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子的话,如今已经短兵相接了,估摸着三日后应该有个结果。”碧螺的模式迅速切换回了秘书模式。

“恩,哀家心中有数了。”刘琳点点头。

作者有话要说:呼~终于赶上了!

老黑洗洗去睡了,大家晚安~

第五十二章

沙俄与华夏的战斗结束的极快,可以说是一触即过。两国之间仿佛是心有灵犀一般,在第一次仓促的接触战后就一直保持着对峙状态,互相看着对方近在咫尺的战壕,却是不约而同的没有再发起进攻,甚至在军队上层默许的情况下来了几次小小的贸易互市。中华的军队用一些常见的茶叶和丝绸换来了沙俄大笔的财富不说还得来了一些有关欧洲的情报。

而且,此次接触战之中,双方损失的人手并不多,象是有默契一样将伤亡率保持在了百人以内。让原本指望着这两个庞然大物能够打起来进而拼的两败俱伤好渔翁得利的欧洲国家纷纷失望不已。就在欧洲大陆上对沙俄和华夏此战议论纷纷之时,沙俄皇室派出的代表团已经在前往华夏的路上了。

“这是公然对欧洲的背叛!沙皇俄国在东方和西方之中选择了东方,他们的皇室向华夏低下了高贵的头颅,这对欧洲来说是耻辱!沙皇身上流着神圣罗马的血脉,他们帝王世世代代出自我白人之族,却赶出这种事情来,他们必须要忏悔!”一些有着极端思想的白人叫嚣道。

随即,还在欧洲巡游的中国使团立刻开始自己的公关,一边宣扬着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将有关的舆论给歪楼掉,一边针对欧洲人的习惯和政治体制,展开了对那些**言论的批驳,使团在欧洲大陆上不亦乐乎的打着嘴仗,顺便暗地里搜罗着刘琳给出的科学家名单。名单上的一些人被刘琳圈了个红圈,这是就算打晕也要带回华夏的,有些名字下画了个绿线,这表明可以直接上去敲敲门,人家就会拖家带口的跟着远渡重洋走人了,剩下的没有任何标识的名字表示这个人来了不错,没他也不差。

中国使团忙的一头大汗,朝廷这边也一刻没闲着。

刘琳看着北方的军报,有些遗憾又有些松口气的说:“前去欧洲的使团到底是有些用处的。李莲英,给奕发电报,让他尽快安排使团去访问一下在欧洲流浪的以色列人,暗地中问问他们是否想要上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土?如果他们想,那么便看看他们能拿出什么来吧!”以色列,这个在世界上到处流浪的民族,人才辈出,若是能笼络过来那是最好。

“是,微臣这就下去吩咐。”李莲英说着从袖子中拿出一个黑色封面的折子,上边花了一朵白色的菊花,“这是从倭国传来的消息,明治天皇似乎出身不正并不是上代天皇的直系子嗣,乃是被如今倭国政府中掌权的吉田松阴、阪本龙马等人扶持上位。而且末代幕府将军德川庆喜如今仍在大阪城内,还掌握有一部分的兵权,但是大部分的藩县都已归顺天皇,这让其在大势之下不得不奉还朝政。”

“大势?!”刘琳眯眼微笑,口吐讥讽,“不过是几个村落乡镇之间的战争和选择而已,能有什么大势。也亏得倭国人的王族自诩天皇,居于那寸土之间竟是如此的大言不惭,也不知从哪里来的那么多的优越自傲之心。”

李莲英垂目不语,对于这等小国,他打心底里是瞧不上的。旁边的碧螺见刘琳将手上的黑色折子摔在了地上,也不急着去捡,而是给这位掌控了东方广阔领土的女子斟了一杯茶,茶水碧绿,带着让人心神安宁的香气。

“主子何必忧心这倭国人。奴婢观其使团,人人看似卑谦实则狂傲,胸有大志却是手段不正。今天再看其国内形势与人心志向,此等民族邪志太多,立身不正,且对内手段残忍,人性有缺,就算国家飞腾起来,也不过是昙花一现,下一刻便会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碧螺慢慢的说,看了眼地上的折子,眼中闪过不屑,“现在我中华的面对英人沙俄的侵袭,根本没时间去关注此等岛国。且英国使团已在京城带了快要一旬了,眼看着沙俄使团也要进京了,主子你还是先想想怎么解决眼前的吧。”

