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素压根不会在乎你们是不是帽子没戴正,衣服不整洁这类事。她根本就不会注意。

——因为她只会看着朕。

四爷十分自豪的想。

果然等素素看到他,下马后快步过来,还是他让十五和十六上前她才用‘原来这里还有两个人’的吃惊神情看着他们。

“这是十五,这是十六。”四爷笑道,他指着哪个,哪个就上前特别郑重的大礼参拜。

“平常也没机会让你见见他们,从今天起就算是认识了。”他这么说,李薇当然要表现得好一些,也特意端起架子笑道:“快请起来吧,都是自家人不必客套。”

不远处是乌龟爬的长长的队伍,周围是一圈护卫、太监、马的人群,隐约还有扬起的黄土,李薇真觉得这里不是坐下喝茶的休闲地方,可眼前这三个男人都这么认真,她当然也只好在这里完成了见礼、客套、关心、寒暄、告别这一系列。

好不容易十五和十六走了,闲杂人等也都退开了,四爷才把她扶上马,两人策马并头往扎营那里跑。

四爷一扭头就看她插直腰坐在马上,看着姿势是挺好看的,小腰一挺从前从后从一旁看都美得很,让他很想伸胳膊去搂一搂,不过还是拉着她的马缰指点她把腰劲给松一点,背不必挺太直。

“放松,你放松了马才能跑得轻松。”他道。

李薇能把马骑得自我感觉很美,但她还真不会在马上放松。四爷越说她越紧张,腰背挺得越直,他拍了两下她的大腿,发现连大腿的肉都绷得紧紧的。

“这一路朕一定要好好教教你怎么骑马,不然到了承德就该丢人了。”四爷说。

他这么说肯定就是认真的。

李薇就有不祥的预感了。照他说的‘好好教’那该是怎么样的教法啊?想想他给弘昐等人写的教案,为教她写字一共亲手写了多少本字帖,抄了多少本诗集?

只怕这一路都不能安生了。

等下马时他把她抱下来,在她耳边轻轻说了句:“要是在帐子里你也能这么用力夹着朕就好了。”

旁边的太监和宫女们只能到万岁爷笑着对贵妃说了句什么话,贵妃低头进帐篷了。

让李薇认输是不可能的,不过她也没他这么大胆在外面当着一堆人的面就说这种话。进了帐篷在屏风后换衣服时,她也悄悄说:“那您也要跟马似的让我骑啊。”

说完她还想像上次那样跑出去,结果这次他有准备,一把将她拉回来说:“胆子不小啊。”

两人换好衣服出去,再由太监宫女等人给他们装扮上。

都收拾好了,四爷起身牵着她走出帐篷,小声道:“那今晚就让朕看看素素的本事如何吧。”

苏培盛就瞧见万岁又说了句什么话,然后贵妃又低头了。

370、骑醉马

过了平泉,蒙古王公们就已经迎过来了。

为了迎接皇上要迎出数百里这种事没想到会是真的,一开始真的吓了人一大跳。

李薇身边的护军是一整军,从上到下一齐溜,真遇上什么事能打能扛能报信能带她逃走,四爷跟她提过,万一路上有事这护军能一路护送她回紫禁城。

所以蒙古王公的大队人马从前头过来,她这边的探马就发现了。正走在路上呢,一队两个人快马过来巴拉巴拉跟领头的千户一说,千户眉毛一立,李薇就骑着马在他旁边,看到就想:这一定就是杀气了。

