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瑶坦然道,“你要是觉得受之有愧,白天可以到这边帮忙做活还债。”

崔筠却深深地看了眼林瑶,头也不回的拿着吃食跑了。

第37章

曹嬷嬷见林瑶就这样把崔筠放走了, 想起那银子就有些心疼,主要是他们现在的日子很拮据,道, “夫人, 那可是六十两银子加一对东珠耳环呀, 就这么没了?”

林瑶却道,“银子没了再赚就是, 再说他这么小的孩子,我留他在府中,他又能做什么活儿?”

曹嬷嬷一想还真是, 就是心疼银子,当然还有些生气崔筠的不识抬举,道,“夫人是好心, 可是也没见他说一句感激的话来。”

林瑶倒是没有想太多,一个孩子父母双亡, 唯一的亲人又要他的命,一路亡命天涯的,那还是从一个锦衣玉食,估摸着连铜钱都不会数的天之骄子, 一下子就变成路上的乞丐, 想来也是十分的艰难, 没有垮掉, 还知道护着自己的妹妹,已经是十分的难得了。

凭着这样的毅力和心智, 也怪不得后面会成为能被史书记上一笔的人物。

林瑶笃定的说道, “他会回来做活儿的。”

曹嬷嬷半信半疑, 但是也不敢多说了,怕是惹的林瑶伤心,毕竟这银子如同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

几个人收拾了一番,就出发去了京城。

路上厨娘陈氏道,“夫人,您说这第二道菜是什么?”

别说是陈氏了,大家昨天回去都也都琢磨了一个晚上,曹嬷嬷道,“昨天是鱼丸,那这次应该是肉了,毕竟要有鱼有肉不是?”

陈氏一听,激动的拍大腿道,“对,嬷嬷高见,那会是什么肉?”

香菱比起茂春要腼腆的多,不大爱说话,但是见大家都讨论了起来,气氛十分热烈,忍不住加入进来,说道,“肉里里面最出名的就是红烧肉了,会不会是红烧肉。”

“香菱,我知道你喜欢吃红烧肉,但不能这么片面,除了红烧肉还有其他的,比如东坡肉,还有八宝烧腊,烤乳猪之类的。”陈氏毕竟是厨娘,一下子就报了好几个菜名。“其中烤乳猪最是好吃,皮酥脆,肉柔嫩,咬一口就直接融化在了嘴里。”

虽然都吃过早饭,但是听陈氏这般说,都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我还没吃过烤乳猪呢,夫人,真的这么好吃吗?”

林瑶看着一堆人馋嘴的模样,笑道,“以前曾经吃过一次,是挺好吃的,齐民要术里说过,色同琥珀,又类真金,入口则消,壮若凌雪,含浆膏润,特异凡常也,说的就是烤乳猪。”又道,“看来要带你们吃一次,不然都跟没见过世面一般的。”

大家想了许多菜肴,结果到了向宅里,向东至打着哈欠,道,“今天就做个素菜吧。”

林瑶,“……”

厨娘陈氏在一旁忍不住问道,“向老爷,您这不是匡我们夫人吧?这素菜不是最简单,都不需要我们夫人动手,让我来做就行了。”

向东至道,“那不行,须得你们夫人自己动手。”说完就又跑到屋里去睡觉了。

一时院子里剩下林瑶等人,不同于陈氏的欣喜,林瑶却是露出沉思的神色来,曹嬷嬷见状,道,“夫人,可是有什么不妥?”

“其实比起荤菜,素菜才是最难的。”

“夫人,为什么这么说?”

“肉本身就有鲜香的味道,加上各种调味料,味道就十分丰富,就算做砸了,还有鲜香这两个味道保底,但是素菜却不同,吃的就是菜本身的原味,调料不宜过多,不然会喧宾夺主,但是如果什么都不加,又会十分单调乏味。”林瑶解释道。

陈氏叹了一口气,她做一些粗浅的东西还好,再讲究一点就有些难了,道,“奴婢可真是愚钝,哎,要是巧儿姑娘在就好了,肯定能帮上夫人。”

以前在尚书府里管着厨房的是巧儿,正是赵沫的娘子,林瑶离开尚书府的时候,巧儿恰巧回了娘家,自然没有赶上,再后来林瑶想着赵沫还在王正泽跟前当差,总不能因为自己的原因就让夫妻俩分开,就没有找过巧儿。

“这还难不到我,走吧,买菜去。”林瑶沉稳的语气顿时就稳住了大家的心。

厨娘和香菱在屋里收拾厨房,虽然昨天清扫过一次了,但是隔了一天,自然要重新擦洗一遍,而且还要为了做菜做一番准备。

林瑶带着曹嬷嬷去了集市,这会儿已经是初冬了,能选择的素菜不多,大多数摊位前只有菘菜(白菜)和青白芦菔(萝卜),还有一些晾晒的蔬菜干。

“夫人,不如做菘菜吧。”

林瑶看了半天也没别的,点了点头道,“那买了两颗菘菜。”

等着回去的还是路上却很看到一群人围在一个摊位上,不知道谁喊了一句,“看什么看,你们买的起吗?快让开!”

