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两位得意门生通过了考核,完全可以独当一面,翻译后他最后把把关就行。

*****

“我明天要出一趟远门。”

这天赵东林从学校回来就跟佳慧说了这事。

“去哪啊?”

“教授带我们去游学,可能要花上十天半个月的时间。”

教授说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去年十二月份,在党中央举办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里,领导人提出了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跟着,报纸上、广播上报导了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拉开对内改革的大幕。

而城市里,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整个社会正处于一种巨大的社会变革中,教授不愿纸上谈兵,想带着学生们出去走走看看,看得多才能思考的多。

“你在家不要想我。”

出去游学赵东林是高兴的,唯一不高兴的一点就是要跟媳妇分开。

他抱着正在叠衣服的佳慧,恨不得把她嵌进怀里。

“谁想你啊。”

佳慧假意推他,手上却没用什么力气。

突然,赵东林一把抱起佳慧,托着她的大腿,那双明亮的眼睛紧紧盯着她的脸。

毫不夸张的说,佳慧能感受到他眼里射出来的,狼一般的“绿光”。

“我得把这半个月的公粮交足了。”

佳慧脸色绯红,呼吸也跟着急促起来,抿着嘴横了他一眼,口是心非的说,“谁要你的公粮啊,你自己留着吧。”

赵东林轻笑一声,他太了解媳妇了,嘴上从来不饶,其实心软的很。

他遵从着内心的感受,低头噙住了佳慧的唇。

夫妻两正吻的难舍难分,屋外响起了放放说话的声音。

“爸爸,鱼,鱼!”

原来赵东河从学校回来经过鱼汤,塘主刚好打了鱼上来,他见黑鱼又大又新鲜,就买了一条十来斤的大黑鱼回来。

“噔噔噔”,放放推门进来了,佳慧刚忙推开赵东林,从他怀里跳下来,掩饰的夹着耳边的头发,赵东林狠狠吐了口气,低声骂道,“这个臭小子!”

佳慧红着脸睨了他一眼,牵着放放的手出了房间。

放放抬头看着妈妈,奇怪妈妈的脸为什么那么红,很像哥哥跟他说的关公的大红脸。

佳慧剐了鱼片,做了一大锅酸菜鱼,鱼骨炖汤,用撇去鱼骨的汤煮了鱼汤面,一家人吃的冒热汗。

“真好吃,下次我遇到了再买。”

“也别经常买,偶尔吃一两次行了。”

一条鱼几块钱,张巧儿是过惯苦日子的,现在家里伙食已经很不错了,不能天天的大鱼大肉,把孩子们的嘴吃刁了。

“奶奶,没事的,伯娘煮的什么都好吃,我们绝对不会挑食。”

“就是,妈妈煮的豆腐都比别人好吃,嫩嫩的香香的,味道可好了。”

佳慧笑着给英宝夹了一片鱼肉,突然感觉谁的腿在桌下碰到自己,佳慧让了一次,以为是谁不小心的,谁知让过后对方的腿又碰了上来。

佳慧不动声色的看过去,从裤子颜色判断,竟然是赵东林,而此时的赵东林呢,明面上在一本正经的吃着饭呢。

晚上赵东林说到做到,把佳慧吃干抹净,交足公粮,酣战过后,佳慧躺在他怀里。

“吃饭的时候你怎么回事,一点也不注意影响。”

赵东林抱着佳慧,嘴唇贴着她的额头,声音似叹似息轻声说,“你没感觉出来,我这就叫‘吃豆腐’。”

佳慧顿觉无话可说。

第七十二章

赵东林跟着教授游学去了, 离开后佳慧还真有些不适应, 从两人结婚到现在, 还真没分开过这么长的时间。

没丈夫配佳慧决定自己找事情干, 许久不做衣服, 佳慧有些手痒了, 就约着婆婆一起去商场看看。

“妈, 听说商场里上了一批新衣服, 咱们也去看看呗,有合适的买两件。”

