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一举升官,还有了爵位?

这事真的很惊喜,可是李成儒心里也担忧啊。

都是因为闺女吧?不然自己这辈子也没这个机会。起码爵位是没有的。

“姥爷啊,这这……”范氏也是吓得厉害,她也有了品级,以后是可以去宫里看女儿的。

“哎,收拾吧,万岁爷虽说给三月的时间,还是早早的收拾起来吧。”李成儒背着手,看着住了一辈子的宅子,心里舍不得啊。

虽说,这不是祖屋,但是好歹是住了这么些年的。

范氏哪里会不知道他的心思,劝道:“老爷不用心疼这宅子。咱们三个孩子都在京城,咱们守着宅子做什么呢?”

“夫人说的极是,收拾吧,我去书房看看。”

李成儒进了书房,呆坐着。

俗语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此话多贬义,但是此时,可不就是这样?因为女儿,李家算是起来了。

京城,李成儒是真心不想去的,那里虽说有自己的三个孩子,可是那是个是非之地啊!

做了天子近臣,是非要多的多。

京城水深得很,自己这地方小官,怎么和那群人精子共事?

自家闺女有子,有宠,眼见着是好得很。可以后如何呢?

正是因为自家闺女的宠爱,子嗣,李成儒更加觉得不想进京,万一自己出了什么纰漏,那就连累了闺女啊!

寻常人家还罢了,皇家,一旦出错,后果往往难以预料啊。

他心疼!心疼自己还没长成就给了人家做侍妾的闺女。

说出来是风光!不知道私底下吃了多少的苦,受了多少的罪呢!(哎哟,老爷子哎,您家闺女压根不知道啥叫受罪!)

就是那四个阿哥,是拼命才生下的,险些要了闺女的命啊!(也就这是点委屈了。)

“老爷,大老爷他们来了,说是请您喝酒,给您践行。”

小厮在门外道。

李成儒就黑了脸,平日里这些个堂兄弟仗着自己的官威就是各种的高调。好在是没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如今他们可是更得意了。

“知道了。”李成儒没好气的答了一句。

不一会还是出来了。

大厅里,李家几个长辈老爷坐着,都是花白的胡子。

反倒是李成儒是最年轻那一个头上还没白发呢。

“阿生啊,你不日就要进京,今日可得好好和我们喝一杯啊,日后可是难得一见!”三老爷是李成儒的三堂兄。李成儒父亲只有他一个儿子。

“阿生啊,行礼预备的怎么样?缺什么少什么,就跟大哥说,大哥都给你备好。马车就不用你自己安顿了,大哥给你预备了是个大马车。全是新做的。保管叫你和弟妹坐的舒舒服服的。”

“多谢哥哥们关怀,阿生什么也不缺了。”李成儒虽然不喜他们这沾光的态度,但是到底是自家人,要走了,还是不舍的。

“哎,阿生啊,多年来,我们都是靠你照顾,如今你要走,哥哥们都是不舍的厉害。”

平日对李成儒最好的是二堂哥,此时说出来的话,也颇有几分真心的。

“为弟的去了京城,离得哥哥们远了。不过日后侄子们想有在京城里做些什么的,尽管来找弟弟就是。弟弟定当尽力。”李成儒说了这话就想打自己嘴巴。

是怕他们占便宜占不够嘛?

就是心软。

酒桌上几个人都是喝的醉醺醺的。

李成儒趁着酒劲道:“哥哥们恕罪,弟弟有话不得不说。”

众人表示你说,我们一定听。

“如今,咱们李家不一般了。外人都只道咱们家出了娘娘。就是哥哥们也只知道我的絮儿做了娘娘,谁也不知道她辛苦啊。”李成儒说着说着,一行清泪就流下来了。

“我的絮儿啊,十四就进了四爷府上,受了多收罪?吃了多少苦?如今她有了高位,我是不许任何人给她抹黑。咱们家的子弟,想求学,想做官,想上进,都无可厚非,能帮着,我绝不压着。但是,若有违法乱纪,贪污受贿的,欺压旁人的。我绝不留情。今日我把话说在这,哥哥们莫要怪我说话不好听。”

酒桌上一时静了下来。

还是李家三爷反应快:“阿生说的极是。我们虽不是絮儿亲生阿玛,可也是她的伯父。小时候也是看着长大的。疼爱她的心思也是有的。日后我必嘱咐我的几个混蛋儿子,不许做给咱们贵妃娘娘脸上抹黑的事!”

