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章大概心算了算,道:“就这样咱们也赚了三倍以上利润了那就都卖了吧。对了,杨知府有没有说朝廷买这么多粮食物品做什么用?”

吴管家想了想,道:“说是要运往陕西、山西赈灾。”

“哦?”引章一愣,随即恍然,点点头道:“我想也是”

这种障眼法毫不稀奇,尤其在清代更是流行。比如皇帝想要彻查某地方官,派下钦差却故意说去另一个地方,及至中途钦差突然转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个回马枪,百试不爽只不过,明年打仗,今年才开始掩人耳目的征集粮草,看来葛尔丹确实把康熙气得够呛的,以至于他宁可如此匆忙准备粮草也不惜一拼江南乃朝廷税收重地,自古有富庶之名,这征集粮草的重任起码要承担七成以上,也难怪杨知府急得跳脚。

“小姐,那,都卖了?”吴管家再次确认。

“对都卖了而且越快越好吴管家,我就不去杭州了,你看着办就行。总之呢,帮了杨知府这个大忙,他升官有望定然不会亏待了咱们。”

“我明白了明天我就上衙门去。”吴管家猛然醒悟,立刻打消了伙同其他商人观望的念头,奇货可居虽然可以坐地起价,但跟朝廷为难不见得是什么好事他不知道,引章却很清楚,倘若真是为了赈灾,那么商家跟朝廷讨价还价是可以的,但这是出征,御驾亲征,这等心急火燎的当口还想漫天要价显然是不明智的。

正说着,阿峰忽然急急进来道:“小姐,管家,清水镇衙门钱粮师爷带着两名仆役前来拜访”

引章与吴管家相视一笑。

“看来咱们的父母官也着急了,吴管家,你看着办吧。”

“是,大小姐。”吴管家心里有了底,拂拂衣袖,从容而出。

清水镇的钱粮师爷姓余,五十出头的年纪,出自师爷之乡绍兴。清水镇也接到了筹备粮食衣物药品的任务,所以,他也找上门来了。

不出引章吴管家所料,果然也是这事。

余师爷很客气,满脸是笑,吴管家心里有了底,也很和气,双方详谈甚为融洽,吴管家以退为进,诉了许多难处,余师爷连连告求,商量的结果自然是达成了协议,余师爷大大舒了口气,十分感激承情,请吴管家次日便去衙门结账交货。

引章一直躲在屏风后边听,肚子里暗暗好笑,吴管家果然姜是老的辣,明明千肯万肯,非要做出为难样好教余师爷欠个人情。见他送余师爷回来,引章笑道:“吴管家,我有点奇怪,咱们清水镇有四大家族在,干嘛余师爷还找上咱们?”

吴管家从容笑道:“小姐有所不知倘若在秋收时节,要凑一两万石粮食哪里算什么事?如今大家的粮食该卖的早就卖掉了,谁又留着多少呢?实不相瞒,去年咱们跟四大家族都买了不少呢”

“原来如此”引章连连点头,拍手笑道:“这可是歪打正着了,吴管家,哈哈,看来咱们这次真要发财了”

“呵呵,是的,小姐”

“那你明天赶紧去办事吧对了,我叫丁凡跟你一起去,也该让他历练历练了。”

“那庄子里的事——”吴管家知道如今马陵湾生产农活的安排都靠丁凡一手调度,他这一走,镇上加上杭州城里,至少十天。

“不是有我吗”引章瞪了他一眼。

“呵呵,是是,老奴糊涂了,糊涂了”吴管家呵呵笑起来,拍着自个额头。

“真是糊涂了,你方才又自称什么?”引章笑笑。

“呵呵,是是,都是老,我糊涂了”说着两人都大笑起来。

第二天一早,吴管家带着丁凡、阿峰骑着马离开马陵湾,先去了清水镇衙门,忙了两天方才算清楚账,交接完毕,储存在清水码头仓库的三万五千石粮食和两万匹布全部以买进时三倍的价钱卖给了县衙。吴管家按照引章的吩咐,抽出一万两银票送给父母官,钱粮师爷一千五百两,其余诸人在请教了钱粮师爷之后也各有几十、上百两不等的赠礼。一时之间,清水镇衙门上上下下笑得像开了花,无不称赞骆家大好人

本来嘛,上头乍然之间抛下这么个棘手的重任,愁云惨雾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能不能过关还说不准,谁知骆家储存竟如此之丰,只需要再催收些许尾数便可过关,不但过关,还意外发了一笔小财,正是峰回路转,浮云尽散,尽显人间好时节,试问谁能不乐?