刘琳拿起茶杯轻轻抿了口茶,她瞟了眼桌子上堆得高高的折子,放下茶杯说:“眼前的事儿好解决,军机处已经根据眼下的情况给出了几个章程。因着英人使团带来的消息和他们的条件如今推断清楚,现在就可让李鸿章领了外交院的职责去打发了他们。当然,条约虽说签订了下来,但是估摸着等战争结束了还要修改,所以哀家估计这英国人今年要跑上了两三趟来了。”

碧螺闻言笑了笑,李莲英凑趣的说:“反正又不会给那英人使团掏车马费,纵是多跑几趟又如何,便当是他们将路给认上一认了。”

“如果参谋部的推测没有什么大差错的话,海战接下来的态势可能会稳定下来,即便短时间内不会分出胜负,但是我华夏的海军也能够跟英人的海军在海上分庭抗争保证马六甲的海峡掌控在我华夏的手内。”刘琳盘着腿坐在炕上慢慢盘算着,“西南陆军如今的发展事态也在掌握之内,只不过接下来如何还要看时间了。”

中华现在三面作战,海上对上了英人,陆上直接突入印度,北方与沙俄对阵。若是现在那倭国再动点什么小心思,祸起东南绝对够让华夏喝一壶了。

毕竟,现在东南是整个华夏的经济重镇,大半的经济命脉都在东南地区,而现在整个华夏海军压阵于西南海洋之上,其他海域的防备不免弱了一些。

依稀记得那日本使团走之前好像与英人搭上了线来着…

“回禀主子,微臣有个想法想要向您禀报。”李莲英眼珠微微一转,心生一计,在脑中将有关情报整合觉得可行之后,躬身向着刘琳报告道。

就算我中华现在腾不出手去收拾了那日本,但是旁边不是还有两个国家距离这日本比较近吗,可以先让他们去搅合了这日本的视线,省的这眼大手狠的岛国生出什么幺蛾子来。

“嗯?说说看,若是可行便立刻布置下去吧。”刘琳看着李莲英,让他将心中所想说出。

李莲英拱手行礼,然后说道:“既然我华夏现在无暇去理那岛国,何不祸水东引,让那朝鲜与日本起了冲突,中间最好再让沙俄牵扯其中,我们的人再推波助澜一番,定搅得日本维新改革不成。最好让他们番幕之间冲突再起,拖得整个国家进了死路为好!”

刘琳眯眼,唇边化开一抹微笑,朝着李莲英点点头赞许道:“好主意,你的想法极好。”刘琳说着,看了眼地上的折子,然后说:“最好挑起朝鲜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哀家不管这两个国家谁胜谁败,只要给哀家打得两个国家没人为止!”

朝鲜和日本的地理位置还是挺重要的,朝鲜不必说了,威胁着华夏的北方土地以及沿海一脉。日本连同台湾海南等岛屿乃是形成了环绕整个东亚的第一阶梯岛链,在未来的海战之中,可说是必争之地。

“哀家希望,这一战中,朝鲜与日本的皇室传承尽绝!”

作者有话要说:老黑我悄悄的来,悄悄的走…

没看见我没看见我…

第五十三章

战争从来都不是玩笑,它是政治延伸而出的博弈,决定了一个国家未来的走向。它伴随着鲜血与痛苦,就算是战胜国在面对填塞满了痛苦哀嚎亡灵的胜利时也不免痛至心扉。

但是,当狂妄之人逼到眼前,我们面临失去至亲至爱的巨大痛苦之时,战争是唯一可以发泄痛苦与悲哀的途径。我们不提倡战争,但是我们更不惧怕战争!

刘琳看着窗外泛黄的叶子,秋高气爽的天气让她急躁的心情有了一丝平静。国事家事天下事,以刘琳现在的地位来说,她的家事基本上就关系到国事了。

“淳儿在欧罗巴怎样?”处理完了手头积攥的折子,刘琳看着李莲英问道。如今的日子已经进了十月了,这风雨飘摇的一年终于要到结尾了。

年末的到来,也意味着海洋上战争帷幕的落下。以整个华夏舰队之力与英国海军远东舰队对抗,中华终于在新年到来之前收到了胜利的消息。

在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的围攻之下,加上美国远洋舰队的横插一脚,英国海军远东舰队几乎全灭!

