些许期盼,“就算不是庄子上的,村子里的也行。”

第三十七章 打算(二)

冯显媳妇的笑容看起来有些勉强,“这村子上都是庄稼人,世世代代都靠着种地生活,也不曾听说有谁种过药草。大家平时身子不爽利,也都是弄些偏方治一治就好了,也不大知道什么药草。”

冯显媳妇的话,可谓是当头淋了一盆冷水。

不过失望之时,却又叫叶子衿看到了一线希望。

冯显媳妇的话,再明白不过了。

村子里的人大都墨守成规,即使知道药草获利颇丰,可种庄稼是他们世世代代的活计,不可能说改就改。也就是说,若叶子衿真要种药草,这块地方的药店,她几乎可以算是全部包揽下来了。

打定了主意,叶子衿就同宋妈妈和紫苏等人商量,“我看着这庄子上大片大片的良田,每年的收成却十分有限。不如划拨出几亩田地来中药草,你们瞧着如何?”此话一出,众人都陷入了沉默。

过了好一阵,才听紫苏打破了此刻的沉寂:“可是我们现在手上还有菱烟阁的活计要做,哪里来的许多精力再种药草。更何况又没有什么种药草的能人,我们也就是睁眼一抹黑,就怕到时候吃亏…”

她所说的,也不无道理。

可叶子衿一开始就已经料定了会如此,就一五一十的解释:“菱烟阁的活计一时半会自然是丢不下的,只是绣活虽然安稳,可到底是费眼睛,你们年纪轻轻倒还好,可到了一定年岁上,那又怎么办呢?倒不如趁着现在另寻别的出路,我们暂且先种些好养活的药草,先和药店打打交道,等到渐渐熟悉了,事情也就好办了。”

紫苏心中一暖,语气就变得格外柔和起来,“既然小姐这样说,那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自然是要尽心尽力种药草了。”她向来是几个丫鬟里最有威信的,此话一出,众人都齐齐颔首,信誓旦旦的应道:“小姐放心,我们都会好生种药的。”

哪知叶子衿却含笑摇头,“倒也不用你们下地。”说着,目光从众人身上一一扫过,红红绿绿的交杂在一块,煞是鲜亮。“你们都是跟着小姐的丫鬟,原就和旁的丫鬟不同,哪里吃得了那许多苦头。照我的意思,是大家多留意留意便罢了。我们庄子上人手也不少,更何况这村子上还有不少闲人,想来也是乐意接下这门活计的。”

众人既有了奔头,也就开始七嘴八舌的商议种那些药草好。

与此同时,叶子衿开始苦心钻研医书。

只是可惜没有名师指导,单靠着自己琢磨那些药草,所得到底有限。

不过到底也让她知道了许多药草的名字。譬如酸枣,红豆,无花果这类,她从前只知道可以当做吃食,却想不到也是一味中药。只觉得这其中有无限的乐趣,她也孜孜不倦的翻看医书,虽说不少中药都有图片相配,可没有见到实物,总觉得心头没个底数。

到底也叫她知道了,草药的命名,也是有一定的规律。

例如以十二生肖命名的就有龙胆草、蛇舌草、马鞭草、羊蹄根、猴头藤、鸡血藤、狗耳朵草、马齿苋这些。再就是以天地人、日月星辰命名的,如天南星、地骨皮、六月雪、满天星等。更有以春夏秋冬、东南西北命名的,如春辛草、夏枯草、秋白菊、冬葵子、东阳草、西赤芍、南茨实、北鹤虱等。这些名中也含有时令和方经,教人适时采收。

有趣的是,还有以长幼辈份称呼及神仙玉佛命名的,如蒲公英、雷公藤、益母草、婆婆针、妹妹草、灰神、仙鹤草、玉米须和佛手瓜。同时还有以颜色命名的,如红花、黄皮叶、板蓝根、白茅根、黑芝麻、青枯叶和紫苏叶。也有以数字命名的,如半枝莲、一见喜、二色花藤、三七草、四叶参、五茄皮、六月雪、七叶一枝花、八宝九龙根、十大功劳叶、百合、千斤草、万年青等。

这些草药,她从前或多或少的都听说过,可从来没有朝着这方面想过。

果然,前人的智慧,叫人不敢小觑。

紫苏这些日子跟着叶子衿,耳濡目染的,也知道了一些药理,只可惜不大识字,只照着医书上的图片,照葫芦画瓢,也能临摹出八九分神似来。却说她一面低着头暗记,一面就笑道:“想不到我和紫苑,天冬和半夏,就连木莲也都在这里面见过,我们可算是入了书了。”

紫苑正磨墨,闻此言,微微一愣,“何来此话?”紫苏扑哧一声笑,指着书中一页图片,笑语莹然,“你看,这就是紫苏。”紫苑忙凑过头来,细细看了半晌。紫苏又一一指点,哪些是紫苑,哪些是天冬和半夏。

屋子里的人都沸腾起来了。

叶子衿听得人声鼎沸,也忍不住凑趣道:“关于这紫苏,还有传说呢!”话音刚落,众人都投来了诧异的目光,紫苑更是上前一步,催促道:“小姐,您快给我们说说!”叶子衿偏要卖弄个关子,端起茶盏饮了一口茶水,见着紫苏不时投来的目光,才笑道:“紫苏一说,却是来源于神医华佗。传闻华佗曾告诫几位少年不可多吃螃蟹,无奈那几位少年一笑置之,最后腹痛难忍,还是华佗从洼地里采了已从紫叶草,给那些少年吃了,才算是平静下来了。”

紫苏听得入了神,便情不自禁的问:“难道是那些螃蟹有毒?”叶子衿掩袖而笑,“从前府上赏菊,你还对我说不可多吃螃蟹,怎么到如今,却糊涂了?”紫苏一愣,随即不好意思的垂下头,笑了笑,“一时倒是忘了,螃蟹那劳什子好吃则好吃,却是个寒性的,吃下去怕隔在心头不舒服。”

一旁的木莲倒是听出几分道道来,笑问:“那紫叶草,就是紫苏?”叶子衿微笑着颔首,“为着那紫叶草入肚疼痛即解的缘由,就换做紫舒,可后来代代相传,时日久了,也就变成了紫苏。”

众人都露出几分兴味来。

********

写文断更真是很不好的习惯,停下来一天以后,就再也不想码字。刚刚打扰了编辑,顺了顺思路,果然下笔快多了,希望早日摆脱卡文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