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心中大怀安慰,到底还是永琚孝顺,不枉朕多年苦心栽培,便笑着对嘤鸣道:“朕就办这一回还不成么。”

一回也顶康熙两回千叟宴了…

嘤鸣不咸不淡“嗯”了一声,便没再说什么。

第920章、弘历禅位

乾隆四十五年的大事儿实在不少,显示皇帝七十圣寿、千叟盛宴,可堪载入史册。可这一年,更盛大的是在紫禁城太和殿举行的禅位大典。

千叟宴后,弘历取出了搁在正大光明殿后的秘密立储诏书,在早朝上宣布:“皇十四子、宪亲王永琚,系皇后纳兰氏所出,本嫡长之身,幼立储君,而今二十余载,茂昭孝顺,慎勤誉蔼,深肖朕躬。昔皇祖寿六十有九,朕已古稀之年矣,即当传位太子,归政退闲!”

这话一出,满朝沸腾。

这种状况,永琚早已心里有数,立刻第一时间噗通跪下,磕头道:“儿子年轻不经事,岂能当此重任?还请汗阿玛收回成命!!”

循亲王永璋,居众皇子之长,自然少不得急忙跪上去劝:“汗阿玛龙体康泰,春秋鼎盛,何以生出退位归政之念?还请汗阿玛三思!”

质亲王永瑢、仪郡王永璇、德郡王永琳、多罗贝勒永璟、多罗贝勒永瑶、十七阿哥永玖诸子也齐刷刷跪了一整排,齐刷刷道:“请汗阿玛三思!”

弘历看着底下的儿子们,不禁长叹道:“人到七十古来稀,朕近年来,已觉力不从心。太子虽年轻,当朕当年也是二十五岁即大位!来日,还需你们辅政,尽心襄助才是!”

弘历明显早已意绝,诸子不少都察觉到了这点,只不过这场戏必须他们陪着演下去罢了!

皇帝要退位当太上皇,他们当儿子的,当然要极力挽留才行。

皇子上朝听政是历来的规矩了,除了遭了弘历厌弃的十二阿哥以及圈禁了的十五阿哥,所以皇子全都在这儿了。

皇子们劝过之后,文臣武将又跪下来一波波劝阻。

然后弘历心意已决,直接便道:“新帝的年号,朕已经想好了。太子封号宪亲王,年号便叫做‘昭宪’吧!今年是乾隆四十五年,明年便为昭宪元年!!”

永琚心下一喜,却急忙磕头道:“请汗阿玛三思!儿子年幼莽撞,实不能当此大任!”

弘历摆摆手:“谁也不必劝朕了!汝等遵旨办理便是!!”

内禅大典前七日,弘历便从圆明园启程,回到了刚刚大修完工的紫禁城。

而已经被定为嗣皇帝的宪亲王永琚,也带着福晋妻妾儿女跟着回紫禁城,暂时居在弘历藩邸重华宫中。

重华宫…嘤鸣还以为继位前,永琚要住在毓庆宫呢。

不过想到毓庆宫出了个废太子,那地儿似乎也不吉利,哪儿有皇帝藩邸重华宫来得体面尊贵?!

乾隆四十五年,九月初十,黄道吉日。

内禅大典的盛况,嘤鸣无缘一见,只能留在储秀宫中,听着那锣鼓鞭炮之声,当真响彻整个紫禁城。

三呼万岁之声,仿佛在东西六宫都能遥遥闻见。

即将成为皇后的十四福晋伊尔根觉罗氏也满面激动之色,“皇额娘,这会子,内禅大典,已经礼成了吧?”——礼成,就表示他的丈夫,已经是九五之尊了!!伊尔根觉罗氏当然忍不住内心澎湃。或者说,自打千叟宴后,皇上下旨要禅位的时候,她就晕晕乎乎的了。

伊尔根觉罗氏知道自己公公年纪大了,但也决然没想到皇上竟要退位禅让!!

