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嬷嬷听了先是一愣,随即一脸欣慰道着:“老夫人是要亲自教导少奶奶么?这可是咱们少奶奶莫大的福分啊···”

老夫人见方嬷嬷左一句“咱们大少爷”,右一句“咱们少奶奶”,只觉得倒戈相向的叛徒似的,不由冷嘲热讽的“哼”了声,以表自个的不满。

都说老小孩,老小孩,两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家,性子这会儿又像是个小孩童似的,说风便是雨的,脸色说变就变。

寿延堂这会儿是个什么光景,暂且不表。

却说这会儿戚家的马车已经停在了秦家的府邸外头。

除了前头两头赤马并驾这一点略显威严以外,无论是帷布的色泽还是驾车的小厮,皆算作低调朴实的。

而秦家却是更加简陋低调,府邸陈旧而简陋,还是去年归京时匆匆租赁下的,一个三进的宅院。

秦老爷当年在西边苦寒之地任职,数十来年兢兢业业,清廉不阿,政绩显著,旁人若不信,瞧这简陋的府邸定会确信无疑。

此时,大堂兄秦烨初与小李氏夫妻两人早早便候在门口处迎着,小李氏手中还牵着琪哥儿,这会儿正瞪着双圆溜溜的眼珠子伸着胖乎乎的小肉手指着马车前头那两匹骏马歪着脑袋冲小李氏高兴道着:“大马,大马···”

见马车上下来一人,又蹬着小短腿一脸激动道着:“仙女姐姐——”

秦玉楼由芳菲扶着下马车,远远地听到那声“仙女姐姐”,见立在不远处等候她的丈夫忍不住扭头往后瞧了一眼,随即,又微微抿着嘴看向她,秦玉楼面上不由微微一囧。

来时,秦玉楼在马车上眯了会儿,这会儿精神好些了。

秦玉楼与戚修先去给长辈们问安,戚家人口众多,上至秦老爷与秦老太太郑氏,中至几位堂叔堂婶,下至堂兄堂嫂堂弟堂妹侄儿,只见整个屋子里满满当当、热热闹闹的,四代同堂,可谓是温馨和睦至极。

此番虽是秦玉楼第一次上门拜会,但秦玉楼对这一家子却并不陌生,叔公秦勉兴每隔两三年定会亲自回乡探亲祭祖,几位堂兄堂弟堂妹她亦是见过几回。

这会儿又在京城重聚,到底血脉相承,只觉得越发亲厚亲近。

秦老爷子五十六七,身子虽清癯如枯,头上已是泛着大片白发了,但许是晚年得志,整个人精神奕奕的紧。

临老临老了,却是越发思念家乡,只逮着秦玉楼好是一通唠叨着:“想当年,若不是你祖父的帮衬接济着,这会儿咱们一大家子怕是都在田埂里犁田耕种了···”

又笑眯眯的着:“你个小丫头,当年出生的时候恰逢老头子我也在呢,啧啧啧,足有七八斤重呢,还是头一回见到这么胖墩的女娃娃,一脸的福气讨喜,可没少将你爹给乐得···”

老爷子在那喋喋不休,所有人都直盯着秦玉楼捂嘴笑着。

秦家旧业本就在田埂间,历来耿直踏实,一家子身上皆还保留着乡下朴实直率的性子,都当秦玉楼是自家人,说话向来没个什么弯弯道道,一家老小聚在一块唠唠嗑,没得旁的世家大族那般多繁文缛节。

秦玉楼到底已嫁了人呢,听到老爷子乐呵呵的拿着小时候的事儿再说趣,这会儿丈夫还坐在身边了,到底有些不好意思。

见他老人家还在揭她的短,不由娇嗔道:“叔公还说我,也不是知是哪个老头,还从四岁的小娃娃手中夺零嘴吃了,气得那小娃娃呀,恨不得扒光了他满下巴的白须才好——”

说着,看向一旁郑氏腿上乖乖坐着的琪哥儿,连哄带骗的问着:“琪哥儿你说,若是有老头子抢你的零嘴吃,要不要拔光他的白胡子——”

