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听着也挺有道理的样子。

“不好意思, 院长发话了, 说你们以后不能在咱们电影院里头卖东西了。”

愧疚归愧疚,作为社会人,还是得完成领导布置下来的任务。

美香听了非常气愤,恨不得冲上去跟对方理论,被她哥拉住了。

佳慧跟赵东林对视了一眼, 这是早就预料到的事, 他们跟美香不同,没有那么理想化,虽然心里膈应,生气倒不至于。

“你们院长在吗?我想找他谈笔生意。”

这时候,赵东林站出来说话了。

几天前他跟佳慧就已经为各种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想好了应对措施,电影院反悔就是其中一种可能。

至于应对措施, 一,换地点;二,合作共赢。

两人偏向的自然是第二种可能性。

工作人员略显踌躇,怕自己给他们找来院长,万一闹起来自己也吃不了兜着走。

“你放心,我们就是找他谈生意,不是找麻烦的。”

工作人员想了想还是帮他们叫了人,毕竟他们三看上去挺讲道理,不像那种浑的。

等了大约有十来分钟,朱院长才姗姗来迟。

“听说你们找我有事?”

朱院长今天看上去态度不大友好,从他决定抢佳慧几人的生意,就已经撕破了脸皮,自然没有好脸色。

有一种人,属于自己做错事都能恼羞成怒的,林院长显然就是这种人。

赵东林笑着走上前去说,“院长,我们无心跟您争抢生意,再说,这本来就是您的地盘,生意自然是您说了算,我们今天只是想跟院长谈个生意,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

赵东林一口一个“您”,态度友好又尊敬,朱院长放下了防御,态度也缓和下来。

“生意,什么生意?说来听听。”

赵东林看着柜台上的商品笑道,“您看,您这里卖的都是些小零嘴,都是外面商店里有的卖的,大家如果不买您也毫无办法,咱们不如卖些别人没有的,比如我们做的茶叶蛋、鸡米花,又好吃又能吸引客人。”

赵东林没急着把话说话,故意说了一半等着朱院长的回应,他表现出兴趣了赵东林可以接着说,他要是没兴趣,那赵东林也用不着再费口舌。

赵东林的话完全说到了朱院长心里,他不是不想卖茶叶蛋、鸡米花,可他不会做啊,再想也是白搭。

这些小零嘴电影院周一就开始卖了,生意不大好,到现在还没收回本钱,朱院长也心烦的很。

“哦?你要跟我合作?”

听了赵东林的话,朱院长终于来了兴致。

赵东林点头,“是的,不瞒您说,我们平时也没那么多时间做买卖,跟您合作,我们提供食材,您从我们这拿货,这样咱们双方能实现共赢。”

这其实就是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批发,是佳慧传输给赵东林的思维模式,赵东林认真思考后觉得可行,采纳了佳慧的建议。

佳慧的意思是,他们负责供货,相当于把食物批发给电影院。

这个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们都是学生,以学业为重,能够这样出来赚钱的时间毕竟很少,偏偏他们现在住在省城,开销很大,虽说家里有一千多的存款,但正缝经济改革的档口,这么好的机会白白丢失佳慧还有些舍不得。

跟电影院合作,既能节省出来摆摊的时间,还不受学业影响,只要提前准备好供货就行。

佳慧完全是抱着能赚一点就是一点的心态,实现资本的初步积累。

“你们能做什么吃的?就那个鸡蛋,还有那个鸡肉?”

朱院长显然是心动了,赵东林跟佳慧交换了一个彼此能看懂的眼神。

“不止这些,我们还会做其他吃的,如果院长有这个意向,咱们再谈合作,如果没有,那就当我们没来过。城里能摆摊的地方不少,我们一开始不过是图省事才借用了贵地。”

这话不卑不亢的表明了他们的立场,合作可以谈,不合作他们也不愁没地方卖。

朱院长在这件事上多少是有些心虚的,他们上周生意多好他不是不知道,虽然自己守着这个电影院不愁没进项,但谁也不会把挣钱的门路往外推啊!