知县赵大人对吴管家大起好感,感激不尽,卸下肩头重负忘形之下用力一拍吴管家肩头:“吴兄弟,有什么事别客气,尽管找我”把吴管家吓得好一阵才把心落回胸腔里。

杭州城里也是一样,骆家虽然不是最大的供应商,却是最合作的,不还价一个字最先将手中储粮布匹一滴不剩全部卖给了衙门,杨知府大为好感,在记功薄上毫不犹豫的将骆家记在了第一位,在得知慕鸿楼和玲珑布庄要开分店的情况后,十分慷慨的将罪臣抄家充公的几个铺位让吴管家任选两处,以便宜得十分离谱的价格卖给了骆家。

处理完这些事、交接清楚已是二月底,重赏了小何、三道以及布庄出过力的各位伙计之后,吴管家便带着丁凡赶回马陵湾向引章汇报工作。

不过十来天的功夫,几乎每一天都让丁凡兴奋刺激不已,彻夜难眠。他是第一次感觉到受欢迎,受重视是一件这么这么“有意思”的事。吴管家知道引章倚重他,对他亦格外照看,遇事总肯教他,更令他眼界大开,心明窍通,同时也有点自惭形秽,他以为他已是出色之人,谁知比起这个平日里笑眯眯不温不火的吴管家来根本不值一提,这令他又有点手足无措了。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91章 重提

第91章 重提

回到马陵湾,在后院厅堂中,吴管家小心翼翼的打开一个半尺见方的乌木盒子,与蓝皮封面的账簿一起呈放安寄翠和引章面前,笑道:“夫人,大小姐,恭喜恭喜,这一趟,可真是赚了”

引章一边拿过账本一边笑道:“吴管家,你们辛苦了”安寄翠信手拿起一叠银票,顿时倒抽一口凉气,吃惊道:“这么多,这,这——”不能怨她失态,她是从来从来没想过,自己的女儿,一个才十岁的孩子,几十万的银两竟像变戏法一般信手拈来

太不可思议了她不由认认真真的打量着引章,心里五味呈杂翻腾得厉害,她的女儿,这真的是她的女儿做到的么

“娘,”引章笑了笑,将账本递到安寄翠跟前,笑道:“您瞧瞧这账目,除去成本和各处打赏开销,总共剩下六十六万两八千多,扣除该给卓公子的,给吴管家的,咱们至少也赚了三十万,这一笔钱,正好够做一件大事”

吴管家恍然大悟,笑道:“啊,是了,大小姐是说福建那边的——”

“正是”引章拍手笑道:“吴管家,这几天我一直在琢磨这事,过些天咱们过去一趟,你就知道我所言非虚了”

“你呀,还要往外跑”安寄翠无奈轻叹,见她兴致勃勃情知劝不动,脸色却是闷闷,引章不得不一声声“娘”唤着解释一番,吴管家也在一旁好言相劝,安寄翠拗不过他们,便不再说什么,神情却有些默然不快。如此,吴管家也不便再说什么,闲谈几句各自散去。

当然,此事可暂时不提却不能从此不提,过了三天,又旧话重提。

“小姐的眼光我自然相信,不过可能得晚一些时候,”吴管家这才接上上次的话,将低价买进两家店铺的事说了,道:“小姐,这两家店铺若要装修开业,怕是还有一阵子忙的呢”

引章又喜又忧,半响叹道:“咱们的人真正是太少了”玲珑布庄分铺筹办、开张虽然可以完全交给王掌柜去弄,但是引章并不愿意把人事权完完全全交给他,不然,将来岂非都成了他的人了?慕鸿楼更头疼,除了掌柜,还得培训厨师

