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也说:“朕送他一匹马,再把那个牛角扳指给他。”

弘时生日后就是弘昤的周岁。

四爷的意思是这个要大办。

李薇发愁说:“办他的周岁……应该是应该,可办完两天后就是颁金节……这个……”

事太多忙不过来啊。

四爷认为这不是问题,他抱着弘昤颠了颠:“朕的阿哥,理当如此。”

弘昤捧场的亲了他阿玛一下,口水沾在他阿玛脸上还拖丝。

行。李薇咬牙。反正是自己的儿子,怎么累都心甘情愿。她本意其实还是想低调点,可四爷显然不配合。他要高调,那就要高调。

行事历很快制定好了。李薇也给自己订了个行事历,这段时间事情太多,正式成为贵妃后,求见的牌子多不胜数,要是每天只接见客人就见不完了。不说还有其它的事。

她把身边的事分轻重缓急列了个表,比如每月初十才见人,只见一上午。亲戚朋友当然不在此列,但也只能找时间。最近她就没时间见人,一点时间都没有。

她花了两天时间,先是给弘时做了一副羊皮手套,当生日礼物给了。再给弘昤做件衣服,终于赶在他周岁那天让他穿在身上,抱到宁寿宫去了。

弘昤的周岁是在宁寿宫过的,还玩笑般玩了个抓周。

说是玩笑,是因为四爷在之前当着众人的面说‘民间孩子抓周,不过是讨个好彩头,像咱们这种人家的孩子抓周,也就讨个吉利,当不得真’云云。

李薇总觉得他这话意有所指,就是一直听不懂他指的是谁。

不过再玩笑,这天宁寿宫还是挤满了人。各位太妃能来的都来了,不能来的只有宜妃,听说是夜里着凉冻着了。

四爷听了冷笑:“这是在说朕亏着她了。”

长春宫来人说要给宜太妃请太医,请万岁示下。话传到她这里,她就给准了。回来跟他一说,他说宜太妃不止是想请太医,还想见见五福晋或九福晋。

“不然,宁寿宫就能给她请太医,有什么必要还从长春宫绕一圈?”他道。

李薇真心觉得太累。其实她也想过长春宫请个太医又不难,干嘛还要把话递到养心殿来?原来又是只说半截话,剩下的让人猜。

四爷的脾气就是这样,你越想让他干什么,他就非要给你拧着干。

宜太妃如果不说,他大概会在颁金节时叫五福晋或九福晋进宫看看。这么来回一折腾,他肯定不愿意了。

他的意思是你闹一闹,朕就应了你,脾气不是越惯越大?

他那天就堵着气,她哄了一晚上才算是好点了。今天没在宁寿宫见着宜太妃,李薇就看苏培盛过来传旨时还特意扫了一圈,等他回去一学,四爷肯定气大了。

一群作死作不够的。

李薇决心就当不知道。

“哟,小乖乖,快到郭罗玛姆这里来。”太后乌雅氏在上头笑着说,刚才弘昤一手官印一手书,抓完殿里的人都在使劲的夸他。

他被夸得高兴了,就把官印扔了(被奶娘接住),还想撕书(被奶娘巧妙的借抱他的功夫把书给拿走了)。

乌雅氏高兴的一直笑,把弘昤抱过来后就拿一块甜锅巴给他磨牙玩。因为他长牙后牙龈痒,喜欢咬手咬脚咬玩具,还咬过四爷的脸。李薇就想起后世的磨牙饼干,让人多做几种口味的锅巴,他咬不动只能含着舔味,正好也不怕像糕饼那样软绵的,他咬一大口吞下去出问题。

弘昤正是对各种丰富的味道有兴趣的时候,最近正在给他添辅食,对于口味多种多样的锅巴爱不释手,给他一块能自己捧着吃半天都不腻。

在这种很多人的时候最合适了,李薇既不放心别人逗弘昤,也不能把他一直藏在屋里,这样最好。

荣太妃、惠太妃,连成太妃凑上去,弘昤都不搭理。

乌雅氏抱一会儿就让奶娘把弘昤抱下去了:“小孩子觉多,看这眼睛都快合上了。”她笑道。

弘昤一眼睛黑又亮的看着她。

周围一堆人凑趣说:“就是,孩子这是累了。”

“困了,快让奶娘抱下去吧。”

……

李薇道了声失陪,告罪后也跟着出去了。她让人先把弘昤送回养心殿。现在外人说弘昤是养心殿阿哥,说她是养心殿贵妃。

“宝贝,乖乖的,额娘一会儿就回去陪你。”她哄道。

弘昤发现额娘又~要丢下他了,两只小手使出吃奶的劲拉她,她让人把锅巴拿出来都没用,让奶娘把胸襟解开也不行,只好跟他在讲道理。

道理都说了一车了,人家就是坚持不撒手。

李薇干脆打算自己走一趟,让玉瓶去给方姑姑说一声,她这边带着弘昤先回一趟养心殿。

“这回高兴了吧?”她抱着他坐上肩舆,“你个小磨人精!”

