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四弟都在,我也不要走。”

人都有好奇心,这刚刚陈许和胤礽胤禛放了那么一个大『炸』弹,几个人现在都特别想知道为什么,哪里顾得上康熙。

“皇阿玛,都留下吧,我要说的关系每一个人。”陈许私以为有的事情还是需要大家团结一致才能达成所愿,即使她也害怕大家未必会和她一样重视后世的丧国辱权之辱。

但无论如何,总要试试才行。做了说了,她以后不会后悔,求的便是一个心安。

“二弟,你把纸条给皇阿玛看。”陈许示意胤礽把霍家二位拿给他们看的纸条交给康熙。

“废、雍、御。”康熙心里默念了一遍,这才把纸条放到手边的桌面上问道,“什么意思?”

“回皇阿玛,这三字是这二位给我们的。”陈许指着霍家二人道,“这是他们先祖在几百年前就写的。”

陈许话音一落,康熙便看向那二人,霍文轩见状便起身解释道:“皇上,我们霍家是修行占卜术的,我们的祖先,早在数百年前就去了修真界,临走之前为家族卜了一卦,算出有一灭族之劫,而想要重振家族,这就跟皇室有了些因果,这纸条便是先祖当时留下的,说是有缘人看了便知。”

“你们不知何意?”康熙抱着怀疑的态度说道。

“也知,也不知。”霍文轩道,“只知和三位的前生今世有关,具体便不知道。”

“世间果真有神仙?”康熙问道。

“果真有。”霍文轩道,“只是天道规则,我们这一世界却是不曾有的,先祖手札中记载,一旦修为到了一定水平,会受到天道感应,被召唤到另一方世界中继续修炼,也就是刚刚大格格说的修真界。”

对成仙康熙还是十分感兴趣的,又接连问了不少问题,奈何霍家先祖留给后人这方面的东西并不多,说了半天,康熙也没得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于是话题便又转回到了那三个字。

“皇阿玛,这三个字说的正式我和二弟四弟。”陈许这会思绪也清楚的很,“废,说的是上辈子二弟被您二废太子之事;雍,上辈子四弟最终登上皇位,称雍正帝;御,说的是霍家先祖潜心修炼时研究出来的御心诀,他这个本是留给皇家庇护霍家的报酬,只是最终被我先得到,这个稍后我会默写出来的。”

康熙心下震惊,看着陈许道:“二废太子?朕怎么会干这动摇国本之事。”

“皇阿玛,上辈子是儿臣糊涂,做错了事。”胤礽忙起身跪下,把上辈子的事情给康熙详细说道,“皇阿玛,上辈子儿臣生下就没了皇额娘,这刚满周岁就被您立为太子,儿臣自幼就是您亲手教出来的,时日就来,儿臣便自认这大清江山理所应当是儿臣的…”

胤礽把自己恃宠而骄干下的那些大事儿一一跟康熙说了,却看康熙听了自己那些话一脸难以置信,又继续道:

“皇阿玛,都是儿臣上辈子干的糊涂事,让您伤心了。这辈子,皇阿玛,您尽管放心,儿臣绝不会惹您失望了。”

“胤禛,你来说。”康熙着实不相信,“上辈子皇后生下太子没了,那你呢,你是谁所出?”

“回皇阿玛,儿臣是乌雅氏所出。”胤禛道。

胤禛说话一直都是言简意赅,他客观的说了这事儿,而再也没有添盐加醋给乌雅氏上眼药水。

不过看他这样,胤礽却是看不下去了,直接开口就道:“皇阿玛,那乌雅氏可真不是东西,上辈子位分不够亲自扶养四弟,便把四弟送到了后来的佟佳皇后宫中,这借此一路爬到德妃这位置上,后来又生了六弟十四弟,等到佟佳皇后去世,这乌雅氏就不怎么待见又回到她身边的四弟,独独偏爱十四弟,而且这到四弟登基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还给四弟添堵,说了很多模棱两可的话。”

康熙闻言便看向胤禛,胤禛一句话都不说,康熙便把目光投向陈许,陈许见状道:“皇阿玛,女儿和二弟四弟不同,女儿的上辈子并不是在大清生活,不过女儿对这段历史也有所耳闻,这雍正帝,哦,就是四弟,在史书上好想有说到这个登基谜团,女儿历史学的不大好,具体的记不太清了。”

“不在大清?”康熙看着陈许道“那你在什么什么地方?”

