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侯爷一行人从大理寺回来后, 第二日一大早, 二房的戚敏与小伍氏夫妻二人便已在屋子外候着了。

芳菲进来禀告时, 只压着声音小声禀告着:“夫人,奴婢瞧着二爷的脸色不大好,二夫人双眼泛肿, 怕是哭了一宿···”

秦玉楼听了垂着眼不语,这二位今日来的意图她是最清楚不过了。

依然是不紧不慢的抬眼往床榻上瞧了一眼,顽皮的老二一脚蹬开了身上的被子, 直探着双手睁着圆溜溜的眼珠子要她抱。

秦玉楼捏了捏儿子的小胖手, 嘴里轻声诱拐着:“儿子, 唤声娘来听听···”

老二砸吧砸吧小嘴, 嘴里哼哼唧唧,然后也不知在瞎琢磨什么, 自个说着说着便独自乐了, 小嘴忽而一咧, 小胖脸咧成了一朵花,一边笑着,一边握着两只小胖手直晃悠, 原来是这几日顾妈妈教的恭喜发财。

秦玉楼瞧得直乐呵,凑过去往小家伙脸上吧唧一口, 又亲了亲还睡着小嘴直呼呼的另外两个,这才漫不经心的出了屋子。

此时, 戚敏与小伍氏二人已经被请到厅子里了, 秦玉楼一出去, 便瞧见戚敏与小伍氏二人忙不迭起了。

戚敏是个生得秀气羸弱却性子固执迂腐的读书人,平日里性子内秀羞涩,一说话连耳根都红了,瞧着并不是个十足强势之人,但小伍氏似乎却有些怕他,与其说是怕他这个人,倒不如说害怕丈夫的嫌弃罢,光是无子这一点,就足够令小伍氏直不起腰来。

秦玉楼与这位二叔倒是鲜少打过交道,往日见了最多不过是见面打声招呼罢了。

倒是有一回恰好被戚修撞见了,只板着一张脸对自个这位二弟冷眼相待,便是连戚敏的招呼声都不欲理睬,偏生戚敏性子过于迂腐呆滞,心里只有些发慌,竟不知到底是何事惹到这位兄长了。

直至戚修绷着脸喝斥了一番秦玉楼,道:“在府中瞎跑什么,还不赶紧回屋···”

说罢,又眯着眼看着戚敏面无表情道:“二弟还不回么?”

这样一双威严沉寂的眼令戚敏心中发寒,忙不迭吱吱呜呜道着:“回···回···弟弟···这便回···”

也不知后来到底琢磨出些许章程没,总之,自那回以后,戚敏但凡见了秦玉楼,皆是行了礼后便匆匆离去了,几次下来,秦玉楼砸吧着,颇有几分脚底抹油的感觉。

长兄如父,长嫂如母,戚敏对戚修秦玉楼两口子历来是有些敬畏的,眼下,戚敏不过飞快的瞧了她一眼,目光一直落到了她下巴处,与她打过招呼后,这才颇有几分难以启齿道:“大···大嫂,弟弟此番前来···”

酝酿了好一阵,只扭头一脸愤恨嫌弃的瞧了小伍氏一眼,见小伍氏身子一哆嗦,方胀红了脸对秦玉楼道:“我也是昨儿个回来后才知晓伍氏那愚妇干的好事,伍氏她出生贫贱,目光短浅,所说的话历往往词不达意,还望大嫂莫要与之计较,我虽不是太太亲生的,但我既已入了戚家的族谱,且自三岁起便被养在了太太膝下,生便是咱们大房的人,死便也是咱们大房的鬼,如何做的出那般忘恩负义、贪生怕死之事,甭说不过是入狱,便是掉了脑袋,也是要与戚家共存亡的,伍氏那等大逆不道的话,还望大嫂莫要介怀——”

戚敏脸上一阵羞愧难耐,说出此等话后,连脖子都胀红了。

身后小伍氏听了便又忍不住红了眼,小心翼翼的跟在后头强忍着不敢落泪,抬眼飞快的瞧了秦玉楼一眼,似乎想要上前,却又不敢,好半晌,这才后悔难当的对着秦玉楼小声道:“大···大嫂,我···我错了···”

小伍氏是悔不当初,良久,便又愣愣的道了句:“我···我那几日当真是魔障了···”