“这两件事都不必急于一时,我觉得呢,下半年开张也不错。玲珑布庄分店可以叫王掌柜先去装修打理,雇佣伙计可缓一缓;慕鸿楼嘛,先好好的物色厨师,还得带到慕鸿楼学一学,至于装修开张,等过些日子闲了再说吧福建白石镇那边,明年非要办成不可”引章犹疑再三,终于做出了决定。因为白石镇那边所产,才是真正巨大的财富。

“既然小姐决定了,那就这么办吧出行的日子,我这就安排。”

引章笑道:“恩,还是带鱼儿和大脚去,加上你和阿峰,五个人,雇两辆好车。三月初咱们就去吧”

吴管家望了安寄翠一眼,试探着答道:“是,大小姐。”

“我这也有一件事,把我的事处理完,你们再出门也不迟。”安寄翠突然笑道。

引章和吴管家愕然,忙问何事?安寄翠笑了笑,道:“还不是为了引华上学堂的事,我想过了,他年纪也不小了,让他去杭州进学吧”

“这事不难,可是夫人,您舍得吗?”吴管家有些纳闷。

引章笑道:“这是什么大事,不会叫娘也搬到杭州城里住着吗”

“对对,我怎么没想到”吴管家连连点头。

安寄翠却是摇头,道:“我带着个小丫头住在杭州城也不是个事,我还是留在家里,就让引华寄读吧。”

“娘,您真舍得?”引章也有点怀疑了。

安寄翠笑道:“你跟他一样大,还不是上千里路走来了?这有什么舍不得的,这才是为了他的正途,是正理,引华会懂的。”

“是,夫人。如此,咱们一块去杭州,我托人打听,定要找一家稳稳妥妥的书院给少爷。”

“我也是这么想”安寄翠点头轻叹。女儿已经往“歪道”上越行越远了,她只好用心拴住儿子。

于是,将马陵湾的事务继续转交给丁凡总理,引章母女几个又往杭州去了。大伙儿并不知道引章又要出远门,却知道少爷这是进学出息去了,个个喜气洋洋,欢声笑语十分隆重的送了一程。

引华进学的事很快尘埃落定,选的是苏堤尽头小孤山上的松风书院,地处偏僻,风景清幽,正是读书的好地方。主讲夫子乃是当朝隐退的老翰林,姓梅,据说曾经封过文渊阁大学士行走,真正的饱读诗书的学者。安寄翠相当满意,好好嘱咐了儿子一番,由小何亲自送回马陵湾去了,引章一行则南下白石镇。只有引华,又兴奋又有点怅然若失,一时也辨不出是何滋味,望着姐姐,欲言又止。

正是百花争发,万枝绕翠的时节,一路春山闻鸟啼,东风微熏,山明水净,别有一番空灵韵致,行在此中,恍若世外桃源,真正只愿岁月静好。

路上风景虽好,终途的景象却不堪入目。

白石镇比引章想象中要差很多很多,又小,又破,又脏,又乱,一条小小街道像一条僵硬的小虫,孤零零坐落在荒芜的旷野,只需一眼便可从头望到尾。街道两旁挤压着破旧低矮的老房子,委委索索。路上行人也少的可怜,只有一个扯着灰白篷布、临时支起来的面摊下稀稀拉拉坐着几个不修边幅闲聊的人,见到他们的马车,聊天的立刻没了声音,数道木讷的目光肆无忌惮、一眨不眨的随着他们的马车缓缓移动,好像在看什么很稀罕的东西似的,气氛很是诡异。

幸而谢天谢地,这个小地方居然有一家客栈。虽然也是又旧又破,好歹歪歪斜斜挂着客栈的牌子。

拍了半天门,才把满手满脚都是泥的老板娘从客栈后的菜地里拍了出来,老板娘的表情显然比他们还要吃惊, 一边在衣襟上胡乱的搓着手一边用蹩脚的官话笑道:“怠慢了,怠慢了,哪里想得到这时节也有客人上门呢”

