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红玫一脸“我怎么会有你这么蠢的弟弟”的神情,把他赶进了病房里,问过了情况后,就凑在唐妈身边看小婴儿。

“这孩子比文哲小时候还胖乎,瞧着就叫人喜欢。”说着,唐妈还想起了远在鹏城的二孙子,“也不知道文彬那孩子怎么样了,爹妈都不靠谱,也是委屈他了。”

一旁的唐婶儿则问叶老师:“孩子叫啥名儿啊?小叶你想好了没?可不能叫耀祖想,横竖孩子已经跟了他的姓,名字就该你取。”

闻言,唐妈也跟着道:“对对,小叶取,小叶可比耀祖有文化多了。”

唐耀祖刚给冲了红糖水,听到亲妈干妈轮番拆台,当下就不乐意了:“我怎么就不能给我儿子取名了?告诉你们,我早就想好了。这生儿子叫唐远,前程远大的意思,生闺女就叫唐媛,名媛淑女的意思!”

病房里的众人,除了叶老师之外,都齐刷刷的拿眼看着他,见他一副“我很有文化快夸我”的嘚瑟模样,屋里有那么一会儿安静如鸡。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

唐耀祖本来是超级有自信的,见大家都沉默的看着他,愣是把他给看得缩了缩脑袋,完全没了往日里在工地上人五人六的大爷模样,还怂怂的道:“怎么了?你们干嘛这么看我?这名字不好吗?”

到底还是唐红玫比较善良,不忍心叫弟弟为难,很快就开口道:“挺好的。”

“对对,我也觉得挺好的。三姐啊,你说说哪里好?”

唐红玫突然觉得自己还是别那么善良比较好,都说了挺好的,还非要追问哪里好,所以……

“听着挺好吃的?”

这话一出,耀祖陷入了久久的沉默中。

唐远……唐媛……

汤圆什么的,听着的确挺好吃的。

等已经回到了鹏城的二姐听说了这事,当即在电话那头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对对,连我听着都馋了,回头下午点心就来一碗黑芝麻汤圆!”

负责打电话报告消息的唐红玫也跟着笑道:“我都忘了问了,二姐你家小儿子叫什么名字?”

“江跃,小名跃跃。”顿了顿,二姐忍不住调侃道,“没耀祖家的小子听着那么馋人。”

噗……

回头挂了电话,唐红玫一字不落的转述了二姐的话,并认真表示,这些话都不是她说的,她只是个传话筒而已。

耀祖委屈得眼泪都要下来了,人家当姐姐的都心疼弟弟,怎么他家姐姐就喜欢嘲笑他呢?

还好还好,他还有个暖心的大姐。

因为离得较远,大姐是接到电话的第二天才来的,一见到胖侄儿她就乐呵,回头听说了名字后,却是一脸的嫌弃:“唐远?你怎么不干脆叫他饺子呢?好歹饺子里头包的是肉,比汤圆好吃多了。”

唐耀祖:……

这哪里是姐姐们啊,这一个两个都是祖宗啊!他哪个都惹不起,所以还是躲开点儿吧。

小汤圆,哦不,小唐远的满月酒还是办得很热闹的,但凡能抽得出空来的亲朋好友都到场了,当然还有叶老师的同事领导。

于是,许浩同学再一次全程战战兢兢的参加完了小表弟的满月酒,然后头也不回的跑回家去了。

许浩发自内心的说,他特别心疼小表弟。试想想,亲妈是老师可比小舅妈是老师可怕太多太多了,而且到时候上学了,所有的任课老师都是亲妈的同事朋友……

吓死宝宝了!!

这一年的年关里,唐爸唐妈笑得比往年每一年都更开心,小儿子娶妻生子反倒是其次,毕竟他们已经有俩孙子的,并不像江母那么着急发慌的。对于他们来说,自家二丫头意外的生了个儿子,这才是真正的大喜事。

似乎是为了跟这个喜事相对应,开年没多久,唐耀祖就帮着找到了一块合适的宅基地,跟远在鹏城的二姐夫通过电话后,二姐夫委托小舅子全权负责,帮着买下宅基地、过户、建造楼房。