换季了,每次换季佳慧总要添两件新衣服,这是前世留下的习惯,除了大人, 还有家里的几个孩子, 黑蛋长得特别快, 去年单穿的外套今年已经嫌小了, 特别是裤子,裤腿短了一截。

还有石头, 长得也特别快,赵东河虽说心疼孩子,但这种细致的事情总没有佳慧想的周全。

一听媳妇说去商场买衣服,张巧儿连连摆手,“哎呀,我有衣服呢,用不着买新的, 你要买你自个儿去看,千万别拉着我去。”

“妈,做儿媳的想孝顺您,您就跟着一起去呗,不能大家都有就您没有,那我心里多不自在啊。”

这媳妇太会说话,张巧儿听的眉开眼笑,咯咯咯笑道,“谁能说你不孝顺?别人问我,你儿媳咋样啊,对你好不好,我都说好着呢,样样都好,一个不字都没有。”

这倒是实话,张巧儿从来不在外人面前说佳慧如何如何,同理,提到婆婆佳慧也直说好字。

“这是因为妈对我好,我这叫‘投桃报李’。”

张巧儿文化程度不高,成语什么的不大会,但并不影响她理解佳慧的意思,笑的可高兴了。

省城的商场是一栋两层楼的建筑,两人从公交车上下来,牵着放放的手,一起走进了商场。

放放对卖吃的地方印象深刻,特别是那些花花绿绿的铁盒子,里面装的都是各种好吃的。

他拉着佳慧往右边拐,直接拉到了卖食品的柜台,指着一个红底白兔的盒子,说要。

“那是饼干,你想吃咱们散称就行了,自己家吃用不着买铁盒子装的。”

放放扁着嘴想哭。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学会了一个技能,调皮捣蛋被大人教育的时候就开始扁嘴哭,张巧儿很吃这套,佳慧是不允许这样的。

这会儿他扁嘴,佳慧坚持说不可以,身后的张巧儿有些受不住,顾虑到媳妇在教孩子,没抬脚上前。

放放多聪明,知道从妈妈这里突破不了,从佳慧身旁穿过去,直接抱上了张巧儿的腿,仰着头,眼里闪着泪花,张巧儿直接心软了。

“要不……咱就买一罐?”

得,现在不止一人可怜兮兮的看着佳慧,连婆婆也加入了这个队伍。

“那就买一罐吧,买回去跟哥哥姐姐一起分享知道吗?”

买这种饼干是要票的,佳慧跟赵东林现在是学生的身份,除了粮票,学校并不发其他票种,佳慧的这些糖票、奶粉票、饼干票,都是沈念茹给的。

她是真把佳慧当闺女疼,对家里几个孩子非常照顾。

听妈妈好不容易松了口,放放破涕为笑,连连点头。

最后到底买了一罐饼干,买完后两人带着孩子去看布料跟成衣。

“几个孩子要添新衣服,裤子都短了,我还想给美香做两件,她要工作了,得穿的体面些。妈,你看你有没有喜欢的衣服或者布料。”

“你们买就行了,我不用买,之前你给我做的那些,又不坏又不破,穿在身上都挺好。”

“那也得挑一件啊,不能全家都有新衣服穿就您没有吧,那就是我这个做儿媳的不是了。”

在佳慧好说歹说下,张巧儿选了一块料子,成衣太贵,她是真舍不得花这个钱。

上次过年回来,赵东林已经帮她把缝纫机搬过来了,佳慧买了不少布料,就准备自己会去做,她倒不是舍不得花钱,主要还是嫌弃那些衣服不好看。

汪梅穿着格子条纹的改良中山装,踩着高跟鞋来商场买东西,她看上了一条玫红色的丝巾,上次有一批货来她没赶上,这次提前跟相熟的营业员说好,给她留了一条,今天就是来拿丝巾的。

