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芳蔼悻悻道:“要多少我都不给,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无休无止,难不成我还养她一辈子?”

二姐就是个无底洞,她填不满也填不起,如果二姐是好的,暂时落魄了,做姐妹的理应帮忙,她就是倾尽所有也愿意,可二姐她像个姐姐的样子吗?做的事情像话吗?

陆小宁笑了笑:“你清楚就好。”

陆芳蔼嘟哝道:“反正有人会给的。”

陆小宁了然,芳蔼说的是渣爹。

渣爹离开的时候,祖母就给了渣爹五百两银子,年前又托人捎去三千两以及衣物用品,说是给渣爹过年打点用,初到遂州,要想站稳脚跟少不了银子开路打通各处的关系。年后又托人捎去两千两。祖母的体己还有苏姨娘成衣铺的大半盈利都落入渣爹的口袋了。

渣爹有的是银子,又最疼爱陆芳华,陆芳华张口,渣爹肯定迫不及待给陆芳华送银子。

“嗯,谁爱给谁给。”陆小宁道。

其实,二姐在信中还让她帮她跟大姐说说好话,求求情,让大姐想办法把她弄回金陵来,陆芳蔼是不愿意开这个口,所以,她把信拿了来,大姐愿意看自然就知道了二姐的请求,大姐看都不愿意看,她就更没必要说。

于是,陆芳蔼转了个话题,吞吞吐吐地说道:“大姐…祖母本来想让苏姨娘掌家,苏姨娘推辞了,说让我掌家,祖母没答应,昨个儿晚上,祖母说了,让我以后每个月把笔墨斋的盈利交到公中入账,除了家中一些必要的开支,剩下的她都存起来,以后替咱们筹办嫁妆。”

陆小宁蹙了下眉头,这个才是芳蔼今天找她说话的真正目的吧。

祖母这么做,按理说也说的通,如果祖母当真是为孙女着想的话,可问题是祖母心里想的只有渣爹,芳蔼若是真把收益都交给祖母,这些银子最终只会落入渣爹手里,她和芳蔼一个铜板也别想拿到。

这点银子她是不在乎,但对芳蔼来说,这些银子就很重要,起码芳蔼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因为是国丧期间,芳蔼和宋毅的亲事也耽搁了下来,现在祖母还不知道。明年芳蔼就十五了,而宋毅都二十好几了,宋家着急,明年定会来提亲,芳蔼现在等于无父无母,祖母又不会帮她谋划,芳蔼只能靠自己,当然,她这个做大姐的肯定不会袖手旁观,芳蔼像个妹妹的样子,她自然不会亏待芳蔼。

再说了,她的银子就是拿去施舍给乞丐,也不愿给渣爹。

“苏姨娘成衣坊的收益是不是都被祖母要走了?”陆小宁问道。

陆芳蔼点点头。

所以她才为难呐。

苏姨娘的收益都充公了,她顶不住啊。

陆小宁默默地叹了口气,可怜的苏姨娘,辛辛苦苦开成衣坊,还想给训哥儿积攒点本钱,结果都给祖母搜刮了去。

“你昨儿个是怎么答复祖母的?”

陆芳蔼弱弱道:“我说笔墨斋是大姐您出资开的,我只占两成的份额,还得问过大姐您才行。”

她就是个二东家,没资格做主。

陆小宁沉吟道:“既然搬回来了,大家住在一个屋檐下,这个家总是要大家一起负担,家中也没有别的进项,只有苏姨娘的成衣坊,还有你我的笔墨斋,当然,还有济仁堂,苏姨娘的成衣铺是祖母出的本钱,苏姨娘出的力,全部上交也无可厚非,但笔墨斋的所有收益上交,那是不可能的,你去回祖母,以后笔墨斋的两成收益上交,剩下的,我有用处,另外我每个月会往公中交五百两银子,如果祖母不答应,让她来问我便是,你说你做不了主。”