“女儿来自大清后世三百多年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就是中国。”陈许道。

“大清灭国了?”康熙问这话问得有些咬牙切齿。

陈许看康熙有些阴沉的表情,硬着头皮点了点头。

“不肖子孙。”康熙气的牙痒痒,看着胤禛胤礽有些迁怒道,“你们两个不争气的,一个当不好太子,一个不会选继承人。”

陈许见状便知道说某些话的时机到了,于是便强忍着将要承担康熙怒火的可能开口道:“皇阿玛,历史学家和后世学者研究,这大清走下坡路是从您在位晚年便开始的,和您闭门锁国政策有关。”

看康熙瞪着自己,陈许一下子就停顿下来,不敢再说了。

“说,你给朕继续说。”康熙今天着实太过意外,从一开始的匪夷所思,到后来的半信半疑,而此刻,他却愿意相信一切都如这三个孩子所说。他现在就想知道,这后来发生了什么,才会导致大清走下坡路。

这不大会儿功夫,康熙心里已经想了很多,对未来他不抗拒,反而很想知道后来的事情,以便让他早做打算。

他如今想的可是,既然有这等机遇,那么他一定要抓住时机,拯救大清国祚数百年不倒。

“皇阿玛,女儿刚刚说了,女儿历史不太好,知道的并不太多。记住的都是一些轮廓,再详细就没有多少了。”陈许看着康熙道。

“知道多少说多少。”康熙道。

陈许点了点头,这端起茶杯饮了一杯,这才觉得嗓子舒服了不少,才又继续道:

“康熙年间我只知道一个九子夺嫡、擒鳌拜、平三藩、征准噶尔、和沙俄签的什么尼布楚条约之事。这些您怕是问二弟四弟要更详细。”陈许指着胤礽胤禛道。

康熙点了点头:“那你就从胤禛往后说起,记得什么说什么。”

“四弟的继承人叫弘历,对他后人褒贬不一,具体国策我是记不得多少,只知道弘历当政期间,出了一个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和珅。贪墨的钱银据说是有八亿到十一亿两白银之多,好像比当时的国库财政收入的十五年还要多。”

陈许刚说到这里,便听见康熙把手中的茶杯衰落在地的声音。

“看你选的继承人,眼睛是被屎糊了。”康熙气的怒骂胤禛。而胤禛脸色也很不好,见康熙动怒,只是跪下说儿臣知错。

见状,陈许不知道是哪根神经搭错,竟然接了一句:“皇阿玛,史书上说这乾隆,也就是弘历,是您看上的继承人,这才看在孙子的面上把皇位传给了四弟。”

“你,继续说。”康熙被陈许一噎,气的不知道该怎么发火,只能劝着自己耐心往下听。

陈许这会说开了倒是啥也不顾及,一直把自己知道的大事都说了一遍,最后才说道最关键的时候。

“皇阿玛,咱们说说这咸丰帝的后宫,那才叫能人辈出呢,这最出名的就是叶赫那拉杏贞,慈溪太后了。”陈许絮絮叨叨的说道慈溪,这一下子就来气了,“您是不知道,当年我们学历史的时候,我可没少骂她。现在都记得,她为了过寿辰,把军资都挪用了,还害的打了败仗,后来英法联军打入北京,她竟然带着咸丰皇帝和尚是皇子的同治皇帝给逃跑了,要说丢人有多丢人。这慈溪太后还自封老佛爷,这干政干的把大清差点玩完…”

陈许看康熙胤禛胤礽脸色都不好,心想,这才说道哪,你们越生气,这以后才会越重视。

带着这样的想法,陈许又把后面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烧杀抢掠的事儿说了,接着又说了『福』『寿』膏,也就是鸦片,后来又说溥仪如何被人当成了傀儡,这大清如何的灭亡。再后来就说了抗日战争中的一系列被欺压的惨状。

别说是康熙了,就连其他三个孩子和霍家两人都听得气的直发抖。

说完这些,陈许很是郑重的朝着霍家两位鞠了一躬道;“我要十分感谢您二位的祖先,他虽然有为后代考虑之意,但总得来说也有一颗大爱之心,带我回到我的前世,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机遇,对这片土地也是一个机遇。”

