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后,黑蛋长成了一位翩翩少年,随着父亲职位的迁升搬到到了城里生活,同学们不了解他的家庭情况,看到下雨天给他送伞的董佳慧惊叹道,“赵卓军,你妈看上去也太年轻了吧!”

“而且还很有气质呢,像电影明星一样。”

赵卓军坐在座位上专心做试卷,没有出言否认同学们的话。

这么多年,虽然他一直叫她“慧姨”,没有改过口,但在他心里,早就将她当作母亲一般尊敬。

有些人只是给了自己生命,却空缺了自己的整个人生,有些人虽不言不语,却给了自己无可比拟的母爱。

*****

两人在供销社傻等了个把小时后赵东林终于姗姗来迟,看到董佳慧座位旁的一堆东西什么话也没说,直接搬到了门外。

“没地方放了,得用绳子捆才行,否则你没地方坐。”

董佳慧刚想说,那我走回去好了,听到最后一句选择闭嘴。

她向来不是个喜欢委屈自己的人,走路太累,有车坐还是选择坐车吧,尽管路面不平,屁股颠的发疼,也比一路走上个把小时强。

自己来的世界里有一句话非常经典,就是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笑,殊不知,在这个年代,一辆二八杠自行车堪比未来的宝马车了。

一路颠到家,刚好是午休时间,家里人陆续从地里回来,看到董佳慧大包小包带回来的东西,郑月芬的眼瞪的老大。

这么多东西,得花多少钱啊!这个新嫂子也太能造了。

“石头,来,婶婶从镇子上买了好多吃的。”

董佳慧已经拿了饼干给英宝,石头回来了她也没有厚此薄彼,把石头的那份拿了出来。

听到有好吃的,石头哒哒哒的跑过来,这几天气温下降,他有些感冒了,鼻子下吸溜着两条毛毛虫般的清鼻涕。

家里三个孩子,黑蛋英宝澡洗的勤,看起来干净整洁,石头澡洗的不大勤快,人也比黑蛋英宝调皮,加上最近感冒,看上去自然邋遢了些。

走到董佳慧身边,石头伸手就想往油纸包里拿,看到他脏的看不出原本肤色的小手,董佳慧赶忙拦住了。

“石头,你等一等,吃东西前要洗手哦,你看你的手上都是泥土,吃到肚子里会吃坏肚子的,婶婶带你去洗手好不好啊?”

石头的目光停留在饼干上,董佳慧说完后他没有说好也没有说不好,呆呆的随着董佳慧的动作走到了井边。

“你看,小手很脏,要洗干净才能吃东西。”

鼻涕快掉了,石头吸溜了一下,绿色的毛毛虫被他吸到进了鼻子里。

“哎呀,鼻涕要擦掉才行,这样不卫生哦。”

座位一个成年人,还是一个有着轻微洁癖的成年人,看到这种场景全身的细胞都快炸了。

郑月芬站在一旁斜了一眼,本想说董佳慧矫情,可话到嘴边绕了个弯,最后说出口的是,“嫂子,你今天去镇上买这么多布呢。”

董佳慧拿了块干毛巾给石头擦手,闻言回道,“嗯,这不是天冷了嘛,黑蛋英宝也没几件衣服得给他们添几件,另外没几个月就要过年了,我准备给爸妈做件冬衣过年穿。”

她是新进门的衣服,给公婆做衣服算是孝敬的意思,不过费些功夫,让公婆高兴还是很合算的。

郑月芬听董佳慧说要给黑蛋英宝做又要给公婆做,心里就不大舒服了,别以为她不知道,这几天董佳慧手里正做着小姑子的外套呢,红底碎花的布料,听说是董佳慧跟大伯哥结婚前去市里买回来的。

“嫂子,怎么没算我们一家三口的呀,咱石头也缺冬衣呢。”

董佳慧纯当自己听不懂,笑着说,“石头不是有你这个亲妈照应嘛,爸妈的那份我已经替你孝敬了,你说离过年还有两个多月,我得准备好少东西,实在是有心无力。”