应答的自然是略通闽话的鱼儿,很快讲明了情况,老板娘连连笑着点头表示懂了,带他们上楼。

一进房间,一股霉味扑鼻而来,老板娘哗啦哐啷爽利的打开所有窗户,又呵呵笑着,告诉她们这房间还算好,四个月前才住过人的,灰尘小,稍微收拾收拾就可以了

四个月前“才”有人住过,引章只有苦笑,让她自去忙着,自己和鱼儿打扫整理,又将车厢里驱寒用的毯子搬了上来,铺在床上。鱼儿嫌恶的拎起粗糙返潮的土布被子一角,皱着眉头抱下楼去晒。引章迎着窗户深深吸了口气,开始洒水扫地。

“大小姐,”打扫完自房间,灰头土脸的吴管家敲门进来,欲言又止,终于苦笑道:“大小姐,你确定是这么个地方吗?这个地方还真是,真是——”

“实话告诉你吧,这白石镇上我也是头一次来,等明天咱们到了十多里外的南林村就知道了”别说吴管家,引章也大感意外,没想到此地竟如此贫穷闭塞。

“好吧”吴管家只好点头。

第二天,几人来到南林村,引章和鱼儿轻车熟路的找到了林家,林家人都下地干活去了,只有林大娘带着孙女在家。意外的是,林小泉居然也在家而且,见到引章一行人,他不像他的老娘、侄女那样又惊喜又意外,而是仿佛松了口气似的抚掌大笑道:“骆小姐,你们果然又来了”

引章反倒意外,笑道:“小泉哥哥是在家温习功课吗?你知道我们要来?”

林小泉将他们迎进屋,一一引见寒暄过后,才向引章笑道:“我是猜的,不想被我猜中了。”

“哦,那你再猜一猜我们这次来做什么?”鱼儿含笑问道。

林小泉轻轻掸了掸衣衫,闲闲微笑道:“这个猜出来倒没意思了”又似有所指无所指的向引章道:“骆小姐,要是有什么可以效劳的,你不必见外,尽管开口”

“好啊谢谢小泉哥哥”引章笑笑,不由得悄悄打量林小泉,听口气,他分明话外有话,她却听不出来他想说的是什么

“对了小泉哥哥,我想到处转一转,你可以带路吗?”闲聊一阵,引章话锋一转,便向林小泉笑了笑。这才是此行的目的。

林小泉点点头,说了声“好,这就走吧”,便起身带着他们出门去,林家大娘正在烧水准备杀鸡待客,还不忘嘱咐他们早点回来。

“娘,放心吧我们一会就回来”林小泉笑着替老娘抱起一堆柴禾放在灶旁,拍拍手,带着引章他们去了。

走的却不是上次的方向。

“林公子,是不是走错了?”鱼儿见林小泉带着他们往村寨上头走去,有些疑惑不解。

“错不了,放心吧”林小泉并未停下脚步,沿着蜿蜒成段的碎石阶一直将他们带到了村寨的最高点。站在山顶放眼,一溜溜乌黑的瓦脊东一块西一块坐落在山腰,远远近近全是缓缓起伏的山峦和山峦之间绿色缎子般的山谷田地。

引章不说话,只是望着林小泉。林小泉信手指点,随口捏来,将周围山形地势植被一一道来,哪里水源好,哪里交通便利,哪里山谷宽厚平坦,哪里阳光充足,哪里易被水淹没,哪里容易开发,哪里杂草特别茂盛,哪里干燥便于居住说得井井有条,头头是道。引章和吴管家时不时发问,林小泉似乎无所不知,自然无所不答。

三人全心投入研究地势地形,一旁的鱼儿和阿峰却是目瞪口呆,好不容易等他们告一段落,鱼儿忍不住道:“小姐,吴管家,林公子怎么知道你们想知道什么?”

引章和吴管家猛然回神,惊讶的望着林小泉。林小泉淡淡笑着,缓缓道:“上次骆小姐离开以后,我特意砍了几枝柘树枝叶带到泉州让人鉴定,这才知道原来这种树可以养蚕可惜,我们林南村祖祖辈辈守着宝物不知宝,只拿它来当柴烧”说着轻轻摇头叹息。

好敏锐的心思引章暗暗吃惊,她承认,她对柘树的注意是突出了点,但林小泉凭此便猜测出自己的心思,她简直不敢相信。

“是啊,你既然知道了,干嘛今年不养几张蚕试试呢?”引章笑道。

林小泉摇摇头,道:“谈何容易我没有本钱,不懂养蚕技术,不懂缫丝,也不想学。再说了,光我一家养又有什么用除非,是几百家一起养,那才有销路。”