其中有个人听了显然有些生气,呸了下,道,“怎么就买不起了,给我来两根胡瓜!”

“两根胡瓜二两银子,来这里交钱。”

“你怎么不去抢!”

“我一个暖室一天就烧多少柴?原本卖到一条胡同都是五两一斤,因为卖相不好,这才降到这个价格,还嫌贵?都说了吃不起就不要挡路,滚滚!”

众人悻悻然的散开,林瑶走过去一看,果然看到清脆嫩绿的胡瓜摆在外面,居然还有藿菜,一旁的曹嬷嬷高兴的说道,“夫人,咱们买藿菜吧,这个炒起来比较好吃。”

自从入冬之后,已经很少吃到这种新鲜的蔬菜了,不说这次的试菜,就是自己也想买一些回去吃。

就在这时候,突然来一个男子,喊道,“都让开,这些我们王老爷都要了。”

林瑶皱眉,看到那人丢了一个钱袋就把菜都搬走了,只看到手上戴着一个印着福字的金戒子,看起来一副暴发户的模样。

等着回到了向宅,林瑶洗了手,系上了围裙,把洗好的菘菜用手撕开…… 素菜做起来很快,不到半个时辰就已经炒好了。

向东至觉得还没睡够,就被林瑶喊起来试菜,脸上带着不耐烦的神色来,只是等着吃了第一口菜,脸上的神色顿时就一凛,随后又吃了一口,道,“你在菘菜里加了什么?”

林瑶道,“虾皮。”

向东至突然就笑了起来,道,“果然,这股鲜味是虾皮的味道,那为什么里面见不到?”

林瑶道,“放入虾皮是为了提鲜,炒完之后自然就挑出来了。”

向东至点了点头,“用的是猪油?”

寻常炒菜都会用茶油,但是偶尔也会用猪油炒菜,林瑶道,“一勺茶油加上半勺的猪油,这样刚好可以用猪油的味道提香,还不会油腻。”

“手撕的?”

“是,手撕的口感会比刀切的更好。”

向东至道,“这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说完见林瑶点头,忍不住一直摇头,道,“可真是了不得!”

林瑶让陈氏拿了一碗白饭出来,道,“向老先生,这炒菘菜最好配着白米饭吃,这才完美。”

向东至倒也没有客气,配着菘菜,满足的吃完了一整碗的米饭,等下放下筷子,道,“你这菜其实可以更好吃,炒的稍微老了一些,还有应该在最后加两滴陈香醋,这样可以让菘菜保留清爽的味道。”随后道,“你明日过来的时候先去集市上买了祭品过来,我们要先拜过祖宗,才能行拜师之礼。”

林瑶震惊的看着向东至,道,“老先生,不是还要试一道菜?”

向东至看着林瑶笑,道,“林夫人,您可是天生的厨子,老夫这许多年来也是见过不少的人,却没见过夫人这般天资的,一点就通,既然如此,何必又拘泥于规矩?而且林夫人就是老夫这些年来一直在找的向家菜的传人。”

林瑶还是觉得有点不敢置信,主要觉得自己也没费什么心力,当然并不是说她没有认真去做,而是对于她来说,做菜是最轻松的事情。

“夫人,您不要发呆呀,快喊了师父。”一旁曹嬷嬷惊喜的说道。

林瑶这才回过神来,恭敬的喊道,“徒儿见过师父!”

向东至忍不住哈哈大笑,这个笑容好像是扫去了常年挂在脸上的阴霾,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道,“还没行拜师礼,现在不用喊。”话虽然如此,但是显然很是受用,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

自从上次惹了太后生气之后,皇帝一直谨小慎微的哄着太后,不离左右的陪着,终于让太后重新高兴了起来。

这已经是过了半个月之后的事情了,随着第一场冬雪来临,太后的生辰也快到了,京城里的那些公侯之家,能入宫的诰命夫人们都在准备贺礼的事情,据说银楼里金雕菩萨等但凡跟寿礼沾边的东西都已经卖断货了。

皇帝为了给太后筹办寿宴,也是亲力亲为的,十分的忙碌。

只是每次去看太后,都会看到太后身边有个妙龄女子,一来二去的,他就明白了,太后根本就没有死心,还是想要趁着办寿宴给他定下来皇后。

皇帝甚至还是见了几次齐如珍,他能看出来太后显然最喜欢齐如珍和那个杨小姐,因为两个人出现的次数最多。

这让皇帝很是不耐烦,敷衍了几句出来,也不坐龙撵,一个人静静的走回去,李苋看在眼里,不知道怎么,居然觉得皇帝这背影居然带着几分落寞。

第38章

林瑶把开业的日子定在了下个月的八号, 正是黄道吉日,宜开张,火锅的锅子比较特殊, 需要特别定做。

虽然之前做了一批, 但是远远不够,找到了上次的铁匠,加了银子让他赶制出来, 那铁匠也知道林瑶是个守信的主顾,毕竟之前给她做过,比林瑶还起劲儿,马上就喊了自己两个在外开铁匠铺的儿子回来帮忙,说好五号之前交货。