弘昤咧开嘴笑,流了一下巴的口水。她拿细绵布给他擦着,就见外头匆匆有两个太监侍候着一个太医过景运门。

两边撞上了,太医过来磕头请安。

李薇:“问他是什么事?”弘昤抓周,要是东六宫有人生病,可不能让人以弘昤的名义给耽误了。

玉瓶让太医近前回话。

“回贵妃,是延禧宫静太妃要请脉。”太医道。

“去吧。”静太妃石氏,李薇在心里记下,回去要记得问一问。石氏的肚子里还有先帝的遗腹子呢。

回到养心殿,弘昤发现是熟悉的地方终于肯放开她了。奶娘趁机把他抱走,她也顺便换身衣服,这件前襟上都是弘昤的口水。

她正换着衣服,玉盏过来说:“主子,张起麟来了。”

张起麟是来说万岁听说贵主儿回来了,叫他过来看看。

“万岁那边这会儿还忙着呢?”她问。

张起麟道:“行事历上,上午的事已经了了”

那就是该休息了。

李薇直接也不必再回宁寿宫了,叫人再去那边传个话,说她就不过去了。

过一会儿,四爷就进来了。

“朕还想着要去宁寿宫看看你和弘昤。”他笑道,这时去那边肯定会遇上太妃们,他可不乐意跟她们应酬。这样他只要晚上去一趟宁寿宫跟太后道谢就行了。

他去屋里逗儿子,撞上儿子正在换尿布,他就‘吃掉你的牛牛啦’,‘牛牛不见啦’这样玩了一会儿。

玩完心满意足的出来,再被她推到屏风后去换衣服:“又被弘昤尿上了。”

她拉着他的衣襟说,这人总爱在弘昤换尿布时逗他,孩子一兴奋就再给他尿点,上次还差点尿到他脸上。

他呵呵笑,不当一回事:“童子尿解百毒呢。”

换完衣服出来,苏培盛等在那里,一看就是有事。

四爷道:“什么事?”

苏培盛躬身道:“延禧宫静太妃要生了,皇后恰好在宁寿宫就让人过去看着了,特意来给您说一声。”

四爷嗯了声,道:“皇后辛苦,就说交给皇后,朕放心。”

312、被迫兄控

景仁宫里,宜太妃接过药碗一仰而尽,把碗递回去时忍不住拿手帕掩住嘴,免得把药给呕出来。

“主子,您这是何苦呢?”嬷嬷接过药碗给宫女拿下去,轻轻帮宜太妃顺胸口:“那位……可不是个心胸宽大的。”

宜太妃扑哧一下笑了:“我有什么不知道的?我跟永和宫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了,也叫她噎了一辈子。她是专会给人找不自在!”她恨恨道,“她的儿子都跟她一个德性!站着大义就让人不痛快!”

“那您……”嬷嬷不解了。

“……不趁这会儿跟皇上要些好处,等过了这一段就更不行了。”宜太妃轻叹,“这头一年,朝野内处都盯着皇上呢。现在他最好说话,也最不敢跟朝臣们顶着来。”

“奴婢瞧着可不像。”嬷嬷乍舌,“这位万岁可跟先帝不同,刚进养心殿就把贵妃给接进来了,头一次进宫用的就是金黄的舆轿。”她啧啧两声,小声道:“我虽没见过早年孝献皇后,但瞧这位,仿佛就像看到了似的。”

宜太妃有一瞬间的怅然,回神后就失去了谈笑的兴致,往后一靠:“说这些都没什么意思。贵妃再如何,我也靠不上她。”

嬷嬷见她如此也不敢再说,侍候她躺下就出去了。到外面恰好见一个宫女神色古怪的匆匆进来,她悄悄做了个手势,两人到外屋说话。

“景仁宫不比翊坤宫,到处都是人。下回有什么事别太着急了,现在还能有什么大事呢?”嬷嬷教训宫女。

宫女一福身:“嬷嬷,都是我不懂事。您别生气。”

