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这儿,就能闻着带着咸腥味儿的海风。就算是无雪无雨的大夏天,到小镇的路也很不好走,但这情况已经在逐步改善之中了。

因为有人花钱雇了赋闲的农妇与闲汉,正在逐步逐步整修道路。听那位大官人说,日后还要在那海边修起码头,到时会有更多的大船过来,会带动得他们这一片越来越富裕。

说实话,当地百姓对这些事情将信将疑。

不过,能有人出钱雇工对他们来说总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这个小渔村,其实海产品的出产并不算太丰富。主要是九原天太冷了,一年只能打上几个月的渔。听说北方有些地方,只要冬天冻住了冰面,也能捕鱼,可他们这里明显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只好在远处的山头上才开上几分薄田,过着半耕半渔的生活。可海边哪有什么好地?纵是种些庄稼也长得稀稀拉拉,勉强糊口而已。

难得有人雇工干活,村民们只要能动的都出来了。工钱虽然不高,但多少也能贴补下家计不是?再说了,修好了路,不仅是旁人用着方便,他们往后出行不也便利些?

这日大伙儿正兴兴头头的在修路,就见远处得得过来几辆带篷的小驴车。对于当地百姓来说,能坐得起这种车,就相当于新姑娘出嫁时的八抬大轿般威风了。更何况,人家那一溜足有五六辆呢,这是谁家出行,这么气派?

连出钱让他们修路的那位大官人也不免多瞧了几眼,可他一瞧之后,却是定住了,目光象是被胶水黏住似的瞪着那支小小车队。

直到一辆驴车在他跟前停下,一个身材娇小的年轻妇人从车上下来嗔道,“你还傻站着干什么?不会给我倒杯茶来?这么老远的来看你,你当我容易?”

哈哈,人**中顿时爆发出善意的笑声,除了不懂事的小孩子,稍明白些事理的大人们都瞧出来了,这是两口子!看样子,是大官人久未归家,他娘子来寻他了。

来了就是客,有那厚道热情之人,立即让家里孩子送些本地特产过去。

那大官人的娘子也真好脾气,行事又大方,笑眯眯的就让随从取了糕点分给四周的小孩子们。

然后,然后当然是人家两口子找地方说话去了呗。

第583章 人赃并获

看着多日不见的妻子就笑盈盈的站在眼前,邓恒还疑心自己这是在梦中。

喝了水,也洗去脸上风尘,终于缓过劲来的钱灵犀丢给对面男人一记白眼,“你傻了么?就这么站着干什么?难道事事都要我推你一把才行?”

这话总算是让邓恒回过神来,复又恢复了那个从容优雅的贵公子,只是眼角眉梢里的喜气洋洋却是怎么也掩不住了,“你怎么突然想着来看我了?”

钱灵犀横他一眼,“这都到了家门口了,你也不说回去瞧瞧。你还真狠得下心!纵是不顾大的,你也要顾着小的啊?”

末一句,她低低埋怨着,连眼圈不禁都红了。

一半是为着的邓恒“狠心,”一半也是为了他心疼。几月不见,邓恒可瘦多了,也黑了,方才在人**中盯着修路时,她差点就没认出来。

谁能想得到,邓家的大公子,从前呼风唤雨的定国公世子,居然会一身布衣草帽,和乡下农夫似的顶着日头修路?

钱灵犀知道他是为了什么,也知道他做的都是好事,也是正经事,可心里还是忍不住的心疼。

邓恒再也控制不住长久的思念,一把将她揽在怀里,不住口的道歉,“对不起,对不起!你不知道,自从知道你有孩子了,我有多欢喜?几乎是把所有的事情丢下,一口气就赶了回来。可我,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去见你…”

一双温暖的小手握紧了他的手,钱灵犀又是责备又是动容的看着他,“傻瓜,难道你忘了,我们是夫妻?夫妻本是同林鸟,自然应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你想想,若今日是我做错了什么事情,你可会把我一人扔下?”

邓恒清俊的双眸里有被理解的感激。但也有着挥之不去的痛苦,“你说的那些我都明白,可这件事,确实是我做错了。我的心里,一直很难过…”

钱灵犀把他的手贴在了自己脸上,“我知道,你不是有心的,可错了就是错了。我们不逃。该做什么弥补的我陪你一起,可你不能因为这样就惩罚我。”

“我…”邓恒似要辩解,可钱灵犀很快把他打断了,佯怒道,“你到了这里都不回去,把我一人丢在家里,难道不是在惩罚我吗?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怕见了我,想起那些人和事。更加难过。可你有没有想过,我也会因为见不到你而担心难过?”

邓恒一时语塞。只听钱灵犀道,“已经做错的事情谁都没办法改变,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去做更多会让人痛苦的事。我做了你的妻子,注定就是要和你同甘共苦的。有什么福我会跟你一起享,有什么祸我也会跟你一起当。所以你大可不必为了心里的不安而避开我,因为不管你好与不好,我。还有我们的孩子,都和你的命是绑在一起的。那么,就让我们陪你一起承担。一起赎罪,不好吗?”

