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说着吓死人,可唐婶儿面上却照样笑盈盈的。三十块钱看着是多,都足够一大家子日常开销的了。可别忘了,这边的人流量太大了,大到这点儿租金压根就不算啥。

再一个,商业街那边,虽然来逛街的人也不算少,可人家逛街主要还是买衣服和日常生活用品,像他们这样卖卤肉的,还是得往菜市场这边靠。

唐婶儿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她才会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唯一麻烦的是,人手又不够了。

“红玫你倒是不用挪地方,菜市场这边人多也乱,皮猴子还得你看着,你就照样待在店里就成。耀祖得帮着我一道儿买肉,这事儿我可不放心叫别人去做,看来到时候得叫你柳舅妈往这边来了。”

“一个人忙不过来吧?”唐红玫瞧了瞧四下,今个儿是大年二十九了,这会儿更是已经差不多下午五点了,菜市场里却依然热闹非凡,很多人都怕过两天买不到菜了,正在疯狂的囤菜,也有想过个滋润年,买起肉来毫不手软。

尽管平日里跟年关是不能比的,可也不可能叫一个人守着铺子。卤肉这玩意儿也怪麻烦的,他们家现在的品种着实不算少,林林总总加在一起得有十来种,毕竟就算是一锅卤的,因为部位不同,价格也是不同的。

再有就是,很多顾客都会要求帮着切好,这又是称又是切,还得细算账。闲时倒还好,一旦忙活起来,确实有些手忙脚乱的。

唐婶儿也想到了,请人是肯定的,两边铺子都要顾到的话,还得有个人专门负责送货。譬如将菜市场里的食材送到街面上的铺子里,再将卤好的肉送到菜市场这边来……

说来倒是容易,做起来着实繁琐得很。

“这样吧,正月里叫学军和耀祖盯着这边,把墙仔细抹一抹,再打几个柜台,白搪瓷盘子肯定也不够了,这些都得办好。”唐婶儿边思量边道,“咱们俩要不干脆去一趟市里?听说那头有卖三轮车的。”

县里只有卖自行车的,有些紧俏的牌子依然需要票证。倒是市里,因为靠近火车站,经常有南方的稀罕货运到,甚至还有卖机动三轮车的。

唐红玫也想去市里逛逛,她希望能找到卤方里缺少的几味配料,不过就她们俩出门,怕只怕到了市里就跟没头苍蝇一样,不知道往哪儿去。

“干脆我问问我二姐吧,横竖她也没那么快南下。正月里,她应该也没啥事儿。”

“那行,你先问问,你二姐到底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唐婶儿很是赞同。

至于店铺收拾归整的事儿,倒是不用婆媳俩费脑子了,毕竟已经有过一次经验了,这回铺子更小了,又因为菜市场建造好也就一年左右,墙面地面都挺好的,需要修补的地方几乎没有,最多也就是刷白以及请木匠打几个柜台。

回家安排了一下,唐耀祖拍着胸口表示说,用不着姐夫帮忙,他一个人就能搞定。转而又愉快的表示,完全可以让姐夫看着俩宝贝蛋。

对此,唐婶儿完全没有异议,还仿佛鼓励一般,又给唐耀祖塞了个大红包。

许学军:…………

次日一早,唐耀祖就回家了,毕竟是大年三十了,他就算再怎么亲近三姐一家子,也得回家孝顺爸妈去。尽管他心里头相当清楚,只要有他哥在,他爸妈一准儿眼里没他。

可还是得回家不是?

结果,他大年三十回去了,正月初一又跑来给唐婶儿拜年,并告诉大家,唐光宗的喜酒定在了正月初三,邀请唐婶儿一家子前往。

家里人商量了一下,索性初二这日先陪着唐婶儿回了一趟娘家。

唐婶儿父母虽然过世了,可娘家还是得回的,她兄弟姐妹多,又基本上都在县里住着,哪怕素日里各忙各的,大过年的还是遵守传统,到处走亲访友联络感情。

走亲访友还不就是那么一回事儿,互相问候下一年的情况,看到小孩子问下学习,大了的问有没有对象,没有就赶紧找一个,或者说说条件帮着留意着,结了婚的自然就是催生了,现在国家只让生一个了,那更得赶紧生呢。

这些问题,都跟唐红玫没多大关系,她只扶着抱着皮猴子笑眯眯的看着亲朋好友闲唠嗑,得空了瞥一眼满屋子乱窜的胖小子,心下还好奇明明胖小子那么爱闹爱动弹,咋就一直瘦不下来呢?