爷要当皇帝了,她也当皇后了…

伊尔根觉罗氏这月余来,晕晕乎乎,然后就等到了内禅大典这一天,所以一大清早就跑来储秀宫,一直赖到现在,都快晌午了。似乎还不打算走的样子。

嘤鸣淡淡道:“差不多了吧。”

内禅过后,百官朝拜,接下来还要到奉先殿告祭列祖列宗,还得去天坛祭高神明,反正等折腾一整天。

完事儿后,基本上天也黑了。

“你要是闲着没事儿干,可以四下走走,紫禁城刚刚大修完工,还是蛮新鲜的。”——紫禁城也都全换上玻璃窗了,储秀宫比从前亮堂多了。内中装饰,也有不少新鲜玩意儿:大红呢毯铺地,踩在上头软绵绵的,丝绸与羊毛混纺的靠垫,暖煦煦甚好…

而且更令她惊异的是——尼玛紫禁城居然通电了!!

还是从前的琉璃宫灯样式,只不过里头不是蜡烛,而是灯泡了!

轻轻一拽,宫灯明亮得像个小太阳。

多少年没见到灯光了,如今见到了,还真是令人感慨颇多啊…

嘤鸣一直不关心宫外的状况,没想到工业革命已经进展到这个地步了。

转眼天色黑了下来,一盏盏灯亮了起来。

伊尔根觉罗氏感叹道:“此物可比烛火亮多了,晃得人眼睛都花了!”——伊尔根觉罗氏满脸不可思议的惊讶。

嘤鸣点了点头,的确有些谎言,灯光的柔和度上看样子还有待改善,唔…或许是琉璃外罩不太好,若是换成薄瓷,就能柔化光线了,嗯,回头叫人跟造办处吩咐一声。

这么亮的灯光,反而容易伤眼睛。

这时候,小文子打帘子进来,“给主子娘娘请安,给福晋请安。”——今日是内禅大典,弘历成了太上皇,永琚也登基了,但是嘤鸣还没有被尊为太上皇后,伊尔根觉罗氏也还没被封后,自然称呼还没变,不过也快了。

“太上皇请娘娘去养心殿。”

嘤鸣点了点头便问:“祭天回来了?”

小文子点头:“是,刚刚回宫呢。”

听了这话,伊尔根觉罗氏激动了:“爷…啊不,皇上可回来了?”——伊尔根觉罗氏急忙改了称呼,从今以后,可不能叫错了。

小文子道:“是,皇上也回来了,此刻也在养心殿中呢。”

嘤鸣侧脸看了一眼伊尔根觉罗氏:“要不你跟我一块去?”——她也等了一天了,抻着脖子盼着,也怪不容易的。

伊尔根觉罗氏急忙摆手:“太上皇只请了皇额娘去,儿媳还是回重华宫等着吧。”说着,她急忙起身做万福:“琇莹告退了。”

她倒是识趣。

养心殿,亦是灯光明亮,照得整个殿中如白昼一般。

唉,这些都是多少瓦的灯啊?真够刺眼的!!

当适应了殿中的明亮,只见那明晃晃的两身明黄色龙袍,穿在一老一少父子二人身上。

爷俩一模一样的穿着,看着还真够喜庆的!!

第921章、昭宪新帝

父子同穿龙袍、同带东珠朝珠,一模一样的朝冠并排搁在罗汉榻正中的炕几上,俱是金灿灿珠光耀眼。

嘤鸣看在眼里,忍不住觉得可乐,便上前给弘历见了个万福:“折腾一天了,可算是完事儿了!”——被伊尔根觉罗氏陪了一整天,嘤鸣被她感染,都有点着急了呢。

弘历点头:“今日大礼,的确繁琐了些。”

永琚刚刚登基为帝,但还是跟以前一样,给嘤鸣打千:“儿子给皇额娘请安。”

嘤鸣笑眯眯打量着自己儿子,伸手抚了抚他身上的龙袍,笑嘻嘻道:“你穿这身,倒是蛮精神的!”

累了一天的永琚不禁满面笑容,着实开心得不行。

嘤鸣笑着说:“你现在这幅样子,倒是叫我想起了你汗阿玛年轻的时候…”她忍不住看了弘历一眼,记得她刚入宫的时候,弘历有时候下了朝,便直接去她的储秀宫,许多次,弘历身上穿的便是这样一身明黄色十二纹章江崖海水龙袍。她很喜欢明黄色,又亮又正,穿着显白又衬气色。可惜早年做妾妃的时候穿不得。

弘历“哈哈”笑了,鸣儿给他生的三个儿子里,唯独永琚长得最像他!

