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明尚答应一声,站起来跟在欣妍的后面,随着她的脚步慢行,可心里却在思量着,这公主是什么意思?

明尚三年前见过欣妍,当时,只当欣妍是幻影居的主子,并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今儿见到,得知她还是大清的纯宁公主,自然是惊讶的,惊讶中,还带着些很不明的心思。

难道,公主是要救我?

明尚这么想着,纯宁公主是太后的义女,在宫里地位非凡,她在宫中这么些年,自然能瞧出张小主落水的蹊跷之处,也知道他们这些侍卫的难处,要是不救,肯定脱不开干系,要是救的话,又难免受累。

怕公主也是因为认识他,所以不忍心他受责难,这才开口让他有个事情开脱的吧。

想明白了,明尚难免就心生感激之情,算起来,公主也算救了他。

不过,这事情只有欣妍心里知道,他心里也明白,却不能宣之于口。

很快,几个人到了寿安宫门口,欣妍摆摆手:“行了,到地儿了,你走吧。”

明尚行了礼,很快退了下去,一边走还一边奇怪,公主难道真是因为认识他才救他的吗,什么时候,公主这般好心了?

欣妍自己都不明白她当时是怎么一种心情,不过,人叫了过来,只得硬着头皮把这件事情理了,原来,她可以在半路上让明尚离开,可不知道为何,她硬是等到到了寿安宫门口才让人离开,她自己都觉得奇怪。

“主子!”姚黄见四处没人,小声道:“主子太好心了,这宫里容不下好心人。”

知道姚黄是好心,欣妍也不责怪她,只是道:“那人我是认识的,说不定以后还有用处,再者说,救她一下对咱们为说也没什么损失。”

话说到这里,欣妍已经进了寿安宫门,见四处安静,知道太后怕是把人都赶了下去,就快走几步,到了正屋门口,大声道:“皇额娘,妍儿进来了。”

门还没进去,就听到屋里传来低泣声,还有太后不耐烦的声音:“好了,还不嫌丢人。”

第一百零九章 擒拿鳌拜

欣妍进了屋,就见太后脸上带着怒色靠墙坐在榻上,而如云陪坐一旁,嘴里正说着什么,一行说一行哭。

“太后娘娘,不是我不讲理,是他们家太过了些,平日里不敬我这个公主也就算了,本朝规定,额驸纳妾是要经公主同意的,公主要是不同意,他就不能纳妾,可他们家是怎么的,我不让,便和我闹腾,太后娘娘,有这么做臣子奴才的吗。”

如云擦了擦泪,可怜巴巴的说着。

太后脸上怒气更盛:“你怨哪一个,当初你出嫁的时候皇上可是给你建了公主府的,可你倒好,偏磨着皇上让你住在遏必隆家里,如今倒好,还嫌弃人家不拿你当主子,你看看你自己,可有主子的款?”

见如云要说什么,太后摆了摆手:“再说了,法喀那孩子也不是纳妾,不过是两个通房丫头罢了,你不和他同房,难道让他一直孤苦着,哀家也不知道怎么说你了,不趁着年轻赶紧拢住额驸的心生两个孩子要紧,反而一心里嚷着什么健身,嚷着保养身子骨,难道法喀就是那种贪花好色的,不顾你的身子强行折腾不成。”

“太后娘娘!”如云低了头,心里暗恨,心说你一个不开化的蒙古女人知道什么,十四岁啊,放到现代还是中学生呢,就紧着**,不知道身体没发育好吗,不知道这样会短命的吗,不知道这样得妇科病的机会要多上许多吗。

如云满心的不悦。却不敢在太后面前表现出来,只是低头不说话。

欣妍也算听出来了,如云是满心的现代观点,觉得年纪太小,不知道夫妻活动,而太后一个纯粹的古人,哪里管你这个。

“当年大妃嫁给太祖的时候。不也才十一岁吗,你已经等了三年,也成了。”太后没办法,只好下了这么一个结论:“好了,回去好好和你额驸说说,你要真不愿意,就先给他指两个通房丫头,你出嫁的时候带的人也不少,寻那老实本分的给额驸不就成了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如云心里酸酸的。听太后这么一说,更加的不乐意。猛的抬头:“这不成,太后娘娘,我只愿一生一世一双人,不愿意额驸有其他女人。”

