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宁心里正遗憾,突然发现档案室最深处的角落里摆着几个大柜子,柜子上都落了锁,并且贴了封条。

莫不是前朝的档案都在这里面?

陆小宁没钥匙,心想如果小白在这里就好了,小白那小子开个锁小菜一碟。

陆小宁没奈何只能先下楼,还没下到二楼,就听见有人在说话。

“陈大哥,我现在在御医院呆的实在是难受的紧。”

“你也不要多想,谁还能不犯个错?皇上只是希望你能踏踏实实从医生做起,也是在考验你,给你机会。”

陆小宁一怔愣,这是皇甫云澜和陈子阳的声音。

“可是,大家不这么想,你没看到大家看我的眼神,各种鄙夷,以前她们不是这样的。”皇甫云澜的声音说不出委屈。

“那你就更应该用事实证明给大家看,你是可以的,其实,最难过的还是你自己心里那一关。”

☆、第648章 一个比一个蠢

“我知道,但是我心里真的很难受,陈大哥,我是不是真的很没用?”皇甫云澜嘤嘤啜泣着,从高高在上的王府小姐,大周最优秀的八针大医沦落为御医院最末等的医生,走到哪都受人冷眼的滋味,让皇甫云澜每每想到要来御医院就痛苦不堪。

“你都是八针大医了,谁敢说你没用?别妄自菲薄,倒是不要再去招惹陆小宁了,你又何必跟她过不去,不如她的又不是你一个,我不是也不如她。”陈子阳道。

皇甫云澜更委屈了:“我现在又没有去为难她,我见着她都绕道走,不过,我不如她也就算了,可陈大哥你又不比她差,她不过是运气好,我哥傻乎乎的去设计她做什么?如果不是我哥让人在那只比赛用鸡上扎了一针,陆小宁说不定就参悟不到十针的下法,那样的话,说不定陈大哥就是大周最厉害的神针,而副院使的位置也就是陈大哥你的了。”

陈子阳苦笑道:“千万别说这样的话了,我是不如她的,易地而处,我只怕当时就懵了,连七针都过不了了,这真不是有运气就行的,她能参悟到十针的下法就是她的实力。”

“陈大哥,你总是替她说好话,你是不是喜欢她呀。”皇甫云澜吃味道。

陆小宁心底冷笑:皇甫云澜有一点倒是没说错,她确实是因为皇甫少焯那一针临时参悟到十针的下法,但陈子阳说的更对,没有绝对的实力,面对那种情况,只有懵逼的份。

没想到皇甫云澜到现在都还不服气,觉得她就是撞了大运。真是拎不清的人啊。

“你说哪儿去了?如果你老是这么疑神疑鬼的话,我想我们没必要处下去了。”陈子阳语声沉冷了几分。

“陈大哥,你千万别生气,我不是那意思,我是有口无心的,说到底是我的自卑心理作祟,你不知道这次比赛失利对我的打击有多大,我父王到现在还怪我呢。”皇甫云澜急切地解释。

陆小宁冷笑连连,皇甫云澜居然也会自卑?打击大是真的,但自卑恐怕谈不上,这能怪谁?如果她不作死,在赛场上跟她抬杠,她在比赛中稳定发挥,拿到八针的成绩回来,功谈不上,也没有过,皇上还得奖励她呢。连赵学礼都得了很多赏赐呢。

哎!秦王也是气数到了,两个原本让他骄傲的子女,一个比一个作,一个比一个蠢,一点忙帮不上,尽扯后腿。

“好了,你的心思我知道,但有口无心也不可以说,你这样诋毁的不是陆小宁而是我。”陈子阳略略缓了口气说道。

“知道了,以后不会再说了。”皇甫云澜乖顺无比。

“听我的话,如果你实在不想待在御医院,眼下倒是有个好去处。”陈子阳道。

“去哪儿?就是有好去处,皇上也不会答应让我离开的吧。”

“不,有个地方,只要你愿意去,皇上必定会同意。”

“陈大哥,我都听你的。”

“你去医署,医署现在正在筹备防疫所,正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你要是过去,必定会受到重用,可不比待在御医院事事不顺遂来的强?”

