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出去干嘛?不如就病死在这里好了。”陆有仁灰心丧气道。

家没了,前程没了,母亲和孩子都嫌弃他,就连他最疼爱的芳华也对他充满了抱怨,见死不救。他的人生一败涂地,他都不知道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指望。

“老爷,您不能这么想,皇上只是说暂停职务,又没说将您革职为民,等事过境迁,皇上还是会重用您的,至于老夫人,四少爷还有三小姐,甚至大小姐,他们都不会不管您的,所以老爷,您可不能灰心,熬过去就都会好起来。”朱旺劝道。

陆有仁听朱旺提都不提芳华,心酸不已,再想到陆小宁,陆有仁就更伤心了,父女之间闹的这么僵,还有转圜的余地吗?

这一天躺在这里,他一点一点的回想过去,小宁初回金陵的时候,跟他这个做父亲的还是很贴心也很亲近的。那时候他也以小宁为荣,关心她,处处都想着她,是什么时候父女两的关系开始闹僵的?

应该就是从他要求小宁卖商铺给芳华做陪嫁开始的吧!

小宁恨芳华,不愿照应芳华这个妹妹。于是他很生气,骂她大不孝,没有姐妹亲情。

从那个时候起,小宁和母亲就跟他离了心。

现在想想,小宁不愿意也是正常的,毕竟芳华差点害死小宁。其实真正没有姐妹的亲情的人应该是芳华,芳华才是最自私的,像极了她娘。可惜他一直看不透,不是看不透,而是看见了装作看不见,因为私心,疼爱了十几年不是说不疼就不疼的。

若不是芳华狠心的把他关在门外,他到现在都不会醒悟。

人呐,总是要走到绝路才会回望来时路,才会发现,自己是有多么愚蠢。

“朱旺,你不懂,大小姐是不会再认我这个父亲了。”陆有仁沮丧道。

就是小宁有心要认,纪家也不会允许的。

有些话朱旺憋在肚子里很久了,实在是不吐不快。

“老爷,您划算来划算去,最后不还都是为儿女划算吗?大小姐走的时候把老夫人带走了,五少爷带走了,现在连四少爷也在大小姐那,这不是已经说明问题了吗?大小姐是气您一味帮着二小姐,大小姐心里是有陆家的,她不会不管陆家,不管两个弟弟,只要您以后不管二小姐的事儿,大小姐会不认您吗?”

“况且,二小姐的所作所为,真的,别说大小姐三小姐看不下去,连小的这个做奴才的都看不下去,老爷,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您还管她做什么?小的再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昨儿个,换做三小姐,大小姐,她们都不会将您关在门外,哪怕老爷您真的得了瘟疫。”

朱旺是真真被二小姐气到了。

陆有仁心头越是敞亮就越是惭愧。

“三小姐现在就在外面的救济站里呢,她惦记着您,哪也没去,就在外头等消息,二小姐还说她自己跑到纪家去,投靠纪家了,吃香喝辣去了,这得多龌蹉的心思才能说出这种话…四少爷一回金陵就不顾这里危险跑来打听您的消息,而且还是纪家明公子带他过来的…”

陆有仁叹了口气,道:“把药给我。”

他要好起来,好起来看看那个丢弃了父亲的女儿以后能有多大出息。

☆、第523章 你已经做的很好了

疫情发生的第三天,阿英的娘还是走了,几度在生死线上徘徊,终究还是没能经受住病魔的折磨,成为了这次疫情首例死亡病例。

阿英趴在娘的遗体上失声痛哭,陆小宁很想安慰阿英,可是她自己也很难过。眼睁睁地看着病人在自己面前咽下最后一口气,而你却无能为力的感觉实在是太糟糕了。

“白芷,你安慰一下阿英,则廉,尸体要尽快处理掉。”陆小宁说完,低着头回到值事房。

顾十风跟了过去,见陆小宁趴在桌上,肩膀一抽一抽的。

顾十风手足无措,他不懂怎么安慰女孩子啊!

