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她惯常喜欢的东西,却没有人记得给她带走。他不可能开馆了,也不知她怎么被装殓的,带走了些什么,她喜欢么?

直郡王的眼泪落在了桌子上,噔的一声……

他默默的起身,环顾四周。

除了挂白,这里一切还是和以前一样。窗前的榻上是她爱坐着的地方,看看书,绣绣花。身子不好了之后,他就不许她做针线了,她只看看书。可也很久没看了。架子上的书最上面几本都是她喜欢的,他随手拿起一本,正是她惯常爱看的宋词。

她曾说,臣妾学问不大好,但是这宋词简单,还是有味道的呢。

书签还是他叫人给她做的,打开夹着书签的地方,入眼正是柳永的词。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每每读,她都说这词真悲。

直郡王并非是个莽夫,实则他诗书都很好。只是皇阿玛更喜欢他勇猛,所以他从不表现他的文采罢了。

福晋觉得悲伤的词,他只是笑她多愁善感。

可今日,他也觉得悲伤。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福晋啊,以后,你叫爷的心事,和谁说呢?”直郡王合上书,出了门:“关了吧,以后不许人进来。”

“爷累了,爷回去睡觉,明儿你去,接大格格二格格回来。”直郡王指了一下他的太监道。

太监忙摸了泪应道:“哎,奴才一早就去!奴才走的时候,吩咐膳房做好吃的,做大格格二格格喜欢的!”

直郡王摆摆手,不发一言的回了前院。

也许是心力交瘁吧,直郡王倒头就睡,梦都不曾有一个。他需要休息,他已经到了临界点了。

胤礽是睡着了,可是似乎睡得不踏实,他自己都知道自己睡着了,可是又清晰的知道睡得很浅。

就在他的太子府,就在他的屋子里,抱着他的大鸭梨。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睡沉了。

毓庆宫吧,还是过去他习惯的榻上,天气冷,他拉了一下被子,就见屋里有烛光。

这些个狗奴才们越发不把他放在眼里了。皇阿玛去了塞北,带走了直郡王,带走了弟弟们,唯独他这个太子,并不是监国,却被无声无息的留下来。

这毓庆宫的奴才,换了一茬又一茬。

最开始,他还想着收服他们,后来,就尽数歇了这个心思。

收一个死一个,收两个就要死一群……

奴才不值钱,可是他也清楚的认识到了一点,皇阿玛不许他收服奴才!

所以,他还在睡,这里就敢有人点灯。

他看过去,却见烛光处,站着一个人。

胤礽一惊,就要叫,之间那人开口:“太子爷,奴婢来瞧瞧。”

胤礽就没叫出来,是丹嬷嬷。

梦里,他是不知太皇太后已经没了的,甚至也不知道,他被这样防备的时候,已经是康熙四十几年了,老祖宗怎么可能还活着呢?只是问:“这二半夜的,嬷嬷怎的来了?是老祖宗有什么不好?”

“太子爷,您是最尊贵的皇子。是皇太子,他们实在不该怎么作践您。”丹嬷嬷不回答,只是叹息着道:“主子和赫舍里皇后都去的太早了……”

胤礽想说你这奴才说的什么胡话!

可是他没说出来。

“老奴无能,也要去了,太子爷千万保重,太子爷有这么一遭缘分,想来是老天爷也看不过去了。您一定好好的,好好的有一日,继承大统。老奴去那边伺候主子了。”

丹嬷嬷一直笑着,说着说着,胤礽就什么也听不见了。

再睁眼,天已经大亮了。

他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睡到天光大亮。

雅璃就在一边守着,见他忽然做起来忙过来:“爷怎么了?万岁爷已经传话了,今儿不上朝了,要辍朝七日呢。”

雅璃以为,他是忽然怕误了时辰上朝。

“哦……没事。什么时候了?”胤礽平复了一下,梦里的事,就都差不多忘记了,依稀只记得是毓庆宫,是丹嬷嬷,但是说了什么,全都不记得了。

“辰时了呢,爷是起来,还是栽躺一会呢?”雅璃端着茶喂给他。

“起吧。”辰时,是很晚了。

“那我叫人传膳吧,爷慢慢起,很冷呢。”雅璃赶着叫人去拿衣裳了。都是要在熏炉上薰过的,要热乎乎的才好穿。

胤礽嗯了一声,有些心不在焉的任由人伺候着穿戴好。

早膳刚上桌,就见宫里来人了,说是万岁爷宣召。

胤礽没说话,徐卫斟酌着道:“不急的话,容太子爷用个膳?昨儿回来就不早了,太子爷熬坏了呢。”

那太监虽然是乾清宫里的,也是极为有体面的一个,可是也不敢说不叫太子爷用膳不是?