“医署?那是陆小宁负责的,我…我…”皇甫云澜犹豫道。她不想待在陆小宁的手下。

“陆小宁还是御医院副院使呢,你待在御医院还不是一样在她手下?”

“可是,我对瘟疫了解的不多,而且,一旦有疫情发生的话,防疫所必定是首当其冲的。”皇甫云澜担心万一发生疫情,她就得到第一线去了,这就跟士兵冲锋在最前面一样,是最危险的,一不留神就成了炮灰,像这次金陵发生瘟疫,大夫就死了好几个。

“你怕什么?哪有那么多瘟疫?就算有也不怕,陆小宁不是发明了防护服吗?还有口罩,皮制手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大幅减低大夫被瘟疫传染的概率,而且,这些医疗用品还在进一步的改进,这是个机会,你若是前怕狼后怕虎的,哪还有崭露头角的机会?下一次的九针大赛要等五年后,而且,五年后你也未必能赢得了陆小宁。”陈子阳劝说道。

陆小宁心里咯噔一下,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她听到了一个新词儿…医疗用品。

在古代并没有医疗用品一说吧。

连她都没说过这个词儿呢。

“好吧,我听你的,回头我先跟皇后娘娘商议一下,皇后娘娘是希望我待在御医院的。”皇甫云澜还是犹豫不决,去了医署,就不能每天见到陈大哥了。

陈大哥的品貌都是十分出挑,且这次又拿到了神针之名,当上了院判,御医院里的女医生见到陈大哥眼睛都会发光,她若是不盯着点,指不定陈大哥就被谁给勾引走了。

她现在的身份根本就起不了作用,说白了,她一个不受待见的王府庶出之女,还不如那些得宠的官家小姐来的尊贵。

“嗯,你尽快定夺,这件事估计很快就要启动了,行了,你先回去吧,我还要再查个医案。”陈子阳道。

“那陈大哥,我先走了。”皇甫云澜依依不舍地下楼去。

陆小宁想了想,这会儿她下去是不行了,陈子阳没走,她一下去,就会被陈子阳发现,就会疑心她偷听了他们的谈话,便轻轻地挪动脚步往楼上退。

还是在档案室里再待会儿吧,找少烨的档案看看也好。

陆小宁刚回到档案室,就听到有脚步声上楼来。

陆小宁便往里走,随手拿了一份档案,装作在认真翻阅。

陆小宁都已经打好腹稿,待会儿陈子阳进来见到她,她应该怎么说,结果等来等去没等到陈子阳进来,反倒听到他又下楼去了。

奇怪,都上来了却不进来,反倒走了,陈子阳莫不是想偷偷的进档案室?见到门开着,知道里面有人就走了?

对了,御医院的规矩,档案室只有院使和副院使级别才可以进来查阅的。陈子阳是没有这个资格,除非征得了方院使的同意,拿到了批条而且必须是在冯吏目的陪同之下方才可以进档案室的。

陈子阳想要来档案室查什么?

☆、第649章 修缮书楼

陈子阳下到二楼,随便拿了本医书,再到楼下找冯吏目。

“冯大夫,这本医书我借走看几天。”

冯吏目忙着抄书,头也不抬地扔过一本册子:“在上面登记一下,院判的权限最多借阅半个月,半个月后要归还。”

“没问题,最多三五日我就看完了,对了,我听到三楼有脚步声,是谁在上面?”陈子阳问道。

“陆副院使。”冯吏目有些不耐烦地说。

陈子阳眼底划过一抹意味不明的神色,拖着长音哦了一声,在借阅登记册上写下书名和自己的名字便离开了藏书楼。

陆小宁打开一条窗缝,看到陈子阳往针灸科那边去了,这才下楼来。

“冯大夫,我看到档案室里有几只大箱子,里面是什么?”陆小宁问道。

“不过是前朝留下的,本来说要烧掉,但是第一任院使说烧掉可惜,所以就装箱封存了。”冯吏目对待陆小宁还算是客气了,停下笔有问有答,这小丫头年纪虽小,但本事不小,所作所为一桩桩一件件,都值得每一个医者尊敬。故而,冯吏目待她自是与旁人不同。

“烧掉是可惜,那些都是前人的经验。”陆小宁感叹道,目光一扫,看到冯吏目在整理一些破旧的孤本,都是很珍贵的医术,便道:“冯大夫一个人整理这么多书?”