琪哥儿已快四岁了,已经能够听懂大人们的谈话了,这会儿看了看秦玉楼,又扭头瞧瞧看了眼老太爷,只用胖乎乎的小肉手紧紧地捂着嘴不说话,肉脸憋得通红通红。

末了,趁着大伙儿不注意之际,麻溜的从郑氏腿上淌下来,悄悄的绕到了秦玉楼的身边,只凑到她耳边小声的说了句什么,又忙不迭开溜回到了郑氏身上,生怕旁人发现了似的。

此举呆萌的模样,只惹得老头子吹胡子瞪眼,又惹得众人哄堂大笑。

秦玉楼亦是笑得一脸的得意,抬眼间,恰好对上了身侧之人的眼,他向来喜怒不辩的眉眼间仿佛亦是泛着几不可闻的笑意,虽浅,却是被她逮了个正着。

秦玉楼先是一愣,又只觉得本性暴露了似的,脸不由微红。

不由恼羞成怒的瞪了他一眼,旁人都笑话在琪哥儿,怎么就觉得他是在笑她似的。

第54章

可能是在戚家初来乍到, 依旧有些不大习惯,是以, 在秦家的一整日秦玉楼都非常开心及放松。

除了有点累。

秦家一大家子对戚修亦是客客气气的,既未曾因着戚家的爵位显贵而刻意巴结谄媚, 也不曾因为戚家现如今家世尴尬而特意避嫌。

侯府距秦家有一个时辰的车程, 回去之际,秦玉楼在马车里不小心睡着了。

马车停了后,芳菲见里头久久无甚动静,只候在马车外小声的唤了一句“夫人”,里头依旧无甚动静。

芳菲借着胆儿,瞧瞧的掀开了帘子的一角往里瞧, 便瞧见自家姑娘枕在姑爷腿上睡得正香着呢, 而姑爷生怕姑娘的脸往下滑似的, 只微微弯着腰, 伸着长长的手臂用手掌心枕着姑娘的脸呢。

也不知姑爷那样摊手让姑娘枕了多久,瞧着那姿势已颇有些僵硬了。

芳菲瞧了一眼, 只见姑爷一眼警惕的朝着这头看了过来, 芳菲忙白着脸放下了帘子。

从秦家回来后的第二日,戚修的婚假已到期了, 便直接回了军营当值。

军营驻守在城外,光是回城快马加鞭的至少得有两个多时辰的马程, 秦玉楼之前便已经打听好了,这戚修以往皆是住在军营里的,每月通常回来一到两回, 每回住上一晚,当初打听到这个的时候,秦玉楼心中莫名松了口气儿。

虽然丈夫平日里在府中,除了一日三顿及晚上外,其余时刻在也跟没在似的,基本忙碌得见不到半分踪影,有时夜里也不一定见得到,譬如那几日夜夜宿在了书房里。

可是,只要但凡这戚修在院里,他就是院里的头头,而整个院子上下包括秦玉楼凡事皆得紧着他由先,秦玉楼充其量也只算是个二把手而已。

现在头头走了,她便可以肆无忌惮的在院子里横行霸道了,不,是肆无忌惮的在床上乱滚啦,虽然早起依然睡不了懒觉,但午膳后一整个下午的时间都是她的,再也不用担忧睡得两眼一抹黑而被丈夫发现啦。

哎,婚后的生活除了这一点及昨夜那一点以外,其余倒还好,可偏偏这两点对于秦玉楼而言,一个是最为紧要的,一个却是最不打紧的。

晚上,尽管有些累了,但还是一脸喜滋滋的替丈夫收拾着日后军营所需物件,一共备了好几身换洗的衣裳啊,备了两双踏马靴、还备了好些上好的牛肉干及点心内等食物,最后,在包袱里塞了个亲手缝制的荷包,里头塞了一锭二十两的银锭子及几两碎银子。

秦玉楼做好这一切,忽然有种巨大的成就感,瞧,其实做个好妻子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嘛,甚至比掌管院子还要简单得多,母亲当初真是白替她操心了,她隐隐觉得,她这个做妻子的比起袁氏而言,简直不要好太多。

想着明日一别怕是有个把月不能见到了,明儿个一早定要早早的起来,亲手将这个包袱递到丈夫手中,好让他感受到她这个做妻子的贤惠能干。

哪知第二日那戚修起得竟比往日还要早上几分,秦玉楼分明觉得才不过方闭眼而已,期间似迷迷糊糊的醒来了,眼睛都还眯开了一条缝,只嘟囔着唤了声:“夫君···”

