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我妈估计也是这么想的,她就想赶紧给耀祖找个知冷知热的人,那姑娘听说品行不差,手脚也勤快。至于娘家嘛,村里一贯都是儿子负责养老,家产也都是给儿子的,这个没法子。”

唐婶儿还在那头琢磨,真要挑毛病的话,对方也确实不是完美的。可问题是,唐耀祖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毕竟就眼下情况来看,过得好的是嫁出去的仨闺女,大儿子靠二闺女,小儿子靠三闺女,怎么看都不算条件好的。所以,两家的情况还是蛮相配的。

“对方真的啥条件都没提?”

“耀祖又不会扯谎骗人的,他说是那就是呗。”唐红玫笑了笑,“妈,你也说了,娶媳妇儿不是嫁闺女,总不能因为对方不要嫁妆,就回绝了这门亲事吧?横竖也没说现在就结婚,先相看着,回头打听清楚了,再订个婚处个一年半年的。”

“怎么?耀祖没跟你说?他都开始跟我打听县里哪个饭馆子办喜酒实惠又热闹了。我看呀,他挺乐意的。”

“光他乐意有什么用?这事儿还没定下来呢。”

城乡区别还是挺大的,一般情况下,都是随着男方风俗的。因此,当初唐红玫并不曾跟许学军订婚,直接就扯证嫁了过来。

可眼下,唐耀祖和对方姑娘家都是乡下地头的,两家虽不在一个村里,相距却不是很远,自然是要依着礼节来。

媒人介绍两家的情况,觉得满意了就可以叫两家人坐下来看看,这一步骤多半是男方去女方家里的。等这次见面后没问题,再由女方或者直系亲属赶到男方家中,仔细考察情况,也见过亲属长辈后,再回复同意还是不同意。哪怕到了这一步,两家都应允,那也是挑个好日子先订婚的。订婚也没那么容易,一应的规矩步骤也在这几年慢慢的拾起来了,而且定亲之后就要依着规矩走亲戚了,逢年过节,两边的长辈都要去拜见,一应的节礼也不能少。最后,在订婚一到两年后,才是真正的结婚过日子。

并不是说这么一来就杜绝了受骗的可能性,而是即便受骗了,吃亏的也是女方。当然男方并非毫无损失,因为下的彩礼钱一般都是不退的。

问题在于,人家姑娘没要彩礼钱啊!

这等于就是陷入了一个死循环里,哪怕隐约觉得这桩亲事好像是有些问题,女方有些上赶着了。可仔细一琢磨,两人要是闹到最后真的掰了,吃亏的也不是唐耀祖啊!

基于这一点,唐家那头全体赞同,就连在告知了二姐后,二姐也深表赞同。

“耀祖是该结婚了,农村姑娘也成啊,咱们都是一样的出身,没的因为一个户口问题嫌弃人家的。”

眼见家里最见过世面的二姐都赞成了,其他人更是没意见了,就连唐婶儿先前嘀咕了一番后,见亲家母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也只觉得大概是城乡差异。

很快,两家就互相走了门子,又寻人敲定了个好日子,决定秋收以后订婚,年底腊月里再结婚。

这期间,唐红玫也回了一趟娘家,参加了耀祖的订婚酒,也仔细看过了唐耀祖未来的媳妇,顺便把已经玩疯了的仨小孩都给带了回来。

尽管都玩疯了,可小凤儿依然把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都给完成了,而且字迹工整,写完以后还检查了好几遍,看得出来是有够认真的。