“这藏书楼就我一个和一个负责打扫的。”冯吏目道,言下之意,没人手自然只有他一个人做了。

陆小宁微微颔首,说:“我刚在三楼转了一圈,看到屋顶有几处漏水,虽然漏水处都有木桶接着,但保不齐哪天别的要紧处也漏水了,这里面珍藏的可都是宝贝啊,损了一样都心疼,这样吧,回头我跟方院使商量一下,请朝廷拨款修缮一下。”

如果朝廷不管,陆小宁准备自己掏钱来修,只当做善事了,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善事。

冯吏目淡淡道:“那老朽就先谢过了。”

之前他就跟方院使提过好几次,屋顶都漏水啦,可方院使说等漏水现象严重了再说,一点点漏水就去申请修缮款,上面也不会拨,气得他跳脚,什么才算严重?是不是要把这里都淹了才算严重?真真气死个人。

还是这小丫头明白,重视这些宝贝。

“谢什么?这不是应该的吗?顺便我再挑几个字写的好的,做事儿心细仔细的人来帮你修书,就你一个人整理这么多书,还不知要整理到猴年马月去。”陆小宁笑道。

冯吏目越发的喜欢这小丫头了,太能急人所急,想人所想了。

于是冯吏目那张对谁都是欠你多还你少的臭脸隐约露出了笑意,只是那笑意带着几分讥讽地味道。

“那敢情好,不过,可别是诓我的。”

陆小宁道:“修缮书楼和整理孤本是要紧事,但也算不上是很难办的事,有什么好诓的?朝廷不肯拨款,我济仁堂来出这个钱也行啊,明天我保证人到钱到。”

小老头,对她还用激将法,多大点事儿?

当然她得承认她是在刻意讨好这个冯老怪,以求得便宜行事。

“当真?”冯吏目眼睛一亮。

陆小宁道:“比真金还真,现在起,这里就暂时关闭好了,规整一下,明日木匠泥水匠就来,先看看怎么修。”

陆小宁主要是要保证这几天不能让陈子阳再来藏书楼。

“行,我这就关门归置。”冯吏目兴奋道。

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那肯定是真的了。

陆小宁回去就找方院使,方院使道:“冯吏目向你诉苦了?”

“没有,是我自己瞧见了,就想要修一修。”

方院使为难道:“咱们刚刚申请了防疫所的拨款,又申请拨款的话怕是上面不会答应,毕竟现在国库不殷实,东南边还跟倭寇打仗,刚刚金陵城又经历了一场瘟疫,要不是大家对瘟疫都怕了,防疫所的事都不能这么顺利。”

陆小宁道:“朝廷的难处我也知道,要不,方院使您看这样可好?这钱我来出,但对外就不要说什么了。”

方院使一怔:“那如何使得?”

出钱还不留名。

陆小宁道:“我那济仁堂生意还不错,加上前阵子治疗瘟疫的赏赐,九针大赛的赏赐,我手里还是挺宽裕的,再说了,藏书楼里的东西不仅仅是御医院的珍宝,也是整个医学界的珍宝,万一损毁了都是无法挽回的损失,眼看着就要寒冬了,到时候大风大雪的…刻不容缓呐!”

方院使沉吟道:“不然,这样好了,你先出钱修起来,等明年我再去申请修缮款,届时,修缮款再给你。”

说来也惭愧,其实他也早就想修缮一下藏书楼了,可惜上面不重视,他提过一次的,结果叫户部尚书给顶了回来,说宫里的藏书楼天一阁都还好好的,怎么你御医院的小小藏书楼就不行了?

真是有理也没处说,天一阁在宪宗年间就修缮过一次了好吗?