“行,那就合作,你们说说看想怎么个合作法,我提前打个招呼,没赚头的事我可不愿意费那个神。”

这是拐着弯提要求了。

这时候佳慧上场了,她把自己的构想说了出来,就是每天上午准备好当天的食品,朱院长派人去取,日清日结,朱院长四,他们六。

“院长,您只是出地方,我们却要耗费很多人力物力,非常辛苦,利润上希望您能宽容些。”

四六分是最理想状态,看似朱院长吃了亏,实质上,朱院长除了提供场地跟人员外,不需要耗费任何成本及时间。

这一点朱院长自然也想到了,沉吟两分钟后,他同意了这个提议,跟着经济系高材生赵东林起草了合约,双方签字画押,即日生效。

“院长,今天我们来都来了,要不您让我们卖完了回去呗。”

“你看看,大家都是同志,是一个战壕的战友,这么说就生分了。”

朱院长睁着眼睛说瞎话,佳慧也不逞多让,表示会好好教工作人员怎么炸鸡米花。

“热油下锅,两分钟左右就要捞上来,不能耽误,炸过了会焦,焦了就不好吃了。炸完后你要问客人想要原味还是自然,原味直接包好给客人,孜然得撒上一层孜然粉。孜然控制好量,撒多了太咸。”

“好,我明白了。”

“你再看看,看两遍自己动手试试。”

“行,我肯定好好学。”

这天的生意不错,所有东西早早卖光了回去,走之前也跟电影院说好,他们明天就不来了,院长派人去取货。

“哥,嫂子,你们也太厉害了,这样就把事情摆平了!”

本来以为以后卖不了东西了,没想到谈成了更大的生意,今天真是给她上了一课。

美香回去后就把今天发生的事情说了,说到电影院开始卖东西时,张巧儿气的直骂人,说他们办事不地道,后来美香又说了哥嫂二人跟院长谈判的话,张巧儿的心情随着事情的发展高低起伏着。

“所以咱们以后不用自己去摆摊了,只要把食材准备好,坐家里就能挣钱。”

张巧儿拍拍胸口,心有余悸的说,“那可好,要是以后卖不了,不得把我心疼死。”

那可都是钱啊,一天纯挣十来块呢!

周日,佳慧没有盲目加量,按照前一天的量准备了茶叶蛋跟鸡米花,今天她还卤了鸡翅鸡爪,算是开发的新品种。

说实话,能卖的东西太多了,可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她也不能一次把自己的低给现出来。

中午十点多种,电影院拿货的人来了,第一天,赵东林不放心,怕出纰漏,跟着对方的人一起回去了。

送走了人,佳慧无事一身轻,剔肉留下的鸡骨煮了鸡汤,下好粉丝后用碗盛起来,再浇上鸡汤,放上烫好的菜青,味道鲜美异常。

等赵东林回来开饭,放放快一岁了,长了六颗牙,佳慧给他另蒸了米饭,吃饭的时候把他放在自制餐椅上,喂一口米饭喝一口米汤。

“吃,吃。”

放放的胃口一直很好,吃什么都香,边吃边舞动着小胖手,嘴里呜呜的说着话。

“这么点大也知道要吃了,我家小孙子就是聪明。”

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这话不假,要问张巧儿现在最疼的是谁,毫无疑问就是放放。

下午,电影院的人又来了。

“院长说都卖完了,让你们再准备些。”

五十个茶叶蛋,五斤鸡米花全部卖光,还有新品鸡翅鸡爪也没了,电影放映结束,还有好些人来问,想买了带回家的。

都已经这个时间了,现在准备等天黑都准备不好,佳慧也不是那种为了赚钱赔上生活的人。

“现在做来不及,你去问问你们院长每天准备多少合适,我按他的要求来,另外,准备多了卖不出去他来承担。”

工作人员回去跟林院长说了佳慧的意思,林院长纵然心里不痛快也只能忍了,经过今天半天,他已经看到了这个生意的前景,非常可观。

“你去跟她说,茶叶蛋一百个,鸡米花十斤,鸡翅鸡爪有多少要多少。”