不过仔细说起来,今年跟往年的情况还是有些区别的。

“咱们红玫哟,卤肉的手艺真的是一绝,好吃的恨不得叫人把舌头都给吞下去!”柳舅妈逮住一个人就猛夸她,夸她手艺好,夸她勤快又孝顺,夸她……

反正在柳舅妈嘴里,她就是哪儿哪儿都好的,简直完美到无可挑剔。

饶是唐红玫惯常淡定的人,也被这种夸法弄得有点儿懵。没等她从懵圈中回过神来,就发现夸她的人愈发多了。

“是呀,咱们姐打小就眼光好,瞧瞧她挑的儿媳妇儿,模样长得好不说,能耐还不小。家里家外一把抓,俩儿子还带得那么好,居然还有赚钱的本事,可把咱们家这些小辈儿都给比下去了。”

“学军娶了这么个媳妇儿真是赚大发了,咱们姐也是有福气的。”

“听说你们年后还要在菜市场那边开个铺子?是这样吗?缺不缺人手?我卤肉肯定不行,切个肉算个账还是可以的。”

“这些我也会,我干活还比你利索呢!”

“……”

唐红玫也就一开始有点儿懵,之后就释然了。

亲戚们怕是看到柳舅妈得了工钱,也想跟着找份工。这其实挺好理解的,以前城里人家,一般也就一个人上班养一大家子。因为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凭票限购的,也不存在钱不够花的情况,反正能买到的也就那么点儿,柴米油盐酱醋茶,足够家里人吃喝就成了。

现在就不同了,市面上的好东西越来越多,想要就得有钱。一个人赚钱肯定已经无法满足一大家子人的需求,想来,双职工会变成八十年代的常态。

“我家年后是要在菜市场那边再开个卤肉店,不过这个事儿嘛,我听妈的。”唐红玫猜到了亲朋好友的想法,可她只笑笑,并不主动揽事儿。

这边的亲戚们倒是好应付,听到唐红玫这么一说,再联想到唐婶儿素日里的做派,当下就信了这话,盘算着怎么从唐婶儿那头开口子。

请人是必然的,先前单一个铺子时,他们一家人就忙不过来,现在是两个铺子了,肯定得请人帮忙。

既然是请人帮忙,自家人不比外人妥当?唐婶儿娘家的兄弟媳妇儿、妹妹等等,都开始盘算起来了,毕竟这年头女人家找工作难,尤其是上了岁数的,连干力工都没人要。

唐红玫笑看着他们扭头攻略唐婶儿去了,却没想到这仅仅是个开始。

县城就那么大,真要有心打听事情,哪里能打听不到的?更别提唐耀祖提前回了村里,熟门熟路的寻上了先前帮卤肉店打家具的两个堂兄,拿量好的尺寸给了他们,叫他们正月里也别闲着,赶紧打出来。

等正月初三这天,唐红玫跟家里人一起赶往乡下吃喜酒时,愕然发现自己莫名其妙的又成了中心人物,而且这回还推脱不了了。

是啊,她可以跟唐婶儿的娘家亲戚说,让他们直接去找唐婶儿求差事儿。可她自个儿的娘家亲戚又怎么办?亏得两个亲姐姐都不稀罕,不然她根本就没法拒绝。

大姐二姐是不稀罕,架不住旁的亲戚再三劝说,还有人跟她摆事实讲道理,告诉她婆家再好也没有娘家人来得可靠,两家铺子呢,怎么着也得安排个娘家人看着吧?

不说娘家近房隔房的亲戚了,就连二姐婆家那头的妯娌都寻上了她。

唐红玫哭笑不得的看着搂着双胞胎闺女凑过来跟她闲聊的江老二媳妇儿,实在是没闹明白她俩怎么就成熟人了。

“我大嫂是你亲姐,咱俩不就是姐妹了?我虚长你一岁,你也可以喊我声姐。我跟你说,这女人呢,靠着婆家是应该的,可也不能太信婆家了。你知道你家铺子一个月赚多少钱?钱都叫谁捏着?我要是过去帮忙,我不得帮你看着点儿?”