不过御驾这么长,肯定不可能真有傻子跑过来打四爷。

只是在没有确定是什么人之前,队伍里先自警戒起来了。李薇被千户童鞋请示(暗示)立刻回车里躲着,如果有危险咱们就有逃命了。

李薇有种武装演习的兴奋感,知道肯定这人是有来历的但也觉得好玩,也很严肃的说她马上听话上车。

玉烟她们倒是比较紧张,看玉烟就是让其他人都站在她的前头,她就站在李薇身边,好像时刻准备着挡刀挡枪一样。

再看在外面骑着马的端仪等人也都被护卫们给搓回车里了。李薇一面让人去告诉她们演习开始都好好呆在车里不许探头探脑,一面觉得真是越来越认真了。

确实不是一般的认真。

士兵们全都检查了自己的武器,整齐有序的散开。后方的辎重车全都加快脚步或赶到前头,或围着坐人的车(比如她的车),公主们的车也全都跟她的紧紧贴了在一起。

坐在车前传话的小太监吓得都要哭了,可怜巴巴的看着车里的她。

李薇本来真的没当一回事,不过车帘一飘一飘的,小太监那副‘我被抛弃’的模样从帘子缝里露出来实在太折磨人,她只好道:“让他也进来吧。”

玉烟过去喊小太监,他几乎是连三赶四骨碌进来的。一进来就乖乖的缩在坐榻下头,几乎就缩在她脚边。

李薇安慰他们:“不会有事的,外头多少人都围着咱们,万岁是真龙天子,天下归心,老天爷都护着咱们万岁爷呢。”

这时说什么都没夸四爷有用,果然玉烟他们的情绪没那么紧张了。

李薇多少有点自豪。

略等了一刻有余,四爷那边的传令兵过来了,一行四人举着令旗快马过来,他们要通知整个队伍的人,不必紧张,是友军。

于是辎重车移开,队伍恢复正常继续前进。

弘昀很快过来跟她说是科尔沁和巴林族的人来迎接圣驾。

“皇阿玛让我来跟您说一声,今晚大概还要有宴会,让您别担心。”弘昀来去匆匆,说完就走了。李薇让人也去给后面的女孩们说一声,她道:“我就说没事吧?”

玉烟捂着心口说:“主子比咱们见多识广,刚才真是把我吓坏了。”说完腿一软坐在了脚榻上。她刚才纯粹是硬撑的,这会儿才觉得浑身无力。

那小太监此时才抹把脸,出去坐在外头了。

到停下来的时候,李薇特意让人把端仪等人都先接到她的帐篷里来,亲自再安慰一遍。比起有歹人冲击圣驾,蒙古来人对她们来说只怕更可怕一点。

陪着端仪几人坐了一会儿后,直到四爷来喊她才让人把她们送回去。

她再换衣服去四爷的帐篷。

“赏那个小太监两盘点心吧,今天算是吓着他了。”李薇出帐篷前想到的,玉烟答应下来,她又对玉烟说:“你们今天忠心,也都赏一匹料子,回宫就给你们。”

玉烟笑道:“那可好,我就先替她们谢主子了。”

四爷的帐篷里看样子是刚把蒙古王公们给送走,小太监们正在把茶具和椅子等物都搬出去。帐篷里还有好几种很浓烈的香料味浑在一起的味道。

帐篷的两重帘子都高高的拉起来散味,就这她进去时还能闻到。

四爷也是皱眉,一看到她进来就笑着说:“过来,刚才吓着了吗?”

李薇笑道:“没吓着我,吓着别人了。”

四爷本想牵着她到后面去,今天在外骑了一天的马,现在休息一会儿还要出去开宴会,想想就让人烦。他是最不耐烦应酬人的,以前只是贝勒时还好,只要不想见人就关大门不接帖子就行。结果现在反倒是要天天见人,不见都不行。