陆小宁估算了下,不算成衣坊的收益,单单笔墨斋的两成收益加上她的五百两银子,就足够家中开销了,祖母就是和以前一样每天人参燕窝也吃得起了,真要有什么特别的需要,她再贴补,总之不能让祖母手里攥太多银子,不然都被祖母送去遂州,渣爹再去接济陆芳华,那岂不是等于她间接养着渣爹和陆芳华了?她才不乐意。

祖母算盘打的精,她也不是任人摆布的傻瓜。

陆芳蔼欣然点头:“明儿个我就跟祖母说。”

祖母未必有胆去问大姐要,不然也不会只找她说,即便祖母向大姐开口,大姐也有办法拒绝。

只交两成,这样的结果她已经很满意了。

“不怕大姐笑话,昨儿个祖母吩咐下来,我昨儿一晚上没睡着,现在总算安心了。”陆芳蔼狠松了口气。

陆小宁打趣道:“有什么好睡不着的?担心嫁妆没了?”

陆芳蔼红着脸羞涩地嘟哝道:“大姐胡说什么?什么嫁妆,我才没想嫁妆的事。”

“真的没想过?”陆小宁眼底尽是揶揄的笑意。

陆芳蔼的脸越发红了:“宋毅说,嫁妆银他会给我准备好,但是…我觉得不管多少,还是自己准备的好,他若是嫌我嫁妆少,没嫁妆,可以不娶的。”

陆小宁当真要对陆芳蔼刮目相看了。

这丫头以前那么讨人嫌,如今脱胎换骨似的,一般人听到男方愿意出嫁妆银,只会欢喜哪里会拒绝,像陆芳华,皇甫少焯给了她十万嫁妆银,陆芳华立马就揣兜里了,还瞒的密不透风,撺掇着渣爹从她这谋划财产好给她添妆。

陆芳蔼这样很好,人可以穷,但不可没有骨气。就冲芳蔼这番话,她也不会让她寒酸的出嫁,当初从陆芳华手里抢的十万两嫁妆银还在她手里,到时候全都给芳蔼当嫁妆,气死陆芳华。

“说的这么可怜,你是在磕碜你大姐吗?”陆小宁故意嗔怪道。

“不不是的,大姐您别误会。”陆芳蔼以为大姐生气了,着急着要解释。

陆小宁噗嗤笑道:“跟你开玩笑的,芳蔼,你是我三妹,我能让人看轻了我的妹妹,看轻了陆家?放心吧,就冲你有这骨气,你的嫁妆,大姐包了。”

“大姐,那怎么行?”陆芳蔼更着急了,搞得好像她在问大姐讨嫁妆似的,她真没这个意思。

“怎么不行?大姐会让你风光出嫁,宋家是户好人家,宋毅也是个靠的住的,你们以后会幸福的,大姐替你们高兴。”陆小宁真心道。

陆芳蔼感激地看着大姐,心中很是愧疚,为自己曾经的鲁莽无知:“大姐,对不起,以前是我不懂事儿。”

“以后懂事儿了就好了。”陆小宁宽慰道。

她喜欢现在这个懂事的陆芳蔼。

☆、第780章 榜眼

第二天陆芳蔼便去祖母那里回话了。

陆老夫人心里很不高兴,又拿小宁没办法,总不能因此闹僵。小宁说不认父亲就不认父亲,要是惹恼了小宁,说不定连祖母也不认了,那有仁回来的事情就更没希望,谁让现在陆家就小宁有出息呢?