没错,江诚安选择的是造楼房。

倒谈不上有多复杂,就是一楼给江家二老住,二楼留给他们自己,三楼和四楼则分别给老二老三。

已经是八十年代末期了,县城里很流行楼房,建造起来也不算困难,再说这块宅基地大得很,单层面积就超过两百平方,单元楼也就这样了,所以盖个四楼不成问题。

唯一的问题大概就是,花费注定不菲。

凭良心说,江诚安这个大哥当得已经很称职了,毕竟出钱的人是他。

可谁叫人心不足蛇吞象呢?外人看着是眼热江家俩兄弟有这么好的大哥,可作为受益方的哥俩却并不十分满意。

尤其是江老二。

大哥和三弟都有儿子传宗接代,只他没有,叫他如何不气?这早先,好歹三兄弟都没儿子,谁也别笑话谁,可现在明摆着形势变了,哪怕事实上也没人说闲话,可他就是浑身不自在。

再一个,江家二老原先就比较偏疼小儿子,如今老大家里有的是钱,不用他们操心,加上离得还远,最多也就是一年回来一趟,想操心都没法子。在日常生活里头,他们必然是偏心老三一家子的。

没见如今干活最多的人就是老二俩口子吗?老三媳妇因为要照顾奶娃子,没法干家务,这点江老二还是能够理解的。可他怎么也不明白,老三又在忙活些什么呢?

其实真没啥好忙活的,无非就是江家二老偏心眼儿罢了。

老大有出息能赚钱,现在又有了儿子,等于是万事俱全了,加上本来老大就是个大孝子,江家二老对大儿子是一千一万个满意。老三打小就受宠,就算没啥本事好了,这不是给他们生了个孙子吗?

想到老大家的孩子估计不会叫他们带,江家二老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到了小孙子身上,满心满眼都盼着大儿子能再出息一些,多多赚钱,这样不说拉拔一下小侄儿,最最起码家里的房子和存款都可以留给这孩子了。

对于这些个想法,江家二老连一点掩饰的想法都没有,他们甚至在往鹏城打电话时,都毫不避讳的说了这个事儿。

江诚安是个人精,并不承诺什么,只安慰父母,有他在,弟弟们侄子侄女都会好好的。

“你管好你自己和你儿子,最多再看顾下你侄儿,别人你不用管,我们二老也好得很,不用你挂心。”

“好好好,爸妈你们也要多多保重,等明年过年,我一定带着孩子来看你们。”

事实上,又一年过年后,江诚安不光带着小儿子看望了父母,还在正月里把俩闺女也带走了。

小县城里,就算机械厂的子弟学校还不错,却也没法跟南方大都市比较的,更别提二姐有心送俩闺女去港城那头上学,让她俩接受最好的教育,长大后送她们去国外留学。

这个事儿,二姐倒是跟娘家人提了,却嘱咐他们别告诉江家那头,倒不是怕了他们,而是不想多生事端。

“我年轻那会儿,处处掐尖要强,事事不肯落后,倒是没吃亏受委屈,可气大伤身,自己也不好受。现在,我倒是想明白了,咱们过自己的日子,管别人说什么。不过亲戚始终是亲戚,那还是公婆长辈,索性离得远,一年都未必回来一趟,权当做个面子情,由他们去吧。”

这趟回来,算算日子,唐红玫已经跟二姐有两年多未曾见面了,她感觉二姐的模样是没变化,可状态却差别很大。

更有朝气了,更有活力了,仿佛也更有冲劲儿了,可往昔的那种棱角反而被磨平了,整个人都透着一股子岁月静好的感觉。

平心而论,这样也不错。

不光是唐红玫觉得这样子的二姐很不错,就连多少年来都看她不顺眼的江母,都难得的夸赞起了这个儿媳妇。

“我大儿媳可好了,千里迢迢坐火车回来,还不忘给我这个老太婆买衣服买营养品。哦对了,你看我这个耳环,还有我的戒指,全都是金的,纯金的,我大儿媳买的!”

“你说我儿子?他就知道给钱给钱给钱,才不会想到旁的事情。衣服鞋子营养品,还有我的金戒指金耳环,那绝对是我大儿媳买的,臭小子想不到的。”

“这日子哟,咋就那么舒心呢,我现在啥都不求了,就求老天爷保佑我们一家子平平安安的。挺好,真的挺好的。”

讲道理,江母的变化应该是所有人中最明显的,而且她的变化对于江家其他人来说也是个好事。最起码,她再也不逼迫老二媳妇了。

管你生不生儿子,反正她已经有孙子了,还是俩!!

然而,就算婆婆放过了她,江老二媳妇还是没有放过自己,在二姐他们一家五口并唐光宗一家三口踏上返城的火车时,她又一次成功的把自己给气倒了。

原因太简单了,因为江母把大儿媳给她的所有东西,一股脑的搬回了自己房里,并且挑拣出其中最最好的,又给搬到了老三他们家。

她什么都没能到手,真要说的话,大概就是俩闺女的压岁钱了。

可他们这一带不流行给孩子太多压岁钱,所以压岁钱真的只是单纯的图个好兆头,俩孩子的全加在一块儿,都没超过十块。

如果算上老二家给出去的,堪堪不过打个平手,毕竟老大家仨孩子,老三家一个,除了江父江母给的是纯赚的,别家的都不过是交换而已。

过年啊,压岁钱图的是个好彩头啊!谁会指着这个发财?!