江老二媳妇儿一脸自来熟的模样,滔滔不绝的说起了自己的好处,当然也不忘提到自家的情况,好博取点儿同情。

诚然,她的处境是不太好,进门多年没怀孕,好不容易开了怀,一口气来了俩大胖闺女,还真就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惊得江母差点儿没上吊。眼见计划生育政策这么严格,就算以后会放宽好了,她年岁也不算小了,本来身子骨就不好,要不然也不会多年未孕了,偏偏生完双胞胎后又没好好坐月子,她估摸着,自己这辈子怕是没儿子命了。

没儿子,可不得多捏些钱?她现在是连自己男人都信不过了,只想着多攒些养老钱,不然等俩丫头片子长大了嫁人了,谁来养她?

“红玫呀,不是姐姐说你……”

“你是谁的姐姐啊?边儿待着去!”

就在江老二媳妇儿努力游说唐红玫时,唐二姐赶来了,一过来就听到傻妯娌正在自家亲妹子跟前摆谱,气得她差点儿没崩住喷人。

把人撵到一边后,二姐还不解气,用她弟媳能听到的音量对唐红玫说:“你也是面团子,她说啥你就听啥?你管她死活!”

唐红玫知晓二姐护着她,只笑着安慰道:“别说我没搭一句腔,就算我答应了又怎样?我家又不是我说了算的。”

二姐一想,也对:“这倒是不错,回头那些人央求你时,你也这么说。”

“说啥呀?我婆婆又不是没有娘家人,那头还都是县里的,请她们起码不用管住宿,连中午那顿人家都是回家吃的。要是请村里人,吃的住的又是一笔钱,我婆婆哪里舍得?”

“不说这些了,你家都要开第二家铺子了,那是生意不错?”

“还成吧,对了,我正好有个事儿托二姐帮忙。”想起了买三轮车一事,唐红玫顺便提了一嘴。

二姐回忆了一下:“人力三轮车?还是柴油三轮车?如果是人力的,能拉的东西不会太多,估摸也就能拉一头猪。买倒是容易,价格估摸着也就三四百。”

“那柴油三轮车呢?”唐红玫好奇问道。

“你姐夫在南方倒是买了两辆柴油三轮车,特别方便,能一口气拉四五百斤的货,开起来快得很,碰到上坡路也不怕。就这样,他还嫌弃不够,琢磨着年后买个小货车。”

见妹子有些心动,二姐仔细的回忆了一番:“我吃不准市里有没有卖这种的,不过省城肯定是有的,你姐夫买的是一千两百块。贵是贵了点儿,可那个是真不错,不载货的时候还能载人赚钱,一辆车上挤一挤能做十来人。”

说真的,唐红玫挺心动的,就是价格着实吓人。

一千两百块是什么概念?许学军现在一个月也就五十块的工资,他得不吃不喝干上整整两年才能攒够这个钱。

“你去跟家里人商量下呗,横竖我要出了正月才走。”顿了顿,二姐又添了一句,“等下光宗媳妇儿要是找你说话,甭管她说啥你都别理她,知道了吗?”

光宗媳妇儿?

唐红玫愣是绕了个弯儿才意识到二姐说的人是二桃,当下失笑道:“搁在早以前,我还是挺同情她的,可自打她丢下父母弟弟闺女不管,卷了家里所有钱跑掉后,我就再也不拿她当个人看了。她找我说话?她还有这个脸?”

“她咋没脸了?她们姐俩别的不说,脸皮都厚得很,怕是连城墙都比不过了。”二姐不屑的冷哼一声,“有些事儿我原先没信,只道是有人故意使坏编排的,现在想想,哼!”

“姐俩?”唐红玫皱了皱眉头。

“对,就是姐俩!你以为那个李安琪是什么好东西?也怪我,早先信了她的鬼话,倒是把人家一片好心当了驴肝肺!”

“什么意思?”

“现在先不提这些,等我去了鹏城仔细跟人打听清楚了再告诉你。”二姐隐晦了扫了下四下,“你只要记住,李安琪手上的钱不干净就行了。”

“我……好吧,我记住了。”

唐红玫左思右想也没弄明白二姐的意思,哪怕她已经做生意好几年了,可事实上,铺子里的事儿都是唐婶儿在操持,她每日里在还是单纯的卤肉罢了。

钱不干净?不懂……

因为连二姐都还没确定,唐红玫把这事儿隐下不表,只同唐婶儿说了三轮车的事儿。

听说三轮车的区别还那么大,唐婶儿还愣了下,仔细琢磨后,到底还是屈服于现实,决定先买一辆人力三轮车。

她这么考虑也是有原因的。

“咱们县里还没从见过柴油三轮车,一下子给买回来一辆,还不得吓死人?我倒不怕吓死别人,就怕人家真以为咱们家发了大财,你来问他来问的,白耽搁事儿不说,弄个不好还能结仇。”