小伍氏这几日是日日抹着眼泪过活。

自从戚家遇难,孩子出生以后,这一段日子皆是浑浑噩噩的,她自己都不知自己究竟是如何过来的。

她并非贪生怕死之辈,也从来不是那等腌臜不堪、龌蹉卑劣之人,一切不过是为了孩子罢了。

那晚将孩子送走后,她的心是踏实了一阵,可不久后,更大的担忧与思念便又疯狂的席卷而来。

直到第二日得知世子无碍了,戚家无碍了,然后他们所有人都一脸欣喜,唯独只要她,像是迎来了当头一棒,整个人只觉得天都将要塌下来似的。

有那么一瞬间,她都不知这些日子究竟发生了什么,立在屋子里,耳边是喜极而泣,满满的欢声笑语,唯独小伍氏却摸着她尚且已经塌下去的肚子,脑海中嗡嗡作响,她的孩子哪里了?

就像是做了一场梦似的。

此后,一连着好几日小伍氏是日日去往霁修堂,却又闷声不语,没脸主动开口问孩子的下落,秦玉楼总是闭门不见,过了七八日,这才告知孩子被送到乡下农户里去了,送的远远地。

小伍氏听了只捂嘴闷声哭泣。

如此,又过了几日,直到昨儿个戚敏被从大理寺放出,今儿个夫妻二人登门拜访。

孩子被送走了,是秦玉楼夜里私底下悄悄进行的,除了秦玉楼与小伍氏,便无人得知,而被送走的第二日,戚家便被宣布无事了,非但无事,反倒是立功了,满屋子都沉浸在死而复生的欢声笑语中,小伍氏如何敢声张。

小伍氏性子本就文秀,不爱出门走到,当初怀孕之际,生生在床榻上躺了好几月未曾出门,眼下又方出月子不久,称病镇日在屋子里守着孩子也并不稀奇,是以,小孩子被送走一事儿,怕是除了秦玉楼,便唯有每日前去探望孙子的二太太崔氏知情了吧。

“大嫂,弟弟已将那愚妇狠狠的教训过了,好在祖母尚且不知情,不然,该寒她老人家的心了,眼下,事已至此,大嫂您看···孩子···孩子被送去哪了,还能要得回么,毕竟这可是咱们二房这么多年的独苗啊···”

戚敏的话语中隐隐带着一丝恳求。

小伍氏一脸悔恨的别过了头去。

秦玉楼目光在戚敏与小伍氏面上一一掠过,最终落在了小伍氏身上。

不过短短十数日,便见她已憔悴清瘦了不少。

秦玉楼心中一软,其实,小伍氏又有何错?

她的一切所作所为不过是人之常情罢了。

毕竟,戚家原先所经历的那一切其实皆是因他们大房而起,若是换做旁的府上,怕是大难临头各自飞,分家的分家,开闹的开闹,早已闹成一锅粥了吧。

而她们侯府,不过是出了这么点小岔子,平心而论,换个人,换个角度,倘若引发此番事端的那人是他们二房,是戚敏,秦玉楼心中难道不会意难平?不会迁怒责怪?不会想着一切法子救自己的孩子吗?

想到这里,秦玉楼双眼变得一阵复杂,良久,这才对着身侧的芳苓几不可闻的颔了颔首,芳苓会意,立即提着步子往屋子里去了,再一次出来时,只见她怀中抱着一个尚且还包裹在襁褓中的婴儿。

秦玉楼见了,亲自接了将孩子抱了起来,送到了小伍氏的怀里,嘴上平静道着:“我笃定戚家不会有事,所以孩子我没舍得送走,这些日子一直养在了霁修堂,与几位哥哥姐姐们在一块儿···”

戚敏与小伍氏夫人二人纷纷呆愣住了。

良久,只见小伍氏一脸不可置信的捂着嘴,几乎是颤抖着伸手去接这个失而复得的孩子,孩子落在她怀里的那一刻,小伍氏便再也忍不住了,只哽咽几声,泪如雨下。

待小伍氏搂紧了孩子,终于平静后,只忙要朝着秦玉楼下跪,这一次,秦玉楼稳稳的将人扶住了,脸上淡淡道着:“弟妹不必如此,咱们···到底是一家人···”

小伍氏闻言,顿时泪如决堤,只一脸悔恨道:“大···大嫂,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我不该不信你···”

