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掐着点跟着陈许出来:“大姐,胤禛想和你说说话。”

“走吧,我们去你书房。”陈许叹了口气,胤禛想说什么,她其实也猜得到。

胤禛令贴身太监苏培盛在外间看着,自己和陈许进了书房,关上门,胤禛直接开门见山:“大姐,皇阿玛为何会临时起意变卦?”

“多的我也不知道,我只能说一句,可能皇额娘一直坚信和司马子衿母亲的那些执念其,其实是司马子衿的母亲自己算计来的。”

胤禛心下道了一声果然,自己的直觉还是挺准的。不然以皇阿玛的脾气,不可能会出尔反尔。

看见胤禛了然的样子,陈许心想恐怕这个人精知道不少事情。不过她没多少兴趣,也便不会详细问。

第122章 安南来客

胤祉的伤养了一个多月才堪堪能下床。这期间,他使脾气了无数回,也只是换了一个侧妃司马子矜先进府的条件。纵使心里再有不甘,胤祉也只能认了。

但胤祉也想不到,康熙哪里能忍自己的儿子因为一个女人三番四次的胡闹,这司马子矜前脚进府,后脚康熙就把一个貌美的田氏赐给了他做侧福晋。

这两父子互斗,却是委屈了即将嫁入诚郡王府的嫡福晋董鄂氏。

勤勇公董鄂鹏春府上,即将待嫁的董鄂曦和此时捏着帕子坐在自己房中,脸上的凝重是怎么也去不掉的。本来她以为,自己嫁给诚郡王为嫡福晋是福气,可如今,即将大婚的太子和雍郡王都没有闹出什么事情来,可偏偏就是自己要嫁的人,却为了一个侧福晋闹得轰轰烈烈。这哪怕宫里捂得严实,这该知道的她还是知道了。

日后该如何自处,董鄂羲和心中也慢慢有了主意。宠爱什么的就别指望了,她只要有嫡子傍身,这侧福晋再怎么得宠,也越不过她去,尤其是,皇上并不待见这位诚郡王看重的侧福晋,那么皇后喜欢又如何?

她今日成了两方博弈的受害者,他日,皇上回过神来,定会更加给她脸面。

所以,一时间的荣辱又能算得了什么,如今,她只管忍了就是。

相对于诚郡王府的热闹,胤禛这边就简单的多。这嫡福晋是纳兰性德的长女纳兰亭畔。容貌上虽算不上出色,但是好在性情十分豁达。康熙对此女满意的紧,这辈子纳兰性德虽然还是早逝,但好歹,留下的长女却是没有早夭,这养在纳兰明珠这个祖父膝下,这胸中颇有一番远见和谋略。

她配胤禛,倒是不错。

三位嫡子大婚,这日子选的一前一后,太子胤礽自然是在前面,胤祉和胤禛按照顺序追随其后,这康熙三十四年春夏两季,朝廷里的喜事正可谓连绵不断。

而京城这段时间,前来朝贺的周边属国也派了人前来恭贺。

这日,陈许好不容易从三个弟弟陆陆续续的大婚中抽出时间来,带着最近提拔的精通三国语言的刘岚准备去玲珑会所见即将要合作的外商,却见街边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几位矮小的倭国人鬼鬼祟祟。

“黄卓,去看看,怎么回事?”陈许说完转身又看着刘岚道,“你跟着一同看看。”

这刘岚学的外邦语言,分别为英语、日语和荷兰语,这让她去,是最适合不过的。

陈许站在街边,看着刘岚黑着脸跟着黄卓回来,心里也有了不好的感觉:“怎么回事?”

