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晃着罗如玉的手,若凝不停的呼唤着。

眼前出现了童年时街上那些可怜的小乞丐,还有家里那些逢年过节只能躲在树林里呜咽的哭着的少年下人,罗如玉慢慢的醒转了过来。

紧紧的咬着嘴唇使着力,罗如玉的汗水,浸湿了脸侧的头发。

只觉得手腕都要被罗如玉捏碎了,若凝紧紧的攥着手,只希望能传递给她一丝力气,正吃痛间,却听见接生嬷嬷说:“用力,用力,已经看见孩子的头了,用力…”

接生嬷嬷的话,无疑让罗如玉和若凝都顿生喜意。

似是有了支撑一般,罗如玉松开若凝和罗夫人的手,两只手紧紧的攀附在产床两侧的木边上,狠狠的用起力来。

不知过了多久,罗如玉只觉得,身上一轻,全身一瞬间松弛了下来。

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声在产房里响起,罗如玉的脸上,浮出了一抹欣慰的笑容,两只手,也无力的搭在了床边。

“是位格格呢,恭喜玉妃娘娘…”

床尾处,两位接生嬷嬷一边恭贺着,一边处理起婴儿的身上。

“姐姐,听见了嘛?是个女儿呢,你不是一直盼着想要个女儿嘛,可见佛祖听见你的祈求了,真的赐了一个贴心小棉袄给你呢。”

拿起绢帕擦拭着罗如玉脸上的汗滴,若凝笑着说道。

看了若凝一眼,罗如玉淡淡的笑着,旋即,脸上的表情带着一丝扭曲。

“姐姐,怎么了?嬷嬷…”

唤了罗如玉一声,若凝却是转头看向两位接生嬷嬷。

“不好,血崩了…”

掀开锦被看了一眼,接生嬷嬷的脸色大变,一时间,两人忙乱的处理起来,而罗夫人,则是忍不住的失声痛哭起来。

“玉儿,我可怜的玉儿…”

“娘,别哭,来世,玉儿还托生在您肚子里,还给您当女儿,好不好?娘,把孩子抱来给我看看…”

看着一脸哀恸的罗夫人,罗如玉轻声说道。

松开罗如玉的手,走到床尾处从那位接生嬷嬷手里接过了襁褓,罗夫人满眼爱怜的抱着她走到床头,俯身给罗如玉看。

红通通的皮肤,紧闭着的眼睛,皱巴巴的,像个小猫一般,蜷缩在襁褓里。

只看了一眼,罗如玉就无力的躺在了床上。

不一会儿的功夫,产房就收拾干净了,紧接着,福临和皇后从屏风外走了进来。

侧着身子坐在床榻边,紧紧地握住罗如玉的手,福临柔声说道:“如玉,要撑住,一定会好起来的,太医已经去煎药了,喝了药,身子就会好起来的,知道嘛?这是咱们的女儿,你要照看着她好好长大,日后还要给她挑个极好的额驸呢,如玉…”

“皇上,臣妾怕是不行了…”

只说了一句话,罗如玉的呼吸,已渐渐的急促了起来。

侧着头看了一眼罗夫人怀中襁褓里的小脸,罗如玉淡淡一笑,看向福临。

略一思忖,福临看着罗如玉说道:“孩子的名字,朕已经想好了,就叫宛玉,好嘛?宛若的宛,如玉的玉,朕希望,她将来如她的额娘一般温婉贤淑,娇俏可人。”

眼中浮出浓浓的笑意,罗如玉点了点头,吃力的说道:“臣妾…叩…叩谢皇上。”

紧紧的握着福临的手,罗如玉转过头看了若凝一眼,又吃力的看向福临,柔声说道:“皇上,臣妾,想把宛玉托…托付给妹妹,皇上…”

看着罗如玉一脸的祈求,福临沉思起来。

只片刻的功夫,福临脸上浮起一抹灿烂的笑容,看着罗如玉柔声说道:“好,你身子不爽快的这些日子,朕便让若凝照看宛玉,另外还会拨两个乳母,专门侍候咱们的女儿,好不好?等你身子好了,你可不许偷懒了,自己的女儿,当然要自己照看,知道嘛?”