除了锅子,还有要定下食材的供应商贩,招收店小二和后厨的人,好在她在杭州开过几个绸缎庄,虽然不是食府,但开门做生意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当然, 现在还有个师父在旁边教导, 向老爷子经验丰富,又有许多人脉关系, 她一边摸索一边学,倒也顺利。

晚上把新送来的桌子摆好, 林瑶就准备回去了, 对着向老爷子说道, “师父, 我先回去了, 您可不要再去喝酒了。”又道,“藤壶里有热水,炉子上放着冰糖梨水,要是咳嗽的厉害就喝一些。”

向老爷子正躺在炉子旁边的躺椅上盘核桃,听了林瑶的话,冷着脸道,“你一个做徒弟倒是管起师父的事情来了。”

林瑶却像是没看到向老爷子的脸色,坚持道,“师父,您听到了吗?”

“没有!”

林瑶就走了进来,她因为要出门了,已经穿戴整齐了,身上还披着灰鼠皮的裘衣,站在炉子旁边颇为炙热,她却忍住,道,“师父,您可是还欠着我的钱呢,您要是有个好歹,您这铺子可就归我了。”

“你敢!”

“师父,你都敢这么糟蹋身体,我又有什么不敢的?”

林瑶一开始也不敢说,毕竟是自己的师父,但是刚拜师没几天,向老爷子就因为宿醉,躺在门口睡觉,好在那天被邻居发现了,这才及时被抬了回去,不然在这么冷的在外面睡一觉,几乎可预见人肯定不行了。虽然后来请了郎中吃药,花了不少银子,都是林瑶垫的钱,只是咳嗽一直没好利索。

向老爷子哼了一声,转过身子,背对着林瑶。

林瑶,“……”

“夫人,该走了。”

林瑶道,“师父,您不说我就当你答应了,张山夫妻俩就在西屋,您有事喊他。”自从发生那件事之后,林瑶就把张山夫妻来喊来,住在西屋里,这样方便照看向东至。

等着林瑶走后,向东至转过身来,忍不住骂道,“我可真是收的好徒弟,还敢管着老子…… 咳咳咳。”

向东至咳得不行,赶忙就起身盛了一碗冰糖水来,吹了吹就喝了一口,顿时就觉得嗓子舒服了不少。“不说好好学做菜,竟往这些花里胡哨地方下功夫…… 嗯,不过倒是有些用处。”

张山家的听到咳嗽声准备过来询问,恰好就在门口听到这话来,忍不住捂着嘴笑,想着这老爷子就是嘴硬,其实心里高兴着呢。

林瑶回到了别院里,已经是掌灯时分了,累的不行,梳洗完坐在椅子上算账,结果差点睡过去,曹嬷嬷就说道,“夫人,您这样下去也不行,不如我们搬进去如何?”

当初住到别院里是因为没有去处,而且既然要和王正泽和离,自然不想离的太近…… 现在却是不一样了,拜了向东至为师,还要开酒楼,都是京城里,住在郊外不方便。

林瑶一想到离开别院,很是不舍,道,“开始住在这里的时候,还觉得太安静了一些,现在住习惯了,倒是觉得京城里太闹腾了,而且我喜欢喝这里的泉水,城里的井水不好喝。”

曹嬷嬷也是感同身受,这别院里,山好水好,景色也没的说,住习惯了就很舍不得离开,道,“那再等等吧。”

好在林瑶是隔着一天去向宅的,她一直觉得向东会很严格,毕竟这许多年来都没收过徒弟,但是入门之后发现,向东至却很宽容,一天学一个菜,她做个三四次就给通过了。

其实林瑶根本就不知道,她以为简单的菜,别人却是要学几天才能掌握住,那向东至自然也没什么好说的。

第二天林瑶难得睡了一个懒觉,起床之后就换了常服,屋里点了地龙,十分的暖和,茂春端了一盘蜜桔进来,两个人一起剥了橘子吃。

这橘子很甜,林瑶慢悠悠的吃着,居然也吃了两只。

茂春回去探亲,回来的时候整个人都瘦了一圈,林瑶问了才知道原来是祖母病了,一直在伺疾,最近好转了才回来。

茂春的祖母一直很疼她,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因为家里没钱而把她给卖了,好在茂春运气好,给林瑶看中,当了贴身丫鬟,倒也没受过苦。

