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你管。”

林瑶点点头, 又道, “我昨天瞧着你娘该是得了风寒, 一直这么拖着可是不行。”说着让茂春拿了一身新的棉衣出来, “给你娘穿吧。”

小男孩显然很生气,上前就踢开棉衣,林瑶却没有生气,反而淡淡的说道,“你把这个踢脏了,你娘就挨冻了。”说完瞧了眼他,果然见他腿抬起来又放了下来,只恨恨的踢掉旁边的石子。

林瑶没说多余的话,留了十张馅饼就去了其他几家,也都是各自留了东西,随后就对着车夫道,“回去吧。”

那管事一直跟着林瑶,见她只过来送东西,也不说跟人谈命案的事情,原本就对林瑶有几分怀疑,听说这位大小姐嫁人十年后,这会儿是和离回来的,那些高门大户,谁会轻易的和离?更不要说林瑶嫁的还是一个阁老?想想也知道这林瑶肯定有不当的地方。

这种情绪这会儿终于慢慢变成了不屑,想着到底是女人,头发长见识短,恐怕根本就没胆子跟那些白芜人说话。脸上就带出几分不耐来,道,“夫人,您要是不敢跟他们谈,让我去说。”

茂春见这王管事神态心中就有些生气,道,“你怎么跟夫人说话的?”

那王管事一惊,顿时就发现自己语气很差,虽然不甘,到底是在林家吃饭,低下头来,喏喏的解释道,“小的就是替夫人担心……”

林瑶道,“你要是能谈出结果来,父亲还会在牢里?”

林瑶一直都是和和气气的,看着就是好脾气的人,这也是王管事敢这么说话的原因,但是王管事没想到,林瑶不发作还好,一发作就直接让他哑口无言。

王管事的脸涨的通红,显得很是尴尬,林瑶又道,“你要是你有爹一半的机灵,这件事也不至于到了这步田地。”

这王管事一直在这边办这件事,却毫无进展,这一句话说的他脸红的不行。

王管事的父亲是林家以前的老管家,后来养荣了就让儿子王诚来代替,这王诚虽然谈不上能干,但想着到底是知根知底的,不求有功但求稳妥就行,毕竟林家只有一个林瑶,而且已经嫁出去了,怕是找个不安分的人,惹出事情来。

“小的多嘴,还请夫人不要怪罪。”王诚被林瑶几句话说的羞愧的不行,不敢在怨言了。

林瑶瞧着这王诚倒也是个实诚的,虽然没有本事,但是知错肯改,倒也没有再说了,主要是这会儿她也找不到新人来代替。

等着上了马车茂春还是没消气,道,“这王诚也太不中用了,要是李总管在就好了,李总管可是比他厉害。”

茂春不过就是无意的一句话,却是让林瑶一下子就沉默了下来。

茂春见了忍不住怪自己多嘴,马上就换了话题说道,“夫人,奴婢愚钝,您跟奴婢说说,您打算怎么办?”茂春知道林瑶做事都是有章法的,她这么来送东西,却不谈案子,显然也是有自己的打算。

林瑶却苦笑,道,“没有。”

见茂春诧异,林瑶解释道,“他们已经认准我们林家不是好人,所以说什么都不会信。”

“那我们就这么坐以待毙吧?”茂春急道。

林瑶看了眼外面,天寒地冻的,许多人白芜人还穿着破旧的棉袄,看起来生活很是困顿,可是每个人却又道在坚持,她道,“等。”

“等什么?”

“等他们明白,我是真要给他们补偿。”

昨天是饼子,今天是饼子加衣服,只要第一天吃了饼子,那后面就简单了,既然饼子都吃了,也不在意穿林瑶送过去的衣裳了,慢慢的就会开始相信她的诚意。

“您的诚意?”

“其实是明白钱的重要性。”林瑶觉得有点可悲,但是这就是很直白的现实。

林瑶出了村子就直奔大牢而去,换了牢房之后林翰显然过的不错了,换了新的棉衣,脸也洗过了,终于能看出原本的模样来,林瑶在路上还买了许多吃的,有王记的烧鸡,一些糕点,还有一瓶陈酿。

到了牢房里,分了一些给狱卒就把剩下的送到了父亲这边,道,“您多吃点。”

林翰好久没吃过烧鸡了,两根鸡腿,半只烧鸡,囫囵的吞了下去,又喝了一杯陈酿,这才觉得胃里暖烘烘的,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道,“这才是过日子呀。”只是脸上却是带着担忧的神色,问起白芜人的事情来。

“那些白芜人也是有几分血气,那倔劲儿上来的时候,给多少银子都不肯松口。”

林瑶安慰林父说道,“爹爹放心吧,过几日就带着您回去。”

