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宁的心也猛地提到了嗓子眼,这么说来,他已经得到了确切地消息了?

皇甫少烨面色冷峻地说道:“儿臣,刚刚接到边关送来的八百里加急。”

☆、第822章 唯有死战

太后已经完全被这个消息震惊到了,乱了心神,哪里还会纠结纳妃不纳妃的事:“那可怎么办?”

皇甫少烨给陆小宁使了个眼色:“你先退下。”

陆小宁行礼告退。

出了长乐宫,看到杜公公在外头侯着。

陆小宁小声向杜公公打听:“皇上收到边关战报了?”

杜公公愁眉苦脸地说:“回郡主,今儿个凌晨收到的,刚才皇上正召集兵部,户部几位大臣商议,听说郡主进宫了,皇上让大家在御书房等着就赶过来了。”

陆小宁:呃…

皇甫少烨把一干大臣晾在御书房,特意跑来给她解围。

陆小宁被感动到了。

长乐宫中,皇甫少烨对太后说:“开战是避免不了了。”

“可是,不是刚签了盟约吗?他们怎么能不守信用。”太后惶恐道,想到要打仗就害怕,六神无主。

万一打败了,大周覆灭,祖宗留下的基业就要败了。

先皇尸骨未寒就遇到了这样的大事。

皇甫少烨冷笑道:“西戎北狄一直对大周虎视眈眈,如群狼盯着肥羊,亡大周之心从未断过,盟约不过是他们的障眼法而已。”

“不过太后也不必太过焦虑,我大周不缺骁勇善战不畏生死的将士,西戎北狄胆敢来犯,虽远必诛之。”皇甫少烨冷声道。

“那…皇上可有几分把握?”太后忧心忡忡地问。

不畏战是好事,可是光有勇猛之心还不够,一旦开战,粮草先行,她是担心朝廷有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撑这场战争。

皇甫少烨没有想过有几成把握的问题,只有一个信念,誓守国门,击退强敌。如果有可能,那边直捣黄龙,不给西戎和北狄一个深刻的教训,他们还真当大周是一头软弱可欺的绵羊了。

不过为了让太后安心,皇甫少烨道:“六成把握还是有的。”

“太后,这个时候一切应当以国事为重,其他事就不要提了。”

太后满脑子都是尸横遍野的画面,也无心管纳妃的事了,便点了点头道:“那就等以后再说吧。”

皇甫少烨默默地叹了口气,太后还是不死心啊。

那就慢慢来吧,他不点头,谁能耐他如何?

皇甫少烨告退,出了长乐宫,见陆小宁还在,见到他欲言又止的,便道:“别担心,一切都还在掌控中,你先回去,等我这边忙出头绪了,你再来。”

陆小宁听话地点头,还有一帮大臣等着他去决断呢,现在确实不是说话的时候。

陆小宁心事沉沉的回到长公主府,把皇甫少烨收到边关战报的消息告诉了长公主。

长公主却是一点也不担忧的样子,冷冷道:“那就叫他们有来无回。”

陆小宁错愕:“难道祖母一点也不担心会战败吗?”

她都没有这份信心,大周的民生刚刚有点起色,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国库也不充盈,甚至连治理黄河的钱都拿不出来,还是靠泰安的盐引竞价,才解决了这个问题。而盐务改革是否能顺利的继续下去还不得而知呢。

这内忧外患的,她真的不是很看好。

长公主殿下道:“大周立国六十余年,未及兴盛便已经开始走向衰落,或许这次开战反倒是个契机,有道是不破不立,大家安逸的太久了,是时候让大家头脑清醒清醒。”

陆小宁不得不佩服长公主的定力和气魄。

长公主知道此事后,陆小宁就是足不出户,也能随时了解到朝廷的动向。

文臣一律反对开战,要求派使臣前往西戎和北狄,武将们在赵明成的表率作用之下,倒是情绪激昂,主动请缨。

皇甫少烨自然不会做那低头臣服的君主,事关大周国体,唯有死战到底,没有不战而降的可能。

正月十八那天,陆小宁收到淮安的来信,让她去隆裕钱庄提一百万两,捐助朝廷用作军饷,纪家还会联系七大家的其余几家,筹集粮草,总之是支持开战。

陆小宁进了一趟宫,把纪家的心意,自己也拿出六十万两银子,全部交给皇甫少烨。

皇甫少烨没有推辞,只说:“这份心意他记下了,等战事结束,加倍还之。”

陆小宁很不高兴:“保家卫国可不是你一个人的事,身为大周的子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命都不惜,还在乎这些身外之物?”