随即,几个堂哥也纷纷表示,只会长脸,不会抹黑。

这一顿从黄昏喝到月落才算是结束了。

三日后就是进京的时候了。十几个马车坐人的,载物的,满满当当。就这还有不少东西被迫扔下了。

也是啊,一个住了多少年的宅子,这点子东西可是不算多啊!

李成儒回头看了看那宅子,心道,这一走,恐怕要好几十年,等自己告老才能回来了。不过那时候京城怕也是住习惯了,未必还愿意回来啊。罢了,多看几眼解解馋吧!

☆、196.第196章 李白

“今夜定不能放了娇娇去。”四爷一把将李絮抱起,往龙床上去了。

一夜之后,四爷被苏培盛叫起来。四爷看着窝在自己怀里睡得甜的李絮,实在有些不想起。心道,君王不早朝真是个诱惑,乍暖还寒时候,搂着个心肝肝睡到自然醒是多好的一件事?消磨意志啊!

不过四爷不是李隆基,还是老老实实起来上朝去了。临走,吩咐伺候的人,不许叫醒贵妃。

李絮的家人进宫,令后宫中人都看的红了眼。

自从跟了皇上,谁能经常见着家人?更别提进了宫以后更是不能了。

而贵妃的阿玛额娘可是在宫里呆了一天,临走的时候皇上还赏赐了那么多东西,可是李公公亲自送着出了宫门的。这样的荣宠真是叫人眼热啊!

年妃咬碎了牙。进府十年有余,家人不得见。如今贵妃能见家人,自己去和皇后说,皇后却说如今既是孝期,又逢战事,暂时还是不要见的好。

年妃恨得牙痒痒,规矩就是给自己定的?难怪皇后一辈子无宠,活该!你是皇后,身份上尊贵着呢,怎么就不敢出手压一压贵妃的气焰?再这么下去,后宫都是贵妃的!

年妃走后,皇后也很郁闷。

贵妃能见家人,一来是本身受宠,二来那李成儒是调回京城做官的,既然进宫谢恩,顺道见见贵妃也是人之常情。何况那李阔征战在外?

年妃阿玛已逝,兄长也无特别出众之处,还是这么紧张敏感的时候,哪能说见就见?她怨贵妃,怨自己,如何不怨她娘家不能给她争气?

说起娘家,皇后就更是郁闷了。大哥那事之后,乌拉那拉家自己这一支,就算是绝了前程了。皇上不会再重用,都是挂着闲职罢了。

贵妃家给了男爵,年妃家给了轻车都尉。自家给的倒是个伯爵,可惜落在了三房头上。说出来也是乌拉那拉家,实际上与自己这一房实在没什么干系。

如今大哥已经是不中用了。二哥三哥也只能就这么混着。倒是唯一的指望就是自己。

当年给大阿哥二阿哥选人,就没有乌拉那拉家的孩子,第三代更是没前途。

皇后将手里的绣样放下,深深的叹了口气。

“嬷嬷,那件事,究竟..”

如嬷嬷看了眼素和,素和带着几个小丫头都退出去了。这才道:“这也是没法子的法子。主子不和贵妃争,全的是皇上的脸面。可是主子不能不为以后着想。奴婢说句诛心的话,奴婢是顾不得乌拉那拉家的以后的。奴婢只是想着主子以后有个依靠。”

皇后听了,半晌没说话,最后只是点点头。

如嬷嬷见她点了头,才道:“那奴婢就安排几个老成嬷嬷去教导着,选秀还有两年呢,如今去调教正好。主子宽心吧!”