这时候刚好张巧儿从屋里出来,她知道老二媳妇又要犯病了,出言制止着说,“好了,吃饭吧,你要做衣服我那已经给你留了票,足够你们三用了。”

“那我又不会做衣服,嫂子不是顺带嘛。”

董佳慧无语,感情人家想要的不止布料棉花,人家还想自己给她做好了双手奉上呢,她当即也不客气,直接对了回去。

“我最近也挺忙的,恐怕没这个时间,今天上街遇到了娘家队上的邻居,她请我给她做衣服,一件衣服手工费两块钱。”

董佳慧在队上的工分是一天六个,按去年年前队上的分红算,女人一个工分一毛,男人一个工分一毛三,也就是说董佳慧一天能挣六毛钱,做件衣服两块钱手工费,那就相当于上三天工的工钱,关键这是人家实打实给的,是额外挣的。

“两块钱!”

郑月芬惊讶的都快破音了,家里其他人也挺惊讶的。

“那可好,明天仓库没事你就早点回来,别让人家扑了空。”

儿媳能凭手艺挣钱是好事,当初董家陪的那台缝纫机,听说有一半的钱是儿媳自己帮着人家做衣服挣的。

挣钱这一方面,从古到今大家的态度都是一脉相承,那就是越多越好,谁也不嫌多,这种坐在家里靠手艺就能挣的,绝对是挣钱的上上策。

“恩,我知道的妈。”

郑月芬看婆婆跟董佳慧又说上话,把自己撇一边,心里更来气了。

别以为她只知道董佳慧说这事是为了什么,不就是说,我帮别人做衣服收钱呢,不能白白帮着你做。

可凭什么啊,她给公婆做,给小姑子做,给黑蛋英宝做都不要钱,合着这家里就多了自家三口?

“嫂子,你看,一家人提什么钱啊,我跟东河挣的钱都给妈了,难不成让妈给你钱,妈就是给了你也不好意思收不是?”

董佳慧听了这句话才拿正眼看了下郑月芬,她以为郑月芬的能耐就是乱来一气,没想到还懂得借婆婆的刀来对付自己,不免让她刮目相看,生起了一分用心应对的心情。

“弟妹,你真是误会我的意思了,我是说既然人家给钱了,我得先紧着人家做,你看,离过年也没几天时间,我白天要上工,两个孩子我时不时也要看管,哪有时间整治一家人的衣服?黑蛋英宝是我的责任我不推脱,爸妈也是我愿意孝敬的,弟妹就算帮我搭把手,千万别怪我才好,我真不是故意的。”

既然你这么怼我,那我也就不客气了,看谁脸皮厚呗,想强按着她的头喝水,抱歉,自己还真没有这个习惯。

郑月芬一时词穷,还想开口硬辩时,赵东河开口了,“好了,往年也没见你这么多话,你要是嫌麻烦,那今年就别添衣服。”

最近跟赵东河冷战,郑月芬也见识到了丈夫的牛脾气,还真不敢跟他顶着,只好偃旗息鼓住了嘴。

中午饭是美香煮的,麻婆豆腐,干锅白菜,韭菜鸡蛋汤,野菜饼子,都是跟佳慧学的。

“美香,你现在做饭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董佳慧不吝赞美,美香不好意思的笑了,张巧儿也点头道,“确实比以前强,这样就算明天把你嫁出去,我也不担心婆家嫌弃你做饭不好吃。”

张巧儿说这话是因为她年轻时刚嫁进赵家,婆婆就嫌弃她不会做饭,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家里做饭的事都是婆婆来,等婆婆百年归天厨房才交到了她手里。

后来她发现,两个女儿在厨艺这块都随了自己,现在看来,女儿不是没有天分,还是自己这个当妈的没起到好的带头作用。

“哎呀妈,你说什么呢,赶紧吃饭吧。”

美香开年后就十八,在农村这个年龄不说找人家,好些人连婚都结了呢,比如原主董佳慧,就是十八岁嫁给卢成元的。

“这有什么好羞的,今年你哥结婚没顾上你,等过了年就要给你找婆家了,咱们也不着急,哪怕挑上个一两年也行。”

明年就是七六年,数字帮就要解体了,七七年恢复高考,在董佳慧看来,小姑子根本不需要急着嫁人,要是能考上大学,以后什么样的好男人没有啊!