想起以前先帝也是,南书房外面什么时候都是挤满了请见的人。

四爷轻轻舒了口气,道:“让他们收拾着,你随朕去外面走走。”说罢就拉着她出去。

外面的天空被夕阳染成了红色,连地上的一切都不能幸免。不管是绿树碧草,还是白色的帐篷,人,马等,全都成了红色的。

四爷没走远,就带着她在帐篷周围转圈,还去看了看马。

他这次出来只是他骑的马就带了二十多匹,个个都是好马。其中一匹黑色的最为神骏,站在众马之间头都仰的比别的高,见着四爷就轻踏着步子走过来,别提多美了。

四爷随身带着逗马的糖块,掏出几颗来给它,一手轻轻抚摸它的脖子。

李薇没见过这匹,应该是为了这次北巡特意准备的。

“它可真漂亮。”她道,并不贸然上前去摸这马。越是好马,越像人一样有自己的脾气秉性。四爷以前就教过她,待马要像待人一样,不能把它们看做是畜生。

他对狗也是这么说的,百福和造化虽然不会说话,但它们都非常聪明忠诚,要把它们当人一样尊重才能对得起它们的忠心。

“你也来摸摸。”他牵着她的手一起来摸这匹马,让她也拿糖来喂它。“你来给它起个名字吧。”他道。

听说这是一匹母马,李薇就道:“黑美人?黑珍珠?”

以前总嫌她起的名字没有韵味,这回他倒点头说:“大俗即大雅,就叫黑美人吧。”

一边侍候的太监连忙上前磕头道:“奴才一定好好照顾黑美人。”

四爷细节癖又发作了,开始问太监黑美人一顿多少草料,给几斤黑豆,几斤黄豆,几斤玉米,把那太监给问得前言不搭后语,他就转头问马房的总管太监,也是把人给问趴下了。

问完就开始给他们说这马应该怎么喂,还让人拿新鲜的草料过来看有没有混入什么什么草会拉着马的嗓子,说得头头是道。

他还不是瞎说的,除了掉书袋,说的也有他自己的心得体会。李薇都觉得他改日能出一本《马经》了。

喂马的十几个太监都连连点头说日后就照万岁说的喂,万岁说的就是好云云。

他心满意足牵着她走了,眼见太阳落山,天开始黑了,苏培盛过来请他回帐篷,该换衣服开宴会了。

四爷再扯着她回去,路上道:“那些人没带一两个女眷过来,一会儿你就带着孩子们在帐篷里用,嫌无趣就叫人来唱两折子戏。”

回到后他换了衣服就匆匆出去了,同那些蒙古王公们一样,他也用上了重重的香料。这个除了掩盖体味外,最大的作用是驱虫。就连帐篷里也点上了很浓的藏香。

李薇要回自己的帐篷去,张起麟忙道:“贵主儿留步,万岁爷让您留在这儿呢。”

她怔了下说:“那怎么行?万岁不在,我怎么能待在这里?”

再说一会儿还要带着端仪等用膳,他还让她们叫戏来解闷,都在御帐就太过分了。是以不管张起麟怎么说她都带着人回去了,急得张起麟团团转,他要看着御帐,可万岁也让他侍候贵妃,他又不是茅山道士有大神通会分|身术,这下可怎么办?

张起麟叫来一个小太监:“快去前头找你苏爷爷,就说贵妃回去了。”

小太监像条灵活的小狗,在人群中穿过却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他悄悄溜到席上,站到苏培盛身后小声叫‘苏爷爷的时候,苏培盛险些让他给吓了一跳。

“怎么是你小子?”这小太监是这次出巡特意挑的,苏培盛看他一双大眼睛又黑又大,跟百福似的,就知道万岁一准能喜欢,还特意给他起了个得福的名字,果然送到御前,万岁在二十几个小太监中单挑了他。

小得福道:“张哥哥叫我过来的,贵妃不肯在御帐里待着就回去了。”

苏培盛拍了他一下,教他道:“话不能这么传,你张哥哥原话是什么啊?”