经过一楼楼梯口去二楼时,汪梅猛的转身,她仿佛听到了前婆婆的声音。

“我穿这花样是不是太俏了,哪有五六十岁老太太穿这么鲜亮的。”

张巧儿边说边笑,佳慧给她比的是一块黑底印花的布料,张巧儿之前穿的都是蓝灰黑,没穿过这种印花的。

“这好看,最衬你了。”

张巧儿呵呵笑了。

“你干妈穿这种布料好看,我就是农村来的老太太,穿了不合适。”

“干妈的我也买了,这个是你的。”

张巧儿还想说啥,一直默默看着的营业员笑着说,“老人家,你家媳妇这是孝敬你呢,你安心接着就是。”

商场营业员大多是看人下菜的,佳慧一下子买了这么多块布,还专挑好的,营业员就知道他们条件不错。

汪梅这一转发现,不是她敏感,那个老太太真的是她的前婆婆张巧儿。

汪梅心中充满疑惑,张巧儿怎么会出现在省城,还是商场这么上档次的地方,她身边那个长得不错挺年轻的女人是谁,坐在小板凳上吃饼干的是不是赵家新添的孙子。

怕自己的位置曝光,汪梅另找了个地方观察,发现他们买了不少东西,光是布料就买了七八块,那个女人叫张巧儿妈,小男孩叫张巧儿奶奶。

本以为自己离开后赵家的日子不会好过,赵东林只能找一个没什么见识的农村媳妇儿,没想到赵家的日子竟然越过越好,这让汪梅平静的内心荡起涟漪。

*****

早晨,美香在宿舍后面的一户人家吃过晚饭后,迎着阳光走向学校。

就读一中的都是家住在附近的学生,因此学校没有食堂,住在宿舍的老师们在居民家中拼伙,美香也加入了拼伙的队伍,一个月五块钱,包三餐。

这几天吃下来,荤素搭配,尽管受益还比不上自己,但每天能准时吃上热饭,已经非常令她感动了。

路上遇到不少一中的学生,看到美香,知道她是学校新来的实习老师,都很有礼貌的喊她“赵老师”。

第一次听到“老师”这个称呼时美香非常感动,差点哭了,对她而言,只要学生们喊她一天老师,她就是他们永远的老师。

“叮铃铃”的车铃声响起,美香回头,是崔宗逸。

“早啊,赵老师。”

崔宗逸就是云县人,时光在他身上没有留下太多印记,他还是那么英俊帅气,笑起来还是那么阳光好看,一如美香记忆中的那个青年。

两人本就是一个办公室,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美香跟其他老师处的都挺好,唯独跟崔宗逸,总是不大好意思跟他单独说话,一靠近就会觉得不好意思。

崔宗逸主动打了招呼,美香也笑着点头。

“早啊,崔老师。”

本以为打完招呼他就离开,没想到崔宗逸竟然下来,推着自行车跟美香一起往前走。

“你……”

两人同时开口,听到对方说话又同时愣住。

崔宗逸看着脸颊通红的美香笑了。

“你先说。”

美香哦了几秒,跟着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忘了。”

崔宗逸笑了,“这样啊,你还跟以前一样,文静,不大爱说话。”

他说这句时语气非常轻缓,眼睛也是看着美香的,美香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听到这话诧异的转头看了他一眼。

一是没想到他会说这句,如果不是他自己敏感的话,这话是有着暧昧的。

另一个,她没想到崔宗逸对她有印象,上高中的时候她学习不是最拔尖的那几个,因为内向的关系,常常是不说话的,就像透明人一样。

而崔宗逸呢,长的好,成绩好,还是县城人,特别多的女孩子喜欢他。

她一直以为这么优秀的男孩子肯定早早结了婚,结果他竟然还是未婚。

这几天,办公室的老师们总拿她打趣,说要给她介绍对象,还有老师把她跟崔宗逸凑到一块。

“美香,咱们小崔同志也是单身青年,听说你们还是高中同学,现在又在一个学校里,这是多大的缘分,你们不妨考虑考虑。”

