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养蚕

引章也想到了这个问题,想了想笑道:“这样吧,我也不回杭州,等蚕宝宝孵出来之后,喂养情况稳定了,我想去泉州一趟。”

“那,好吧泉州西城有家客栈叫做惠福通,到时候小姐就住在那里,我若有事便派人送信过去。”林小泉不便坚持己意。好在泉州不算太远,他想。

“那就这样”引章点点头,舒心的笑了,接着原先的话题继续谈,然后林小泉回去,引章则转而应付小妞妞了。

引章这一答应不要紧,足足过了十天,蚕宝宝才从蚕卵中孵化出来,变成了黑乎乎小蚂蚁似的蚁蚕。期间引章带着妞妞回了林家三趟,她是从“外边”来的人,依照蚕娘们的说法,身上“不干净”,她也不敢妄自进那矜贵的蚕房,但从鱼儿的观察日记中该知道的还是都知道了。

蚁蚕出生大概四十分钟之后就有了食欲,非进食不可,而且,必须要给它最鲜美的第一口,才能让它满意,它满意了,才会生长得好,吐的丝又多又亮。

当天,恰好引章又带着妞妞回去了,只见蚕娘们和鱼儿轻快如飞掠的燕子忙个不停,蚕娘将摘采回来,经过处理的最肥厚鲜嫩的柘叶用消过毒的小竹剪刀细心的剪碎,匀称的铺在竹箕中。

据鱼儿说,真是不可思议那些黑蚂蚁似的小东西嗅觉居然那么灵敏,一个个那么小,看起来那么脆弱,出生才那么一会,会动之后,一个个都往食物奔去,小小的身子一下一下很有节奏的蠕动着,很明显的看得到它们大口大口吞噬的动作。

之后,一切情况都挺正常,四种蚕宝宝居然都吃柘叶,胃口极好,一天到晚除了睡就是吃,不分昼夜,夜深人静时,可以很清楚的听到蚕宝宝啃噬桑叶的沙沙声,像轻柔细密的雨。引章看到这样的情况十分开心,也放了心,很高兴的带着妞妞和大脚去了泉州。

那些蚕太能吃了,三位蚕娘轮流守夜,半夜总要起来两次甚至三次添加桑叶。最苦的是鱼儿,她极其认真负责,每次添食的时间、数量,甚至当天当时的天气温度情况,她都详详细细的记录了下来,偏偏这份活蚕娘们不识字无法替代——即便能替她也不放心,只好自己硬撑着。蚕娘们又佩服又无奈,都说养蚕人家一家人轮流替班都觉辛苦,何况是她这样天天熬夜?偏偏又没有法子替到她,只好眼睁睁的看着,尽量体恤她。直到十天之后引章回来,情况才有了转变。

引章逍遥自在回到南林村,看到神情疲倦的鱼儿不免讶然相问,鱼儿笑笑尚未开口,蚕娘们已争先恐后、七嘴八舌的说个不住,连林大娘也摇着头叹着气加入了进来。引章听罢急得直跳脚,又气又心疼又愧疚,握着鱼儿的手半响说不出话来

“我说,从今儿起由我来记录,鱼儿,你好好休息几天不许再说,这事就这么定了”引章眼一瞪,止住了想要说什么的鱼儿,不容商议的眼光一眨不眨扫了蚕娘们一眼,心想不要再跟我说什么蚕宝宝“爱干净”的话,去她的爱干净

蚕娘们这次倒没说什么,一则蚕宝宝已经过了最最矜贵的黄金期了,二来鱼儿实在叫人可怜可敬可疼,三来么,引章的神情不容通融,受雇于人,单单是这个原因,她们也不会再说什么。说到底,蚕又不是她们家的

引章一说完,便赶着鱼儿去休息。鱼儿还不肯,林大娘便拉开粘在身上的妞妞,携着鱼儿的手笑道:“鱼儿还是听大小姐的,不然,大小姐怎么安心呢”众人也都说是。

鱼儿望望引章,果然如此,便将日记交代给她,只好笑着去睡了。

从此,引章也不再去哪,留在林家一起养蚕,过了三天,鱼儿缓了过来,说什么也不肯再让她熬夜时,两人开始轮流记录。妞妞跟她很熟了,林大娘又不是嫌麻烦的人,住在林家并无不便,日子亦颇为自得其乐。引章本来想让大脚住在客栈,大脚摇头不肯,宁愿打地铺也要执意住在林家,林小泉便将自己的房间给他住,自己则每日住在工地上临时搭起来的草棚里。

不知不觉到了五月,蚕宝宝已经经过四次蜕变,大概再过八九天,就可吐丝结茧了。那时,就是收获的时候了

引章、鱼儿、蚕娘们都很兴奋,辛辛苦苦这么久盼的就是这一天对引章来说,这是财富聚集的前奏,对蚕娘们来说,马上就可以拿到白花花的银子回家了离家近两个月,她们也都有些按捺不住了。