嬷嬷问她什么事这么着急?宫女小声道:“嬷嬷,延禧宫西配殿那位生了个阿哥呢。”

宁寿宫里,刚刚送走客人的乌雅氏靠在迎枕上,下面宫女正在给她捶腿,捶得她昏昏欲睡。听到宫女来报说静太妃生下了先帝的二十三阿哥也只是轻轻嗯了声。

下头的宫女见太后没吩咐,连赏都没说,就小心翼翼的看在太后身边侍候的方姑姑。

方姑姑摆摆手,让宫女下去,再把周围的闲人都遣下去,只留下跪在榻下给太后捶腿的宫女。

乌雅氏在静谧的室内出了一口长气,眼也不睁的说:“……记得赏她,赏二十三阿哥。”她睁眼想了想,“……就照老四家弘时那时的例吧。”

方姑姑应了声是,退下翻出当时的礼单给二十三阿哥备礼。

养心殿,消息送来时才不过下午五点多。

不过这会儿四爷正在忙正事,叫苏培盛传话给李薇‘万岁让贵主儿看着赏’。

她只好去翻四爷放在她这里的皇上私库账册,从中挑出一件不过不失的老银龟摆件,让人拿过来看看,巴掌大小挺合适,就用印赏下去了。

四爷要赏,只能赏二十三阿哥。而静太妃顶多就是勉励太医好生照顾云云。

玉瓶问她:“主子,咱们呢?”

李薇当然也是要送的:“咱们看长春宫是如何行事,到时再说。”

转眼到了九点多,四爷回来了。

他洗漱完换了衣服陪弘昤玩了一会儿后,才突然想起来:“对了,二十三弟的事……”说着就匆匆起身,李薇不明白他这是要干什么,让奶娘看住弘昤跟到里屋,看他正在换外出的衣服。

“这都这么晚,你还有事?”她上前帮他系上腰带。

四爷说:“朕要去奉先殿,给先帝上柱香。”

原来如此。

他换好衣服就带着人匆匆走了,李薇只来得及把斗篷交给苏培盛带上。当天晚上他就没回来,叫苏培盛回来说了一声让她先睡。

李薇叹气,嘱咐苏培盛:“别叫万岁太累了。”她猜他大概又是想在奉先殿跪一夜。

二十三阿哥第二天就有了名字,自然是四爷取的,叫胤祁。

长春宫的反应也很迅速,给宁寿宫请过安后就顺路去了趟延禧宫。胤祁刚落地还不能见人,皇后只是隔窗问候了下静太妃,再交待奶娘嬷嬷们好好照顾静太妃和胤祁。

她这么做过之后,西六宫就把目光集中在李薇身上了。

玉瓶也不安了:“主子,要不我再去一趟?”

李薇的礼物是已经让人送去延禧宫了,就是玉瓶担心自己当时是不是做得不够好?应该表现得更亲热一点?让人感受到贵妃对静太妃和胤祁的关心?

“用不着。”李薇想要是皇后怎么做,她也要跟她比着做,那不成打擂台了吗?

晚上,四爷回来时拿了一本折子,用过晚膳就在那里看。李薇让人把弘昤抱走,免得他扑上去把他阿玛的折子撕了就毁了。

其实四爷拿回来的折子就不会是太重要的,要紧的事他不办完是不可能离开前殿的,今天回来的这么早(九点四十)就说明他的心情不错,朝中没有找事的,说不定还有好事。

考虑到他昨天在奉先殿跪了一夜,今天中午又没有回来补觉。所以在他泡脚的时候,她就故意把地点选在寝室的床上,等泡完脚上床裹着被子,一会儿就该有睡意了吧?

他靠在迎枕上拿着毛笔在折子上犹豫的点来点去,墨汁滴到被子上星星点点的。她一看就知道等会儿睡觉时肯定要再换一床被子。

“你觉得这个字怎么样?”二十分钟后,他把折子递给她看。上面是大概一百来个字,折子下面有钦天监和翰林院的官员署名,表示这是他们递上来的。

四爷圈的是个‘允’字。

“好。”李薇在没有想清楚之前就先夸。

幸好四爷也没有在意,点头道:“朕也觉得好。”

他把折子放下才发现被子上滴了墨,眉头顿时就皱起来了。于是两人下床换到榻上,喊人来再抱一床被子。

四爷道:“十三上了道折子,请旨改诸兄弟的胤字。”说这个的时候,他显得有点高兴和得意。

李薇顺毛道:“十三爷真是忠心,这事也就他想在前头了。”

四爷欣慰的叹了口气,点头笑道:“不愧朕封他为怡亲王,兄弟中间确实应该拔出一个领头的。有十三带着,朕只盼其他的兄弟们都能早些懂事吧。”

让十三爷当领头的?他的年纪能服众吗?