天气渐渐转暖,那些被此次拖拖拉拉的科考折磨的痛不欲生的考生们终于等到了放榜的日子。

陆小宁前一天就得到消息,纪子明这次中了榜眼,位列第二,第一名是浙江名仕简舟,陈彦禹的好友。

陆小宁火速报与三舅知晓。

纪家上下振奋不已。

三舅当时就要去放炮仗了,还好外祖母给压了下来,还没放榜呢,你就开始放炮仗庆祝,不知道的,眼红的还道纪家走了什么后门,平白给人抹黑的借口。

外祖母把乐的找不到南北的三舅狠狠训了一顿,三舅只好偃旗息鼓,不过又差人去买来几万响炮仗,备足了好几筐铜钱,准备第二天大肆庆祝,又被外祖母叫去骂了一顿,勒令明日一个炮仗都不许放。

第二天,纪三爷早早的派人去看榜,虽然已经知道结果,但只有真正看到皇榜上红纸黑字的写着纪子明的名字才算数。

毫无意外,纪子明的名字果然在皇榜榜眼上挂着。

开玩笑,皇上亲自透露给陆小宁的消息还能有假?

喜报传来,纪家一片欢腾,但是秉尊纪老夫人之命,高兴归高兴,不许大肆庆祝,不许大肆宣扬,要低调行事。

但总不能一点动静也没有吧,太低调了人家也会说你心虚,于是,纪三爷搞了个纪氏绸缎庄为庆祝纪家公子高中榜眼,新货七折大酬宾,陈布五折大酬宾,一时间绸缎庄里生意兴隆,连积压了多年的旧货都卖了个一干二净。

这还不算,纪三爷又把盈利的一部分拿去捐给工部修桥铺路。

没有放一个炮仗,没有摆一桌酒席,就博了个名利双收。

连赵寅成知道后都对纪三爷佩服的五体投地,这事儿办的漂亮。

而金陵城里也有几个官家子弟也高中的,虽然没摆宴席,但炮竹放的震天响,家中整日热热闹闹,前来道喜的客人络绎不绝,于是,就有御史言官写了奏折将这几家狠狠参了一本,说先皇龙驭宾天,九九八十一天都还未过,他们便如此这般大肆庆祝,实在是对先皇的大不敬。

说大肆庆祝,其实真有点冤,他们都没请客好吗?人家要来道喜,总不能拒之门外吧,茶总得给人家喝一口吧,律法也没规定国丧期间不准放炮仗啊?

这时工部周侍郎站出来举了纪家的例子,纪家子弟也高中了,还是第二名,人家却用做善事来庆祝,多么高风亮节,多么有意义。

被参的官员欲哭无泪,你怎么不说纪家趁机发财?

徐阁老的学生有在朝为官的,便站出来说,纪家那是惠利与民。

纪子明是徐阁老的门生,大家师出同门,自然帮同门说话。

被参的官员中有脑子灵活的,也不申辩,当场承诺也捐一万两银子,于是大家纷纷捐资以求御史言官闭嘴,坐在龙椅上神色阴晴不定的新皇息怒,谁不知道新皇极重孝道,谁敢对先皇不敬,必定吃不了兜着走。

事后皇甫少烨笑眯眯地给了陆小宁一纸批文,朝廷拨款十万两给陆小宁办的惠民医馆。

陆小宁拿着批文哑然失笑:“那些御史言官,还有工部侍郎周大人,是皇上您安排的吧?”

这一套,以前他就配合着先皇玩过,活生生坑了一帮王公子弟,解决了赵家军打倭寇的大半军饷。

皇甫少烨施施然道:“那也得纪家这个榜样树的好。”

陆小宁欣然收下这十万两,虽然她并不缺银子。

为了能长久的筹集到银子做慈善,陆小宁参照现代的法子,成立了慈善会,长公主和外祖母是第一批会员,她的几个好姐妹也都踊跃加入,金陵的贵妇和闺秀们闻风而动,纷纷要求入慈善会,有些人是真心想做点善事,积福积德,有些人做善事是为了博名声,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只要愿意捐善款的,陆小宁来者不拒。