佳慧收到回复后同意了,这个数目很合理,毕竟电影院晚场才是重头戏。

晚上,佳慧煮了一百个茶叶蛋,鸡米花没法子,只能第二天起早准备。

要是有个冰箱多好啊,这样有时间多准备些存着,既不用早起,也不用担心食物变质,可现在只能想想而已。

第六十七章

学校, 辅导员办公室。

“今天找你们过来有件事,咱们学校劳动节举办校园晚会, 规定每个系都得出节目,咱们系现在就咱们一个班, 你们俩一个是班长一个是宣传委员,这件事我就直接交给你们办了。有疑问去找学生会主席秦至臻,晚会的事儿都是他负责。”

秦志臻是学生会长,物理系名人, 据说也是个**,开学后佳慧还没有跟他打过什么交道。

辅导员既然已经交待下来了,董佳慧跟周若森自然得应承下来。

“好, 我们会好好准备的。”

相比董佳慧的淡定,周若森的心里想的多些。

秦志臻是省长的儿子,两人都是**,秦志臻比他高,比他英武, 还是学生会会长,有时候难免也生出一分, 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

两人从辅导员办公室出来后直接去了学生会,秦志臻正坐在办公桌后看文件, 周若森敲了敲门, 秦志臻抬头。

“进来吧。”

他指着前面的椅子,让他们坐下说话。

都说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现在的秦志臻虽然还是大一的学生, 可气势已经很足了,不敢想他以后会发展到哪一步。

“你们系自己排个节目,主题要积极向上,这次有省里的领导来参观。”

秦志臻的声音清亮,二十出头的年纪,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身材高挑,剑眉星目,看上去有种舒朗壮阔之感,是那种非常正的帅气。

“另外。”秦志臻看向董佳慧,“晚会还缺一个女主持人,你愿不愿意接下来?”

女主持人的要求说高也高,说低也低,首先还是得看颜值,其次是气质,秦志臻先在学生会扒拉了一圈,只有文宣部的谢佩莹符合这个要求,剩下的不是不够好看就是气质不佳。

按说董佳慧二十五岁,学校比她年轻的小姑娘挺多,但她面嫩,跟二十岁的小姑娘站在一起绝对不会被比下去。

最重要的一点,秦志臻看过董佳慧表演情景剧,觉得她台风尚可,这才开口邀请。

秦志臻目光灼灼,他眼睛很亮,看人的时候有种侵略感,平常听班里的女生讨论,说跟秦志臻对视一眼就会面红耳赤,佳慧扪心自问,如果自己上大学的时候遇到这样优秀夺目的男生,应该也会被吸引。