一只手搭在了他的肩膀上。顾十风扭头一看,是韩大人,正要行礼打招呼,韩大人冲他摇摇头,又抬了抬下巴,示意他先走开。

陆小宁都不记得自己上次哭是什么时候了,她并不是个爱哭的人,可现在她就想哭。她以为自己足够了解瘟疫,她知道历史上爆发过的各种瘟疫类型以及治疗方案,她有着比这个时代的人丰富不知多少倍的对付瘟疫的经验和手段,可是,她还是无法阻挡死神的手,把病人从她的手里夺走。

她向阿英保证过,一定会治好她的娘,她以为她可以的…

可现在,她食言了,她都没脸见阿英了。

“可能很多人都忘了十一年前发生在六阜的那场瘟疫,真真是一夜之间浮尸遍野,大家都吓坏了,还能跑的动的都赶紧逃命,官府兵力不足,拦也拦不住,于是,瘟疫扩散到无法收拾的地步,整整死了九万人呐…”

韩大人不知什么时候进来,坐在椅子上,娓娓叙说。

陆小宁的注意力不由的被吸引过去,这场瘟疫,她有听师父提起过,是大周朝立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瘟疫,死了无数人…彼时她对这个“无数人”的概念也就停留在破万的数,要知道古代的人口密度远不如现代,死上万人已经是很了不得了。

没想到韩大人告诉她,是九万。

九万是什么概念?

像六阜县那种穷地方,人口本来就稀疏,等于临近几个县的人差不多都死光了。

陆小宁震惊。

“那时候我还在六阜县医署里任职,县里年轻一些的大夫都跑了,就剩下几个老到眼神都不好使的老郎中,全部加起来只有五个人,我们啥念头都没了,就是救人,有的刚送进来,还没等到大夫给他看,就咽气了。衙门里的官差,压根就没空去维持什么治安,光焚烧尸体都忙不过来。”

“这场瘟疫蔓延了将近三个月,到后来,已经没有病人再送来,而医所里,也只剩下我一个大夫,连县太爷都死了。朝廷说我救灾有功,嘉奖与我,把我调入了金陵医署。”

“十一年过去了,我常常夜里做梦都还能梦到满地的死人,望不到头的死人。所以,刚一听到金陵城爆发瘟疫,我这心都抖了起来。我就想,这次不知道要死多少人?那种恐惧,没有经历过瘟疫的人是难以想象的。”

“我很清楚,东篱巷的这场瘟疫比十一年前六阜的那种瘟疫更为严重,来势更加凶猛,可是,三天了,轻度感染的病患的病情一日比一日好,几个中度感染的病患病情也趋于稳定,尤其是新增的病患数量不曾失控,让人欣慰不已。”

韩大人看向陆小宁:“这些都与你的快速反应,准确判断,有效治疗密不可分。陆大夫,你已经尽力了,你不知道,当我看到你还有顾公子,则廉,还有那些年轻的姑娘小伙,为了从死神手里把病人夺回来时那种不遗余力,舍生忘死的拼劲,我心里是多么的感动。”

韩大人起身郑重地给陆小宁行了一礼。

陆小宁慌忙站起来还礼:“韩大人切莫如此,折煞小宁了。”

韩大人道:“不,这一礼,你当之无愧,不仅我要感谢你,还有全城的百姓都要感谢你。”

陆小宁被韩大人说的很不好意思。

“韩大人,这是我应该做的,身为医者,治病救人不是本分吗?”

韩大人笑了笑,这话说说容易,但要做起来,做到,却很难,在生死关头,能不畏生死的人太少太少了,就像这几日,朝廷下令,让全城的大夫进疫区,否则就取消行医资格,不是还有那么多大夫宁可不再行医也不要进疫区吗?

“你既然知道这是本分,也就该明白有些事是人力不可为的,这不是你的失误,相反你已经做的很好,与其在这里难过,不如想想如何拯救活着的病人,那些重症患者都还指望着你呢。”韩大人道。

韩大人一番话如醍醐灌顶,让陆小宁醒悟过来,她难过是因为之前太过自信,以至于受挫后便沮丧起来。

“多谢大人,我知道该怎么做了。”陆小宁又恢复了斗志,眼圈虽然是黑的,面上虽然是憔悴不堪神色,可她的一双眼睛却是明亮如星,无比的坚毅。

已经死去的救不回来了,但她要努力保住剩下的这些重症患者的性命,能多保住一条命就是赚的。

韩大人欣慰的点点头:“你先休息一会儿,养足精神,才能让脑子清醒,或许就能想到法子了。”

顾十风一直没走,在院子里等着,看到韩大人出来,顾十风迎上前去,小声道:“她…没事儿吧?”

