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嬷嬷上前一步:“公主,真要有那不听吩咐的,公主拿住了往死里打。”

话是这么说,可前提条件是你得拿住啊,秦嬷嬷可不信欣妍有那能力,真能拿住人。

欣妍笑了:“秦嬷嬷是个忠心的,本公主省的了。”

她眼光一转,在各奴才身上溜了一圈:“秦嬷嬷的意思是好的,不过呢,本公主可没那闲心思每天捏奴才的错处,本公主还丢不起那个脸呢,因此,本公主想了个法子,就是设立一个监察制度,大家互相观察,若是发现有不守规矩夫妻私下相见的,只要你们举报了,也查实了,本公主绝不姑息,自然,这举报的人也是有好处的,拿到一次,本公主奖十两银子,若是拿到两次,银子翻倍,奖二十两,拿到三次,奖三十两,若是咱们府里都是不守规矩的,你们一个月能拿个十次八次的,那么,真是恭喜了,很快你们就能买得起一所三进的宅子。”

这话一出口,许多人脸上都露出欣喜若狂的表情,这公主府里可不都是成了亲的啊,许多小丫头可几乎都没见过男人呢,更有那做太监的,这辈子都甭想成亲了。

欣妍也曾研究过这些太监的性情,大约人的身体有了缺陷,心理也就有了缺陷,那些太监失去了做男人的资格,就会极嫉妒愤恨人家夫妻成爱,更是爱钱成痴的,欣妍相信,这奖赏制度一确立,首先这些当值的太监就会像猫闻到腥味一样,直瞪着两只眼睛想要拿哪家的夫妻私下相见的。

想到这里,欣妍这心里啊是真的开心起来,不着痕迹的瞅了秦嬷嬷和程嬷嬷两眼,发现这二位是真的蔫了,头垂了下来,肩膀也搭拉下来,显的没精打彩的很。

欣妍就觉得很解气,活该,两个老不死的东西还想拿捏姐姐我了,仗着有些资历就想骑在姐姐的头上做威作福,可惜了,姐姐也不是那好性的,由着你们欺负。

本来,欣妍并不想拿两个管事嬷嬷怎么着,这大清公主出嫁都是要赐嬷嬷的,欣妍只想这两个人不找事,就荣养着,给她们一些体面也就是了,到底,谁都不容易。

却没想到,她这才成亲不久,两个嬷嬷就想搅风搅雨了,若是连这两个人都收拾不了,又何谈在康熙眼皮子底下谋取江山呢,欣妍权当拿这两个嬷嬷练手了。

哼,欣妍冷笑,本公主明打明的给你们来记软刀子,钝刀割肉,以后有你们疼的。

坐了这么一会儿,欣妍也有些累了,又见事情吩咐完了,也就摆摆手:“你们也都明白了,成了,都下去吧,以后各司其职,好好安守本分。”

这时候,满府的人都惊醒过来,森森的明白了欣妍的手段之厉害,再不敢有什么不满意,更不敢相互嚼舌头,一个人垂着头做事,再没有以前的意气风发。

欣妍见人都走了,慢慢站起来扶着姚黄的手:“得,咱们也回吧,我且歇息歇息,到了晚些时候还有事情要做呢。”

她心道,我不召见明尚过来,难道我不会出府见明尚吗,这是你们万万都想不到的吧,哼,这次,本公主就让你们有苦说不出。

回了屋,欣妍痛痛快快睡了一觉,醒过来的时候当真精神的很,头脑也无比的清楚,眼瞅着天色完全黑下来了,欣妍急急让姚黄摆饭,吃过饭之后,便把丫头们都打发出去。

她自己在箱子里寻出一件贴身的黑色衣服,利落的穿上,又拿出一双薄底快靴套好,最后把头发盘到头顶,用一根五彩丝绳绑住,等瞧着浑身上下干净利落没有一丝多余的东西,欣妍满意的点头,很快拉开房门消失在夜色之中。

明尚今儿从宫里回来本来高兴,想要和欣妍分享心中喜悦,谁知道在公主府门口遭到了那样的对待,他心里窝着火,晚饭都没吃就睡了,可一时半会儿哪里睡得着,明尚索性披衣坐起取过一本书看了起来。

也不知道看了多少时候,就听得窗外传来轻微的响动,明尚心中一惊,穿了鞋拉开窗户去看。

他才一开窗,就有一个黑影从窗外闪了进来,明尚暗恼,伸手就向那黑影击去,谁知那人清脆的声音传到耳朵里:“是我…”

公主?