这么想也是有道理的,起码这个年关里,唐红玫就感受到了亲朋好友们的热情,哪怕仅仅是卤肉店打杂的活儿,因为工钱不算低,有心想干的人还真是不少。

如果再加上一辆柴油三轮车,估计得打破头了。

婆媳俩在角落里商量好后,就由唐红玫去找二姐说了一声。

“婶儿说的有道理,也是,横竖咱们这儿也没啥上坡路,人力三轮车也够使了。你们啥时候去?我知道哪儿有卖。”

“哪天都成,就是我跟婶儿都不会骑车,到时候咋弄回来呢?耀祖得盯着新店那头。”唐红玫有些头疼,她又不是唐耀祖,三下两下的就把自行车给学会了,看起来三轮车好像是比自行车容易点儿,可真骑起来,绝对更费劲儿。

“光宗不是没事儿吗?人力的、柴油的,他都会。正好,咱们先去把车子买了,然后叫他载着咱们在市里头绕一圈。就这么办了!”

眼看二姐都做出了决定,唐红玫自然不会反对,只道麻烦了。

因为这天是办喜酒的日子,二桃哪怕想凑过来套套近乎,也一直没寻到机会。不过,等她后来知道要去市里的事儿后,直闹着要一起去。

去也就去呗,那几个车钱二姐压根不在乎,只是最后苦了唐光宗,得把四个人拉回来,大冬天的,累得他汗流浃背的,还不敢当着二姐的面抱怨。

最后的最后,二桃也没寻到机会跟唐红玫套近乎,只因去市里的一路上,唐红玫都跟二姐紧挨着。哪怕二桃在几天后又回了一趟娘家,因为卤肉店已经开门营业了,她以及没能如愿。

正月初六,菜市场那边的新店开张了,为了庆祝,也为了告诉大家伙儿这边有新店开张,唐婶儿特地叫唐耀祖买了一长串的大鞭炮,噼里啪啦响了许久,引得闲来无事的人们都跑出来看热闹。

就算过年有放炮的习惯,可因为前些年节省惯了,极少有人舍得在这些事情上花钱的。也就是结婚才会放几个二脚踢,像这种响上好长时间的鞭炮,那是少之又少。

不过,这钱也没白花,起初那些人是被鞭炮的声音吸引来的,之后注意力就转移到了卤肉上头。

大过年的,就该吃点儿好的!

城北的卤肉店首战告捷,第一天营业就赚了个满盘,到晚间唐婶儿把两个店的营业款一算,笑得那可真的是见眉不见眼的。

“等以后,咱们可以在城西和城东都开一家。这样东西南北都有咱们的卤肉店了,到时候还不得赚翻了?”

唐婶儿高兴得很,她盘算着赚了钱该给家里添置些什么,剩余的钱是存下来还是另作他用,或者可以趁手头宽裕的时候看看县里有没有房子卖,自家住的或者开铺面的都可以。她可是有俩孙子的人,不得趁早打算清楚了?

同样高兴的还有唐红玫,在上次去市里时,她寻到了几样好料,经过了几天的尝试,她有信心再度改良卤方,卤出更香浓可口的肉来。

第48章 第048章

第048章

改良卤方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尽管唐红玫脑海里有着格外清晰并且详尽的古卤方, 可问题是, 现阶段她根本就没法配齐所有的配料。而一样样的寻找缺失的配料, 即便能提升口感,可她并不能寻到一样就往里头丢一样, 得一次又一次的常识改良, 在失败了数次后,才能得到一份相对于先前更好的卤方来。

很难,相当的具有挑战性,可人生不就是需要经历种种常识, 才更有趣味吗?

