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宋氏送女

天气渐暖的午后,宋氏带着一大一小两个女儿跑来福攸堂,林羡余看到宋氏和大格格博吉利眼圈都红红的,便晓得她们母女已经知道了未来的惨淡。

林羡余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宋氏便带着两个女儿噗通跪下了。

林羡余头疼:“我能做自会尽力而为,只是有些事情,我也力有未逮。”

宋氏顿时眼泪滚落,她咚咚磕了个头,“大格格的婚事,妾身不敢为难福晋,只求福晋垂怜三格格,让这孩子记在您名下,在您膝下尽孝吧!”

林羡余一愣,她万没想到宋氏竟然主动送出亲生女儿!

无论是宫里的阿哥公主,还是宫外宗室府邸的小阿哥和小格格,虽然都要记入宗室牒谱,却不是一出生就录入的,而是每个几年更新一次。

宋氏的三格格和李氏三阿哥都还未曾载入宗室牒谱。

牒谱这东西,一旦记入,基本上就不可能更改了。

宋氏这一记“送女儿”的举动,让林羡余愣了半晌。

她大概是明白宋氏的目的了,大格格博吉利将来也就能封个多罗格格,但若是她这个雍亲王嫡福晋的女儿,那将来就能封为和硕格格。

其实,宋氏完全没必要如此,将来四爷是要当皇帝的,四爷的女儿个个都是公主。

她摸了摸鼻子,不过现下她也没法告诉宋氏,四爷将来是九五之尊,便道:“你若是想将三格格记在我名下,倒是可以,不过三格格毕竟是你亲生,你可以继续养在膝下。”

听了这话,宋氏微微有些吃惊,身为人母,当然希望孩子养在自己身边。

但是,宋氏咬了咬牙齿,磕了个头:“求福晋抚养三格格。”

林羡余怔了怔,旋即也猜到宋氏的意思。三格格若是教养在她膝下,天长日久的,总会生出几分情分,那日后三格格的婚事,她自然就要更尽几分心力。

宋氏为了女儿,倒是用心良苦。

林羡余叹了口气,“我回头请示一下四爷再说。”

这种事情,四爷欣慰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反对?

只不过,三格格毕竟是宋氏亲生,如今要记在嫡福晋名下,自然要上报皇帝知晓。

虽说将庶女记为嫡女,将来混个和硕格格是占了皇帝便宜,只不过麻子康熙还没抠门到这个地步。

一番操作之后,三格格能丹宜尔哈便成了林羡余的亲生女儿了。

林羡余白捡一萝莉,自然是高兴的。

三格格才三岁半,粉雕玉琢的一个小可爱,乖乖巧巧、呆呆萌萌,多么赏心悦目。

一转眼,天热了,皇帝御驾去了畅春园,胤禛也带着家属去往避暑园子。

这园子原只是个寻常皇庄,皇帝也只是随手赐予了儿子,

如今的圆明园还远没有后世的规格,但也远比林羡余的桃山别院大得多,园中山环水绕,宛若江南水乡,甚是清雅。

林羡余作为一个贤惠的嫡福晋,没有厚此薄彼,她把四爷的所有侍妾全都带上。主要也是因为四爷姬妾不多,加起来也还不到十个。

其中最年轻的钮祜禄氏也年近双十了,前些年满十五岁的时候,钮祜禄氏就开始侍奉四爷了,只是她容色只能算秀雅,并非绝色,所以四爷待她也并不十分宠爱。只因她是满人,所以侍奉次数才与耿氏差不离。

因这些年四爷忙碌,不甚宠幸后院侍妾,所以耿氏和钮祜禄氏至今未曾有喜讯。

日后的孝圣宪太后钮祜禄氏,如今也只是四爷后院里一个并不起眼的的侍妾罢了,平日里除了请安,便甚少走出自己的院子,其人沉静柔顺,即使面对李氏的酸言妒语,也都是谦顺的。

简而言之,是个存在感较低的侍妾。

圆明园中风景如画,林羡余特特设了家宴,在繁花簇拥的牡丹亭摆了两桌宴席。

主桌上自然是雍亲王胤禛和她这个嫡福晋乌拉那拉贤玉,以及四爷的三个儿子、三个女儿。

至于李氏、宋氏、武氏、耿氏、钮祜禄氏一干侍妾则在旁边那桌。

侍妾能够上桌用膳,已经是格外恩赐,当然决计不可能跟四爷、四福晋一桌,反倒是年幼的孩子们可以与王爷福晋同桌用膳。

瞧这济济一堂,人数还真不少呢。其实雍王府的女眷算是少的了。

胤禛扫一眼众人,微微颔首:“福晋有心了。”