明尚一阵的不解,欣妍到底是搞哪般,明明不挂灯笼不要见他,怎么深更半夜的又跑了来?

第一百四十七章 宫中乱

“你小声一点,别惊动人。”

欣妍一进屋就把窗户关好,拉明尚坐下,仔细道:“我也是趁着夜色赶过来的,今儿这事我还得给你个交代,否则,你恐怕得恼了我。”

一句话,明尚原本的难堪瞬间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心中的喜悦。

“我怎会恼你?”有些口不对心的,明尚赶紧表示起来:“咱们是夫妻,你今儿不让我进去肯定是有事情,我能理解的。”

这就想岔了啊!

欣妍心里暗叹,嘴上却一五一十的把今儿的事情和明尚讲个明白:“都是程嬷嬷和秦嬷嬷自做主张的,你也知道大清陪嫁嬷嬷的规矩,这些个嬷嬷们简直就是公主府的主子,不说公主府的庄子铺子还有各类的钱财金钱之物都握在她们手里,就是公主想见额附都要经过她们的同意,没有她们点头,公主就甭想有…甭想有…”

说到这里,欣妍都有些脸红:“有些个公主为了和额驸见上一面,还有拿钱来买通这些个嬷嬷们,倒养的她们胃口越来越大,咱们成亲以后我驳了她们好几次,她们就恼了我,这才想方设法的要拦着你。”

欣妍慢慢的解释清楚,又把她今儿怎么处置那些下人的事情讲了出来。

她还偏不信了,如果只有嬷嬷要和她作对,这明尚就进不了公主府,这次绝对是有眼大心大的奴才和嬷嬷联合起来要给她下马威的。

她一杆子打翻所有人,让公主府所有下人都尝尝苦头,其实也不冤了他们。

明尚听欣妍讲怎么软刀子杀人。听的头上冒汗,心里更是暗惊啊,他也是历经过后宅争斗的,不过。那也是前世的事了,那个时候,妻妾身份比现在要悬殊的多。妾室是正经上不了台面的,在家里地位形同奴仆,就连妾室生的孩子也是奴仆,谁都可以给他没脸,所以,妻妾之间的争斗并不像如今这般厉害,就是妾室和妾室之间。也不过是说几句酸话,上个上不了台面的眼药之类的,再厉害的就是互相争吵,再打上一架。

论起来,这大清朝别的没有。满族那些深宅妇人处处透着一股子暴发户和小家子气,别的不会,即没有什么出众的文彩,品性也没有多好,却偏偏于内斗上很精通,一群只知道窝里斗的蠢物。

就是皇上和皇家的老少爷们眼光看的也不远,心胸也有些狭窄,猜疑心又重,对什么人都不放心。做什么事都要处处惦量,还美其名曰帝王心术,说起来,这也是和出身有关。

每每思及大清皇上的出身,明尚虽然不至于鄙夷,可还是觉得好笑。

不过是个鞑子。养马的出身,赶上了好时运,一下子翻身作主,竟把前主子推翻了自己做了这片土地的主子。

这也就罢了,可惜了,满人人数太少,不如汉人人多,再加上到底浅薄了些,没有什么底蕴,从骨子里除了小家子气,就是一种深深的可怜的自卑,这才进行无休止的文字狱,这才明明知道满人里没有什么英才,却还是自高自大的宣传满人的英武,处处打压汉人,就是六部里边,也要同时设满汉双尚书,这就是大清皇室不自信的表现。

想想也是,他们的先祖都叫野猪皮了,可不就是野蛮人出身,能有什么好。

可惜了,明尚想要叹气,他怎么偏偏就生成了满人,为了生存,为了家人着想,还得屈膝为皇帝干活,还得自称奴才,不过,怎么都是多活的一世,委屈些就委屈些吧。

明尚一边胡思乱想,一边瞧着欣妍晶晶亮的眼睛,不由笑出声来:“公主真是厉害,这主意着实的高。”

