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林晓如,黄静梨,李明凯三人嫌弃牛粪臭的时候,何甜甜曾经在心里吐槽,他们三个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流了那么多汗,那气味比牛粪差不多。

听到何甜甜的话,林晓如,黄静梨也赶紧拿了衣服和洗漱的东西去厕所洗澡。

屋里只剩下何甜甜一个人,她没有闲着,而是站在窗口边,利用风吹干她的长头发。

正好齐书记过来,送来三个馒头,她们一人一个。

“丫头,这里吃什么都贵,委屈你们了。”齐书籍道,“讲究一下,等到了村里,就给你们发粮食。”

何甜甜笑笑,接过馒头,道:“有馒头吃,才不委屈呢!多谢齐书记。”

“别喊齐书记了,我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就喊我齐大叔吧。”齐书记道,这丫头年纪小,但说话做事比较妥当。

“谢谢齐大叔。”何甜甜脆声道,对方释放善意,她也不能拒绝。以后在农村,以后有些事情,必然会麻烦齐书记。现在留个好印象,以后也好办事儿啊。

“好了,不说了,你们好好休息,我下去了。”齐书记道,毕竟是姑娘家,他一个大男人不好在门口站太长时间。

“齐大叔慢走。”何甜甜道,送齐书记离开。

何甜甜又去打了瓶热水,等着林晓如和黄静梨过来一起吃。

不一会儿,林静如,黄静梨洗完澡回来了。

神清气爽,两人心情也好了很多,说说笑笑。

“呀,怎么有馒头啊?你去买的吗?”黄静梨问道,她肚子早就饿了。

“这是齐书记送来的,一人一个,我打了热水,两位姐姐快来吃点吧。”何甜甜笑道,“我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响了。”

林晓如,黄静梨觉得何甜甜这丫头,的确讨喜,善解人意,打了热水一起喝,暂时忘了上午的事情,不再排斥何甜甜。

见两人不再斜着眼睛看她,何甜甜松口气。其实她们之间暂时没有利益关系,即使有一些小小的不愉快,只要一方给台阶,另一方也会借坡下驴。

第13章 做梦被威胁

在火车上睡不好,现在吃了馒头,洗了澡,林晓如,黄静梨便呼呼大睡,发出轻微的鼾声。

何甜甜精神还好,收拾好东西,拴上门,熄了灯,拉开窗帘,让外面的风吹进来。屋里面没有风扇,只能指望外面的自然风吹进来凉快一些。

听着其他人的呼吸声音,何甜甜闭上眼睛,迷迷糊糊睡着了。不过她做了一个梦,梦到的居然是白天让何甜甜不知所措,不明所以的小银蛇。

那个小银蛇尾巴盘坐在地上,探出一个脑袋,警告道:“以后不要挠我!不要挠我!不要挠我!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要挠我!”

何甜甜挠挠头,想提醒小银蛇其实它说了四遍。

什么?小银蛇居然会说话?

何甜甜蒙了,比白天小银蛇缠在的脚脖子处不下来,更让她吃惊。

这小白蛇真的成精了,何甜甜无比肯定说道,也不管小白蛇为什么不让她挠,连忙点头道:“不挠了,不挠了,再也不挠了。”

“嗯哼!”小银蛇傲娇扬起小脑袋,这个人类胆子小,好拿捏,不听话,吓唬一番,就乖了。

见小银蛇通人性,何甜甜壮着胆子,问道:“蛇精,不,是蛇大王,您咬了我,我…我会不会死啊?”

尽管很害怕,但何甜甜更加关心自己的生死。

小银蛇听到这话,顿时气得跳脚,“噌”得一声地上站起来,是的,是“站起来”,只有尾巴尖撑在地上,嘴巴里吐出红红的蛇信子道:“让我咬一口,是你的荣幸,以后有你的好处。”

什么玩意?

被蛇咬居然还是好事?

何甜甜不相信,刚要反驳。

那个小银蛇,瞪着阴测测的小眼睛,道:“再啰嗦,我一口咬死你!”