“所以,你,你——”

“所以我想跟骆小姐合作,我想,你们也需要一个本地人帮手。”林小泉含着笑,眸子却闪闪发亮,光华顿现。

引章怦然心动,明白了林小泉为何会对这些地形地貌如此了解,敢情都是下了功夫的“可是,你不是要参加秋闱考试吗?”引章迟疑道。全家人省吃俭用好不容易供奉他读了这么多年书,她不相信他肯轻易放弃。

林小泉笑了,笑得眉毛弯弯,他不以为然道:“都说千里做官为吃为穿,其实为吃为穿又何必非要做官?再说做官有什么好?治人更治于人实不相瞒,我在泉州求学这几年,早已把入仕看的淡了,我倒觉得做生意更加自在实在”

吴管家、鱼儿倒抽一口凉气,目瞪口呆望着他,两人的脑子里不约而同闪现出李清白的身影。

读书人,同样是温文尔雅的读书人怎么差别可以这么大呢

这个人怎么可以说出如此有辱斯文的话呢?而且,还说的那么坦坦荡荡、大言不惭实在是,实在是不知道“羞耻”二字怎么写

对他二人的反应,林小泉不觉奇怪,反倒是见引章一双黑亮的眸中似显理解和赞赏倒觉诧异。他却不知,引章心中想的是,泉州乃开放通商的港口城市,商贾云集,南北外洋货物畅通,无奇不有,无所不见,豪商巨贾们起居排场必然奢华张扬,令人羡慕继而向往也是人之常情。居住其中,价值观受其影响而发生改变,其实一点也不奇怪这不是江南水乡、饱受儒家思想熏陶文人荟萃之地生长的吴管家和鱼儿能够理解的。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92章 圈地

第92章 圈地

他却不知,引章心中想的是,泉州乃开放通商的港口城市,商贾云集,南北外洋货物畅通,无奇不有,无所不见,豪商巨贾们起居排场必然奢华张扬,令人羡慕继而向往也是人之常情。居住其中,价值观受其影响而发生改变,其实一点也不奇怪这不是江南水乡、饱受儒家思想熏陶文人荟萃之地生长的吴管家和鱼儿能够理解的。

“小泉哥哥说得好有道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赚来金银,享受生活,那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引章不觉拍手笑道。

林小泉一怔,眼中光彩大盛,哈哈大笑道:“骆小姐,不想咱们俩倒是志同道合”

“是啊”引章爽朗大笑着,只觉胸腔间说不出的畅快,深以为林小泉才是第一个同类人忽又笑道:“可是,小泉哥哥,我所见过的人都把我当成小孩子,为什么你不会?为什么,你会断定我会再回来?”

林小泉认认真真的望了她几眼,笑道:“这个么,我也说不清楚,就是一种直觉。我从来都相信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相信凡事都有例外,你恰好就是那个例外”

这句话听下来,引章感动佩服不已,感动的是终于有个人一开始就把自己当回事,佩服的是他竟然一开始就敢给自己这般定位不简单,这人绝对不简单

“小泉哥哥,你说,我们该怎么做?”说得高兴,引章索性找了块大石头坐了下来。

林小泉也在她对面盘腿从容坐下,笑道:“别的都好说,我想知道,骆小姐准备下多大的本钱?”

引章直接忽略吴管家的眼神,她认为跟林小泉这种人打交道越开门见山越好,因为既然决定了一起合作,他终究什么都会知道的,何必试探来试探去的多费猜疑?她当即很快的笑道:“准备了三十万两,所有的本钱全部包括在内”

林小泉动容了,不是因为银子数目巨大,而是因为引章完完全全信任的态度。于是他也很爽快道:“比我想象的要更多一些首先要买地,这方面我已经看好了一片地方,这几天可以带你们亲自去看看,卖主也不是难缠之人;然后择地建房子,栽树休整,还要雇佣几个养蚕女工先过来试养,挑选适合的品种,没什么问题明年才可雇佣大批熟练女工大量养殖。至于销路,只好丝好,有多少泉州港口那边都能销掉”

引章笑道:“这样最好了,小泉哥哥看中的地方绝不会差至于试养,过些天我们回杭州便可找几个人过来,鱼儿,你把这事记下了,试养期间每天做下详细的记录。”

“对了,”聊了一阵,引章脑中一闪突然问道:“不知道单是白石镇这边柘树成林,还是旁边镇也是这样?”