经此一役,英国彻底失去了对远东海洋特别是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控制权。马六甲海峡落入中华的控制之中。不仅如此,西班牙等欧罗巴国家也失去了对东南亚群岛的控制权,如今的东南亚群岛上华人已经成为了实际的掌控者。

整个南海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西南陆军进攻印度的步伐却是缓慢了下来。英国无法想象失去印度的后果,在英军和印度殖民军队的严防死守下,西南军队只能在印度边境修筑了几所边城,作为战争的前线。同时,并以此为借口和契机,在东南亚各国驻兵并征集民工。

而隐藏在这一系列动作背后的是刘琳欲将整个东南亚和东南亚群岛彻底并入中华的决心!

书同文,车同轨,钱同型!

整个远东只能由我中华统治!凡是胆敢反抗者,杀无赦!

李莲英见刘琳问起载淳,急忙上前回答道:“回主子的话,小主子如今游学进了法兰西,如今在巴黎。小主子如今对资产阶级的民本思想十分的感兴趣,并计划准备到英吉利一游。”

“是吗…他…有说什么时候想回来吗?”刘琳有些迟疑的问。这几日关于载淳大婚的事儿,已经在朝中是闹得沸沸扬扬了,后宫的那几个太妃一个两个想尽了办法往那个替身身边塞自家的女人,加上如今淳儿的年纪的确也到了,再拖下去对淳儿也不好。

“…”李莲英顿了一下,他想起汇报回来的讯息里自家小主子的那好似奋斗在无产阶级反抗压迫第一线的狂热表现,完全想不起自己就是东方最大帝国的皇帝。李莲英就有些迟疑的看了自家主子一眼,然后垂目说:“嗯…小主子…他觉得自己还需要再锻炼一下。”而且自从到了欧罗巴,小主子简直就像是脱了缰的马儿,四处乱跑不说,还撒丫子到处乱钻,一点儿没提起回国这个事儿。

“这样啊。”刘琳顿时知道了李莲英想要表达的意思,有些头疼的揉了揉额头。“哀家一会儿给淳儿写封信,这大婚的事儿,哀家最多为他托两年,两年之后,就是跑到了天上去,也要给哀家乖乖回来!”虽说男孩子到底是要闯一闯,但是如今这么大的国家摆在这里,作为一个气数未尽的皇族,还是有存在的必要的。所以,这孩子就算心跑野了也要给我收回来继承帝国啊!

李莲英闭嘴不说话,刚好门外的小太监进来禀报说李鸿章大人和左宗棠大人前来拜见。刘琳挥挥手让他们两人进来,李莲英便连忙退到了刘琳身边,给她斟了杯茶。

李鸿章左宗棠分别拜见后,在刘琳的示意下起身。

“说吧,什么事儿?”

“经过两旬的谈判,朝廷与英国使团的停战协议已经签订完毕,这是最终条约,请太后过目。”李鸿章上前一步先说。这第二次鸦片战争海上之战结束之后,失败的英国使团见机不妙在带队的白金汉公爵的领导下自动将带来的条约条件给修改了一番,正好随着中华海军的胜利,朝廷也终于开始回见这倒霉的足足在异国他乡等待了差不多一季的英国使团。

李莲英上前接过李鸿章从袖子中抽出的折子,转而双手呈给刘琳。

刘琳接过,翻开,一目十行的过目。然后拿起朱笔一边给李鸿章说一边在折子上改着:“第一条就是战争赔偿金啊…问问英国人,如果他们同意我国对印度的出口实行零关税制度以及对英联邦其他国家出口关税降低至他们英国国内税额的话,这一点赔偿金不要也罢!”