*****

半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进了四月份,赵东林终于回来了,背了一麻袋的特产,有核桃、桂圆、红枣、柿干、桃肉干等,都是好吃中吃的,大人孩子都爱吃。

分了些给干妈干爸,还给美香寄了一些。

“媳妇儿,我在外头可想你了。”

祖国河山虽好,还是家里舒服,他可算理解人家说的“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句话的意境,想当初在部队,风餐雨露的,从来不知疲倦,只想着往前冲,现在开始迷恋家庭的温暖了。

这十来天,汪梅时不时过来看一眼,远远见过一次黑蛋跟英宝,见到过赵东河石头,就是没见过赵东林。

她已经拐弯抹角的赵附近的人打听过,知道赵东林跟他的二婚老婆都是吴东大学的学生,两人感情很好,有三个孩子。

大家知道赵东林离过婚,具体为什么离的没人知道,也知道黑蛋不是那二婚媳妇生的,还说黑蛋成绩好,不仅跳了级,次次考试都是第一名。

不过大家普遍不清楚英宝也不是那二婚媳妇生的,还当那二婚媳妇生了一儿一女。

这天汪梅又来了,她躲在一颗树后头,就见一个穿着军绿色圆领汗衫的男人在院子里做木工,手臂上的肌肉隆起,充满了力量感。

虽然很多年没见,汪梅还是一眼认出这是赵东林。

那个女人娇笑着拿了个毛巾给他擦汗,赵东林侧头亲上了她的手背,女人笑着睨了他一眼,赵东林看向屋内,见没人注意,搂着那女人的腰肢,女人受力后弯腰,赵东林在她唇上亲了一口,女人显然生气了,捶了他胸口一下转身回屋了。

四月,天气渐渐回暖,汪梅却感觉自己的心寒如严冬。

在那几年的婚姻中,赵东林何时对自己这么亲近过?

每次从部队回来探亲,总是不停的走亲访友,两人一天到晚除了被窝里,说不上几句话,没想到,自己跟他离婚反倒成全了他跟另一个女人。

太阳渐落,晚霞当空,黑蛋牵着英宝的手往家走,身后还跟着一个不停叨叨着的石头。

“我今天跟陈大胖比,我打中了七个,他才打中三个,被我狠狠甩在了后面。”

“江小翠的辫子好长,上课的时候不停的晃来晃去,今天还扎了个红色的头绳,我给她解了,她转身瞪我,我也瞪她,她说要去告诉老师,我说你去啊,我才不怕你,我哥是赵卓军,然后她就不说话了。”

黑蛋在学校里完全是校草般的人物,长得秀气,成绩永远是第一,参加各种比赛都能得奖。

他还没有一般成绩好的学生的高傲,不管同学有任何不会做的题他都会耐心讲解。

除此之外,他的穿着永远干净整洁,课桌课本也永远整齐有序,青春少艾,十来岁正是情窦初开的时候,这样的小男生可不是有很多女生喜欢嘛。

黑蛋比同年级的女生小两岁,但他发育好,个子高,加上他性格沉稳,跟其他同级男生比并不显小。

汪梅这是第二次见到黑蛋,因为刚刚见到赵东林,心中有些意难平,把她对黑蛋的母爱牵引了出来。

她的视线随着几个孩子进了院子,看到佳慧,英宝甩开哥哥的手,冲进了佳慧怀里。

“妈妈,我在学校好想你啊。”

这父女两说的话还真是如出一辙,仿佛买一送一的。

“今天在学校乖不乖?”

英宝用力点头,“恩,可乖了,老师还表扬我了呢。”

“哥哥,姐姐!”