林小泉道:“白石镇东北方、滦河镇西南以及古柳镇东面一角,据我估计,大概方圆五六十里是这样,越往外围越稀少。话又说回来,若不是这样小的范围,何至于无人懂得养蚕”

引章一怔,笑道:“小泉哥哥说的很对。”

“林公子可真是下了功夫,实在叫人佩服”吴管家与鱼儿都不禁感慨。

林小泉微微颔首,谦笑道:“这是应当的,算不得什么。”

引章也笑道:“管家和鱼儿说的没错,小泉哥哥做事真的很叫人佩服。”

林小泉虽然没说,引章也料得到,他要完成这一项实地勘察,必定花费不少人力经费。叫人困惑的是,以林家的经济状况,怎么可能有闲钱让他去干这种事?她不知道,去年自他们走后,林小泉想了三天三夜,最终瞒着家里,拿了去福建上学的盘缠学费踏遍相邻四镇,花了两个多月方才勘察清楚。可以说,他这一把赌得太大了,相当于将自己的前程押了上去

引章虽不知其中缘由,却更加佩服林小泉的本事,稍一沉吟,想想索性把话一次性挑明,好教他倾心尽力,于是笑道:“小泉哥哥,没想到你这么有心,看来我的运气真不坏咱们可就这么说定了这件事说得容易做起来也不简单,将来还有好多琐碎之事得靠你呢,我想,酬劳方面,三千两银子一年,我先付给你一半,你看如何?”

林小泉一愣,料不到她这么快就把这事说了出来,想了想,笑道:“你七我三事还没开始做,就给报酬,算来是我占了便宜了”

“这是应该的,你就像是眼睛,没有眼睛,我们等于一抓瞎有了你,事半功倍,不知少走了多少弯路、少花了多少冤枉钱呢”引章忙笑道。

林小泉见吴管家也没有意见,这才点了点头,笑道:“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了明天咱们就去看地方。”

“好”引章大喜,又道:“哦,对了,我想在白石镇上建一座像样点得客栈,你看得要多少银子?”

林小泉心算极快,略一沉吟,道:“要不了多少,我们这地方偏僻,木材多的是,石材也便宜,三百两至少可以建一座带前院后院、三层高、七八十个房间的大客栈了。”

引章点点头,笑道:“我给你五百两,就按你说的建一座大客栈,至少要有三个院子,配齐所有的桌椅床等家具,要快,如何?”

“可以。”林小泉毫不犹豫点头应承。

再谈了谈细节方面,眼看日已中天,几人依旧沿着旧路下山。回到家时,林大娘锅里的岩下麻鸡已经炖出了浓浓的香味,家里的黄尾巴大狗在一旁窜来窜去,小丫头则跑来跑去的撸着大黄狗嬉闹。林大娘见了他们便笑道:“回来的巧,正好吃饭骆小姐,乡野小菜,没什么可招待的,你别嫌弃”

引章忙笑道:“大娘客气了,是我们冒昧,怎么会嫌弃”

一时吃过饭,引章吴管家又和林小泉商议一阵,定下几日行程,约好次日再见,便又回客栈去了。

第二天,引章等如约前来,林小泉早已在南林村口等着,身旁跟着几个人,牵着几头健壮的骡子。见了他们迎上来笑道:“此去全是山路,马车行不得,咱们骑着骡子去吧”

“还是你想的周到”几人自嘲笑笑,竟都忘了此事。于是下车改骑骡子,将马车交给林小泉带来的人看守,便随着他沿着山道而去。

林小泉带他们去的地方离南林村七八里路,离白石镇二十多里,山峦起伏却不高,百米上下,浑厚宽阔,山谷宽厚,坡度平缓,阳光充足,零零散散的种着一块块不规则的庄稼,河沟蜿蜒曲折而过,水流平缓,灌木藤蔓缠绕茂盛,其中柘树密密麻麻枝繁叶茂长得到处都是。