“公主,那边有几个安南国的人在围着一个小乞丐殴打,说是丢了东西。”刘岚低声道,“那几个倭国人倒是什么话都没说,倒是看不出什么名头来。”

不等陈许吩咐,刘岚又道:“公主,那个小乞丐看着才只有七八岁,咱们要不要管上一管?怪可怜的。”

陈许点了点头,示意黄卓过去救人。不管是什么原因,见到了就得管一管,这大清的地面上,哪怕是个小乞丐,也容不得外邦之人欺辱。

黄卓带着几个武艺不错的侍卫把小乞丐救了下来,可那几个安南国的人却是不怎么乐意,唧唧歪歪的指着陈许说些听不懂的话。

“去玲珑会所叫个会说安南话的来。”陈许话一落,这身后的侍卫就走了一个。

被黄卓带过来的小乞丐倒是聪明,人虽小,却认得经常出门的陈许,说话间,便忍着伤对着陈许跪下磕头:“杜醒多谢大公主救命之恩。”

没想到一个小乞儿也认得自己,陈许笑了笑,看着他比自己的小若霭也大不了多少,心里先就软了几分,亲自弯腰把杜醒扶起来,道:“你跟我说说,你是否偷了别人的东西?”

杜醒闻言忙摇头,委屈的看着陈许道:“我不曾偷过别人的东西,大公主。”

那几个安南人其实有人会汉语,不然刚刚黄卓和刘岚也打探不到这场闹剧是因为丢了东西。她这般,无非就是想给这些安南人一个下马威,不管如何,她肯定是相信一个眼神干净不闪躲的孩子,而不是一帮子看着就不是什么好玩意的安南人。

安南人见陈许开口,经过翻译也知道了她的身份,于是便站出来一个看着像是头头的人,对着陈许叽里咕噜了一顿,陈许理都不理说话的人,只是等着自己的翻译过来。

“公主殿下,想必您听不懂我们安南话,不若我帮殿下翻译。”那安南翻译行了一个礼笑道。

“那倒不必。”陈许笑着拒绝,“既然今日这桩事情被我瞧见,少不得要主持一二,诸位虽说来者是客,但到了我们这个地方,那就得入乡随俗,有什么瓜葛直接去见官就是,我们大清国的子民,岂容你们殴打。诸位是不把我们大清国放在眼里不成?”

要说对这些番邦,陈许基本上都比较讨厌,日本人的祖先排第一,那么越南人的祖先定是要尾随其后的。一个穷嚷嚷靠着中国援助起家的国家,却在背后和日本美国搞在一起,全国上下挣着中国人的钱改善生活,却是最不会念恩德的。

她如今还记得,有一年去越南旅游,那种国道连中国省道都不如的国家,导游嘴里的话却是句句都是有些瞧不上中国的意思,这心里哪里还舒服的起来。

今日这事,虽然还没明白什么原因,陈许私心里自然是已经对这些安南人有了偏见。

因为陈许不懂安南语,这御心诀也排不上用处。那个安南翻译就算是心里有不小的起起伏伏,可陈许依旧读不出什么有用的消息来,无奈,这桩事情,只能等翻译来了,移交理藩院处理。

玲珑会所里的翻译很快就到了。经过一番交涉,陈许算是明白了这桩事情的起因,这些安南人原来是安南皇帝派来上贡顺带求大清拨粮的,这上贡的贡品说是一颗明月珠,有两个拳头大小,十分的珍贵。这几个安南人如今口口声声说被这个叫杜醒的小乞丐联合同党偷了,这才有了街上刚刚那一幕。

这明月珠也就是俗称的夜明珠,陈许私库里还真的收了一个拳头大小的。但自打见识了真正的夜明珠,陈许这对传说中的东西早就没了什么惊叹的心思。说白了,也就是荧光石,这虽然夜里能发光,可没有多少实用性,要非说用处,陈许也只能说,当个小夜灯还勉强可以,要说像传说的那般能够照亮屋子用来看书习字,陈许倒是只能呵呵一声,哪有那么神奇。

这库里的还是康熙得了好几颗赏给她把玩的,虽然稀少,但是在陈许眼里,还当真没多少用处,跟个蜡烛的作用也差不了多少,圆不溜秋的,也没什么观赏性,最后就被她收到了库里,还想着哪日找牛江河制成首饰戴戴。

“有两个拳头大?”陈许笑着看向安南翻译。

“是的公主殿下,这是我们安南对贵国皇帝的贡礼,如今丢在贵国,我们需要一个交代。”这一次安南是来求粮食的,他们国家今年旱灾严重,如今全国上下不知道饿死多少人。

“那你们是放在哪里?”陈许看着瘦弱的杜醒,实在想不明白,既然那么大,怎么会无声无息的被偷走?