何甜甜从小胆子就不大,被小白蛇威胁,立即怂了,连忙道:“好好,我不敢了,不敢了,以后再也不说了。”

小银蛇傲娇地看着胆小的何甜甜,点了点扁扁的脑袋,一副“你很识相”的表情,道:“不要打扰我睡觉,否则…”

“不敢,不敢,您好好睡啊!”何甜甜连忙保证道,她最怕这种黏糊糊,软趴趴的软体动物了。

不一会儿,那条小银蛇盘在她的脚腕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和她脚腕处的皮肤融为一体,只留下一圈银白色条纹圈圈。

何甜甜很震惊,但心里已经没有一开始那样害怕。这个小银蛇貌似并不是想咬死她。至于这小银蛇为什么在她的脚腕上,以及小银蛇为什么会讲话,何甜甜不解。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她一定会问小银蛇的。

翌日一早,太阳透过旧窗帘照进房间里。

何甜甜浑身舒坦,疲惫消散,穿衣起床的时候,看到自己脚踝,想到梦里那个会说话的小银蛇,不自觉笑笑。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何甜甜拿着脸盆去洗漱,回来的时候,黄静梨和林晓如才去洗漱。轮流去洗,正好可以看着房间里的东西。

齐书记买了馒头,一人一个,喝了一碗稀饭,这才带大家一起回去。

早上赶路凉快一些,路上人少,速度也快。

一路上翻山越岭,路面不平,倒是路两边的树木郁郁葱葱。

可是眼看着到了正午,经过一条石头路,两边没有树,头顶上大大的太阳,晒得何甜甜睁不开眼睛。

“还有半小时就能到了。”齐书记道,“你们城里人娇气,这样的大热天,我们农村人还得下地干活呢!”

黄静梨,林晓如,李明凯不喜齐书记的话,纷纷扭过头,不理会齐书记。

何甜甜拿着手挡在额头上,眯着眼睛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没有农民的辛苦劳作,城里人也吃不饱饭…”

“哈哈。”齐书记笑笑,“小丫头说得真好。二狗,前面树下停停,那边有个荷塘,我认识那里的人,我去揪几个荷叶,给你遮遮阳。”

“多谢齐书记。”何甜甜笑道,以后需要齐书记的地方多得是,现在正是留下好印象,打好关系的好时机。

齐大柱喜欢很甜甜这丫头,说话做事,比那三个强多了。

到了前面,到了一片藕塘。

齐大柱跟人说了两句,摘了六个大荷叶,一人一个,戴在头上,果真不那么晒了。

“谢谢齐书记。”黄静梨笑道,“太阳大,热晕头了。”

“可不是嘛,如果不是齐书记,我们还得晒。”林晓如道,她算是看出来了,这齐书记吃软不吃硬,何甜甜态度好,他就投桃报李。可以说,她们三个是沾了何甜甜的光。

至于李明凯,也不傻,知道和村干部处理好关系,以后日子好过一些,但就是放不下面子。

齐书记不是小气之人,笑笑道:“以后都是一个村上干活的人了,不要客气。”

何甜甜见黄静梨,林晓如和齐书记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并没有插嘴,而是静静地听着。

终于在中午一点多的时候,经过胡家村,到了齐家村。

这个偏僻的村子里,大部分都是山,土地很少,这些土地里面大部分,还是梯田。劳作强度大,粮食产量并不高。低矮的木头房子,光着屁股的小孩子,像是下饺子一样,“噗通噗通”一个接一个地跳到小河下游的一个大水洼处洗澡,用最原始的狗刨式比比谁游得快。

“你们这些臭小子,注意点,别往深水那边去。我要是看到谁到深水那边,打烂他的屁股蛋子。”齐书记大声呵斥,不过面上笑呵呵的,并没有打孩子的意思,只是提醒孩子注意安全。

农村人不懂得说话婉转,大多通过这样的嬉笑怒骂,来关心其他人。

“知道了!”一群遛鸟上瘾的小屁孩,一个比一个回答响亮。

“一群臭小子。”齐书记笑骂道,“让你们见笑了。”

“都是孩子,夏天热,洗洗澡凉快。”黄静梨道,“前面就是齐家村了吧?”