这话太过了。太后怎么听得进去,顿时板起脸来大喝一声:“胡闹,这话是你该说的吗,赶紧回去,哀家不想再看到你。”

如云又掉了两滴泪。心说要是端敬皇后在该有多好,她一定会理解自己,并且替自己想办法的。可惜了,如今后宫太后为大,早先她得罪过太后,如今太后不对她落井下石已经算是好的了,肯定是不愿意再帮她的。

不情不愿的如云行了礼慢慢退了出去,出来之后深吸一口气,抬头看看红墙黄瓦的紫禁城,恨的咬牙,她是公主又怎么样,丝毫没有一点的自由,连不让自己的丈夫纳妾都办不到,还不如…

太后算什么,不过就是命好一点,捡了孝庄和佟太后的便宜,要不然,这会儿孝庄都能压的她喘不过气来,哼,她也不过仗着皇上的敬重在这后宫里说一不二罢了,等到哪一日她得了皇上的喜爱,一定要让这老太婆丢尽颜面。

想了一会儿,如云又叹了口气,康熙的喜爱不是那么好得的,就算是得到了,以康熙对太后的信任,她也不能把太后怎么着。

现在不成,不代表以后不成,慢慢走着瞧吧,康熙这里行不通,以后可还有太子什么的呢。

想了好一会儿,如云才不甘愿的出了宫。

欣妍在如云走后,静静坐到太后身旁,笑道:“皇额娘别生气了,如云姐姐就是那么一个样子,您要和她置气,非得气出个好歹来。”

太后也笑了,摸摸欣妍的头:“还是你贴心,额娘啊不求别的,就求她能安份一点,这时候别拖了皇上的后腿就成。”

欣妍低头思量着,莫不是康熙要有什么动静了?

想想也该有动静了,先前不是还埋怨鳌拜行事太过吗,以康熙的性子,肯定已经容忍不下来了,就是不知道他要怎么做?

又一想,历史上康熙除鳌拜可是在康熙八年,现在才康熙七年,恐怕还要再等等吧。

想了一会儿,欣妍突然间想到来的时候碰到的张庶妃落水的事情,赶紧道:“皇额娘,女儿来前正巧碰到张庶妃落水,也不知道她现在怎么着了。”

一听这话,太后一惊,很快站了起来:“张庶妃落水了?怎么没人来讲?”

“才有的事情,怕那里正乱着呢,报信的人恐还没过来呢,再说了,如今皇后和昭妃管着宫里的大小事务,张庶妃那里就算是有什么,也该报给皇后和昭妃才是。”

欣妍笑着说话。

太后松了口气,愣了一会儿才道:“你说的是这么个理儿,是我想差了,不过,张庶妃如今可出不得事情,她肚子现在可金贵着呢,不成,我得去瞧瞧。”

欣妍一边想着,怪不得张庶妃好好的落水呢,原来是怀孕了,不知道招了哪个人的眼,要害她呢,那个暗地里出手的也算是精明的,在张庶妃落水之后,还怕她救上来肚子里的孩子没事,特特的寻侍卫去救,以便显出张庶妃的不守妇道来,就算是以后张庶妃生了儿子,怕也不能母凭子贵。

她一边伸手拦下太后:“皇额娘,您莫急,就算要去也得换身衣裳,再叫了人跟着才成啊。”

太后这才深觉她刚才确实太急了些,赶紧笑道:“是了,我性子太急了,只是,皇帝如今才只有承瑞一个骨肉。偏承瑞身子骨弱,不过是拿药吊着命罢了,我就盼着张庶妃能替皇帝生个健康的孩子,可偏偏又出了这种事情。”