永琚笑着说:“皇额娘看着眼熟,儿子却有些别扭呢。”

弘历道:“以后习惯了就好了。”

嘤鸣瞅着炕几上那一对儿金龙累丝朝冠,便道:“把这个也戴上,让我好好瞧瞧!”——只不过这两只一模一样,哪个是永琚的??

永琚直晃脑袋,“都戴了一整天了!皇额娘,您是不知道,这朝冠太重了!”比他从前的亲王朝冠重了足足一倍!!带着这么重朝冠,要完成那么多繁琐礼数,先在太和殿,对自己皇父三跪九叩,接过玉玺,再三跪九叩,然后去奉先殿,三跪九叩,祭告历代先帝,再三跪九叩,然后出宫祭天,三跪九叩…

饶是永琚年轻体壮,也有点架不住,只觉得脖子都要压断了!

嘤鸣“哈哈”笑了,皇帝朝冠极重,她自然知道。她的皇后朝冠已经够重的,但比起这个,还要轻了许多呢!饶是如此,嘤鸣还是能不戴朝冠就不戴…

可皇帝就不行了,天天上朝天天戴,真难为弘历戴了四十五年,居然也没压出颈椎病来!!

永琚捏了捏自己后颈,道:“汗阿玛今天也累得一天了,还是早早歇息吧。儿子也得重华宫了。”

弘历“唔”了一声,“时辰的确不早了,不过你不是回重华宫,而是该回乾清宫!”

永琚愣在了那里,“乾清宫?!”

弘历笑着说:“乾清宫修缮得不错,你就暂时住那儿处理政务吧。”——修缮的时候,弘历就是这个打算了。训政期间,他自然要住在养心殿,永琚就住乾清宫好了,那里宽敞又大气,无论是召见朝臣,也是召幸嫔妃,都很方便。而且距离上朝的地儿也蛮近的。

“汗阿玛…”永琚满脸惊喜之色,在嘤鸣的告诫下,永琚已经做好了当儿皇帝的准备,他忖着只不过是身上换了龙袍,住的地方从圆明园昌华宫换成了紫禁城重华宫。没想到,汗阿玛竟让他住乾清宫!!

乾清宫自古以来就是皇帝的寝宫,只不过自雍正以后,便改住在养心殿——这是为了方便处理政务。因为养心殿独立在后宫之外,属于前朝范围,内宫嫔妃无诏不得靠近。可乾清宫就不同了,皇帝的寝宫,也在后宫范围之内,因此很方便嫔妃去勾搭——这勾搭,自然影响皇帝处理政务。

雍正是个工作狂,为了不受干扰地处理政务,所以搬到了养心殿居住,乾清宫一度闲置了下来,成为了办家宴的地方。倒是可惜了那么偌大的华丽宫殿了。

其实乾清宫才是紫禁城的核心,它处于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与保和殿、太和殿、中和殿这三大殿处于一条线上。其地理位置,自然是尊贵无比的。占地规模也比养心殿大不少呢。

所以永琚才忍不住激动。若能住在属于皇帝的寝宫,他当然也不愿住重华宫。重华宫虽好,哪里及得上乾清宫呢?!

“福晋还住在重华宫,儿子住乾清宫…”——这叫永琚稍稍觉得有点违和。

嘤鸣便笑着说:“这个你倒是不必急,让琇莹暂且委屈几日。反正你汗阿玛的嫔妃也不多了,我把她们调到西六宫居住,让整个东六宫便都空出来。到时候琇莹自己喜欢那个宫,让她自己挑。”——这意思是,东六宫给永琚后妃们居住。反正永琚的妻妾不多,哪怕只有东六宫,也是相当足够了!其实细细一算,永琚的嫔妃数量,比他老子还要少呢!!

永琚忍不住笑逐颜开,他急忙道:“多谢汗阿玛、多谢皇额娘!!”

永琚仿佛疲惫一扫而空,欢欢喜喜往乾清宫而去了。

嘤鸣心想,弘历对永琚,比乾隆对嘉庆可要好多了,记得历史上,乾隆是八十五岁才禅位,而且禅位之后,嘉庆也只是住在毓庆宫而已。比起悲催的嘉庆,永琚这个昭宪皇帝,也要幸福多了,哪怕一样上有太上皇训政,起码他过得像个皇帝了!!