佳慧想了想,虽然家里的事情挺多,但她也知道露脸的好处,酒香也怕巷子深,学校就是一个小型社会,积累人脉对她日后的发展有好处。

接了主持人的活儿,佳慧就更忙了,忙着写稿,彩排,他们英语系排的节目是一个小话剧,一位父亲临终前给三位儿子分配财产的故事。

最近买卖的生意很好,经过几次加量供货后,稳定在二百个茶叶蛋,十五斤鸡米花,二十对鸡翅,二十对鸡爪,卖完即止。

每天盈利三十,四六分,佳慧能得十八块,一个月下来就是五百四。

名声传出去后,很多不看电影的人也来买,朱院长有心扩大供应量,佳慧拒绝了。

供应更多她也忙不过来,光是那两百个茶叶蛋还要煮好一会儿呢,再加上拆骨炸肉,挺费时间的。

张巧儿看儿媳不可以,自己主动说愿意多辛苦,佳慧没同意。

家里有个放放,还有家务活,张巧儿在家能闲下来的时间并不多,没必要为了赚钱把自己逼成那样。

现在这个状态佳慧已经很满意了,跟电影院合伙只是积累原始资本的手段,从电影院开始卖肉食后,不少有眼光的人也看上这块,不过至今没人能模仿出来,生意还是挺安全的。

这就苦了张巧儿,眼看着能挣更多偏偏又挣不上,就跟喜欢的东西只能看不能吃一个道理。

张巧儿不懂佳慧的想法,除了时间不允许以及人手不够外,不加量是有依据的。

虽然她大学时学的不是经济学,但“饥饿营销”的案例她还是懂的,有时候市场过于饱和也不是好事。

校园晚会举办的非常成功,作为主持人之一的佳慧在学校也成了名人。

“那个董佳慧不是已经结婚了嘛,看上去还挺年轻的。”

“听说是秦会长让她来主持的。”

“已婚妇女不是该跟异性保持距离嘛,我看她经常往学生会跑。”

“她丈夫也是咱们学校的,年龄比她大,我听说啊,她不仅结过婚还是二婚呢!”

“啊?真的假的?赶紧说说看。”

“我也是听人家说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听说董佳慧十八岁就结婚了,不知怎的跟前夫离了婚,然后才跟现在的丈夫在一起,她丈夫呢也是个二婚的,两人真是凑到一块儿去了。”

“天呐,二婚,简直不敢想象!秦会长怎么会找这种人来主持晚会!”

“风骚呗,人虽然是乡下来的,可她会打扮,看上去确实挺年轻,你看她穿衣服都爱穿显腰身的,裤子也瘦,看上去柔柔弱弱,男人就爱这种。”

“秦会长什么样的人,怎么可能看上她啊,人家可是**,那么优秀。”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佳慧彩排晚会,渐渐传出来一些不堪入目的话,主旨就是董佳慧不守妇道,给赵东林带绿帽。

一开始只是小范围流言,后来越传越离谱,连佳慧自己都听到了。

听到这些话佳慧自然很生气,这是对她人格的污蔑,为什么她就不能当主持人呢,难不成因为结过婚连正常的校园生活都不能有,必须要跟所有的异性保持距离?

除此之外,她还很担心赵东林,不知道这些闲话他听到了多少。

没有几个男人能接受妻子戴绿帽,尽管她没有做任何错事,可别人都这么认为,对赵东林而言,也是一种伤害。

“最近学校的流言你听到了吗?”

晚上回家,佳慧主动问了赵东林。

“我没有放在心上。”

言下之意就是,他确实听到了,不过没当一回事。

“我正想跟你说,明天我就去找学校领导谈一谈,这种风气应该遏制住。”

之所以没处理,只因为他不想佳慧跟着操心,谁知道两天功夫已经传到了佳慧耳里。

百年名校,考进来的都是天之骄子,他们该用心学习,报效祖国,而不该把心思放在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更不论这种捕风捉影的流言蜚语。

作为八卦之一的秦志臻也听到了一些,他心中抱以嗤笑,别说他对董佳慧没兴趣,即便有兴趣,他还真不介意她结过婚生过孩子,毕竟家里那位,也娶了一个带着拖油瓶的女人,也就是他的继母。

赵东林找校领导反应情况,申明学校的流言严重伤害了自己以及妻子的感情。

校领导很重视,让人彻查了流言的源头,原来是学生会的几个女同学,因为嫉妒佳慧当主持人才会传播那些不利于佳慧的流言。

学校批评了她们,念在初犯没有处罚,但秦志臻作为学生会主席,将她们从学生会除名。

事情虽然查明了,但佳慧是二婚的事已经成了众所周知的事,佳慧懒得解释原因,走在校园里,偶尔会接受到一些异样的眼神。

人,绝大多数人,习惯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评判别人,哪怕她没做什么伤害别人的事,在别人眼中她也不是一个光彩的人,在他们看来,正经女人是不会离婚的,更何况赵东林也是个二婚的,谁知道是不是两人勾搭上了。