安南人呈上来一个盒子,对着陈许说了一通,这下不用翻译,陈许也能意会。

“黄卓,理藩院的人可来了?”陈许早就让人去报理藩院。

说话间,理藩院的大人便带着人到了。出于礼貌,陈许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又把理藩院的大人拉到一边道:“这件事情有些蹊跷,这孩子也就七八岁,虽然看着机灵,但是也不像是能够在众目睽睽之下偷走贡品的样子。之前我让侍卫打听了,这孩子在这条街上行乞了半年多了,街上的人并未见过他行窃。”

陈许这话一出,理藩院的人便知道陈许的意思是想保这个孩子,但是想着此事牵涉到两国邦交,一时半会也不能给陈许个承诺。

“大公主,此事还没有查明,但臣定不会冤枉了这个孩子。”出于职责,那个杜醒已经被理藩院的人看管了起来。

“你且去,记住我的话,安南不过是个附属国,虽然得我大清庇护,但是弱者,不一定没有野心和坏心。咱们虽是礼仪之邦,但是不能一味的对居心不良的藩属国存善心。那个小乞儿虽是个乞丐,但也不能成为阴谋的牺牲品。”

陈许的话说的理藩院的大人一头雾水,这完全不知道为何陈许会对一个附属国有这么大的芥蒂。在他看来,这些安南人就是靠着大清吃饭,哪里敢玩什么花样,自己砸自己的饭碗。

可很快,理藩院的大人就被自己打脸了,他总算知道了,这世上总有不自量力的人,既想得到衣食父母的庇护,还想试图翻出什么花样来。

真真可谓是野心不小。

安南人被请去理藩院的时候,临走之前又转身看了一眼离去的陈许的背影。不知怎地,这心里有了一些不安。

第123章 不一样的活法

理藩院的官员速度不慢,不过六天的时间,就搞清楚了来龙去脉。

安南人确确实实动机不纯,只是,这却不是安南皇帝的意思。原来,这明月珠也确有其物,只是并非丢了,而是此行的官员有意自己昧下罢了。这个主意要是没有陈许插手,兴趣牺牲一个小乞儿就能达成。可这万事万物总有一个例外,这上有康熙施压,这些安南人被理藩院的官员连吓带审,不过几天功夫就扛不住全部交代了。

只能叹一句,心理素质当真是差。

小乞儿杜醒被放了出来,有陈许特意叮嘱关照,自然也没受多少委屈,只是去理藩院把自己知道的如实交代了一下。

杜醒站在陈许的大公主府外,看着衣衫褴褛的自己,这生出无尽的自卑来。他今日除了感谢外,还是有个情况想要跟陈许汇报。可是他一时间有些犹豫,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说这些没影的事情。

他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在上书房读书的张若霭却是回来了。马蹄声越来越近,待到停下来的时候,杜醒还在踌躇。

张若霭从车里被刘彬扶着下来,见到自家府上门口有一位小乞儿,着实有些不解。

“你在我家门前做什么?”这杜醒看起来比自己也大不了多少,张若霭上前仰着头看着他。只是一靠近,鼻尖还有些酸臭味,虽然难闻,但是张若霭眉眼间也没表现出来。

“我,我是来谢大公主殿下的救命之恩。”杜醒看着白白净净的张若霭,自卑的低着头回道。

刘彬知道此事,上前问道:“你可是叫杜醒?”

“是。”

杜醒没想到,经过一番通传,大公主殿下竟然真的会见自己。站到陈许面前的时候,他都不知道该把脚和手放在什么地方。

“你肚子饿了。”陈许听到咕噜噜的声音,笑着看着杜醒道,“在我家中吃可好?”

自尊不分贫富贵贱,陈许轻声细语的询问,让杜醒着实不知所措,他自打家中被三叔三婶强占了之后,便再也没有人对他如此客气的说话。

说话间杜醒的眼眶就红了,弱弱的应了声嗯,陈许便笑着让青筠去外面买一套他能穿的衣服来,这洗漱换洗之后,陈许便让人上了适量的饭菜。

张若霭看着跟刚刚截然不同的杜醒,眼睛里全是好奇。

“这么盯着人很不礼貌。”陈许出声对着儿子道,“你在宫中可吃过了?”