“是啊,拐过那道弯就是了。”齐书记道,他们村子虽然贫穷,但民风还是好的,每年都能完成公社里的任务。

第14章 齐三奶奶

其他人都在看齐家村的环境,这里算是山明水秀,可就是房屋低矮,没有城里的房子高大;路窄,而且不平。

何甜甜前世在齐家村生活那么多年,对这里的一起都很熟悉,早就不想看了,而是扭头看向别处。这一看,不要紧,居然看到了前世对她不错齐三奶奶摔倒了。

齐三奶奶快七十岁了,以前是地主家的小姐裹小脚。解放前夕,儿子去南市上大学,就再也没有回来。

这么多年,没有儿子的消息,齐家村其他的人都以为齐三奶奶的儿子已经死了,只有齐三奶奶固执地认为,没有看到儿子的尸体,她就相信儿子还活在这个世上。

解放后,丈夫去世,齐三奶奶侍奉公婆,公婆去世之后,就一个人生活,默默等着儿子回家,希望有生之前还能看到儿子。

不过何甜甜知道这齐三奶奶是个有后福的,当年那个出门求学的儿子回来了,而且还是从美国回来了,让年迈的齐三奶奶儿孙满堂,享受几年清福。

不光是齐三奶奶有个美国来的儿子让何甜甜记忆深刻。更重要的是,在她经常帮助齐三奶奶缝缝补补的时候,齐三奶奶曾经和她说齐婆子一家不是好人,让她小心点。可是那时候,她完全被齐婆子一家蒙蔽了,根本听不进齐三奶奶的话,只当是农村老太太喜欢说是非。

那时候,她没有和齐建国结婚,如果能够仔细想想,观察,或许就会发现真相。

再次回来,何甜甜决定多听听齐三奶奶的话,因为这是一个肯和她说真话的人。在一切都是谎言的时候,这一句真话弥足珍贵。

“齐书记,你看有人摔倒了。”何甜甜指着不远处的小路,“齐二哥,赶紧停…”

齐书记顺着何甜甜的手指,也看到了有人摔倒,急忙让齐二狗停牛车。

何甜甜动作轻快,立即跳下牛车,快速跑过去。连何甜甜自己都没有发现,她现在的速度有多快,让后面的几个人吃惊不已。

齐书记,齐二狗也纷纷追上去,两个大男人都没追上何甜甜。

“何甜甜那个小丫头,跑得挺快的。”黄静梨道,也跟着下了牛车。

“是啊。”林晓如道,“李明凯,静梨,咱们也去看看。以后我们要在这里做事,m主席说了,要和劳动人民打成一片,一起大生产。”

黄静梨也觉得这样,连忙点头附和道:“是啊,李明凯,一起去看看。”

“嗯。”李明凯点头,一起过去看看,以后还想尽快从这里离开,也绕不开村支书开的各种证明文件。现在表现好点,以后也好说话。

齐三奶奶疼得满头大汗,不停哼哼:“我的脚啊…”

“齐奶奶,你怎么样了?”何甜甜上前道,把扁担和水桶拿起来放到一边。

齐三奶奶睁开眼睛看到一个皮肤白皙,大大的杏仁眼水汪汪的姑娘,艰难道:“我挑水…扭到脚了。”

齐书记,齐二狗已经跟上来了。

“三奶奶,你怎么摔倒了?”齐二狗道,扶着齐三奶奶,乡里乡亲的,平时关系都不错。

“二狗子,把你三奶奶背到牛车上。”齐书记道,在后面托着,两人合伙把齐三奶奶抬到二十多米远的牛车上。

有人帮忙,用不到何甜甜了,于是何甜甜拿起扁担和两只木桶,到不远处的水洼里挑水。

这个水洼有泉眼,而且在高处,干净,齐家村世世代代的人都是在这里挑水喝。

等到齐书记,齐二狗把齐三奶奶扶到牛车上,在转头找何甜甜,就看到何甜甜挑着水,从扁担一颤一颤的大幅度,可以看出那两大桶装满了水。

哎呀,这何甜甜心地真好!心思细腻!

关键,这丫头力气挺大啊!

“来来,我来挑。”齐书记上前道,可不能把这丫头压坏了。

何甜甜笑眯眯道:“没事儿,齐书记,我力气大着呢。”

何甜甜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力气变得这么大。刚才她想挑两个半桶的,可是发现自己可以轻轻松松提起两半桶水,本着试试的想法,装满了两桶,也可以轻松拎上来,挑了两桶水,一点都不吃力。

齐书记见何甜甜的确不像吃力的样子,笑呵呵道:“真没想到你力气这么大!”