也是,现在皇宫里只有承瑞一个孩子,张庶妃这胎就显的很重要了,也难怪有人急着出手。

只是不知道这出手的是哪一个。是皇后还是昭妃?这两位现在可都没孩子呢,肯定容不得别人爬到她们头上去。

尤其是皇后,先前已经有一位庶长子了,要是再有一个,她不定气成什么样呢。

说着话的当,太后已经换了衣裳又叫了人,匆匆的直奔储秀宫而去。

如今康熙后宫高位的妃嫔太少,左不过只有皇后和昭妃两个,这两位身份又太高了,康熙也不能分派别人住到这两个人的宫里去。只得又选出几个宫殿来供那些庶妃住着,张庶妃和另外几个汉人的庶妃都住在储秀宫的偏殿里。

太后惦记着康熙的子嗣。匆匆过去,欣妍却不想掺和到后宫这一片污水中,并没有跟着太后过去,而是带着人又回了绛雪轩。

到了晚上的时候。欣妍派人打听,张庶妃那里并没有什么,只是落水受了惊,又灌了几口污水,肚子里的孩子却是稳稳的。

只是。到底救张庶妃上来的是个年轻的侍卫,两个人难免有肢体的接触,现在张庶妃肚子里有龙种倒没什么。怕只怕孩子生下来,她就该失宠了。

又听人说,张庶妃救过来之后狠狠哭了一场,之后整个人就消沉下去。

至于太后过去怎么着了,欣妍也不知道,反正人救回来了,只要张庶妃肚子里的那块肉没事,太后才不会去管张庶妃死活呢。

第二日,欣妍满宫里转了一圈,发现宫里那些值勤的侍卫换了人,尤其是乾清宫外边的侍卫大多变成了生面孔。

仔细观察,好多都是年轻侍卫,那些老侍卫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欣妍想了好半天才想明白,敢情康熙这是真要拿鳌拜开刀了,不然,也不会在宫里悄悄换防的。

又隔了几日,康熙传旨,将和硕恭悫长公主下嫁鳌拜的侄子讷尔杜,一时间,鳌拜一家子风头无两。

要知道,和硕恭悫长公主可是康熙唯一的姐妹,顺治唯一活着的亲女儿,顺治朝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子也生了许多,活下来的也不少,女儿生的也不少,可生一个死一个,活下来的就这一个,当时,顺治就怕没有公主和亲,还认了好些养女呢,当然,欣妍就是其中一个,除了她和如云之外,还有另外两个王爷家的女儿。

当然,如云出嫁了,欣妍有太后做主,以后不会差到哪里去,可另外两位公主就不知道如何了。

欣妍又感慨了一番,果然帝王无情,康熙明明要擒拿鳌拜了,还要将他的亲姐姐嫁给鳌拜的侄子,要明白,鳌拜倒台之后,他的侄子也好不到哪去,说不定,公主嫁过去之后就要守寡的,唉,连亲生的姐姐康熙都能这样算计着,另外两边没有感情,又没有骨肉情分的公主,怕也要当康熙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了。

又过了些时日,欣妍眼见着康熙行事越发的荒唐,几乎不理朝政,不是每天抱着承瑞玩耍,就是在后宫流连忘返,很有荒淫君主的样子了。

而鳌拜在朝堂上越发的意气风发,许多事情根本就不请示康熙就敢自作主张。

又有长公主的公主府还没有建成,讷尔杜就跑过去寻了许多不是,又说出什么敬安公主都能住到遏必隆家,长公主自然也该住到他家里,虽然他父母早亡,长公主不用侍奉公婆,可叔叔婶子还在,长公主该恭敬些才是。

这些话传到康熙耳朵里,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生气的,反正第二天欣妍见他的时候,发现他神色很不好看。

欣妍还没有来得及说什么,就听到康熙咬着牙小声说:“朕有一日擒得此贼,必寝其皮,食其肉。”

可见,康熙已经憋屈到了极点,对鳌拜的不满也到了极点,就等一日火山爆发呢。

第一百一十章 欣妍出手

“奴才给公主请安!”