作为府上的男女主人,林羡余和四爷自然坐在主桌最上位,林羡余身旁是刚刚记在她名下也养在她膝下的三格格能丹宜尔哈,小小的孩子屁股底下垫了五六层软垫方才冒出个小脑袋,水汪汪大眼睛甚是可人。

而四爷手另一边是他的长子弘昐,这孩子已经出落成一个俊俏少年,其次才是二阿哥弘昀、三阿哥弘时,而大格格博吉利宜尔哈、二格格舒宜尔哈则在林羡余左手边第二和第三席位。

这座次,明显也是分了长幼尊卑的。

别看三格格最年幼,但她如今是嫡出的格格,自然可以紧挨着嫡福晋坐,年长的姐姐尚且要坐在她之次的位置上。

林羡余斟了一杯酒给四爷,“爷整日忙着正事,难得有时间一家人用顿便饭。爷忙碌之余,也要爱惜自己的身子。”

胤禛颔首,饮了酒盅里的上等梨花白,“好了,用膳吧。”

众人见胤禛这个一家之主动了筷子,这才纷纷开始享用这顿家宴。

三格格能丹宜尔哈和三阿哥弘时年纪太小,身后都立着个保姆嬷嬷帮着夹菜,不过都已经能熟练使用筷子,能把碗里的菜成功夹到嘴里。

因四爷厌恶鱼腥,林羡余也就没准备鱼虾蟹之类的东西,都是些清淡宜人的菜色,纵然有荤菜,也都是清淡可口的,譬如水晶肘花、鸡丝豆苗、菊花里脊、蟹粉狮子头、白玉蹄花汤、江米酿鸭子——毕竟也得考虑到还有这么多正在长身体的孩子。

用膳的过程,一派安静,顶多也就是三阿哥、三格格偶尔会不小心碰到自己的碗碟,倒也无伤大雅。

菜过五味,忽的格格们那边儿传来一阵呕吐声,只见武格格正掩面干呕。

顿时,胤禛脸色一沉。

却见武氏格格慌忙起身,噗通跪了下来,“妾身失礼!求爷恕罪!”

坐在一旁的钮祜禄氏忽的道:“这幅样子,倒像宋姐姐当初……”钮祜禄氏刚想说像宋氏怀三格格时候的样子,但又觉得不妥,毕竟三格格如今是嫡福晋的女儿了。

但钮祜禄氏意思,众人都听懂了。

胤禛的脸色也瞬时和缓,眼中甚至有了几分喜色。

武氏一脸犹疑不定,她仍跪着不敢起身:“妾身月信一向不准……”

武氏是个纤瘦的女子,体质偏弱,虽一直吃着滋阴补元的药,但月信时常紊乱,因此哪怕月信迟了,也没敢奢想是有了。

胤禛一时倒也不敢抱有希望,他淡淡道:“起来吧,回头叫太医瞧瞧。”

“是。”武氏这才被侍女扶了起来,重新回了座位。

宋氏微笑着说:“虽说武妹妹月事不准,但从前也未见这般干呕,福晋亲自操办的家宴,可都是清淡宜人的膳食。”

武氏小脸蛋上浮现喜色,她入府十载,如今已经二十六岁,若真是遇喜,后半生也不至于太寂寞了,若是个男孩,后半生更是有了依靠。

李氏有些不快,“武妹妹身子骨单薄,入府多年,也调理了这么多年,也不见好。但愿不是空欢喜一场。”

武氏不由落寞了。

林羡余板着脸道:“好了,用膳的时候,不要说这些有的没的!”

第171章 传说中的血滴子

自从成为四福晋乌拉那拉贤玉,林羡余当然有好好看过放在芥子空间里的资料,对于雍正后妃的履历也是门清。

这个武氏,出身汉军旗,是知州之女,家世门第与李氏不相伯仲,入府也只是稍微晚了几年,不过武氏阴虚体弱,所以一直没有身孕,自然在王府的身份地位也就远远不能与生育机器人般的李氏相较。

而历史也未曾记在武氏有一儿半女,只不过雍正登基后,却封了她为宁妃。要知道,生了那么多孩子的李氏也只封了齐妃,武氏无一子半女竟也能封妃——虽然时间上要晚些,可见在雍正心目中颇有分量。

但在潜邸之时,也没见四爷多宠爱武氏。如今多侍奉在侧是耿氏和钮祜禄氏,武氏已经是昨日黄花。

难道是因为武氏有了身孕、又没生下来,所以备受怜悯?