并且让陈夫人担任了慈善会的会长,沈家夫人和杜家夫人为副会长,这也是为了让大家不要忘了已故的陈丞相。陈丞相一死,陈彦禹要守孝三年,这三年陈家要是没点能吸引人目光的举动,就要沉寂下去了。再则找点有意义的事情让陈夫人做做,省得她整日陷在悲伤哀痛中出不来。

果然,陈夫人当上这个慈善会会长后,又重新振作起来,为慈善会到处奔走呼吁。短短半月时间就筹集了四十多万的善款,足够惠民医馆支撑几年了。

皇甫少烨才登基,也正是需要民心的时候,朝廷愿意拨款给惠民医馆,正是赢得民心的举措,陆小宁自然要成全。

此事暂且按下不提,皇榜一出,紧接着便是殿试。

几日后的殿试,简舟被点了状元,纪子明为榜眼。

在这件事上,皇甫少烨有过犹豫,其实简舟和纪子明才学相当,真要较个高下,那又简舟的文采要稍胜一筹,但简舟有些华而不实,纪子明就沉稳内敛,更务实一些,平心而论,于公于私他更喜欢像纪子明的才子,他真的要点纪子明为状元也不是说不过去,且他们都是徐阁老的门生,不存在驳了谁的面子。

不过,简舟颇有盛名,呼声极高,纪子明是才冒出来的,声望远不如简舟。加之他总是要娶陆小宁的,纪子明是陆小宁的表哥,到时候怕是会有人质疑纪子明是沾了裙带关系才被钦点为状元,那是对纪子明的羞辱。

皇甫少烨左思右想,再三定夺,还是点了简舟为状元,纪子明第二,状元,榜眼,不过是一个称呼,真正入朝为官后,可不是看谁会写文章,而是谁的能力更强,谁更会做人做事。他相信纪老夫人调教出来的子孙,在这方面绝对胜过旁人。

☆、第781章 秘闻

三年一度的朝廷取士终于落下帷幕,今科涌现出不少人才,可喜可贺,不过,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响起某个正在山上结庐守孝的人,只是要想一睹某人惊艳绝才的风姿只能等到三年以后了。

皇甫少烨的新政在缓缓推行,任何一场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艰难重重,因为一定会触及到某一个阶层,某些人的利益,皇甫少烨只能徐徐图之,用温和的手段温水煮青蛙,不能一下触及大家的心里底线,容易遭到反弹。

效果是明显的,二十一条力度不大的新政顺利的推行开来。

而陆小宁也在忙着她的惠民医馆。

两人各忙各的,偶尔见上一面,日子入流水,很快一个月又过去了。

五月底,魏老从徐州回来,带回来一个惊天的密闻,如同一颗巨石砸进了皇甫少烨的心湖,波翻浪涌。

“此事可已查实?”皇甫少烨惊问道。

御书房里,别无他人,只有他和魏老。

魏老肃然道:“已查实,陈家的三太爷为了保一家老小,这才供了出来,此事便是在陈家人中知道的人也不多,兹事体大,老奴不敢书信传送,只好亲自回来当面向皇上禀报。”

皇甫少烨眉头深蹙,背着双手在御书房里来来回回的踱步。

原来陈子阳是前朝十一皇子的后裔,当年的陈御医让自己的亲生儿子穿上十一皇子的衣裳假冒十一皇子,假十一皇子与混乱中被当街格杀,而陈御医则带着真的十一皇子逃出了金陵,逃回徐州。

这么多年来,陈家人一直保守着这个秘密。

难怪陈子阳野心勃勃,原来是想要光复前朝。

而更让人惊讶的是,当年逃离金陵的不仅有十一皇子,还有前朝太子,前朝太子逃往南滇,还在那边娶妻生子,跟随前朝太子的人里头,至今还剩下七个,这七人潜伏在大周各地,默默地发展壮大,号称七大家,密谋复国大计。

魏老踟蹰道:“据陈家三太爷交代,他曾偷听到十一皇子与陈家太爷的谈话,谈话中提及前朝太子在南滇留下一个女儿,成了南滇王的王妃。”