引章向来是最冷静的人,兴奋之余头脑越是清醒,特特提醒了蚕娘们:紧要关头,松懈不得不但不可松懈,还要比往常加倍小心,万一出现意外,两个月的辛苦就要白费了蚕娘们听了各自警惕,纷纷称是。

八天之后,蚕宝宝们开始陆陆续续爬上了稻草扎起来的“山上”各占地盘结茧了,蚕娘说两天两夜才能结成。至此,可以算是大功告成了所有人静静的凝视着蠕动身躯努力上山的蚕宝宝们,不约而同在心里松了口气。

这两天时间,蚕房紧闭,不许一个人打扰窥视,蚕娘说,蚕宝宝在吐丝结茧时受不得惊吓,不然会影响丝的质量,定要两天之后方可进入。趁着这两天时间,大家做好了缫丝的准备,大铁锅、长木棍、小丝车、大丝车、竹管一一准备妥当。这是土法缫丝必备的工具。在蚕娘们烂熟于心,在引章则是新鲜的,她从前只在相关资料里见过,这回无疑于活化石呈现,自然要看个够、问个够。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了,两天之后,当蚕房的门被轻轻推开,稻草山上一片拇指大小的雪点映入眼帘,众人忍不住欢呼起来,脸上绽着笑容。鱼儿更是欢然嚷道:“小姐,小姐,我们成功了”

“恭喜大小姐,看来咱们明年大规模的养殖计划完全可行了”林小泉也兴奋的搓着手笑道,下意识的便在心底默默盘算该订制多少工具?该雇佣多少人?到哪去雇佣?分几批进人?工钱多少合适?柘树够养多少?该怎么管理……一时七头八绪想也想不过来。

“是啊是啊太好了呵呵,大家辛苦总算没有白费”引章也兴奋的大笑,憋屈了快两个月了,这下子终于可以大声说话了

众人都笑着恭喜,一面走近前去罗娘子一面便笑道:“咱们快些把蚕茧摘下来准备缫丝吧,等缫好了丝,那才算大功告成呢”

“先等等”引章忙笑道:“三位大嫂帮忙看看,哪一种茧子最好,这儿可是四种蚕呢”

当初带过来的是桑蚕、柞蚕、樟蚕和乌桕蚕,蚕种不一样,结的茧子自然也应该不一样,要大量养殖,无疑选择其中最好的。罗娘子等听引章说了,便都笑着答应一声,上前一个个仔细打量比较,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桑蚕茧质量不错,但比江南桑叶养的小了许多;最好的是柞蚕,又大,颜色又白又亮,樟蚕、乌桕蚕次之。“不过,”贾娘子又笑道:“光看茧子也说不好,得看缫出来的丝如何方可定论。”

引章点头称是,便让采茧缫丝。

这边在摘茧子,那边铁锅早已支上了,锅里烧着滚烫的水。锅上架着小丝车,小丝车下巧妙的装着一根竹管,一边的地上放着大丝车。采了茧子之后,一人将一大升雪白的蚕茧倒进锅里去,一人用木棍缓缓的搅,不一会丝头便自动冒了出来,搅出起丝头,将丝头通过竹管绕上小丝车,在小丝车上绕上一匝,然后顺势引到地上的大丝车,不断的摇动丝车,蚕丝便被源源不断的从蚕茧中抽出来,一直到抽尽了为止。

罗娘子三人都是有经验的好手,不过区区一千多只蚕茧,不大会功夫便抽完了丝。引章正看得出神,闪闪发亮的银色丝线在眼前霎然收尾时,她一怔回神,意犹未尽道:“这,这就好了?”

蚕娘们笑道:“这才多少呀可不是好了。”

引章笑笑,一边让鱼儿、小泉帮忙清场收拾东西,一面问道:“你们在家时,得做多久呢?”

“这就难说了”蚕娘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笑道:“蚕茧一结好,最多十天,不赶紧缫出丝来,里头的蚕蛹咬破了头,茧子就废掉没有用了到蚕宝宝上山那时节,家里大人小孩是要全家上阵、没日没夜的赶的”

“那也挺辛苦”引章点点头。

“小姐说的实话,不过,做什么不辛苦呢只要不白辛苦就好”大家都笑道。

“说的是”引章也笑了。

说话间一切已经收拾妥当了,林小泉和鱼儿便叫过去看丝,引章便笑着让了三位蚕娘一起过去。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99章 忙碌