相较而言,胖小子许浩就惨多了,他当初也跟风带了小书包,可惜怎么带走的就怎么带回来,别说写作业了,他甚至连书包都没打开来看过。

“浩浩,回家让你爸辅导你写作业吧。”唐红玫头疼的看着非但黑了好几个色度还胖了不止一圈的大儿子,很快就决定让许学军头疼去吧。

“不不不,妈,我跟你说,不用麻烦我爸了,我找姐姐就可以了。”许浩大眼珠子滴溜溜的转着,他早就想好了,自己和姐姐是一个班的,作业全一样,到时候照着抄一遍就可以了。

想法很美好,可惜家里人没给他这个机会。

一回到家里,唐红玫就把小凤儿的作业收了起来,还告诉小凤儿:“三姨先帮你收着,等开学前一定还给你,省得到时候寻不着了。”

“嗯。”小凤儿太好骗了,一脸信任的看着唐红玫把她的暑假作业收到了大衣柜里,“三姨,我的作业都写完了,我能再买个作业本来写吗?”

“好的,咱们可以买两本,你一本浩浩一本,三姨请客。”

“浩浩他没写完。”小凤儿惊讶的瞪圆了眼睛,不太理解为什么没写完还要买新的。

“小凤儿你放心,他会写完的。”

唐红玫逮着空领着小凤儿去了书店,他们县里只有一家规模比较大的书店,有个格外亮堂堂的名字:新华书店。里面不光卖书,还有售卖磁带的,足足占了百十平方米,据说连邻县的人也常跑这里买东西。

书的话,如今是工具书占多,因为高考恢复的缘故,考试书籍里面,多半都是跟高考有关的,当然初中用书也不少。相对而言,小学阶段的就少了很多,跟后世完全不能比。

挑来挑去,小凤儿看上了一本新华字典,期待的望着唐红玫:“三姨。”

“嗯,三姨给你买,你再看看还要什么不?”

因为小学生的练习册实在是太少了,就算偶尔有几本,那也是高年级的。最终,在书店店员的推荐下,唐红玫又买了两本字帖。

小凤儿倒是很高兴:“这个比老师给我们写的还要漂亮呀,我回到家就去写!三姨你真好!”

看着乐呵呵的小凤儿,唐红玫直觉许浩小朋友不会高兴的。

事实上,许浩还在家里跟弟弟玩藤球呢,这个藤球还是乡下姥家的隔房表哥送给他的,玩着球他还在那儿傻笑:“妈说要去书店买书,我才不去呢,就姐姐傻乎乎的跟着去了,回头又得接着写作业了,真可怜。”

他以为,只要不跟着一起去,就不会有惨剧诞生了。

问题在于,买书又不是买衣服,还讲究一个现场比划的。哪怕是买衣服好了,对于亲妈来说,就没有不清楚儿子尺寸的。也因此,等许浩发现他妈居然没忘记给他捎带一本书时,惊得连藤球都没拿住,被一旁的弟弟许瀚一把抢走,蹬着小短腿就跑到了院子的另一头。

“妈!!!!!!!!”

许浩瞬间憋出了一泡眼泪来,带着哭腔的大喊里还透着浓浓的绝望,吓得前头看店的唐婶儿敦敦敦的飞奔到后头,连汗都来不及抹一把,就问:“咋了咋了?红玫你咋了?”

“我没事。”唐红玫嘴角抽了抽,把书和字典都给了眼巴巴等着的小凤儿,让她进堂屋写去,“妈,我这不是给浩浩也买了一本字帖,他看到了立马嚎了一嗓子。”

“啧!”唐婶儿瞬间瞪眼,“也就是你了,换成你爸小时候敢给我这么瞎嚎,我一定抽他!学军呢?还没回家?”

是没回家,不过也快了。

约莫十来分钟后,他就骑着自行车回来了,先问道:“耀祖的订婚酒办得怎么样?”顿了顿,又添了一句,“怎么那么急?原先不是说秋收以后吗?”