皇甫少烨的脚步顿时停驻,蓦然回首紧盯着魏老,南滇王的王妃?一个可怕的猜测从心头掠过,皇甫少烨脸色微白。

皇甫少烨定了定神,道:“速传四爷,命他秘密追查此事。”

话一出口,皇甫少烨这才想起,四爷早已经离开金陵。四爷无心仕途,他只是遵从母妃之命为他效力,助他一臂之力,如今功成身退。

等等,四爷当初自动找上门的时候是怎么说的?

…太子妃当年有过交代,倘若殿下是平庸之辈,便不用来找殿下了。

…草民的家族十几年经营,已然有了一张巨大的信息网,且积累下了巨额财富,这些都是殿下的。

正是这位四爷,一来就给他带来了十一皇子还活着的消息,并告诉他,十一皇子的人已经出手了,却对前朝太子的事情含糊其辞。

一来便直指父王和母妃遇难的疑点。

这么说来,四爷会是七大家中之一吗?

七大家密谋的复国大计,就是助他上位吗?

皇甫少烨被这一连串的猜测惊的脸色越发苍白。

魏老还不知四爷已经离开,立即应了下来,便要去传四爷。

皇甫少烨道:“罢了,不用了。”

魏老眼中闪过一丝错愕,旋即了然,如果陈家三太爷所言属实,那么这个秘密还是不要去揭开的好。

南滇王妃那便是皇上的外祖母,那皇上身上岂不是也有前朝皇室的血统?

魏老见皇上眉头深锁,沉思不语,他也只好站着等皇上发话。

许久,皇甫少烨问道:“魏老,你自小便伺候孤的父王,是父王最信得过的,也是孤最为信任之人,孤来问你,当年孤的母妃来到大周,她可曾见过什么人?”

魏老茫然,太子妃当年见过不少人,皇上这样问,让他如何作答?

皇甫少烨强调道:“有什么人是不该见却见了的。”

魏老道:“时隔多年,皇上容老奴好好想想。”

都过去二十几年了,记忆已经模糊不清,皇上陡然问起,他一时也想不起来。

又过了好一会儿,魏老眼睛一亮,道:“要说不该见却见了的,确实有那么一个。”

皇甫少烨心头一凛:“谁?”

“纪家的老夫人。”魏老道。

皇甫少烨脑子里轰的一下,仿佛炸响一道惊雷。

魏老很肯定地说:“这件事,老奴还记得,那是太子妃与太子成亲不久,太子妃听说紫云寺的寂云大师佛法高深,紫云寺乃千年古刹,便想去紫云寺烧香拜佛,以求远在南滇的父母身体安康,太子自然应允,亲自陪同太子妃前往紫云寺,正巧遇上了前来烧香的纪老夫人,太子妃和纪老夫人相谈甚欢,谈了差不多一个时辰,连太子都被晾在了一旁,不过,说了些什么,老奴就不得而知了,当时老奴在太子身边伺候。”

太子妃来大周后往来的都是王公之家,官宦之家的夫人小姐,要说跟平民相交,那就只有这位纪老夫人了。

所以,魏老还有印象。

皇甫少烨的思绪一片纷乱,道:“那陈家三太爷呢?”

“老奴已经将他押解回京,安排了可信的人看守。”魏老回道。

“这件事还有谁知道?”