李鸿章苦着脸,这一点儿赔偿金?!主子你是在说笑吧,这一点赔偿金可是财政部计算出来的这十几年来我中国被英人贪去关税金额和第一次鸦片战争赔偿金的综合的两倍啊!但是见刘琳已经在折子中批示了上去,李鸿章也只能点头行事。想当初这高达几个亿的赔偿金谈下来的时候,李鸿章觉得自己一生的脑浆都要用尽了,如今又要重新谈判…反正如今英国远东舰队大部分的舰队和船员都在自己手里握着,不怕他们英国人不答应。

“公海上行驶权限的有些小了,哀家希望爱卿你再去谈一谈。最好能跟英国舰队组成联合公海巡视舰队,到时候更有利的保证我国人的利益。”此次马六甲海战对英国海军虽然造成了极大的打击,但是英国海军的精锐舰队本就是留在欧罗巴的,也就是说根本未伤到其根本。这个时候能借机跟英人组成联合舰队,也算是一个极其划得来的生意。

“是,微臣记下了。”

刘琳接着看,一条一条的批过,对李鸿章一点一点吩咐着。那边左宗棠安静的站着聆听,他们对这位西太后是敬佩到了心中去,因为这位掌控着中国的女子总是能从另外一个角度一个方面对看待整个世界与中国,然后选出最适合中国的道路。

十几年前整个华夏的倾颓仿佛还在眼前,但是,如今,整个中国已经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东方皇者!

力挽狂澜于危难之中,这样的魄力这样的胸怀,便是男子也不及的。即便她是女子又如何,这样的王者才是我辈值得中心效忠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悄悄的…悄悄的…爬下去…

第五十四章

英国战败!

日不落帝国在远东受到了历史上最大的挫折!

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如今已经无法成为英人心目中最大的伤痛,在远东的战败伴让高傲自诩为世界掌控者的英格兰人知道了东方巨龙的不可招惹!

英格兰人终于低下了他原本永远高昂的头颅,与中华帝国签订了另英国人蒙羞的《北京条约》。他们终于后悔没有聆听曾经的法兰西帝王拿破仑一世的警言,放纵自己罪恶的**将手伸向了东方。然后,被惊醒的东方雄狮将这群傲慢自大的英格兰人当做了自己掌握世界话语权的踏脚石。

英国人将永远后悔他们用战争敲开了中华帝国的大门,上帝抛弃了他的宠儿,战败将带给整个英国难以想象的灾难。伊丽莎白女王皇冠上最闪亮的珍宝如今就在中国人的手边,只要中国人愿意,英国人就将永远失去他们最美的宝石。

在各国的报纸尽力嘲笑英国人的失败之时,在欧罗巴巡游的中国使团也终于踏上了回国之路。在这一次的出游之中,中国使团收获极大。先不说在欧罗巴不得志的那些科学家,就是使团在欧罗巴玩的那一手合纵连横,就够整个欧罗巴大陆在未来的几年内难以分出过多的精力来注目于东方了。

海上战争的胜利带给了整个华夏难以想象的好处,散落于世界各地的中国人在听闻到这一消息后,胸膛立刻挺直了起来。身处白人统治区艰难求生的人们更是深刻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变化。

随着与英国停战协议的签订,中国与英国在印度土地上的战争也停滞了下来,只是西南军队在印度边境修筑的城池仍然存在,并且处于中国的掌控之下。

与此同时,在与英国战争结束之后,沙俄也十分迅速的将军队撤回国内,这场只擦碰出火星的中俄之战,仿佛烟云一般被微风吹拂之下就弥散不见了。倒是此时还在京城之中驻扎的俄国使团还在提醒着官员们不久之前发生在中俄边境,那遥远的中西伯利亚之地的冲突。

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此时国内已经因为这场胜利开始了盛大的狂欢。从地处海洋贸易最前沿的广东台湾到极北之地的西伯利亚,处于中国统治范围之内深深爱着这一片富饶美丽的人民用各种方式祝贺着自己的国度洗刷耻辱成为世界令人瞩目的强国。

宛如凤凰涅盘,□重生。在鲜血与炮火之中,中华用敌人的血与泪来祭奠过去的黑暗,来迎接腾飞的未来。

欢腾的高歌自心中响起,带着强烈的感情与对未来的渴望。人们聚在一起放声歌颂,随乐起舞,雄浑的歌声自胸膛身处发出,欢乐的舞步让人们脸上的笑容璀璨如同耀眼的阳光。心中涌动着对这个国度难以平复的热爱,从西南之地到东南沿海,从寒北重镇到热带海岛,人们用各种方式来庆祝。

祭祀,跳舞,欢歌,聚会!