李薇总觉得不可能太顺利,但显然四爷已经决定由十三来领头,那就会排除万难的达到这一目标。他不会退步再先第二个,十三也不可能往后缩。他可是好不容易才从谷底爬起来的。

易名之事在颁金节前就达成了,送到翊坤宫的礼物上配的礼单具名就都是五贝勒允祺,七贝勒允佑了。

颁金节终于到了。

半夜三点,李薇就不得不起来了。翊坤宫里也是乱糟糟的,她昨天晚上是特意搬回来住,就是希望早上能轻松点。

可这里到底不是东小院或圆明园了。

“去看看弘昐他们走了没有?”梳好头也不忙着穿吉服,她先捧着一碗还有点烫的清炖牛肉吃,玉瓶在一旁看她吃完一块就给她的小碗里再添一块,免得太烫吃不及。

赵全保在阿哥所等着弘昐他们都走了之后才回来,听他说完她松了口气。

“再去西三所看看。”她道,一边放下碗,漱口过后站直了让玉瓶等人侍候她换上吉服。

玉盏从西三所回来后,她才算是没心事了,换上吉服到外面乘上肩舆,准备往宁寿宫去。结果刚刚坐上肩舆,张起麟匆匆过来,李薇坐在上头看到他就要下来,他跑过来摆手道:“贵主儿坐着就好。万岁只是叫奴才来看贵主儿走了没。奴才还要回去复命,奴才告退。”

他气都没喘均就又回去了,李薇才听到‘升舆,起驾’的声音,玉瓶凑过来小声说:“主子,汪贵人在后头呢。”

李薇惊讶的一扭头,果然看到汪氏就跟在肩舆后不远处,见她看过来还欣喜的蹲了个深福。

舆驾此时已经在缓缓向前走了,李薇没办法的悄悄跟跟在舆轿旁的玉瓶:“这是怎么回事?她什么时候来的?”

玉瓶也觉得这是她的失职,忙说:“一早就来了,说要给您请安,侍候您,叫玉盏给拦了,说不必。玉盏是看着她走了的,大概是没走远,一直在等着呢。”

李薇也拿汪氏这种执着劲没办法:“算了,今天早上你们也忙,顾不上也不奇怪。”

顶着星星月亮赶到宁寿宫,太皇太后和太后都还没出来。宁寿宫外已经停着不少人了。玉瓶早就让人看过了,此时跟她道:“皇后早您一刻到的,已经进宁寿宫了。”

李薇也赶紧下轿进去,汪氏此时过来福道:“娘娘金安。”

她只好对她点点头,汪氏趁机就想往她身边挤,替玉瓶扶着她。玉瓶往后一使眼色,就有个宫女拉了汪氏一下,李薇此时已经走远了。

玉瓶小声道:“奴婢看她是想随您一起进宁寿宫呢。”

李薇嘘了声,汪氏再不济也是贵人。她可不希望玉瓶几个仗着她的势,连皇上的贵人都敢不放在眼里。

宁寿宫里不止皇后一个人,还有最让李薇意外的十三福晋兆佳氏和十四福晋完颜氏。

乌雅氏已经准备好了,正在跟皇后说话,看到她进来就笑道:“快过来,坐在这儿。”说着拍拍她右手边的位置。

兆佳氏和完颜氏在她进来时就起身站到一旁。

李薇先给乌雅氏行了个大礼,又给皇后一福身,这才坐下来。兆佳氏和完颜氏过来行礼,不等她们弯下腰去,她就道:“免礼,快起来吧。”

乌雅氏笑道:“有你们陪着我说说话就好多了。”

皇后道:“皇额娘若喜欢,咱们天天都来陪您说话。”说着笑看了李薇一眼,好像示意她附和。

李薇没应,只是保持微笑看太后,这事还是要听太后的。皇后想拿太后当BOSS天天刷一回,好掉落‘孝顺’挂在身上,万一太后不乐意让人当BOSS刷呢?