林翰只当林瑶安慰自己,想着能和林瑶这般相见也是极为难得,也就不提这话了,反而开始交代家中的事情,“咱们那宅子是住不了,毕竟早就抵了出去,不过爹爹在乡下还有一处宅子,几十亩的良田,省着点,够你和你娘嚼用的了。”

这算是交代后事了,林瑶不肯听道,“那种日子女儿可是过不了,您就别想了,等着您出去了,还是要辛苦一些,把生意做起来,要让女儿吃穿不愁,穿金戴银才是。”

林翰知道这是林要在安慰自己,忍不住笑,道,“要真是那样,爹爹可是高兴的很。”

林瑶不敢再说了,怕是让父亲看到自己眼中的泪水,见天色晚了就从牢房里出来,走之前又给狱卒一个大红包,那狱卒简直高兴的不行,只喊道,“林大小姐,您可要常来呀。”

茂春气的不行,对着林瑶悄声说道,“还当这里好地方呢,谁要天天来。”

林瑶却觉得那狱卒十分滑稽,忍不住笑了下,那离别的愁绪也少了一些,回到客栈之后云付也不在,林瑶想着可能是有什么事情,也没追问。

今日没有昨天那般匆忙了,倒是可以好好的吃个晚饭,林瑶对着茂春道,“这金陵的鸭子倒是极为出名,烤鸭,卤鸭,还有老鸭汤,咱们找个铺子尝尝鲜。”

因为不想出门,叫人送了上来,别说那味道还是挺好的,烤鸭外皮脆,肉香嫩,用饼子包着,放一些葱丝,甜酱,味道极为美味,等吃的有些腻歪了,在配上老鸭汤粉丝汤,浓白的汤汁鲜香入口,粉丝又是爽滑柔嫩,让一直都没什么胃口的林瑶也忍不住多吃了一些。

酒足饭饱林瑶不敢坐着,怕是积食,就让茂春研墨,开始练字,只是写着写着就停了下来,道,“我不辞而别,确实是不太妥当,还是要给三爷送一份信才是。”

自从知道严茹慧是赵恒的未婚娘子,林瑶心就没有平静过,有事做的时候还好,没事做的事情,特别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是会想起赵恒来。

因为不知道万家是打算如何解决这个事情,林瑶也不好在信中写这件事,无论怎么样,婚事都是父母做主的,轮不到她一个外人来指指点点。

就在信中写了一些自己的日常,什么时候离开的京城,又费了多少时间回到了家中,却并没有把家中发生的事情说了。

内容也很少,也就是一个保平安的信,随后找人寄了出去,她想着赵恒收到了信,但凡有些想法,都会回信给她,并且会提及婚事的现状,到时候她在看着情况回复就是。

或许是因为写了信,林瑶终于睡了一个安稳觉,第早上起来就又去了那村子,今天是带了炭火过去。

就这样林瑶连续去了好几日,每次都是带着东西,那些白芜人从一开始的敌对,到后面态度也渐渐的软化了下来。

林瑶还能跟那个白芜男童说上几句话,虽然态度依然不好,倒也开始有问有答了,等着又过了几日,倒是那孩子先沉不住气了。

“你到底要干嘛?”

林瑶知道时机终于到了,道,“每个人五百两,还有一百两的丧葬费,你问问你娘行不行?”

要是以往那男童肯定会骂林瑶,但是这一刻他突然就沉默了下来,林瑶和他想象中蛮不讲理,苛刻狠厉的人不同,她生的好看,说话的时候轻声细语的,甚至那目光也都是带着比春日的阳光还要清透的温暖。

他没读过书,具体也说不上来,按照他爹的话来讲,这个人不是坏人,一旦一个人开始去相信另一个人,那就愿意去倾听她的话了。

而且不要说那么多银子,简直是就是叫他一辈子都不敢奢望的大数目,可以给娘买药吃,给妹妹换上新衣裳了。

第73章

山上的风特别的冷, 带着南方特有的湿润潮气,湿冷湿冷的,好像是能钻到你的骨髓深处, 男童脸上带着特有的冻红,看着很狼狈, 只是小小的年纪却带出几分深思的神态来,白芜族的女人说不上话, 家里的事情是男人做主,所以对于这个失去了父亲的家来说, 还是孩童的江勇已经开始担起责任来。

这些白芜人到了中原之后,都改了姓氏, 他们家姓跟江字有些相像,父亲就决定叫他江勇。

母亲不肯吃林瑶送来的馅饼,也不肯穿新的棉衣,但是却并不阻拦他给妹妹喂,原本一天里有半天的时间因为饥饿而哭泣的妹妹, 因为吃了馅饼, 也开始笑了。

而夜里,因为有了炭火的原因,再也不用冻着醒来。

林瑶看着江勇复杂而沉默的神态,倒也没有步步紧逼,而是道,“我明日再来。”

林瑶走后,江勇一直坐在原地发呆, 江勇的母亲抱着妹妹走出来, 问道, “那个女人走了?”