朝廷以及各地政府也顺应着民意在各地举行各种形式的活动,为此刘琳甚至计划在于沙俄使团谈判过后去祭天。

当立于京城门口的世界地图上属于中国的颜色越来越多时,京城也越来越繁华起来。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在这里看到,世界各地的消息也在这里传递。同时,作为东方最大的城市,京城如今的规模也已经扩大了一倍不止。不少学着西方节省空间建起的大楼和住宅环绕着内城将周围几个村落连在了一起,为此京城的火车站不得不将站口移出了已经成为闹市区的原址。

终于将欧洲人的势力驱除出东亚,刘琳只来得及在晚上小斟一杯庆祝放松。然后就将全部的精力放进了整合整个东亚上。她连夜将各部部长以及议事阁的大臣们召集在一起,在划分战利品并且论功行赏的之后,就开始谋划起东亚之事来。

白炽灯明亮的光芒之下,刘琳让人搬来了一堆一人多高的折子来,并吩咐人将折子一一分发给站在面前的大臣们。

“都看看吧,给哀家好好想想。”刘琳坐在屏风后边,透过屏风看着立于厅堂之中的大臣们,眼中闪现着决心,“接下来的事儿想必各位也都有了底儿,但是怕有些人走了偏路,哀家还是再说一遍的好。”刘琳说着顿了一下,看着下边接了折子,一边快速翻看一边竖着耳朵听自己讲话的那些官员,心中还算满意。

这些年大臣们都已经习惯以政事为主,上位者说话时快速翻看着折子或者记笔记的事儿基本上都习以为常了。这完全得益于刘琳对他们的磨练或者说要求。

“日本,朝鲜,东南亚以及南亚群岛,这些国家以及区域,将是朝廷接下来吞并的重点!”刘琳垂目说着,她双手交握,手上的指甲剪得极短,撑着下巴看着面前摆着的一个微型地球仪,上边东方之地被完全染成了红色。“哀家要求各位在一旬之内拿出一个比较完善方案来,让这些区域与国家彻底湮灭于历史之中。五年之后,哀家希望日本成为中华的东海省,朝鲜为汉城省,东南亚分为上下区域分别为上越省和下越省,东南亚群岛以及马六甲海峡到时再分。”刘琳说完,也不看众人的反应,而是继续盯着东方的地图,然后将目光移到了北美洲之上。

短暂的安静,随即位于朝阁之列的张之洞出列,拱手为礼后说:“回禀太后,太后之意微臣等人皆无异议,只是这些国度多为我朝属国,若是行事过于狠辣是否有些…毕竟,五年之期有些仓促。”毕竟,光是分割消化战利品与巩固中华在各地的统治就需要两三年的时间,东南亚和东南亚群岛还好说一些,毕竟,东南亚有些国家已经在中国的实际控制之下了,东南亚群岛上大多只是土着还未有实际的政权建立,对于整合这些地方,只需要时间而已。但是对于日本和朝鲜,这两个国家,若是要合并,定然要采取一定的军事措施。特别是现在,两个国家都已经开始谋求发展,在国家政权的倡导下开始革新。

张之洞此言立刻得到大多数大臣的赞同。

刘琳思考了一下,然后说:“五年之期够了。日本与朝鲜这两国越快灭亡越好,哀家实在是看着他们心烦眼晕。而且,卧榻之侧怎容他人酣睡!若是任由此两国革新,将来定是我中华的大敌。毕竟,他们没有过多的资源去维持整个国家的发展之路,而我中华地大物博自然…哼!”刘琳说着微微眯眼,“五年时间,哀家纵是背上骂名也要这两国彻底在世界地图上抹去。整个东亚,只能有一个声音,就是我中华!”

张之洞不再说什么,而是退了回去。其他大臣也捧着折子不再多言。既然太后已经决定了心意,那么剩下的事情自然是全力以赴来实现这位女士的意愿。

作者有话要说:老黑滚来滚去~滚来滚去~

露出圆润的肚子来谢谢大家的支持,随便揉捏吧!请不要客气!