“说是秋收以后没特别好的日子,而且我妈这不是急着把事情定下来吗?横竖是订婚,又不是结婚,挺顺的,姑娘人也挺好,和和气气的不说,看着也是个手脚勤快的利索人。”

“我就觉得怪。”许学军不愧是唐婶儿的亲儿子,哪怕没见过对方,也产生了类似的想法。可惜,对于小舅子的婚事,他没有插嘴的余地。

唐红玫其实也隐约感觉到了,怎么说呢,就是一切太顺利了,对方一点也都没拿乔,凡事都是好好好,就连订婚的日子提前了个把月,也没有丝毫的不满。明明两家的条件差不多,就算唐家这边,有个出息的二姐,可二姐已经嫁出去了,算不得唐家的筹码。

“比起这个,你还是先管管浩浩吧。”唐红玫微微摇头,把不安的情绪甩开,简单的把许浩玩疯了的事情告诉了许学军,当然也包括暑假作业只字未写,以及她应小凤儿的请求,买了书回来的事情。

“行,交给我吧。”

接下来的几天里,小凤儿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写着她的新字帖,而许浩则哭唧唧的完成他的暑假作业,写作业的同时,还每天萝卜青菜的给他清油水,委屈得他每天都是苦瓜脸。

等忙完那边事情的唐耀祖回来后,还干了一件绝的事儿,他用平常自家称食材的大秤给许浩称了□□重。

“哟!半匹猪啊!”唐耀祖连连咂舌,“不对,半匹猪都没你重,真没想到啊,我妈还是个养猪小能手,这一个半月你可没少吃吧?小凤儿也来,我称称你多重。”

称完以后,唐耀祖沉默了许久,才告诉走过来问情况的唐婶儿:“婶儿可不得了了,浩浩六十斤,小凤儿才四十斤。我看咱们得把小凤儿养得胖乎一些,不然回头二姐不得说咱们亏了她闺女?”

“不要!胖乎乎的穿裙子可丑了!”

没等唐婶儿开口,小凤儿先干脆利索的扎了许浩一刀,相当得有她妈的风范。

许浩都惊呆了,有心给自己辩解两句,憋了半天都没憋出一句话来,只好委屈的继续写他的暑假作业去。

唐耀祖还想取笑外甥两句,偏这时,有人跟唐婶儿打招呼,眼见唐婶儿忙活去了,他也赶紧把东西归拢一下,麻溜的干起了活来。

另一边,刚跟唐婶儿打了招呼的妇女笑呵呵的看了眼唐耀祖离去的背影,问道:“这就是你早些时候说的你家学军的小舅子?嗯,是个勤快人,婚事说定了没?没的话,我这儿倒是有个好人选。”

“哟,这还真不凑巧,刚说上。”唐婶儿很是有些扼腕。

“那可真不赶巧了,我妈上两个月才跟我说的,我刚物色好人选,也是咱们机械厂的子弟,今年刚分到我那儿的,很好的一姑娘。可惜了。”

“替我谢谢关大姐了,也谢谢你费心了,这回还真是不赶巧。”

“没事,我也就随口这么一说。婶儿呀,给我来斤卤鸡脚。”

直到人家拎着卤味走了,唐婶儿还在那头连道可惜。一旁的雇员纳闷了,问她:“那人谁呀?瞧着好像跟那些工人不太一样。”

“我家大恩人老关主任的大闺女,她本来是机械厂子弟小学的老师,去年刚升上当了副校长,小凤儿能那么容易就进去念书,也是托了她帮忙的。”唐婶儿摇了摇头,“可惜呀,她能开口帮忙介绍,肯定是个靠谱的,真是太不凑巧了。”

缘分这种东西本来就很难说,既然错过了,那就没法子了。

唐婶儿也没刻意跟家里人提这个事儿,只按部就班的在家里、店里忙活着。

转眼间,就到了开学日。

家里再度分两拨,由唐红玫把许瀚小宝宝送到了幼儿园里交到了老师手里,许学军就简单多了,他把许浩和小凤儿送到了小学门口就走了。

当然,许浩小朋友在历经磨难后,终于圆满的完成了自己的暑假作业。唯一的问题是……

“妈!我们换教室了!换老师了!啥都换了!新来的叶老师她没让我们交暑假作业!我白写了!!!!!!!!”