一旦决定了,皇后也就看开了。左右自己是无法留住皇上的心了,要是真的能如愿..。只要看着,别叫自家人有了不该有的心思,那就一切都好。

原来,是元宵节的时候,乌拉那拉家那位新封的仰恩候夫人进宫,委婉的提出除服后想送自家女儿进来选秀。又提出族中有个无父的孤女,颜色很是不错。

皇后很清楚。这是乌拉那拉家的的心思,确切说,是那位仰恩候的心思。自己无子,地位不稳。宫里有个极受盛宠的贵妃,皇后需要帮手。

那无父的孤女,自然是进宫生孩子的。而那仰恩候的嫡女,就未必只是进来帮忙的了。

皇后不知道仰恩候是不是有叫自己女儿取代皇后的心思,只是想占着一个高位是必然的。皇后冷笑,互相利用吧。想踩着本宫往上爬,也得看你们的本事!

后宫女子都是未雨绸缪,李絮丝毫不知道离除服那么久,就有人算计着四爷的后宫位子了。也是,皇上正值而立之年,后宫中贵妃位子还有一个,妃位还有三个,嫔位四个,再往下的无限的好吗?

李絮闲来无事,正在毓庆宫和孩子们说话,闪电趴在专门给它准备的大椅子上打盹。

“太白之诗多豪放,我还是喜欢太白多些。”小七板着脸,一本正经的道。

小五不赞同的摇头:“李太白寄情山水,洒脱自由,但是他于国于民却是无建树。”

“只说诗词,怎的又说这个,无趣的紧。”小七皱皱眉,抱怨五哥的态度。

李絮坐在一边看着孩子们争论,嘴角带着一丝恬淡的笑意。孩子们长大了啊,各有各的思维。古代的孩子早熟,看着就像大人。

“额娘,您喜欢李太白的诗吗?”小四看着李絮,眼睛亮亮的。

“额娘是女子,多不会喜欢李太白吧?”小六疑惑的看着李絮。

李絮笑了笑,将手里的书抛下道:“李白的诗很好啊,额娘很是喜欢他的态度,游戏人间的态度。豪放,洒脱,自由,还很有幽默感。”

“幽默感是什么?”小七敏感的抓住了一个疑问。

“幽默感就是说出的话很有意思,叫人会心一笑的感觉。”李絮尽职尽责的解释。

“额娘,为什么我没发现啊?”小七挠挠头,很是不好意思。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不是很幽默么?”李絮也是神往,唐朝真是一个自由奔放的年代,李白那样的人,也就只有那个时代才有了。

“正是,正是,李太白是真真豪放,我最喜欢他写的《将进酒》将寻常的酒也写出琼浆之味了。只可惜他一生,与仕途不顺。”小七颇有些为李白不平的意思。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世人再努力,也只能接近历史。”们并不知道李太白生前最想要的是什么。但是额娘的眼光来看,他一生活的极其潇洒自在的。有武,会诗,醉酒醒酒之间都是自在。有财富,能遍游天下美景,这就很好了。没几个人能做到的。

☆、197.第197章 八宝饭

若是一味追求仕途,他反而会改变。官场上是要圆滑奉承的,他会改了那直爽的性子。那就没有后世流传的那许多诗词了。再说了,他要是做官做的极好,那就没时间游历,没见过那许多美景,一样写不出诗来了。”李絮笑着给孩子们解释。“一个人的性格,是会随着环境改变的。”李絮做了总结。

改变了性格,做的事便不一样了,结果自然不一样。

孩子们都若有所思,最后小六笑道:“儿子记得额娘最初教我们的就是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如今算是对上了。”

李絮愣了一下,回想起来,一晃多年就过去了。这些年自从孩子们去了前院,李絮就不在过问孩子们的功课了,实在是她能教会孩子们的有限。不能拿现代的教育方式对待皇家的孩子们。

李絮还在回想,就听见四爷的声音:“娇娇的见识,比之其他女子,究竟不同。”四爷刚才就来了,听着李絮讲大道理,暂时就没进来。

四个孩子见皇阿玛来了,忙起身行礼:“皇阿玛吉祥。”

四爷笑着摆手示意孩子们起来。李絮还琢磨呢,要不要行个礼?还没想出来,四爷都坐下了。这会行礼晚了吧?索性大大方方的坐下来。

“爷怎么悄悄来了?都没有传报?”李絮有些抱怨,这要是说什么坏话叫四爷听见还得了?