知晓福临的宽慰之意,罗如玉心内感激不已,可她却缓缓的摇了摇头,喘着气说道:“皇上,您的好…好意,臣妾心领了,可是,臣妾怕是不行了,等臣妾走了,宛玉就由妹妹来抚养,好嘛?否则,臣妾怕是到了地下,都不得安心啊。”

“玉儿…”

听到罗如玉开始交待后事,罗夫人已是隐忍不住,俯在罗如玉头侧哭起来。

“皇上…”

头紧紧的挨着罗夫人,罗如玉却是执拗的看向福临。

“姐姐,你放心吧,你不会有事的。若是有个万一…妹妹自会亲自照料宛玉,定把她当做自己亲生的一般疼爱,姐姐放心便是。”

抓着罗如玉的胳膊朗声应着,若凝却是转过头看着福临说道:“皇上,您就应了姐姐吧…”

握着罗如玉的手紧了紧,福临伸出手摩挲着她的脸颊,轻声说道:“好,朕答应。”

一抹安慰的笑容浮现在罗如玉脸上,她扭过头的看向襁褓中的婴孩。

“宛玉,宛玉…”

轻声的唤着,罗如玉一脸的疼爱不舍,眼角,却是又有泪滴落出来。

从罗夫人怀中接过襁褓,福临抱在自己怀中,俯向罗如玉,轻声说道:“看,如玉,这是咱们的女儿,长大了,定然如你一般聪慧美丽。”

站起身,福临看了看怀中的婴孩,对着眼前的几人,朗声说道:“宛玉格格,记在皇后名下,封为固伦公主,日后由皇后和皇贵妃共同抚养。”

脸上闪出一抹惊喜,皇后叩谢道:“臣妾遵旨。”

站起身,皇后走到罗如玉身侧,柔声说道:“玉妃妹妹,你放心好了,本宫必定会和皇贵妃一起,好好照看宛玉。”

似是没想到福临会这样做,罗如玉脸上闪出同皇后一般的惊喜,满眼感激的看向福临,点了点头,罗如玉却是笑着,阖上了眼睛。

“玉儿…”

“姐姐…”

身旁,想起了罗夫人和若凝哀痛的疾呼声。

第九十一章 将心比心

更新时间2011-12-18 18:56:29 字数:3270

蔚蓝的天空中,偶有飞鸟掠过,啾啾的鸟鸣声,让浩瀚的田野显得愈发空寂。

微风吹过,脸侧的碎发随风飘起,撩拨着她的脸颊,淡淡的酥痒起来。

若凝穿着软底的绣花鞋踩踏在草地上,只觉得唇鼻间,弥漫着一股清新的草香。

忽然听得远处有潺潺的流水声,若凝心下一阵欢喜,抬脚方跑了两步,却听见,隐隐约约的传来了小孩儿的啼哭声。

女人,尤其是怀了身孕的女人,那种母性,在知晓怀孕的那一刻,立刻尽数迸发出来,正如此刻的若凝,虽不知哭泣的孩童所为何事,可心里的焦急,却是真真切切的。

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快步跑去,若凝的步伐显得那般匆忙。

跑上那个边坡,终于看见了那条静静流淌着的小河,可岸边的草地上,却坐着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儿,大声的哭泣着,而他周围,却是一个人也没有。

“额娘,额娘…”

小男孩儿哭的撕心裂肺的,让若凝觉得心里一抽一抽的疼痛着。

看到若凝,小男孩儿哭的越发凶猛起来,一边伸着两只手够着若凝,一边已一耸一耸的抽噎起来,顾不得多想,若凝抬脚朝小男孩儿坐着的地方跑去。

奔到离孩童只剩一尺之遥的地方,若凝却觉得脚下像是顿住了一般,无论怎么使力,都无法再向前迈动一步,而自己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只一步之隔。