把皇甫少烨感动的一塌糊涂。

这还不算,陆小宁又去发动圈子里的人,捐资捐物,短短数日又筹集了一大笔款项和物资。

到正月事二十二,安远侯挂帅,赵明成为先锋,十万大军雄赳赳地开拔奔赴西北抗敌。

正月二十五,顾十风回来了,调查有了结果,皇甫少烨看了调查结果气急败坏,立刻把陆小宁召进宫去。

“你还道十之有五,你看看,哪里会至十之有五?所有被调查的慈善机构,全部沦陷,这背地里的阴暗龌龊简直令人发指,这些人都该死。”皇甫少烨怒不可遏。

那是朝廷的利民之举,结果却沦为某些人敛财之地,本该得到帮助的百姓,却被当成畜生一样的虐待,买卖,他们以为进了善堂,却不知入了地狱。

陆小宁看了调查报告,也是怒火中烧,现实情况比她预想的还要严重,触目惊心啊。

顾十风道:“皇上,证据确凿了,要如何处置?”

之前他还不明白皇上为什么要派他去调查,调查之后他就明白了,如果不是他去,让监察院那帮吃粮不管事儿的,还同流合污的混账东西去,什么也别想查到。

真是气死他了,这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邪恶卑劣的人?这些人还能称之为人吗?

“抓,全部抓起来,给我一个个审问清楚,拔出萝卜带出泥,不管查到谁头上,一律严惩,绝不姑息。”皇甫少烨恨声道。

“还有,小宁,你把之前的方案,再完善一下,要彻底杜绝再有此类事件的发生。”皇甫少烨吩咐道。

他的治下,决不允许这些禽兽肆意横行。

“是,臣女尽快将方案拟出来。”陆小宁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第823章 落花有意

于是轰轰烈烈地清除借着慈善之名敛财行恶的整治行动在大周各地展开,抓了一大批伪君子真小人,连带着监察院也牵出一批官员被下了大狱,紧接着堪称有史以来最严密,最完善的慈善管理条例颁布,最大限度的杜绝了此类事件的发生。

对此,百姓们拍手称快,以前这样的小事儿朝廷怎么可能会关注?可见这位年轻的皇帝是真的把老百姓放在心上的。

随后扬州又传来盐务大臣赵大人查处了一起特大私盐走私案,最大的几家盐商齐齐造反,被赵大人和宋毅一锅端,皇上一道旨意,谁敢贩卖私盐哄抬物价搅乱民生,杀无赦,展现了其铁血手腕。

就此愤愤不平的盐商们偃旗息鼓,彻底死了跟朝廷对抗的心思。他们不肯老实,朝廷就会扶持那些小盐商们取而代之,虽然新政出台使得他们的利益减少,但再减少,利润还是可观的,谁愿意放弃?还是老实经商吧。

