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料首饰的还没收拾出来,等收拾好,叫人给你送去,快过年了,好好做几件衣服。”

“这就不用了吧,说实话,奴婢的衣服足够了,早些时候李主子给的,福晋赏的,加上份例里的今年穿不完呢。”过年也不出门,足够了呢。

“我也不怕你膈应,我这衣料实在太多,这东西不比别的,放久了就不鲜亮了,你且拿去衣服不怕多,换着穿呗。别推辞了。”

兰氏在想说什么,也就不说了。到时候挑好衣料子给李主子做几身衣服吧,她喜欢复杂漂亮的绣花,到时候认认真真的绣几幅。

晌午,兰氏非要伺候李絮用膳,李絮也不推辞了。

宫里。

“老四和小十三辛苦了,如今快过年了,京城事多,你们早早回来可以帮着朕,朕年事已高,精力不济。”康熙笑着看着站在下面的两个儿子。老四神色有些不欲,十三倒是笑呵呵的。

四爷提起科场案被打断,就狠郁闷。

“老大的五丫头下嫁科尔沁台吉塞楞那木扎尔,年后就要办了,到时候,你亲自送嫁。保成的妻妾子女都搬到郑家庄后,朕也不知道他们过得可顺心?快过年了,朕想着把弘晰弘晋接回来。两个女孩,也都到了能指婚的年纪,朕也不欲她们嫁去蒙古,你这个做叔叔,也帮着瞅瞅,找个好人家。”儿子呀,这么多事你都可以做,就别惦记江宁府了。

四爷微愣,赶紧道:“儿臣愿为皇阿玛分忧。”

康熙笑呵呵:“忙不过来就带着小十三一块。去吧,你们都陪着你们额娘用个午膳,老四出宫的时候把孩子们接出去吧,不过过几日还得送回来,就叫孩子们跟着宫里的几个小的一道读书吧。”

“是,皇阿玛。”四爷十三爷一起离开乾清宫。

“你说老四可明白朕的用心?”康熙爷由着梁九功扶着坐下,问道。

“奴才瞅着四爷倒是不大明白,但是啊,四爷孝顺啊。奴才瞅着万岁爷交给四爷的事,他是一万个愿意啊!”梁九功笑着道。

☆、145.第145章 潦倒的直郡王

“嗯,你倒是没看错。老四啊是真心愿意替老大忙活,也是真心愿意帮衬帮衬小十三,就是对保成留下的孩子们,也是真心的。老四有一点很像朕。”

梁九功服侍着康熙小睡,就去吩咐午膳去了。他琢磨着万岁爷的话,四爷和万岁爷哪一点像来着?都看不上八爷呗。梁九功笑呵呵,唉,八爷呀八爷,您老别管是怎么忙,都是竹篮打水啊!

永和宫。

“皇上的意思是叫几个小的进宫读书,依你看你家老大老二是不是也进来?左不过就是多几个屋子罢了。”德贵妃问四爷。来呢就扫出个地方来,不来也罢。

“皇阿玛喜欢几个小的,就叫他们五个来就行了。”老大十天病三天,老二..罢了,别出来丢人了。

德贵妃点点头:“皇上既然叫你送嫁,那你也要一并安排好她的嫁妆,虽说都是内务府管这事。但是那些人都是看人下菜的,如今,老大是这么个情形,难免那些人..你还是要去督促。女孩子的一辈子就靠嫁妆了。”

“是,儿子打算先去看看大哥。到底是兄弟。”四爷恭恭敬敬的回答。

德贵妃欣慰的点头,这样就是对的,万岁爷也喜欢。

辞别了德贵妃,四爷带着五个儿子回府去了。

“你们去找你们额娘,阿玛此时有事要出府。”四爷挨个摸摸脑袋大手一挥把孩子们赶走了。

“额娘!”四个儿子像炮弹一样冲过来,围着李絮,四张相似的小脸都红扑扑的,一看就很健康。

七岁的孩子,长得壮实,像九岁。

“赶紧的,额娘亲一个,想死我了!”李絮搂着最近的一个抱住就亲,其他三个嘻嘻哈哈的就躲开了。被抱住的是小五,拼命挣扎:“额娘!我是大人!不能这样啊!”