提起祖母,茂春眼眶就红了,道,“说奴婢这年纪,别人都好几个孩子了,就希望看着奴婢嫁人。”

茂春比林瑶小个几岁,早就过了成亲的年纪,林瑶原本想给她找个婆家的,但是茂春死活不愿意,许多人做到大丫鬟其实都不愿意嫁人了,大丫鬟活儿少,月例高,只要主子不嫌弃,吃穿用度到倒堪比普通人家的小姐了,林瑶也就不强求了。

茂春道,“但是夫人,奴婢从来没有后悔过,跟着您,奴婢过的自在着呢。”

林瑶知道这是茂春的真心话,道,“好,你们都想赖着我,我就勉为其难的收下了,也就多一张嘴的事情。”这你们自然还包括曹嬷嬷,香菱等几个仆妇们。

“哎,夫人!”

林瑶忍不住笑,茂春也跟着笑,顿时这气氛就变的活络了起来。

两个人说话这会儿,就听香菱进来通禀道,“夫人,隔壁的云五爷来了……”说道这里踌蹴了,又道,“襄阳郡主也来了。”

林瑶奇怪,道,“他们怎么凑在一起的?”

香菱想起那两个人见面,就好像看到仇人一般的,搞的气氛压抑,她都不敢说话了。

这边待客的厅堂里,因着男女有别,中间用屏风隔开,但那自然是给外人看的,只要歪下身子就可以看到对方。

两个人异口同声的说道,“你来干什么?”

随即又都别开脸,不愿意说话了。

又过了一会儿,齐如珍率先开口道,“听说最近国公夫人一直在相看女子,看来五爷的好事要近了。”

因着太后过寿,许多京城外的功勋之家,又或者官宦世家的诰命夫人们,凡事能入宫的贺寿的贵人们都涌入了京城里,有些事儿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比如太后大办寿宴是为了给皇帝找个合适的皇后,而其他人入京也是为了给还没定下婚事的子女相看亲事。

这京城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国公夫人就好像终于找到机会一般,这些日子不是在家中招待访客,就是出门拜访去了。

“你不要胡说!”

云付不是不会说话,只是不愿意计较而已,但是对着他格外讨厌的齐如珍,语气也就很不客气了,道,“我也听说,杨家大小姐又给夫家生了一个儿子,太后听到后就招杨三小姐在宫里住了好几日。”

太后是非常喜欢齐如珍的端庄和能干,但是她如今更想要个孙子,杨家女能生实在是太诱人的条件了。

两个人各自被戳破伤心事,一时都气的牙痒痒,但齐如珍面上却是如常,叫人看不出来,而云付却是把所有心情都挂在脸上。

林瑶过来的时候就看到云付气的脸通红,在瞄了一眼齐如珍,却是神色如此的端坐着喝茶,一举一动皆是大家闺秀之态。

不知道为什么,这些日子没见,行止好像越发端庄得体了,听说她时常被太后召唤入宫,想来也是耳濡目染,这是好事要近了?

云付看到林瑶,道,“林夫人!”

林瑶最近很忙,要跟着向东至学做菜,还要准备酒楼的事情,自然就瘦了一些,这会儿穿着一件镶狐狸毛边的十样锦比甲,下面穿着一件锦缎的水红色马面裙,娇俏而秀丽,这身衣裳比起夏日已经是十分厚重了,但是依然显得腰肢柔软,身姿窈窕。

云付就想起齐如珍嘲笑他的话来,说他喜欢林瑶……

林瑶款款而来,肤白如雪,朝着云付笑了笑,云付脸一下子就红了,居然有些不敢直视林瑶。

云付表情外露,齐如珍又是知道内情,自然就看出来了,忍不住想着,不过一个下堂被休弃的女子,居然入了云付的眼,虽然身为宁国公府的小儿子,但是行止做派却是对不起和宁国公府的名头。

宁国公夫人还想着给他找个门当户对婚事呢,谁会瞎了眼把女儿嫁过来。

林瑶见到两个人凑一起就有些头疼,要不是云付许久没来了,她都想找借口就不见客,也是奇怪,两个人偏偏一同来访的?

