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参一想就明白了,别说是赵恒了,就是他在这里住着也觉得十分的舒服,景色宜人,吃食十分的合口味,重要的是这里的氛围非常轻松自在。

林瑶走了,牌局也散了,屋内只剩下皇帝和蔡参,蔡参见皇帝朝着自己望了过来,一下子就站了起来。

但是等着站起来,又不知道怎么行礼,正犹豫不决,听到赵恒淡淡的说道,“假药的事情已经去办了。”

就这么一句话,却让蔡参百感交集,想到冤死的娘子,一时忍不住落泪,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却是未到伤心处。

“谢过三爷!”蔡参直接就跪了下来。

赵恒摆了摆手,叫他起来,蔡参却是不肯,一直跪着拭泪,赵恒倒也没强求,道,“阿瑶不能有事,要是有个万一……”赵恒说道这里,目光冰冷,语气也十分的冷硬,说道,“杀了你十个都不够的。”

蔡参马上就道,“三爷您放心,林夫人对小的也有恩,就是您不吩咐,小的也是要尽全力,要真是有个万一,不用您说,小的自个儿都无颜面活在世上。”

赵恒点了点头,觉得这个蔡参倒还是个有心的,“记住你今天的话。”

林瑶去了厨房,今日主要是要做这个黄花鱼,早上李苋拿来的时候,林瑶看的稀罕不已,这黄花鱼是海鱼,而京城又不是在海边,如今正是天气炎热,想要这般新鲜的运送过来,那是要费一番功夫的,用上冬日存在地窖里的冰块,而越是夏季,这冰块要比鱼肉还贵。

这鱼也很大,一个就有三四斤的样子,林瑶如今对味道敏感,虽然时常做菜,但也都是没有腥味的食材。

但是今日看到这个黄花鱼实在是忍不住了,喜欢烹饪的人都是一样的心情,看到好的食材就会想要亲自烹饪一番。

之前就已经让厨娘腌制过了,刷了鱼鳞,然后用刀子从后背切开,取出鱼胶,内脏去掉,刮干净了就可以了。

然后用葱姜水浸泡几个时辰就行了。

早上浸泡的,到了晚上正好了可以煎了,等着到了这会儿,已经几乎没有了腥味,早上的时候,林瑶还用帕子捂着鼻子来着。

“夫人,不用裹面粉吗?”厨娘陈氏问道。

林瑶摇头,说道,“这么好的鱼,裹了面粉就浪费了,就这么直接煎就行了。”

陈氏按照林瑶的吩咐,把鱼捞出来,用棉布擦干水分,就直接下了锅煎了起来,不过一会儿就传出煎鱼的香味,茂春忍不住咽了下口水,说道,“夫人,我都快忍不住了。”

林瑶忍不住笑,说道,“这里里有个煎坏的,你先吃了吧。”

林瑶说的是因为没把握好火候导致碎掉的鱼,而不是真的煎糊了,因为卖相不好就不好上桌了,但其实味道都是一样的。

茂春喜出望外,笑着“那敢情好。”

等着吃了一口鱼肉,黄花鱼鱼肉紧实鲜美,又特别的嫩,因为之前腌制过,这会儿吃起来不仅没有一丁点的鱼腥味,加上林瑶让厨娘只用油去煎,没有家任何的其他材料,保留了原本鱼肉味道,极其鲜。

陈氏在林瑶的磨练下,越发的熟练,也就煎坏了一条,剩下都很好,煎的外表酥脆泛黄,十分的漂亮。

赵恒靠在卧榻上一边看书一边等着林瑶,窗户半开,虽然天气炎热,但是因为在山中,倒是比京城里凉快多了。

从这里可以看到袖佛山上的景色,远处绿意盎然,那浓绿的颜色,叫人看着就十分清爽,很快就传来脚步声,还有林瑶说话的声音,赵恒就马上起身去迎,撩起帘子果然看到林瑶被曹嬷嬷扶着走了过来。

林瑶自己也很注意,走的很稳当,不过身旁也都没离过人,不是曹嬷嬷就是茂春又或者其他丫鬟婆子。

看到赵恒在等自己,林瑶露出一抹笑容来,明媚的像是春日的阳光,等着走到跟前,问道,“三爷等急了吧?马上就可以开席了。”

赵恒握住了林瑶的手,轻轻的揽着她的腰身,一边往屋里走一边说道,“今天晚上吃什么?”