“呵呵,在家里常常干活。”何甜甜说了谎,在家里,有父母在,何甜甜哪里干过这样的粗活啊!

黄静梨,林晓如也不得不承认何甜甜,这姑娘不错。

这次换齐大柱赶牛车,齐二狗坐在牛车上扶着齐三奶奶,其他人的下来,跟着走。

齐三奶奶的脚踝虽然很疼,不过已经缓过来气了,眼睛落在那个挑着水的大眼睛漂亮小姑娘身上,心里十分喜欢。如果儿子没有失踪,有女儿话,估计也能有这丫头这般大了。

“知青点那边已经有了四个人,占了了两间屋子,还剩下两间房,李明凯住一间,你们三个姑娘挤在一间,就有点挤了。你们先住着,明天我再想想办法。”齐书记道,昨天和今天没有好好休息,等他休息好了再说。

齐三奶奶听了,心里有了打算,她家里好几间房子,就她一个孤老婆子住。以前她看不上那些高傲的知青,不让住。可这个挑水的小姑娘,就不错。

“大柱啊,那知青点的房子,两人住一间正好,三个姑娘住在一起就太挤了。”齐三奶奶道,“天这么热,别委屈了这些城里来的姑娘,不如让那丫头去我家住?”

齐书记一听这话,眼睛一亮,对啊,其他人家里没地方,齐三婶家里有房间了。现在齐三婶扭到脚了,有个小姑娘在边上,也能照看一下。

何甜甜眼睛一亮,露出灿烂地笑容,如果能和齐三奶奶住在一起,她自然十分愿意,道:“齐奶奶,我会不会打扰您啊?”

一句“奶奶”,让齐三奶奶心里酸酸的,这要是她亲孙女多好啊!

“不打扰,家里就我一个老婆子,房子也不让你白住,就当是陪陪我这个孤老婆子,顺便扫扫地,干干活。”齐三奶奶道,现在脚扭了,这个小丫头住在她家,也可以帮帮她。

第15章 饥饿,工分,粮食

齐书记的父亲和齐三叔关系好,小时候齐三婶没少给他好吃的。现在齐三婶上了年纪,有人陪着也好,又能缓解知青点的住房压力,而且这个新来的知青小丫头,勤快讨喜,心地善良,给她好一点的住宿环境,就当是他投桃报李了。

何甜甜也不想和黄静梨,林晓如挤一个屋子。住到齐三奶奶家里,她可以住一个大房间。想要做什么事情,不用担心被别人看到了。

“谢谢奶奶。”何甜甜脆声道,齐三奶奶虽然成分不好,不过辈分高,在村里有几分薄面。住在齐三奶奶家里,村里人也不会有人欺负她。

听说何甜甜不用和她们挤一个屋子,黄静梨,林晓如很高兴,对何甜甜更是和颜悦色。

至于李明凯心里打了小算盘,两间房子,黄静梨和林晓如一间,那他就可以独自一间了。不用和别人挤一间,真是太好了。

齐三奶奶的房子,在村口第二排第三家。院子很大,房子也不小,门口还有一大片菜园子。

齐二狗把齐三奶奶背着送进去,黄静梨,林晓如帮着何甜甜拿行礼。

“甜甜,有事去知青点,和我们说一声啊。”黄静梨笑道,这何甜甜力气这么大,以后一起干活,她们也能偷点懒。现在何甜甜主动住到老乡家里,给她们节省了空间,这份好意,她们心领了。

“多谢晓如姐,静梨姐。”何甜甜道,“有事我会去麻烦你们的。”

齐书记也累了,安排好齐三奶奶,对几个人说道:“你们回去放下行李,去村支部领这个月的粮食和粮票。”

一听可以领粮食和粮票,几个人眼睛一亮,中午可以好好吃一顿了。

“多谢齐书记。”几人感谢齐书记,没了以前的傲气,以后吃的东西掌握在人家手里,没有底气,傲气啊!