欣妍笑了,顿时如春花初绽,两只眼睛微弯,极有神彩的看着明尚:“这些人全想着拆散咱们夫妻,我也让他们尝尝夫妻不能相见的苦楚。”

说着话,欣妍靠近明尚,悄声道:“我让姚黄查了一下,那秦嬷嬷的女儿也在公主府当差,她那女儿才成亲不久,正新婚燕尔呢,我晾她一段时间,让那姑娘和她夫婿不能相见,据姚黄说,她那夫婿是个好色的,怕是不出多长时间,这男的啊,保准要找小妾,或者包养外室。”

欣妍在明尚耳边轻声诉说,微微的热气喷在明尚耳朵上,她又带着一脸的狡黠,像是一只做了坏事的小狐狸,那样子怎么瞧,怎么让人痒到了心里边。

明尚耳际微红起来,心里被欣妍喷出的带着淡淡香味的热气直搔的痒痒的,下身一紧,那物竟有了抬头的趋势。

欣妍一点都没觉察出明尚的异样来,还在表功:“还有,程嬷嬷急着要抱孙子,可是,她儿子也在公主府当差,我让她儿子一年不近女色,瞧她的孙子从哪里来。”

她笑眯眯瞧着明尚:“反正你请旨要跟阿玛出征去,不知道有多长时间不能回来呢,所幸,我就趁着这段时间煞煞这些人的威风。”

才说完话,欣妍就瞪圆了眼睛,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

原来,明尚竟是趁她说话的时候悄悄伸手搂了她的细腰,如今,明尚的唇已经吻在她细白的脸颊上,一只手也爬上了她胸前的高峰。

“你,我还要回去呢!”欣妍心里一紧,使劲的去推明尚。

可惜了,明尚既然能打赢她,怎么会让她轻松推开呢,任欣妍使多大的力气,明尚偏纹丝不动,也不是纹丝不动,明尚的右手已经灵巧的挑开欣妍胸前的扣子,欣妍雪白的肌肤也露了出来。

唉,欣妍心里猛叹气,后悔的不行,为什么给自己定下目标,偏要找一个武功胜过她的夫婿呢,现在尝到苦楚了吧。早知道这样,还不如找一个弱鸡做丈夫,起码惹急了自己提起来一顿好打,不像现在这样。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啊。

很快,欣妍已经没有心思胡思乱想了,因为明尚已经把她推倒在床上。一只手也急急的扯了她的衣服,把她抱在怀里狠狠揉搓着。

等到快天亮的时候,腰酸脚软的欣妍被明尚偷偷抱回公主府,心里还想着,其实,陪嫁嬷嬷制度也是有好处的,是吧。

隔几日。这几日欣妍一点都没有要召见明尚的意思,明尚也因为要出征的事情忙的紧,倒也没有往公主府这边过来。

小两口反正有机会吃饱喝足,倒是一点都不着急,可府里那些有家有室的奴才却快要急死了。

那秦嬷嬷的女儿趁时候偷会丈夫。被分配给欣妍的小太监给抓到,欣妍借着机会狠狠打了她几板子,又赏了小太监钱,这下子可好,公主府里抓奸行动进行的如火如荼,倒是让那些想老婆想丈夫想的快要疯掉的人苦不堪言啊。

又几日,康熙商定了出征的事情,以安亲王为帅,明尚为先锋。多数选的是汉军旗的士兵,组成了一支队伍南下平叛。

自然,明尚出征,欣妍也准备了一番,这日挂起灯笼来召明尚去公主府,把她准备的药材衣物银两等物件一股脑的交给明尚。又细细的嘱咐了一番。

在欣妍心里,和明尚虽然只是朋友战友之情,可不管怎么说,明尚现在都是她的丈夫,她还不愿意守寡,自然想让明尚活的久一些。

她这番行为,不知道有多少人喜的痛哭流涕呢,终于啊,总算是能夫妻相聚一日了。

明尚跟随安亲王出征走后,欣妍无聊了几日,随后打起精神来,开始思考以后的道路该怎么走。

她这些年倒是弄出不少的好东西来,平常穿越文里必备的玻璃、肥皂、水泥之物,现在让欣妍生产,她也有这个能力生产,就是炼钢铁的高炉,欣妍也是能做得出来的。

可是,欣妍并没有拿出来,这是因为一是她还没有想好怎么拿,二来,是因为欣妍知道三藩动乱的时候大清上上下下都乱糟糟一片,尤其是江南,百姓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如果这时候拿出这些成果,恐怕会落入吴三桂等人的手里,到时候,天下又要大乱了。