五月,中央下发文件,关于一九七八年高考的政策,除了应届考生外,老三届及符合国家规定的都可以报名参加,与七七年的政策相同。

这无疑给了去年落榜生新的人生曙光,赵东河收到这个消息后,顿时感到热血沸腾。

当他失落惆怅时,生活又给了他一次希望,他决定紧握这最后一次机会。

他当即给省城的大哥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东河给我来了信,说他想参加高考。”

“这是好事啊,要是东河也考上,咱家就真厉害了。”

佳慧对东河印象不错,去年也要请他一个准备高考,可那时候他刚离婚,没心情考虑,现在总算想开了。

赵东林点头,他这个当哥哥的,自然是盼着弟弟好的。

“咱们买些学习资料给他寄回去吧。”

赵东林点头,“嗯,我明天就去书店看看。”

还有他们去年的学习资料放家里,让东河自己取了看。

七月份高考,现在是五月份,还有两个月的准备时间,比他们去年的准备时间还多了一个月,但赵东林知道,今年的考题绝对比去年难,他对东河能不能考上还是挺没谱的。

赵东河第二天就去书店买了书,写好信后去邮局寄了,张巧儿知道老二也要参加高考了,心里又欣慰又心酸。

老二离婚了,一个人带着石头过,他总算知道长进了,以后有个好前程她也就不用跟着担心。

最好老二也考省城的大学,这样一家人就能团聚了。

上个月挣了五百多,儿媳说再多挣些他们也能在省城买房,在省城定居。

张巧儿不是稀罕做城里人,说良心话,她还是觉得村里住着舒服,可孩子们在省城上学,总租房也不是个事,既然有这个条件,买个房子也挺好。

第六十八章

赵东河在家复习了一个月来了省城, 离开学校太多年,很多知识点捡起来费神, 也不能完全融会贯通,想着大哥大嫂都是学习好的,有他们指点比自己在家摸索好。

“坐了一天车累了吧,赶紧坐下歇歇。”

赵东河到的时候他们还在学校没回来, 家里就他妈跟放放。

放放对这个二叔显然不记得了,站在张巧儿身后,猛盯着赵东河瞧。

赵东河面上露出慈祥的笑容,对着放放招手,“放放, 还记得我不?我是你二叔。”

放放上周刚过一周岁生日, 属于很多话能听懂的阶段, 听了赵东河的话还知道摇头。

“这孩子挺聪明,还知道摇头呢。”

“那可不, 别看他小, 问他啥都懂,现在已经会说不少话了。”

张巧儿摸着放放的小脑袋,指着赵东河说,“放放,叫‘二叔’,‘叔叔’。”

放放跟着叫了“苏苏”两个字,乐的赵东河把放放抱放在腿上。

他来的匆忙,也没带什么吃的, 这会儿想从口袋里摸块糖也摸不到,不禁有些后悔,路上该买点吃的带给几个侄子侄女的。

他正想问大家在省城的情况,张巧儿先开口问了家里,着重问了石头。

“你该把石头一块带过来,你爸那人不精细,哪能照顾好孩子。”

恐怕就当养猫养狗,不饿着肚子就行,至于冻着,现在六月,正往夏天过,想冻着也没这气候条件。

“没事儿,我是来学习的,又不是来游山玩水,等我考结束了再说。”

要是考上了,害怕没石头进城的日子?

“哎,我就是怕石头心里不痛快。”

赵东河想到自己来之前儿子确实嚎了,可农村娃,嚎两声不算啥,他也跟石头说了,爸爸在准备高考,考上了,爷俩都能过上好日子,考不好,爷俩只能在农村种地。

“考上了就跟大伯大伯娘一样,带着黑蛋他们进城吗?”

他最羡慕的就是黑蛋他们,听说城里有很多好吃的,比村里的好吃的多多了,黑蛋他们在城里肯定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你饿不饿,我先给你整点儿吃的,你嫂子自己弄的凉皮。”

时间往夏天过,佳慧又鼓捣出了凉皮,电影院卖的特别好,现在的收入已经能达到一天二十五六。

手里有钱,心中不慌,守着聚宝盆,张巧儿也没之前那样花一分钱就心疼了,最近家里的伙食都好了不少,一星期能吃一次红烧肉,当然,因为剔肉的关系,家里的鸡汤就没有断过,谁能想到呢,有一天家里也会因为喝多了鸡汤喝的发腻不想喝而发愁。

一碗凉皮下肚,路上的风尘仆仆终于缓解了大半。

“上次看美香在信里写,说家里在卖东西,卖啥啊?”