云付就是来蹭饭的,和林瑶闲聊了几句,知道今天午膳做了他最喜欢吃的红烧羊肉芦菔就高兴的去隔壁用膳去了,倒也忘了之前看到林瑶脸红心跳的事情,他的快乐如此简单。

林要见厅堂内只剩下齐如珍一个人,倒也松了一口气,闲聊了几句,齐如珍就把来意说了,“给太后娘娘的贺礼是双面绣的屏风,但是有个地方一直秀不好。”

齐如珍绣的是凤游九天图,一直绣不好的是凤凰的眼睛,之前也不是没有绣过,但是这一次无论如何都觉得不合适。

她听闻林瑶的女红非常好,在杭州的时候还是靠着女红开了绸缎庄。

其实她也没想过林瑶能真的帮上忙,毕竟很多时候传闻都是夸大其词,在她看来林瑶或许女红不错,但是能把生意做的那般好,都是因为当时其夫君是杭州知府的原因。

“哦,让我瞧瞧。”

林瑶练女红都是因为这女子必学的,其实学的时候很痛苦,师父虽然说她天分很高,但是比起让人享受的美食,她实在是喜欢不起来,还觉得很枯燥。

齐如珍的婢女紫竹就端了一个绣品过来,上面还盖着布,显然是为了防尘用的,一副好的绣品少则要半个月,多则一年也有,要是没有布盖着,很容易脏。

等着掀开盖子,大家都出赞叹之色来,茂春道,“夫人,这凤凰好像真的一般,栩栩如生。”

曹嬷嬷说道,“这配色可真漂亮。”

齐如珍十分的得意,但是面上却是不显,她在烹饪上没有什么天分,这让她一直耿耿于怀,总觉得输给林瑶很丢人,而这一次过来,虽然说求助林瑶,但其实也知道林瑶帮不上什么,是带着几分炫耀的心情来的。

茂春赞叹完马上就接了一句,“只是不如我们夫人绣的好。”

齐如珍皱眉,一旁的江嬷嬷道,“饭可以乱吃,但是话不能乱讲,茂春姑娘,我们小姐可是师从于李大家,那可是临江双面绣的第五十六代传人。”

茂春咦了一声,满脸的疑惑的说道,“不对呀,您说的是临江杞县的李红?据我所知李大家只收了两个徒弟,一个是她的娘家侄女,还有个就是我们夫人,什么时候有多收了个徒弟?”

江嬷嬷顿时就傻眼了。

第39章

“茂春姑娘, 你怕是不知道,那李大家在外面还有许多不记名的弟子。”

茂春就有些生气了,道, “江嬷嬷,奴婢打小就跟着我们夫人, 是跟着她去拜师的, 怎么会弄错。”

江嬷嬷不敢置信的去看林瑶, 见她神色从容,只觉得心中咯噔一下的,马上就意识到自己可能说错话了。

果然听林瑶沉着的说道,“师父说我算是她的关门弟子了, 之前还有个师姐是师父的是外甥女,不过师父盛名在外, 许多人慕名来拜师, 师父祖上规矩多,也不是谁都能拜的, 但是那些人又十分的诚恳, 皆是名门大家,吃罪不起,最后说好只教技艺,却不记名的。”

江嬷嬷只觉得林瑶看似平静,但每句话好像都在反讽她的自大。

一时场面有些尴尬,齐如珍突然发难道, “江嬷嬷, 林夫人向来言而有信, 又怎么会让身边的丫鬟拿这种事说笑?”随即对着林瑶说道, “林夫人, 是我没管束好下人,让您见笑了,回去一定要好好罚罚她。”

等着她们走后,茂春气道,“夫人,奴婢真是不喜这个郡主,一直都有些高高在上的,那个江嬷嬷也是,狗眼看人低。”

林瑶道,“她父亲是魏国公,当初立国的时候封了十三位公侯,都是赫赫有名的名臣能将,到了如今还延续下来的公侯爵位也就几个了,可见门第之高,而且她故去的祖母是景福公主,这郡主称号还是景福公主在世的时候给她求来的,这般金枝玉叶的出身,在她眼里,我一个小小的商贾之女,还是个下堂女,确实是叫她瞧不上,可以说,她还能赏个脸来咱们府上做客,已经是难得了。”

茂春很不服气,道,“谁稀罕,反正奴婢就是不喜欢她。”

“我也不稀罕,所以你瞧我理她吗?”

茂春一想,还真是,林瑶对齐如珍一直都是淡淡的,疏离而客气,不会像对云五爷那般,两个人有说有笑的。

一想到刚才江嬷嬷那脸色,还有齐如珍训斥江嬷嬷的模样,忍不住笑,道,“夫人,您看到那江嬷嬷脸色了吗?”

“还笑,走吧,用午膳去。”

今天的午膳是红烧羊肉,酒楼营业在即,自然要找好货源,在向老爷子的牵线下,林瑶找到了一个羊肉的供货商,他家在辽东郡有个大牧场,辽东郡的羊肉运到京城来最少要半个月的路程,那价格自然要比附近的贵,但是林瑶吃了一口那边的羊肉就直接定了下来了。

那边的羊肉柔嫩,鲜香,最重要的是没有膻味。

林瑶付了定金,那边也是大方,直接送了五只羊来,说是送给林瑶吃的,所以这几日都是在吃羊肉。

前几天是烤羊肉,炖羊排,连着吃了几天,就有些上火了,所以做个红烧羊肉炖芦菔吃,羊肉干热,而芦菔却是化痰下气,正好化解了火气。

云付正坐在花厅的圆桌上吃饭,他已经许久没来了,也不知道怎么,上峰突然就对他另眼相看了起来,给他安排了不少活儿,他是个新手很多都不会,需要边做边学,根本就没空来这边蹭饭。