朝伸向自己的两只小手够去,若凝的指尖,却是怎么都够不到,一瞬间,孩子哭的更厉害了。若凝觉得,心都要快要碎了一般的煎熬。

“宝宝不哭,不哭啊…”

温柔的哄着孩童,若凝更加用力的伸手去够,一瞬间,那孩童却像是被风吹着远去了一般,离若凝越来越远。

“额娘,额娘…”

孩童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清晰可见。

“宝宝,宝宝…”

奋力的挥舞着胳膊,若凝从噩梦中惊醒了。

一抬眼,却对上了福临憔悴的面庞,眼中,是满满的担忧和关心。

似乎前一瞬,他还是俊朗的青年,脸上,是那副自信满满的张扬,而这一刻,他的眼神中却已是满满的血丝,下巴上,已细细密密的长出了胡茬。

带着一丝僵硬的伸出手覆在福临脸颊上,若凝轻声问道:“怎么了?”

声音,却是说不出的嘶哑,好像许久未说过话一般。

轻轻的摇了摇头,伸出手抓着若凝的手,福临微笑着说道:“凝儿,我好怕你回不来了,你知道,我这几天心里有多怕嘛?”

几天?

狐疑的看向福临,却听见旁边有微微哽咽的声音传来:“主子,您都昏睡了两天一夜了。”

看向声音的来源,却是两眼红肿如核桃的晚晴,看着她点了点头,若凝扯开嘴角笑了一下,喃喃的说道:“我已睡了这么久吗?”

“醒了就好。饿了吧?我吩咐她们熬了药粥,让晚晴端一碗来,我喂你。”

抚摸着若凝的脸颊,福临满脸柔情的说着,一边,晚晴已疾步走了出去,不一会儿,外间传来了奴才们在院子里叩头感谢神灵保佑的祈福声。

“我怎么了?”

摸着福临的手,感受着他身上滚烫的体温,若凝轻声问道。

手中一顿,福临却是不说话。

看着若凝探过来的问询眼光,福临忐忑的说道:“如玉去的那一刻,你晕倒在她榻前了。”

许久,不见面前的人儿说话,福临脸上,又是担忧又是自责,起身坐在她床榻边,紧紧的看着她没有神采的双眸,福临疾声说道:“凝儿,如玉已经去了,你莫要如此折磨自己了,好吗?振作点,你还有肚里的孩子啊…”

脑中浮起了梦中那个哭喊着的孩童,若凝的心,抽搐了一下。

放在被中的左手轻轻的覆在小腹上,若凝撕扯的难受的心,渐渐的柔软了下来。

“姐姐她如何了?”

双眼已干涸,哽咽着,若凝轻声问道。

“在储秀宫停灵三日,明日午时发丧。朕已经下旨,追封如玉为皇贵妃,赐葬陵园。”

紧紧的握着若凝冰冷的手,福临沉声说道。

幽幽的叹了口气,若凝柔声说道:“明日,我想去送姐姐,可以嘛?”

本能的拒绝之词正欲出口,却看见脸前的人儿一脸的平静,可眼神中,却是无尽的哀痛,福临不忍伤她,犹豫了许久,迟疑着点了点头,柔声说道:“你身子虚的厉害,一会儿吃点东西,喝了药,好好睡一晚,明日,我陪着你,送到宫门口咱们便回来,好吗?”