韩大人瞥了他一眼:“能有什么事儿?女儿家的,偶尔脆弱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哭一哭倒是有助于缓解压力。”

顾十风讪讪笑道:“大人说的极是。”

“韩大人,急报。”

一个官兵跑进来,把一封急报交给韩大人。

韩大人听到急报就皱眉头,打开来一看,不由得脸色大变。

顾十风惴惴不安地问:“怎么了?”

韩大人把急报给他看。

顾十风看了一眼,不禁惊呼出声:“城南死了九人?”

在屋里的陆小宁听见了,忙跑出来:“城南怎么了?”

顾十风一脸不可思议道:“城南已经死了九个人,而且新增病例在今早达到了一个高峰,足足有三十七人…”

☆、第524章 我们要陆大夫

这个数据说明城南的疫情失控了。

陆小宁还以为阿英的娘是首例死于疫病的病例,没想到不是。

“怎么会这样?不是刘院判在那边坐镇吗?城西呢?城西那边怎么样?”陆小宁焦急道。

韩大人沉吟道:“城西的情况还好,新增病例与我们这边差不多,且,目前为止没有收到死亡病例。”

待会儿他就得去写急报了,因为已经死了一个人。

陆小宁略略安心:“请大人尽快打听一下情况吧。”

韩大人道:“我这就去打听,咱们这边一定要稳住。”

一个区域失控就已经够糟糕了,如果两个,甚至三个疫区都失控,那就真的乱套了。

目送韩大人匆匆离去,顾十风自言自语地说:“按说不能啊,刘院判的医术在御医院也是排的上号的,甚至比吴大夫更高明,吴大夫的专长是针灸。”

“这个不好说。”陆小宁心情沉重道。吴大夫的医术虽然比不上刘御医,可吴大夫为人谨慎,谦虚,愿意采纳别人的意见,可刘院判比较骄傲自负,她在御医院呆了一段时日很清楚,刘院判是只听得进好话,听不进忠告的,比较自以为是。

从城西城南发现疫情,设立疫区之初,吴大夫就拿了自己写的方子来请教她,丝毫没有因为她年纪轻就轻视她,相反,刘院判就是太过自负,根本就没有要与人商议的心思。

“惨了惨了,城南算是比较富裕的区域,不少官宦家都在城南。”顾十风感慨道。

他并不是说富人的命比较值钱,但富人比较有话语权是事实,这下,朝廷的压力大了。

陆小宁也叹气:“但愿朝廷能派个有用的人去主持一下事物,尽快控制住疫情。”

“小姐,柱子窒息了。”商陆跑来叫陆小宁。

陆小宁脸色一沉,用跑的跑向重症病房,顾十风也急忙跟了上去。

柱子是最早发现疫病的患者之一,属于重症患者,说来这病毒也是奇怪,对原本身体虚弱的人危害大,对原本身体强壮的人危害也很大,倒是对那些身体谈不上好也说不上坏的,影响要小一些。

陆小宁赶到的时候,柱子的脸都紫了,没了气。

则廉道:“我处理了阿英娘的遗体回来,就发现柱子窒息了,我按照你的法子给他清理口腔内的堵塞物,做了****按压,但是…”

则廉一脸羞愧地说。

陆小宁不假思索道:“立刻去取空心的麦秆来,医所边上就有。”

她来的时候就注意到了。

商陆立马道:“我马上去。”

商陆是施展轻功翻墙出去的,抽了几根麦秆又翻墙回来,把医所里的人都吓到了,原来陆大夫身边的丫头还会武功。

“小姐,麦秆取来了。”

陆小宁又斩钉截铁道:“白芷,我的手术刀。”

白芷立刻去拿来手术刀。

陆小宁取了麦秆中间一段,然后对着柱子的脖子,就是一刀。

“小宁,你这是…”

顾十风惊呼起来,话没说完,就看到陆小宁把麦秆插进了切开的气管。

“十风,****按压。”陆小宁镇定地下指令。

“哦。”