第五十五章

不管各国的政治家们如何竭尽心力的去谋划一个国家的未来,为民族的发展小心翼翼奠定基石,并祈祷命运之神不要太过残酷的将其国度抛弃,不可否认的是,这个世界的发展不会因为任何人的意志而停滞。

科技与知识的进一步积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达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高度,当电力和石油开始被作为新型的能源运用起来的时候,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也以一种让人无法阻挡之势开始席卷全球。

作为争霸世界这个舞台上后起之秀的中国,在这次科技革命中占据了发明创造的先锋。首先是电力的运用。早在几年前,中华政府就在各大城市建立了发电厂,而皇宫之中更是早早的用上了灯泡电话等物。

在中华使用这些物品之时,其他欧洲国家还在苦苦摸索着未来的发展之路。而且因为更新换代的粘滞性,对电力等新型能源的使用难以到位。倒是新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搭上了这一班科技革命的顺风车。在充分借鉴了中华使用发明新物品的同时,开始了大规模机械化电力化的生产进程,一时之间出口产品的总额大增,成为中华产品出口的有力竞争者。

不过,就凭着中华原有的商品优势,再加上与英格兰之战胜利之后签订条约和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的影响,这就意味着世界上几乎一半的领土都对中国的产品打开了绿灯。美利坚人一时半会儿无法撼动到中国这个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的地位。

如今的中国,毫不客气的通过进出口贸易将世界上二分之一以上的白银收入囊中,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银窖。让那些现在基本上只知道享受和窝里斗的欧洲人羡慕的眼睛中都闪现出了绿光。

‘中国这个远东的帝国如今已经成功拿到了世界的钱包,并且这个钱包的掌管权牢牢的掌控在中国人的手中。说不定在将来…不,在几年后,欧罗巴人就会因为金银的干枯向中国人摇尾乞怜。然后拱手将世界的霸权让给东方巨龙,最终永远生活在巨龙的阴影之下!’——泰晤士周刊

当然,不仅仅是欧洲人在烦恼这巨大的金银流动的差额。

“进出口贸易的收支差额太大了…”刘琳看着财政部递上来的折子有些头疼的说,她放下折子,用手指轻轻按了按额角,然后抬眼看着站在一边儿拱手肃立的财政部长,眼神深幽。“连续十年来都是如此大的差额,造成的后果想必你现在已经看到了。”中华的龙币汇率不断上升,造成出口商品价钱上涨,海外难以消化,已经闹得有些小型出口商户难以为继了,这对沿海的发展来说极为的不妙。

“是,微臣知道。只是这几年来部中已经连连出台措施调整差额,可是难有奇效。”财政大臣苦笑,人至中年正是年富力强之时的李玉鑫自从坐上这财政部部长一职后,头发便是大把大把的掉。现在面对国内经济与商业的过热发展,他更是日日夜夜难有安寝时时刻刻心惊胆战,生怕国内爆发经济危机。瞧瞧前几年欧罗巴的经济危机下的惨状,真是令人心有余悸。“而且国内今年一年的物价涨幅已经超过了前三年的总和,虽然人均收入也增长极快,可是总体而言,还是祸及农耕,如今南方已经有大片的土地荒芜了。无人耕种,乡村之中的农人们现在基本上全部进入工厂城市之中,若不是今年东北之地的耕种丰收,后果将不堪设想。”

俗话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只是如今这人们都奔着城中工厂去了,虽然活的好了,但是田地却是无人耕种。长此以往,可能会有大祸降于国邦啊!

刘琳看着一副农本思想的财政部长,心中无语。这家伙之前留学海外的时候还是一副资产阶级激进分子的摸样,怎么回国之后又变到了重农的道路上,难道说大环境的影响真的对一个人如此重要?!