何况,康熙爷也没说多着急啊,忙道:“奴才不敢催促,万岁爷没说什么时辰,太子爷可千万用好了,奴才外头候着。”

胤礽没理会,慢慢的用膳。

雅璃见他不着急,也就不着急了,给他盛汤。

吃过了早膳,胤礽由雅璃服侍着更衣。

他看着雅璃,这丫头懂事的很,知道他心里不舒服,从昨晚至今,一直乖乖陪着。明明也是一肚子的难过吧?

穿好了衣裳,胤礽将雅璃抱住:“过几日带你出府去走走。”

雅璃哦了一声:“爷今儿进宫要跪着吧?午膳要宫里用吧?要多用点啊。”

“好,孤听你的。乖乖回去,晚上孤就回来了。”胤礽摸她的头。

雅璃送走了太子爷,这才叹息着回了自己的院子。

她理解他,可是也无法安慰,说什么呢?节哀?这样的话她听着都烦人。只能这样陪着他,希望他能好一点吧。

“主子?”凝露叫了一声。

“没事,昨儿不是说园子里的碳不够了?算一算,看看是叫内务府送还是怎么办吧。”雅璃道。做事吧,忙起来就不乱想。

☆、229.第229章 接女儿回府

比太子爷更早的,是直郡王的贴身太监同喜。

他一早就拿着直郡王的腰牌进了宫,直奔长春宫。

“什么?直郡王叫人来接大格格和二格格了?他没来?同喜来了?”惠妃还在养伤呢,虽然昨儿太监们并没有下狠手,皮都没破,几天就好了,可你挨了三十下,就好了这也不对。

于是只好养着。

“是呀主子,说是咱们郡王爷的意思……人在外头呢。”香梨道。

“叫进来。”惠妃气的手抖。

同喜进门,跪在那磕了头:“奴才给惠妃娘娘请安!”

“你说,直郡王是怎么说的?福晋刚去,府里乱糟糟的,接了孩子回去做什么?”惠妃怒道。

“回惠妃娘娘的话,实在是我们主子……思念福晋伤心得很,昨儿晚膳都不肯用,只一直念叨着格格们,奴才不敢欺瞒惠妃娘娘啊!”同喜使劲磕头。

“是阿玛叫人来接我们了么?阿玛还好么?”大格格牵着二格格的手出来,就问跪在地上的同喜。

这是没规矩,最起码没人叫她就不该来。

惠妃黑着脸,可是大格格偏像是看不见:“祖母,我们是不是可以回府了?东西都叫人打包了,阿玛身子不好了,我们该回去尽孝。”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还有什么可留的?

惠妃冷笑了一下:“行了,既然准备好了,就启程吧。”

送走了她们,惠妃沉默了很久才道:“这是怨恨我。”

香梨斟酌了一下才道:“主子说的哪里话,这是格格们思念阿玛了。哪里会怨恨呢?”

“哼,怨恨我也是这样做。”难道太皇太后的身后事还在那里,就给大福晋大办么?

香梨就不敢说话了,心说您算计的都是对的,可是人家母女是一体啊……只是,格格们记恨还无所谓,要是直郡王也……

往上看了一眼,惠妃脸色不好的坐着,香梨就把话尽数咽回去了。轮不到她说话。

这一回,宫里几个有头脸的妃子都挨了打,谁也别笑话谁。

惠妃这一手,压着大福晋的事,有的人赞,有的人也未免说她冷酷,可是明显的对了康熙爷的胃口。

这时候她要是敢给大福晋大办,康熙爷面上不说,也难免要不高兴的。

乾清宫里,太子爷到了有一会了,才见李德全进来:“给万岁爷请安,给太子爷请安,直郡王身上不大好,怕是今儿起不来。刚接了大格格二格格回府呢。”

“叫太医了么?”康熙爷忙问道。

“叫了,刚出去呢,说是昨儿回来就倒了,哎……”李德全叹息。

康熙爷沉吟了一下:“保清也不容易,你去,亲自盯着太医给他看!务必好好的看!”

胤礽就那么看着康熙爷和李德全,李德全自然是做戏。可是康熙爷是认真的。

他心疼他的大儿子。当他们还小的时候,是真真切切被疼爱的儿子。可是,这份疼爱,还有多久呢?