顾十风立刻给柱子进行****按压。

连续按压了二十几下后,柱子噗的呛出一口脏污。

“活了活了…”众人惊喜不已。

陆小宁一言不发地继续帮柱子清理口腔里的脏污,慢慢地柱子的脸色恢复了些许血色,睁开了眼睛。

陆小宁这才长松了口气,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道:“柱子是气管被堵住了,无法呼吸导致的窒息,刚才我切开了柱子的气管,用麦秆给他通气,以后,如果再遇到这样的紧急情况,你们可以考虑用气管切开术救治病人,注意下刀的位置和力度,只需切开一道小口子,切莫把气管切断了…算了,再遇到这种情况,你们还是叫我吧。”

陆小宁本想教他们如何进行气管切开术,这手术对于有经验的大夫来说是个小手术,但对于新手,实施起来还是很有风险的。安全起见,还是她自己来做比较稳妥。

则廉喃喃道:“真是神了,以前从来没见过这种救治法。”

人都是靠鼻子嘴巴呼吸的,谁会想到脖子上切个口子也能呼吸?

陆小宁心说:你们见过才怪。

皇宫里,御书房内,皇上龙颜大怒。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东篱巷的情况那么紧急,到目前为止只死了一个人,城南却死了九个,而且疫情还有失控的迹象。”

方院使和顾院判等人冷汗直流,心说:不是有失控的迹象,而是已经失控了。

“方院使,你怎么说?刘院判是你委派的,这种无能之辈,是怎么坐上院判的位置的?”皇上质问道。

方院使诚惶诚恐,忙跪下告罪:“是臣失察,臣无能。”

心里也是无辜极了,刘院判这个院判可不是皇上您自己给封的么?怎么怪起他来?不过,刘院判确实是他委派的,因为刘院判自己主动请缨。他觉得刘院判的医术还是过得去的,所以…

顾院判见状,上前道:“臣愿意进疫区接替刘大人。”

“顾大人,您怎么能去?九针大赛眼看就要开始了,您还有重任在身,岂能涉险,皇上,臣愿意进疫区查明情况。”薛御医道。

顾院判道:“眼下情况紧急,若是不能控制住疫情,还谈什么九针大赛?”

还有谁会来参加九针大赛?

“启禀皇上,陈丞相和沈尚书求见。”外头太监尖着嗓子通传。

皇上瞪了三位御医两眼,道:“传。”

陈丞相和沈尚书一前一后进殿,下跪行礼,礼毕,陈丞相道:“启禀皇上,臣收到百位官员联名上书,请皇上调派东篱巷疫区的陆小宁陆大夫前去城南疫区。”

陈丞相双手呈上折子。

高公公去接了折子转交给皇上。

皇上看了眼折子,心里升起无名火,冷哼道:“他们倒是会挑人,城南要紧,东篱巷就不要紧了?”

就因为城南居住的多是官家富商,他们的命值钱,东篱巷老百姓的命就不值钱了?

☆、第525章 圣旨下

沈尚书道:“启禀皇上,东篱巷最早发现疫情,但疫情控制的效果也是最出色的,按说东篱巷人口密集,环境恶劣,要控制住疫情的传播是最难的,可见陆大夫确有高招。”

顾怀山是不愿陆小宁去城南疫区,那里已经失控了,不管是谁进去,都是非常危险的,陆小宁在东篱巷呆到现在还能平安无事,他都想去烧高香了,又岂能让陆小宁再去城南涉险,他宁可自己折里头,也不要陆小宁去。

于是顾怀山道:“陆大夫确实是功不可没,但东篱巷的平宁绝非陆大夫一人之功,若没有大家齐心协力,不可能由此成效。”

顾怀山面向皇上深深一揖,道:“皇上,微臣愿往城南疫区处理善后,届时可通过急报与东篱巷,城西疫区商讨救治之方,一样可行。”

皇上正要拒绝顾怀山的请求,毕竟顾怀山的名望对于九针大赛十分重要,轻易不能让顾怀山去涉险,皇上心里是意属薛大夫去替换刘院判那个无用之辈。

却听沈尚书道:“现在金陵城中无人不知陆大夫,都将她视为救星,只信任陆大夫,城南的情况已经失控,这个时候换谁去都难以安定民心,只有陆大夫去,他们才能安心,才会尽力配合陆大夫开展救治,皇上人心所向才能无往不利,疫情猛如虎,已经是刻不容缓,还请皇上慎重考虑。”

皇上本来也不愿让陆小宁去,可是沈尚书言之有理,这个时候最要紧的是安定民心。况且,这民心是半个朝堂的官员的心。

民乱官还能镇,官乱,那就麻烦了。

皇上不由地看向陈丞相:“陈爱卿,依你之见此事该如何解决?”