许浩“汪”的一声哭出来,他觉得自己吃大亏了。

第74章 第074章

第074章

同样哭死哭活的人还有许瀚小朋友, 他终于够了上幼儿园的年纪,被送到了老师手里后, 却并不像他哥那么好管。理由也简单,许浩淘归淘,胆子还是挺大的, 也就头一天分开是哭了鼻子,之后就慢慢好起来了,没两天就跟班里的小朋友玩作了一团。

唐红玫很是发愁:“浩浩上幼儿园时比瀚瀚还小了,怎么反倒是瀚瀚哭得那么厉害?”又问站在一旁好奇的看着俩表弟比赛似的哭鼻子的小凤儿, “先前放暑假时, 你看到瀚瀚哭了吗?”

“没呀,我们天天在一道儿玩, 他老蹲在鸡窝旁边, 还帮姥捡鸡蛋呢。”小凤儿从兜里掏出了小手帕, 帮小表弟擦眼泪, “别哭了, 等你长大一点,也上了小学, 咱们就可以一起玩了。”

“就是呀,小朋友长大了都要上学的,哪儿有一直待在家里的?再说幼儿园里有吃有喝的,还有其他小朋友陪你玩, 不好吗?”唐红玫苦劝着, 偏偏许瀚完全不听, 抱着他妈的胳膊就猛哭,事实上他已经哭了一天了,听着嗓音都有些哑了。

没一会儿,放好自行车的许学军也过来劝了,为了逗小儿子开心,他抱着许瀚去了隔壁的杂货店,买了一把水果糖,又剥开喂了一颗,这下才总算是消了音。

至始至终也没能吸引家里人注意的许浩:…………

“奶啊!我爸妈姐姐都不理我!他们只喜欢瀚瀚,不喜欢我!奶你喜欢我对不对?你给我吃一块卤肉嘛,就一块好不好?”

唐婶儿本来听了大孙子的话,是有些心软,可惜这份心软并未持续太长时间,等听完后半段,她直接黑了脸,反问道:“那你喜欢奶奶不?”

“喜欢的,浩浩最喜欢的就是奶奶了!”

“那行,奶奶也喜欢吃卤肉,你那块就孝敬给奶奶吃了。”

要不怎么说姜还是老的辣呢?许浩愣是有那么一会儿脑子没能转过弯来,等反应过来后,他又想哭了。

想吃口肉怎么就那么难呢?

回头,他就跟小凤儿说:“姐姐,我以后也要开一家大大的卤肉店。不对,我要开一个卤肉加工厂,大厂子,比机械厂还要更大的超级大加工厂,就专门做卤肉!”

“你吃得完吗?”小凤儿傻眼了。

“不光我自己吃呀,你也可以吃,我还可以卖到全国各地去,叫所有人都掏钱买我家的卤肉!”说到这里,许浩忍不住吸溜了下口水,“反正就是敞开肚子随便吃也吃不完的大卤肉加工厂!”

小凤儿:……这不还是给你吃吗?

其实,这年头的孩子就没有不馋嘴的,小凤儿也一样,可她更偏爱各种糖果小点心,尤其喜欢菜市场前头的一家糕饼铺子里出售的小饼干。

小小的薄薄的,巴掌大的一块圆形饼干,上面还有细细碎碎的糖晶,一手捏着饼干,一手放在底下兜着饼干渣,咬一口整个人都好满足,就连不小心掉下来的饼干渣,她也会都吃干净。

比起胖成球的许浩,小凤儿想吃口东西还是很容易的,小口袋里经常装着几块水果硬糖或者拿油纸包包着两块小饼干。其实,许浩也可以要,可惜他不爱吃糖块饼干,他倒是跟他奶商量过,用油纸包包半个卤猪蹄髈叫他带到学校去,结果当然是显而易见的。

“卤猪蹄髈!你咋想出来的?”唐婶儿都无语了,不过她到底还是疼爱大孙子,想出了个折中的法子,“不然你也跟小凤儿一样,包两块饼干去学校?”