“嗯。”

“我不会同意的。”女子愤恨的说道, “你爹被挖出来的时候,尸骨就没有一处完整的,你让我原谅她?你爹会死不瞑目!”

江勇却突然道,“所以要一起饿死吗?”

女子愣住,又听江勇道,“妹妹这么可爱呀。”

女子看着怀中女儿天真的眼眸,她正吃着手指头,见母亲望过来,露出一个天真的笑容来,笑的她心都碎了。

见母亲哭着不说话,江勇知道,她算是同意了。

“您已经好几天没好好吃饭了,这个馅饼特别好吃,您也尝尝。”见母亲松动了下来,江勇跑进屋里,拿了林瑶送的馅饼来,还拿着一杯羊奶,他们白芜人喜欢喝羊奶,这一只母羊也是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了。

不然这些日子根本抗不过来。

馅饼放在了被褥下面保温,这会儿还带着温热的温度,里面是羊肉大葱馅儿的,对半撕开就冒出肉香味来,这对于许久没吃过饱饭的女子来说十分难忍,她下意识就咽了咽口水,见儿子把饼子塞入口中,就张了嘴咬了一口,顿时满嘴的鲜香味道。

“这是?”

“林夫人送来的是我们白芜人做的芜饼。”

女子也不知道想到什么,突然间就开始落泪,哭了起来,“你爹爹以前最喜欢吃,我们买不起羊肉,吃不起……”

江勇背过身子,偷偷的擦了擦眼泪。

就在这时候,几个白芜人走了进来,其中有个人喊道,“听说你们吃了那女人送来的东西,阿勇你是忘了你爹是怎么死的吗?”

“我爹又不是他们林家害死的,不是徐管事的做的?”江勇喊道。

“那徐管事不是林家雇的?”

江勇气道,“少主就在村子里,我们找少主评理去就是!”

“去就去。谁怕谁!”

***

林瑶第二天过来的时候,江勇的娘领着江勇在门口等着她 ,见她来了道,“林夫人,我们少主想见你。”

往里走,有个建的稍微好一点的屋子,但其实和其他茅屋也没什么区别,恐怕也就看着齐整一些,不是那么破旧,江勇的娘指了指里面的一个年轻男子对着林瑶说道,“林夫人,那就是我们少主。”

贺莱汌坐在院子里,穿着一件半旧的羊皮袄子,因为冬日干燥,脸上都起了皮,看似随意的坐着,却是带着一股叫人不能忽视的凶狠来。

这个一个典型的白芜人。

林瑶走进来,对着他说道,“原来您就是白芜人的少主。”

贺莱汌往后一靠,咽下嘴里的一口馅饼,道,“原来您就是林家的大小姐。”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林瑶在并州遇到的那位白芜人,林瑶多少猜到他身份不简单,毕竟有着王族血脉的绿色眼眸。

但是没想到居然是他们白芜人的少主,能被称为少主就说明,如今白芜的人头领,不是他的父亲,就是他的兄长,白芜人兄死弟继,所以有这个说法。

就是说这个贺莱汌是真正的王族直系。

“馅饼不错。”贺莱汌说道。

林瑶点头,“您要是喜欢,我这里还有。”又看了眼贺莱汌手里剩下的半块馅饼,道,“其实刚出炉的最好吃,这会儿凉了就少了一些滋味。”

林瑶每次来都会带着这饼子,那卖饼的人是个白芜人,虽然穿着和中原人无二,但是一开口就带着他们白芜人特有的语调。

见林瑶没买那许多,也会给她优惠了不少,还会送她一些自制的调味,说着馅饼沾着这调料吃是最好的。

茂春有些怕这个贺莱汌,总觉得他目光看似平静,但是下一刻就能翻脸无情的打人,小心翼翼的走过去,把馅饼递了过去。

那贺莱汌根本就没看茂春,闻到了馅饼的味道之后,那目光就没有离开过馅饼儿,等着拿到,就一口狠狠的咬了下去,随后停顿了下…… 那之后就一直往嘴里塞东西,那腮帮子鼓鼓的,就没有陷下去过。

十张饼子,他居然都给吃光了。

林瑶从开始的吃惊,到后面的担忧,让人茂春拿了山楂过来,道,“少主,您一下吃这么多别是积食了,吃点山楂吧,这个消食。”

贺莱汌喝了一大口凉水,随后又接过山楂,一口气全部塞入了嘴里。

林瑶,“……”

贺莱汌酒足饭饱,舒服的舒了一口气,然后对着林瑶说道,“昨天我们商量过了,你父亲的命案,我可以帮你,但是你得向我保证,一定会把徐管事捉回来。”

林瑶心中大喜,道,“这个一定。”

贺莱汌又道,“我还有个要求,这个赔偿的银子不用给我们。”

林瑶一愣,见贺莱汌又道,“但是这银矿要继续挖下去,村里人都要做工。”

原本林瑶准备结束了这边的事情就把银矿卖掉,毕竟挖了这么多年也没有成果,这就是一个砸钱的无底洞,但是贺莱汌却要求继续把银矿经营下去?