“爷听说娇娇来此,故意来看看娇娇做什么坏事。”四爷一本正经的道。

李絮一脸你一定是逗我的表情,叫四爷看的很是开怀。

四个孩子见皇阿玛和额娘互动,都是一个会心的眼神,乖乖的站着伺候两人茶水。小七亲自拿着进贡的石榴剥开给李絮吃。

“皇阿玛,前日您答应我们可以出宫,今日刚好不用上课的,我们今日便出去可以吗?我们去七叔家庄子上骑马去。”小五笑嘻嘻的给四爷端上茶,小心翼翼的道。

四爷喝了口茶,故意沉吟了半晌才道:“可以去,带着人,宫门下千两前回来。”

四个孩子小小欢呼了一把,小六道:“走,咱们去叫上三哥,去七叔庄子上烤鹿去!”

四爷挥挥手,四个孩子行了礼一溜烟的跑了。

李絮张张嘴,就走了?这是毓庆宫,就把额娘阿玛留这里了?

“既被孩子们抛下了,娇娇勉强些,陪着爷去慈宁宫看看?”四爷好笑的看着李絮,逗她道。

“好勉强哦,那好吧。”李絮也顺便装出一副我很不想去,我只是陪着你去的样子,逗得四爷又乐了一回。

两人也不坐撵,从毓庆宫的小门出来,穿过日精门,跨过乾清宫正殿前,又从月华门出来,横跨了养心殿。到了慈宁宫外。

由于四爷是到了慈宁宫才派人进去,所以就撞上了皇后与裕嫔。

她二人也是早前过来的,裕嫔还带着几个月大的四格格,正与太后和成太贵妃说笑。

四爷走在前头,李絮走在后头进来。

先是众人除了太后之外都站起来行礼。再是李絮给太后皇后行礼。裕嫔给李絮行礼。成太贵妃行礼被拦住。这才分别落座。

皇上来了,成太贵妃就退下了。一家子坐着。

四爷先是问了太后的身子,又问了吃喝,一一回答之后,又说起十四爷在西藏的事。

“额娘勿要操心,十四弟在那边很好,前几日还专门派人送回来不少吃食,额娘可见着了?”四爷一边喝茶一边问。

“见着了,老十四也是,出去是打仗去了,做这些是做什么?不务正业。”太后笑呵呵的道。

“额娘,十四弟这也是孝顺额娘,叫额娘放心的意思呢。”皇后忙笑着接话。

皇上也没说什么,笑了笑表示皇后的意思是对。

皇上又询问了大格格的事,也询问了裕嫔所出的四格格的事。

李絮一直微笑着坐着听,也不说话。

还是太后看着不像,问了句怎么不见孩子们?

“那四个和三阿哥一道出宫去了,说是去七爷的庄子上骑马了,都带着人出去的。”李絮只说了这一句,就不说话了。

太后也是极为无奈,这位贵妃倒是有趣,也不说和众人套近乎,也不显出不耐烦。身为贵妃,那是高位了,倒是一副我谁也不惹谁也不得罪的样子竟有关起门来过日子的意思。

你说她是高傲吧,也不是,冷情也不是,她是完全和老四后宫这些女人不一样。与先帝后宫里也没有一样的。独树一帜啊。

因为来的时候,就是抱着要用膳的心思来了的。于是午膳就在慈宁宫摆开了。

也没有旁的人,所以四爷,太后皇后贵妃裕嫔就一桌吃。

四爷给太后加了一道溜丸子,是太后爱吃的。

给皇后赐了一道鸽子汤。给贵妃的是鲜笋汤。也给裕嫔赐了一道清炒玉兰。

众人要谢恩,四爷提前说道:“家宴而已,都不必行礼了。”

众人只好口头上谢。

因为是大圆桌,所以太后和皇上坐在上首,太后之下是皇后,裕嫔。皇上之下是贵妃。

四爷怕李絮老实,御赐的东西是要吃完的,便道:“这鲜笋虽好却也不能多吃,你少喝些。”转头对太后道:“额娘虽喜欢这菜,也一样不能多吃。”也意思意思的说了皇后一句。

太后始终笑着,皇上怎么说就怎么做。

膳房上了李絮一直想吃的八宝饭,虽说用瓷碗装着也就一个拳头大的糯米饭,但是李絮看了许久还是觉着吃不完。

膳桌上你要是吃这类型算是主食的东西,要么别吃,要吃就要吃完的。就像是馒头,自家人的时候,你吃不完可以掰半个,这种场合,即使你肚子里就差那半个,也忍了吧?