欣妍带着魏紫刚走到乾清宫外边,就有一个守门的侍卫过来见礼。

欣妍点头:“起吧!”

那侍卫起来,往旁边一站,欣妍才要进去,却猛的回头看了一眼,倒是有些意外,这门外的侍卫正是见过几次的郭罗络明尚。

“原来是你啊!”欣妍回头笑笑:“什么时候到乾清宫了?”

明尚低头,保持着恭敬的样子:“前些日子碰到皇上,皇上看奴才身手好,就把奴才调到了乾清宫。”

“皇上最欣赏能干的年轻人,既然把你叫过来,就说明你不错,以后好好干,尽心尽力保护好皇上。”欣妍心情还不错,说了几句鼓励的话,就推门进去。

进了门,见康熙正闲极无聊的在乾清宫里练拳,欣妍忍不住笑出声来:“知道的三哥是皇上,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的拳师呢。”

康熙停住动作,吐了一口气:“妹妹过来了,朕这不是太无聊了吗,打打拳,就像妹妹说的,权当健身了。”

从魏紫手中接过一个竹篮子,欣妍把里边的东西拿出来放到桌案上:“朝里的事情都忙完了吗,我晃忽听着,好像最近朝中事务挺多的,怎么三哥就得闲了。”

一句话,康熙立马沉了脸,往椅子上一坐,沉声道:“朕哪里会忙,朕是好福气,事情全让鳌拜和几位重臣给忙完了。”

欣妍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三哥是好福气。”

她伸手一指桌案上的东西:“三哥瞧瞧我做的这东西怎么样?”

康熙这才去看欣妍带过来的东西,一看之下,心里越发的奇怪:“这是什么物件?”

原来桌上摆着许多小巧精致的物件,康熙猛一看,还真不明白这些玩艺都是做什么用的。

欣妍笑着从篮子里摸出一个苹果,往一个小小的绿色的东西上一放,把苹果固定好了。然后摇着旁边一个手柄,很快,苹果旁边的一个刀子模样的东西转了起来,一忽的功夫,一颗大苹果就削好了皮。

康熙看的直了眼,心里知道,这怕又是欣妍琢磨出来的东西,不过,他还真搞不明白,也不知道怎么说欣妍这个人。说她傻吧,她能做这做那。弄出来的东西,比天下最巧的工匠还要新奇上几分,连西洋的那些玩艺,只要有样品给她瞧瞧。第二天,她就能仿出一模一样的,甚至于有时候弄出来的比原品还要好上许多。

可要说她精明吧,这丫头傻乎乎的,别人说讽刺她的话。她也听不出来,后宫里有什么人针对她做那污蔑的事情,她也不明白。也不知道还手,一门心思的心里只有他和太后,或者还有安亲王一家子,再就是经常弄些新奇的小玩艺,除了这些,竟然什么都不管。

自然,这人傻了,也就财迷,就像太后常说的,傻财迷傻财迷的,欣妍就是这样的人。

想到欣妍的这性格,康熙无语的摇头,这个妹妹太缺心眼了,以后可得好好看顾着,不然总吃亏,自己也心疼不是。

“妹妹这是怎么弄的?”康熙很不明白。

欣妍笑着把苹果取下来递给康熙,又拿了一个苹果接着削:“最近天气热,皇额娘胃口不好,我就想弄些果汁什么的给皇额娘喝,可这些果子啊,削皮是个麻烦事,我想了,是不是能有什么物件代替人力削皮,这样弄的又快又好,岂不省事。”

说话间,欣妍已经削好了好几个苹果,她又从袖子里摸出一个柄上镶红宝石的小刀子,把苹果一个个削成块,全添到另外一个容器里,添好了之后,握住容器边上的手柄轻轻一压,那有点像茶壶状的容器一侧的小口里流出清澈的果子汁来。