不管怎么说这是御医院的事情,叫陆小宁一个人承担说不过去,但他很清楚,眼下去申请修缮款是铁定拨不下来的,发动大家捐资恐怕有人会不乐意,到时候陆小宁一片好心,反倒成了沽名钓誉之举。

陆小宁莞尔:“也好。”

陆小宁从院使大人那出来,刚回到自己的值事房,刘奇正就来了,还鬼鬼祟祟地把门关上。

“老大,我听到一件事儿。”

陆小宁懒洋洋地问:“什么事儿啊?”

“银月公主病了。”

陆小宁抬了下眉毛:“病了?什么病?”

“心病呗,老大,您不知道,昨儿个,南滇的使臣去跟皇上说他们今天就要回南滇去,意思就是他们不想联姻了,结果皇上说行啊,你要走,咱就准备厚礼送你们离开,结果嘞,皇上前脚刚颁了旨意,后脚银月公主就病了,皇后让皇甫云澜去给银月公主看的病,说是水土不服什么的。呵呵,其实怎么回事,明眼人一看就清楚了。”刘奇正一脸鄙夷地笑。

陆小宁回味了一下,也是哂笑。银月这是想要以退为进吧,结果搞砸了,皇上不吃她这一套。

☆、第650章 闲来无事

银月傲娇不成只得装病给自己找台阶下,陆小宁一点都不觉得意外,银月这人吧,一旦觉得形势不是她能掌控也无法挽回,认输认的还是挺干脆的。就像在九针赛场上,银月不服提出要跟她单独比赛,比过之后发现确实是比不过她,就果断认输了,还有意跟她来交好,在外人看待,就觉得这个公主心胸还是挺开阔的,有气度,能屈能伸,不像皇甫云澜,输了不认还疯狗一样乱咬,姿势太难看。

所以说,银月比起皇甫云澜,聪明多了,当然,脸皮也厚多了。

不过,从刚才刘奇正的话里可以听出来,皇后那个老妖婆又在搞事情了。老妖婆按说是最不希望看到皇甫少烨和银月公主在一起的,但老妖婆就是吃定了皇甫少烨不肯答应联姻,所以出来搅和。巴不得皇甫少烨因此事惹恼了皇上,就此失宠吧。

“老大,您觉得联姻这事儿能成吗?”刘奇正也就是好奇随口一问。

毕竟赵王府云霓郡主生辰宴上发生的事情都已经传遍了,银月公主坦白自己就是喜欢燕王殿下,而燕王殿下也含蓄但强势的表示了他的态度,只把银月公主当妹妹。

所以,最近几天,不管是深宅大院还是贫民的小破屋,高档的茶楼酒肆还是路边的小摊子,大家最热衷讨论的话题就是燕王殿下会不会娶银月?如果燕王殿下坚决不娶的话,又有谁能挑起联姻结盟的大梁?

陆小宁斜他一眼:“成不成跟我们有关系吗?”

刘奇正干咳两声:“那个…也就是闲来无事满足一下好奇心而已。”

“闲来无事?”陆小宁嘴角噙了抹似是而非的浅淡笑意。

刘奇正顿觉头皮发麻,他好像说错了话。

果然,陆小宁说:“既然你这么闲,就跟我去一趟医学馆吧。”

方院使已经跟医学馆那边打过招呼了,希望医学馆那边会增设疫症科,医署那边虽然也有培训,但主要面对的是现有大夫的培训,而这一领域需要更多的有生力量。

所以,她打算今天就去医学馆,把这事儿敲定下来。

未来会发生什么,现在很难预料,一旦控制不好,出了一点差错,纪家和少烨的真实身份被公开,想来,她这个御医院院副院判也做不成了,做不成倒还在其次,搞不好连性命都难保。因此,她必须尽快在她还能为御医院,为大周的医学做些什么的时候就尽可能的去做。

“好啊,没问题啊,医学馆我最熟啦,我可是医学馆出来的学生。”刘奇正还以为陆小宁要骂他不务正业呢,原来是要他一起去医学馆啊,小意思。

医学馆之行很顺利,馆长一口应下来,春季招收新学员的时候就增设疫症科。这件事是陆小宁的提议,皇上很重视,老百姓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这个需求,馆长自然是顺应上下之意。