也许是李絮的表情太明显?反正四爷是看出来了。心里暗笑,真是,要么你就忍着,要么你就不管那些,吃了再说。又不敢动,又瞅着,瞧那可怜相!

“这八宝饭蒸的倒是好,太多了吃着也腻,贵妃可愿意与朕分食一碗?”四爷看着李絮,忍住笑问。

李絮愣了一下,然后下意识的点头。

☆、198.第198章 阿哥打架

四爷叫人将一份八宝饭分开放在两个小碟子里,又在李絮那个碟子里加上蜂蜜,这才端上来。

之后,李絮朝四爷感激的笑笑,吃的好欢乐。

这场互动。自然太后皇后裕嫔都看见了。但是都装作没看见似得。心里各自有各自的想头。

裕嫔自是羡慕,贵妃是得了皇上真心疼爱的,就是这点点滴滴的小事上,才更能看出真心,贵妃好命好福气啊!

皇后心里百味陈杂,面上还得笑着。李氏这么多年就是这样,时时叫皇上操心她,关心她!

太后心里想着的是,老四这么个脾气的人,倒是也有化成绕指柔的时候,这贵妃不是个娇媚的,倒是这份依赖才是老四最喜欢的吧?

对于太后而言,李絮只要不是个妖媚惑上的,就好。后宫里想对皇上好的比比皆是。真心假意且不说,哪个不是掏心掏肺?但是要一个皇上想对她好的,可就难得了。老四不是顺治爷,再是宠贵妃,也没做出糊涂事来,这样就好了。

午膳后,皇上带着苏培盛走了。

皇后伺候着太后午睡,然后带着李絮和裕嫔也走了。

出了慈宁宫,李絮与她们辞别,各自回宫不提。

四爷刚回了乾清宫,李絮跟着回来,一个去前头批折子,一个进了后殿。

不出一盏茶功夫,七爷和三爷就都带着三爷家的三阿哥进宫了。

弘昼和弘昐几个也回来了。

四爷一听,这是有事了,按说孩子出去玩,不会回来这么早的。

“都是我教子不善,皇上息怒,该怎么罚,臣绝无二话。”三爷见了四爷就跪下了。拉着他的三儿子弘智,七爷紧跟着跪下了。事情出在他的庄子上。

四爷先是看了看站在一边的几个儿子,见弘明脸上带着一道红痕,其他也无事。

“三哥起来,这是做什么?不就是孩子们打架么。”四爷笑了笑,做出个请起来的姿势。

苏培盛亲自过去扶起三爷。

三爷站起来道:“这小兔崽子实在欠管教。”

弘智早就吓得不知道怎么办了,这会子一句话也没有。

“这事还是臣弟没照顾好阿哥们,臣弟也愿受罚。”七爷自觉这事跟自己脱不了关系,也是懊恼。

“行啦,不就是兄弟们打架?都没事,你们也不用如此。咱么小时候,不也是成天打的乌眼儿鸡一样?”四爷想起,小时候和三爷也不记得是为什么打架了,直到皇阿玛来了,两个还在上书房打滚呢。

三爷也想起那时候的事,不好意思的笑了下道:“都是皇上让着我呢。”

四爷原本高兴的情绪,就被这句话打击的七七八八。

三爷比自己大四岁呢,哪里是自己让着他?只是他打小就是喜欢习文,忽略了骑射罢了。

如今自己是皇上不假,但是未必就喜欢这样的吹捧。

七爷看出四爷的情绪变化,忙道:“这一回是臣弟疏忽了,下回臣弟好好看着侄子们,不过,兄弟们,打架常事,打完了还是亲兄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