小得福从选进宫来就直接进了养心殿,规矩是有,但没种到心里去,此时吃了打才赶紧改口:“张哥哥说贵妃回去了。”

苏培盛道:“以后学着点,跟这儿站着。”说罢就往四爷那边去了。

四爷早看到有人过来了,御帐里侍候的这两百多个太监他不说个个都熟,但都能认出来叫出名字。这个小的就是今年新选进来的,跟哪边都没任何牵扯,这群小的算是难得的干净人,调|教好了他才能放心。

明年他打算设个军机处,人都看好了,到时这一关立起来,御前的事就没那么好打听了。省得跟现在似的,外面的事都是别人先知道,递到他手上慢了不止三拍。

他是绝不想再发生雍正新钱和蒋陈锡的事了。

苏培盛过来一说,四爷笑了下,点头道:“贵妃懂事,让张起麟听贵妃的。她这次出来身边也没带人,先让张起麟去她那里支应着。帐篷里让王朝卿先领着。”

苏培盛暗骂这是又上来一个,不过想想张起麟又降了一格也兴灾乐祸,转头对小得福一说,道:“跟你张哥哥说,让他好好侍候贵主儿。”

小得福再一路跑回去,张起麟早就在等他了,见了忙问:“万岁怎么说?”

小得福糊涂了,摇头:“我没见着万岁爷。”

张起麟拿这小傻瓜没办法,道:“那你苏爷爷怎么说?”

“苏爷爷让您好好侍候贵主儿。”小得福道。

“那这边呢?”张起麟心里多少有点数,贵妃出宫时把赵全保和常青都留下了,可见是防着长春宫那边。万岁身边的人只有他跟贵妃有些熟悉,早早晚晚的万岁想起来就该让他去跟着贵妃了。

小得福道:“苏爷爷说是让王哥哥先管着。”

张起麟这才直起身,让小得福下去喝水休息,再叫他随便喊王朝卿过来。

小得福点点头要下去,张起麟喊住他,临走前算是嘱咐他一句:“小得福啊,日后传话不能一节一节的说,这怎么传话也是门学问,日后多学学哥哥们都是怎么传话的。”

小得福这批太监万岁爷一准儿是有安排的,此时种个善因,日后未必不能结个善果。

小得福连连点头,他还没学过怎么说巴结人的话,此时满肚皮的感激之情吐不出来,急的他在原地踌躇半天说不出来也不敢走。

张起麟都让他逗笑了,摆手道:“快去,快去。”

小得福哎了声,干脆跪下磕了个头跑了。

张起麟最后是真笑了。

御帐右后方就是贵妃的帐篷,前后错不了几步远。

李薇让人就在中央的主帐里设席面,大家全都席地坐,一人面前一张矮桌,席下则是两个说书的。因为有女孩们在,所以只让他们说些有趣的笑话。

外面的热闹劲在他们这里都能听到,也能看到远处几乎像是要映红一片天的篝火。

用完膳后,她又把女孩们留下玩牌逗趣。就是不想让她们回到帐篷后再瞎想,留在这里不管怎么样,有姐妹们陪着玩游戏,热热闹闹的心里也舒服点。

直到四爷那边散了,她才让人把女孩们给送回去。

端仪她们的帐篷就在她的帐篷后面,也是为了方便照顾。

李薇叫来张起麟,刚才没顾得上跟他说话,她先谢过张起麟过来帮她。虽然是四爷的命令,但话说得漂亮点总没错。再让人给张起麟赏些东西,让玉烟等人都听他的调派等等。

张起麟磕过头,她让人扶起来,这就算是暂时定了主仆名分。

这时张德胜过来说:“贵主儿,万岁爷使奴才来领您过去呢。”一边说一边冲张起麟哈腰行礼。

这是不想来的让来了,他是想来来不了。张德胜一听说张起麟被送给贵妃使了,不知道多嫉妒呢。之前常青没过去前,他就想去贵妃那里占个先了。等常青去了他就歇了这个心思。不然去了永寿宫也当不了一把手,何苦折腾呢?