邓恒定定的看了她许久,然后才缓缓道出一个略带哽咽的字,“好。”

钱灵犀温婉一笑,拉着他坐下,“那现在,你来告诉我,你是怎么跑在这里修路,又是怎么弄到那药方的?”

邓恒定下心来,这才将出门后的事情一一告知她听。

原来邓恒出海离开九原,摸清水路后,先回了趟京城。这当然是秘密的,他也没有胆大妄为的违反太上皇的旨意,而是让人替他捎了个信进去,告知皇上,这条水路虽险,但确实可行。如若打通,将来九原的繁荣更加值得期待。

后来太上皇为了不失信于天下,亲自出京私下见了这外孙一面,主要就是听取了邓恒关于这条水路建设的汇报,然后初步同意了他试行这条水路的构想。

可要修路修码头,最缺的就是银子还有船工。

邓恒原打算亲自回吴江府的老家去要,然后一路上也好去抚恤那些跟赵庚生出征,却死伤在北燕的将士们。可没曾想,突然就接到钱灵犀的消息,得知她有了身孕。那他再也呆不住了,一门心思就想往回赶。

钱扬武倒是对航行及船舶等事极有兴趣,他不愿跟着邓恒早早回来,便和钱扬威石明睿一块儿下江南了。

钱灵犀听及此不由诧异,“你说我大哥和石家表哥?”

邓恒点头,钱扬威不用说,已经历练出来了。石明睿办事老成稳重,邓恒觉得可以托付,就把此事交给他三人去办了,另安排了吉祥去代办抚恤等事。

“…你干爹说,年轻人总是要出去闯一闯的,所以他也同意让他们出去历练历练。他老人家眼下已经卸了官职,在荣阳守孝。打算等着你兄弟他们返京时再一起回来,那时真正是无官一身轻了。”

钱灵犀知道,邓恒虽是这么说,但要不是他主动提出来,钱文仲哪好意思说这话?因为这事一旦做成,不仅是钱家,连带石家也能沾光的。邓恒此举,分明是有心提携石氏家人了。

心中暗暗感激不说,却只问他,“那药方是怎么回事?”

邓恒说到此处,总算露出丝笑颜,“这事儿可真是巧了,我一回来就听说九原那边虫灾闹得厉害,可我这良莠不分的人又怎么懂治虫?于是便只好让人在百姓中查访,没想到真问到一户人家,祖上传下来个秘方,专治那虫子。于是我便把这药方买下,让人给你送去了。你可曾送到官府?”

钱灵犀当然送了,在得到方子的当天下午,她就带着熬好的汤药,并让人弄了几个简易的喷洒器,交由钱文佐钱文佑两兄弟,送到官府去了。

钱扬名自告奋勇,拿自家和严家的田地做了试验,当天就把药水喷洒下去,结果一晚上杀死行军虫无数。

这下不用宣扬,周围的百姓纷纷来他家讨要药方,钱灵犀直等了两日,看这场虫灾确实得到了控制,这才放心的收拾了行李过来找邓恒了。

眼下虽听他说得轻描淡写,但钱灵犀知道,能弄到这个药方肯定很不容易。不过她也没有细问,只将家里发生的大事小情向他叙述了一番,又问他将来有何打算。

邓恒静默了好一时,才缓缓道出心里一个重大决定,“灵犀,如果你日后会随我过苦日子,你怕不怕?”

钱灵犀淡然一笑,正要回他,却忽听薄薄的门板外头一阵嘈杂,本留下和软软一起看家的赵长生,慌慌张张的声音在外头就能听得真切,“大爷,大少奶奶,你们快回去吧,家里出大事了!”

是夜,邓恒一骑先行,带着人星夜往九原赶去。

而钱灵犀有孕在身,经不起这样颠簸,只好留下歇一宿,把邓恒手上的事情安排妥当,才缓缓乘车随后。

九原真的出大事了!

在钱家进献了治虫的药方之后,虫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莜麦的成熟也到了最关键的时候。

经过多位本地有富有经验老农的一致首肯,官府开始号召大家抓紧时间,给莜麦施最后一道肥,然后赶紧把麦子催熟,进行收割。

因为虫害的泛滥,今年的减产是一定的,老天这样晴热,备不住后面会下大雨,所以他们只能尽力保住现有的粮食。接下来的时间,还可以多种些白菜萝卜,一来养地,二来也可减轻些过冬的负担。

可莜麦要催熟,用水就一定不能少。官府当即就下了令,除了正常吃用的水,其余水源一概优先满足庄稼需要。

为了方便灌溉,也不与民争水,韩瑛下令士兵们抓紧时间去挖个渠,把流经九原的那条河水直接引到地里去。

这些天虽然因为干旱,水位下降得厉害,但还不至于造成饮水困难。上流来的水源也足够充沛,可等到士兵们拼死拼活,用两天一夜挖通了水渠后,竟然诧异的发现,上游的水位大减,根本就满足不了灌溉的需要。