霍家两位忙说不敢当,站起来避开陈许这一礼,陈许说完便看着康熙道:“皇阿玛,女儿说的句句属实,女儿从来大清那一刻起就跟自己说了,尽己所能改变一些事情。现如今,女儿也不敢说什么天下民族是一家要一致对外的话,毕竟如今国情和数百年后不同,但是,女儿恳请皇阿玛,能够在江山稳定的前提下把那些杂碎收拾了,女儿愿尽我所能提升影响大清经济发展。”

“儿子『女儿』也愿为大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他几个人也忙站起来表态。

康熙看着自己的六个儿女,脸上带着欣慰的表情道:“既如此,那朕成全你们。”

“不过,今日之事,再不可外传。”康熙比任何人都知道,今日之事外传之后会造成什么后果。

“是。”这下不仅是几位阿哥格格应声,就连霍家二位也站起来了。

“对了,你们二位便留在宫内,朕希望二位也能用你们都本事为天下百姓和后代做事。”康熙看着两人道。

“不敢不从。”霍文轩道,霍思瑶也应道,“自当尽力。”

康熙处理完这里的事情便把几人遣散自己去正殿批奏折。而霍家两位,这小的安排到了陈许宫中,大的却是安排在了宫外居住。对此,大家都心知肚明,这留一个不过是留下个人做人质。不过各取所需,也算是双赢。

“大姐,那些海外国家当真那般强大?”出了乾清宫胤禔便忍不住问道。

“是的,现在这个时候,欧洲很多国家已经在海上有了霸主地位,我模糊记得,他们有的国家皇室都会派出军队扮成海盗打劫商船。”陈许说完突然叫了一声,“我差点忘了说,这平三藩缺钱,完全可以去海外捞。”

“大姐,你糊涂了,如今所有军事力量都在三藩上想要出海或者收拾那些外国人,咱们还得忍,先把战争结束了才是正经。”胤禛道。

陈许嗯了一声,看着夕阳西下道:“有的事情说出来了,心里也就舒服多了。”

胤礽胤禛两人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

“真希望这一世的子孙后代不会再受战火之苦,那也不枉我来一回。”陈许笑道。

“大姐,那后世之人如何评价我?”胤禛突然问道。他很想知道,自己勤恳为天下,究竟能否换来后人的理解。

“很好,后世很多人都喜欢你。”陈许道,“历史上称你的作用是承前启后。要不是你,怕是乾隆可没那个本事收拾皇阿玛晚年留下的烂摊子。”

“谢谢大姐。”能够换来理解,胤禛由衷的说了声谢谢。

陈许闻言转过头来,看着夕阳洒在胤禛身上,此刻胤禛的眼里全是执着,突然,陈许便觉得,未来,也许还是在这位手上。

“大姐,你偏心,光向着四哥。”沉思的陈许被胤禔的声音打断,陈许闻言转过来问道,“我怎么偏心了?”

“你还没告诉我那他们怎么评论我呢!”胤禔一脸期待的看着陈许,陈许见状,捏了捏胤禔的脸蛋道,“说你可爱的不得了。”

胤禔闻言便知道陈许是逗他玩,便哭丧着一张脸道:“大姐最坏了,以后再也不要理你了。”