“这银矿我们不赚钱,而且不需要那么多矿工。”

贺莱汌说道,“王家关旷了。”

这附近有三家银矿,一个是林瑶这边的,虽然占地不少,但是却几乎没有产出,还有一个是这附近名副其实的银矿,原本产出最大的一个老银矿,是王家开的,但是早就听说王家银矿产出不好,这村子里大多数人都在王家银矿里做工,而王家关掉银矿意味着,村里人没活做了。

贺莱汌看着沉默中的林瑶,“没有活儿,他们都会饿死。”

林瑶知道贺莱汌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是点出很残酷的现状,这些白芜人,言语不通,生活习惯又不一样,除了这卖力气活儿的矿工,很难在城里找到合适的活计。

“你们这是要逼死我们夫人!”茂春气的喊道。

一旁因为上次说错话而一直战战兢兢的王诚也附和道,“这位少主,您可能不知道,我们林家的情况已经是大不如前了,根本就养不起这个矿。”

贺莱汌道,“这样,我出三分之一的银子。”

片刻之后,林瑶被迎入了屋内,有人给林瑶上了茶水,王管事跟着林翰多年,写起契书来自然是十分的得心应手。

“这矿当初买下来的时候花了二十万两。”王诚小心翼翼的看了眼贺莱汌,道,“少主既然要注资,应该是要出六万六千六百……”

林瑶打断他的话说道,“把零头抹去,就六万两。”

“那就六万两。”王诚说道。

“我在哪里画押?”贺莱汌痛快的在契书上按了手印,然后两手一摊,道,“我现在没银子,就当欠你的。”

王诚,“……”

林瑶简直气笑了,一旁的王诚道,“您这意思,合着还是我们林家出钱?”

“我也想给,但是没钱。”

贺莱汌神色平静,但是目光里终于有了几分哀伤,今年大旱,水草不足,族里的牛羊死了一多半,他出来的时候兄长为了祈雨而自愿献祭死去的嫂子举行丧礼,他们白芜人会把死人送入女神百川河里,属于河葬。

但是因为百川河里水枯竭了一半,死的人又太多,那附近都是秃鹫。

贺莱汌道现在还记得人送过去才一刻钟的功夫就只剩下骸骨了,而他的兄长已经不知道如如何哭泣。

他们部族太穷了。

“林夫人,您是个成功的商人,还是个有良心的人。”贺莱汌深深的看着林瑶,“等着部族里情况好点,这银子我肯定会还您的,请你帮帮我们。”

贺莱汌一直在观察林瑶,从她入村子开始道昨天,他终于决定在林瑶身上下注。

林瑶看着衣衫褴褛的白芜人,突然间就说出来话了。

***

最近太后吃不好睡不香急的嘴上都起了泡,一开始皇帝去寺庙里的时候,她只当皇帝意气用事,但是等着过来了几日,实在是熬不住去看皇帝的时候,她就直接荒了。

去之前太后还想着要好好的训斥皇帝一番,但是等着看到在厢房里安静的礼佛的皇帝,那神态模样,十分的安静祥和,好像他已经出家了一般。

又想起当初老和尚的话来,心惊的不行。

第74章

四周安静的只能听到和尚念经的声音, 里面夹杂着寒风的呼啸,提醒着太后这寒冷的天气里,厢房内却是连个炭盆都没有。

太后所有训斥的话都憋在嗓子眼里说不出来, 最后只道,“李苋这个狗奴才是怎么伺候陛下的?连个炭盆都没有点!”

李苋站在一旁战战兢兢的, 一句话都不敢说。

皇帝道,“是朕叫他拿掉的, 主持师父都没有点,没道理就朕就受不了这苦, 朕是来礼佛的。”又道,“母后也常年礼佛, 也是应该知道,要心诚才是。”

太后一下子就被噎住,见皇帝说完又闭上了眼睛,那目光无欲无求的,想起之前吕嬷嬷的话心惊的不行, 直戳了当的说道, “你怎么才跟母后回去?”

“母后非要叫朕回去做什么?如果只是想找个听话的木偶,宗室里还有几个月大的奶娃,朕退位之后,您就扶植他,这以后还不是母后说了算?”皇帝不痛不痒的说道。

太后气的浑身颤抖,道,“你在混说什么?”