“哦,就是自己做了吃的放电影院寄卖。”

说到这里,张巧儿打开了话匣子。

“我跟你说,这做生意实在是太挣钱了,现在每天在家等着收钱。”

她把每天早上几点起床准备,准备什么,电影院几点过来取,一天挣多少原原本本跟儿子说了,虽然很多话词不达意,太啰嗦,不简洁,但赵东河基本还是听懂了,他震惊于每天的收入,就是别人一个月的工钱呢。

“这……这是谁想出来的啊?”

也太能折腾了,超出了赵东河的认知。

“你哥嫂子呗,所以说你得好好复习,考个大学,你看你哥嫂,上了大学脑子多好使。”

事实上,这生意一开始是佳慧提的,得到赵东河的支持后才跟家里开了口,所以张巧儿也不清楚到底谁是发起人,只知道是儿子儿媳一起出的主意,但手艺实实在在是儿媳的,所以张巧儿现在对儿媳越发的好,能挣钱的儿媳,谁不供着?

四五点钟,大家陆陆续续回来,今天英宝是佳慧跟赵东林一起去接的。

只要他们下课早,会一起去学校接孩子,没时间了让人稍信回来。

“东河,来啦。”

回来看到二弟,赵东林心情很好,拍着东河的肩笑的很高兴。

东河来了,佳慧认真准备了晚饭,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过后,晚上赵东林给弟弟梳理了课本知识。

美香搬到她妈房间带着英宝住,她的房间让给二哥带着黑蛋住,后院的沈念茹也说了,要是家里住不开,东河住他们那也是行的。

自从知道后院的两位老人竟然是大学教授后,赵东河对他们异常尊敬。

村里的小学老师都受人敬重,更何况是大学教授呢,那得多有文化!

*****

东河在省城住了半个多月回村,时间渐渐往七月份过,学校里都在准备期末考试。

张巧儿心里为老二着急,可城里还有孩子要带,还有生意要做,她也不能提回家的话。

佳慧看出了婆婆的焦虑,就跟赵东林商量。

“我看妈挺担心东河的,学校里就剩考试,考完就放假了,要不咱们让妈回去,家里的事我们自己多吃点苦。”

媳妇儿这么善解人意,赵东林自然只有感动,没有旁的意见。

“就是放放,你说是让妈带回去好呢,还是留在城里?”

黑蛋英宝上学不用担心没人照顾,一日三餐佳慧自己能做,电影院的那头也能起早贪黑的完成,就是放放,要是他们都考试去了,不就是放放一人在家了嘛。

事关儿子,赵东林一时半会也想不出解决的办法,把放放留城里怕没人照看,可让他妈带着,这一路上他也不放心啊。

小孩子走不动路,走几步就要抱,这么一整天的车程,还带这个孩子,实在是不方便。

要是平时,赵东林花两天时间送他们回去也行,可现在是期末考试阶段,不分周末,大家都在疯狂复习。

“这事儿明天再说吧,晚了,咱们先睡。”

想不明白就先放着,佳慧伸手关了床头的等,闭着眼准备睡觉,明天一早就要起来准备那些吃食。

佳慧刚闭上眼就被一双有力的手臂抱进怀里,跟着嘴就被堵上了。

“哎呀,明天要早起呢。”

“明天我早起,你多睡会儿。”

谁相信他的鬼话啊,婆婆起的比她还早,要是他起了自己还赖在床上,婆婆能不知道什么事儿。

“没事儿,妈不会说什么,她巴不得咱们感情好。”