他吃了一口羊肉,羊皮软糯,羊肉鲜香,几乎是入口即化,等着吃几口羊肉觉得腻歪了,再吃一块芦菔,被喂了羊肉味道的芦菔,带着点芦菔特有的甜,十分的好吃。

主食是刚蒸出来的白面馒头,掰成两半,里面夹了林瑶做的脆黄瓜,还有小尖椒,咬一口下去,脆黄瓜的咸味和面混在一起,带出奇特的鲜香味道来,加上尖叫的辣,那叫一个过瘾。

云付在军中吃的是伙夫做的大锅饭,那味道不用说,加上他又挑剔,根本就难以下咽。

茂春跟在林瑶后面进来,看到云付的表情,忍不住道,“夫人,我怎么瞧着云五爷快哭了。”

林瑶一看还真是,惊讶的说道,“五爷,这饭有这么好吃吗?”

云付用剩下的馒头沾了炖羊肉的菜汤,一口吃掉了,然后拼命的点头,“嗯嗯,太好吃了,你们是不知道军中的伙食,难吃的不行,昨天做的也是羊肉,那个膻味就不说了…… 还夹到几根羊毛!”

等着吃完饭闲聊了一会儿,云付知道林瑶的酒楼下个月八号开业,道,“到时候我一定带着人去给你捧场…… 居然拜在了向家菜的门下,我小时候还跟着父亲去吃过向家菜,那时候虽然不如之前,但是在京中也很有名气,我记得那个向老爷子还领着他独子来给我们行礼来着。”

林瑶对向东至的家事很感兴趣,只是因为太忙了,一直没机会去问,“你知道他们家里到底是出了事吗?”

“好像是说那小子看上了一个青楼女子,非要娶她为妻,向老爷子不肯,就带着向家菜谱,跟女子私奔了。”

“后来呢?”

“向老爷子气的够呛,说要断绝父子关系,各种打压,那独子据说没什么做菜的天赋,虽然父亲教的认真,却只学到了向家菜的皮毛,在外混不下去,穷困潦倒,染上病没钱治,夫妻俩双双病死了,只留下一个女婴来…… 老爷子对孙女也不好,听说当做下人使唤,也不肯教她做菜,说是传男不传女,再后来有一天,向家菜突然就歇业了,我一问,原来那孙女受不住老爷子的冷待,自己跟人私奔了。”

林瑶听了很是唏嘘,不过她觉得或许另有内情?因为她跟着向东至学做菜,这个人虽然十分难相处,又挑剔又固执,但人却不坏。

云付走的时候,林瑶硬是给他塞了许多酱菜,道,“五爷瞧着是清减了不少,军中的饭菜实在是没有胃口就先用这酱菜垫一垫,得空来别院里,我再给你做。”

下午阳光照在林瑶身上,映的她肤白如雪,眉眼如画,窈窕的身姿拉出一个长长的影子来,带出莫名的惑人风情来。

云付只觉得心跳又加速了,怕是林瑶看出来,谢过之后就急匆匆的走了。

今天是云付沐休的日子,自然是要回一趟家里的,还要入宫去拜见太后…… 云付马不停蹄的回到了家中,漱洗一番后就去给父母问安,果然宁国公夫人说道,“太后一直惦记着你呢,说不知道你在军中历练的如何了?趁着天还没黑赶紧入宫去吧。”

太后对云付的宠爱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云付也想太后,这个姑母也从小十分宠他,虽说是身份贵重的太后,但对他来说也是至亲的亲人,他从宁国公府出来就直接去了皇宫里。

因着寿宴临近,京城里十分的热闹,想要入宫觐见太后的宾客都络绎不绝,云付到宫门口的时候,看到了许多等着觐见的人。

当然,那些宫人可不敢让云付等,马上就带着他去了寿阳宫。

太后的气色很好,正在和杨家三小姐闲聊,杨小姐穿着一身红色的袄裙,戴着珊瑚簪子,配上她娇俏的脸蛋,十分的讨喜。

两个人有说有笑的,旁边坐着皇帝,却是一声不吭的,一看就是不高兴,偏偏太后却不让他走,他也只好忍着。

太后指了指杨三小姐剥的橘子,对着皇帝说道,“手真是巧,你瞧这橘子,剥的干干净净的,一根白线都没有,果肉皮却没有破一点。”随后对着杨小姐道,“你也别光给我剥,给陛下剥一个,让他也尝尝。”

这显然是给杨小姐制造机会了,杨小姐脸一红,羞涩的说道,“其实剥的也不好。”话虽然如此,却拿起一个橘子准备剥了给皇帝吃。

皇帝见杨小姐脸上染了红晕,十分的娇俏可爱,却纹丝不动,反而道,“既然剥的不好就别剥了,不必献丑。”

杨小姐,“……”

太后皱眉,正要说话,却见皇帝指着刚进来的云付道,“小六,你来的正好,朕想问问你军中的事情,跟朕去御书房。”随后对着太后道,“母后,晚上朕再来陪您用膳。”

皇帝说完就拉着一脸摸不着北的云付出了寿阳宫。

杨小姐站在原地,眼眶都红了…… 太后忍不住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气道,“这个皇帝,可真不会说话!”