第99章 忙碌

说话间一切已经收拾妥当了,林小泉和鱼儿便叫过去看丝,引章便笑着让了三位蚕娘一起过去。

桑蚕丝又白又细,就是数量上明显少于其他三种;樟蚕丝数量倒是不少,但颜色有些暗黄,而且软趴趴的没有韧性;最好的是柞蚕丝,数量多,丝线又白又亮、韧性又好,光洁晶莹,一看就是上等货色;乌桕蚕丝不是白色,竟是天然的琥珀色,色泽纯净发亮,坚韧异常,罗娘子、鱼儿等看了亦忍不住啧啧称奇。

“小泉哥哥,你看怎么样?”引章笑吟吟道。

林小泉已经看出她心意所属,且也是自己心意所属,便指着笑道:“依我看,柞蚕和乌桕蚕都不错,丝质上乘。”

“我也是这么想呢”引章笑道:“那就这么决定了,明年就养这两样吧”

“好”林小泉笑道:“至于养多少,咱们再细细商量。”

引章点了点头,心里默默盘算,要准备的事情确实还很多很多,一时间也无法理出个头绪。她索性不想,望了望众人笑道:“大家都辛苦了,今儿回客栈好好休息一晚,明天咱们就回杭州吧”

“是是,这回离开家里这么久,还真有些想家了呢”

“我也是”蚕娘们笑着,容光焕发,念着远方的家,一颗心早已飞远了。

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林小泉便送引章一行人启程回杭州,妞妞跟引章很熟了,哭闹着要跟小叔叔走,引章也有些不舍,但总不能带她一起走,只好和林小泉连哄带骗方才将她哄住了。

临行前引章和林小泉商量,两人一个去泉州、漳州,一个回江南,分头抓紧时间物色工人,技术出色的,只要愿意来,不妨先签下合同,预付一部分定金。他们都已经看清楚了,养蚕需要技术,缫丝更是技术活,没有熟练的工人,明年开工了就麻烦了。还有订制安装蚕室里养蚕的分层木架、采柘叶的竹篮竹筐、大小缫丝车乃至于铁锅、护理柘林的农具等,也都需要开始着手。好在柘林整理已经接近尾声,建房建屋工程也完成了一大半,客栈基本上已经建好,正在打磨配置家具,林小泉已经培养了两个得力手下,由他们照看原来的工程,而他可以分身做更重要的事情了。

回到杭州,正是六月初。一进城,引章便按原来的协议价付清三位蚕娘酬劳,额外每人送三两车马费,好言好语打发了她们。蚕娘们原本还有些担心拿不到那么多工钱,毕竟,不过两个月,好吃好住另有十两银子奉送,这样的好事哪里有不过,横竖已经付过五两订金了,即便拿不到剩下的五两那也不吃亏。谁知不但拿到了,还多了三两,无不欢喜,大赞骆小姐心地好,善良和气

送走了蚕娘,引章和大脚、鱼儿这才回到慕鸿楼对面湖春路上的骆宅——一处今年新买的宅院,吴管家带着小何、三道都住在那里。

回到骆宅时,吴管家他们都不在,只有打扫院子兼门房、杂务的一对吴姓夫妇仆人在院子里扫地。吴管家跟引章书信沟通过,两处分店均定在六月十八开张,料想他是做最后的准备去了。引章便没让去找他,只让吴氏夫妇帮忙把东西收拾好,简单梳洗一回,随意吃了些点心便休息去了。这一觉直睡到天黑透了才醒来。醒来时,吴管家早已等候多时了。

吴管家见了便笑道:“大小姐回来怎么也不叫人先带个信,好教我预备预备”

“我知道你也忙啊,这又不是什么大事,何必麻烦?哪里就这么讲究了”引章笑笑,一边坐下喝茶一边顺口问道:“这边的事预备得怎么样了?”

“事情都已备好就等着开张了”吴管家无奈笑笑,道:“我想小姐也饿了,还是先吃饭吧,吃了饭再谈正事。”

“说的也是,要谈的事还多着呢”引章点头一笑。

一时吃过饭,引章和吴管家来到书房,各自落座,鱼儿泡上了茶,便静静站在引章身旁。照例先是吴管家向引章简略禀报了新店筹备经过,一边说一边把账本拿给引章看。据他说王效珍颇为能干,而且十分上心,玲珑布庄新店基本不用他操心,一概琐碎繁杂事宜都是王效珍一一办下,也幸亏如此,他才有时间和精力办理慕鸿楼的事。“不然,还真会忙不过来”吴管家说着又忍不住大赞王效珍不已。

“我早就看出来他不错”引章颇为得意,又道:“两店用的人可都找着了?”

吴管家点点头,道:“厨师一个月前已经到了慕鸿楼,主要是跟桐生他们学几道拿手菜,两处雇佣的伙计已经定下了,如今有一半已经在帮忙跑腿做些准备工作,掌柜的人选也有了,等大小姐见过就可定下。”

每个店的掌柜在聘用之前必须由引章亲自见过,这是她一开始就定下的规矩。

引章缓缓的点着头“嗯”了一声,看上去有些神思不定,好像在琢磨什么似的。

“小姐”吴管家紧张了,有些惴惴然笑道:“莫不是有什么地方不妥吗?”