几个人登上附近较高一座山峦,西南望越远越是崇山峻岭,往东南面远眺可见当地最高山——南山,随着林小泉一一讲解,不住点头称是。又骑着骡子四下里转了一圈,最后决定选址在此。引章担心土地主人不肯卖,林小泉毫不在意,笑道:“骆小姐有所不知,我们这地方人少地多,这些荒郊野岭根本不值钱,一亩地也就三五两银子,你愿意买,他一定会卖的”

“这么便宜”引章眼睛大亮,对土地特有的狂热因子立刻活跃起来,十分兴奋嚷道:“小泉哥哥,给我买它三万亩”

“大小姐,恐怕要不了那么多吧”吴管家斟酌着提醒。

林小泉却笑道:“骆小姐说的不错,我看买三万亩也差不多。”

听听引章望着吴管家笑了笑,向林小泉笑道:“那就这么定了小泉哥哥,你抽空联系卖主吧。”

林小泉点点头,道:“卖主是白石镇东的大乡绅,姓闵,我看后天让吴管家陪我一起去一趟,如何?”

“这倒是”引章笑了笑,更加佩服林小泉心思细密。林家不是什么有钱人家,突然之间林小泉上门要做这么大一笔买卖难免让人起疑、犹豫,解释来解释去反而浪费功夫,有吴管家跟着去,人家自然会明白谁才是真正的主顾。“不过,一切都需要你来拿主意,毕竟你对这的情况比较熟悉”引章盘算着回头得好好嘱咐吴管家,要他在闵大乡绅面前尽量表示出对林小泉的绝对信任和倚重,这样,闵大乡绅才会彻底放下戒心,痛痛快快和林小泉谈,尽快谈妥。

“谈自然是我来谈,怎么定我会跟吴管家商量着来。”林小泉当仁不让却又合理合度。

这些事林小泉早已在脑海中筹划过无数遍,办起来毫不费劲。见了闵乡绅表示来意后,闵乡绅既意外又不解,不过却没多问,这些地虽然归他名下,其实也是荒山野岭,无所产出,卖掉也无所谓。次日派出得力管家带着族里公证人、林小泉、吴管家等一起上山丈量,打下号桩,吴管家付下一万两银票定金,这事便算是定下来了。

三日之后,吴管家借用客栈简陋之地摆了一桌酒席,请闵乡绅及公证人、林小泉等吃席,双方画押签了契约,一方付款,总共十四万二千两;一方交地契,三万一千亩。皆大欢喜,尽欢而散。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93章 建议

第93章 建议

引章收着地契,欢喜无限,与林小泉等细细查看了几日,何处修路,何处种植,何处引水打井,何处建住宅区,何处建蚕房,包括仓库、杂货房、工具房、牲口棚、肥料棚等等如何编排组建,一一画出,画好了又师弟丈量,量后再修改,如此,也折腾了五天功夫才最终确定。引章又划出一大片地方用以养殖岩下麻鸡,林小泉虽然意外,也照办不误。弄完这些事,引章留下三万银票给林小泉准备前期工作,带着吴管家等赶回杭州去了。

回到杭州,吴管家托人去雇请有经验的蚕娘,顺便查看了看酒楼和布庄,引章则带着鱼儿回马陵湾。

家里一切农活也有条不紊的开始了,丁凡详细的报告了农活安排及雇佣短工的计划安排,引章无不应准。然后又告诉引章,买了两个粗使丫头给小喜帮忙养鸡,又花了一千五百两银子从晏世豪手中买下了竹山北边约六百亩土地,一直到河边。

见引章吃惊的抬起头望着他,丁凡有些不安,忙道:“大小姐,这件事我跟夫人说过,夫人答应了才买的。”

“你误会了,”引章忙笑道:“你做的很好我只是奇怪,晏家好好的卖地做什么?”