“大人个屁啊!就是七十岁额娘也能亲!”李絮好容易抓住一个,怎么也不撒手。

闹了好一会,巧月他们才带着孩子们去换衣服。

“额娘给你们带来好东西呢,有笔墨纸砚,有弓箭匕首,还有各种特产零嘴儿,还有,一人一匹好马。”李絮挨着四个孩子,一会摸摸这个的脸,一会捏捏那个的鼻子,看不够摸不够的。

“额娘,马在哪!?”四个孩子几乎异口同声,马就像是现代的车,富家子弟没有不喜欢的。

“都在前院马厩里,等你们阿玛闲了就带你们去玩儿。”

“额娘,我们和三哥都会骑马了。在宫里的时候,每天下午都要骑马玩一会的。”小四仰着脸认真的道。

“对呀对呀,是跟十五叔十六叔学的。十八叔跟我们一起骑马。十九叔还不会呢。”小五也很兴奋。

“是吗,你们在宫里读书,跟得上进度吗?皇叔们都好相处吗?在皇玛玛宫里吃的可好?”李絮怕儿子们受了委屈,毕竟皇宫里都是长辈。

“吃的好,皇玛玛那里的饭菜原本不好吃的。后来皇玛玛就叫小厨房给我们另做,就和府里差不多了。皇叔们都很好,教导我们功课的先生也很和气。我们比十八叔十九叔读的好呢。”小七认认真真的告诉李絮。他很喜欢在宫里玩,十五叔十六叔教会他们骑马射箭呢,府里虽好,但是阿玛忙,骑马射箭都没有教。

“喜欢就呆着,男孩子,骑马射箭都好,强身健体的。只是你们不能捣蛋,给皇玛玛添麻烦。”李絮摸着小七的脑袋道。

几个孩子都表示自己很乖,不会捣蛋,又表示皇玛玛很喜欢他们,也经常见到皇玛法云云。

四爷来到曾经的直郡王府。如今不能算是王府,牌匾没了,石狮子没了。朱红的大门依旧很新,但是看起来却有些萧瑟的味道。

苏培盛上前敲门,过了很久才有个佝偻着背的老太监来开门,见是四爷忙跪下请安。

进了院子,入目很是萧瑟。外头大门还算是朱红的漆,里头就显得陈旧不堪了。倒是干净,看来奴才们不敢偷懒。

大阿哥知道四爷来,还是出来迎了迎。

“大哥。”四爷见到大阿哥的时候,吓了一跳。不过三十多的人,怎的如此憔悴?两鬓竟然有了白发!看着像是五十许。四爷叫了大哥,就再也说不出话了。

大阿哥看着四爷,也是感慨。两年多不见。这个弟弟沉稳了不少,眉目间也多了几分看不透的心思,变了啊。

“老四看大哥是不是老了不少?人没了心气儿,就老得快。”大阿哥笑起来的时候,倒是依稀可见还是那个美男子。

“皇阿玛可好?”大阿哥挥挥手,叫上茶的人下去才问。

“好,大哥一向可好?”大哥虽然与太子有龌龊。对自己一向没什么恩怨,到底是兄弟,即便往日里不亲近,如今见了这光景,也是感慨。

“皇阿玛虽说废了我的爵位,也不许我出去。我到底还是皇阿玛的儿子。龙子凤孙,难过不到哪去。”大阿哥早在预备夺嫡的时候,就想过下场,如今这个下场,算是很好的。

“皇阿玛命我给五格格送嫁,嫁妆等物,我也会盯着内务府,必不会出错的。”四爷不知道跟大阿哥说什么合适,只好说正事。

大阿哥沉吟了会,如果说他还有什么不甘心,那就是子女了。“大哥谢谢你,大哥如今的身份尴尬,闺女嫁出去难免受委屈。四弟能帮你侄女的就帮了吧。大哥没有什么能报答你的。往日里大哥对你也是平平..”