压好了,欣妍把果子汁倒入旁边放着的一个玻璃杯里,端起杯子递给康熙:“三哥尝尝可还好,我做的这个榨汁的机子里边可有好几个机关呢,榨出来的果子汁要经过两层的过滤,流出来的果汁清着呢,还有,在壶嘴的地方又设计了一个小兜子,里边可以放糖,也可以放别的东西,这样出来的果汁香甜可口,现在天热,可以在第二层过滤的地方弄些冰块,到时候,流到杯子里的就冰冰凉凉的,让人舒心。”

康熙听的入神,忍不住喝了一口,这味道酸中有甜,确实不错。

“这东西弄的倒是好,又小巧,又轻便省事,只用这个,一个小宫女就能轻轻松松做出供一好几个主子所用的果汁,妹妹奇思妙想啊!”

康熙夸奖了一番,把半杯的果汁喝完:“你拿去给皇额娘用,朕再让内务府多送些冰,就当给皇额娘消暑了。”

欣妍低头一笑:“三哥要是觉得好,我再弄些来,给三哥一套,再给几位嫂子准备一些。”

“哪里敢劳动妹妹,你把东西的做法写出来,朕让内务府的工匠做就是了。”康熙赶紧拦住:“宫里的嫔妃那么多,妹妹每人准备一套,岂不累坏。”

康熙这么说的,欣妍自然也不急着表现,也就安心的接受了他的提议,不过,欣妍也不白给,她一伸小手:“三哥,妹妹这么费力弄出这物件来,三哥不得表示表示。”

康熙抚额,就知道会这样的,这个妹子,死要钱啊。

“成,呆会儿朕让梁九功去内库挑些好玩艺送给妹妹。”康熙肉疼的答应下来,要是不答应,这个妹子说不定要闹翻天了,现在太后可宠她呢,她要折腾,太后说不定还要怪罪下来。

花钱买安心吧,康熙无奈的想着。

欣妍见目的达到。笑笑告退出去,总算的,在康熙面前又露了一回脸,更加加深了她死要钱的印象,以后要是弄出什么买卖来露了馅,康熙怕也不会说什么的,毕竟。她可是个很爱财的人啊,对于黄白之物看的可重着呢。

扯唇讽刺的一笑,她前世辛苦那么多年,学了那样多的东西,什么炼铁炼钢,什么做玻璃水泥,还有那些枪械的结构,船只的造法,甚至于改良农作物的法子都学过,当时为了学会改良农作物。可是托人在农科院的实验田里呆了半年多,整个人都晒黑了。

但凡是书中出现过的穿越者弄的东西她都学。都牢牢的记在心里,当时,并没有想到还会能穿越一次,只是为了图个心安。只有死命的去学这些东西,她晚上才不会做噩梦,只有累到了极点,晚上才能睡个踏实觉。

欣妍从来没有想过,老天还会给她一次机会。让她再度穿越到清朝,可是,穿来了。学的那些知识并不敢应用出来。

她现在连大棚蔬菜都不敢拿出来,更甭说什么枪支弹药了,能做的,能拿出来的也只是一些让生活方便些的小物件。

欣妍冷笑,还真是过的憋屈啊,她怎么就穿成了女人,还是清朝的公主,她要是直接穿成康熙该有多好,哼,鳌拜算什么,她要成了康熙,早发展好自己的势力,利用头脑里那些东西,弄个雷管什么的,直接把鳌拜一家炸死不就什么都有了吗,还用得着这么费心费力的想着怎么对付吗。

可惜了,她就是个女人,还是个容易招猜疑的女人,她到底不是康熙的亲妹妹,只是安亲王的女儿,她要是太出彩了,以康熙的性格,肯定是要怀疑她的,你一个公主这么能干做什么,莫不是要把朕拉下马,让你亲阿玛和亲弟弟上位不成?