出了寿阳宫,皇帝舒了一口气,云付一脸的不解,道,“陛下,我还没给太后问安呢…… 还有我一个小小的官职,连布防舆图都看不到,您要问我什么?”

“你怎么又瘦了?”皇帝答非所问的说道,其实就是不想回答云付的话。

果然云付单纯的,见皇帝提起这个顿时就忘了刚才的疑问,委屈道,“军中的伙食太难吃了。”

皇帝难得安慰道,“晚上在宫里陪朕和太后一起用膳,你想吃什么就跟李总管说一声。”

“御膳房的菜比起林夫人做的可是差远了。”提起林瑶做的菜,云付就忍不住满足的神色来,“中午在那边吃了红烧羊肉,一口气吃了两个馒头!”

皇帝,“……”

李苋跟在后面心中暗叫糟糕,云付或许不了解皇帝,但是他知道,刚才云付说那话的时候皇帝明显不高兴了。

云付却像是没感觉到皇帝的异样,继续说道,“还拜在了向东至的门下,就是那个向家菜的传人,酒楼也定在下个月八号开业,林夫人说,我去吃不用给钱,哈哈哈。”

皇帝凉凉的说道,“你这日子过得不错。”

云付怎么觉得皇帝这语气有点怪呢。

第40章

一转眼又过了几日, 茂春从外面回来,脱下莲蓬衣,扫了扫上面的雪挂在一旁, 对着正在算账的林瑶说道,“夫人, 襄阳郡主好像是生病了。”

为了开铺子林瑶把所有的家底都掏出来了,原本还剩一些, 但是因为要给向东至治病, 他上次宿醉躺在外面睡…… 虽然因为及时发现并无大碍, 却花了不少银子, 给他看病的还是蔡参, 说向东至这几年的身子亏空的厉害,需要好好养一养, 开的方子里就有山参, 那费用就不说了。

这样下来就原本留的钱就不够了。她正想着要不要把自己一套红宝石的头面给当了, 听到这话一愣, 道,“你怎么知道的?”

茂春坐在林瑶旁边的绣墩上,捧着一杯热茶抿了一口, 道, “刚看到有两个太监领着个太医过来,那太医您也认识,就是蔡御医。”

林瑶听了停顿了下, 道,“一会儿你去给我递个拜帖。”

茂春, “夫人?”

“说起来, 襄阳郡主住在隔壁, 我却从来没有去拜访过。”

茂春递了拜帖过去,第二日江嬷嬷就过来了,带着几分歉意对林瑶说道,“染了风寒,一直在发烧,话都说不清了,太医的意思还是不要见客为好。”

林瑶也理解,道,“你们郡主的那个凤游九天图绣好了吗?”

提起这个江嬷嬷就一阵尴尬,说起来她也不是没见过世面,但是却次次在林瑶这边踢到铁板,道,“郡主回去又试了一次,但是只绣了一针就说不行了…… 奴婢可真是愁死了,还有半个月就是太后的寿宴了,郡主却病了,如今连贺礼都没准备好。”

林瑶道,“要是你们郡主不嫌弃,就拿过来,我给她把眼睛绣上。”

江嬷嬷震惊的看着林瑶,却见她含笑的点头,她一时不知道什么滋味,马上就激动的说道,“您是李大家的徒弟,我们郡主有什么不放心的?就是怕累着您了。”

“不打紧。”

江嬷嬷动作很快,不到半个时辰就把绣品拿了过来,随后小心翼翼的问道,“夫人,您看什么时候能绣好?”

林瑶道,“明日过来拿就是。”

江嬷嬷满心的欢喜,道,“那就有劳了,我们郡主一定不会忘了您的恩情。”

林瑶已经许久没有拿针了,怕是自己绣不好,先在一方帕子上练一练,等着觉得差不多这才捡起绣线开始绣。

等着第二天江嬷嬷来取的时候,见到那绣品简直大为震惊,那凤凰原本就绣的精致,如今加上了眼睛,如同活物一般,十分的逼真,她来来回回瞧了许多遍才道,“人都说画龙点睛,最为关键,夫人这女红当真是了不起,不愧为李大家的关门弟子了。”

江嬷嬷之前一直觉得齐如珍的女红很好,天分也不差,可是那李红却不愿意收了她,江嬷嬷觉得那李红就是眼高于顶,不惜才,但是今日看到林瑶的女红,这才发现,她们小姐或许是不错,但是比起真正的高手还是有些差距的,也怪不得李红不收。

“我们郡主知道夫人愿意给她补上眼睛,这病都好了大半了。”

江嬷嬷高兴的拿着绣品回去,齐如珍是怎么病的 她是又急又气,加上晚上着凉这才染上的风寒。

太医的药自然是好的,吃了几天就已经见效了,再后来听到林瑶愿意补了凤凰的眼睛,这病就好了大半了。

“郡主,您瞧!”