“大哥别说这话。”四爷打断大阿哥的话:“再怎么说,大哥是我大哥,侄女们也是我亲侄女,弟弟一定尽心。到何时,弟弟也不会不管的。”

大阿哥心里不能说不感激,其实老四今日可以不来。他不认为自己还有什么是需要老四拉拢的。

这一晚四爷没回小院,第二天一早,四爷就把四个儿子派去郑家庄了。太子妃算是寡妇,自己是小叔子上门难免不方便。叫儿子们去正好。

☆、146.第146章 八爷的机关算尽

这时候,穆和伦张廷枢最后的审案结果也已经上书。

主考官左必蕃纵容舞弊,革职查办;副主考官赵晋,阅卷官王瑜,方名受贿斩立决;程光奎,吴泌等考生行贿考官,骗取功名杖责。总督嘎礼与舞弊案无关,但审理不力应受切责。巡抚张伯行诬陷朝廷重臣,应革职。

康熙看完这本折子,又拿起八爷的折子。八爷道穆和伦与张廷枢之办案过程,儿臣皆有参与,俱为事实。

张伯行的奏折只有十八个字:科场舞弊只惩从犯,不惩首恶,难抚江南人心。

康熙下令,此次舞弊案相关资料一律送进乾清宫。招八爷与钦差等人回京。

四爷回来后,带着家眷进了圆明园,科场案虽是没结束,但是皇阿玛不准备叫自己插手,那自己只好悠闲度日了。

此时蓬岛瑶台第一次的修缮结束了。如今五月里,有一部分梨花还没谢,又有专门栽种的芍药,如今开得正好。李絮一天乐呵呵的上下好几回。还是四爷看着她累,索性觉得在岛上住几日。

“这里真好看,如今还不是很热呢,过些天住着肯定舒服。”李絮四处看岛上这间大殿,越看越喜欢。建筑都是东方风格,但是里头却又有几分西方味道。起码那大座钟就是个西洋玩意。

“娇娇喜欢,这里就留着,只给娇娇住,可好?”四爷虽说心情不好,但是也愿意哄着自己的小女人。

李絮瞪大眼,这样可以吗?如果可以她当然愿意啊!就当是自己的专属房子,别人不能住当然好了。可是还有福晋呢,这真的好吗?“爷,那福晋..”

“无须管那么多。你喜欢就住,带着孩子们上来也可以。只是不能常住,要注意身子,知道吗?”四爷懒得琢磨那些,下个令没有自己的命令,闲人不许上岛就是了。

李絮欢欢喜喜的点头,又跑去钓虾了。

四爷躺在榻上闭眼想心事。皇阿玛是什么意思呢?三哥被皇阿玛指挥去修书,自己做的却都是闲事。五哥比自己还闲。老八.。。老八..

四爷看不懂康熙爷的心思,在四爷看来,三爷不适合一国之君。他只知道纸上谈兵。而老八呢?老八适合吗?

康熙看过舞弊案所有卷宗,陈天立是在重镣监禁下自缢身亡。无仵作佐证,无狱吏详细报告,显然是死因不明。李奇活着,几月前已经充军新疆。其余口供虽大体一致,仔细看,却有漏洞,难免不能自圆其说。张伯行的奏折却始终如一。

康熙在看四爷之前的几封信,如今的八爷上的折子。对比之下,完全不一样的态度。老四是想秉公处理。老八是想息事宁人。

康熙亲自批示:“江南科场一案,总督,巡抚互相参奏,钦差不能明断是非。如今令九卿,詹事,科道共同审理,澄清事实。”并令八爷依旧从旁协助。

刑部严加催促,人犯都已经进京。六部,九卿会阅了全部的案卷,越看越发愁。八爷也是郁闷。如今要是推翻原议,无异于是得罪三位尚书,两位总督,还有不少地方官员。得不偿失。可是皇阿玛的意思明确,对这样的结果不满意。

审讯了几天后,最后的结果是,陈天立的死因是看守他的狱卒喝多了酒,昏睡不醒。陈天立解下腰带自缢。判决将误事狱吏斩立决。证人李奇在押解途中染病身亡,有当地县衙文书作证。这样一来嘎礼的受贿没了关键证据,钦差的原先判决也都作数。科场舞弊维持原判。至于江南总督嘎礼和巡抚张伯行互相弹劾,捕风捉影,弄得民心不稳,应革职查办。

康熙看着这结案成词,冷笑不已。原本是一个总督受贿,官官相护到如今,牵连的是半个朝廷的官员。老八好样的。和稀泥的本事真是不一般。

清官和贪官一起革职,还有没有天理国法?