还甭说,欣妍可从来不对康熙的情感抱有任何的想法,她并不会因为康熙现在宠着她,对她好就认为可以无法无天了,反而会更加的代调,更要极力的装傻作憨,宫里的什么事情都不敢发表意见,每天也只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过活,不然就是傻玩傻玩的,只有这样才能慢慢打消康熙的疑心。

就像现在,欣妍明明就能替康熙把鳌拜给解决掉,可她却不能那么做,这事情连提都不能提,就算是要出手,也要等康熙求到她这里,她还要再三推辞才成。

欣妍心里发冷,却不知道,她才一出乾清宫,几个少年就从后门进来,当先就给康熙跪地请安:“参见皇上。”

康熙摆了摆手,等几个少年起身,一指当先的一个:“魏东亭,让你准备的事情都准备好了么?”

魏东亭小声道:“皇上,都准备好了,人手也都训练妥当了,就等皇上一声令下呢。”

康熙点头:“好,你是个妥当的,朕放心。”

他又一指魏东亭后面的少年:“明尚,你那里怎么样了?”

明尚恭顺道:“皇上放心,奴才到时候会躲在屏风后面,皇上手中的杯子一落地,奴才就会上前擒拿鳌拜。”

说到这里,康熙笑了起来,一副意气风发的样子:“好,这事成了,你们都是有功于社稷的人,朕必重赏。”

“奴才等为皇上分忧,万死不辞。”

几个少年全都跪地谢恩,康熙笑着摆手:“都起吧,明尚,你来说说,让你擒鳌拜,有几成把握?”

这群少年里,明尚的武艺最好,力气最大,康熙也曾见明尚空手拿下十来个武艺高强的侍卫不在话下,可他还是有些不放心,怎么说鳌拜都是先帝封的第一巴图鲁,又征战多年,论起比斗来,可不是一个少年能比得上的。

明尚站了起来:“皇上,奴才说实话,奴才和鳌拜单打独斗,取胜的把握不到两成。”

康熙心头一震,这些人里明尚最厉害了,都说这般话,要是魏东亭和曹寅几个,恐怕更是没把握。

“不过!”明尚接着道:“奴才保举一人,要是皇上能让此人出马,擒拿鳌拜不在话下。”

第一百一十一章 欣妍出手续

“是谁?”

康熙急问。

魏东亭几人也全关注明尚。

明尚一脸严肃,比同龄人更显的高壮的身躯站在人群里,似乎有点鹤立鸡群的感觉。

他看看康熙,再看看旁边这些人,心里不知道为什么,总有种违和的感觉。

明尚是郭罗络家的孩子,是正经的八旗子弟,满人出身,可如今同事的全是汉人包衣,或者就是江湖的草莽之辈。

就比如说魏东亭,比如说曹寅,这都是皇家的包衣,比如说武丹,这人是江湖出身,被康熙救了性命,就留在康熙身边效忠。

单看这些人,明尚也明白康熙的处境,这个小皇帝现在是无人可用啊,不然也不会沦落到要包衣和太监擒拿有异心的大臣的地步了,明尚在这些人里,算得上出身最高贵的了,可康熙明显对他不如另外一些人信任。

说起来,明尚也是费尽了心思才取得康熙的好感,能够参加这等隐密之事的,他也没办法,为了郭罗络家的荣光,为了家里的妹妹以后能够有依靠,思量了再三,才决定投靠皇帝的。

明尚是个难得的聪明人,他明白鳌拜性子莽撞,不如康熙有心机,再加上行事明不正言不顺,以后一定会落败的,他更知道康熙的艰难处境,俗话不都说了吗,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碳难,这时候能够站在康熙身边,以后,只要康熙当政。绝对会保他明尚一世荣华。

明尚心里胡乱想着,沉声抱拳:“ 皇上,奴才保举纯宁公主。”

“她?”

康熙倒是好奇了:“你怎么想起她来?”