戚家这历经数月的劫难,直到这一日,才总算是到头了。

其实,关于二房闹出的这一出,虽未曾声张,但这后院的事,便是有丁点风吹草动,哪里又瞒得过旁人的眼耳,老夫人虽未曾掌家,但府中的一举一动哪里逃得过她那双睿智的双眼?裘氏掌家多年,耳目遍布整个侯府,但凡警觉几分,哪里又猜不出来,整个府上怕唯有她的婆婆荣氏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罢。

戚敏说此事好在老夫人不知情,怕寒了她的心,其实,寒的何曾是老夫人的心,也定不会是秦玉楼啊,要寒的怕便也是那最为尴尬之人吧,毕竟是他们二房的家事。

第143章

京城的冬日奇冷无比, 这是秦玉楼在京城过的第二个冬。

去年是下了整整一个冬日的雪, 好在今年天气不错, 尤其是近来日子放晴了,早晚气温虽低,但白日里的太阳却极大, 懒洋洋的,令人心情也跟着爽快起来。

这一日的京城注定与往日不同。

一大早的,丫鬟婆子们便兴致冲冲的围了过来, 芳苓倒还算镇定, 芳菲与底下的燕兰、茹兰几个各个是一脸祈盼的看着秦玉楼, 眼睛里直冒光, 秦玉楼见状,只无奈的摆了摆手道:“去吧去吧, 领几个护卫一道, 注意安全, 记得按时回来就成···”

芳菲立马嘴甜的拍马道:“主子最好了,回头奴婢几个定将世子爷英姿飒爽的模样一字不落给主子您带回来···”

秦玉楼瞪了她一眼,芳菲吐了吐舌头, 秦玉楼交代一番后,几人便兴冲冲的转身去了。

结果走到半道上又被秦玉楼给唤了回。

然后在所有人意味深长的目光中, 秦玉楼一脸淡然的吩咐芳菲从同福楼带两只酱肘子,不, 带四只酱肘子回。

明明是秦玉楼爱吃的, 可吃着吃着, 她委实是吃腻歪了,却不想,到最后竟成了他的最爱。

以至于,有那么一阵勉不了令秦玉楼生疑,是不是他贪嘴了,然后故意惹她生气,好借着这个由头解馋的?

原来这日正乃是戚修班师回朝的日子,杨副将留在边关镇守,而戚修则领命羁押被俘获的突厥王子及赫南一族回京复命。

大俞安定太平了上百年,这一战算是近数十年以来大俞经历过的最为轰动的一场战役了,历经了大半年的时间,动荡了大半年的大俞总算是太平下来了,如今战胜归来,如何能不引起轰动。

据说,回宫复命时途径的朱雀大街时,两旁酒楼的位子早早的便被人定下了,只为了能够一睹那戚修凯旋归来英姿飒爽的姿容。

戚家也早早的在同福楼定了位子,这日裘氏便领了魏氏及戚家的几位少爷一同前行,只秦玉楼与小伍氏二人思量再三,因着孩子的缘故,未曾同行。

眼下,人虽在府中,可心却早已不知已飘到了何处。

按理说,秦玉楼该随着一道前往的,其实心底里是有些迫不及待,可不知是“近乡情怯”还是何故,竟难得有些许紧张。

秦玉楼这日在屋子里忙上忙下,备好了一应膳食,备好了特意为戚修精心准备的衣饰鞋袜,分离了大半年近一年的时间,秦玉楼俨然快要忘记了丈夫长啥样了,不知胖了还是瘦了,或者俊了还是丑了?

去年除夕丈夫回来时,那一脸络腮胡子的粗糙丑样子,秦玉楼还记忆尤深。

也不知可否伤着了没有,上回便是闷葫芦似的,手臂伤了却生生瞒了她那么久。

这一日,秦玉楼难得好生装扮了一回,她的身段早早便已恢复了原样,完全看不出竟是生了三个的妇人,眼下头戴大凤钗,耳佩琉璃坠,身穿一袭明艳动人的团花锦缎袄儿,臃肿的面料却依旧遮掩不住那婀娜丰盈的身段。