齐书记去了村支部,齐二狗送黄静梨等人去土地庙改成的知青点。

何甜甜没有收拾自己的东西,而是找到齐三奶奶的洗脸用的木盆,拿了毛巾过来,给齐三奶奶洗洗,换一件干净的衣服。

“齐奶奶,来咱们洗洗脸。”何甜甜笑道,外面的大缸里水被太阳晒得温温的,并不凉,可以用来擦身体。

齐三奶奶高兴,这姑娘,可是留对了。

“麻烦你了。”齐三奶奶道,“丫头,你叫什么呀?”

“我叫何甜甜,奶奶叫我甜甜就好。”何甜甜回答,“我家在南市,以后就麻烦齐奶奶照顾了。”

南市?

如果当年儿子没有去南市上学,或许就不会失踪吧?

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哎,不想了,越想越难受。

“乖孩子,午饭还没吃吧,隔壁的橱子里有我中午做的菜饼子,你赶紧吃点,垫垫肚子。”齐三奶奶道,让何甜甜去吃点东西。这个丫头心地好,做事麻利,也不嫌弃她这个老婆子,说什么也要留下这个姑娘,给她做个伴。

她一个人太久了,守在空荡荡的家里,太孤单寂寞了。这几年力气越发不行了,也希望有个人在身边帮衬。

何甜甜肚子的确饿了,洗洗开橱子,见里面有两个菜饼子,估计是齐三奶奶的晚饭。何甜甜也不客气,吃了菜饼,等领了粮食,晚上给齐三奶奶做好吃的。

吃过饭,何甜甜在齐三奶奶的床前倒了一杯开水,道:“奶奶,那两个菜饼子我吃了,我现在去村支部去领粮食了,晚上我给你做点好吃的。”

“去吧,我也不和你客气。”齐三奶奶笑道,喝着何甜甜倒得水,心里也觉得舒坦。

何甜甜出了门,按照记忆来到了老村支部。

老村支部在打谷场的边上,有六间大房子,其中四间一般是用来盛放粮食,另外两大间放了两张桌子,几把椅子,这就是村支部。

何甜甜到的时候,黄静梨,林晓如,李明凯已经到了。

“好了,你们都来了,现在发粮食。按照县里通知,一个知青一个月十斤粗粮面,十斤米,还有十斤玉米和二斤黄豆,二斤粮票,二尺布票,二两盐票,二两油票。”齐书记东西分配好,放在桌子上。

这么些东西,勉勉强强够吃的,吃不饱,但也饿不死。

“多谢齐书记。”黄静梨道,她在老家的县城里没有工作,赚不到钱,一个月只能分到十五斤的供应粮食,根本吃不饱。现在有三十多斤,可以大大改善她的生活。

装好票票,这些人刚要走,齐书记道:“你们刚来,估计还不清楚村里的情况。你们现在休息一天,在村子里熟悉一下,后天就要开始上工了。到时会让先前的几个知青带着你们。干活,以后才有工分,以后的粮食和各种票都是根据公分多少发放的。多干活,就多分,少干活就少分,不干活就不分。”

“齐书记,您放心吧。我们支援农村建设,不怕苦,不怕累。”黄静梨道,表明自己的立场,在哪里都不能白吃饭,吃饭干活,天经地义。

“我们知道了,齐书记。”林晓如道,别人能干,她也能干。

李明凯也点点头,活也有好多种,得罪了村支书,以后分到脏活累活,也是他自己受罪。

齐书记心里有几分不屑,这些知青就说话好听,一到干活的时候,就会怨天怨地。不过也不会抱怨很久,不干活就没有公分,没有工分就分不到粮食,没有粮食就要饿肚子。这些知青经历了饿肚子这样的难受,就会老实干活。

因为饥饿比劳累更加可怕!