正想要起的,可后头一切便又彻底没了知觉。

待再一次茫然醒来时,看着身侧空空如也的地界,看着外头已渐渐天明的天色,秦玉楼登时一个激灵似的直直掀开被子下了床,不由在屋子里左瞧右瞧,逮着方进来准备替她洗漱的归昕问着:“世子呢···”

归昕捂嘴笑着:“姑娘,世子都走了一个多时辰呢,这会儿怕是早已经出城了···”

秦玉楼一脸悔不当初:“你们一个个当时怎么不将我唤醒?”

芳菲后一脚进来,听了,笑着一脸打趣道:“怎么没唤,奴婢与归昕两个当时轮番着来,硬是没能将姑娘您从那温暖的被窝里给挖出来,姑爷当时连脸都给气歪了···”

若是前一句,秦玉楼还有几分可信,可是这后一句嘛,秦玉楼只眯着一双眼眼狐疑的盯着芳菲瞧着。

归昕惯是个老实的,见状忙不迭坦白着:“姑娘,您别听芳菲姐姐,她是唬您的,是世子吩咐的,说您昨儿在外一日定是受累了,特意不让咱们将您唤醒的···”

说到这里,只又微微脸红似的看了秦玉楼一眼,继续小声的补充了一句:“世子待您可真好——”

见秦玉楼面露疑惑,一旁的芳菲忍不住插嘴道:“可不就是嘛,姑娘早起一直抱着姑爷不让他起,还是姑爷凑过去低声跟您说了好些好听的话,您才撒手的···”

说着,只笑眯眯的看着秦玉楼道着:“姑娘,您是不是舍不得姑爷啊···”

秦玉楼听了只有些懵,脑海中依稀有些印象,她记得她曾醒来了,还曾说话来着,而且也曾听到有人在她耳边低声说道着什么。

难得真的是她紧搂着人不撒手么,那这老脸可谓是丢大发了。

正光着脚呆呆的踩在地毯上,想要要重新回到床榻上躺会儿好清醒清醒,结果只听到身后的芳菲噘着嘴道:“我的好姑娘,可不能在赖床了,现在都已经卯时都快要到头了···”

说着,忙与归昕二人一人挽着一边,将她架到了梳妆台前。

秦玉楼看着铜镜里那张微微哭丧着脸的女孩,只觉得那女孩无比的可怜。

洗漱的时候,只见芳菲“咦”了一声,一脸诧异的问着:“姑娘,您手中这钥匙打哪来的?”

秦玉楼闻言,下意识的举起自个的左手,这才发现里头竟然躺着一片古铜色的钥匙,秦玉楼不由举到了眼前瞧了又瞧,然而这并不是她的?

莫非···是戚修给她呢?

只这钥匙是用来开什么的呢?戚修的全部家业不都悉数上交给了她么?

莫非,那个呆子还藏了私房钱不成?

第55章

本以为那戚修走后, 秦玉楼的好日子总算是到头了,却不想, 直到丈夫走后,她婚后的生活竟才刚刚开始而已。

这日照着惯例先去给老夫人请安。

戚家繁文缛节众多, 历来重礼教, 无论多忙,晚辈们都得日日前去给长辈们问安,这是百年传下来的老规矩。

这一来嘛,大抵是家大业大的,府中细枝末节的事儿本就颇为繁多,唯有趁着这请安时所有人聚集到了一块儿, 好共同商议。

这二来嘛, 好显示出家族的人丁兴旺, 且这诺大的家族, 一大家子聚集在一块儿,热热闹闹, 共享天伦之乐, 所谓一荣俱损,如此这般, 一家人感情深厚,才能够紧着一条心, 共进退,共荣辱,共同将家族的兴盛推向鼎盛。

戚家上一辈据说家族兴盛, 子孙满堂,不过自从出了二十年前的那桩事儿后,戚家祖父那一辈便立马分了家,现如今戚家几位叔公都分出去单过了,单留下老侯爷这一脉便子孙稀疏了起来。