放放从屋里跑出来,抱着黑蛋的腿笑,黑蛋弯腰把二十多斤的放放抱在怀里。

“进去吧,今天煮了牛肉面,你们不是都爱吃嘛。”

“妈妈不管做什么饭我都爱吃。”

“你个小机灵鬼,嘴甜的咧。”

英宝得意的笑了,捧着佳慧的脖子靠在佳慧肩上。

等他们都进了屋,汪梅才移动了自己站的僵硬的腿。

那个小姑娘是自己的女儿,当初自己离开时,她还是个丁点大的奶人儿,几年过去,小奶人长大了,已经长成了可爱漂亮的小姑娘,可这个小姑娘管另一个女人叫“妈妈”。

第七十三章

汪梅回城后先是进了纺织厂, 当了个小干事。

回城的事是前男友帮的忙, 算是辜负她的一种补偿。

回城后汪梅想跟前男友再续前缘, 两人却是发生了不正当关系, 但那男人只是犯了大多数男人都有的病,到嘴的肉不吃白不吃,想让他离婚不可能。

“该还你的我已经还了,我已经不欠你什么。”

“范思平, 你是人吗, 我为你付出这么多,你不跟我结婚为什么要跟我发生关系。”

“汪梅,你别好笑了行不行,是我强迫你的吗?男欢女爱的事儿, 快活的可不止我一个人。”

汪梅脸色刷白。

“你以后别再找我了,咱们两好聚好散。”

说完范思平就走了, 留下汪梅一个人心里空荡荡。

后来,汪梅在省工会举办的联谊活动中遇到了她现在的丈夫栾伟,两人处了一段时间结婚。

栾伟家境不错, 父亲在政府部门供职,婚后, 栾家通过关系,把汪梅调到了图书馆工作。

汪梅跟栾伟是基于现实的婚姻,是出于栾家的家庭背景才选了他。

他们结婚三年,汪梅也没有怀孕,夫妻生活乏善可陈, 栾伟的母亲因病去世,栾家倒没人在生孩子这件事上催促她。

汪梅回去后越想越不自在,年轻的时候孩子对她而言并不重要,比不上自己的前程,但随着年龄的增加,或许是潜在的母爱爆发,看到自己生下来的,有着自己血缘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感觉还是差了很多。

这天汪梅来到了小学附近,盯着校门口,等着学校放学。

她的思绪很混乱,不知道见到孩子该说什么,也不知道黑蛋还记不记得自己。

“哥,我今天考试考了一百分,伯娘说我要是考到一百分就煮鸡大腿给我吃。”

石头比黑蛋矮半个头,体积确实黑蛋的一点五倍,他特别爱吃,以前在乡下没的吃还好,到了城里又是糖果又是饼干,家里伙食又好,像气球一样吹起来了。

“你回去不就知道了。”

黑蛋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但他知道,慧姨向来说话算话,从来不骗小孩子,石头学习进步了,她肯定非常高兴。

“黑蛋,你还记得我吗?”

面对面见到儿子,汪梅的情绪比自己想象中激动。

她看着黑蛋,目光描绘着儿子的眉眼。

他长得真像自己啊,眼睛像,脸型也像,眉毛像赵东林,嘴巴也像赵东林。

她眼眶不自觉的泛了红,相比汪梅的激动,黑蛋显得过于冷淡。

从她站在自己面前,他就知道这是他的“妈妈”,仅管她离开的时候自己很小,随着时光的推移,也渐渐忘记了她的模样,但黑蛋就是知道,这个女人就是生他的人。

两人对视了几十秒,结果没有汪梅想象中的抱头痛哭或热烈相认,黑蛋竟然不说一句话就动脚离开。

汪梅愣了一下,她想过黑蛋见到自己后的各种反应,唯独没有这种毫无反应的。

她慌忙伸手拉住了黑蛋的衣服,急切开口道,“黑蛋,我是妈妈啊!”