不过现在看到张起麟过来了,哪怕只是一时的也让他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李薇才进御帐就闻到了浓浓的水气,一侧的大屏风后热气蒸腾,苏培盛领着人在那里侍候着,一看到她过来就进去通报了。

跟着她就听到四爷在屏风后仿佛是一边撩水一边笑:“让贵妃去里头先歇一歇。”

李薇脸上有些热。她跟四爷在一起时都是宫女们侍候,被一群太监围观可是前所未有。

——哪怕现在让人围观的是四爷。

她里头等了一会儿都有些坐不住,听着外面的动静,听着他什么时候从浴桶里出来(哗啦啦一阵水声),然后是一群人走来走去,这是把用过的水提出去,再然后是把浴桶抬出去的声音。

最后四爷带着水气进来了,他的脸不知是洗澡洗的,还是喝酒喝的,红通通的。

李薇一见就迎上去:“你喝醉了?”

四爷摇摇头,脸上的笑一看就知道,确实是醉了。

他拉着她两人一起倒在榻上,呵呵笑着解她的衣裳,抽出腰带往后扔,一面还点着她说:“不是说要骑朕?”

李薇很严肃的说:“万岁爷,您喝醉了。”一面推他要起来,喝醉后又洗澡,这下醉得不轻了。

四爷继续呵呵,摇着手指说:“又想作弄朕?朕没醉,就喝了几杯而已。”

醉的人都不承认自己醉了。

李薇算是见着活样板了,不过像四爷醉后这么可爱的也不多见。

不如就顺着他?反正也推不开。

于是她好声好气的说:“那不如您翻过来?”

他虎着脸:“又骗朕。”

她解释了下骑这个动词应该发生在她在上面的情况下,在她解释的时候他把她给剥光了。然后他也严肃的说:“朕骑了一辈子的马了,还能不知道怎么骑?”

她再解释:不是她骑他吗?

但他始终坚持他一直是这么骑马的。

外面隔着半拉帐篷一道屏风加两道帘子,苏培盛捧着托盘,托盘上是解酒茶,听着里面万岁爷跟贵妃讨论怎么骑马。

站到腿酸,里面倒是不骑马了,但也没功夫喝解酒茶了。

苏培盛只好原样端出去,心道万岁真是醉得不清了,他头一次见万岁跟贵妃在一起居然说的是骑马,平时你侬我侬多少甜话说不够呢。也亏得贵妃能接得下去。

☆、第371章下山

长春宫,曹得意打开面前四寸余高的一个盒子,小心翼翼的把里面的白瓷碗捧出来。

他迎着烛光看,只见这白瓷碗合捧大小,反口圆肚高足,通身无一丝花纹异色。虽然只是一个粗看平平无奇的素碗,但瓷壁触手如美人的肌肤一般滑腻,胎薄如翼,几能透光而出。

曹得意轻轻吁了口气,像对待传家宝般把它小心翼翼重新放回盒子里。不过一时藏到哪里却没了主意,捧着犹豫半天,让人寻来一只旧夜壶,撬掉底子把盒子藏进去,然后再把底子给钉上,最后用扫帚杆子给捅到了床里头。

宫里人人都知道,永寿宫小到一只碟子,大到一人高的花瓶,都是万岁特意给贵妃烧的。听说早在贵妃还不是贵妃,仅是个小格格时用的就是这种瓷器了。现在那开窑的地方连地名都变了,人称贵妃窑。

别看永寿宫里这东西哪里都有,可外面却不多见。除了永寿宫,只有养心殿和御膳房有。偏偏这三处地方他都钻不进去。

曹得意本来想从御膳房使劲,让人从那里偷出一个半个,报个损毁就行了。结果刘宝泉那厮眼睛都要花了,规矩却比谁都严。

你说打了,碎片呢?别说少一个碗,少一片碎瓷都不行!