士兵们可急坏了,莜麦的肥已经施下去了,要是得不到足够的水来灌溉,那他们这最后的一点庄稼也保不住了。当下不用下令,就有士兵自发的请愿往上游去找寻问题所在。

结果,他们在上游发现了一个渠,而顺着这个渠找下来,他们没有看见大片的庄稼,却是看到了一座山。

山的外头,搭着做泥活的棚子,可做些泥制品怎么要得了这许多水?这些当兵的起了疑,悄悄摸过去一看,里面虽然也有人在烧些瓦罐和陶盆,但产量并不大,而那水渠却被引进更深的山里。

他们想要进去查看,却不妨惊动了人。矿上的管事牛气轰轰的出来叫嚣,说他们这儿是通过监事院,拿了批文的。谁要查,得拿官府的行文来。

那些小兵不敢查了,但有一个从前在家里当过矿工的就私下告诉头领,感觉这里头象是在挖矿。

小头领一听,知道这事情不对劲。如果真是在挖矿的话,那应该由他们军方来负责,怎么可能就监事院说了算?

命人看住现场,他飞也似的回去报信了。这小头领留了个心眼,没敢瞎嚷嚷,只把这事告诉韩瑛身边,一个他绝对信得过的头儿了。

那人恰好就是樊泽远。

樊泽远闻言也吓了一跳,赶紧把这事禀告了韩瑛。事关重大,连韩瑛也不敢马虎,亲自点了最亲信的将士们跟他一起去查看。

结果,人赃并获了。

第584章 株连

一个天大的谎言就此戳穿,钱慧君这个对外号称是做泥壶的买卖,实质上是在挖铜矿。

这可不是件小事情,不说灭九族,抄家是一定的。万一谁在其中徇私舞弊,一样难逃株连。连韩瑛也吓得不轻,火速把现场封闭,并将一应人犯押解回了军部细审。

这帮子人敢来挖矿,无非是利字当头,可真正出了事,谁不是缩头乌龟的把事情往上推?

这样一层一层,很快就推出幕后老板了。

钱慧君和莫祺瑞,一个正在家里舒舒服服的吃着冰,一个正在酒楼里对一个新来的小戏子眉目传情,同时被抓了。

甚至都来不及辩解,钱慧君连鞋也没顾得穿上,就这样穿着一双雪白的罗袜给逮到了军部衙门里。

韩瑛是儒将,素来又怜香惜玉,可他却对如此狼狈的钱慧君没有半点怜惜。事实上,他心内恨毒了这丫头!

要不是她黑了自家岳母的财物,他至于如今过着表面还算风光,但内里却捉襟见肘的日子么?

就为了她,韩瑛不得不狠心将几个年轻貌美,却没有生养的小妾通房打发了出去,反倒是一些年长色衰,却留下子女的不得不留了下来。

从前他每天一回家就有一**唇红齿白的莺莺燕燕围拢上来大献殷勤,可如今却不得不成天对着那几张浓妆艳抹的老脸,这让韩瑛情何以堪?

要不是还有蝶舞安慰,韩瑛估计自己早该算计着让人趁着夜黑风高,把钱慧君剁成十七八块泄愤了。

如今却见她自动送上门来,还是犯下这样的滔天大罪,韩瑛心里实在是暗暗解恨,对钱慧君当然没有好颜色。

莫祺瑞那个软骨头一看出了事,立即把所有的事情往钱慧君身上推,说自己根本没钱,所有的事都是自家媳妇背着他干的。

这也是事实。他是依仗姑父之力成了亲,却并没有得到多少金钱的资助。那么钱慧君的钱是从哪儿来的?

韩瑛存了点小小私心,极力给钱慧君施压。

钱慧君一看大事不妙,顿时叫屈,一口咬定钱是从邓家来的。她知道,自己要说钱从陈氏那儿来,又得扯出好些事来。而温心媛是邓家的媳妇,说钱从定国公府来。岂不比她一个后宅妇人更有威势?

事关重大,韩瑛不得不弄个清楚。

眼下洛笙年这把保护伞是绝对逃不掉的,那邓家真的也有牵扯其中?

首先拿回来问话的是邓悯,邓悯得知此事,彻底懵了。他还以为是大哥在暗中行事,却怎么也没料到会是自己身后那个吓得雪白了脸的温心媛。而当过后知道时,他同样生出把温心媛剁成十七八块的心。

因念着亲戚情份,在韩瑛的授意下,樊泽远带人上门拿人时,悄悄给留在府中的软软递了个话。软软虽是丫头。却也知道事关重大,立即让赵长生快马加鞭的来找邓恒两口子了。

出了这样大的事。躲是躲不过的,得尽早想个应对之策才是。

在钱灵犀听说之后,几乎不用犹豫,当时就能肯定,“这事二弟不会知晓,那钱绝对是姓温的那死丫头出的,恐怕她到现在还蒙在鼓里呢!”

可眼下就是剥了温心媛的皮又能怎样?邓恒是知道事情轻重的。火速派人立即出海,要尽快赶回家去,通知邓瑾作后援。而这边。他也连夜带着人往回赶了。一定得在事情闹大之前,尽可能的把邓家的罪责减到最小。起码,不能让全家跟着温心媛那蠢货一起陪葬。

当然,还要防着钱慧君胡乱攀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