“回皇上,是老奴亲自审问,只有老奴一人知晓。”

皇甫少烨怔怔地点了点头,道:“你先退下,这件事不得让第三个人知晓。”

一旦这件事传出去,必定引起种种猜疑,虽然还不至于威胁到他的皇位,但麻烦是肯定会有,大小而已。

“是,老奴遵旨。”魏老自然是不会说出去的,皇上是他十几年尽心辅佐的主子,不管真相如何,他只知道这是他的主子,要誓死效忠的主子。

魏老离开后,皇甫少烨回绝了几位大臣的求见,把自己关在御书房里。

他需要冷静,需要理清头绪。

往事一幕幕走马灯似的在脑海里浮现。

☆、第782章 站住

陆小宁正在长乐殿给太后娘娘请脉。

先皇生命中最后的那几个月,太后娘娘衣不解带的伺候先皇,劳累过度,伤心过度,先皇去后,太后也病倒了,直到最近才有起色。

陆小宁收了脉枕,笑道:“太后娘娘今日气色好多了,长公主殿下昨儿个还问起您呢。”

太后笑叹道:“人老了,不中用了。”

陆小宁嗔道:“太后,您这么说的话,长公主殿下听了可不服气。”

太后才四十九,哪里就老了?外祖母和长公主殿下六十好几了还不服老呢。

“您是前阵子太过劳累缘故,只要您放宽心,好好将养,很快就会好起来了。”

太后笑了笑,是啊,她现在的心是够宽了,她已经是大周的太后,皇上对她又很孝顺,每日来请安问候,还提拔了她娘家的几个子弟,宫里也没人敢给她上眼药,入宫三十多年,还从没过过这么舒心的日子。

“等皇上立了皇后,有人接掌后宫,哀家就真的能宽心了,若是再能给哀家添几个小玄孙,说不定哀家还能多活几年。”太后笑眯眯地看着陆小宁,意有所指地说道。

陆小宁只装作听不懂,是不是上了年纪的人都特别喜欢小孩子,长公主也常说这样的话,她很怀疑,等她和少烨成亲后,她们是不是天天得盯着她的肚子看。

好在这个时候,杜公公及时出现:“奴才给太后请安。”

太后见是杜公公,就知道杜公公的来意了,明知故问道:“杜公公何事?”

“皇上有请郡主。”杜公公笑道。

太后道:“小宁,皇上召见,你赶紧去吧,哀家这没什么事儿了。”

太后的眼神甚是暧昧,陆小宁脸色微红,问道:“杜公公,皇上传召有什么事吗?”

杜公公一如既往的回答:“奴才不知。”

难道要说皇上想郡主您了?

这是实话,却不能说。

太后笑嗔道:“皇上召见必定是有要事,你去了不就知道了?”

陆小宁讪讪,所谓的要事就是诉诉衷肠呗。

陆小宁便随杜公公去了福宁宫。

福宁宫的内侍宫娥早就回避了,杜公公将陆小宁带至正殿门口,通传了一声:“启禀皇上,郡主来了。”

里面过了一会儿才传出话来:“让她进来。”

陆小宁听着这声,不由得皱起了眉头,皇甫少烨的声音里透着浓浓地疲惫。

他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杜公公拱手一礼,退了下去。

陆小宁推开殿门,大殿里空荡荡的,安静的落针可闻,皇甫少烨没有像往日一样,早早等候在门边,她一进来,就将她拥入怀中。

陆小宁站在殿中朝两边张望了下,看到皇甫少烨坐在偏殿的书房里一动不动,也没有看她,而是望着窗外,神情稍显严肃。

他定是遇到了不顺心的事儿,陆小宁轻轻地走了过去,笑嘻嘻地给他行了个礼:“臣陆小宁见过皇上。”

若是以往她给他行这样的礼,他会故作威严地让她平身,眼底眉梢却是藏不住的温柔笑意,可今日,她行了礼,他却没有出声,甚至没有转头看她,视线依然落在窗外。

窗外一树海棠,开的如火如荼,红艳艳地似天边的云霞。

陆小宁一颗心微沉,看来他遇到的烦心事还不小,可是能有什么事儿呢?新政推行的挺顺利的,朝臣们也都尽心尽力的辅佐新皇,没人不识趣的唱反调掣肘。

“皇上?”陆小宁略拔高了声音,又唤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