“陪外祖父用过了,母亲。”张若霭说起宫里的事情,小脸上十分兴奋,“母亲,今日外祖父夸我了。”

捏了一把儿子的小脸,装作好奇的问道:“你外祖父为何夸你?”

“外祖父夸我的字写的有风骨。”张若霭虽然年纪小,但是启蒙是张英手把手教的,底子十分的好。

“那你不可骄傲。”

“我才不会。”

看着人家母子两有说有笑的,杜醒又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想着母亲活活被三婶气死,杜醒眼中蹦出强烈的恨意。既然无人替他做主,那么,他日后一定会亲自为他,为母亲报仇。

这么强烈的心理波动,陈许只是轻车驾熟的使用御心诀就读出了杜醒的心思。不过这天下的纠纷千千万,她还没有自作主张要为别人伸张正义。

“大公主殿下,杜醒今日是特意来谢您救命之恩。”用完饭,杜醒跪在地上给陈许磕了一个头。

“乖孩子,快起来吧。”陈许示意夏兰把杜醒扶起来,可杜醒却又磕了一个头,继续道,“杜醒有一事,不知道该不该告诉您。”

陈许心下疑惑,这一个小乞儿能知道什么。不过还是开口让他说。

“大公主殿下,不知道您可记得那日还有一拨倭国人?”杜醒的话,让陈许坐直了身体,她当然知道,就是现在,她也还让人监视着,只可惜,什么异样也没有发现。

“你起来坐着说,不管真假,我都不会怪罪你。”知道杜醒的顾忌,陈许笑着让夏兰把人扶起来,“你慢慢说,真假我自会分辨。”

让人把不情不愿的张若霭带下去,陈许才示意杜醒开口。

“大公主殿下,我家乡毗邻倭国,我父亲是个海商,我从小就通一点倭国语。”杜醒声音低低的,似乎是怕陈许不相信,“我有一次夜里睡在郊外的庙里,听见他们说,这一次来朝贺太子殿下大婚只是幌子,其实他们是想打探大清的火器营。他们话里的意思好像是说,已经买通了火器营里的大人。”

陈许登的站起来,看着杜醒道:“可还有别的?”

“没有了。”杜醒摇了摇头。

“这件事事关重大,我得立刻进宫去。你暂且留在我府上。”陈许道,“夏兰,让黄卓去传话,派出去的人给我盯紧了。”

毓庆宫的胤礽手上的眉笔还没削好,康熙这边就让人来叫他去乾清宫议事。胤禛的雍郡王府还在宫外,来的就比胤礽迟了半个时辰。

“火器营的人是你们两个筛选过的,如今被倭国人钻了空子,朕只给你们两个三天时间,必须把火器营里的内鬼给朕揪出来。”康熙脸色凝重,这前面才防了荷兰,后面的倭国人也敢来打主意,康熙这心里怎么可能会不气。

说完看着陈许道:“要是此事当真,那个孩子就是有功的。你看着把那个孩子安顿好。”

“这女儿自会安排好,皇阿玛不必担心。”陈许笑道。

“今年年底朕会把衡臣调回来,明年朕打算让衡臣任云贵总督。朕打算让你一起南下。”康熙道,“你的能力朕相信,要论经济,没几个人有你敏感。朕希望你能和衡臣,把云南变成一个粮仓。”

东北康熙已经安排人在打理了,就是粮食作物的研究,如今也投入了不少钱。黄河也加大力气在治理,可惜,这每年春汛,总有一些地方会遭灾。现如今粮食产量太低,整个大清,有不少百姓还依旧在饿肚子。

海外殖民地的占领,也有了不小的进展,如今监狱里不少的死刑犯都被押往海外进行劳动改造。

“皇阿玛,这么快吗?”陈许虽然早就知道张廷玉会被调往南边,可现在也太年轻了些。

“不快,朕已经等了很多年了。现在的云贵总督朕还有大用处。”康熙并不打算说太多,陈许便也不废话。

“胤礽,胤禛,你们两个忙归忙,别忘了开枝散叶。”康熙笑道,“胤褆那边已经有好消息了,你们两个也抓紧。”

“皇阿玛,这种事情哪能着急。”胤礽有些不好意思,“又不是干什么,说有就能有的。”

陈许笑了笑,看着胤礽被逼生孩子,不厚道的笑道:“你还别说,这还真的有规律的。”

这话一出,乾清宫的三人同时看着陈许,康熙难得有些瞠目结舌:“怎么没听你说过?”