看着胤禔傲娇的小背影,陈许脸上露出来一个很灿烂的笑容。

也许,未来会更好。

第30章 惜才

走过几个春夏秋冬,迎来了康熙二十年的七月。

陈许今年已经十岁了,这些年她并未忘记自己的承诺,一边不断的学习,一边不断的摸索着经商,不过是短短的几年时间,陈许的事业虽达不到大成,但也算是小有成就。

自打几年前和康熙把话说开了,陈许便整个人精神状态都焕然一新,她现如今也不拘泥于学什么四书五经,如今为了商业需要,她已经在康熙的帮助下,开始学习除英语以外的外语。

一日,陈许刚刚跟老师学完外文,便看见窗外青筠的身影,心想着怕是她前段时间让打听的事情有了眉目,于是便起身跟老师告了假,带着夏兰走了出去。

“格格,奴婢都打听清楚了,这朝臣对朱方旦都力主处斩。”青筠小声附在陈许耳旁道。

陈许嗯了一声,便不再说话。

这个朱方旦,陈许去年带着霍思瑶出宫的时候打过一次交道,这人是个杂家,他既精通儒家经典,也畅晓诸子百家,又能占卜,又会气功武功,除此之外还是个医术高超的名医。

而陈许最欣赏他的便是他的思想,敢于挑战程朱理学,更甚者,他的很多思想更接近于后世之人,他所著之书,陈许看过,已经初具了科学的雏形。

这样一个人,本该是人才,可这满朝文武硬是容不得他。非要说什么诡立邪说、妄言休咎、煽惑愚民、诬罔悖逆。气的陈许不停地暗骂这一群蠢货。

不过她也知道,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朝臣如此一致地要针对他,除了他的思想太过不合常理外,许是别的方面也有瑕疵。

不过里面的弯弯道道就需要陈许去调查了。

陈许带着青筠回到自己宫内,这便看见乾清宫的小太监候在这里。

“大格格,皇上传您到乾清宫。”小太监给陈许见了礼,便说明了来意。

“你可知有何事?”陈许问着小太监,夏兰很有眼力神的给他塞了一个荷包,小太监不动声色的摸了摸,心下很是满意。

他低着头,笑着对陈许道:“具体的奴才不知道,只是太子爷和四爷都在乾清宫,不久之前翰林院编修王鸿绪大人刚刚离开不久。”

这小太监不过是乾清宫外的跑腿的,能知道这么多已经是极限。不过陈许一听王鸿绪其人,便知道康熙叫自己怕是说的是朱方旦的事情,便也不耽误,她十分想知道康熙的态度。

乾清宫这边,康熙胤礽胤禛父子三人已经在讨论如何处置朱方旦。

“皇阿玛,这人我们不能杀,留着说不定有用处。”胤禛胤礽和陈许呆在一起的时间很长,平日里陈许想起什么就会告诉二人,这几年影响下来,这两人也开始慢慢接受了很多理论。

就拿朱方旦这事儿来说,要是搁在从前,两人肯定也觉得这个朱方旦怪力乱神,可他们自己就经历过重生,如今身边还有一对霍家叔侄,这一切已经彻底颠覆了两人上辈子形成的价值观。

不过现在,他们两个首先看到的是这个人身上能够用得上的地方。可惜,这人啊,有时候过于有些不知好歹了。

“人是有用,就是他把朝臣里里外外都得罪完了,想保他,怕是难。”康熙也是被朝臣给弄怕了,他因为儿女和霍家的事情,已经能接受背离整个社会目前的价值体系,可是这些朝臣不能接受,如今就处理朱方旦,这些平日里分成派系的全都枪口一致对外,竟是一点分歧都没有。

康熙虽是一眼九鼎的帝王,但是对朱方旦,他并不打算为了保他以一己之力力压群臣。为得到一个人,和整个朝臣对抗,康熙是傻了才会干这种事儿。只是因为受陈许时不时灌输点后世之事的影响,康熙终是不忍心就这么杀了这人和他志同道合的人。

“皇阿玛,儿臣有个主意。”胤礽低声笑道,“不如面子上处置了,咱们私下里把他救下,这样人活着,就能像大姐说的那般,继续发光发热了。”

康熙正要说话,便听见门外的小太监禀报说是陈许到了,于是又说:“等你大姐进来,看看她怎么说。”

于是,陈许一进来,便收获了三双齐双双看着她的眼睛。

“不必多礼了,过来坐。”康熙示意陈许坐到自己身边,一开口便直入主题,“对朱方旦你是什么想法?”