静静的想了想,知晓以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怕是也撑不了许久,若凝点了点头,慢慢的闭上了眼睛。

四月十二,罗如玉的灵柩,从东华门出,驶向陵园。

看着飘曳着远去的白色灵幡,若凝强撑着身体里的那股气,站的笔直的盯着远去的灵车。

前一晚,服了药后晕晕乎乎的躺在福临怀里,若凝的脑袋里,回想起的,全都是和罗如玉一起玩耍的小时候,以及长大后的每一幕。浑浑噩噩的,只觉得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般往下流淌,一侧,是满脸满眼的心疼和不忍,不住的给她擦拭着眼泪的福临。

罗如玉的笑,罗如玉的嗔,那个永远像大姐姐一般让着她哄着她的罗如玉,那个说等老了要一起躺在树下的摇椅上看孙子们环绕在身边玩闹的罗如玉,似乎前一天还笑语盈盈的和自己聊着肚里的孩子,此刻,竟已躺在了冰冷的棺木中。

长长的指甲狠狠的掐在手掌里,若凝却是一滴眼泪都没有掉,似乎从看着罗如玉的灵柩从储秀宫出抬出的那一刻,她的眼泪便已流尽了一般。

看着若凝如此模样,福临只觉得心里说不出的难过,他宁愿看着她哭,看着她闹,看着她声嘶力竭的发泄,可此刻她的平静,却让他感觉到了无尽的悲伤。

“凝儿,我们回去吧,好吗?”

转过头看到福临一脸的关切,若凝淡淡笑了笑,轻声说道:“好。”

仿若身旁无人一般,福临自然的牵起了若凝的手,踏上了御辇。

身后,除了皇后和佟妃一脸淡然,其余人,都是一脸或羡慕或嫉妒的表情。

自送走了罗如玉,又在储秀宫和罗夫人抱头痛哭了一番之后,若凝再没有掉过一滴眼泪。

日子,从未有过的平静。

每日里,不是看看书,便是日头好的时候躺在院子里晒晒太阳,抑或,是去坤宁宫看看宛玉。

按着规矩,阿哥格格出生后,只在亲母身侧待三天,便会送到阿哥所和格格所,而宛玉,福临却是下了特旨,让内务府从奶子府拨了两名乳母到坤宁宫,跟在皇后身边亲自照料。

宛玉人如其名,虽每天大部分时间都眯着眼睛睡着,可眉眼间,还是能看到罗如玉的影子,每每看到她嘴巴里含着肉嘟嘟的小拳头睡得香甜的模样,若凝便觉得她那般可爱。

肚子已慢慢的显怀,可若凝依旧每日里奔波在承乾宫和坤宁宫里,仿佛看见宛玉,她的一颗心便能安宁一般。

“皇后娘娘,宛玉似乎不怎么哭闹呢。”

坐在婴儿床旁逗弄着宛玉玩着,若凝和站在身侧的皇后说道。

“是啊,本宫还从未见过这么乖巧的孩子,便是陈妃的语茗格格,小时候也是个磨人精来的呢,稍有不爽便哭闹的厉害。宛玉却是很少哭,饿了便小猫一般呱呱的叫两声,便是尿了,也只是蹬着腿一副不安分的模样。”

一脸的慈母柔情,皇后柔声说着,一边,还伸出手轻柔的抚摸着宛玉肉嘟嘟的小脸。

皇后一双手都未带护甲,便连指甲,也已剪短磨圆了边角,而身上,若非晨起要面见后gong嫔妃,平日里,却是什么饰物都不带,如此这番,若凝更觉得,福临当时的决策是正确的。

眼看小家伙张着嘴打了个哈欠,头一歪又要睡去了,若凝轻声说道:“那臣妾告退了,明日再来陪皇后娘娘说话。”

转过身方走了没几步,却听见皇后轻声唤道:“若凝,留步。”

入宫半载,人前人后,皇后都只是唤她“贤妃”“皇贵妃”,叫她的闺名,却还是第一次。

顿住了脚步,若凝转过了身。

“若凝,本宫知晓,你是怕委屈了宛玉,定要日日看到她才放心,可,你如此奔波的辛苦,又置万岁爷于何地?本宫知道,在皇上心里,除了故去的玉妃有一丝地位,剩下的,便装的全是你了。你怀着身孕,最好的姐妹又发生了此等事,你必定是哀痛的,可你若不顾惜着自己的身子,你知道万岁爷有多心疼吗?你难道没注意到,他这些日子已清瘦了很多呢。”