结束了家宴之后,林羡余便立刻着人请了太医。

这一诊脉,果然确诊武氏已经有了两个月的身孕了。

为此,四爷很是高兴。

但太医接下来的话便四爷高兴不起来了,“武格格体弱虚寒,最近又脾胃不和,故而胎像不稳,因此这头三个月还是有些凶险。”

也就是说这一胎有可能保不住。

林羡余道:“那就请太医尽力而为。”

如今的历史已经改变了很多,李氏生的三个儿子都保了下来、宋氏的两个女儿也健健康康,林羡余有理由怀疑,武氏这一胎很可能是葬送与后宅女人的争斗。

因此,林羡余着人免了武氏请安,又敲打李氏:“武氏这一胎怀得不稳,若是有谁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害得她不能保住腹中孩子,四爷为此生气,谁都承担不起。”

李氏讪讪道:“妾身也是为人母亲之人,怎么会去害旁人的孩子?妾身躲都来不及呢。”

林羡余看李氏的模样不似作假,暗道,李氏如今不是侧福晋,也只是小小侍妾格格,而且还失了宠,料想也是没那等手段了。

林羡余淡淡道:“那就好,你是有儿有女的人。武氏就算生了小阿哥,那也是排在三个阿哥后头。”

李氏点头称“是”,忽的,她又道:“福晋,大阿哥也年纪不小了……”

想想那个还是半大少年的孩子,林羡余有点黑线,古代就是这点儿不好,结婚太早!

她淡淡道:“弘昐的婚事自有四爷做主。”

李氏忙道:“福晋误会了,妾身的意思是,是不是该给大阿哥预备几个屋里人了?”

林羡余脸色一僵,屋里人?小老婆?

她倒是险些忘了这茬了!

皇子皇孙成婚前,都会在屋里放一两个试婚格格,好学习一下,增长经验,日后娶大老婆,也不至于手足无措。

万恶的封建时代!

林羡余揉了揉眉心,但她也知道这种事情不可避免,便道:“我会叫底下包衣人家挑选几个模样标志、性情温和的姑娘,到时候让弘昐自己选一个就是了。”

弘昐的婚事注定由不得她自己做主,选小老婆的事儿,就让他由着自己心意来吧。

李氏急忙道:“妾身身边倒是有几个伶俐的丫头……”

林羡余深深看了李氏一眼,旋即笑了:“好啊,就让她们也去前头,和底下挑的丫头站一块,让弘昐自己选。”

听了这话,李氏脸色僵了僵,这些年弘昐与她生疏,肯定不会选她安排的人,李氏讪讪道:“那还是算了吧。”

这事儿只是个小插曲,六月里的天儿,日头灼灼,园子里倒是还算清凉。

这一日,林羡余正翻看着自己私房账册,正考虑着要不要干脆不要做马桶生意了,烧些传统瓷器反而竞争小。

正在这时候,底下禀报说:“福晋,九福晋前来拜访。”

林羡余一愣:“九福晋?”——虽然九福晋是姓董鄂氏,但跟她也不熟啊,突然造访,也不知为何事。

想着这位九福晋的可怜之处,林羡余还是让她进来了。九贝子风流好色,府上姬妾无数,所出的一干子女也全都是庶出。

九福晋的只是中上之姿,不过性情温婉、礼仪谦和,见了林羡余,便先恭恭敬敬施了一礼,然后奉上请帖,“过几日便是我的生辰了,还盼四嫂能拨冗前来。”

林羡余不禁一愣,九福晋请自己参加她的生辰宴?

如今四爷党、八爷党针锋相对,九福晋突然递请帖,想也知道她自己断没这个胆子做这个主。

林羡余眯了眯眼,她不置可否,“不知介时还有谁去?”

九福晋道:“各位妯娌都送了请帖,不过唯独四嫂这里,是我亲自来的。”

林羡余心道,九福晋特特亲自来送请帖,她也的确不好不给面子。

见四福晋半晌沉吟,九福晋有些焦急了,“四嫂是心善之人,您就只当是帮帮我吧!哪怕只去蔚秀园喝一杯酒。”

九福晋如此焦灼恳求,可见这生日宴,只怕是鸿门宴啊。

林羡余看着那烫金的请帖,这个九福晋,自己当初好歹为她出头过,这么坑老娘,你也太不够意思了。

但转念一想,九福晋整日饱受九贝子凌压,此番只怕也是被逼受迫。

她叹了口气,也罢,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至于那位有着毒蛇老九之称的九贝子,好啊,老娘就来会会你!