夕雾去了趟扬州,取回了老狐狸藏在城隍庙的东西,半份地图,陆小宁拿出来看了一眼便收了起来,她已经通知了四舅,估计小白不日就会回转。

过了几天,小白果然回来了,带回来一句话,说他主人交代了,那东西由陆小宁处置,任务已经取消。

陆小宁带他去见了老狐狸。

老狐狸的伤势恢复的很快,大还丹的效用不是盖的,加上她的妙手回春之术,还有寂云大师的内功疗法,如果不打架,一点都看不出来老狐狸伤重的差点挂掉。

小白这次见到老狐狸,态度好了很多,你捶我一拳,我踢你一脚,冰释前嫌。

第二天小白便离开了,说是去西北,陆小宁琢磨着,肯定是四舅给他派的新任务,三国开战,情报很重要,而重重楼的情报网无孔不入,应该能帮到不少忙。

到三月初,老狐狸的伤已经好差不多了,包不知奉命来找他,给了他一封书信。

老狐狸便开始收拾东西要走了。

陆小宁看老狐狸要把阿幸带上,便说阿幸年纪还小,前线毕竟太危险,还是把阿幸留在庄上好了。

老狐狸却说军中才是最能锻炼人的,阿幸自己也执意要跟老狐狸去,他已经把老狐狸当亲人,不愿分开。

陆小宁劝说不动,只好交给老狐狸一些治伤的良药,以备不时之需。

老狐狸此去若是能立功的话,便能彻底洗白,从此光明正大的做人,再也不用躲躲藏藏。

转眼到了陈丞相的周年祭,这一天,陈家人要去坟上祭拜,陆小宁也去了。

陈彦禹早已经在那等候,许久未见陈彦禹,只见他一身素白布衣,脚上穿着一双半旧的黑布鞋,虽然朴素,依然是风姿俊逸如琼树孑立,只是眼底眉梢不见了往日的温润神色,也没了温和的笑容,见面也只是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

大家一同在丞相大热坟前祭拜,陈夫人边哭边说,都是些告慰的话。

陆小宁手持三支香,也默默地跟丞相大人说话。

“丞相大人,不知不觉,你走了已经一年了,皇上执政勤勉,张弛有道,爱民如子,没有辜负您的期望,眼下虽然西戎和北狄进犯,烽火狼烟的,但我相信,这一场战争,大周一定能赢,您不要担心,伯母的身体已经好了很多,思瑶成长的很快,都当家了,而且当的还不错,把陈家打理的井井有条,赵寅成对思瑶更是关怀体贴备至,等他们成亲后,一定会更恩爱幸福的。”

“如今就是陈大哥的事情还没着落,沈姐姐对陈大哥一片痴心,希望您在泉下有知,给陈大哥托个梦,让他不要辜负了这样一个好女子才是。”

祭拜结束,陈夫人要去陈彦禹居住的茅屋看看。

茅屋就建在离坟冢不远的地方,很简陋,好在干净整洁。

思瑶陪着母亲在里面稍作休息,思瑶说:“大哥,你带小宁去附近走走吧,她要采些草药。”

这是思瑶和陆小宁来之前就达成的共识,给陆小宁和大哥创造一个独处的机会,也好劝劝大哥。

三月的郊外,绿草如茵,远处的山上开满一簇簇的杜鹃花,红若烟霞。

陈彦禹默默地跟在陆小宁身后,看她不时的采一些他叫不上名的野草,不禁好奇地问:“你采的这叫什么?好像很常见。”

陆小宁道:“这叫大蓟,别看大蓟到处都是,被人当成杂草,其实大蓟是很好的止血药材。”

陈彦禹微哂:“长见识了。”

陆小宁玩笑道:“你平日读书读累了,出来散步,就帮我采一些呗,我给工钱。”

陈彦禹道:“工钱就免了,你需要的话,我帮你采就是。”

“不是我需要啊,是前方的将士需要,止血药不嫌多,就怕少了。”陆小宁叹了口气说道。

她本想去当个随军大夫,可惜皇甫少烨不允许,长公主殿下也不答应,只好作罢。

陈彦禹眸光暗了暗,遥望西北,这个时候,大周的大军应该已经到边关了吧,也不知战况如何。

“你和皇上什么时候成婚?”陈彦禹转了话题。

陆小宁讪讪道:“眼下谁还有心思说那事儿啊?”

就连赵寅成和陈思瑶的婚期也都往后推了。

赵寅成从扬州回来又被派去了江南,现在盐务这块可谓是来钱最快的,以竞拍盐引的方式代替了税收,别的税收都要到年底才能缴上来,而现在朝廷急需银子,大把大把的银子,所以赵寅成的脚步不能停。

陈彦禹点点头,说的也是,虽说立后也是国家大事,但眼下边关烽火正炽,倒有些不合时宜了,起码也得等到看到胜利的曙光吧。

陆小宁眼睛滴溜一转,道:“倒是你,你真的不管沈姐姐吗?沈姐姐是一门心思想要等你。”

陈彦禹道:“现在谁还有心思关心这种事啊?”