秦玉楼快走到寿延堂的时候,便瞧见不远处的伍氏正立在树下等着她,伍氏性子胆小老实,说话细声细气的,秦玉楼入府好些日子呢,平日里倒是无甚往来,唯有每次在老夫人院里见到。

基本没见她怎么吱过声,似乎有些畏惧老夫人,便是老夫人主动问起话里,也皆是支支吾吾,嘴里半天闷不出几句完整的话来,反倒是将自个憋得满脸通红。

在这戚家待得越久,秦玉楼渐渐地对这戚家反倒是越发的好奇了起来。

按理说这戚家规矩严苛,譬如这戚家的丫鬟婆子相比旁的府上的,要更为谨小慎微得多,相处久了,便发觉戚家丫鬟婆子极少外出去串门,寻日无事也极少往府中四处溜达,基本都规规矩矩的拘在自个的院子里活动,是以,寻常每日去寿延堂请安的途中,也极少撞见下人们四处乱窜。

譬如,这每日得给长辈们请安问礼,且戚家每月初一戒荤吃斋,每月十五庙里供奉诸如此类等等。

可若是说极为严苛,但却又有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譬如这大房太太荣氏与二太太崔氏却极少过来寿延堂问安,每次都是三房一家子,秦玉楼,与这伍氏几个。

荣氏倒能够理解,她得镇日衣不解带的照看侯爷,可是这二房垂氏呢?

且这二房在整个戚家显得颇为低调,除了那日新婚第二日请安时,秦玉楼见过那崔氏一面,这十数日却再也不曾见到过了。

总觉得这戚家处处皆透着股子不同寻常。

还是前两日在此处遇到了伍氏,秦玉楼打趣似的道了句:“弟妹不会是在此处特意等着我一道罢,那感情好,往后咱们俩倒可结伴同行了···”

伍氏听了头一句似有些不好意思,但听到秦玉楼主动邀约倒是有些诧异,随即只有些颇不自在的小声“嗯”了声,此后,便日日在此处候着她,分明比她还要大上两岁,却觉得像个小妹妹似的,秦玉楼家中的姐妹历来没有这类柔弱老实的,倒令人心生好感。

二房的庭院与霁修堂乃是同一个方向,两人倒是恰好可以同上一道路,进来寿延堂的正堂时,三太太裘氏与戚家大小姐芸姐儿早已经到了。

只见老夫人正歪在上首的高榻上,裘氏坐在下首,芸姐儿亦是规规矩矩的坐在裘氏身侧,一副正经大家闺秀的模样,身旁丫头婆子围着伺候着,倒也显得热闹。

方在外头便仿佛听到了裘氏的声音,温温婉婉的,好像在说什么“寿宴”、“去不去”之类的。

秦玉楼与小伍氏进来便朝着老夫人行礼。

老夫人只眯着眼盯着秦玉楼及她身后的伍氏一阵,秦玉楼面上始终透着笑,倒还算神色自若,倒是身后的伍氏不由战战兢兢的。

半晌,才见那老夫人淡淡的道着:“都起来罢···”

这才将目光从她们身上收了回去。

秦玉楼面上虽一片淡然,其实心里头还是有些紧张的,不知是不是错觉,总觉得老夫人待她态度颇为冷淡,寻常时候如此,与丈夫一道的时候,似更甚。

秦玉楼不由再一次深刻的反思自个,只觉得自个日日守着戚家的规矩,好似也并未曾出过什么岔子啊?

秦玉楼与伍氏落座后,秦玉楼在长辈们跟前历来秉着多瞧少说少问的原则,规规矩矩的坐在一侧,只一脸认真的听着长辈们商议着要事儿。

只见那裘氏沉吟了许久,忽而道着:“到底是亲家,往日皆是散岁,未曾大办,咱们不去便罢了,只这一回却是六十整岁,想来定是要热热闹闹大办一场的,昨儿个那文国公府既给咱们家递了帖子,现如今形势到底不比当年了,母亲,你看,这一回咱们是按着往日的惯例,还是——”

裘氏似有些拿不定主意。

老夫人见状,似微微皱眉,默了许久,半晌,只见她长叹一口气儿,忽而眯着眼道着:“罢了罢了,去罢,都去罢,也该到时候了···”