明尚倒也不慌:“奴才见过纯宁公主,更知道公主的力气如何。奴才想着,到时候,让公主扮作送茶的小太监。鳌拜必然不防,等到皇上下令的时候,再请公主缠住鳌拜,奴才等必然能擒拿此贼…”

话没说完,就见康熙怒气冲冲的站了起来:“胡闹,谁给你这么大胆子妄意皇家公主?纯宁公主金枝玉叶,怎可有丝毫闪失。这个主意不说也罢。”

明尚咬了咬牙,再度跪下:“皇上,奴才一片忠心日月可鉴,请皇上三思,几日之后的行动不容有丝毫闪失。要是没有拿住鳌拜,奴才等死不足惜,可皇上的安危…皇上,为了千秋大业,请皇上让公主出马。”

明尚的话说的大义凛然,连康熙都说不出什么不是来。

他一想,明尚说的也有道理,欣妍的战斗力别人不晓得,他却是知道的。这丫头在先帝在的时候,那才几岁的年纪,就能把宫中的反贼一举得擒,说起来,请她拿下鳌拜,似乎是可行的。

至于说欣妍会不会有什么不测。康熙想了想,这几乎有点不可能啊,欣妍别的方面没脑子,可打架的事情上一向是厉害的,绝对不会被鳌拜伤到。

想到这里,康熙面上也缓和了:“明尚,你起来吧,朕再想想。”

说是再想想,可看康熙的样子,肯定是同意了的,明尚站了起来,知道他的提议通过了,以后在了结鳌拜后,他的功劳会多上一笔,还有,他在纯宁公主和太后那里也留下好印象,可不要小看了太后和纯宁公主,这两个人现在可是康熙最信任的人,她们能在康熙面前替自己添几句好话,那可比什么都管用。

明尚不由想到欣妍进乾清宫时候的几句话,还有她身后的小丫头送过来的纸条,低头笑笑,果然,这个公主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很懂得替她自己争取利益。

不过,公主是怎么知道他现在是康熙亲信的,这很令人费解啊。

“行了,这事就议到这里,你们再多多准备,下去吧。”康熙现在满脑子怎么请欣妍出山的念头,也就不再和魏东亭几个多说什么,让他们全都告退出去。

这几个人一走,康熙也急了,匆匆把梁九功叫来,摆驾绛雪轩。

康熙到绛雪轩的时候,欣妍正指挥几个小宫女把院子里几口大鱼缸里的鱼捞出,又把鱼缸里的水换掉,再添几棵水草,忙的倒是热火朝天。

本来天就够热的,这一通的忙,连欣妍在内的几个人头上全流了汗,更有那不耐热的小太监把整个背部都汗湿透了。

看到康熙,欣妍笑着擦擦汗跑过来道:“三哥来做什么的?莫不是给我送银子来了?”

康熙苦笑:“你这丫头,满脑子的黄白之物,真是俗不可奈。”

欣妍一瞪眼:“我就是个俗人,这人活在世上,哪有不俗的,不俗您甭吃甭穿甭喝的,那才叫不食人间烟火,才叫一个清雅呢,这吃穿住行都摆脱不了,谁还不俗,要吃要穿就离不了钱,我宁愿俗一点,也要过的好一点,我可不怕人说。”

这话倒新奇,康熙笑道:“得,朕不过说一句话,倒招来你这么些话,行了,朕说不过你。”

欣妍笑着引康熙进屋:“知道说不过,便收敛一点。”

说话间,茉莉和紫薇端了茶水过来,欣妍端起来喝了一大口:“三哥不是送银子的,倒是来做什么的?”

康熙笑着摆手,很快下奴才们全都同去,梁九功尽职尽责的站在门口充当耳报神。

康熙喝口茶,把茶盏子放下,对欣妍笑道:“三哥是来求你帮忙的。”

“成!”欣妍问都没问就答应下来:“只要有钱,什么事都好说,三哥说说要帮什么忙。”

康熙抚额,很快调适过来:“妹妹也对鳌拜看不顺眼许多时日了吧,正好,和朕一样的心思,朕想捉拿他,已经想好了法子,不过呢,朕这里没有可用的人手,还要烦请妹妹到时候帮忙一二,只要能擒得鳌拜,三哥一定多给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