“我具体记不得,但是知道有这么一说。”陈许笑道,“这女孩子不都有那个月信么,这个月信前和后七八天好像是安全期,其他时间好像是易孕期。”

说起这话题,陈许也有些不好意思了。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她本来是要笑话打趣胤禛胤礽的,谁承想,又把自己给绕进去了。

“具体我真的不知道,你们也知道的,我之前有没有结婚,这些生孩子的事情,我真的不在行。”陈许笑道,“后世医院里是可以监测排卵期的,但还不是有很多人怀不上孩子,这种东西,得顺其自然顺其自然。”

这气氛倒是蛮尴尬的,陈许完全不明白,这话题是怎么从抓内鬼一下子跳到生孩子的。

“皇阿玛,这倭国留不得了。”胤禛知道陈许有些窘迫,笑着帮她解围,不过心里却把刚刚陈许的话记在心里。

“你觉得谁出征比较合适?”康熙问道。

“大哥最适合不过。”胤禛知道胤褆的能力,举荐他一点压力都没有,“还有军中新崛起的一个叫张旺的,行兵布阵也很有一套,崔柯也可以。”

“崔柯暂时不行,他和你四姐马上就要大婚,就胤褆和张旺,一主一副,联合沿海布防的海军,朕希望能够打到倭国老老实实的。”康熙停顿片刻道。

“皇阿玛不打算灭了倭国吗?”胤礽道。

“朕不稀罕他们那一亩三分地,打老实了,朕只要他们的矿藏和资源就行了。”康熙笑道,“与其说收复倭国,朕更喜欢北边的沙俄。”

“皇阿玛,儿臣想到时候随军出征。”胤禛站出来请战。

“为何?”胤禛并不善武,康熙不解他为何要去战场。

“儿臣也想有个不一样的活法。”重来一世,改变了不少东西,他喜欢这种挑战未知的感觉,就像是终于认认真真活了一回。

康熙沉默片刻,最后才点了点头。

这辈子目前来看,儿子对他的皇位都不感兴趣,而胤礽如今更是长歪了,康熙心里已经动了别的心思,只是,他断不会再废太子了。

第124章 喜迎长孙

抓内奸的伙计由胤禛牵头,陈许那边的人早就换成了胤禛的心腹。

监视的人得了死命令,一日不停歇的跟着那些倭国人,哪怕是晚上,也没有人敢放松警惕。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这跟踪了些时日下来,很快就摸到了和这些人接触的火器营里的官员。

“倒是谨慎。”胤禛听完属下禀报讽刺一下,这两拨人并不接头见面,只是约定交换信息的地点,要不是他手下的人跟了些日子,恐怕也发现不了什么。那几位渐渐露出尾巴的火器营的官员此时并不知道,这被胤禛惦记上,下场可谓是生不如死。

沉默了片刻,胤禛对着属下道:“这件事情你们跟紧了,这几个人都在不同的火器工艺环节,先不要打草惊蛇,想办法吧接头的信件换掉,决不能让火器营的设计图外流。”

这些倭国人当真是不知道收敛,前几年才出了那档子事情,这还没老实多久,又不安分了,果然只能是打到怕才行。

半个月的时间,这些火器营的内鬼就全部被揪出来。胤禛的速度很快,根本不给这些人开口的机会,立刻就抄家下狱,从他们家里搜出来的铁证如山,那些人连狡辩的机会都没有。

其实火器营的待遇比起其他同等级官员的年俸高出了不少,更别说还有别的补贴。可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总有些不知足人妄想两头占好,到头来,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叛国罪不是一个人能够承担的,这些年来,因为陈许的介入,文字狱基本上已经没有了,所以什么诛九族的大罪大家很久都没有看到过,时间久了,总存了些侥幸。如今康熙以叛国罪论处这些人,诛九族是跑不了了。不过好在康熙这些年心软了不少,那些稚子,也没有斩立决,倒是远远的送到了海外进行劳动改造。