“没有的事”引章忙抬眼笑了笑,道:“我是在想,小何这两年跟着你也历练了不少,上京几次也都是做的布匹生意,你觉得,布庄的掌柜他能不能胜任?”

原来如此吴管家一颗心这才放下,想了想笑道:“小姐如此抬举小何,这是他的造化他从前便跟着我,一直很不错,我想胜任是能胜任的。但只他做了掌柜,三道一人上京总不太好吧?”

引章一怔,这才想起又到了该贩货上京的时节了。当初与鑫艺签订了长期供应的合同,这两年双方合作一直非常愉快,去年就听小何与三道禀报过了,鑫艺的大掌柜很有兴趣将他们列为第一大供应商,并且极力撺掇他们能够多跑几趟船。可是事情一多,引章早把这事给忘了,这时才猛然被触动起来。

“你说的也是”引章皱皱眉,颇有些无奈,苦笑道:“早知如此,当初不该跟鑫艺签那份合同的,唉”尽管可以找理由停了合同,大不了赔偿鑫艺一些钱,可是引章并不愿意那么做。毕竟,人家在她们最困难的时候帮了她们一把可是,如今却弄得束缚了两个帮手在上头

“小姐何出此言”吴管家讶然道:“每一趟船下来,基本都有两到三倍的利润,这也是赚钱的生意呀”他停了停又笑道:“我本来还打算跟小姐合计合计,把这生意做大呢”

“哦?”引章不由被他引起了注意和兴趣,笑道:“你倒是说说,如何做大?”

吴管家顿时精神一振,道:“京杭大运河联通南北,一路途径江苏、山东、河北各处港口重镇,为南北货物互通有无之重要渠道,多少南来北往的货物皆由它流通。小姐您想,杭州乃江南富庶之地,京师又是天子脚下繁荣异常,更别说途径那么多大城市了,有多少货物消不掉?这一来一去,南货北运,北货南运,这不都是利润吗?如今咱们有鑫艺做跳板搭桥,要想打开京师市场也不是难事,只要做好了京师的生意,打响了名声,还愁在别处打不开?到时候,别说京杭大运河沿岸,就是做到全国也未尝不可啊”

引章不禁怦然心动,悠然神往,吴管家说得一点也不错鑫艺这条线决不能就这么断了不但不能断,而且还要依托他牵扯更多的线。可是,引章皱眉摇摇头,苦笑叹道:“吴管家,说得容易,如今咱们哪里有这么多本钱呢这个生意要做就要大做,只有做大才有的赚,才容易打出名声要做大就要货物齐全,布匹、丝绸、茶叶、药材、细瓷、酒水、皮货、木器乃至于胭脂水粉、干贝海货、杂粮五谷、蜜饯干果等等等等无所不包,还要有相当规模的船队、要租用大仓库、要雇用众多伙计工人,还不算初期打开市场需要走的人情送的礼,你想想,没有二十多万的本钱哪里能够白石镇那边最快也要明年下半年才有收获,在此之前那边投入的银两至少需要二十三万,加上开这两家分店,你想想,咱们还剩下多少?连慕鸿楼和玲珑布庄赚的钱一块算在内,咱们现在最多也就五六万两可以动用吧?还不够零头呢”

“小姐说得一点不错,”吴管家胸有成竹,不慌不忙道:“可是,咱们还有别项银子可以动用啊。”

“哦?”引章诧异睁大了眼,与同样狐疑的鱼儿相视一眼,笑道:“别项银子?吴管家,你倒是说说,咱们还有哪项银子可以动用?”

“小姐难道忘了?就是存在钱庄的五十万两”

“啊”引章猛然醒悟,又连连摇头,道:“不行不行那不是咱们的,是卓公子的,咱们怎好动用?这太说不过去了”

“只是暂时借用而已,有何不可?又不是将来不还他的再说了,卓公子不是外出要好些年才回来吗?这就更不要紧了”吴管家不以为然力争。

“可是,我还是觉得不妥。”引章仍有犹豫。

“小姐,吴管家说得不错那些银子在钱庄里白白放着也可惜了,暂借一用并无不可。横竖小姐又不会赖掉他的”鱼儿也忍不住开口相劝。

“对了正是这话呢”吴管家即又接口,灵机一动,道:“难道小姐是怕赔了本将来还不上不成?”