把陆小宁的话原话奉还。

陆小宁:呃…

“这不一样,我和皇上,思瑶和赵寅成,那都是定了的,只是迟办早办的问题,而你和沈姐姐连心意都没确定,当然你若是对沈姐姐一点好感都没有,十分的不乐意,不情愿那又另当别论,总不能逼你娶一个你一点也不喜欢的人,只能叹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陆小宁说道。

☆、第824章 不巧

要是陈彦禹就是不喜欢沈姐姐这种温婉贤淑的大家闺秀类型的,陆小宁只能表示遗憾,不能勉强。

毕竟感情是双方面的事,不是你喜欢我我就一定要娶你,强扭的瓜不甜。

其实她也知道,陈彦禹不肯点头,多少是因为她。

他对她有情,她知道,那些字,那些话,那些欲言又止脉脉的眼神,她又不是真傻,只是因为她无法回应他的情意,只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陈彦禹哂笑了下,笑容苦涩,他已经接受了陆小宁和皇上两情相悦的事实,可并不表示他可以坦然地和陆小宁谈论这些事情。

曾经沧海难为水,陆小宁是第一个让他心动的女人,有很长一段时间里,在谁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他已经在默默地勾画他们的未来,真真是入了心入了骨的那么一个人。

他总觉得陆小宁还小,等他解决了云霓郡主这桩麻烦,等他金榜题名再来议也不迟,也是他太过自信,觉得陆小宁也会喜欢他,却不料皇上早早下了手。

他等来等去,考虑的太多,错失良机,怨谁?只能怨自己。

他也不是说沈心蕊不好,沈心蕊温婉贤淑,才华出众,如果不曾对陆小宁动心,不曾体会过将一个人刻在心上的感觉,只要她一出现,整个世界都会因她的存在变的鲜活,只要一听到关于她的事情,便会情不自禁的竖起耳朵…

或许,他会考虑沈心蕊,而且,应该说是最佳良配。

可惜造化弄人。

他想,此生可能再也遇不到能让他这般心动,魂牵梦萦的人了。

见陈彦禹不说话,陆小宁又问:“那你是讨厌沈姐姐吗?”

陈彦禹摇摇头。

“是否也欣赏她呢?”

陈彦禹犹豫了一下,还是如实地点头。

这样的女子是有让人欣赏的地方。

“如果你现在不用守孝,而且到了必须成亲的年纪,你会考虑沈姐姐吗?”

陈彦禹无奈道:“没有如果。”

他现在就是在守孝,还有整整两年,在他不能确定自己心意的情况下,让一个女子再等他两年,这是不负责任的事情。

“我只问你,如果她执意等你,你怎么办?”陆小宁逼问道。

陈彦禹静静地望着她,说:“我知道沈家想让沈心蕊入宫,这事儿你怎么看?”

是不是她不希望有人分享她的所爱?

陆小宁听得懂他话中的潜台词,不禁有些生气,说:“沈家怎么决定我不管,我只知道沈姐姐喜欢的人是你,易地而处,如果我喜欢一个人,却被逼着要嫁给我不喜欢的人,我也会难过,成亲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会觉得这此生的幸福和快乐都被埋葬了,那种绝望我懂,林若雨就是最好的例子,心如死灰,从此青灯古佛。”

“陈大哥,我希望你能慎重考虑一下,只要你开口,沈姐姐便会排除万难等你,沈家也不至于逼迫她太甚。别说什么耽误不耽误的话,耽误两三年,总比耽误了一辈子要强,不是吗?也别说什么为她好的话,对沈姐姐而言,嫁给你,成为你的妻子就是她最大的幸福了。”

“而且,听思瑶说,如果伯父没有出事,你和沈姐姐的事就会定下来了,你看,伯父也是看好沈姐姐的。”

陈彦禹默默地叹了一息,道:“我会慎重考虑的。”

他不愿耽误沈心蕊是怕给不了她幸福,他的心底已经被某人占据了一角,不能再全心全意的对另一个人了。

但她说的也对,与沈心蕊而言,心有所属而能执手便是最大的幸福了。

陆小宁开了笑颜:“一定要慎重再慎重哦,也不是马上就要你做出决定,你起码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可以考虑。”

陈彦禹苦笑道:“你今天来,祭拜是假,当说客是真的吧?”