别的不说,就冲是陆小宁的提议他也得支持,方院使和顾副院判年纪都大了,而陆小宁才十六岁,是一颗崭新的异常耀眼的医学界的星星,搞不好,下一任的院使就是陆小宁的了,而医学馆是归属于御医院的管辖。

“不过,我们医学馆增设疫症科有个难处,就是现有的医教里并没有这方面的人才,不知届时陆大人能否抽空过来指点一二?”馆长笑眯眯地问道。

陆小宁道:“医教,你不用担心,我会安排,到时候,刘吏目会经常过来指导,有什么问题,馆长只管与刘吏目对接,我若有时间也会过来。”

“那就没问题了,能得到陆大人和刘吏目的指导,我相信,明春招生完全不成问题,只是,下官还有个不情之请。”馆长道。

陆小宁恨耐心:“孙馆长这边有什么难处都一并提出来吧。”

孙馆长腆着笑脸道:“是这样的,针灸科是医学馆的大学科,而九针术科更是针灸学科中人数最多的分科,学员人数占了整个针灸科的六成左右,今年刘吏目和鲍吏目都顺利的过了甄选,而咱们大周也在九针大赛上一举夺得最高荣耀,对学员们的刺激很大,现在大家学习的劲头都很足,大家都十分的期待能得到陆大人的指点。”

刘奇正和鲍良于是御医院培养的人才,虽然这次没能参加九针大赛,两人也不是因为九针术上的成就被破格提升为御医院吏目,但究其原因,两人还是因为九针术的突出才有了进御医院的机会。

要知道进御医院,是医学馆所有学生最大的目标。

如果能把陆小宁请来做九针术的指导,那九针术科的招生不但不成问题恐怕还得爆。

陆小宁听的很想皱眉头,她是不知医学馆的九针术科的学生竟然占了针灸术科的六成。一个鸡肋一样的学科,除了极少数人能崭露头角,绝大多数都不可能有出头机会,而这些人从医学馆毕业后去干嘛?杀鸡吗?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在这么个鸡肋专业上,医学馆到底是怎么想的?

哎,也不能怪医学馆,这是百余年来各国对九针大赛的过度重视积累下来的弊症,就像她在九针大赛上说的,人们已经渐渐忘了当初医圣创造九针术的初衷,以至于九针术成了单一的技能型的比赛项目,而非只是锻炼和验证针灸术的一个途径了。

本末倒置,极其严重的本末倒置。

而她的夺冠,得到的厚赏,怕是激起更多人学习九针术的热情,对九针术趋之若鹜了。

这真的是非她所愿。

陆小宁很想说,这个九针术学科还是撤了吧,真要培养九针术的人才,比赛型人才,可以在针灸术科中发掘,再重点培养,而非如此大面积的糟蹋人才。

如果这些人都转到其他学科,学一些真正能救死扶伤的医术,才是对大周对天下百姓最大的福音。

可陆小宁现在不能说,因为这是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不是说改就能改的。除非是统治者先转变观念,从上至下正确引导才行。

故而,陆小宁只是笑微微地敷衍道:“这个还需要征求御医院的意思。”

☆、第651章 鸡肋专业

从医学馆出来的时候陆小宁受了点惊吓,原来是医学馆的学员们知道陆小宁来了,新晋的神九针到医学馆来了,顿时都激动起来,课也不上了,纷纷跑来围观偶像。

当然,这个时代没有偶像一说,但实质上是一样的。

众多学员把馆长所在办公室围的水泄不通,群情激动的高喊着…陆神医,陆神医…

陆小宁看着他们眼中那狂热的光芒,那道小小的院门都快被挤破的场面,压根就不敢走出去,生怕一不小心引发混乱,导致踩踏事故发生。

陆小宁总算是感受到了现代那些被粉丝簇拥的小鲜肉们的烦恼了。

后来还是孙馆长出面安抚,医学馆的医教们嗓子都喊哑了,才把自己的学生叫回去。

陆小宁则在刘奇正的带领下从医学馆的后门像个小贼一样偷偷地溜走。

“乖乖,老大,您太牛了,我在医学馆呆了六年,从没见过这样的场面。”刘奇正抹了把满头的汗,啧啧地感叹道,差点就出不来了。

陆小宁蹙着眉头若有所思地问:“如果我提议撤了九针术分科,你觉得可行吗?”