温婉的看着满脸思索的若凝,皇后又继续说道:“本宫感激玉妃,也感谢皇上,若不是他们,本宫这一生,都不可能有机会做一个母亲了。若凝,你也是要当额娘的人了,本宫对宛玉的那份心思,你能明白的,对吗?本宫定会好好待她,所以,眼下,最重要的,是你要养好自己的身子,平安顺利的把孩子生下来,莫让自己如此辛苦,莫让万岁爷跟着累心,明白吗?”

被皇后的话点醒,若凝满面悔悟,点了点头,她郑重的朝皇后一拜,朗声说道:“姐姐的这番话,妹妹铭记于心。”

站起身转身向前走,却听见皇后坚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你放心,本宫必定会好好抚养宛玉,等她长大了,本宫也会告诉她,她的亲额娘,是故去的玉妃,本宫一定会让玉妃在天上看着,宛玉心中是知晓她的。”

脚下一滞,眼中浮起一行热泪,没有转身,若凝点了点头,朝外殿走去。

第九十二章 流水无情

更新时间2011-12-19 18:56:24 字数:3067

罗如玉走后的那些日子,若凝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很多时候,早晨从坤宁宫给皇后娘娘请了安出来,若凝脚下便会不由自主的朝储秀宫走去,每每看到储秀宫紧闭的宫门,她才意识到,那个笑语盈盈的玉姐姐,已经远去了。

鲜少说话,若凝大部分时间不是在看书,便是在发呆。

被皇后的话点醒,若凝心里,满满的愧疚,想到福临每每凝视自己时眼睛里脸上带着的那么深重的担忧,想到他天不亮便起身上朝时更加小心翼翼不发出声响的举动,想到每日晚膳时他赶回来陪自己用膳时的步履匆匆…

一幕幕,一念念,若凝忽然发现,自己的眼睛,被伤痛蒙住了太久,竟忽视了身边这么多关心自己的人,让他们,比自己更辛苦。

“去乾清宫问问小明子,看看万岁爷在做什么。”

吩咐了秋如出去,若凝换了身常服,挽起了袖子进了小厨房。

还依稀记得,福临生辰那日,自己只是给他煮了碗最平常的寿面,而他,竟已那样的幸福满足,而自己,这些日子,又在怎样的折磨他啊。

放下心里浓浓的愧疚,若凝手脚麻利的做了几个小菜,熬了银耳莲子粥。

听到秋如回来回禀说福临在养心殿看折子,并不太忙时,若凝让晚晴把几碟小菜和银耳莲子粥放在了食盒里,一行人朝养心殿走去。

听到小顺子通秉说若凝来了,福临手里一顿,心下一阵焦急。

一边叫了进,一边从龙案旁走出迎了过来,福临脸上的担忧,显而易见。

待看到若凝神情轻松,又带了食盒,福临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今儿什么日子,你怎么来了?可是好些日子不见你这么殷勤的搭理朕了。”

打趣的说着,福临携着若凝的手走向后殿,一旁,小明子和晚晴岚烟已利索的把食盒里的菜食摆到了锦桌上。

“都是臣妾亲手做的,皇上尝尝。”

并不回答福临的话,跟着他坐在锦桌旁,若凝拿起筷箸递给福临,柔声说道。

眼中闪过一抹惊诧,福临摆了摆手示意一众奴才退下,才端起小碗喝起粥来。

看他惬意的吃着,并不再问自己,若凝也端起自己面前的小碗,两个人静静的吃着。

拥着若凝站在窗口,身上洒着和煦的日光,心里,也如同身上一般淡淡的暖起来,福临只觉得心中一片轻松,如释重负一般的畅快。

“福临,对不起…”

靠在身后坚实的怀抱中,若凝歉意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