“那好,三日后,我定当前去。”林羡余勾起唇角,淡淡道。

九福晋感恩涕零,连忙施礼:“多谢四嫂!!”

傍晚,四爷回到圆明园,一听这事儿,脸色嗖地一沉:“你也是糊涂,怎能因董鄂氏可怜,就应了这种‘鸿门宴’?!”

林羡余微笑道:“蔚秀园也是天子赐园,也紧邻行宫,光天化日,九贝子也不敢太放肆。”——主要也是她心里不爽,九贝子不怀好意,难道她就会怀着好意去了?到时候,还指不定谁给谁吃鸿门宴呢!

胤禛眉头皱得老深,“爷知道你有些身手,只是老九行事孤拐歹毒,爷只怕你防不胜防!”

林羡余连忙道:“您放心,我又不是小孩子,难道还会没有防备之心?您放心就是了。”

胤禛瞪了她一眼,旋即叹惋道:“罢了,你都应了,自然是不能出尔反尔的。到时候爷多派几个粘杆处太监跟着你去。”

粘杆处这个时候已经成立了,不过名义上是因为四爷嫌弃知了吵得慌,所以建立粘杆处是为了粘知了的。

当然了,这种鬼话是没人信的。

粘杆处本质上就是个特务机构!虽然里头也并非个个身手过人,其中大多数是情报人员,还有一部分擅长拷问的精英,总之主要是干一些不大能见光的事儿。

后世更将其演绎成“血滴子”!

嗯,很好!带着血滴子去会一会九贝子,赶脚更有信心了呢。

第172章 鸿门宴

蔚秀园。

山环水绕之地,佳木葱茏。

雍亲王福晋的朱轮马车缓缓停靠在蔚秀园仪门外。

朱漆仪门缓缓敞开,迎接贵宾。

林羡余着一身亲王福晋品级吉服下了马车,她身后是七八个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内监,一个个低眉顺眼,衣着都是略次一等的,看上去就是些粗使随从。但这些都是四爷安排的人,想也知道都是身手不俗之辈。

孔嬷嬷和几个玉字辈大丫头陪侍在侧。

林羡余大丫头已经换了好几茬,如今侍奉在侧的是玉树和玉椿二人,都才十七八岁,正当妙龄,都嫩得能掐出水来。

做乌拉那拉氏已经小二十年了,她也眼瞧着奔三十了,虽然尚未见老态,但终究是不能跟这些十来岁的小姑娘比娇嫩了。

为着这些丫头的名字,孔嬷嬷没少嘀咕。

因为林羡余这辈子的名字叫贤玉,身边伺候的丫头合该避讳着“玉”字才是,她这个福晋反倒是特特给赐了带玉字的名字!一个个听着不像是丫头,倒像是福晋的姐妹了!

对此,林羡余置之一笑,如花似玉的年纪,合该取个娇嫩可人的名字才是。

“玉树,赶紧给福晋打上伞!今儿这日头可毒辣得很!”孔嬷嬷板着脸催促。

“是!”玉树忙不迭取出一把竹石纹的满穿伞,哗啦一声撑开,高举着遮出一片阴凉。

这满穿伞乃是泸州特产,因其内部伞架以五色彩线满穿,故而又叫五色彩丝伞,这五彩丝线综合交错出繁复华美花样,多是富丽堂皇大片花朵,林羡余嫌弃太过华艳,所以才选了这把颜色清雅的竹石纹满穿伞。

夏日炎炎,擎起一小片竹林遮阴,瞧着也清凉宜人。

却见九贝子福晋董鄂氏已经迎了出来,她福了福身子,眼中满是惊喜:“四嫂大驾光临,实在是蓬荜生辉。”

林羡余扫一眼那亭台楼阁错落交映的华美宅院,微微一笑:“这蔚秀园装饰得美轮美奂,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我这是来开眼界的才是。”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说得可是阿房宫的景象,如今被林羡余用来形容一个皇子的别院,这显然是捧杀的意思。

九福晋脸色白了几分,她挤出个笑容道:“四嫂过奖了,四嫂里面请。”

林羡余这是第一次来到九贝子的蔚秀园,想也知道以九贝子财力,岂会不大力整治自己的别院?她之前还听说九贝子重金从洛阳与曹州采买名品牡丹,还从南方采办太湖石、雨花石等奇石,显然都是用来装饰别院的。

相比之下,四爷的圆明园真的就只是稍微拾掇一下就住人了。

入得园中,先是一方小湖,沿湖四周围建游廊,汉白玉为栏杆,廊下绘苏式彩画,沿着这游览走了小半圈,便越过溪流之上的小桥,往东进月洞门,便看到一片开得白雪皑皑的珍珠梅。