闻弦知雅意,陈许自是知道康熙问的是后世对朱方旦怎么看。可是,她还真不是历史系的,对这个人也是不清楚。但是既然私心是想尽力保下这个人,陈许自是说话要斟酌的。

“皇阿玛,政务上的事情女儿就不懂,咱也不说这个,咱们单说说这人。”陈许见宫女给自己上了加了冰的果汁,便直接端起来先饮了一口,待嗓子里不那么干涩了,这才继续道:

“皇阿玛,这人我偶然接触过一次,我个人十分喜爱他。”陈许笑道,“其实皇阿玛,你不得不承认,那人基本上是个全才。我总觉得他都没有不会的。”

“皇阿玛,朝臣能如此反对,最大的原因,不过是因为朱方旦的思想对他们造成了冲击,挑战了他们的价值观。可是,人不能因为别人跟自己不一样,就觉得人家是异类啊,数百年后,在后人看来,他们这种思想才是可笑保守的紧。”

陈许这些日子一直在想康熙的态度,她这些年倒是有些能拿捏一二康熙的想法,知道康熙已经和历史上的那个帝王不一样了,历史上的康熙帝是个自己能接受外来文化的人,可是他却并不支持整个国家的人接受,其实追根究底,怕的不过是以满族这个少数民族统治的政权再次被汉人颠覆;而如今的康熙帝,这眼界却是因为受她影响,格局是越来越大了。

“大姐看来很欣赏朱方旦。”胤礽笑道。

“不仅是欣赏,我还想拐着他为我所用呢。”陈许一点也不避讳,“这样的人不用留着做炮灰,那着实是可惜。世人都说他用骗术行事,插手军队之事,对前者我问过霍文轩,他说这人是真有本事的,而后者,我不多做解释,他要真是做下这等事,那我也不多说什么,只是,这苍蝇不叮无缝蛋,这仅仅只是他一个人的错吗?”

陈许看着康熙,一点也不怵道:“女儿之见,皇阿玛之所以拿不定主意,一是却是惜才,二是这人应该真的做了什么事,犯了忌讳。”

话音一转,陈许又道:“不过罪不至死,皇阿玛要是看他不顺眼,磨磨他的性子,以后再用。实在难以接受,那就人尽其才,找点法子,让人先把他身上能学的学了。”

陈许把自己能说的都说了,她又不是傻蛋,会因为朱方旦跟康熙叫板。只是难免因为是个人才,话语间会偏向一点。不过具体要如何做,陈许知道这不该她过问。康熙就算是因为她格局再大,那也是一个封建王朝的帝王,那帝王的权威不是她能挑战的。

“你倒是直言不讳。”康熙笑着看着陈许道,“你想留着他做什么?”

“看看他还有什么惊人之语。”陈许回道,“还有那一身武术和医术,我都眼馋的紧。”

陈许如今正在培养自己的嫡系亲信,朱方旦这一身本事,陈许倒是觉得真心不错。

“这事朕自有主意,今日叫你们来主要是要叮嘱一声,无论朝廷上发生什么事情,你们都不要自作聪明跳出来。”康熙说这话的时候直接对着陈许道,“尤其是你。”

因为陈许的来自于后世,这为人处世总是以人为本,样样都是尊重和仁心,康熙也算是知道,自己这个女儿的价值观是掰不回来了,所以平日里都是对她叮嘱再叮嘱,他可不想因为不相干的人,让自己这个女儿成为朝臣攻击的对象。

“什么都瞒不过皇阿玛。”陈许嘿嘿直笑,她从开始让青筠打听朱方旦的事情时,就知道肯定瞒不过康熙。

突然,陈许想起了一件事,便直接开口道:“皇阿玛,那个戴梓我听说是个枪械能手?”

去年康亲王杰书班师回朝,这随之回来的还有个风云人物,便是戴梓,初听这名字的时候,陈许还觉得搞笑,这哪有人起名字叫袋子的,后来虽然知道此戴梓非彼袋子,但是每一次提起这人的时候,陈许还是觉得搞笑的不得了。

“嗯,本来朕把他弄去当翰林院侍讲,可现在想想,这个官职终究不是他的去处。”康熙自打听了后世那些事情,也私下里派人出海去调查过,经过这几年,他也确确实实发现海外真如陈许所说的那般,便也不再忌讳研发火器。

不过他想要做的更多,并不仅仅是接纳而已。现如今他想的是,要不要单独设置一个部门,专门来做这个火器枪械的研究。

胤禛是个聪明人,从康熙的话语间便听出了康熙的意思,于是开口建议道:“皇阿玛,莫不如单独在六部之外再设置一个军部,军部下再详细分类,有做机械的,有特种作战的,甚至是下设军校,咱们广纳贤才,吸纳有特殊才能的人为国效力......”