想到这里,董佳慧笑着开口道,“像咱们美香这样的好姑娘得瞪大了眼睛好好挑才行,结婚可是一辈子的事,不是有句话嘛,结婚是女人第二次投胎,美香第一胎投的这么好,第二胎自然得投的更好才对。”

董佳慧这话捧了美香又捧了婆家,全家人除了怎么看她都看不顺眼的郑月芬外听了都很高兴。

“你嫂子这话说得对,咱们不着急,一定给你找个好的。”

美香红着脸埋头吃饭,看她不好意思,其他人免不了要开口笑话她,董佳慧一边笑着一边喂英宝吃米饭,不小心跟赵东林对上,他眼里的内容丰富又光亮,董佳慧的脸上也不自觉爬上了红晕。

第二天,董佳慧忙完仓库的事回家,边做着衣服边等红桃过来,九点多钟的时候,院门外终于响起了红桃说话的声音。

“天呐,我一路走过来的,你家可让我好找。”

这么冷的天,红桃走的满面红光还喘着气,董佳慧赶忙把她迎进屋里,给她倒了杯温开水,水里还加了勺红糖。

红桃喝了红糖水后缓了过来,看到屋里抱着孩子的美香,红桃笑着跟美香打了个招呼。

“这是你妹子吧?”

董佳慧点头,“嗯,家里最小的,可乖巧懂事了。”

也不是刻意夸小姑子,虽然才相处了几天时间,董佳慧已经看出美香是个好姑娘,懂事又体贴,虽然是家里最小的,却没有一点恃宠而骄的性子,三观也很正,正因为如此,董佳慧才觉得美香如果匆忙找人嫁是件非常吃亏的事,这样的好女孩适合更好的生活。

“你这妹子长得挺好看,说人家了吗?”

红桃性子活泼,是个很会应酬,很容易交到朋友的人,看似不拘小节,直言直语,但说话行事都极有分寸,这种性格在农村很吃的开,如果去大宇村打听红桃,十个人里起码有八个人说她不差。

“没有,还小呢,家里疼她,想多留两年。”

董佳慧一听这话就知道红桃的意思,估摸着想给美香说人呢,赶忙拿话堵上。

“哎呀,疼她才不能多留呢,好饭也要早些烧锅,不然吃不上热饭,我娘家有个小兄弟,人品模样都不差,跟美香挺配的,赶明儿说说看。”

几句话的功夫,红桃对美香的称呼已经从妹子换成了名字,董佳慧一个穿越的也不得不佩服她的交际能力。

年轻姑娘听到说人家这种事少不得要脸红,董佳慧给美香解围,抱起英宝把红桃带去自己屋里,让美香准备午饭去了。

进屋后红桃四处看过后夸赞道,“你这屋子整治的不错。”

董佳慧笑着把英宝放沙发上,从柜子里拿了两块饼干给英宝,让她自己坐着吃。

“还行,反正住着挺方便。”

“比我的好,我结婚时的家具早就被孩子埋汰的不成样了。”

“家里有孩子都正常。”

红桃笑看着英宝吃饼干,从口袋里掏了块糖递了过去给她,别看英宝小,从不随意接别人给的东西,而是先看佳慧,得到她的同意后才接了过去。

“姨给你吃糖你要谢谢姨。”

英宝软萌萌的看着红桃,奶声奶气的说,“谢谢姨。”

女人对可爱的事物天生没有什么抵抗力,红桃笑着把英宝抱进怀里,一脸稀罕的说,“你这小闺女真好,就算不是自己生的也让人心疼,我这么说你可别不高兴,咱们村子里也有不少人想看你笑话呢。”

董佳慧嗤笑,故作不懂的问道,“看什么笑话?”

“比如在婆家过的不如意,跟继子继女处不好之类,你知道的,村里人闲下来就开始说三道四。”

董佳慧不置可否,主动终结了这个话题。

“我画了几个样式,你看你中意哪个?”