皇帝转过身去看佛经, 不在理太后, 好一会儿才道, “那年, 朕被二弟推入河中之后,看到了母亲您就一边看着,看着朕挣扎……”

太后露出吃惊的神态来,身子抖动了下,几乎是坐不住一般站了起来,随即马上就喊道,“皇帝!”

屋内一时陷入压抑的沉默中,太后几次张嘴,却都觉得话已经到了嘴边,却是没办法吐出来,最后还是放低了声音,道,“莫要胡思乱想,那时候才你多大,如何能记得?”

皇帝垂下眼睑来,让人看不到他的情绪,道,“原来是这样。”

“就是这样。”

太后显然不愿意再说这个话了,转了话题,皇帝倒也没有步步紧逼,最后太后道, “说吧,到底是谁家的女子,让你这般费心,不惜要违抗母后的意愿,只要身世清白,倒也不会拦着你就是。”

皇帝的脑中就浮现了林瑶的影子,但是又想起她的不告而别,就觉得十分郁结…… 还有之前的两位皇后,却都是惨死,或许他天生就不适合这个位置?注定是个不祥之人,只觉得生活如此困顿,还不如出家修佛,倒也轻松。道,“没有,朕只是觉得在这里舒坦。”

太后气势汹汹的过来,最后却是无功而返,她站在破旧的白云寺外面,一把扯掉了吕嬷嬷罩在她身上的裘衣,烦躁的说道,“不对,肯定还有其他女子。”

其实不仅太后着急,就是李苋也着急了起来,一开始只觉得皇帝跟太后置气,跟上次一般,只要太后低了头就会回去,谁知道皇帝却纹丝不动的,任由太后来过两次,却是一点变化都没有。

每日里跟着寺庙里和尚念经礼佛,前几日还要亲手去清扫佛堂,吓的李苋魂都快没了,这皇帝要是真的出家了,这不是乱套了?

他想来想去,能让皇帝心思泛起涟漪的估摸着也就林瑶了,可是她偏偏回了老家,一时踌蹴,最后决定去一趟林记火锅瞧一眼。

林记火锅还是一如既往的红火,高掌柜看到李苋一下子就认了出来,热情的上前打了招呼,道“三爷可是许久没有来了。”以前赵恒可是经常来吃火锅的,随后叫人去拿了一封信出来,道,“不过您来的可真是巧,我们夫人寄了信过来,让我转交给三爷,正想着去找您呢,您就来了。”

“林夫人寄了信给我们老爷?”

“是呀。”高掌柜笑着就把信放入了李苋的手中。

李苋觉得可真是想睡觉被人送了枕头,高兴的拿了信就出了林记火锅,只是上了马车就琢磨起信的内容,要是寻常的家书倒也没什么,即使没有什么甜言蜜语,陛下瞧了也会高兴,但要是别的内容呢?

比如林家心疼女儿想让她改嫁呢?

思来想去,李苋都不敢在冒险了,毕竟皇帝这会儿可真的在寺庙里,虽然因为过年放了假,封印不在做事了,但是有些急事还是需要处置的,几个阁老轮流在宫中当值,上次白大人还问起,怎么许久没有见到皇帝了。

李苋觉得在这样下去,皇帝进寺庙礼佛的事情可是要瞒不住了。

他最后还是决定瞧瞧内容,找了个地方打开了信封,他也知道如何在悄悄的封上信笺,让人看不出痕迹来,等着看了信他算是舒了一口气。

林瑶写的很简单,只是寥寥几笔,就是一个报平安的信,但是舒了一口气之后再看内容,只觉得有些蛛丝马迹叫他忍不住琢磨,为什么林瑶会在后面话锋一转要强调,要好好孝顺父母之类的?

不管怎么说,这封信算是妥当的,李苋揣着信回了寺庙。

皇帝正在抄经书,见李苋进来头也不抬的问道,“可是有事?”

李苋道,“是林夫人寄了信笺过来。”

皇帝抄经书的动作一顿,却还是道,“拿回去吧。”

李苋知道这是皇帝还在生林瑶的气,气她的不告而别,但其实心里还是牵挂的,不然为什么要一直抗拒太后的意愿。

“林夫人一个女子孤身上路,家中有又没有兄弟,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欺辱她是个没有靠山的?您知道哪些亲戚,发达的时候就是千般好,但是落魄就是什么话都说得出来。”李苋故意这般说道。

皇帝道,“朕觉得你倒是比女人还啰嗦。”