陆小宁撇嘴,不满道:“谁说的?我是诚心诚意来祭拜伯父的,长公主殿下还让我帮她也上三炷香呢,刚才你没看见,我插了两次香吗?当说客才是顺便。”

“行,你说什么就是什么。”陈彦禹好脾气道。

说着,取过她手里的竹篓:“才采了这么点,赶紧采吧,怎么也得把竹篓装满了才是。”

“那还不容易?你看,那边一大片呢,咱们快过去。”陆小宁指着前面一片草药,就跟羊儿见到了肥美的青草,提起裙子小跑了过去。

陈彦禹笑了笑,跟上了她的脚步。

不远处,皇甫少烨望着一前一后的两人,胸中醋海翻波,脸上阴云密布。

小宁跟陈彦禹在一起好像很开心啊,虽然他们算是和好了,但是小宁跟他明显话少了许多,谈公事的时候还好些,话题一转到他们之间的事,她就顾左右而言他,然后找借口开溜。

今天是陈丞相的祭日,他特意微服出宫来祭拜丞相的。

自从知道自己的身份后,他就明白丞相之死不是意外,而是为了永久的守住这个秘密,所以,他感念丞相的这份忠心,不是忠于他,而是忠于大周。

谁曾想会看到陆小宁与陈彦禹漫步山野的场景。

杜公公见皇上面色不善,心里直打鼓,哎呦,运气真是不好。

“皇上,丞相大人的坟冢就在前面。”杜公公道。

皇甫少烨郁郁地收回目光,道:“回头你去一趟长公主府,宣郡主入宫。”

杜公公小心翼翼地应声:“是!”

陆小宁还不知道自己和陈彦禹一起采药被皇甫少烨瞧见了,陈彦禹答应她会慎重考虑,她也摘了一篓子的草药,心满意足地回城了。

陆小宁先到济仁堂,把草药处理干净,交给伙计晾晒,等晒干了,她才好拿来制药,不然里面的水分会影响药效。

然后又例行公事的去了趟惠民医馆,如无意外,每天她都会在惠民医馆呆上半天,给病患治病。

等陆小宁回到长公主府,天都快黑了。

一进门,门房就迎上前来:“郡主,宫里有旨意,请您速速进宫一趟。”

“啊?有旨意?是圣旨还是懿旨?什么时候的事情?”

圣旨的话是皇甫少烨找她,懿旨那就是太后宣她。

“回郡主,是杜公公亲自来宣,已经过去大半天了。”

☆、第825章 你的良心呢

知道是皇甫少烨找她,而且都已经过了大半天,迟的不能再迟了,陆小宁就不着急了,慢腾腾地回去洗漱换了身衣裳,又陪长公主用过晚膳,这才出发。

长公主让她今晚就住在瑶华殿,别往回赶了,这一来一回的要不少时间。

陆小宁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如果时间来得及,她肯定是要回来的。

虽说瑶华殿她随时可以去住,但总觉得她一个人住在宫里不妥。

杜公公在福宁宫外是望眼欲穿。

我的郡主哎,如果你再不来,可就要出大事儿了哟!

皇上在外头看到郡主和陈家大公子在一起心情就不美妙了,后来他奉命去宣郡主入宫,皇上的心情又莫名的好了起来,命御膳房做了几道郡主爱吃的菜,把没批完的奏章都搬到福宁宫,一边等郡主一边批奏章,时不时地还翘起了嘴角。

结果左等右等,郡主一直不来,皇上的嘴角慢慢的从向上翘变成向下翘,到了用膳时间,皇上也不肯传膳,奏章也不批了,一个人坐在里面生闷气,那脸色暗沉的跟这外面的天色也差不离了。

以至于所有在福宁宫伺候的人大气都不敢出,加倍小心的伺候。这不他已经是不知道第几次溜出来等候郡主了。

杜公公担心啊,郡主可别不来了。

正发愁,就看到郡主带着丫鬟夕雾和商陆往福宁宫来了。

杜公公赶紧迎上前去:“哎呦,我的好郡主,您可算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