“笑话才不是呢”引章不服气脱口而出。一说了才明白上了吴管家的当。既然不怕,那就非得证明证明了,那就只有同意他的做法。

“那,那就拿二十五万两试试吧”引章无奈,只好点头答应。

“是,小姐”吴管家深感欣慰,忍不住捻须微笑道:“这事我已经想了很久了,跟小姐商量商量,等下趟小何我便跟小何他们一同上京,先到京师去探探行情。”

引章点点头,道:“不单单是京师,沿途风俗人情、物产有无,让小何和三道都多打听打听。而且,咱们一开始货物的种类也不能太多太杂,得有主有次,挑选几样走俏的即可。”

“是,小姐我也是这么想,一切等考察之后再定也不迟”见引章已经答应,吴管家反而不急了。一来,他已经盘算许久,脑海中已大致有了盘算;二来,大生意务必周全谋划,这也不是一时一刻便能决定的。

“那就听我说说白石镇的事吧,那边的事也还有的忙呢吴管家,这也是件等不得的事呢”引章微笑,这才有机会提起养蚕的事。

才刚刚将那边的情形说个大概,已是深夜了,引章呵欠连天,脑子里也混沌得像一片浆糊,不得不中断谈话,留待明日再谈。

第二天上午,吴管家又把小何和三道叫了来,原来两人上京的货物已经装船,明天一早就要离开码头起航了,吴管家是想着引章也许有所交代,所以匆匆忙忙把他们叫来。

于是,引章不得不把养蚕一事暂且放下,简单的跟他们说了自己和吴管家贩运南北货的想法,小何和三道大为兴奋,都说这个想法好极,摩拳擦掌,颇有大干一场的雄心壮志。引章本来还有些勉强,这时也不免来了兴趣和决心:要办就把事办好这一来,几人一说就是小半天。然后,引章又顺便见了新掌柜候选人,确定了人选,直到下午,才有机会旧事重提。

依着引章的打算,来年准备试养一万张蚕,一张蚕从孵出蚕蚁到结茧大概需要500斤叶,这么算下来,头一年只需照看两千多亩柘林便足够了。一张蚕可产蚕茧50—60斤,6—8斤蚕茧可缫得丝1斤,一斤丝最少也值5钱银子,倘若顺利,明年一年养两季蚕,光这一项便可收入至少八万银子,这是一笔大数目,吴管家意外之余也不得不重视了。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100章 人手

第100章 人手

可是,这只是引章预算中的,因为还不知道雇不雇得到那么多人。在这一点上她一再强调,所雇之人必须是熟手,至少,百分之八十以上是熟手,不然,万一养殖过程中出现意外,或缫丝时老出现断丝、缫丝缫不干净等状况,那还不如不养那么多。

吴管家道:“一个人照顾六张蚕,一万张得一千六百六十六人,加上做饭、扫地、打理柘林,最少也得一千七百好几十人”吴管家倒抽一口凉气,怔了怔,不由得两手一摊,道:“小姐,这么多人,一时之间得上哪里找去”他说着不禁皱眉叹了口气。

“不是这么算”引章摇摇头,沉沉道:“你的算法是农村散养的算法,养蚕采叶都是一个人,还得做一些家庭琐事,效率自然就低了我们不应该这么着。我想,应该把所有人分成组,一人单管一事,采叶的、养蚕的、护林的、后勤的各干各事,这样起码可以节省几倍的人力,我想八百人应该足够了。这八百人当中,除掉护林、后勤六十人左右,采叶的也不要求什么技术,唯独养蚕的,都要有经验才行,而且其中还得有十到二十个好手,这才是难的”

听她这么一说,吴管家略为放心又更犯难,“这么说,重点是要雇到好手,只要这一部分解决了,别的都好说”

“正是”引章点点头,道:“干体力活的可以从当地就近找,林小泉也到漳州那边去物色养蚕人去了,吴管家,你觉得,咱们在江南这边招两三百蚕娘难不难?”

“这也难说”吴管家沉吟好一阵,缓缓道:“那得看什么价钱了。”

“当然不是请罗娘子她们的价钱了”引章忙道:“那样咱们还挣什么钱呢技术好手一月三两,其他的一月二两,护林和后勤的一月一两五钱,这个价钱也不低了。而且,食宿的标准绝不会低”对于食宿方面,引章向来不会亏待人,在马陵湾雇短工时都是如此,这一点骆家的人都知道,也因此更加敬重她。

“话是如此,”吴管家又道:“只是江南富庶,技术好的蚕娘不到高价谁愿意离家呢?要我说,小姐,咱们得有自己的人”

“嗯?”引章心有触动,忙道:“你说,怎么叫有自己的人?”

“买人”吴管家简单吐出两个字,道:“买一批伶俐的小姑娘,往后也不必年年着急求人了”

引章沉默,终于点头:“你说的很对”尽管她仍是不太习惯吴管家把人口当成货物一般买来买去的说法,可她不能不承认,这确实是个极好的法子,也是必须的法子。她得有自己的技术团队,得培养一批骨干,在这个时代,唯一的办法就是先把人买下来,然后再来栽培

“那就这样说定了”这样一层一层分配下来,吴管家已不复为难惊慌,恢复了原先的沉稳,从容不迫道:“雇佣十来个技术较好的和一百五六十一般的,然后再买一百来人,小姐你觉得如何?”