事实上, 自打正月里开了新店以后, 唐红玫是彻底撂开手不管店铺里头的事儿了, 只专心致志的埋首于改良卤方,以及更专注的卤肉中。

当然, 这也多亏了唐婶儿在年后雇了人, 不光是先前帮忙的柳舅妈回来了, 还额外又请了两个人, 一个是唐婶儿的亲妹子,另一个是她的堂弟媳妇儿,都是手脚勤快又吃苦耐劳的传统劳动妇女。

考虑到菜市场那边人流量相当大,又是集中在两个时间段的, 唐婶儿就索性两边跑, 忙的时候说在菜市场那边, 得空了就往商业街这边跑。至于柳舅妈, 算是常驻在菜市场了,跟她搭班的是唐婶儿的亲妹子。另一位就来商业街这边驻守着,务必将两边都完美的拿下。

还有唐耀祖,他现在只负责采购食材。

因为有了三轮车方便了不少,他甚至不光只是在菜市场这边买食材,还经常跟人家约好了去乡下地头拿鸡鸭,偶尔还有人家杀猪前,会提前过来通知他前往。久而久之,他算是把县城周边的几个村子都摸遍了。

瞧见自家小弟越来越能干了,唐红玫也深感欣慰,还想着要是下回再开分店,倒是可以叫唐耀祖也守着一家。

管店,总是比风里去雨里来的舒坦多了。

这期间,二姐他们又再度南下了,照例临走前来唐红玫这边瞧了瞧,可以看得出来,二桃似乎有话要说,可惜从头到尾也没寻到私下说话的机会,只在临走前托唐红玫帮她多看着点儿十金。

唐红玫并没有应承下来,只是淡淡的笑了笑。

看着十金?她以什么身份帮忙看着十金?按血缘来说,十金的亲爸跟许学军是堂兄弟,那么她就是十金的堂伯母了。偏偏眼下二桃嫁给了唐光宗,十金勉强也可以唤她一声姑姑,可惜唐家那头明显不想承认这个事儿。

等二姐一行人都离开了,唐婶儿瞧着没啥客人在,低声嘱咐唐红玫:“别管李家的事儿,人家亲姥姥、姥爷在,咱们凭啥插手?”

唐红玫本就没想管,当下便点头答应了。

就听唐婶儿又说:“这儿女本来就该是当爸妈的责任,跟别人有什么关系?要是二桃觉得她爸妈没把她闺女照顾好,那就干脆带走,谁还稀罕带了。”

“二桃说了什么吗?”唐红玫微微皱眉,刚才肯定是没有,二桃只说了唯一的一句话,就是叫她帮忙看着点儿。

“先前听周大妹子提过两句,好像是上次二桃送十金回娘家时,让她妈年后送十金上幼儿园,还特地叮嘱了以后要让十金上学,不准中途辍学。”唐婶儿认真的回忆了一下,又道,“还提了一句,好好读书才有出息。”

唐红玫瞬间无言以对。

谁不知道好好读书才有出息,可你倒是掏钱叫你闺女上学呢。虽说这年头读书也不算太贵,就幼儿园来说,一个月六块钱听着是不算多,可一年下来不得要百八十块?这还没算上其他的衣食住行。

“那二桃给她爸妈钱了吗?”憋了半天,唐红玫才蹦出这么一句话。

这个钱,指的不是孝敬赡养费,而是单指十金的抚养费。

“想啥呢,当然没有,她又不会赚钱。”唐婶儿说着,还叹了一口气,“儿女都是债哟,我估计你李大妈上辈子大概欠了二桃一屁股债。”

欠了二桃一屁股债的李妈都快烦死了。

就前两天,李爸出门干活时,一不留神踩到了还没完全化掉的冰上,倒没啥大问题,就是闪了腰。

这事儿看着不严重,可特别烦人,贴了几贴膏药也不管用,医生只说在家养几天,横竖日常生活影响不大。

是影响不大,就是没法干力工了。

连正月都还没出,李妈就已经在算生活费了。一家四口的日常嚼用是一笔钱,每月的水电气又是钱,李旦要上学,书本学杂费也不老少,二桃又叮嘱她年后送十金去幼儿园,这又是一项花费。

尽管先前李桃寄了一千块钱过来,还了欠债后也还剩下多半,可钱这个东西本身就不经用,坐吃山空的感觉更是叫人心里难受得很。

李妈还盘算着,等二桃下回过来,劝她把十金带走,不然就每个月固定寄钱回来,哪儿能就这么光嘴皮子说说就成的?

她的想法倒是不错,可当天晚上,就从唐婶儿口中得知,二桃已经走了。

“啥?她走了?她咋能走了呢?都没跟我说一声她就走了?”李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本来她是临时发现家里的酱油用完了,拿了个小碗过来借点儿,可这会儿她已经忘了自己是来干啥的了。

唐婶儿也纳闷呢:“她就是走了啊,今天上午走的,跟红玫她二姐、二姐夫,还有她大弟一起走的。我记得他们应该是先去汽车站坐车去火车站,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