董佳慧画的款式有立领排扣唐装款式,有现在流行的中山装样式,有军装款式,还有改良版西装的样式。

红桃仔细看了看,指着最后一套改良西装的款式说,“就这个吧,我做了准备过年的时候穿,这种款式没太多人穿,我穿了拜年肯定抢眼。”

董佳慧点头,其实这种款式过几年就很流行了。

“可以,那我再给你两个尺寸吧,现在往寒天过,到时候你里面还要加棉袄的吧?”

“是啊,加在棉袄外头。”

“行。”

说着,董佳慧拿出了皮尺,给董佳慧量好了尺寸。

“我什么时候来拿啊。”

“三五天吧。”

“我不着急,或者你做好了让人给我带个话。”说完,红桃转口又问了句,“这次给多少钱?”

“老价格,对姐姐你肯定优惠,回头记得帮我介绍其他客人。”

红桃笑着从口袋里掏了三块钱出来,两块钱是做衣服的,另外一块钱是做裤子的。

“行,我就喜欢跟爽快的人说话,钱我先给你,相信你的手艺,回头就帮你介绍别人来。”

第三十九章

“咋样, 今天来人了吗?”

昨天董佳慧说会有人过来找她做衣服, 今天张巧儿从地里回来就问了董佳慧。

“来了, 我正在给她做呢, 收了三块钱,衣服两块, 裤子一块,钱都已经给我了,妈,要不这钱你收着吧。”

董佳慧敢开这个口自然是笃定张巧儿不回收, 之所以“装模作样”这么说,是因为她现在跟婆婆一起住, 农村的家风就是如此,婆婆当家做主, 把持家中所有收入,所以不管张巧儿收还是不收, 这个态度董佳慧是一定要给的。

果然, 听董佳慧这么说,张巧儿心情很好,她笑着说,“这钱是你自己挣的, 你自己留着, 平常买针买线不也要花钱嘛。”

包括这次去镇上买布料棉花,虽然老大媳妇没吱声,张巧儿也知道她垫钱了, 自己给的那些买不来这么多东西。

更何况,董佳慧除了布料棉花外还给几个孩子称了吃食。

“谢谢妈,那我多做衣服,存了钱给妈买肉吃。”

好听的话谁都爱听,张巧儿笑的眼睛都快眯成条缝了。

“成,那我等着你给我买肉吃。”

“妈,还有个事,我想给英宝黑蛋两人各做条小被子,咱们队上弹棉花去哪弹啊?”

董佳慧买的棉花只是用来衬在衣服里做棉衣用的,给英宝黑蛋做小被子十来斤棉花根本不够,而且棉絮得找专门的人去弹,供销社虽然也卖棉絮,一是太贵,二是卖的都是大号的,不适合孩子盖。

“隔壁队上就有一户,明儿我带你过去。”

“哎,好咧。”

*****

赵东林每月二十五号发工资,前两天队上种小麦,张巧儿没时间去领,今天早上吃了早饭说了声就出门了。

郑月芬看还是婆婆去拿的工资,知道大伯哥的工资还攥在婆婆手里,她就放心了。

大伯哥一个月六十二块钱呢,要是给了董佳慧那个女人,郑月芬还不心疼死。

这时候她就庆幸赵家两兄弟没分家,自家三口跟着沾沾光也挺好。

张巧儿拿了钱回来,在村口肉摊上花两块钱称了三斤左右的猪肉。

“今天领工资了?”

肉摊老板也知道张巧儿的规律,领了工资就买肉。

“往常都是二十五号,这个月倒是晚了。”

“前几天不是队上忙嘛,哪有那个时间。”

“那是,喏,不差称,我再给你割一块。”

“好咧,谢了。”

“对了,你这还有骨头不?”

“有,刚剔下来,你要给你五毛拿走。”

张巧儿一看,骨头还挺多,只是没什么肉了,她记得第一次看亲去董家,董家饭桌上就有骨头汤,当时佳慧还说孩子喝骨头汤有营养的话。

“行,都给我吧,我拿回去给我媳妇整,她手巧,会做饭。”

“你老大家的还是老二家的?”

“老大家的。”

“哦,不就是前阵子刚结婚的那个?”