林羡余不得不承认,这园子修得极好。

便也带了几分欣赏之色,鸟鸣啁啾,流水潺潺,西侧翠竹森森,依稀有竹楼掩映其中。

九福晋笑道:“花林那头就是了。”

林羡余点了点头,“这园子修得很是雅致。”

九福晋忙道:“这都是我们九爷做主修筑的。”

林羡余挑了挑眉,那各掉钱眼里的家暴男,居然还挺有品味的?真是不能小看了这些衣冠禽兽啊。

她与九福晋沿着花木之间的曲折小径,便朝着珍珠梅林而去。

眼下夏日炎炎,却正是珍珠梅盛开的时节,此花若是单独摘下一朵看,丫的就是一朵小白花!

但开成一簇簇、一片片,洁白如覆雪,端的是巍然壮观、素洁高雅。

珍珠梅树姿秀丽,花蕾白亮如珍珠,盛开之后花型又似梅花,故得此名。

入了林中,林羡余不觉间放缓脚步,心想着回头也要在自己的堂外栽植几株珍珠梅,炎炎夏日,可以在树下吃着凉茶赏花,定然惬意。

缓缓地走出了珍珠梅的花林,呈现在眼前的却是一片开阔平坦的草地,旁边的红木架子上摆着弓箭,不远处还有马棚、草靶之物。

林羡余愣住了,这里是……校场?!

而且,丫的这里也没有见布置宴席啊!

林羡余虽然早料到是鸿门宴,却没料到是这种连宴席都不摆的鸿门宴啊!

却见旁边的梧桐树下阴凉之地,赫然是九贝子胤禟,他跟个大爷似的坐在太师椅上,旁边还有一张翘头案,案上摆着冰镇的瓜果和饮子以及各色点心,林林总总摆满了一桌子。

九贝子身旁还侍立着两个身材娇娆的美人,一个给他揉肩膀、一个给他剥葡萄,服侍得十分殷勤。

丫的,还挺滋润啊!

林羡余看着九贝子,不禁挑了挑眉。

虽然九贝子是垃圾中的垃圾,渣的程度毫不逊色他爷爷,但林羡余又不得不承认这个渣中渣长的是真好看!

二十五六的年纪,正是青涩褪去、锋芒毕露,九贝子一袭寻常的竹青色曲水纹长袍,腰间系着羊脂玉白玉的玉带,他很是随意地站起来来,手上还拿着一盏冰镇凉饮,朝着林羡余唇角一勾,笑得有些肆无忌惮,“哟,没想到雍亲王福晋还真的来了!原还以为董鄂氏骗爷呢!”

九福晋像是条件反射似的打了个寒战,她挤出个笑容:“妾身怎敢欺骗爷?”

九贝子哼了一声,一脸嫌恶地道:“你还是不笑为好!本来就生得丑陋,这一笑就更难看了!”

林羡余黑线,瞧着人模狗样,嘴巴怎么这么损?

林羡余扫了一眼周遭,这里只准备了一桌子夏日消暑零食,这哪里像是过生日?

林羡余挑眉:“今日不是你生辰吗?”

九福晋愧疚地低下头。

林羡余又问:“你不是说各家福晋都请了吗?”

九福晋急忙道:“这点我没有说谎,真的都送了请帖了。”

仿佛是为了印证九福晋这话,身后的珍珠梅树林中走出了一对夫妻,男的白白胖胖,一脸傲气,女的体态修长,颇有颜色,亦是满脸傲气,二人傲气碰撞,一副谁也不搭理谁的样子。

可不正是新封的敦郡王和她的蒙古福晋么!

第173章 不想当女汉子

敦郡王夫妇俱穿着骑射劲装,十分利落。

敦郡王小时候就是个胖仔,长大之后也是胖乎乎壮呼呼。

九贝子素来喜欢美人美酒,而敦郡王喜欢好酒好肉,所以这对哥俩哪怕身形相貌大相径庭,还是成为了酒肉朋友。

敦郡王扫了一眼周遭,他皱眉道:“不是说也请了八哥吗?”

九贝子嘴里吃着美妾给剥的葡萄,俊美无铸的脸上也微微遗憾,“八哥忙,昨儿就派人来说,他来不了了,让咱们尽兴玩乐。”

敦郡王一脸悻悻然。

站在旁边的敦郡王福晋忙重重咳嗽了一声,示意敦郡王,别忽略了人家雍亲王福晋。

敦郡王挑眉,一幅很不欢迎她的样子:“哟,今儿这太阳是打哪儿出来了?稀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