“你所说之事哀家心中有数。”刘琳说着,微微叹了口气,好不容易这十几年扭过来了上层官员重农抑商见识狭隘的脾性胸怀,但是这几千年来中华的基本国策到底是一时难以动摇啊。“哀家倒是希望农人全部进城才好,这样一来他们生活自然也好了起来。乡村之中的土地空出的问题哀家也知道,但是这是大势,不可抵挡。解决办法更是简单,你且瞧着吧,等科学院的将新型的农耕用具拿出的时候,这危机便不是什么了。对整个国家而言,反倒是缩小贸易差额更重要些。”

“微臣明白了。”李玉鑫一听刘琳这样说,便干脆点头。西太后想来说话算数,她说有办法,那边是真的能解决。

“行了,你下去吧。如今马上就要放年假了,一定要在年假之前将本年度和季度的报表折子核算出来。”

“是!微臣告退。”李玉鑫说着退了出去。

一个财政部长下了去,一个农业部长进了来。养心殿内人进人出,好不忙碌。在养心殿周围值班站岗的皇家陆军忠实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换班,巡防,在来往大臣有意无意的注目中,守卫着维系这颗至关重要的国家心脏。

冬季日短,日头渐渐的下坠到了天边,映的空中彩云一片金红。紫禁城内的琉璃瓦也在夕阳的照应下泛起一片金色的辉煌来,仿若天宫神殿,威严浩然。

刘琳此时才于养心殿内收拾完了政务,在宫女太监的服侍下朝着储秀宫走去,在那里,靠着窗边的炕上小几还堆着一些不太紧急的折子,需要这位肩负着帝国的女士批示。

刘琳今日穿了软底的布鞋,也不坐车,而是顺着宫道慢慢的走回去。日头落得极快,金红色的阳光渐渐被黑暗所代替,宫道与廊下的白纸灯泡依次亮了起来,瞬间整个紫禁城笼罩在一片光之中,照的这高墙细道内宛若白昼。

三刻之后便是宫门下钥的时刻,除了巡逻的兵士,宫中内外的人都不可再随意走动。当刘琳走进储秀宫的时候,她身后的大门便缓缓的关上了,门内立刻有两个苏拉小太监将宫门上了锁。

刘琳看着不远处宫殿内亮起的温暖灯色,慢慢的垂目。

“李莲英,去知会淳儿一声吧,毕竟,一月之后便是春节了。”那应是全家团圆的日子啊。

作者有话要说:老黑打滚而去,亲爱的卤鸡爪,等等我!

第五十六章

接到国内传讯的载淳死赶慢赶终于在过年前回了京城。

刘琳一见到自己长高了一头变得有些黑瘦的儿子眼泪立刻就下来了,载淳也是热泪满眶。母子两人抱着痛痛快快的哭了一场之后,这才抹了泪坐下来说些家常话。

载淳回来了,奕忻奕寰也带着使团回来了,京城之中彻底热闹了起来。

因着过年,京城之中张灯结彩,街边卖艺的,商铺大减价外放的宣传声,戏馆里飘出的京剧伴着二胡的依依呀呀声加上小吃摊中一掀锅盖冒出的带着香气的白烟,真真可谓是喜气人气十足。

在宫中闲不住的载淳就秘密在街上逛了一圈,然后回到宫中眉飞色舞兴高采烈的给刘琳说着见闻,刘琳静静的听着,脸上带着微笑。

新年当日,按着宫中的规矩,刘琳带着载淳还有剩下的皇家嫔妃们过了一遍固有的程序后,又向着天下发表了一下新年祝福这才算完。晚上,娘儿两个在储秀宫用了顿饭,谈了会儿子话,便睡下了。

新年过后,载淳在祭祀过祖宗天地后,就按着自己的意愿告别了刘琳秘密离开了华夏,前往欧罗巴。他在那个异国他乡之地一手建立的事业还在起步阶段,还需要他不断投入心血去维护进而扩大。刘琳也不多说什么,在目送载淳走后,就继续投入了无穷无尽的折子之中。

新的一年,代表着新的不同。华夏如今在世界上的地位已经完全与过去不一样了,特别是在签订了《北京条约》并与英国结成同盟之后,凡是华夏出去的商船,在海洋上时都会受到最大的尊重。而在海外生活学习的中华人也感受到了周围人截然不同的态度。

尊重,平等,甚至是谄媚。

这是之前的让人无法想象的。

就在海内海外的华夏人都在体会着新一年不同的生活之时,在华夏东边的两个属国却是迎来了战火。日本以位于日本海末端的岛屿归属地争端为由向着朝鲜发起了进攻,妄图以此来转移国内日益尖锐的政治与经济矛盾。