李苋到底不敢在说话了,静悄悄的把信放在了厢房的案桌上,道,“陛下,奴婢去给您准备午膳去。”说完就一溜烟就跑了。

屋内又恢复了平静,皇帝想要继续专注的抄写佛经,但是那些字符在眼中乱飞,根本就没办法集中精神,那目光总是会忍不住朝着那案桌望去。

李苋出了房门,就偷偷靠在窗户边上往里查看,果然看到皇帝抄着佛经把目光转向了那封信,心中忍不住叹气,当真是英雄难过美人关。

他放下心,出去给皇帝端饭,这几日皇帝吃的又不好,因为跟着庙里的和尚茹素,吃的都是青菜白粥,最多也就是个豆腐,本来就胃口不好,这会儿因为这菜色不合口味,吃的更少了,这会儿瘦的不行。

刚才去林记火锅的时候,高掌柜临走前送了他一些油炸豆腐块,他还特意问过是不是用的猪油,高掌柜说用的是菜籽油,让他放了心,想着一会儿送到膳房里去,热一热就可以给皇帝补一补身子了。

读了林瑶的信,加上吃了林记火锅做的炸豆腐,估摸着心情就好一些吧?说不动就愿意回宫去了。

过了好一会儿,屋内的皇帝突然把笔一丢,站起来道,“又何必自欺欺人。”这话像是嘲讽,又更像是一种无奈的妥协。

皇帝起身走到了案桌旁,然后拿起了信笺。

拆开信封就看到林瑶娟秀的字体,她的字比起以前还要进境了不少,已经能看出几分风骨来,看似笔法柔嫩,温柔齐整,但是却又带出几分傲然的肃穆来,就如同她自己的性情外柔内刚。

皇帝显然也注意到了最后那句话,手指反反复复的在那上面摩挲,他知道林瑶不会写这种无用的话语,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甚至都默契的不会提及家中的事情。

她是不是胡思乱想了?毕竟最近京中成亲的人不少,以为他要听从家中父母之命成亲?

皇帝原本满肚子怨气,觉得林瑶太过冷情,在一起的时候固然恩恩爱爱,但是一旦分开就把他抛到一边去。

回家这么大的事情,也不说一声,说走就走。

但是看到这封信,发现内心那些的怒意奇异的被抚平了,甚至开始担忧其林瑶来,是不是真的误会了什么?

又或者像是李苋说的那般,她一个和离女,孤身一人回去,会不会让那些势利眼的亲戚们欺辱。

皇帝想着要不要回信,但是又觉得自己太过伤面子,来来回回的在屋内踱步。

李苋过来的刚好看到皇帝正伏案写回信,脸上的表情再也不是之前的淡漠,虽然还是很平静,但是却有了表情。

皇帝来来回回的改,写了一封觉得不甚满意就丢掉,等一会儿又觉得这封还不如之前那封写的好,捡起来却发现信笺都皱了,就又丢掉。

李苋何曾见过皇帝这般,只觉得好像一下子就变成了年少的时候,喜欢上谁家的姑娘,带着忐忑不安的心,这般反反复复的去斟酌。

最终在天黑的时候,皇帝终于写好了一封信,交给了李苋道,“寄出去吧。”

李苋虽然好奇的不行,但脸上却是一点都没有表现出来,道,“奴婢遵命。”说着接过信封来,随后又道,“陛下,您看马上就过年了,林夫人要是年前收到信,肯定会十分欢喜,要不用驿站寄出去?”

所谓的驿站就是八百里加急,一般信笺到京城要半个月,那还是快的,但是用驿站就只要三四日就够了。

皇帝听了心思一动,但是面上却是强硬道,“不过一封书信,岂可乱了章法。”

“又不是天天的,就这么一次而已。”

皇帝没有说话,沉默了下来,李苋聪慧的替皇帝说道,“那小的就从驿站寄出去了。”

第75章

马上就要过年了, 许多店铺都关了门,摆地摊的摊主也都回了家,街道上显得空旷了起来, 小孩子们却是彻底的放松了下来,不用帮着父母做活儿, 也不用上学堂了,家底好一些的还能买一些炮竹, 高高兴兴的带着一群小伙伴在外面放,炮竹声伴随孩子们的笑声, 带出过年的气氛来。

林瑶回来已经十几日了,今日起了个大早就漱洗打扮, 随后对着送她出门的林母道,“娘,您真对不去接爹爹?”