她等的是一个时机,一个康熙真正平了三藩,天下安定了,她再拿出这些东西来,一是能驳得康熙的好感和信任,二来,她也有机会慢慢的改变这大清朝。

这日,欣妍去郭罗络家陪郭罗络夫人说话,等吃过晚饭从角门出来,才要进公主府的门,就听到一片的喧闹声,远远的看着,似乎是宫里的方向有火光传来,再细听,这喧闹声也是从宫里传来的。

不好,欣妍想到前几日传来的信,吴三桂逼的清军节节败退,京里许多人已经开始打起退堂鼓来,吵着让康熙迁都,又想着,前日康熙带人出去围猎,宫里可没有做主的人,若是有人…或者是那天地会的反贼攻进宫里,一群老弱妇孺可怎么抵挡?

想到几年前宫里那场叛变,欣妍浑身直冒冷汗,太后可还在宫里呢,要是惊了她老人家,这可如何是好?还有皇后,眼看着就要分娩了,这时候有个闪失…

“来人,备马!”欣妍这会儿顾不上多想,她就想赶紧去宫里瞧瞧,更能凭着超强的武力抵抗一阵子,最起码能给皇后和太后一点支撑。

这时候,谁都不敢去劝欣妍,魏紫匆匆跑去牵马,很快,一匹枣红马就牵到欣妍面前,欣妍一摆手:“你们回去,闭紧门户看好家园,我去去就回。”

说着话,欣妍一扯缰绳,马儿喷个响鼻,抬起前蹄就朝前奔去。

欣妍的公主府离皇宫并不远,只一会儿欣妍就到了皇宫附近,离的近了,欣妍更清楚的听到皇宫之中喊杀声震天响。

第一百四十八章 皇后产子

“皇后娘娘…”

长春宫的下人瑟瑟发抖:“娘娘,叛军攻进皇城了。”

皇后身怀六甲,挺着大肚子站了起来:“哪来的叛军?让武丹将军带人赶紧阻拦。”

一个中年太监站出来:“娘娘,他们打的旗号是朱三太子的属下,是前明的遗民,要恢复大明天下啊!”

皇后一阵心惊,没有站稳一屁股坐到椅子上:“前明的遗民?什么朱三太子,朱三太子明明已经死了,哪冒出来的狗东西敢冒充前明皇室成员。”

那中年太监大声道:“奴才不知道,不过,武丹将军已经带着宫里的侍卫太监过去抵挡了,将军英武,那些叛军必定不是敌手。”

其实,这中年太监不过是安慰皇后的,他心里头,如今皇宫守备薄弱,再加上皇上没有在宫中,这就没有主心骨,若是一个不好,被叛军攻进来,他们这些人恐怕都是得死的。

“姐姐,姐姐…”

皇后心里也明白现在的局势紧张,正思索该怎么办的时候,就听到急急的脚步声传来,皇后抬头,就见同样挺着大肚子的如云正迈着大步进来,她一脸的急色,丝毫不去理会沉重的身体,猛的冲到皇后身边:“姐姐千万莫急,什么事情都要从长计议。”

皇后正一愁莫展,如云来的正是时候,倒是给她吃了一颗安心丸。

她抬头紧盯着如云,要等如云拿主意。

如云这心里也暗暗叫苦呢,怎么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还有这么一劫呢。本来,康熙带人狩猎,皇后心里不安,就召如云进来说话。可巧今儿和如云说话说的晚了些,就留如云在宫里歇息。

甭管怎么说,如云都是公主。以前也在宫里住过,算是从小宫中长大的,留在宫里也没有什么,再加上她也有心留下来,所以,就在原先的住处宿了一夜,谁知道。才入夜不长时间就出了这种事情,让如云这心里当真不是滋味啊。

她有心躲在一边不管事,可一想也不成,只要她人在宫中,和皇后就是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只要是出了事,谁也跑不了。

她怎么说都是大清的公主,食着大清的俸禄,就要担起那份责任来,这万一要是贼人入宫辱了太后、皇后,不说她,便是昭妃等人也难逃罪责,恐怕大伙都要拴到一处死。

如云虽然对于某些事情执着,导致有些时候看不清楚局面。不过,确实不是傻的,她琴棋书画都能学得通,更精四书五经,要真是傻,也不能这么博学。

如云一瞬间想了很多。咬着牙挺着大肚子,带人去了长春宫。

“妹妹!”