陈丞相从私心出发的话,他也不愿让陆小宁去,不然回家,夫人和几个孩子定要埋怨他,但沈尚书说的是事实,于公而言,确实陆小宁是最合适的人选。

方院使道:“实在不行的话,微臣愿往。”

他一个御医院的院使大人亲赴疫区,大家总没话好说了吧?

沈尚书跪请,诚恳道:“恕臣私心,臣一家就在城南,自疫情发生后,臣就不曾回过家,家中是什么情况臣也不知,相信此刻为了一城安宁坚守在自己的职位上的百官们的心情与臣的心情是一样的,东篱巷的疫情已经在掌控之中,哪怕陆大夫不在,大家只要按照陆大夫先前的吩咐行事即可,但城南疫情情况不明朗,急需陆大夫这等有了成功经验的大夫前去主持事务,开展救治,请皇上调派陆大夫前往城南,方可安百官之心。”

御书房内陷入一片沉寂,顾怀山想要反驳,却是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皇上犹豫再三,叹了口气道:“薛卿,孤命你即刻前往东篱巷接替陆小宁,另,调派陆小宁立刻前往城南疫区。”

是啊,他不能不管臣子们的感受。

皇甫少烨接到命令,让他从东篱巷开始到城南疫区,隔离出一条路来。

皇甫少烨有些纳闷,这是要做什么?

既然是上头的命令,皇甫少烨只好照做。

开始清理街道,五十步设一岗,确保这条道路是畅通的。

陆小宁见到薛御医来就隐隐猜到了皇上的意图,果然,薛御医拿出了一道圣旨。

“小宁,皇上让你自己看。”

陆小宁跪下接过圣旨,展开来,一字一字看过去。

果然被她猜中了,皇上要她去城南,全权接手城南的救治工作,并且封她为御医。言辞恳切,谆谆重托。

陆小宁镇定的收起圣旨,道:“薛御医,我想把我的丫鬟带走。”

这边人手差不多够了,她要去的是城南,一个疫情已经失控的疫区,如果身边没有几个信得过的人,得力的助手,很难开展工作。

薛御医道:“可以,你再看看还需要谁,一并带过去。”

陆小宁摇摇头:“就带我的丫鬟即可。”

“那你赶紧收拾一下,有什么要交代的也交代一下,燕王殿下已经清理了道路。”薛御医道。

陆小宁莞尔道:“没什么可收拾的,我刚刚重新改了几个重症病患的药方,也不知道能不能见效,还请薛御医多多费心了。”

“你自己也要多保重。”薛御医很是担忧地叮嘱。

他,还有方院使,顾院判都已经尽力了,但还是没能阻止皇上下旨。

“等等,我怎么没大听明白,陆小宁这是要上哪儿去?”顾十风一头雾水道。

这里正是需要陆小宁的时候,怎么就让陆小宁走了呢?

况且,疫情还没解除,陆小宁又能上哪儿去?

薛御医叹气道:“皇上有旨,让陆小宁去城南疫区,接替刘院判。”

“什么?让陆小宁去城南?”顾十风怪叫起来。

“那怎么行?城南现在多危险,就不能换个人去吗?或者,城南那边把详细情况报过来,让陆小宁给他们参谋参谋不是一样吗?”

薛御医道:“你以为我们没尽力吗?你父亲,还有方院使,都愿意亲自前往,可现在是家眷在城南的官员联名上书,要陆小宁去,便是皇上都无可奈何。”

顾十风怔了一下,随即急吼吼道:“那我也去。”

他得帮少烨照看好小宁才行。

“十风,别胡闹了,这里离不开你,你要好好配合薛御医,照看好那几位重症患者,记住了,一个都不能有失,不然回头我找你算账。”陆小宁道。

“而且,我跟你不一样,你忘记了?所以,不用担心我,做好你的事情就好。”

顾十风明白,陆小宁是在提醒他,她是不易受病毒侵袭的体质,但毒和瘟疫毕竟是有区别的,陆小宁在这边就已经忙的脚不沾地,那边的情况比这边糟糕无数倍,小宁的身体能吃得消吗?

人一旦太过疲劳,就容易感染上瘟疫的。

韩大人也叮嘱道:“到那边,一切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