结果那个人就让刘宝泉给抓出来了,听说刘宝泉生生让人把他的嘴给堵住,把他的两只手放在炉子里烧成了灰。

曹得意本来还怕刘宝泉问出什么来,结果刘宝泉直接就把人的嘴给堵住了。烧坏了多双的太监立刻就被扔出了御膳房,往上报的是这人点炉子时走神了把手烧坏了。

刘宝泉这是摆明了,他只管自己这一亩三分地,你们闹你们的,别想扯上我就行了。

不愧是在宫里打滚了一辈子的老太监,曹得意多少松了口气,转头开始在别处使劲。只是拿了这只碗还不够,他想着能再多得点就好了。

什么时候能用上还不好说,不过一旦用上就能把永寿宫给钉死!

外面小太监来喊他,他打开门就见是他的小徒弟站在台阶下:“师傅,主子那边有事喊您过去呢。”

曹得意应了出来,随手就把门给锁了。

小徒弟心里嘀咕但也不敢问,紧紧跟在曹得意后面奉承他:“主子真是一刻都离不了师傅。”

曹得意笑了下,轻声道:“想知道?”

小徒弟赶紧点头,他拍了小徒弟的头一下:“慢慢学吧。”

他快步走到后殿益寿斋,守在门口的宫女见他来就屈屈膝,掀起门帘子小声道:“公公快进去吧,主子等着呢。”

他谢过走进去,绕过一道屏风就见皇后高居榻上,一边的炕桌上摆着一只红木匣子,上有黄封。

这是万岁发来的折子。

他低头过去,在皇后手上看到一本摊开的折子,匣子打开,黄封被破开露出里面的几本折子。

“奴才曹得意叩请主子金安。”他跪下道。

元英示意他起来,把折子放到一边说:“回头你往怡亲王府走一趟,带些东西过去。”

曹得意答应着,一点都不往匣子上看。

元英让他去外面站一站,她这里叫人把万岁爷从前面发回来的几个箱子里把东西都取出来,对着单子重新一府一府的准备好,再让人按府送过去。

怡亲王府排在第一位,往下是理亲王府,直郡王府,诚郡王、淳郡王、九贝子、十四贝子,还有承恩公府、裕亲王府等。

她翻过一页,突然愣了。

第二页写在最前头的就是李家,一等轻车都尉。

她把这本放下,在第二本的第一页找到了乌拉那拉家。

元英突然像是没了力气,更像是胸口被一团乌云堵住。她都能想像的到,万岁是在写完第一本,甚至可能是写完李家后才发现他把乌拉那拉家忘了。所以干脆把她的娘家写到了第二本的开头。

——她想抓住万岁大声喊:我不稀罕!!

承德,避暑山庄。

终于到了承德,李薇不免松了口气。她从来不知道蒙古的部族有这么多,而他们从那天见着科尔沁的人之后,往后的每一天都有新的蒙古部族前来见四爷。

所以他们每天停下来后都要开迎接的宴会。

他们的队伍每一天都在壮大。等于是他们一个个的走了很远的路来迎,迎上后就跟着一起再往回走。

不如此不能表达他们对四爷的热情之情。

最后四爷就带着这么一大串尾巴终于挺进承德了。他们的旅途也终于完成一半了。

经过四爷这些日子的科普教学后,她才知道别看现在来的部族很多,其实一点也不多。全都只是漠南蒙古的人。也就是紧靠大清疆域的这一块。

这块的部族简直就像一盘炒散的蛋花,多得漠西、漠北加起来都不如它的部族多。

这当然是大清多年来努力的成果。另两块部族越少,就意味着那些部族越大,凝聚力越强。所以四爷一点都不讨厌漠南有这么多的部族想从他手里挖好处,怎么着也比漠西漠北要好得多。

另外别看大清扶持科尔沁,要是科尔沁真大的能把漠南其他的小部族都给吞了,第一个急的就是四爷。

所以她到现在才知道,别看康熙爷和四爷都挑了科尔沁姓博尔济奇特氏的驸马,可他们其实都不是一支的。就跟佟国纲和佟国维一样,就算是一个父母生的亲兄弟,长大后也都会为自己的利益而争斗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