“你具体做一个计划给朕。”康熙这边和胤禛开始探讨正事,而陈许则笑眯眯的坐在一边听着,并不多言语。

在朝廷大事上,她一向都是只在幕后或多或少的给这几个兄弟灌输后世的思想,但是当着康熙的面,她却是很少会主动干预。今日朱方旦这事,要不是她惜才,确实觉得就这么把这个人才折了可惜,她也是不会多说话的。

不过今日看来,康熙本意也是不打算把人给弄死的。这样说来,她之前说的那些话,不过是投其所好罢了。

第31章 布局

胤禛是个实力派,不过半月功夫便把军部的设立文案呈给了康熙,其文案把能想到能列式的全都清楚明白的记录着,康熙看完之后,不得不承认自己这个四儿子真的不愧是做过皇帝的。

只是,康熙突然想到,自己这屁股底下的位子,是不是四儿子也还想要?

不过这想法也是一闪而过,他很快就想起老二老四小时候很是嫌弃太子之位的事情,刚刚生出了的一丝防备很快就消失了。

“李德全,宣裕亲王、恭亲王、康亲王、安亲王觐见。”军部的设立,康熙是一定要保证他要能全权控制,而他能用的人最先考虑的还是爱新觉罗家的人。

四王最先到的是康熙的二哥裕亲王福全。

“二哥,你看看这个。”康熙私下里并不称呼福全裕亲王,他一进来,康熙不等他行礼便让人给看座,他自己也从批折子中抽身,把胤禛写给他的军部折子递给福全。

福全本来就奇怪康熙这个时候传他有何事,这会见了折子便一刻也没耽误,拿起来便开始看,而康熙也没有打扰他,自己一个人带着李德全去了外面散步休息。

“李德全,你当初为何要进宫?”康熙走在前,想着陈许说过,这太监一职实在很没人性,便突然问自己的贴身太监,这些年,要不是陈许说起,他还真不知道身边一直伴了他多年的李德全是为何原因进宫的。

“奴才当年家乡遭了慌,这日子过不下去了,便净了身入宫了。”提起往昔的事情,李德全面上并无悲伤的表情。

“可曾后悔?”康熙话一出口,李德全咚的一声便跪在地上,口里忙道,“万岁爷,奴才不悔。”

“是不敢在朕面前说悔吧。”康熙看了一眼李德全道。

“奴才不敢。”李德全给康熙磕头道,“奴才虽然不是个囫囵人了,可这侍奉万岁爷,那可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奴才感谢还来不及,怎么会后悔。”

“起来吧,朕也就问问。”康熙道,“你净了身,没个后人,你就真不后悔?”

“奴才不悔。”李德全这倒是说的实话,他一步步混成了康熙身边的太监总管,除了康熙的脸色,其他人他都不用看,这样的日子已经是难得了,李德全倒是个容易知足的人,他还真心是不曾后悔当初净身入宫。

“朕谅你也不敢说假话。”康熙叹了口气道,“等机会合适了,朕允你膝下养个孩子,以后给你养老送终。”

李德全万万没想到康熙会这么说,虽说不后悔,但有个后人总归是一件喜事,于是忙激动的再一次跪下谢恩。康熙见他情绪如此激动,突然便知道,其实要不是走投无路,谁也不愿意断子绝孙当太监。

也许,应该找个时机把太监给废除了。

康熙没有在外面待太长时间,这估摸着福全差不多看完了,便带着李德全又回到了乾清宫。

康熙一回来,福全便直接开口道:“设立军部倒真是个好事,不过皇上,这实施起来确实有些麻烦,这军中盘根错节,一着不慎,就会引起弊端。这三藩刚定,正是休养生息之时,万不能再在短时间内起战争。”

福全的顾忌康熙自然明白,不过康熙本来就没打算一上来就改革军队,他现在要得不过是一支完全能够让他控制的嫡系,从枪械研究到火器营,他必须要从六部和军队里独立出来,不受任何势力影响。

“二哥,朕要走的第一步是研究火器。”康熙摊开折子,指着胤禛第一个列出来的火器研究道,“朕之所以在兵部之外还想单独设立军部,为的就是建立一支由火器装备起来的部队。而如何选拔人才,便要从军校着手。”

兵部的职能康熙并不打算变更,这军部另起炉灶,康熙的用意是完全从零开始摸索,建立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