“是,刚进门还没半个月呢。”

“那还是新媳妇呢,看你这样,对这新媳妇很满意啊。”

“可不是,乖的很,会做饭会做衣服,孩子也带的好,又孝敬老人,哎,我这辈子的儿媳福都在她身上应了。”

前脚张巧儿在村口买了肉,后脚她夸大儿媳的那些话就传到了队上,大家都知道,张巧儿对新进门的儿媳特别满意,换句话说,自然就是对郑月芬特别的不满意。

中午,张巧儿拿了十块钱给佳慧。

“今天去去东林的工资,这十块钱你拿着。”

“妈,你要是觉得合适那我就收下了。”

“收吧,只要你不嫌少就行。”

“不少,十块钱已经能办不少事了,别人想要还没有呢。”

张巧儿笑道,“你这样就好,知足常乐,你说我能花多少钱,每个月都存了笔钱呢,等家里用得着的时候取出来,这钱啊,就是帮你们保管。”

董佳慧又不是傻子,这种话自然是不信的,可张巧儿能给她十块钱已经挺不容易了,从目前的生活来看,她也不会要求更多。

*****

红桃的衣服董佳慧花了三天时间完成了,保管员的工作也做的得心应手,刚上岗时队上确实有人明里暗里有意见,后来见她做的挺得心应手,人又和煦有礼,不管别人说话难听也好,甩脸子也好,她总是笑脸相对,倒显得别人没意思。

加上队长丁槐山和张巧儿的面子,倒是没什么人站出来闹事,毕竟人家丈夫是村里的支书呢。

这天做完了红桃的衣服后,董佳慧想到自己好几天没回娘家了,她挺想娘家人的,就想借着送衣服回去看看,一早就跟婆婆说了这事。

“行,那你吃完了中午饭再去。”

“好嘞。”

能回娘家董佳慧高兴,刚好赵东河上山砍枝条时抓了一只野鸡,于是佳慧大显身手,做了一顿地锅鸡。

农家的铁锅,锅内煮肉,锅边贴上面饼,炖肉的过程中将面饼烤熟,鸡肉的香味也会蹿到饼子上,饼子吃起来就更香了。

除了鸡肉外,锅里还加了土豆、胡萝卜、冻豆腐,满满一大锅子。

“你家今天吃什么好吃的,老远就闻到味了。”

郑月芬带着石头在院子外玩的时候,张玉兰走过来闲聊。

“东河逮了只鸡,正在家里炖呢。”

“谁在炖啊,你那大嫂?”

“可不是,虽然她人挺讨厌的,但做饭的手艺确实好,我最近都养胖了。”

郑月芬摸了摸自己腰上的一圈肉。

“确实胖了,脸都有些园乎了。”

张玉兰凑近问道,“你嫂子做的饭真那么好吃?”

尽管不愿意承认,但郑月芬还是点了点头。

“哎,我给你说个话,你听了可别生气。”

“什么话啊。”

“你婆婆昨天去村里拿你大伯哥的工资你知道不。”

“知道啊,咋啦?”

“回来的时候是不是经过村口称肉了?”

“是啊。”

“你猜你婆婆说了啥?”

“啥啊?哎,嫂子,你别吊我胃口,有啥话赶紧说啊。”

“你婆婆说了,最满意新媳妇,夸你那新嫂子样样都比你强呢。”

张玉兰边说边看郑月芬的脸色,果然,没等自己说完,郑月芬的脸色就变得很难看了。

那董佳慧比自己年轻,面皮子比自己白,身段比自己妖娆,嘴也比自己甜,会哄人,可再好又怎么样,再好也是个离过婚的,还是个不能生的,就凭这点,董佳慧就一辈子比不上自己。

她就不明白了,婆婆怎么那么糊涂,宁愿对董佳慧好也不对自己好。

“哼,喜欢又怎么样,不过是只不下蛋的母鸡。”

张玉兰心里暗笑面上却假意劝道,“哎,这话你可不能乱说,你大伯哥听到该不高兴了。”

郑月芬哼了一声不屑道,“有什么不高兴,我说的难道不是事实!”