“那就这样吧”引章点点头,道:“雇佣的可以先说好,让人报名,买的争取在十月份完成,料想那时白石镇那边房屋都已建好收拾好,直接把她们先送过去。可是,”引章又笑道:“吴管家,你是知道的,这种事我可不在行,你——得闲吗?”

吴管家一怔,想了想,决然道:“小姐放心,我不得闲,有人得闲,绝不会误了小姐的大事就是了”

“哦?”引章不觉笑道:“洗耳恭听”

“小姐怎么忘了?”吴管家笑道:“丁凡不是现成的人选吗?他在江南三流九教的也混过不少时候,这事应该难不倒他”

“说的是,我不该把他忘了”引章听了倒有些惭愧。

至此,又一件大事完结。引章便打算在杭州玩几天,顺便去松风书院看一看弟弟,然后再回马陵湾的家。谁知到了小孤山,人家书院居然不允许探视,连山门都没能上去就被很客气的请了下去。引章不由得感慨,古人读书真是比现代人还要辛苦,虽然不用数理化英全面发展,但一年到头不得休息,想想也真够可以的至少换了是她,她就受不了。没有寒暑假也没有周末,那多没劲

上不去山,只好乖乖退下。天气甚好,特意让车夫放慢速度,让马儿拉着车从小孤山出来,沿着西湖湖堤缓缓绕行。打起帘子远眺,西湖六月中,风光无限好,画舫轻舟,碧波翠柳,红莲锦鲤,让人一路行一路沉醉。经过梅山时,偶抬眼望那满山的苍翠浓荫和那浓荫中流朱的飞檐一角,想起那日与卓吾在此赏梅,引章不觉有些怔怔起来,神思惘然,情不自禁便想着她自己也说不清的一些东西,再望眼前,不由痴了

第二天,引章等便乘船回了马陵湾,吴管家左右无事,便也一同随行。

回到家彼此见了面,自有一番热闹不必说。安寄翠自管了事之后,精神有了寄托,心情日渐开朗,人也变得有活力生气自信多了,名副其实便是当家女主的样。这是引章和吴管家所非常乐意见到的,吴管家笑呵呵的不便说什么,引章却口没遮拦小小打趣几句,母女二人越见亲密。

晚上用过晚膳,母女内室更有说不完的私房话。引章和鱼儿便将白石镇的经历向安寄翠娓娓道来,安寄翠听得津津有味,不觉感慨笑道:“可惜了,要是我也能够去一趟就好了”

“骆家的产业也是娘的产业,娘想去有何不可?”引章笑道:“只是现在一切都还在筹备当中,等明年一切步入正轨,娘,咱们一起去住些时日好不好?”

“是啊夫人,白石镇那里有山有水,山水相映,山清水秀,比咱们江南别有一番滋味,好着呢确实很值得一去呢”鱼儿也在旁边笑着道。

“是么”安寄翠望望她,又望望鱼儿,不觉笑道:“这么说我还真想去瞧瞧是怎么个好法了”

“娘,那就这么说定了,等那边好了,我就安排“引章立刻接口笑道。

安寄翠抚着她的头,微微摇头无奈笑道:“你啊,还是这么个急性脾气”

引章吐了吐舌头做个鬼脸,又打趣笑道:“那就不急,听娘的安排好了娘现在管着家里的事,哪里说走开就能走开呢”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101章 新人

第101章 新人

安寄翠听罢便笑道:“外头的事都有丁凡管着,倒不需要娘操什么心。说起来,这个丁凡还真有几下子,你当初倒没留错人”

引章笑着说是,忽然想起吴管家的主意,不禁问道:“娘,外边的生意现在忙得不得了,恐怕丁凡也要跟着出去一段时间呢要是他出去了,您瞧瞧家里谁还能管事?”

安寄翠有些诧异,但一想到骆家如今铺排开来的场面也就释然了。她想了想,道:“那得看丁凡去多久了,如果只是短时间让丁谷照看照看没什么问题,若是去得久了,那就不知道了。”

引章这才放了心,笑道:“那就好办了,我想不会太久,最多两个月吧”说着便把跟吴管家的商量一五一十说了一遍。

安寄翠听罢笑道:“既是这样,你去跟丁凡说一声就行了,现在已经过了农忙时节,没什么大事要料理。不过我想,”安寄翠笑了笑,道:“丁凡现在一有空就读书写字,劲头可足得很那,我想,阿章你必是跟他说了什么、打算要好好用他的吧?如果真是这样,庄子上管家的人选可得早早定一个下来,省得到时候他一走,外边没有用得上的人。”

引章猛然醒悟,笑道:“娘说的是,我明天就告诉他娘,您觉得丁谷能接替他吗?”