老夫人语气虽淡,但后头那几个字却是说得极慢极慢,仿佛隐忍了许久,饱含复杂。

裘氏听了似乎一愣,随即亦是一脸激动的道着:“母亲——”

愣了片刻,随即只又立马道着:“好好,那儿媳稍后便去一趟大哥大嫂的院子,还是得事先与大嫂打声招呼才好——”

老夫人见向来温婉的裘氏如此激动,倒是能够理解,眼看这三房二子一女马上都到了说亲的年纪,若是按着以往的做派与外界一概素无往来,几个孩子怕是难得说上几门好的亲事,而现如今···

老夫人垂了垂眼,也合该到时候了,说着,却又忽而抬眼,往规规矩矩端坐在下首的秦玉楼瞧去。

秦玉楼察觉道老夫人的打量,似有些诧异。

对面的裘氏亦是看着秦玉楼,见她听得一知半解,懵里懵懂的,不由笑着解释着:“昨儿个文国公府送来了贴子,下月是你嫡亲外祖母荣老夫人六十高寿,特邀咱们前去参宴了,方才母亲发了话了,说咱们全府上下都去,下月你便有机会见到你外祖母了···”

裘氏这么一说,秦玉楼便彻底明了了。

话说秦玉楼方听到外祖母,首先脑子里第一时间出现的乃是自个外祖母袁老太太那张夫福气满堂的脸,愣了好一会儿这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那裘氏口中她嫡亲的外祖母原来是那戚修嫡亲的外祖母才是。

果然,到底是新婚,这亲戚辈分什么的,头一回总是要缓和很久才反应过来。

裘氏说到这里,想起一茬,又对着秦玉楼道着:“楼儿待会儿是要给你母亲前去请安罢,那正好,待会儿等你三婶片刻,咱们一道过去罢···”

秦玉楼正欲点头。

冷不丁听到上首一道威严冷淡的声音道着:“孙媳妇留下,你们几个都散了罢···”

老夫人说着只挥了挥手,身旁的翠柳姐姐忙不迭上前扶着,一旁又有丫鬟眼明手快的递上来拐杖,老夫人一手杵着拐杖,一手经由人搀扶着,头也不回的往里去了。

留下两个孙媳妇秦玉楼与小伍氏两人面面相觑。

裘氏方一愣,随即只意味深长的看着秦玉楼打趣道着:“去吧,指不定母亲私底下要传什么宝物给你了···”

见裘氏这样说,小伍氏倒是暗自送了一口气,只下一瞬,看向秦玉楼的眼里分明带着一丝怜悯。

却说裘氏与伍氏一行离去后,秦玉楼只立在原地立了片刻,心中自然诧异万分,只不知这老太太将她单独留下是要作甚。

虽日日前来给老太太请安,实则日日说的无非皆是些冠名堂皇请安问好之类的话,并未曾深交过,更别说私底下相处呢。

秦玉楼心里不由有些发慌。

她从小到大历来讨老人家喜欢,个个见了无不是溺爱的将她往怀中直搂着亲着,还是头一回见到这样严厉的老太太,哎,有一个颇为冷漠的丈夫便罢了,偏生还有个更为冷漠的祖母,这日子还真是闹心。

秦玉楼只用力的吸了一口气,这才整理好衣裙,缓缓跟着往里进了。

进去倒是微微一愣,只见里头设有一小厅子,厅子里摆放了张八仙桌,桌上摆放了一盅稀饭,一盘馒头,一叠煎饺,两碟酱菜,然后···然后没了。

屋子里唯有翠柳一人候在跟前伺候着。

老夫人此刻已经举起了筷子,见她来了,连眼都未曾抬一下,只淡淡的道了句:“坐下一道用吧···”

话毕,严格秉持着戚家食不言寝不语的优良传统,至此,整个厅子里静悄悄地,除了偶尔喝稀饭及咀嚼时发出的轻微声响,在无丁点动静,整个屋子里静得能够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秦玉楼见了这满桌清汤寡水般的寒碜吃食。

心里头那个苦啊···

这是···丈夫不在,所以···受虐待了么?

第56章

秦玉楼是南方人, 她历来是吃不惯这样硬邦邦的馒头的, 她往日里喜欢吃皮儿薄薄的虾鱼或蟹肉水晶包, 一咬开便鲜味四溢,口感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