“你就是太实诚了,过日子可不能这样想啥说啥,你那大嫂为什么得婆婆喜欢,还不是她会办事会做人。”

郑月芬想起前几天做衣服的事,已经冷却下来的不忿又从心底冒了出来。

中午吃饭的时候,郑月芬一脸的不高兴,自顾自埋头吃饭,也不管馋着要吃肉的石头,张巧儿看老二媳妇又是一副别人欠了她几百块的脸,忍不住在心里叹了口气,自己盛了一勺肉汤,拌了饭一口一口喂石头吃。

她虽然看不过去想教训老二家的,可也不愿意家里整天吵吵闹闹,也怕影响儿子儿媳的感情,少不得自己忍着受些累。

喂石头吃饭的时候,看老大家的自己吃着饭也不忘照顾英宝,这么一比张巧儿又气的肝疼了。

*****

“下午我送你过去。”

房里,董佳慧正在收东西,赵东林进来说要送她,董佳慧带着诧异转头问,“你不是要去村里吗?”

“我先送你过去再回头,也来得及。”

董佳慧抿着嘴笑了,收拾东西的动作都轻快了起来。

“那好啊,那你晚上接我吗?”

赵东林笑道,“行,我下了班去接你。”

董佳慧笑着抛了个媚眼。

“那我就把黑蛋英宝带着。”

英宝跟甜妞玩,黑蛋也能跟小满一块,以黑蛋这种性格,常跟小朋友们一处耍,有助于他个性开朗。

吃过饭,拿上东西,董佳慧拖家带口的回了娘家。

小麦已经种下,村里进入了农闲时节,陈桂香今天在家,见到女儿女婿回来,正蹲在地上翻菜干呢,立马惊喜的站了起来。

“妈。”

“哎,你今天怎么回来了?吃过饭了吗?”

陈桂香从佳慧手里接过英宝,也拍了拍黑蛋的小脑袋,嘴里还不停的招呼着女婿赵东林。

“吃过来的,红桃让我给她做衣服,我做好了送回来。”

陈桂香知道,这是闺女想回娘家了,要是单为件衣服,没必要特意回来一趟。

“那我先走了,晚了来接你。”

董佳慧点头,陈桂香皱眉道,“这么急呢,喝口水再走。”

赵东林笑着婉拒。

“村里还有事,我也不能吃饭,等忙完了再来接他们。”

陈桂香哎了一声,把赵东林送到门外,看着他骑车走了。

董佳慧回来提着一小篮子鸡蛋,陈桂香嗔怪的说,“你怎么又带东西了,上次还让红桃捎了吃的,我跟你说,你下次回来什么也别带,你还怕空着手回没你两口吃的怎么的?”

几个嫂子也附和着说,“就是,你就是嫁人了也是咱家的姑奶奶,什么时候回来咱们都欢迎。”

“英宝,你去跟甜妞姐姐玩吧。”

“黑蛋,你跟小满弟弟玩去。”

小满跟黑蛋差不多大,不过生日比黑蛋小些,陈桂香听黑蛋喊闺女不喊妈喊姨,等黑蛋走后她悄声问道,“怎么喊你姨啊?谁教的?”

后妈也是妈,不叫妈叫姨,听着就让人感觉不大好。

“不是,是我说的,他吧,跟英宝不一样,对他妈有记忆,结婚前又被人教唆了几句,觉得我就是抢他爸爸的坏女人,对我有点抵触,我就跟他说,他要是想他妈,就好好学习,以后去城里找他妈,对我呢,叫姨就好了。”

“怎么这样,东林怎么说?”

“东林想让他改来着,我觉得还是要尊重孩子的想法,等他那天自己想改口再说吧。”

陈桂香叹了口气,知道闺女向来都是这种软性子,对人太好了。

“在婆家咋样,跟你婆婆妯娌处的好不好?”