胤礽的思绪,飘出去很远很远,记得上辈子,二十五六岁之前,他一直觉得自己是皇阿玛的心头肉。

可是……当他某然有一天发现,他成了眼中钉的时候,才惊觉这一切变化竟然无迹可寻。

后来漫长痛苦的日子之后,他就懂了。

是因为他大了,而皇阿玛……老了。

因为他一天天老去,对权势,对这把龙椅就越来越在乎。

这时候,打小册立的皇太子,文武双全的皇太子,名正言顺的皇太子,就是他最大的敌人。

他一心念着他们是父子,可是……却忘记了他们首先是君臣……

“保成?”康熙爷叫了三次。

“皇阿玛,儿臣走神了,不知大哥如何了。”胤礽笑了一下。

“哎,你们打小一起长大……”康熙爷叹息了一声。

“也没什么事,皇陵今儿去不得,你去看看你大哥吧。劝劝他。”康熙爷道。

“是,儿臣这就去,皇阿玛……也好好养着。”康熙爷也病了。

胤礽出了宫,径自去了直郡王府上。

得知他来了,直郡王起身迎接:“臣恭迎太子爷了。”

胤礽点点头,看他,心里想着上辈子最初他当他是大哥的时候,大哥是不是首先想到的是,他是太子呢?

“怎么这么看着我?”直郡王笑了笑,脸色不好,所以笑起来也是惨淡的。

“无事,打宫里来,没有带东西,随后补上吧。”胤礽道。

进了前院,直郡王道:“补什么,太子来看看就是好的了。”

“说起来,要感谢府上的杜侧福晋给吴雅氏出主意,不然……只怕福晋的身后事更不堪。”直郡王道。说着就说太子府送来了什么什么,又说雅璃的意思,叫他们府上请了伊尔根觉罗氏家里的人。

“哦?这事我不知,不必感谢,她也不念着这个。”胤礽道。

直郡王笑着点了头,是呀,一个侧福晋,这事不好明着感谢。

“大嫂已经去了,还有孩子,大哥不必太难过。”其实,这就是一句废话!

要是因为大福晋没了,直郡王就一蹶不振,那他也就不是爱新觉罗氏的子孙了!

“是,多谢太子爷惦记着,我没事。只是……一时间不适应。”直郡王苦笑。

胤礽也无话可说,前世今生,直郡王对福晋的感情倒是都很好。

坐了一刻钟之后,无话可说。

胤礽起身:“孤回府了,大哥歇着吧。”

“送太子爷。”到底是送到了外面。

回来之后,大格格二格格已经换了衣裳,大格格上前一步:“阿玛身子不舒服,就躺着,怎么起来了?”

“方才太子爷来了。”直郡王摸她的头。

“哦,那阿玛现在躺着吧。”大格格不甚在意。疼爱她们的,只有阿玛了。

直郡王从善如流。

他心疼的看着这两个孩子,一夜之间,仿佛成了孤女,对他那一份担忧叫他看的心肠都碎了。

“回府了就不必怕,以后阿玛不送你们进宫了,都好好的,妹妹身子不好,你好好照顾着。也听吴雅侧福晋的话,她是个和善的,不会欺负你们。”直郡王道。

☆、230.第230章 孝庄文皇后

刚出了直郡王府,回到太子府还没来得及更衣呢,宫里消息传出来了,丹嬷嬷自尽了。

胤礽端着茶的手一顿,紧接着又端起来:“跟着老祖宗去了,也是福气。”

屋里静的落针可闻。

胤礽喝了茶,换了衣裳之后,吩咐徐卫:“叫她们来吧。”

这个她们就不止侧福晋们,还有管事之类的。走了这么久,按理说是要问问后院里的事。

不多时,雅璃几个侧福晋先到了,紧接着就是托合齐和几个嬷嬷们。

各自见礼之后,胤礽问:“这段时间,府里有什么事?”

李佳氏看了雅璃一眼之后,上前:“回太子爷,除了宫里的事之外,府上一切都好。”

胤礽点头,接着就是托合齐回话,也都是一样的,托合齐是个有本事的人,他还真把前院管的滴水不漏了。

至于后院里,他也不得不佩服一下!

愣是没有什么事!按说不该啊,太子爷不在家,后院里没点事都叫人不能信!可就是没事啊!只能说,各位主子都是有本事的人,暗地里斗法,明面上却都没叫人看出来!

“既然无事,就着手预备祭奠吧,过年的事也可以预备了。今年一切从简。”胤礽道。

众人忙应了是,就各自退下了。

雅璃走在最后,胤礽叫她:“杜氏和李佳氏留一下。”

兆佳氏不自觉的看了一眼太子爷,他坐在上首看不出表情。

不过她好像才看出来,太子爷长得是这样的?与历史上说的那个太子没有相似之处。

只看一眼,也该知道,他胸中自有丘壑,怎么会是个吃喝玩乐的草包呢?