皇后一把抓住如云的手,满含希望的问:“你说说,咱们如今该怎么办?”

见皇后确实六神无主,如云倒是冷静下来,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姐姐,依着我,无派人护住寿安宫,谁有事也不能让太后有事,你说是不是。”

皇后点头,太后在康熙心中的地位可是很高的,要是太后有个三长两短的,她这皇后的位子丢了不打紧,就怕死都要拖累整个赫舍里家族。

如云握着皇后的手笑了笑:“另外,派个忠心又有能力的人赶紧给皇上报信,再寻九门提督、五城兵马司做主的人紧急调派兵马。”

总算,皇后也稳住了,她回身拿出皇后的金印来叫过那中年太监急道:“王忠,敬安公主的话你都听到了没?”

王忠会意,扑通跪在地上嗑了三个响头:“主子信任奴才,奴才拼死也要向皇上报信。”

皇后点头:“我再寻几个人护你出去,你出去之后赶紧…”

“你先去纯宁公主府报信。”如云是个醒事的,知道欣妍厉害,她身边的人也都会武艺,便赶在皇后开口之前大声道:“让纯宁公主速来宫里救助,然后再出城寻皇上报信。”

王忠看向皇后,皇后点了头他才起来:“奴才一定不负主子恩义。”

伸双手接过皇后的金印,王忠出门叫了几个有些武艺的小太监,打算从神武门出宫,一路奔向纯宁公主府。

他一走,皇后松了一口气,不过一瞬间又担起心来:“妹妹,宫里这么多人,皇上的嫔妃又不少,万一乱党进来,要是哪个嫔妃出了事?”

皇后这担忧的很是,如云也开始琢磨起来,她想了一会儿提议:“姐姐,不如把皇上的嫔妃们都叫到长春宫附近,各宫只要能战的太监也都调过来,到底集中一处比分散着容易守护,让太监们在外边形成包围圈,护着宫中嫔妃,就算是乱党攻进来,要死大伙一起死,就是皇上知道了,也怪罪不了姐姐。”

如云这会儿似乎是开了窍,说的话全都在理儿上,皇后听的也赞叹不已,心说自家妹妹平时看着不着调,把个钮祜禄府搅的天翻地覆,和额附一会儿好一会儿歹的,弄的夫妻两个整日的吵架,可这到了正事上,还是有些心机能为的。

“妹妹说是。”皇后笑了起来:“于嬷嬷,你赶紧通知各宫,让各位妹妹都过来长春宫这边,把各宫有能力的太监们也都调过来,就说我说的,谁要是不听从吩咐,或者随意拖延,可别怪我这个正宫皇后翻脸无情,到时候不必请太后皇上下旨,我就先杀了她。”

皇后这话说的杀机腾腾,于嬷嬷听的也肃了脸:“奴婢尊命。”

如云暗地里点头,她这皇后姐姐倒真是不错,这般大的事情也不过慌张了一会儿,随后都能井井有条的处置起来,确实有母仪天下的风范,可惜了,红颜薄命。不是个长寿的。

“姐姐,若是姐姐能出面鼓励一下前边守门的将士,肯定会士气高涨,如今这个时候了。可不用再守着那不能抛头露面的规矩,事急从权,皇上不在。姐姐就是这后宫的主子,必得身先士卒。”

如云小声提议,说的皇后也心动起来。

现在大清立国未久,满族的女子们也都是弓马娴熟的,不像后期那样娇弱,皇后从小骑马射箭样样都成,这时候静了心。也不再害怕什么乱党贼寇,更明白这种情况下士气的重要性,若是她能出面鼓励一下,那些侍卫们就是拼了命,也要护住整个后宫。

“娘娘。”一个小太监上前轻声道:“乱党已攻打到乾清门外。前方吃紧。”

“姐姐!”如云心里着急,声音也有些大:“刻不容缓啊!”