原来明日是林翰出狱的日子,林瑶正是要去接他,说起来虽然案子结了, 但是因为知府都封印休息, 案宗也没有人盖章,所以林瑶是费了不少力气,这才终于在年前把人放了出来。

不过因为林瑶给了狱卒不少银子,除了是在牢里,林父的日子倒也不算难捱,这恐怕也是能让林瑶安心等到今日的原因。

林母何氏道,“家里还没收拾完呢, 你爹爹回来见家里一团乱, 住的也不舒坦。”

因为林瑶不在, 林翰又被捉到牢中, 家中状况又不好,林母何氏根本就没有心情准备过年,这会儿女儿也在,丈夫也要回来了,自然是万分的高兴,从前几日就开始出去采买东西,又是缝新衣裳,贴年画,福字,还有打扫除尘,准备过年的饭菜,忙的不亦乐乎。

林瑶告别母亲就准备上马车,林母何氏却突然问起云付来,“还没消息吗?不是家在京中,一个人在外过年多可怜。”

云付一直都没有回来,还叫人给林瑶捎了一封信,说有事出门几日,叫她不要等他,结果这一出去,到现在还没回来。

林瑶发现云付可真是讨人喜欢,但凡做长辈的没有不喜欢他的,林母喜欢他,父亲林翰也觉得云付是个好的。

“娘,你放心吧,我这次再去客栈瞧瞧他回来了没。”

只是等着林瑶还没出永州,就有人拦住了马车,车夫震惊道,“官爷,您可是有事?”

林瑶掀开帘子去看,看到外面站着一个穿着红袍的差役,那人客客气气的说道,“我是来找林夫人的,这里有一封信要转交给林夫人。”

“我就是。”林瑶说道。

那人这才抬头看了眼林瑶,随后把一个包袱双手捧了上来,道,“您拿好。”

林瑶觉得那差役未免也太客气了一些,赶忙接过,又让茂春送了个封红给他,道,“想来一路辛苦了,这点银子不算多,好歹是一分心意,就拿着去买些酒喝,解乏。”

按道理这是默认的事情,那人却是死活不肯收,随后就麻溜的走了。

马车重新启程,林瑶坐在车内喝了一口茶水,一旁的茂春好奇的说道,“夫人,这是谁寄给您的?”随即想了想,道,“难道是高掌柜?”

茂春觉得京城里能惦记他们的人也就高掌柜和向老爷子了。

林瑶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的,但是等着看到了包袱里面的东西,这是很寻常的木匣子,是杨木做的,上面只粗糙的上了一层亮漆,她突然停顿了下,若有所思的道,“驿站送信多半会用这种匣子。”

“不会是王……”茂春怕是王正泽,毕竟也只有他能用驿站送信,只是说了前半句就住了嘴,怕是让林瑶不高兴。

林瑶拆开了盒子上的蜡封,随后拿出里面的信笺,直到看到上面的字迹…… 她一时愣住,原来这是赵恒的回信。

茂春就偷看了那么一眼,惊讶的说道,“这是三爷的回信?”随即想了想又道,“不对呀,夫人,您的信才寄出去才二十多天,这就有回信了?”

之前的信是茂春寄出去的,自然是记得时间,一般到京城要半个月的甚至二十多天的时间,结果这就有回复了?说起来三爷对她们夫人也真的是上心。

林瑶这会儿根本就没听进去茂春的话,虽然力图镇定,但是握着信的手指却是微微颤抖,随后她一口气把信给读完了,那之后又斟字酌句的读了一遍。

赵恒的回信也不长,都是寻常的问候话,只是到底忍不住后面加了一句,极为想念她做的饺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吃到。

林瑶想起和赵恒一起包饺子的事情来,她几乎靠在他的怀里,手把手教他,那时候觉得日子那样惬意,这一转眼却是各奔西东。

林瑶回到永州之后,严茹慧和她的姨母特意上门拜访过一次,闲聊之余自然说起了严茹慧的婚事,那严茹慧的姨母是个爽快的性子,直戳了当是说道,“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除了没有从我肚子里蹦出来,和亲生的没什么两样,自然是要护着她,或许那宁国公府的六爷是个好人,被人误会了而已,但是她既然已经出来了,就万万没有再回去的道理,开弓没有回头箭。”

林瑶知道她的意思,严茹慧既然逃婚了,就没办法继续这婚事了,毕竟有了这个过节,嫁过去以后难保婆母等人以此数落她,将会是她一生的错处。

“我已经给严夫人去了信,让她只当没有这个女儿。”

林瑶觉得严茹慧的姨母花氏还真是个敢作敢当的人,对严茹慧的爱护也是没有一丝杂质,当真是叫人羡慕,又加上她和万随两情相悦,想来在一起也是早晚的事情了。

林瑶原本就有些犹豫,这会儿见赵恒和严家的婚事不可能了,这才终于彻底放了心来,不像以往总是那么多顾虑了。

“也不知道费了多少心思,居然用的是八百里加急。”林瑶虽然这般说,眼睛里却是带出浅浅的光彩来,明亮如新的把整个人都照亮。。

林瑶把信压在胸口里,半天都没有说话。

林瑶这是第二次去金陵了,熟门熟路的,到了晚上的就找到之前的客栈,这会儿都过年回家,客栈没什么人,显得冷冷清清的。

问了掌柜关于云付的事情,知道云付没回来过,倒也在意料之中。

林瑶漱洗之后就直接去了知府大牢里,这会儿林父正在和狱卒说话,他穿戴整齐,神色自在的很,见林瑶过来,笑着说道,“来了。”