许浩哭唧唧的看着他奶,不搭腔。

“那就一个卤蛋,没别的了!”

卤猪蹄髈就这样变成了卤蛋,别无选择的许浩揣着卤蛋一步一叹气的走了,内心无比苍凉。

他不知道的是,也就是这年头的子弟小学了,对这些管的都不太严,允许学生带点儿小零食垫垫肚子,只要别在课堂上吃就没问题了。要是搁在后世,做梦吧,不过人家倒是有营养餐,是他最讨厌的牛奶。

俩大的,家里人倒不怎么担心,哪怕许浩隔三差五的就告状,就比如……

“叶老师太坏了!她总是凶我!”

小凤儿却说:“叶老师可好了,她的头发那么长那么长,好漂亮呀,她还有新裙子,我长大以后也要像她这样。她还夸我聪明,说我做作业最认真了。”

唐红玫倒不觉得许浩在说谎,将心比心,淘气如许浩,并且作业不认真完成,上课还调皮捣蛋的,老师对他凶巴巴的也属正常。

更多的时候,唐红玫把心思放在了刚上幼儿园的小儿子身上。好在,最初的三天过后,许瀚仿佛是认命了,尽管每天分别时也哭,却总算没再像以前那样闭着眼睛扯着嗓子闹腾了。

对了,因为许学军的自行车一次只能带两个娃,他只负责接送俩大的。许瀚是唐红玫送去的,有公交车在,倒也方便得很。

只这般,时间一天天过去了。

九月下旬,中秋前两日,唐红玫回了一趟娘家,同行的还有许学军以及唐耀祖,孩子们都没带来,因为他们都得上学。

回娘家送节礼,唐红玫还特地跟唐妈打听了一下唐耀祖对象的情况,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觉得心里有些不安。

“妈,那头有什么情况吗?对了,耀祖要送的节礼,我帮他准备好了,到时候拿过去就行了。”

“你办事准错不了,就是你婆婆没说啥吧?”

“本来每个员工也都有节礼的,耀祖那份还是我婆婆特地比着她送回娘家的准备的,昨个儿她还叮嘱了耀祖头一次给丈人家送礼要怎么说话……妈你放心吧,我婆婆这人特实在,她要是不乐意一准直说的。”

“好好,那就好。”唐妈迟疑了一下,“耀祖那个丈人家吧,我又留心打听了一回,倒是叫我打听到了一个事儿。”

“什么事儿?”

“说给耀祖的不是那家的二闺女嘛?她上头还有个大姐,好几年前就嫁出去了,嫁得挺远的。我听说,本来可以嫁给邻村的,当时都说好了,临时又变了卦,说给了另外一户离得很远的人家,就因为人家给的彩礼钱比较多。还有啊,他们家就是用大闺女的彩礼钱给大儿子讨的媳妇儿。”

唐红玫皱了皱眉头:“照妈你这么说,他们家不是还有个小儿子吗?怎么就不要二闺女的彩礼钱了?”

“就是呀,我这琢磨来琢磨去的,就是没琢磨透,你说怪不怪?倒是你三婶子跟我说,叫我多少准备些钱,到时候迎亲要用。”

“迎亲?”

“你忘了啊?你当初嫁给学军,不是还有开门钱?不给红包不开门的。还有那个改口钱,你婆婆没给吗?”

“开门钱我不记得了,改口钱给了,就两块钱一个小红包。”唐红玫莫名其妙,“这个肯定得给的,妈你总不至于连这个钱都没有吧?我婆婆家还好,咱们家的话,爸妈还有爷奶,都得准备的。”

“是啊,都得准备的……”唐妈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憋了半天才道,“依着礼数给的钱我肯定会准备,可听你三婶子的意思,怕只怕到时候会多要。你出门子时,学军给了你俩弟弟一人一块钱,这个就是意思意思的,我就怕人家到时候不依不饶。”

“那……结婚的日子定下来了吗?”