刘奇正张了张嘴,到了嘴边的话硬生生地给吞了回去,但眼底的震惊和不可思议明明白白的暴露了他想说的话。

“老大,为什么要撤?”刘奇正小心翼翼地问道。

陆小宁叹了口气:“你不觉得九针术是个鸡肋吗?不来不知道,一了解吓一跳,原来有这么多人学习九针术。”

刘奇正和鲍良于在培训的时候就暴露出来,其他医术方面不足的短板,但他们两人毕竟是出自医学世家,家学渊源,耳濡目染,就算把绝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练习九针术上,其他方面的知识相比较那些不是医学世家出身的学医这来说,还算是过得去的。

她无法想象,那些严重缺乏其他医学知识只练习九针术的人,在医学界算是怎么个存在。

况且练九针术确实是需要一定的天分的,不然连突破七针都难如登天。

刘奇正斟酌了一下说:“老大,这么多人练九针术,也是奔着为国争光去的,而且,九针术科,也并非只练习九针术,其他方面的知识也有教学的,就是少了点。”

这个陆小宁自然知道,她道:“那我来问你,从医学馆开设九针术科到现在有几年了?”

刘奇正道:“这我知道,有三十一年了。”

“三十一年来,这一科招收了多少学员?”陆小宁又问。

“以前招收多少学员我倒是不清楚,但从我进医学馆,同一届的学员将近有五十人,每年新进来的也差不多是这个人数。”

“你已经在医学馆呆了六年,六年便是三百多人,可这三百多人里,突破了七针的只有你和鲍良于,我估摸着三十一年来,医学馆培养的九针术人才中,能突破七针的不会超过两只手的数,请问,那些人怎么办?他们从医学馆毕业后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夫吗?”陆小宁的神色有些严峻。

刘奇正愣了一下,道:“多是不算合格的,但他们有了九针术的基础,从医学馆出去后,再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过个几年,还是可以行医问药,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夫的。”

陆小宁苦笑了下:“医学馆的学期是七年,七年出去后还要再去学习补充其他方面的知识,那这七年不算浪费吗?人生能有几个七年?”

刘奇正默然无语,老大说的很有道理啊。九针术分科可以说是医学馆最大的分科,可是九针术分科出去的,是最没用的,很多人连个行医资格证都拿不到。

像他和鲍良于算是幸运的了。

刘奇正抿了抿发干的唇,说:“老大,您的意思我明白,可是头脑发热的人太多了,九针术分科的学费是医学馆最贵的,朝廷有盛行九针术的意思,医学馆又能借此多收学费,要知道,朝廷的拨款根本就不够维持医学馆的日常开销,所以…要撤销怕是很难。”

陆小宁目光悠远,微微点头,刘奇正说的很有道理,正是症结所在,不过,再难办也得想办法才行。

与刘奇正分开后,陆小宁就去了纪氏绸缎庄,让孙掌柜帮忙请几个木匠和瓦匠,明日就要带进宫去。

孙掌柜一口应承下来,说明天一早带人去纪府。

“另外,我让你找的地方找好了吗?”

陆小宁说的是办医馆的地点。

当初她一口气提了几个建议,其他的建议都在顺利的进行中,皇上很支持,唯有这非营利性的医馆,皇上到现在也没个说法。估计是觉得朝廷没这个必要去负责那些看不起病的老百姓的生死,觉得这个项目就是个无底洞,所以就刻意的给忽略了。

这个结果在她的预料当中,但这个项目才是陆小宁最想要完成的。

她说过,朝廷不管,她来办。

所以,一早她就让孙掌柜帮忙找合适的地点。

“大小姐,地方倒是找了两处,小的觉得挺合适的,符合您的要求,地方大,租金便宜,就是偏僻。”

“偏僻无所谓,明天下午,你带我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