这几个狱卒算是拿了林瑶不少银子,自然也是客客气气的道,“林老爷好福气,有个这么出众的女儿,我在这牢里呆了十几年,这还是第一次看到女儿家帮着父亲伸冤的。”

林翰一开始也以为林瑶会无功而返,谁知道居然就成了,满心的骄傲,嘴里却是客说道,“是大人明察秋毫,洗涮了我身上的冤屈而已,我女儿不过跑了几次腿,算不上什么出众。”

“您也太谦虚了,就这样的女儿,可比得上十个儿子了!”狱卒道。

林翰被说的忍不住笑了起来,他最是疼爱林瑶,女儿被夸,自然是高兴的的不行,却还是客气了几句。

一行人出来,就直接去了客栈,天色晚了,要在客栈里住一夜,第二日启程回去,林瑶叫小二给林父烧了一盆热水,寓意洗去晦气,换了一身林母做的新衣裳才算完。

女儿的容貌多半随父亲,可见林翰也是生的相貌堂堂的,在牢房里脏兮兮的,倒也看不出来,这会儿收拾干净了就显出来,倒是个中年美男子。

林瑶又带着父亲去吃了金陵烤鸭,林父却很惦记林母何氏道,“你母亲一直都很喜欢这家的烤鸭,不如带一些回去。”

林瑶笑道,“带回去都冷掉,没有滋味了。”见父亲有些惋惜,又道,“过阵子元宵节,就带着娘来吃如何?”

林父笑道,“倒是好主意,我也好久没带你娘出来玩了。”

父女俩吃好饭,回到了客栈里,林父这才认真的问起林瑶事情的经过,当得知白芜人的要求,忍不住皱眉道,“他们这少主可是好打算呀,就是讹人!”

“要是一直找不到呢?一年,两年,十年?这就是一个无底洞呀!”

林瑶显然早就想到了,“最多两年,我跟他们少主说好了。” 当时贺莱汌提出这个要求之后,林瑶考虑了下就同意了,毕竟事关父亲命案,只要不是太长的时间,她觉得自己还能养得起,只是不可能当个无底洞,所以让贺莱汌定个时间来,最后讨价还价的定了二年的时间。

“亏了!”

林瑶却道,“不亏,能把爹爹换回来,这点银子算什么。”又道,“女儿酒楼的进项不错,刚好可以把这边的支出相抵了。”

林瑶看似被要挟,但其实她自己觉得不算是亏了,毕竟用这笔银子救了爹爹,还能帮了白芜人的忙,让白芜人感激自己,还有就是…… 父亲既然说有银矿,两年之内,说不定能挖出来。

万一真挖到了,那可真就是一夜暴富也不过日此了。

林翰听到这里,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夜里,林瑶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又把赵恒的信拿了出来,随后点了灯,夜里静静的给他写了回信,第二日就叫茂春寄了出去,只是忍不住想着下一次见面就是要年后了吧?

第76章

早上, 林父说道,“虽说是那管事贪婪,但是为父当时病着, 疏于监督,也是脱不了干系, 去瞧瞧吧。”

虽然和贺莱汌谈妥了,但是林瑶私下里还是给每家分了一百两银子, 算是补偿了。金陵的良田比别处贵,但是十两也能买一亩了, 买个五亩地,勤奋耕地, 一家人也够吃喝了。

林瑶陪着父亲去了一趟白芜村,之前每次去的时候都会被白芜人仇视,这一次却是不同,那些白芜人见到林瑶不仅施礼,有的人还会上前感谢道, “您就是达比女神的化身, 祝您万事如意。”

达比女神是白芜人最为推崇的月亮女神,是掌管幸福和安康的女神,这显然是对林瑶最大的赞誉了。

林瑶虽然同意继续开采银矿,但本意还是为了救父亲,没想到白芜人这般爱恨分明,之前觉得林家害死了他们的族人就是他们的仇人,这会儿林家决定继续把银矿经营下去, 让他们有了活计, 就不遗余力的感激。

其实林瑶还挺喜欢这种性格, 喜欢就是喜欢, 讨厌就是讨厌,没有任何的虚假,让人觉得心里痛快。

林父有些诧异,对着林瑶说道,“为父可是在这里几年了,还没受过这样的拥戴。”随后知道林瑶为了他的事情,几乎日日过来,很是心疼道,“你何曾受过这样的苦……”

林瑶在家中的时候,林父当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捏在手里怕碎了,是他的掌上明珠,谁知道一转眼她也长大成人,开始支应门庭,照顾起父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