安寄翠道:“丁谷比不上他这个堂兄,不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目前也就他最合适了而且他是丁凡的堂弟,凡事该怎么做,丁凡自然会关照他。”

“娘您真是慧眼如炬,这样正是最好的安排”引章不由大喜。

安寄翠却有些伤感似的,轻轻叹了口气,悠悠道:“看你说的我跟了你爹这么久,耳濡目染,怎么管家、怎么用人,还能一点儿也不知道?”

“娘”引章听她又提起过世的爹,带着劝慰回避的语气拖长声音唤了一声,扭头望望天边那一弯浅浅的月色,笑着打岔道:“娘,夜深了,咱们先睡吧”

安寄翠温婉的笑了笑,轻轻道:“傻孩子,你不用担心我,我想你们爹那是会想一辈子的,可我也懂得,如今你们姐弟才是我最重要的人,你放心,娘并不是放不下过去,而是,忘不了,也不愿忘你们爹在我心里,一直都在,他一直都陪着我,从未离开。所以,阿章,提起他,你不必忌讳。”

“娘”引章低低的唤着她,目光十分复杂,心里更是五味陈杂,既感动又伤感,既欣慰又遗憾。她不觉侧目悄悄打量着安寄翠,此时,她微微仰头,望着上方,她只看到她完美的侧脸,晕黄的灯光下光洁细腻如象牙,看到她长长的睫毛,轻浮而细密,温柔得像一片云。她的目光柔和,神色恬静,一如不起波澜的秋日碧潭,静则静已,太过淡泊。这样的表情,让她有些怕见。她不由得暗暗思量:她那么年轻,那么美丽温婉,难道,她就要这么过一辈子吗?一个人默默的守着相思的滋味,依靠心底的回忆活下去,直到红颜凋零,满头青丝变华发,从丰盈到枯萎,直到生命的尽头?

不引章忍不住轻轻打了个寒颤,这样的生活,有什么趣她应该有新的生活,她应该拥有新的感情,才不辜负了当下的青春正盛和作为一个女人的花容月貌。生命只有一次,青春也只有一回,她不应该也没有必要为了已去的人苦苦守候。

“娘”引章一时冲动,忍不住冲动提高了声音,含着满满后意唤了她一声,话到喉边,终是生生刹住。她不能说那样“大逆不道”的话,不然,定会适得其反,反受教导。

安寄翠眉毛挑了挑,有些诧异的望着她,等着她后边的话。半响,却不见她再说什么。“阿章,”安寄翠不觉笑了,柔声道:“你这孩子,有什么话要说又不待说的,在娘面前,还有什么顾忌么?”

“没什么,娘”引章掩饰笑笑,怔了怔,笑道:“我,我没有什么顾忌,只是忽然想到的话偏生要说那一刹那又忘了唉,真是的”说着懊恼的拍了拍额头。

安寄翠信以为真,笑道:“看来你是真的累了,好了,先去休息吧,有什么事明儿再说是了,这一次回家,准备呆多久呢?”安寄翠不禁调侃着笑问。

引章撇撇嘴,娇嗔道:“哦,娘就这么想赶我走呢刚回来就问人家什么时候走了”

安寄翠“嗤”的一笑,亦嗔道:“你呀瞎说什么呢娘巴不得你多留些时候,只是知道你没那么大闲空。问清楚了,娘心里有个底,也踏实些。”

引章想了想,笑道:“六月十八两处分店开张,到时候去一趟杭州,住几日多半要回来的。恐怕得呆到九月份再去福建吧”

“那就好”安寄翠放心的透了口气,笑道:“难得你肯在家呆这些时候,咱们母女也有个伴。”

母女二人正说着,门帘轻挑,一个长身苗条的身影从里屋闪了出来,向她二人笑道:“夫人,小姐,有什么话明儿后儿多少说不得呢,这么晚了,早些歇着吧”

“说的是,快些歇着吧”安寄翠不由瞟了一眼墙上的西洋钟,笑着让引章去休息,引章也真有些倦了,便打着呵欠起身向安寄翠道了晚安,随着鱼儿和刚说话的丫环名叫藿香的回屋休息。

自她走后,安寄翠又让买了三个丫头,一个叫藿香,十七岁,年纪大些,方便做事,正好可以跟在引章身边照顾生活起居,另两个不过十四岁,一个叫幽兰,留在她身边使唤,另一个叫宝珠,也随了引章。引章刚回来,安寄翠便让她们过来见过了。藿香等早已得安寄翠调教,见面之后又觉引章和蔼可亲,更加起了亲近之感,并无陌生。安寄翠既然让她照顾引章起居,说得郑重其事将引章托付给她,她深感责任重大,立刻进入了角色,整理好房间,铺好床,见入夜已深,引章母女仍在聊天便忍不住出来笑劝。