皇后下了决心,扶着丫头的手站了起来:“点齐了人随门宫上乾清门,本宫要瞧瞧那些乱党有没有三头六臂,能不能攻下乾清门。”

其实,皇后也是真害怕了,过了乾清门可就是乾清宫了,乾清宫是皇上的寝室,要真是被乱党攻进来她还有什么脸面再做这大清皇后。有什么脸面再见康熙,恐怕到时候,她真要以死谢罪了。

“姐姐!”如云一把扶住皇后:“我陪姐姐一起去,咱们姐妹俩在一处,万事都是不怕的。”

皇后回头,眼里含着泪。满心的感念:“妹妹的好姐姐永世不忘。”

到底是亲姐妹,就算以前皇后和如云有什么不对付的地方,这会儿也烟消云散了,不管如云怎么想的,这时候,皇后是真的感念她。

“姐姐说这些做甚?”如云紧扶着皇后:“咱们是嫡嫡亲的姐妹,这是旁人都比不得的,姐姐有了事情,妹妹怎么能置之不理。”

说话间,姐妹俩出了长春宫,再瞧时,昭妃已经带着许多嫔妃过来,如云瞧着皇后还要安顿这些嫔妃,又想前边确实吃紧,咬牙道:“姐姐且先安置这些人,妹妹怎么都是这大清的公主,就先替姐姐出面去鼓舞士气了。”

她话才说完,昭妃已经上前,这种危难的时候,昭妃怎么都不会去跟皇后较什么劲,她也是大家大族出身,是非轻重还是能分得清的:“皇后姐姐,你只管去鼓舞士气,妹妹虽然不才,可安置众位姐妹还是能成的,这长春宫的守卫就交给妹妹吧。”

她说话间,从旁边的小太监身上抽出一把刀来:“妹妹今日立誓,必要守好这长春宫,守好众位姐妹若有一人有闪失,妹妹也不用旁人说,自己先自裁了。”

皇后点头:“有劳昭妃妹妹了。”

皇后和如云向前走了几步,就听到许多嫔妃的哭泣声,又听到昭妃冷声道:“都哭什么,大伙都是皇上的人,自该有皇家的骨气风范,如今危难之时更该众志成城,互相扶持,哭哭啼啼的成什么体统,都给我住声,再有一人哭泣,有一人生乱,就别怪我不留情面了。”

皇后回头看去,就见昭妃已经用剑劈倒了长春宫院内的一颗小树,在灯火下看到她冷着一张脸:“纳兰氏、马佳氏,带着你们宫里的人去西配殿守着,郭罗络氏、姚佳氏…”

昭妃话没说完,郭罗络明玉已经站了出来:“昭妃姐姐,妹妹自幼也跟着兄长习些武艺,如今这种时候,该当助姐姐一臂之力,姐姐不用管妹妹,妹妹自带了宫中的小太监去门外守着。”

皇后点头,这个郭罗络氏倒是个有担当的,也难怪了,有那样的哥哥,妹妹怎么能差得了。

如云虽然心里对郭罗络氏有些不忿,可也不得不佩服她敢做敢为。

郭罗络氏不像如云历经三世,见惯了各类的大场面,她一个古代深宅女子有这样的心性作为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起码,不像那些汉人庶妃们见到危险就只知道哭啼,丝毫不知道作为。

“咱们走吧,相信昭妃妹妹和宜嫔妹妹一定会安置好大伙的。”皇后心里赞叹着,拉着如云的手就急急往前走。

哪知道,她才走了几步路就跌倒在地上,如云看过去时,她一头的冷汗抱着肚子直嚷:“妹妹,姐姐怕是不成了…肚子好疼啊,这小子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时候…”

却原来,皇后动了胎气,这时候竟是要产子了。

第一百四十九章 来援

“姐姐!”