跟在黑蛋身后,一直看着热闹的石头惊讶的长大了嘴巴。

他虽然比黑蛋小两岁,对汪梅也没啥印象,但他知道黑蛋不是伯娘亲生的,可这种大人的事离孩子的生活太过遥远,加上从他懂事起佳慧就到了赵家,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

黑蛋垂下眼睑,长长的睫毛挡住了眼中的情绪,他用上用力,脱离了汪梅的手掌。

“我没有妈妈,我妈已经死了。”

汪梅急了,走上前弯腰握住黑蛋的手臂。

“你有妈妈啊!我就是妈妈!是谁跟你说妈妈死了,是你爸,你奶奶,还是你爸后来娶的那个后妈?你别听他们的,他们就是恨我,就是故意埋汰我。”

黑蛋的睫毛轻轻颤动,他抬头看了眼汪梅,这个女人是年轻的,也是美丽的,此刻,她的脸上充满了不甘心和责备,已经没了见到自己的激动。

她肯本就不爱你,如果爱,她会紧紧抱住你,会满眼慈爱的看着你,可她都没有。

“我已经说过了,我没有妈妈,请你放开。”

汪梅不可置信的看着黑蛋,仿佛不认识他一般。

“我真没想到你会变成这样,小时候的你多可爱啊。”

黑蛋没说话,转身离开。

心里却很不以为然,小时候,那是多久以前了?一个消失四五年的人突然出现,一出现就指责自己变了,可我只是个孩子啊。

两兄弟到家,英宝已经在院子里玩了,今天佳慧放学早,先去把英宝姐回来了。

“黑蛋,石头,今天有作业没?有作业先写作业,写完了咱们吃饭。”

黑蛋恩了一声背着书包回屋,石头看着他哥,又看向佳慧,一脸的欲言又止。

“石头,怎么了,是不是考试成绩出来了?”

佳慧还记得跟石头的约定,考到一百分就给他煮大鸡腿,她以为石头没考到一百分才这样。

“出来了,我考了一百呢。”

石头这才想起分数的事,从书包里掏出试卷递给了佳慧。

“伯娘,我跟你说个事。”

石头凑过去,压低了声音,显得有些神神秘秘,佳慧看他一个小孩跟大人一样,抿着嘴笑着示意他说话。

“今天放学有个女人赵我哥,说是他妈,我哥没搭理她。”

听之前佳慧还当是小孩子间无足轻重的小事,听完后簇起了眉头。

“嗯,好,你做的对,下次有这样的事记得跟伯娘说。”

佳慧拍了拍石头的大脑袋,扯出了一个温婉的笑容。

“伯娘答应你的鸡腿记着呢,明天中午就给你做。”

石头点头如捣蒜,笑着说,“伯娘,我要最大的鸡腿。”

“行,给你最大的。”

石头欢呼一声回屋了,英宝侧着头看佳慧,疑惑的问,“妈妈,石头哥哥说的什么呀。”

她还小,有些事不大理解,也从来没人跟她说过汪梅的事,在她心中,自己就是妈妈的女儿。

吃饭前赵东林回来了,这件事佳慧没急着提,她注意观察了黑蛋,没什么特别的情绪,像往常一样沉默的时候居多。

一顿饭安安静静吃完,张巧儿给石头洗漱的时候,石头没注意透了话锋,被张巧儿给知道了这事。

“啥?那女人找上门来了!”

张巧儿的声音直接高上八度,跟着,她从屋里出来,喊了赵东林,一块去了黑蛋屋里。

“妈,怎么了,这么气冲冲的,谁惹你生气了?”