拿了东西,何甜甜跟着她们三个一起回村子。

何甜甜不饿,可黄静梨,林晓如,李明凯还没吃午饭呢,急急忙忙回知青点。

何甜甜把粮食放在储物房里,拿起扫把家前屋后,院子里扫得干干净净。门口的菜园子,里面有黄瓜,西红柿,豆角,摘了一些,然后把菜园子里的草拔的干干净净。

何甜甜见外面凉快了,把齐三奶奶从屋里抱出来。

是的,是抱出来。现在何甜甜力气很大,抱一个八十斤的老太太轻而易举。

“齐奶奶,屋里闷,外面凉快。”何甜甜把齐三奶奶放在外面的椅子上,现在已经下午三点多了,院子里的树荫多了一些,微风吹来,带来令人舒服的凉意。

“呵呵,多亏有你在,要不然我这老婆子没人管。”齐三奶奶感慨道,心里无比惆怅。

这就是没儿没女的悲哀!

她的儿子是生是死,无人可知!

第16章 一抹阴笑

就在这时,齐二狗带着一个中年妇女走了进来。

何甜甜认识这人,是齐建国的二姨姐王水莲,是周围几个村的唯一的赤脚大夫。在隔壁胡家村有个小诊所,身体不好的,走不动的,可以叫她直接来家里打针挂水,开点中草药。

农村人一般生病都是硬抗,实在忍不住了,才会找大夫。

王水莲现在估计三十四五岁这样,扎了一条大辫子,浓眉大眼。解放前王家是开药铺,王家世代行医,所以这是家传的手艺。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都要用到王家,所以王家在附近很有威望。

何甜甜也没有忘记,前世齐母伙同王水莲在县医院工作的弟弟,说她身体要毛病不能生孩子。这一辈子,何甜甜不会放过齐建国一家人,同时也不会放过帮凶。

齐三奶奶扭到了脚,也不知道有没有伤到骨头,所以一定要请大夫的。

“齐三婶,来,我给你看看,有没有伤着骨头?”王水莲的二姨就是齐建国的母亲,也经常来齐家村,认识齐家村大部分的人。

齐三奶奶笑笑,道:“那就麻烦你了。”

王水莲坐在何甜甜搬过来的小板凳上,撸起齐三奶奶的裤脚,脚踝处略有红肿。王水莲在齐三奶奶的脚腕上摸了几下,疼得齐三奶奶直哼哼。

“有点疼,三婶子,忍一会儿。”王水莲道,不断变换手法,按摩齐三奶奶的脚踝处,“还好,没有伤着骨头,养几天消肿了就好了。回去我给你熬点药膏,待会让孩子送过来。”

“辛苦你了。”齐三奶奶道,“多少钱,我拿给你。”

王水莲也不推辞,她大热天的,也不能白忙活,道:“自家做的药膏,给五毛钱就行了,够用七天的,保证能消肿。”

“甜丫头啊,你去我屋里的柜子里拿钱给大夫。”齐三奶奶道,正要告诉何甜甜钱放在什么地方。

何甜甜端了一盆水,放在边上,从身上掏出五毛钱,笑道:“大夫,你先洗手。奶奶啊,这钱我先垫着,等你好了,你再还给我。”

她第一天来到这里,不好就翻齐三奶奶放钱的地方,毕竟还不是很熟悉。她先垫钱,这样最合适。

齐二狗一直在边上看着,想到一路上何甜甜的表现,知道轻重进退,觉得这丫头不错。

王水莲上下打量何甜甜,笑道:“三婶子,这是你家的亲戚?”

“不是哦。”齐三奶奶笑呵呵道,“我可没这么大的福气,这丫头是知青,今天才到我们村的。知青点没地方住了,我就把这丫头带到我家里住了,也能和我做个伴。”

“不错,小姑娘不错。”王水莲夸奖道,年纪虽然小,不过人长得好。在村子里和齐三婶关系好,以后在村子里也能过得和顺一些。

何甜甜低着头,不好意思的样子。

“三婶子,我还要去其他地方,你稍等一会儿,晚饭前,我家孩子会把药送过来的。”王水莲道,洗完手,接了钱,准备离开。

何甜甜送王水莲到门口,道:“大夫慢走。”

何甜甜的态度,让王水莲十分受用。

在乡下,普通老百姓对大夫又爱又恨,没有像何甜甜这样恭敬的。

“你也别送了,回去吧。”王水莲客气道,正要走,听到有人喊她。

何甜甜心里咯噔一下,还是在第一天就见到了那个人。

“姨姐,你怎么在这啊?”齐建国慢慢走过来,不是齐建国走不快,而是走得快,就显示出长短腿的缺点,特别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