丁凡鄙视的轻轻切了一声,道:“说起来都好笑,那个现世宝不知打那听说卢家把这的地卖给了咱们,他便也卖了,说是太远,留着也没什么用,不如换成现钱。”

“有这种事”引章不由好笑,轻轻摇头叹息道:“晏太公在的时候,晏家庄何等的兴旺,何等有声有色。没想到短短两年之间,就败落到这等地步了”

“谁说不是”丁凡接口道:“去年粮食收成也不好,听说县令大人征集救灾粮食时,给四大家族都分派了任务,晏家庄东拼西凑也凑不够,最后还是高价从外地买进,再低价卖给官府。”他停了停又道:“小姐也许不知道吧?新买这六百亩地往北挨着马陵河,河的那边便是滨州镇了。”

“哦。”引章已经很久没听到这个名字,虽然只短短呆了数月,却是自己第一个“家”,听起来心里竟莫名涌起一丝悸动和亲切,一时竟怔怔的出神了。

“小姐,”丁凡搓着手,脸上踌躇着,见她走神,又提高声音叫了一声“小姐”

“啊?”引章身子动了动,笑道:“还有什么事?”

丁凡欲言又止,笑道:“想问问小姐,这六百亩地,做什么用?”

引章想也未想,道:“这个地方的地不肥,咱们也没那么多精力人力去改造土壤了,全部种上竹子吧,跟竹山连成一片,倒是好”

“全部?”

“对全部来不及就一年一年的做,横竖也不是急事”

“好吧,这事赶赶,今年可以种一部分。”

“你看着办吧”引章点点头,端起茶杯喝茶,一抬头发现丁凡还在面前站着,讶然道:“丁凡,你还有事要说?”

“小姐,我——”丁凡竟是一副难以启齿的模样。

“怎么了”引章悚然一惊,心下暗叫不好睁大着眼望着他,脸色都白了:难道,他这时候是想离开不成那,那可……

“有什么事,你就说吧”引章勉强笑了笑,下意识掠掠耳后的碎发,却掩不住眼底的慌乱。

“大小姐,”丁凡鼓起勇气,抬起头,目光炯炯而诚恳,道:“大小姐,我可不可以跟随吴管家一起在外边做生意?”

还好引章松了口气,跟着又是一楞,脑子里一时有些转不过弯来,只是怔怔的望着他。

丁凡误解了她的意思,以为她在等自己说下去,于是又道:“我本以为自己颇有几分才干,自从上次跟吴管家出了趟门,才发现全不是这么回事。外边世界样样都是学问,样样都有门道,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懂,想想从前,真是无地自容浅薄得可笑所以,我想跟着吴管家在外闯一闯,学一学,请大小姐成全。”

引章又是一愣。没料到他会这么想。她之所以让丁凡跟着吴管家一起办理卖粮食布匹这件事,是想让他在官府混个脸熟,万一将来有什么事,而他们刚巧又都不在,说不定还能有用。谁知,丁凡却起了这个念头,倒叫她一时无话可说。不过,只一刹那,她脑海中立刻也起了一个念头:吴管家年纪渐老,长年在外奔波也挺可怜的,如果他和丁凡调转一下身份,倒是不错

打定了主意,引章不禁为自己刹那之念头有些得意,笑道:“你的想法没错,可是也不能急于一时。再说了,在外头做生意也不一定非要在外头学,你忘了吴管家原先也是管家吗?再说了,选人、辨人、用人、管人、做账、怎么交流谈判、怎么应付对手、货品的挑选、进货的讲究、店铺选址、行商路线的选择、生意场上人情往来,要学的多着呢。这些不单单要人教,也要自己肚子里有底子别人才好教,你呢,除了四书五经,也要把算学、各地物产、物候、风俗人情、山川水文以及历朝史书史鉴等多多涉猎,有了这些作为底子,才能触类旁通,不然,保管你十年也出不了师”

“这……”丁凡一时懵了,有些失望。

引章又笑道:“你放心吧,既然你有这个想法,我会慢慢的安排你多接触,前提是家里的事不能乱。就拿现在来说,你离开了,家里的事情谁来抓总?你别小看了,这里边学问也大着呢,怎样规划既方便又合理有效?怎么安排人力可以节约成本?种什么可以有好收成、卖到好价钱?怎么管理家里才会太平?做好这些,也很了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