张巧儿伸出食指虚指着儿子赵东林,又急又气的说,“还问我为什么生气,你去问问黑蛋今天谁找他了,跟他说了什么,汪梅那个不要脸的来了。”

赵东林愕然。

****

赵东林看着面前的汪梅,内心平静,毫无波动。

“你不应该出现,也不敢跟孩子说那些话。”

汪梅侧着头,眼眶发红,紧闭着嘴唇,有种倨傲的感觉。

“他们现在过的很好,知道有一个因为自己的前程而放弃孩子,对孩子不管不顾的母亲,对他们而言并不是幸福。”

“可我毕竟是他们的母亲,是我生了他们。”

赵东林看着汪梅,眼神里有着说不出的情绪,仿佛透着失望,又有种解脱。

“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恩不是生下他们,而是陪伴跟教养。养而不教,不正是父母的缺失吗?你在他们最需要你的时候离开,有没有想过对他们造成什么样的伤害,这些你都没有考虑过,因为你的心里只有自己。”

说这些话的时候,赵东林的内心带着温柔,因为他想到了佳慧。

佳慧说,做父母的只能陪孩子走一小段路,在他们小的时候,父母要花很多时间跟精力陪伴孩子,教他们认识世界,教他们做人的道理,这样,他们长大后自己面对世界,就不会害怕,也不会走歪路。

他们会知道,父母永远在他们身后看着他们,支持他们,他们的内心是充满爱的,不会害怕也不会彷徨。

汪梅的泪终是落下,她痛苦的皱着眉,用质问的语气喊道,“这一切难道是我愿意的吗?我也不想这样,这个世界对我难道公平吗?”

赵东林叹了一口气,这个问题已经没了探讨的必要,时代造就了很多缺憾,汪梅说自己无辜,他赵东林又何其无辜,黑蛋跟英宝何其无辜?

如果汪梅当初不是执意离婚,他愿意跟她一起,为了家庭孩子努力,她要是想回城,也可以通过高考实现理想,可她没能等到转机,自己先放弃了。

“我知道,你结婚了,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我说什么你都听不进去,心里只有你那新媳妇……”

“汪梅,做人要讲良心,你要是再这样胡搅蛮缠,那就别怪我不念旧情。”

汪梅说别的赵东林都能忍,唯独说佳慧不能忍。

这么多年,佳慧为这个家,为黑蛋英宝牺牲了多少,努力了多少,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明白!

“没有人对不起你,也不是所有人都要围着你转,我今天愿意过来找你,只是想让你离孩子远些,如果下次再让我知道你接近孩子,我会让你知道什么叫后悔。”

赵东林起身准备离开,离开前他看了汪梅一眼。

“过好自己的日子吧,听说你跟你丈夫的感情不大好,女人还是要柔和些,别那么偏激,你也不小了,该为自己以后想想。”

*****

“我今天去找汪梅了。”

夜晚,夫妻两各自忙活完终于躺到了床上,赵东林主动提起了汪梅的话题,佳慧恩了一声,好似事先知道,又好似不知道。

“你就不问问我跟她说了什么?”

媳妇这么轻描淡写的嗯了一声,连问两句都不问,赵东林显然不大满意。

佳慧靠在赵东林怀里,连眼睛都懒得睁开。

“说什么,难不成你们两还能互诉衷肠,旧情复燃?我才不担心呢。”

当初离婚离的那么难看,再怎么样也不可能复合吧?

“你就这么放心我?”

这么放心,我不知道自己该高兴还是该难过。

他有时候也想看媳妇为自己担心吃醋什么的,太放心了总觉得缺了点味道。

佳慧终于舍得睁眼了,她转头看向赵东林。

“我当然放心你了,为什么不呢?你要是真敢做什么对不起我的事,我肯定让你知道什么叫后悔。”

她脸上带笑,声音也透着娇憨,但不知道怎么的,赵东林听的心里莫名咯噔了一下。

他不自觉加重了手里揽佳慧的力道,知道佳慧说的是真话,如果自己真的做了对不起她的事,她真的会让自己后悔万分。

这个女人,躺在自己怀里,每天跟自己同床共枕,却总有种让他握不紧的感觉,仿佛她随时都能抽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