而倭国,康熙再也没有给他们呈送文书狡辩的机会,立刻点了胤褆、胤禛和张旺带兵出征。

这一次出征,光是大炮就带了二十炮,更别说戴梓最新研发出来的掷弹筒和手榴弹,这胤褆胤禛到了前线,二话不说,上了船就进行了无差别轰炸,不过半月,倭国就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地,这还意外的让倭国颇有气节效忠大明的邻国朝鲜皇帝,生生的失眠了一个多月,最后,也‘颇有气节’的递交了效忠文书。

这一场仗打的没什么悬念,胤褆等人班师回朝的时候,还恰好赶上了霍思瑶生产。

“大姐,您可算来了。”听着产房里的叫声,胤褆整个人都有些脚软,见陈许来了,忙请她帮忙进去安抚安抚霍思瑶。

陈许倒也不拖沓,洗了手便进了产房。看霍思瑶叫的脸发白,便上前很是严肃的说道:“你现在省点力气,再这么叫下去,等到宫口开了,就没有力气了。”

“可是大姐,我当真疼得不行。”霍思瑶咬着被角,试图来分散频泛的阵痛感。

“疼得不行你也得忍住。”陈许示意下人去给霍思瑶那些吃的来,自己走到她身边道,“你没有力气,到时候孩子迟迟不出来,对宝宝可不好,万一有个好歹,你可对得起你自己十月怀胎的辛苦?”

“大姐,我知道。”这一次胤褆出征,因为有康熙授意,便连带着把投靠了外邦的齐家给收拾了,如今整个大清的海域,再也不见任何海盗。解决了心头大事,霍思瑶这也算是安了心。如今她能够心无芥蒂的好好生活,自然是不会被一个生孩子给打趴掉。

霍家嫡系如今已经只有霍思瑶和霍文轩,如今霍文轩也在京城安家,娶了媳妇生了孩子,虽然这孩子没有遗传到霍家嫡系的天眼,但也算霍家有了后人,占卜后天再学也是可以的。

现在康熙对霍思瑶肚子里这一胎可是看重的很,哪怕知道是个长孙女,康熙也没有任何的失望。他现在就希望,爱新觉罗家也能出一个向霍思瑶这样身负天眼的后辈。

亲自喂霍思瑶吃了东西,陈许坐在一旁陪着她说话:“你希望这一胎是个儿子还是女儿?”

“都想要。”霍思瑶笑道,“大姐,不怕你笑话,我自己还为自己占卜过,虽然什么都看不见,可还是会好奇孩子是什么样的。”

“每个母亲都是这般的。”陈许笑道,“你现在千万不能再浪费力气喊。产婆说你身体条件特别好,再过一小会就能生了,你可要忍住。”

“大姐,我真的不想再生了,这孩子,谁生谁知道,实在是太疼了。”霍思瑶喘着粗气道。

陈许笑了笑,她当年也是这么想的,可后来,人都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哪里会记得自己一开始的咬牙切齿和生产时疼得撕心裂肺。看见孩子,那满心都是迎接新生命的欢喜。

不过这些她这个时候也不会说,有的经历,不自己经历过,又怎么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

孩啼声响起时,霍思瑶脸上全是笑意,正要把孩子抱过来看,却听产婆说,产道里还有一个。

陈许登时忙亲自起来走到产婆的位置,见果真能看见黑黑的头发,忙对霍思瑶喊道:“思瑶,你再使使劲,马上孩子就出来了,倒是你幸运,竟然能够一次性得两个宝宝。”

霍思瑶深吸一口,又开始使劲,陈许看见两个产婆怕霍思瑶力气枯竭,忙开始配合腹部按摩,把孩子一下下的往出按压。

“恭喜你了,一儿一女。”陈许笑道,“是不是你们家中就有生两个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