归昕难得这般大展拳脚,只一脸兴冲冲的为她描绘了细长的吊梢眉,嘴上抹成了鲜红如血的烈焰红唇。

许久未曾这般正经装扮,总觉得有些许不大自在,明显太过刻意了,试图擦掉,结果底下一个个丫头片子纷纷跳了出来阻拦,一个个梗着细长的脖子俨然一副要造反的模样。

秦玉楼竟被底下这几个无法无天的丫头片子给“震”住了。

于是,秦玉楼顶着这幅艳丽的面容出现在几个小兔崽子面前时,只见一个个睁着咕噜咕噜的眼珠子直一脸好奇的盯着她瞧着,老大伸手要摸她的红唇,老二要拽她的琉璃耳坠子,老幺随着她头顶上一晃一晃的大凤钗圆溜溜的眼珠子一转一转的。

她方一靠过去,三个奶娃娃便齐刷刷的使出了吃奶的劲头拼命爬着往她身上凑。

秦玉楼这日特意吩咐替三个小的穿了一模一样的绣着锦鲤的如意袄儿,脚丫子上套着毛茸茸夫人虎头鞋,头顶上顶着圆圆的小圆帽子,一眼望去,三个伶俐软糯的小团子生得一般无二,一时叫人难以分辨。

眼下正是到了最为闹腾的时候,能爬,能坐,能嚷,能吃,几个月前还能够相安无事的并列躺着,现如今,便是这么大一张床榻,俨然都有些困不住这几个小兔崽子们了。

秦玉楼照例将三个小家伙抱着坐成一排,她像个小老师似的,开始训练起儿女们唤爹唤娘,老二嘴皮子利索些,往日里咿咿呀呀中十句便有那么一句能够对得上号,这日不知是因着她的装扮缘何还是何故,几个小家伙们显得格外兴奋,方一摆着让排排坐好,她一松手,一个个便开始朝着她麻溜开爬,竟一个比一个快,跟比赛似的。

秦玉楼只一脸无奈捂着脑门,这群小兔崽子们,是要造反么?

到了巳时时,便听到有小厮一脸激动的进来禀告着:“夫人,夫人,咱们世子爷入城门了——”

据说,整个街道两旁人山人海寸步难行,因怕误伤了两旁的老百姓,行驶的速度极慢。

到了隅中时,便又听到小厮来报:“世子爷才方到朱雀大街——”

“世子爷一行在朱雀大街的同福楼停下了,世···世子爷···世子爷下马买了两只同福楼的酱肘子——”

“世子爷入宫门了——”

不久后,便见宫中派人前来通传,陛下在宫中设宴,为戚修一行人庆功,另戚修被封为骠骑大将军,顶了戚修原先上司,也就此番已故杨家二老爷杨威的职位。

另杨家大少爷杨副将被封为征北将军,与此同时,此番追随的部下亦是一同册封了职位,另赫南一族之事暂且压下,择日再议。

宫中设宴,圣上龙颜大悦,御赐的宫膳络绎不绝的送往杨家、戚家。

戚家顿时门庭若市,熠熠生辉。

第144章

芳菲几个是兴致冲冲的去, 眉飞色舞的回, 一回来,只见整个霁修堂叽叽喳喳的, 不见消停了,不过几人皆是空手而归, 面上却未见半分惶恐不安,一个个反倒是兴致高昂的道着——

“奴婢没有买到那酱肘子全赖世子爷,夫人, 您知道吗?就在整支军队有条不紊的前进时, 咱们世子爷忽然大手一摆, 下令将整个队伍停了下来,然后,在全城百姓的瞩目下,世子爷威风凛凛的下马,竟亲自到同福楼里打包了两只酱肘子出来, 天哪,全程的百姓都惊呆了——”

“是啊,是啊, 世子爷一走, 那同福楼立马便被围攻了,别说是酱肘子,便是连酱汁都没剩下半滴, 奴婢拼死拼活, 连发簪都挤掉了, 愣是连同福楼的门都没摸着,不过好在,还有世子爷了,世子爷定是知道夫人的喜爱,特意给夫人买的——”

“是啊,是啊,今儿个人实在是太多了,怕是整个京城的老百姓都赶来了···”

“咱们世子爷驾着汗血宝马,全副武装,马不卸鞍,人不解甲,端得是一派气度凌云,好生威武霸气,怕是全京城的百姓都将要折服了——”

“那突厥王子碧眼勾鼻,五大三粗,生得黑熊般一身粗肉,好似罗刹似的,委实吓人得紧——”

许是大家伙长期被困在深宅内院中,极少出府,这会儿各个跟撒欢似的,竟一个比一个还要兴奋。

今儿个威风凛凛的世子爷到同福楼买肘一事,秦玉楼早早便知晓了,哪里见得是为她买的,说不定是自个大半年没吃上,自己嘴馋了呢?