乌雅氏笑道:“那怎么行?你们只要好好照顾老四,比天天来陪我说话还叫我高兴!”说着一边一个拉住她和皇后的手,含笑道:“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李薇含羞垂首,听皇后说:“咱们都听皇额娘的。”

之后,坤宁宫那边来人传话说准备好了,太后才让她们都退出去,她去请太皇太后。

李薇等人就赶紧退出殿来。稍后,太后奉太皇太后出来了,她们跪迎,等太皇太后和太后都坐上肩说,她们也才跟上轿,这时她看到兆佳跟在她的轿旁了。她赶紧悄悄对她说:“快去跟着皇额娘。”

兆佳氏摆手小声说:“这是万岁的意思。”

看来是四爷给十三爷说了,然后兆佳氏才来陪着她。

一路到了坤宁宫,没进殿就闻到了飘到外面的藏香和香烛灯油的气味。就算是天没亮的时候,也能看到殿中飘出的袅袅青烟直冲云霄。

可见里面点了多少香。

兆佳氏扶着她排在了太后的身后,然后才退出殿外。

李薇这才发现殿中的排位顺序是这样一个金字塔型。太皇太后在最前,往下是太后,之后是她和皇后。排在她们身后的才是宜太妃等人。

余下的人都没有资格进殿,兆佳氏身为怡亲王妃还跪在殿外。

看到宜太妃要跪在她的后面,李薇感觉这也是表示先帝妃嫔没有当令的妃嫔贵重的原因吧?

她从眼角看到宜太妃、荣太妃、惠太妃跪在她这个当年甚至没有面见她们资格的小辈身后,心中多少有些感慨。

后宫女子的一身荣辱,果然全都系在皇上一人身上。

先帝一去,不管当年再怎么受宠的妃子都成了明日黄花,再也不复当年的风光了。

——如果她也有那一天,那就请让她走在四爷前头吧。

李薇跪拜时这么想。

她到今天才发现,原来她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女人。没有雄心大志,最重要的人不是父母兄弟,子孙后代,而是四爷。

或许四爷走后,她也能生活得很好。弘昐他们一定会很孝顺的。

可孩子们也有他们自己的人生。她能跟四爷相依为命一辈子,却不能跟孩子们相依为命。

响过钟后,祭祀就结束了。

李薇好像突然想明白了一件大事,有种尘埃落定的平静感。

或许她曾经还想过要回现代,期待着再见到现代的父母家人。但她在这个世界的牵绊已经越来越多了。不管是孩子们还是四爷,她都不能再割舍下去了。

这里将会成为她的埋骨之地。

从坤宁宫回到宁寿宫,她们只来得及给太后磕过头后就要赶回西六宫。

李薇坐在肩舆上,玉瓶跟着一路小跑,不停的催促:“快点,稳当点。”李薇只觉得当年她还觉得太后在永和宫时多么自在,她们在宫门前等得多么焦急,她现在知道不是这么回事了。只要想到宫里还有客人等着她去招待,她就根本不可能放松下来。

关于这次颁金节的宴客名单,说实话真的叫她十分发愁。

先帝那时宫里的妃主子们多,客人们只有不够分的,绝不会有坐不下的问题。

但摆在李薇面前的问题就是客人会坐不下。

四爷希望这个颁金节能成为新年的排练,事先试试看他的这个后宫能不能做到接待好那么多的客人,要有足够的节日气氛,要能让大家都感受到皇·恩·浩·荡。

在他的这个指导思想下,由不得李薇不紧张。

她还真没经历过这样的大事,也不认为自己头一次就一定能做得完美无缺。所以她是希望自己这里的客人能越少,越好。

幸好,皇后十分体贴,主动把大半的客人都给接过去了。

像端惠等几位养女公主的生母就都被请到长春宫去了,端惠等人自然也要到长春宫致贺。其实李薇按说也应该去长春宫的,但四爷说两宫分别设小宴,就省了她的事了。

翊坤宫的客人比较重要的有兆佳氏,十福晋和平郡王福晋曹佳氏。

兆佳氏是来给她抬轿子的,十福晋是博尔济奇特氏,虽然出身蒙古,但满语和汉语都不错,几乎听不出口音来。就是为人比较沉默。

唯一一个奇怪的就是平郡王福晋。李薇以前没跟她打过交道,但曹佳氏却从头到尾趋奉她。倒把兆佳氏的活抢了一半过去。而兆佳氏的肚子里正揣着她的第三个孩子,所以李薇后面干脆叫她去后面歇着了。

晚上,四爷听她说了之后:“曹佳氏?曹寅的女儿。大概是为了曹家的事吧?连十三那里也被他们给求了。”

“曹家,”他笑了下,“不过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罢了。”

您这话说得也太吓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