朝鲜自然不肯轻易认输。自认为是继承了汉家正统的朝鲜李氏王朝见日本开战,先是出兵迎战而后修国书一封直接开骂。信中大意说日本皇族身为朝鲜王室的后裔,竟然对自家的祖宗做如此行径,简直就是丧心病狂人性不存应当立刻跪下向着自己祖宗(就是朝鲜王室)忏悔!骂了一通之后,朝鲜也没忘了派人去华夏的京城告状。

这个时候,他们倒是想起来中华是他们的宗主国了。

刘琳压根没搭理这群进了京城的朝鲜使团,让他们在京城中呆了两日后就打发回去了。面对他们涕泪涟涟的告状,刘琳直接让理藩院表示这个事儿是你们两个国家之间

的矛盾,由于你们两国都是我华夏的属国,这个…手心手背都是肉啊,偏向谁都不好嘛。而且,这岛屿争端是你们两国内务,跟我华夏没关系啊(除非这个岛你决定给我们)。再说了,你们不是一向自诩很强盛吗,什么大朝鲜国什么起源之地什么泡菜治百病,不过是日本出了一点儿小兵侵犯而已,你们打回去不就完事儿了嘛!

朝鲜使团一下子懵了,怎么华夏的态度变得这么不一样?!之前听闻日本使团被赶出华夏并且被立下种种规矩的时候,朝鲜上层还纷纷嘲笑来着。现在轮到自己了,朝鲜人心中那个叫不好受啊!加上这几日在京城之中的见闻,朝鲜使团之中的人也都不是什么傻子,渐渐的明白,一切都不同了。

最后,基本上是被赶出京城的朝鲜使团只能一步一回头的回了自家的一亩三分地,继续跟日本人死磕。

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1863年年中之时,这场日本与朝鲜之间的战争一直在进行。从沿海到登陆,朝鲜奋力抗争,日本步步紧逼,华夏摇扇壁上观。由于日本兵士的素质与手中的武器都比朝鲜的好了不止一倍,这让朝鲜及其的吃亏。就在朝鲜王族咬牙准备亲征的时候,刘琳暗中示意一家军火商找上了朝鲜的军队。

随后的一切都水到渠成了。

华夏为了能让这两国互相消磨国力,顺便互拉仇恨值,秉承着不能一下打死要慢慢磨的原则。端坐在两国之间,见哪一方不妙便赶紧上去加血恢复,提供武器提供办法。不过,鉴于两国的人口都不太多,而且穷山恶水的,刘琳也就没指望这场消耗战能打多久。

果然不出所料,朝鲜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在秋季落下帷幕。朝鲜保有了自己的半岛,但是海上原本在控制之下的岛屿全部落入日本手中。

经此一战,两国皆是大伤元气,原本在计划之中的改革也不得不推迟。政府上层只能将全部的心力与之前存下的资源投入了恢复生产与建设之中。

说老实话,对于这场战争,日本新建立的明治政府是十分的憋屈的,他们没想到这一场战争会打上这么长的时间。毕竟,他们只是打算接着这一点小冲突来转移一下国内民众的注意力然后顺便收拾了幕府的残余势力而已。当然,其中还有试探华夏的意思。

因为战争一旦开始,朝鲜一定回去华夏告状,到时候若是华夏插手那么自己这边肯定直接顺水推舟的停战,然后前去京城面见华夏高层,跟华夏搞好关系借助其力量来帮助自家的发展。可谁知道这次华夏压根就不管,不仅不管,还暗中串联,将这场本该在一旬之内就结束的战争硬生生的拖了大半年!

日本内阁大臣们回顾这半年来的历程,纷纷都是一口老血闷在胸口,吐都吐不出来。而朝鲜比日本更惨,本来他们王室就没什么脑子,大臣们也大都是跟风,见老对头日本改革宗主国改革,那么他们自是不甘落后也要改革,但是没有大方针没有具体目标。加上朝鲜本就山水贫瘠,难有资源,改革的政策更是七零八落,弄得国内一片混乱的时候日本却又打上了门来。这一战,彻底将朝鲜的底子给打没了。简单一句话形容朝鲜就是,忙忙乱乱十几年,一朝回到原始前。

总之,两个国家现在是无限苦逼之中,都不由自主的想要申请外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