气病后却并不妨碍她折腾她男人:“江老二!你能不能有点儿出息?我叫你去找大哥,让他年后带你去南方打拼赚钱,你去了吗?你能不能像个男人啊!也好叫我过上像大嫂那种好日子!”

江老二懒得理她,被逼急了才恨恨的甩下一句话:“你连个儿子都没给我生,我那么拼命为了什么?反正大哥不会看着我饿死的,家里房子那么好,吃的也比别人家好,就这样吧。”

“你……”江老二媳妇被堵得无话可说,只能继续拍着胸口顺气。

其实,这么想的不光是老二,还有老三。不过,两人的想法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差距的。

早在生儿子前,江老三还是很想跟大哥出去打拼赚钱的,他倒是没怀疑过他大哥,可他跟他大哥差了好几岁,总觉得靠大哥是没问题,可往后呢?靠侄儿?

然而,这种不安的感觉在生下了儿子后,彻彻底底的荡然无存了。

很简单嘛,现在靠爹妈,哪怕是看在他儿子的面子上,他爹妈也会养着他的。等以后爹妈没了,他大哥也不会不管他。万一连大哥都没了,他这不是还有儿子养老吗?

生活真美好啊!

……

可也有人正在为生活犯愁,不是江老二媳妇那种吃饱了撑着的愁法,而是真正的犯愁,为了下一顿吃什么苦恼万分。

李桃出事了,更确切的说,她的金主死了。

本来嘛,李桃攀上他的时候,人家就是个知天命的老头了,一旦上了年纪,寿数这个东西就不好说了。李桃倒不介意对方年纪大,相反她还挺高兴的,因为不光对方年纪大了,他老婆一样年老体弱。

对方很早以前就答应她了,只等正牌老婆咽了气,就娶她过门,到时候她最少也能分到一半财产。

想法很美好,现实太残酷。

一直病歪歪的老太婆依然□□得活着,反而一贯身子骨挺结实的老头却被一场小小的感冒给击倒了。

死因倒是没什么意外的,就是病毒性感冒引起了心肌梗塞,反正就是倒霉吧,偏偏就摊上了小概率事件。

只不过,到底是老头儿比较倒霉,还是李桃比较倒霉,那就很难说了。

港城那边,因为早些年是殖民地,法律之类的比较健全,尤其是关于遗产分配部分,方方面面都有详细的解说。因此,哪怕老头儿死得很突然,在遗产分配方面依然没有闹出矛盾来。

简单地说,老头儿是死了,他老婆还活着呢,加上现在家里的掌握人是他们的婚生长子,庞大商业帝国里的不少重要职位都是家族内部的人,包括几个年岁较小的儿女,以及孙辈们。

律师按照法律进行分配遗产,合法妻子获得一半,其余的按照份额分配,子女们都没有意见,算得上是和平过度。

而李桃却是彻底傻眼了。

没她什么事儿啊!

等于说,她忙活了这么多年,除了平日里老头儿给她的生活费,以及逢年过节给的钱和礼物外,什么都没有落得。她倒是想争来着,可假如她能给老头儿生下一儿半女,那争起遗产来还算是理直气壮,关键是她没生过啊!

生活就是这么的精彩,你永远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李桃没再回家过,她直接切断了跟父母的联系,从此下落不明。也不知道是羞于见人,还是又去他处寻找新的金主。不过考虑到她此时的年纪,后者的可能性并不大。

失去了生活来源的李家彻底懵了,早先的钱已经花完,李爸年纪已经太大了,找工作是不可能的,打短工都没人要,不得已只能靠李旦在外打工为生。

李旦连初中都没毕业就辍学了,在这个发展趋势飞快的社会里,他找不到好工作,只能托人介绍去工地里干活。

好在,哪里都不缺力工,尤其是八十年代末期,几乎每一处都在大兴土木。他最早是借了唐耀祖的门路找了个活儿,之后干熟了以后,就算没门路,也一样能寻到活儿。

可工地这种地方,太吃身体了,假如只是他一个人,在包吃包住的情况下,干个几年攒下一笔钱后,或许就能转行干点儿别的。可偏偏,他有父母和外甥女要养,更糟糕的是,因为早先李桃给钱给的太痛快了,以至于家里人早已大手大脚习惯了,当然不是胡乱花销的那种,可跟早些年肯定是不同了。

就算这样,留在县里的李爸李妈还是觉得日子太难捱了,尤其街坊邻居在得知李桃的金主死了以后,说什么闲话的都有,以前还知道背着人说,现在完全不惧,当面就能指指点点。

可日子还是得继续过下去。

就在这时,又一个噩耗传来,二桃跟唐光宗离婚了。

这回是真的了,铁打的事实,不可更改的那种。

为什么呢?