江嬷嬷把盖在绣品上的盖子一掀开,齐如珍就看到了已经补上了眼睛的凤游九天图…… 其绣品还是原来的样子,但是偏偏因为这眼睛,一下子就大放异彩。

好一会儿齐如珍才叹气道,“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是我一直小瞧了她。”

***

过了几日,齐如珍病好之后就上门来拜谢,和以前略带几分高高在上的神态不同,态度十分的和善,还拿出了一味酱出来,道,“这叫沙茶酱,是我们那边的特有的一种酱料,当时吃夫人做的火锅的时候就想着,要是沾了这酱料,必然也别有味道。”

林瑶很感兴趣,马上就拿了筷子沾了一点,那味道很独特,吃完后嘴里带出醇厚鲜香的滋味来。

“这个酱很好呀。”

“夫人要是喜欢,我做了送给您。”

林瑶觉得齐如珍不像是会做菜的人,“你会做这个?”

齐如珍马上就道,“我不会,但是江嬷嬷会做,这个酱做起来分繁琐,没有个几年的经验是做不出来的,”

林瑶看着齐如珍期待的神色,唇角绽放开一抹笑意来,马上就道,“那就有劳郡主了。”

一转眼就到了八号,正是林瑶食府开张的日子,因着向东至的名声,虽然做的不是向家菜,但是许多同行都兴致勃勃的准备来尝尝味道。

云付也来了,他把能喊的人都喊了过来,原本大家都不乐意,但是听云付说他请客,又听闻是向东至徒弟开的酒楼,也就来瞧瞧吧。

开张那天倒是挺热闹的…… 不过一开始生意并不好,因为大家都没吃过火锅,更是觉得这个吃法很怪异,而且价格也不便宜,但是好东西是不会被埋没了,但凡吃过的人,就没有不说好的。

这寒冷的冬天,大家围坐在一起,刷着羊肉吃,又好吃又暖和,别提多带劲儿了。

不过几天就一传十十传百,口碑爆炸,许多人都是带着试一试的态度,结果吃过一次就拔不动腿了。

林瑶也就开业头三天在店里守着,后面实在是扛不住就回去歇着了,等着回来听掌柜的说道,“夫人,您说搞笑吧?那些客人们还分了派系,差点打起来了。”

“什么派系?”林瑶见高掌柜满面笑容,就知道不是什么坏事。

高掌柜是原本是管着向家菜馆的,后来歇业就去别地方谋了差事,这次听闻要重新开张,二话不说就过来了。

林瑶很喜欢高掌柜这种有情有义的人,给的工钱也不低,年底还有分红,这让高掌柜高兴的不行,直夸向东至收了好徒弟。

“有麻酱派系的,还有油碟派系的,当然也少不了那个沙茶酱!”

林瑶听了忍不住笑,别说这些客人了,就是他们自己也分了这种派系,比如她喜欢吃麻酱,而赵恒则喜欢吃油碟……

“夫人,您怎么了?”

“没事。”林瑶回过神来,道,“我去喊了茂春,把这几天的账本清一下。”

“好嘞。”

高掌柜拿了账本过来,茂春一直帮着林瑶管账,算盘和术法都很好,几个人一起对账,都是熟门熟路的,不过一个时辰就都对好了。

茂春看着盈利半天,最后不敢置信的揉了揉眼睛,道,“这么多?”

高掌柜虽然没算账,但是他多年的经验在这里,看着进进出出的客人,还有需要采购的食材分量就已经算出了大概。

“不算多,三四楼的雅间还空了很多,等着做到日日爆满,那才算是日进斗金了。”高掌柜说道这里,突然停顿了下,道,“不过三楼有个客人,包了个最大的青竹间,出手很是阔气,已经连着来两日了。”

林瑶道,“这种客人想来也是非富即贵,高掌柜多费心一些,那些干果,小菜都不要舍不得。”

“夫人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安排的。”

林瑶点头,笑着说道,“咱们食府能这般好,都是你们都功劳,等着月底发月例的时候,每个人都有红包。”

高掌柜跟了林瑶几日,就发现她虽是个女子,行事却十分的大气通透,做事有主心骨,想法新颖,但同时又对身边的人照顾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