四爷被紧急召唤到乾清宫门外。此时皇子们以及朝臣们都到了。康熙爷满面怒容:“江南科场案审了几次,就审出这样的结果?台阁重臣怕贪官污吏,六部言官庇护钦差大臣,忠臣有怨难诉,奸臣倒是有你们保驾护航。有朕的八皇子保护,他嘎礼做了多年的两江总督,飞扬跋扈,今日参这个,明日参那个,全是无中生有!难道你们就没有眼睛耳朵?张伯行清廉,在江南很得民心,此番为民请命,不顾个人生死,四次上奏伸张正义。这样的清官如何要遭到惩处?小小科场案,朕前后派了三个皇子,两批钦差,竟不能理出头绪。叫天下民心怎么臣服?朕今日当众宣旨,命皇四子一力审理此案。限时十日给朕一个满意的结果。”

四爷忙跪下:“儿臣定当不偏不倚。”

八爷此时只得苦笑。是自己无能?四哥有底气,虽说只是个贝勒,可他就敢和朝臣顶着来。而自己..如今四哥全权审理,自己少不得一个监督不力,更有甚者,怕就是与贪官沆瀣一气了。四哥领的是得罪人的差事,但是,皇阿玛已经定了方向,这得罪不得罪的,端看朝臣如何想了。倒是自己,忙了大半年,无用功。也罢,原来就是从四哥手里接了这个差事,如今还回去也罢。只是,如果四哥一直在江宁,就真能从头到尾秉公办理?

大阿哥在花园里喝酒。他虽然圈禁,外头的消息是不断的。

他给自己倒上一杯梨花酿,嘴角噙着一丝笑。老八,你机关算尽,如今也被自己的皇阿玛算计了吧?竟看不出,从始至终,你只是帮着老四。这个案子无论你怎么处理,最终都是替老四做嫁衣。如今你怕是永远失去争取的机会了。

老四啊,你命好啊!

皇阿玛对太子,那是大小的疼爱,他做了三十年的太子,就是不死,也是被皇阿玛猜忌。而你.。皇阿玛是亲手扶着你,护着你,一点点的教会你怎么坐上那个位子啊!哥哥的命不如你啊!

☆、147.第147章 接连去世的皇族

七日后,四爷带着一干证据上朝了。

嘎礼确认受贿,张伯行无辜,赫寿,张鹏,穆和伦张廷枢维护贪官。

康熙下旨,嘎礼免职,张鹏,赫寿,穆和伦俱都降级,六部言官罚奉一月,相关几个阁臣罚奉半年。皇八子辜负圣恩,与贪官沆瀣一气,实不堪重用,停三年俸禄俸米,回府抄写孝经反省,无召不得入宫,

八爷一个头磕到地上,整个人都有些晃悠。

辜负圣恩,不堪重用。抄写孝经。皇阿玛是又说自己不孝。以后连入宫都不能了。

前朝的事传回后宫,良妃一下子就厥过去了。上一回万岁爷斥责八爷不忠不孝,乃是辛者库贱妇之子。良妃的心就如刀割一般。自己的身份不好,连累的儿子也处处受委屈。

可是,万岁爷一次次的叫老八有希望,又当头一棒是为什么?为了扳倒老大,为了替老四垫脚。老八也是您的儿子啊!您即便不给他尊荣,好歹给他个安稳的日子不好吗?万岁爷好狠心。

良妃这一病,就是半个月。康熙只是叫太医勉力医治。

良妃在半个月后的一个深夜去了。始终没见着儿子。

康熙下旨,着内务府按制办理。葬妃陵。并无其他恩旨。

李絮想想,康熙也挺凉薄的,一般来说,妃子没了,都要有几句思念啊,不舍得,或者说一说生前功劳什么的。好歹还有个儿子呢。不过想起那辛者库贱妇之子,也就释然了。所以说,在后宫中。生母位份太低的话,生孩子有风险啊。

德贵妃虽说是个宫女出身的,但到底是有名有姓小选入宫的。家里也是小吏。而良妃,那是奴籍。不一样啊!