何况,他那么俊美。

兆佳氏这一眼,只是随意的看过去,谁也不会知道她心里有什么想法,她福身之后,转头出去了。

“坐吧。”胤礽指着一边。

李佳氏谦让了一下,还坐下首。

“丹嬷嬷没了。”胤礽道。

雅璃和李佳氏面面相觑。雅璃心里叹息,那个嬷嬷是唯一被留下的……也没了。

“孤小时候,劳她照顾。她没有家人了,李佳氏。”胤礽叫。

“臣妾在。”李佳氏忙应。

“叫人去宫里,将她收敛了。再去皇觉寺点上一盏灯,为她赎罪吧。”自尽的人,来生是不能托生为人的。死后还要在地狱里受罪。

“是,臣妾马上就办。”李佳氏道。

“嗯,去吧,银子叫徐卫拿给你。”胤礽摆手。

雅璃犹豫着,她是起身走呢。还是留着呢?

犹豫的空档,李佳氏已经告退了。

“爷?也有事吩咐我?”雅璃只好问。

“没事,陪孤呆一会,过来。”胤礽淡笑了一下,招手。

雅璃点头过去叫他抱住。

“孤就是闷。”上辈子,再大的悲伤都只能自己扛着。你是能对着脸色蜡黄的妻妾说?还是对着战战兢兢的孩子说呢?

这一辈子,虽然不必说,可是抱着这个大宝贝也不错。

“瘦得厉害,明儿起好好养着,要是养不起来,孤就不要你了。”胤礽道。

“爷有吓唬我,明明就是叫我养胖点,就是胖不了就不要我了么?你以前不是嫌我瘦么?”雅璃撅撅嘴,乖乖的靠在他怀里。

胤礽也不分辨,只是抱着她颠了几下:“孤回来了,不用担心不用怕了。”

雅璃的泪就又要涌出来,她忙深呼吸:“嗯,我知道了,爷回来就都好了。我会好好养的。爷也好好养。”

“好。”

爷会好好养着,爷会好好走着。前路那么长,再怎么样,也该走出个通天大道来!

几日后,康熙爷与太子直郡王等几个皇子一起,在奉先殿跪灵。

足足七天。

这之后,太皇太后的事就算是过去了。

太皇太后被追封为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文皇后,简称孝庄文皇后。

这位来自蒙古大草原的奇女子,走完了一生的路程。

她之后,再有蒙古妃子,也没有子嗣。宫里的博尔济吉特氏皇太后,就是一个例子。

雅璃不知道,当年的顺治爷是如何抗争过他的额娘,可是也明白,康熙爷一定不喜欢蒙古女人。

应该说,不是不喜欢蒙古女人,而是不喜欢蒙古来的女人。

他要是,是满人的血脉,即便他本身有一多半的血液来自蒙古人,可他却不要蒙古人继续将他爱新觉罗氏的血液混杂。

所以,孝庄太后,这位来自科尔沁草原的蒙古女人就是独一无二。

她的本名,叫做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蒙古语翻译,是天降贵人。

这名字,果然是极好的,她就是一个贵无可贵的女人!就在中国汉人历史上,也是排的上前五的女人!

她甚至代表了蒙古一代的女子如何轰轰烈烈的在大清初期,从大草原到紫禁城的路程。

她留下了无数的传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至少,这以后,蒙古的女孩子们再也没有能从草原上一路驰骋进紫禁城,在没有一力将自己六岁的孩子扶上帝位,继而又扶自己八岁的孙子上了帝位。

她成就了短暂一生的顺治帝,也成就了千古一帝的康熙爷。

这一点,雅璃是明白的,至少至此之后,几百年,蒙古人里,在没有出现一个这样的人。

于是,她怀着无比恭敬的心情,在皇觉寺里为孝庄太后点了三炷香,她求的是如果孝庄太后有来生,叫她遇见一个爱她,她也爱的男人吧。长长久久的过一辈子。

起身后,雅璃不禁自嘲一笑,她这样的小女人才需要爱情。

孝庄太后这样的人,大约不需要吧?她要的是权势和叱咤风云吧?

雅璃站在佛前,轻轻合掌:“我不知道她要什么,我要我的夫君平安,愿我们都平安。”

佛祖有灵,就满足了我这个愿望吧。

外头阳光灿烂,一缕阳光进了殿中,反射再佛祖的身上,雅璃没有抬头,她没有看到这一瞬间,佛祖的身子似乎像是发光一般!、

她只是又跪下,恭敬的拜了三次。

她不信佛,可是要是佛祖真的护佑他们,她拜了又如何呢?至少现在,她很虔诚。

☆、231.第231章 番外:红颜迟暮

送走了雅璃,太皇太后坐了一会之后起身要出去。

“主子?”丹嬷嬷担忧的扶着。

“去御花园走走吧,哀家有些时候没去看,花儿还有么?”太皇太后问。

“有,菊花还开得好呢,主子想看,坐着撵去吧。”丹嬷嬷忙叫人去传撵。

不多时,太皇太后就坐着撵去了御花园,早就将人都赶出去了,所以这会子,很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