“定了,腊月十九。我本来是想提前的,这不是你二姐赶不回来吗?要是咱们这就给办了,她那个炮仗脾气,回头又得炸了。我想了想,索性就等她回来,你大姐那头也支会一声,正好我趁着这段时间,把家里也收拾收拾,到底是结婚,墙什么的,还得刷刷白。”

唐妈絮絮叨叨的说了一车的话,瞅着天色不早了才叫唐红玫和许学军离开,唐耀祖没跟着一道儿回去,头一次送节礼,肯定得掐着正日子去,早一天迟一天都不好看。

其他人都在心里犯嘀咕,唯独唐耀祖一点儿也不在意。

甚至在听了唐妈犯愁的话后,他还笑开了:“妈你也真是的,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讲究老封建老一套的。彩礼钱本来就是封建陋习,人家不要才是正经的,你反倒是好,觉得这样还不对了。”

“浑小子胡说什么呢!”唐爸从地里回来,正好听了这话,训斥道,“就算真的心疼闺女,也没有不收彩礼的。少要点儿,或者给闺女准备份嫁妆添进去,哪样都成,就没一分钱不要的。”又看向唐妈,“你也是,叫你别急吼吼的答应下来,你偏觉得挺好挺好,现在就算觉得不大妥当,你还能推了?用什么理由推?”

“推啥啊,这不挺好的。”唐耀祖急了,“行了行了,你们就知道往坏处想,保不准人家就单纯的没打算要彩礼钱呢。不是说了嘛,不要彩礼也不给嫁妆,我看挺好的。”

“那为啥不能是要个一般档次的彩礼,回头再把彩礼添在嫁妆里带来?真要这样,我还高看他们家一眼!”

唐家并非给不出彩礼,而是没办法给出太高额的彩礼钱。要不然,给个五十一百的,唐耀祖自个儿都能出了,甚至要个老的四大件,他也能给凑凑,偏偏……

回头,到了正日子,唐耀祖提着礼物去了一趟老丈人家。因为俩人已经订婚了,依着村里的习惯,那就是一家人了,毕竟订婚后再退婚的事情绝对是少之又少。

等他再度回到县里时,唐红玫也问了问。对此,唐耀祖很是无奈。

“三姐,你怎么也叫妈给带着走了?我要是女方家里人,都替他们着急发慌。要了高价的彩礼吧,被人说市侩死要钱卖闺女,不要彩礼吧,又叫人想这个想那个的,唉……”

“那就不能随大流?”唐红玫见他虽然叹着气,面上却还是高高兴兴的,就猜到这次送礼挺顺的,便道,“大概真的是我想多了。行吧,等再过几个月,你就能当新郎官了。”

“还要再过几个月啊!”唐耀祖哀叹一声,老老实实的去干活了,其实依着他的意思,订啥婚呢?直接结婚不就好了?城里人都这么干的!可惜,两家都不是城里人,日子也不是由他说了算的。

七月中旬相看的亲事,八月下旬快月底时俩人订婚了,而结婚的日子却一直拖到了腊月里。按着新历来看,得要来年的一月份了。

唐耀祖很悲伤,他就跟他外甥许浩一样悲伤。只不过一个想的是“吃口肉怎么就那么难”,另一个想的是“结个婚太不容易了”。

当然,真要算起来,还是许浩小朋友更惨一些。

因为他已经是正式的小学生了,而小学生是有期中考试的。

可怜唐耀祖尚未盼到结婚的日子,许浩已经迎来了生平第一次期中考试。他都懵圈了,完全不明白期中考试有什么意义,难道一学期考一回还不够吗?多考一次除了给老师、学生增加负担外,还有其他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