良妃的丧事办得悄无声息。八爷也病了。

就住在隔壁,四爷自然看得出八爷门前的冷落。以前和如今是真不一样。八爷家总是人来人往的。倒是衬得自家这一墙之隔有些冷落。如今,自家门前依旧,而八爷家,却是萧瑟了。

处理了手头事,四爷还是回了园子里,李絮知道四爷处理了江南科场案,心情还不错,于是陪着四爷坐船去了。

新造的船很大,里头还有家具和床,都是和船一体的。李絮有时候午睡,就在在水里飘着,晃悠悠的感觉还不错。

于是,李絮告诉四爷晃悠悠的很舒服时,四爷就亲身体验了一把晃悠悠是如何‘舒服’的。

晃悠悠过后,睡得很沉李絮被四爷抱下来了。

“主子爷,外头传来消息,大阿哥福晋没了。”苏培盛见四爷抱着李絮,小声道。

四爷点点头没说话,将李絮送进玉漱殿内室。给她盖好被子,这才出来。

苏培盛是一万个佩服,瞧瞧,这位主子睡着了还得主子爷伺候着,怎么就睡得那么踏实呢?命好啊!

“进宫吧。”四爷换了身衣服就进宫去了。

大阿哥福晋没了,这在宫里来说,不是个事,只是一个圈禁的儿媳妇没了。康熙着实不在意这个事。“老四啊,你盯着内务府,就按着郡王福晋的礼制办吧。老大与他福晋情深,你也劝着他些。”

四爷答应着出了宫,先是去了大阿哥处,安慰了明显更加憔悴的大阿哥,然后才去了内务府。

内务府本来是要糊弄事的,如今皇上下旨按照郡王福晋的礼制办,他们就得掂量掂量。这明显是皇上还没忘了这个长子。再加上四爷看的紧,不由得他们不认真办。

出殡的时候,四爷叫福晋回府主持路祭,李絮和年氏都还在园子里。一个是三格格还小,一个是本身身子不好。四爷都不愿叫她们接触这些事。

来来回回,停灵到出殡一个多月过去了。

今年年景不好,大阿哥福晋刚送走没几天,宫里十三阿哥的额娘敏嫔又不好了。不出九月,皇太后也病倒了。

这可就是大事了。后宫妃嫔都要侍疾的。四爷等一众皇孙,四福晋等一众孙媳都是要侍疾的。这样一来园子里就不好住了。一家子都搬家回府。

敏嫔好歹熬过了颂金节,到十月二十的时候没了。

康熙很是悲痛,追忆了敏嫔活着时候的品性,又夸赞他生了十三爷这个好儿子云云,下旨追封为敏妃,葬妃陵。

十三爷很是悲痛。

这一年多,十三爷都是跟着四爷混的,四爷免不了要为他操心。毕竟十三爷只是个光头阿哥。和内务府内群人精斗还得是四爷!

李絮都说,四爷如今是专门和内务府打交道的,内务府都怕了四爷的黑脸了吧?