嘤鸣笑眯眯拿出自己烹煮的红枣枸杞茶,倒了满满一大碗给弘历,打趣道:“太上皇辛苦了,喝碗红枣茶润润喉吧!”

弘历笑呵呵接过来,喝了一口,便道:“永琚在你我面前,还像个孩子似的。”

“是啊,他还是太年轻了些。”——二十五岁,在后世,不过刚刚毕业步入社会,菜鸟一枚。可在大清朝,却已经登基为帝,御极天下了。

弘历道:“在我们面前,他自然还是孩子。但这孩子处理起政务来,不必朕当年逊色!朕瞧着,永琚从盛京回来之后,着实长进了不少,沉稳了不少!”

盛京之行,京旗回屯,虽然惊险不少,可收获也不少呢。嘤鸣含笑颔首,“弘历,新修缮的紫禁城我觉得挺好,只是…我还是更喜欢圆明园。”海晏堂窗明几净,大大的窗子,就是比宫里好多了。

“不急,朕已经下旨,把圆明园也安上电灯。等咱们回去的时候,也是这么亮亮堂堂的。”弘历笑着轻轻拍了拍嘤鸣的肩膀。

就是不晓得什么时候能回去…

嘤鸣心里暗自嘀咕了一句。

第922章、太上皇后

禅位第一个晚上,弘历嘤鸣老夫老妻早早歇下了,因为忙碌了一整日,弘历这老身子骨也有点招架不住,着实累了,也没做点夜间活动,便酣睡了。

乾清宫。

这里才是紫禁城的核心,面阔九间的恢弘殿宇,比养心殿都要宽敞许多呢!!

这里,就像是圆明园中的九州清晏!!

看着这座殿宇,永琚心中便忍不住心潮澎湃。

太监孟禧弓着身子,滴溜溜上前,谄笑道:“皇上,您是就此歇息呢,还是召哪位福晋格格侍寝?”——毕竟还都没册封,孟禧自然不敢胡乱改称呼。

永琚深吸了一口气,“请嫡福晋过来吧。”

“嗻!!”

回到重华宫后,伊尔根觉罗氏就一直在等着自己丈夫回来,侧福晋崔佳氏、侍妾赫舍里氏、侍妾侯佳氏等也都在伊尔根觉罗氏殿中,陪伴等着,因为她们也想看到自己丈夫成为皇帝的样子。

就在这个时候,孟禧来了:“皇上请福晋去乾清宫一叙。”

伊尔根觉罗氏一惊:“乾清宫??”

孟禧笑容灿烂:“是,皇上登基了,以后自然要住在乾清宫。”

伊尔根觉罗氏顿时惊喜无比:“太皇上对皇上果真极好。”

侧福晋崔佳氏笑着道:“今儿是登基头一天,皇上果然惦记这福晋…哦不,妾身该改口叫主子娘娘了呢!”

伊尔根觉罗氏脸色一板,立刻道:“还是等圣旨下了,妹妹再改口不迟!否则要置皇额娘于何地呢?”

现在,嘤鸣才是主子娘娘呢。这宫里,又怎么能有两个主子娘娘呢?

崔佳氏讪讪笑了。

伊尔根觉罗氏理了理衣袖上的褶皱,淡淡扫了一眼满屋子的女人,端着脸色道:“妹妹们回房歇息吧。”说罢,她带着淡淡的自矜,乘坐肩舆,一路往乾清宫而去。

深夜的乾清宫,灯火明亮。

伊尔根觉罗氏看着这座尊贵而华丽的殿宇,满脸喜色盈盈,她盈盈俯身下来:“给皇上请安,皇上万福金安!”

永琚上前亲手扶起了自己的结发妻子,“今儿忙活了一天,这会子才总算有空闲。你也等了一天了吧?”

伊尔根觉罗氏含羞颔首:“铮儿一整日都在嘟囔,阿玛去哪儿了。妾身纠正了好几遍,以后可得改口叫‘汗阿玛’了呢!”

永琚心下愉悦万分,对于自己唯一的嫡子,永琚一直很喜欢。便笑着执了福晋的手,道:“明日早朝,朕会下旨,尊皇额娘为太上皇后,封你为皇后。”

虽然这都是理所应当的,伊尔根觉罗氏还是忍不住欣喜异常,她急忙屈膝,柔声缱绻地道:“那臣妾多谢皇上了!”