回屋之后,引章见藿香一切都已安置得妥妥当当,就连她带回来那些琐琐碎碎的行李也都一份一份理清楚,屋子里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心里十分欢喜。正要笑着说句夸赞的话,藿香已经笑盈盈绞了热毛巾过来服侍,引章忙接了过来,笑道:“藿香姐姐,以后这些我自己来就好。”

“那怎么行呢”藿香执意不肯,替她散了头发,又要替她脱衣裳,引章打死不肯,扭着手连说不必。一旁鱼儿见了亦笑道:“藿香姐姐,大小姐就是这个古怪脾气,你不必如此,不然,她反而不自在呢”

“就是就是鱼儿说得是藿香姐姐,你也赶紧休息去吧。”引章忙道。

藿香这才缩回了手,笑道:“既然这样,那我就先下去了。”

“你快去吧”引章忙点点头。藿香却不就走,到底等她躺下了,替她掖了掖被角,放好帐子,仔细检查了烛火,这才轻轻掩门出去。

引章头枕着胳膊望着黑暗中的帐顶发呆,不觉无声无奈笑笑,摇了摇头,她的娘一打开原先被束缚着的思想之后,还真是做什么都自有一套,连调教人都这般出色。也正因如此,她更加不信她的心已死,不信她心甘情愿活在回忆里。总有一天,她会让她找到一个幸福的归宿,一个女人的归宿。

第二天一早,刚起床打开门,藿香便笑着叫了声“大小姐早”进来伺候她穿衣洗脸梳头了,小丫头宝珠则在她的吩咐下叠被整床,鱼儿省了事,乐得自去梳洗。这一日起,引章才真正过上了所谓“大小姐”的生活,从前鱼儿虽也兼顾着伺候她的活计,毕竟不多,因为她还有许多别的事要忙,差不多的都是她自己动手。她尚不习惯被人伺候的感觉,举手投足总有些别扭,过了好几天方才习惯了过来。藿香反而坦然,尽职尽责,十分细心,处处体贴入微。

引章回到家,照例各处巡视一番,陪着她的除了鱼儿、藿香,还有丁凡和小喜。

首先迫不及待的自然是先去看那新买的几百亩地弄得怎么样了。一行人去到当地,只见放眼延绵不断全是种好的竹子,泥土尚新,当年生长的新竹虽然稀稀落落,却十分青翠,再过两三年功夫,定是一片葱茏。

引章又惊又喜,向丁凡笑道:“丁凡,你别告诉我,这六百亩地全都种上了?”

“是的,大小姐。”丁凡笑了笑,道:“这是夫人的意思。夫人说横竖咱们请得起人工,一次种上倒也省了事。”

引章点点头,笑道:“娘说的也是,过两三年,光是卖竹笋这一项就可添好些收入了”

“是啊,不光是竹笋,到时还可以在竹林里圈地养鸡呢”小喜也笑着道。

“这话说的不错跟我想的一样”引章赞许的投去一瞥,笑道:“小喜,以后养鸡大业就交给你负责了,人手不够你跟丁凡说跟夫人说都可以”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102章 货运

第102章 货运

(感谢原动天、jykuan4569的打赏)

小喜精神一振,喜滋滋笑着答应,丁凡忙道:“小姐放心,人手方面我会安排。如今庄上雇了十二名长工,八男四女,如今已经派了两名妇女帮着小喜了。”

引章更加高兴,连连点头,笑道:“你这安排的很妥当,不这样你们哪里忙得过来”

一时从竹林出来又到了鱼塘边,塘中已如去年一样养了鱼,塘边竹山脚下圈着的地也依然养着鸡,引章简单问了问,便绕到竹山后边,去看那新搭建起来饲养乌鸡的养鸡场。

这些乌鸡还是吴管家从江西老家带来的,据小喜说,成年鸡加上孵出的小鸡以及后来吴管家又叫人购来的一批,大大小小总共两百一十三只。引章看过去,什么年龄阶段的都有,果然是大大小小养鸡场是按照两千只的规模建的,两百多只鸡放养其中可见单薄,它们在里面简直可以撒着欢的跑看了这边又去看矮山后边的——现在已经可称之为橘山了,因为栽了不少的橘树。

经过河沟时,发现三十来只鸭子、十来只鹅在水里游弋嬉戏着,扁扁的嘴伸在水草中觅食,时不时引颈嘎嘎直叫。见引章望向自己,丁凡便笑道:“前些日子在镇上见有人卖小鸭小鹅买了一些,一来有水不养浪费了,二来也热闹些”

引章笑道:“养一些也无妨,可以改善生活嘛,说到热闹,我倒想起来,你打听着谁家有好一些的狗弄只来养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