可也是,当初郑家庄修府是一遭,大阿哥的五格格出阁是一遭,大阿哥福晋没了是一遭,如今敏妃没了又是一遭。

十三爷到底还小,虽说成家立业了,许多事上还是没主意的。自然是四爷怎么说怎么了。好在康熙对敏妃是有些恩宠的,身后事也时时过问,没有叫她寒酸的走。

八爷听见看见这些事,病的更厉害了。比起敏妃,才走了几个月的良妃那简直就是不能看。皇阿玛对他们母子,好薄情啊。

发送了敏妃,十一月也尽了。皇太后的病已经药石无灵。

李絮早在针线上的人来做冬衣的时候,就选的全是素色的衣料。水红淡粉一律没做。最鲜亮的也就是鹅黄了。倒是月白,茶白,耦合,竹青等颜色做的不少。

腊月初二,仁宪皇太后薨逝。

康熙痛哭至几度昏厥,缀朝七日。

这位皇太后早年是顺治爷的孝惠章皇后,并无宠爱。顺治爷独宠董鄂氏,几乎是视六宫无妃的地步了。孝惠章皇后在顺治爷那时候,空有个皇后的名号。而董鄂氏,是明晃晃的的皇贵妃。死后,被顺治爷追封了皇后。算是明晃晃的的打了脸。

仁宪皇太后无宠无子孑然一生。李絮不知道她在顺治死了这几十年是如何过的。康熙对外一直是个孝子,想必对她即便不亲近,也是有几分真心的吧?

皇太后的丧事,可不是一个妃子,一个大阿哥福晋能比的。

☆、148.第148章 番外:良妃的悔恨

良妃静静的躺着。

时光像是要静止一般。

外头正是寒冷的时候吧,不过,良妃觉得自己都感觉不到了。心早就冷了。

是什么时候呢?

良妃似乎是笑了一下,外人看来,自己是多幸运啊。出身不好,却一路走到妃位,这世上也是不多的吧?

可是,内里的苦楚谁知道?

伺候的人都被她赶出去了。是呀,不过是个辛者库出身的贱妇,怎么配有人伺候呢?

从前,自己可是连近身伺候也不能的。

万岁爷,就那么当着天下人的面,说出那样的话。贱妇,贱妇。

贱妇生的贱种,可那也是你的儿子啊!

从小到大,诗词歌赋,弓马骑射,那样也不差的儿子啊!

良妃想着自己这一辈子,从前的自己是什么样?良妃费劲得想,小时候,罪籍出身,辛者库,就是个枷锁。一辈子抬不起头的枷锁。

可是那时候,只是过的苦,吃不饱,到底还有额娘疼爱。

八岁,就被送进内务府。

进宫之后,吃了多少苦?做的都是什么样的事情?

给最低等的太监们洗衣服,洗马桶。就连打扫这样的事,也是奢侈。

一天一天,一年一年。

老嬷嬷看自己长得好,就存了培养的心思。于是,日子好过了,不必在做那腌臜事,不必再受太监们言语羞辱。

不必看最低等的丫头们的脸色。都是奴才,不必再处处低人一等。

后来连年战乱,康熙爷不选秀,就从宫女里选人。

有幸,自己被嬷嬷推上打扫宫女的位置上,才能被管事姑姑多看一眼。

塞了多少银子,才有自己能叫惠妃娘娘看一眼的机会。

良妃始终记得惠妃当日的话:“身份上,也着实卑微了些。索性,万岁爷不过是选玩意儿,就这么着吧。”

玩意儿。

那时候,良妃满满的都是欢喜,一点也不在意惠妃的话。想着惠妃不过是嫉妒自己有一副好相貌,惠妃比万岁爷大三岁,早就不得宠了。

自然,看新人都不会顺眼的。以后,自己得宠了,生了儿子,掌一宫主位时,谁还敢这样说?

再说了,前几年还不是有个宫女出身的德贵人?

怎见得自己就不是第二个?

事实上,这一批选的四个宫女,真的只有良妃最终走到妃位了。

其他三人,早早的没了一个,那两个,不过是官女子,倒是有个位份,但是连个庶妃也不如的。

可是,自己这个妃位是如何得来的?

良妃每回忆一次,都会苦笑。

一开始,万岁爷是当真宠爱自己啊。一个月总有七八日是自己侍寝。

住在惠妃娘娘偏殿,虽说只是庶妃,可是宠爱却压过主殿里的惠妃。

良妃都不记得自己有没有侍宠生娇,有没有给过惠妃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