因为以前都是二桃主动提出离婚,她的目的是为了吓唬唐光宗,只要目的达到了或者达到了一半都成,她就会立刻息事宁人,继续带孩子过日子。

可这一次,提出离婚的人却变成了唐光宗,理由是他在外面又有人了。

二桃哭得死去活来,疯狂的给二姑姐打电话。

彼时的二姐已经成为了鹏城房地产市场叱咤风云的人物,生了小儿子后,她并没有沉溺在小家庭里,而是请了专业的管家和保姆照顾家庭和孩子,自己则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商战之中,干得甚至比江诚安更卖力。

接到电话时,二姐正准备去参加一个工作会议,看了看手腕上的名表,她对电话那头明显已经哭疯了的李二桃说:“你有两分钟时间讲出事情原委,两分钟后我会挂掉电话。”

“二姐!二姐你这次一定要狠狠的教训光宗啊!他在外面有人了,他说要跟我离婚!我可怎么办啊!二姐啊,光宗太不像话了,他要跟小三结婚啊!!”

二姐挑了挑眉,看她的神情并不算很意外,还有心情纠正对方的措辞:“哦不,你说错了,那叫小四,你才是小三。”

李二桃当真是一口血喷出来,可她找不到话来反驳,只在电话那头哭得嘶声力竭、气噎声堵,不断的问着怎么办啊怎么办。

“这是你的婚姻,我没有义务为你负责。”

“唐光宗那个混蛋!他就是个人渣!”

二姐再度看了看手腕上的名表,语气格外淡然的说:“你说的对,他的确是个混蛋人渣。好了,时间到了,再见。”

尽管对着李二桃毫无耐心可言,不过二姐在这天的工作会议结束后,还是拨通了唐光宗的电话,并将他骂了个狗血淋头,偏偏唐光宗面对别人是大爷,对这个二姐却是打小就犯怵,连挂掉电话都不敢。

“你要离婚我不反对,不过你要是再敢带像李二桃那种乱七八糟的女人回家,你信不信我真能打断你的腿!”

“好好好,是是是,二姐我错了,我都听你的。”

最后的最后,唐光宗还是选择了离婚,只不过,外头的小三……哦不,小四也没有扶正,并且很快小四再度更新换代,小五陪在了他的身边。

忙于事业的二姐已经无力再管束弟弟,主要是唐光宗的脸皮太厚了,他能在犯错后秒速认错赔礼道歉,却死不悔改。

谁又能负责谁的一辈子呢?二姐有老公有儿女,还有独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她只能在唐光宗闯祸后臭骂他一顿,并帮他收拾一下烂摊子。万幸的是,唐光宗没本事闯下大祸,又或者说,他闯祸的本事赶不上二姐的事业发展。

可荒唐一生真的就幸福吗?

……

县城里,唐耀祖再一次被儿子气到怀疑人生,决定第二天去找他三姐诉诉苦,再好好的吃一顿缓和下心情。

其实,他有时候也在想,假如当初父母的决定有点儿偏差,他跟的是二姐,而大哥跟着是三姐会怎样呢?

可以肯定的是,不管事业如何,他绝对遇不上这么好的媳妇,当然还有这么气人的儿砸!

“唐远!!你给老子过来!!”

……

相较于皮到叫亲爹都崩溃的唐远小朋友,渐渐长大了的许浩和许瀚却比小时候懂事太多了。

许浩越来越对卤肉感兴趣,在他十二岁这一年,唐红玫因为实在是磨不过他,终于松口同意教他做卤肉,没想到的是,他的天赋高到让唐红玫都感到惊讶。

也许,这就是源自于吃货的执念吧。

不过许瀚就不同了,他对吃的兴趣不大,也完全不喜欢厨艺,倒是在上小学以后,暴露了学神的本质,比当初的小凤儿更厉害,一路考来,就没有一次失手的,而且他还有先天优势,那就是拿他哥的课本、练习册自学。

这么做唯一的后果就是,差点儿把他亲哥逼死。

弟弟是个学神,自己却是个学渣,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会呢?

许浩:……

容我去吃一锅卤肉冷静一下。

笑看着俩儿子相爱相杀长大的唐红玫笑得一派温柔,再看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虽沉默寡言却始终支持自己的丈夫,她觉得,这大概就是幸福的定义了吧?

反正,她一直都是一个胸无大志的小女人,这样的生活,很美味,就像用十年老卤做出来的卤肉一般,醇厚香浓,让人齿间留香回味无穷。

【正文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