如云是真急了,饶是她经的事多了,可这时候也想要哭,心说怎么偏就事赶事,什么不好的事情都赶一处了。

偏这时候,皇后早产了。

算一算,明明她记得太子是康熙十三年五月十三日出生的,这时候还没有到五月呢,太子就要出生了,这蝴蝶的还真是…

不过,不管怎么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就得咬着牙担着。

“来人”如云指甲刺的手掌都要流血了:“赶紧扶皇后去产房。”

她紧紧握住皇后的手:“姐姐放心,我替姐姐去乾清门,我和姐姐身量相仿,又都是怀有身孕的,夜色之下,也没人瞧得清楚。”

皇后大大的眼睛睁着,流泪看着如云,话到了喉头,却怎么都吐不出来。

宜嫔郭罗络氏一步上前:“皇后娘娘,嫔妾愿意随敬安公主去乾清门,皇后娘娘且安心待产,保住皇上的龙种要紧。”

说完话,明玉一手扶住身子有些软的如云,她也知道如云不容易,身怀六甲碰到这样的事情,又要费心又要费力,这时候能站住,已经很不错了。

“敬安公主,我听你的吩咐,有什么事只管让我去做。”

如云点头,喉咙也有些哽咽:“好,明玉,咱们去吧。”

两个人手牵着手,一脸的誓死如归,就是昭妃这曾经陷害过明玉的人都要佩服这两个人的勇气和心志。

昭妃也顾不上多想,一边吩咐人抬皇后去产房,一边把皇后准备好的有经验的产婆叫过来侯着。又让人把长春宫围个水泄不通,这时候不管怎么样,都要保证皇后能稳稳当当产下龙子。

若是在太平时候,宫妃们互相陷害。算计各自的子嗣倒也罢了,这种危难时候皇后要真有个三长两短…昭妃想想都觉得脊梁骨寒得慌,以康熙的为人。她们这些人都要受责罚的,再厉害些,恐怕还要牵连到各自的家族。

再者说,这种时候是表现自己能力和忠心的时候,昭妃也不愿意错过,皇后生了儿子又怎么样,以后安宁了。有的是时机算计她,何必在这时候招人的眼。

不说昭妃如何安置皇后,只说如云和明玉两个人每人带了一个丫头去乾清门,这两个人心里都是害怕的,不过硬撑着罢了。

如云一边走一边给自己鼓劲加油。告诉自己富贵险中求,要是能平安过了今天这事,以后,她的地位会更加稳当,不说在夫家如何,就是在康熙太后心里,她也能算是一号人物了,只要大清在一天,她这敬安公主就稳稳当当。谁也动不了,也或者,康熙会看在她功劳的份上册封她为固伦公主呢。

明玉怀的心思和如云差不多,不过,她自然也要稳住宫中位份,明玉想的是要封妃。她想以命来搏,用功劳换取封妃的资格。

长春宫离乾清宫并不远,两个人出了长春宫就听到满宫的喊杀声,越是离乾清宫近,这声音越发的刺耳。

如云手掌都流汗了,硬撑着和明玉走了下去,很快到了乾清门,就见前方一片火红,知道乱党在宫中杀人放火了。

只见前方侍卫浴血奋战,倒在地上的不知道有多少,那血都快把乾清宫外的汉白玉石给浸透了。

如云一下子想到了顺治时期,当时宫中太监宫女反叛,那时候,乾清宫也是这样,死了不知道有多少人,她不是第一次见到死人,可也由不得腿发软,心发颤。

明玉是个小姑娘,更没见过这种场面,比如云都不如,要是不如云拉着她,恐怕路都走不了了。

又走几步,几个侍卫上前,如云大声道:“武丹将军何在?”

其中一个侍卫身上都是血,跪地道:“武丹将军在城门上…”

如云不等他说完话,就带着人一步步上了城门,一边走,一边让身后的丫头举着皇后的令牌,大声道:“皇后娘娘过来看望众位,大家要尽心退敌,众位将士也请放心,皇上已经知道了宫中的消息,已经派遣人马回来助阵,只要众位尽了力,皇上回来,娘娘一定替大伙在皇上跟前请功,给大伙封妻荫子…”

丫头的声音极高,清越的声音透过重重喊杀声传到乾清门城墙上的侍卫耳朵里,大伙精神一震,长时间应敌而带来的疲劳似乎也消失无踪了。

武丹听到声音,带着两个侍卫跑了过来,因为是夜间,光线并不是很好,再加上如云特意戴了帽子,所以,武丹并没有看清楚如云,他看身形和模样,再看丫头手里拿的皇后的令牌,就只当是皇后过来了,赶紧跪下:“臣等见过皇后娘娘,娘娘,这里情势危急,还请娘娘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