虽心中是这般嘀咕着,嘴角却不自觉的微微翘起。

午膳是宫中御赐的膳食,十分丰盛,用过膳后,秦玉楼一直巴巴的等着,早从几日前便巴巴的盼着了,昨儿个夜里甚至难得兴奋得睡不着,今儿个天还未亮便早早的起了,眼下,一个上午,一个中午又过去了,只觉得时间过得无比的缓慢。

晌午,几个小的吃了奶都齐刷刷的睡着了,小嘴呼呼,睡得可真香。

秦玉楼历来有午歇的习惯,只这一日却一直撑着眼皮,便是双眼皮直打架了,也一直卖力的撑着,可撑着撑着,不知何时,便彻底没了知觉。

皇家设宴,无比冗长,好不容易待宴会结束了,又单独受圣上召见,待戚修马不停蹄的往家赶时,老夫人、三老爷、荣氏、裘氏,新娶进门的魏氏,连同三个弟弟早早的便已在寿延堂候着了,却唯独不见自个心心念念之人。

大半年未见,许是刚从沙场上归来,只觉得戚修身上的气势更加冷冽、更加威严了。

尤其是那双原本冷冽的眼,里头多了几分生杀果决,多了几分嗜血的阴狠,好似疆场上缠绕着的危险气息还未来得及悉数消散,一眼望去,胆小的人怕是会浑身直打哆嗦。

一人问候一句,戚修早已有些站立难安,心中隐隐有些许不耐,面上未显。

老夫人见他长途跋涉,面上有些疲惫,总算是发话了,咳了几声,对他道:“好了好了,此番总算是有惊无险,凯旋归来,赶明儿个便开祠堂祭拜,今日修儿早些回屋歇着罢,有什么事儿明个儿再议,快去瞧瞧你媳妇跟孩子们吧,方将孩子哄去睡了,都巴巴盼了一整日了···”

老夫人话音方落下,便见戚修立即沉声道:“那孙儿暂且先退下了——”

言罢,便立即提着步子,转眼便消失在了屋子里。

老夫人意味深长的笑了笑,便又冲众人摆了摆手,屋子里的人这便悉数散去了。

戚修简直是归心似箭,尤其是方才老夫人那句“快去瞧瞧你媳妇跟孩子们吧”,如此简单平常的一句话,却足够令戚修胸膛里直砰砰乱跳了起来,只觉得脑海中一股子热血哗啦啦的往上涌。

他日思夜想了整整大半年,眼下,可算是赶回来了。

此刻,整个霁修堂却是一片寂静无声。

世子爷回来了,前去寿延堂给老夫人请安去了。

而夫人方从寿延堂回来不久,将小主子们哄睡了,不过一个转身的时间,便见主子也跟着趴在床榻上睡着了。

一大三小,睡得正香,整个屋子静谧无声,温馨宁静。

芳菲与归昕几个正琢磨着要不要将主子给叫起了。

正犹豫不决之时,便见听到外头院子里响起了一阵请安动静,芳菲与归昕顿时一愣,二人不由对视了一眼,随即赶紧上前迎着。

一只青绸面料的踏马靴踏了进来。

芳菲与归昕立马低头上前行礼,后头几位奶娘见戚修威严凛凛,雷厉风行,直有些战战兢兢,不知所措的立在原地。

好在戚修压根未曾注意到,在众人开口招呼之前,瞬间抬手制止了,摆了摆手,示意大家伙退下。

芳菲几个早早便已习惯了主子们的相处方式,只半年未见,这世子爷好似有威厉肃穆了不少,直让人不敢直视。

几人将屋子里的奶娘领下去后。

戚修垂在一侧的拳头紧了又松,送了又紧。

缓缓地来到床榻前。

然后,一眼便瞧见了安安稳稳的睡在床榻上的那一大三小。

一大,三···小?

他不由愣住。

戚修只以为自个瞧错了,他近来多日未曾好生歇息,连番赶路,其实已是累到了极点,可心情却是无比亢奋的。

只以为是自己眼花了,甚至还伸手揉了揉眉心。

结果,依然是三个小的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