永琚笑着说:“你暂且在重华宫委屈一会儿。过几日,东六宫也会腾出来,倒时候随你挑选喜欢的宫殿!”

伊尔根觉罗氏听了这话,不禁一喜,她脑子一转,立刻便明白这是谁的意思,她笑着道:“这必定是皇额娘的意思,皇额娘对臣妾果真极好。”

永琚笑着颔首,便握着伊尔根觉罗氏的手,一起走进里头内寝殿中…

夫妻琴瑟和弦,自是不必多说。

翌日天蒙蒙的亮的时候,枕边人一个骨碌爬了起来,把嘤鸣也给碰醒了。

“朕得去上早朝了,你接着睡!”弘历习惯般说出了曾经每天都说的话。

嘤鸣顿时一懵:“你都是太上皇了,还要去上早朝??”

弘历神色一呆,旋即苦笑了笑,“瞧朕这记性!”他拍了拍自己脑门,长长道:“是啊,朕是太上皇了,以后不用早起去上早朝了。”说着,他一骨碌,又钻回了温暖的被窝里。

嘤鸣看出了弘历的唏嘘落寞,突然一下子不用上朝了,其实弘历也很不适应的。

嘤鸣笑了笑,便伏在他怀中,笑眯眯说:“如今都是九月了,九月的早晨,可冷飕飕的呢。能睡个懒觉不是很好吗?”

“好!”弘历笑呵呵轻轻拍了拍嘤鸣的肩膀,“以后,朕陪着鸣儿睡懒觉!”——年轻娇美的小妻子在怀,软玉温香的,其实倒也蛮不错的。

可是猛地如此,弘历忍不住惦记着,便喃喃道:“永琚头一次上朝,不会出什么岔子吧?”

嘤鸣淡淡道:“难道还有人敢给他找茬??”

弘历笑着摇头:“那倒是不至于。”

“那你就不用担心了,有些事儿,得让他自己适应才是。”

如此说着,到底是睡不着了。在被窝里躺了一会儿,嘤鸣与弘历便双双起床盥沐更衣了。

永琚第一日上早朝,下达的第一道旨意,便是尊嘤鸣为太上皇后,封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为皇后。

旨意一下子便传遍了六宫,嘤鸣也开始着手安排东六宫的嫔妃挪宫了。

她这个太上皇后住储秀宫,怡贵太妃住旁边的咸福宫,其妹慎太嫔跟着住在偏殿,然后在塞上个新嫔曾氏;翊坤宫原本是顺妃的寝宫,如今是顺太妃了,东西偏殿塞上芳嫔陈氏和恭嫔林氏;长春宫是元后富察氏的寝宫,一直不住人,如今叫豫妃和婉妃住进去——没办法,两个贵太妃、四个太妃,在加上她这个太上皇后,势必没法让太妃以上的嫔妃都居正殿,只要委屈豫妃和婉妃共住一宫了。

永寿宫则给庆妃居住,偏殿塞上她妹妹吉嫔;启祥宫原本就是愉贵妃的寝宫,秀嫔跟着住也就是了。至于剩下的贵人、常在,随便每宫塞俩就是了。

安排方案给出,倒是无人敢有异议。豫妃和婉妃性子都不错,愿意住一块儿,其余人自然更不敢有什么意见。

如此,花了三天功夫,终于把东六宫腾了出来。

新任皇后伊尔根觉罗氏也美滋滋搬进了东六宫之首的景仁宫——景仁宫不但华丽宽敞,而且距离乾清宫也是最近的…

然后伊尔根觉罗氏安排侧福晋崔佳氏住承乾宫,侍妾侯佳氏住景仁宫旁边的延禧宫,二阿哥绵锌的生母赫舍里氏住永和宫,苏尼特氏、梁氏住钟萃宫,失宠了的尤弱水与另外两个不怎么得宠的侍妾方氏与纪氏住在了最偏僻荒凉的景阳宫。

东六宫就是这么被塞满了。

因为这些女人都还没定下位份,哪怕是独住一宫的几个,也不敢直接住进正殿,都暂居在偏殿,等着昭宪皇帝陛下的册封旨意呢!