“婆婆挺好的,妯娌嘛不大好,不过不碍事,影响不到我什么。”

“我呢旁的话也不好说,要说分家的话,你哥他们三兄弟处的都不差,我也不好多你婆家的嘴,不过有这么个妯娌,你以后有的受了。”

陈桂香主要是担心自己闺女吃亏,毕竟闺女脾气太好,又心软,她怕闺女在郑月芬那讨不了好。

郑月芬那人她是见过的,看面相就不是个好相与的。

“妈,你放心吧,我不会像以前那么傻的,真有什么,我肯定会跟东林提,现在不是还没有大矛盾嘛,东林跟婆婆也不是特别想分家,我不能一结婚就撺掇这个。”

另一个,董佳慧是准备参加高考的人,再有两年的功夫,她相信自己能够考上大学,自己一个受过高学历,经历过考高和考研的学霸,难不成一个恢复高考都搞不定?

不仅自己,她还会积极鼓励美香和东林一起参加,如果三人都考上大学,就让郑月芬守着农村老家过一辈子吧。

这么一想,日子也就没那么难熬了,更何况,婆婆从不偏袒郑月芬,反而隐隐偏袒自己,这也是董佳慧一直没有下定决心折腾分家的主要原因。

跟陈桂香说了会话,董佳慧带着衣服去了红桃家,红桃嫁的是家里的老二,结婚后分家不跟婆婆住,佳慧到的时候,红桃家里正热闹,队上几个年轻媳妇都在她家闲唠嗑。

“哎呦,你还给我送家来了,真是太谢谢你了。”

“姐你试试,不合适的地方我再拿回去改。”

几个嫂子也围过来让红桃试穿,红桃直接脱了外套就穿上,扣上扣子低头看,又伸了伸手臂,大小合适,里面还有加件棉袄的空余。

“嗯,挺好,这个颜色衬你。”

“这款式显年轻啊,腰那块也显不出肉了。”

村里,不少生了孩子的媳妇不可避免的有肚子大腰肥的困扰,不复当姑娘时的苗条身材。

见大家都这么说,红桃高兴的进屋照了个镜子,从屋里出来一脸乐呵。

“太好了,真合身,我太满意了。”

“佳慧,要不你也帮我做件这个样式的吧,红桃穿身上可精神了,我跟她身量差不离,肯定也合适。”

红桃也是个爽朗的,立刻把衣服脱下来让对方去试。

“你穿穿看,合适了就做一件,咱们过年一块儿穿。”

这年头可没什么怕撞衫的思维,全国人民穿的衣服款式就那么几样,有时候看到别人跟自己穿一样的反而觉得亲切。

对方也不客气,接了衣服就换上,她比红桃壮一些,红桃穿上有富余,她穿了倒是刚刚好。

“你穿了也好看,显得你拔高了。”

“这版型真不错,要不我也来一件?”

“想来就来一件呗,一年忙到头给自己做件新衣服不算过分。”

“就是,咱们女人家也不能亏待自己,该吃吃该穿穿,得让自己高兴。”

就这样,送个衣服的功夫,董佳慧又接了几单,回头的时候手里捧了几块布料,还有暂时没布的,说好了买了布给董佳慧送去。

大家也都先给了订金,五块钱到手,剩下的等衣服做好了再给。

“你这赚钱的速度倒是挺快的,我问你,这钱是你自己管呢还是谁管?”

闺女能挣钱是好事,可如果挣的钱落不到闺女口袋反倒便宜了让人,陈桂香可就没那么高兴了。

她还记得闺女跟卢成元结婚后,身上一分钱也没有,连自己给她的八十块钱压箱底都被卢老太搜刮走了,她实在是怕闺女走以前的老路。

陈桂香一开口董佳慧就明白她的意思了,开口解释道,“这钱是我自己管,另外婆婆每个月给我十块钱,她虽然拿着东林的工资,但也不是那种一毛不拔的。”

说完,董佳慧还把张巧儿跟她说的那些话也很陈桂香说了。

陈桂香这下放心了,亲家的做法她还挺满意,毕竟在董家,家里上上下下的收入也是,陈桂香在管。

“还成,当初彩礼钱给你带着,你婆婆每月给你十块钱,还有做衣服挣的,好好忙活,一年下来也能存上一些。”

毕竟闺女不管家里开销,没什么花用的地方,能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跟之前卢家比简直一个天一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