最好再给她添个孙子孙女。

当然,这只是张巧儿美好的愿望,佳慧早早就已经跟赵东林表了态,求学阶段,别给她整怀孕了。

六月底的夜,本就闷热烦躁,拥抱后,更如同点了一团火,让佳慧也跟着着了起来。

在这种事上赵东林是不知疲倦的,他总觉得佳慧就是他身上缺失的那一块,抱着她,拥有她,他心中无限充实,无限满足。

**初歇,天光已经发白,佳慧沉沉睡去,赵东林抱着她,吻了吻她汗湿的额头,怕她这么睡不舒服,又拿毛巾给她擦去了汗。

五点钟,赵东林放开佳慧自己起身,到厨房,他妈已经在煮凉皮了。

“佳慧今天多睡儿,等会儿我去市场买东西,家里还缺什么?”

张巧儿抿着嘴笑了笑,一向勤快的儿媳到时间了没起来还能为了啥,哎,这男人女人呐,没对处的都不一样,有那种一见面就跟斗鸡眼一样斗的,也就那种如胶似漆天天粘着的。

佳慧七点多才醒,身上发酸,还有一些没有消失的痕迹,把自己整理好后出了房间,厨房里已经开始拆肉了。

佳慧的脸有些烧,好在没人拿她取笑,都装作若无其事的跟她说话,过了会儿,佳慧的脸没那么烧了,那种不自在感也少了很多。

“妈,我昨天还跟东林说呢,你是不是担心家里想回去啊。”

“我是不大放心,东河不是要考大学嘛,也不知道他准备的咋样了。”

就是帮不上忙,自己回去帮他准备几顿饭也行啊。

“别的没啥,就是放放不知道怎么安置。”

“谁说不是呢,我也发愁。”

她是想带着小孙子一起回村,可她上次来吐得跟什么似地,像死过一回,根本照顾不了一个半大的孩子。

下午,张巧儿在院子里跟沈念茹唠嗑说起了这件事。

“要不这样,我最近也不上课,你们要是放心呢,可以把放放交给我带。”

张巧儿一听既惊又喜。

“你看你说的,哪能不放心呢,你对放放多好啊,跟亲孙子一样。”

不过张巧儿也没把话说满,还是得问问儿子儿媳的意见,看他们同不同意。

要说沈念茹对赵家的几个孩子是真好,她唯一的女儿年纪轻轻就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这辈子都不可能有孙子辈。

赵家几个孩子懂事、知礼、好学、上进,长得又很乖巧,是最受长辈宠爱的那一类。

自从前院租给赵家,她的生活也跟着有了活力,这几个孩子,她最疼的是英宝,看到她就会想到自家闺女小的时候,最喜欢的是黑蛋,因为这娃聪明,努力,性格也好,最偏爱的自然是放放,因为他最小,最需要照顾,大人对年龄小的孩子总是会付出更多的耐心跟精力。

佳慧从学校回来后张巧儿跟她说了沈念茹的意思。

“你看咋样啊?”

虽然她征求着佳慧的意见,但眼里的期冀是不容忽视的,佳慧心软了,笑着说,“可以啊,我吃完了去跟大娘说,请她帮着带阵子。”

等学校放暑假了他们就有时间自己带了。

第六十九章

张巧儿回村了佳慧确实辛苦了不少, 要准备期末考试,还有一日三餐,卖的那些吃的。

好在有沈念茹全心全意帮着带放放, 免了她不少后顾之忧。

七月,各大中小学生及大学生进入幸福漫长的暑假,七月底, 承载着几百万人幸福的高考也拉来了帷幕。

考试前一天, 赵东林赶回村里,给弟弟加油打气。

“城里事情太多, 你嫂子没办法回来, 她让我给你捎句话,别有压力,好好考。”

赵东河点头,眼角微酸。

张巧儿看到大儿子回来了也很高兴,哪个做父母的不盼望孩子们感情和睦呢?

因为高中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秩序,今年的高考自然比去年更加正规,考题也比去年复杂。

东河选的是理科,考了政治,语文, 数学,物理,化学五科,赵东林陪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