第923章、昭宪帝嫔妃

刚刚登基的永琚很是勤勉,每日早朝,每日给她还有弘历晨昏定省,凡重大朝政无比前去养心殿求教弘历,儿皇帝的姿态摆得跟正。

对此,弘历这个太上皇很是满意。

转眼,已经是雪花纷纷的十月了,入了冬,天就更冷了。

嘤鸣熬了浓浓的红枣茶,亲自送去养心殿,给太上皇和皇帝爷俩享用。

养心殿暖阁中,暖烘烘的,弘历正盘腿坐在罗汉榻上,一板一眼地指导儿子如何当皇帝,如何处理眼下这封奏折上所书政务。

“额森特此人虽然骁勇,然贪功冒进,决计不可为主将!而超勇侯海兰察用兵,在平金川之乱上,甚善用火器,又步步稳扎稳打,确系大将之才…”

永琚站在一旁,低头,唯唯诺诺。

“先歇歇吧——”嘤鸣笑盈盈走了进来。——她虽然不了解政务,但也知道,内战外站,从未消停,当皇帝,最少不得的,便知人善任,尤其是将才上。

八旗子弟虽然读书不行,但猛将如云,弘历方才口中评价的二人,也算是后起之秀了,一等男台褚勒?额森特、超勇侯多拉尔?海兰察,俱是善战之将。

看到嘤鸣到来,永琚似乎松了一口气,从下朝来到养心殿请安,汗阿玛就一直哆哆哆说到现在,永琚觉得自己耳朵都要长茧子了。汗阿玛说得那些都对,只不过这些他心里自然有数…可偏偏又不敢打断自己老子的话,永琚端的是郁闷。

喝了一大碗浓浓的红枣茶,永琚忙道:“汗阿玛刚才说的,儿子都记下了。这就叫人拟旨颁布下去。”

弘历满意地点了点头,又严肃地道:“朕听说有人弹劾江浙巡抚王亶望在海塘工程中弄虚作假、中饱私囊,这事儿得好好查查,遣个得力的人去!”

永琚道:“儿子瞧着和珅很是敏睿,为官清廉,但又恐他年轻,难以当此大任…”

嘤鸣嘴角抽搐,和珅清廉??这话要让后世的人听见了,只怕要笑掉大牙了。

额…不,和大人一开始的时候好像的确蛮清廉的,是后来才被腐蚀的——这会子就骂他是贪官,似乎早点了。

弘历略一思忖,便道:“和珅有些才干,叫他出去历练历练也好!”

“汗阿玛所言甚是,儿子记下了!”永琚面露喜色,他早就想重用藩邸旧臣了。和珅不过是抛出来试探的罢了。

爷俩说得甚是带劲儿,可朝政这些复杂的东西,嘤鸣偶尔有能听懂的,可大半都是云里雾里,坐了半个时辰,便起身道:“得了,你们谈,我回储秀宫了!”——哆哆哆说个没完没了,你们没说烦,老娘我都听烦了!

弘历这才意识到自己只顾着政务,着实忽略了嘤鸣,便忙笑着道:“已经谈完了,剩余的都是些小事儿,让永琚自己看着办也就是了!”

听了这话,永琚也是一喜,忙道:“皇额娘留下陪陪汗阿玛吧,儿子也该回乾清宫了。”

嘤鸣分明感觉到,永琚走得很开心,脚步都轻快了三分。

嘤鸣不免唏嘘,便对自己老头子道:“我怎么瞧着,你现在除了不上朝,跟从前也没什么区别!”——以前弘历就是这么教永琚朝政的,如今还是如此…

弘历端起宫碗,喝了一口红枣汤,笑着说:“永琚还太年轻,离不开朕。”

是谁里不开谁呀!我怎么瞅着,永琚巴不得离开你呀!!嘤鸣心里默默吐槽,突然觉得自己儿子挺可怜的。

“趁着朕老骨头还能动弹,朕得多教他才是。”弘历如是说。

从小到大,你也没少教…嘤鸣撇撇嘴,有气无力地道:“是、是!还得太上皇您老人家训政呢!”

其实她早就料到了,哪怕当了太上皇,弘历还是不肯放下手中的权利。

而养心殿,也依旧还是紫禁城的权利中心。

永琚晚上睡在乾清宫,白天除了上早朝,其余时间都泡在了养心殿,凡内外要务,务必请示太上皇。

父子之间,看上去倒也和谐。

弘历也很满意,而嘤鸣暗地里瞅着,却瞧出,自己儿子好像瘦了些…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