“今天可是准备不少……”

林瑶轻温声细语消失在了帘子后面。

***

如果赵恒不来,林瑶是准备和曹嬷嬷等人一起吃的,对她来说曹嬷嬷和茂春都像是自己的亲人一般,但是赵恒来了,那就不行了,另外开了一桌让她们自己吃,自己和赵恒在厅堂里用膳。

赵恒吃了一口黄花鱼,只觉得外皮酥脆,里肉又鲜嫩紧实,实在是美味,一条鱼叫他自己吃了一条,另外一条则是喂了林瑶吃。

黄花鱼的鱼刺本身就很少,赵恒却还是认真的把鱼肉和刺给分了出来,因为不熟练,鱼肉碎的比较多。

等着分好送到林瑶跟前,已经是没法看了。

李苋在一旁伺候着,都不忍心看了,好好的一条鱼,都给弄得不成样了,这林夫人愿意吃才怪,他刚才也想上前帮忙,不过赵恒不喜,非要自己弄,他也能理解赵恒亲力亲为的心情,但是这也得分事情吧?

这鱼可是他费了不少力气弄过来的,那路上的用掉点冰块,倒是比鱼还贵,结果就这么糟蹋了。

结果林瑶却,道,“三爷,您分的真干净,一根鱼刺也没有。”

李苋,“……”得,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也怪不得皇帝喜欢林夫人,就这么善解人意,还能这般睁眼说瞎话。

果然,赵恒听了脸上的笑容就止都止不住了,吃完了鱼又要给林瑶盛汤,做的是老鸭竹笋汤,汤汁浓白,加上竹笋特有的清香,十分的好喝。

这是早上就开始让厨娘炖的,这会儿已经是完全入味了。

林瑶见赵恒给她盛她了汤,自己喝了一口,又盛了一勺递到了赵恒的跟前,说道,“三爷,你也尝尝,这汤刚好,非常浓鲜。”

赵恒就喝了一口,随即攒道,“不错不错。”

然后李苋就看到林瑶给皇帝喂一口汤,皇帝给林瑶夹了一筷子的香油拌胡瓜,两个人你来我往的好不恩爱…… 他感觉自己就是个多余的,只恨不得把自己藏起来,不让他们瞧见,心里却是忍不住想着,陛下和林夫人可真是好呀。

当真是只羡鸳鸯不羡仙也就是说这个吧。

好在林瑶看到一旁的李苋,其实李苋站的很远,站在屏风后面,只微微露出一个衣角来,这是特意让人看都,却又不打扰的方式。

林瑶说道,“李总管,茂春她们几个都在隔壁用膳,你也一起去吃吧。”

李苋赶忙现身,躬身说道,“夫人,小的不饿。”

“今日过节,这里就不用你们伺候了。”林瑶说着就看了眼赵恒,赵恒马上就道,“听阿瑶的,你也去好好吃一顿。”

有了皇帝的吩咐,李苋自然是要遵从。

去了隔壁东厢,里面已经坐满了人,茂春看到李苋很是高兴,赶紧招手喊道,“李哥,你快来坐,夫人做的这个黄花鱼可太好吃了,要不是吃不下,我可是还能再吃一条……”说着打了个饱嗝,又摸了摸肚子。

李苋脸上带着笑,心里却是滴血,好家伙,你们是不知道这东西有多珍贵…… 也就林夫人这么惯着他们这些下人们,结果等着他过去,茂春赶忙给他夹了半只黄花鱼。

“您快尝尝。”

看着茂春赤诚的目光,李苋又觉得要是说给这丫头吃,倒也不是那么心疼,等着吃了一口,忍不住咋舌,道,“可真是好吃!”

“嘿嘿,多吃点。”

曹嬷嬷盛了一碗汤给他,笑着说道,“往日也多亏了您。”

一时气氛融洽,倒是十分的和美,李苋说出不来什么滋味,只觉心里好像是涌入了温暖的热流,暖烘烘的。

曹嬷嬷也就吃了一会儿,就起身说道,“我去看看夫人,你们先吃。”虽然说林瑶说不用伺候了,但是他们做下人的却不能没有眼色,其实她也是担心林瑶。

第103章

今日是端午, 有像林家别院里这般热热闹闹的,自然也有过的不如意的,比如顾家。

顾家的大儿子甚至比钟氏还要大, 也是个少年早慧之人,年纪轻轻就中了举人,只是志不在仕途,很快就辞官回家,那之后就办了个学堂, 几十年来兢兢业业的, 出了不少的进士老爷, 也是颇有建树, 在家里是最不可小觑的一个人,加上他本就是长子,要继承家业,家里的兄弟,姐妹们都是以他为首是瞻。

顾家的二儿子在外任职, 自然是不能回来, 所以大部分的时间都是顾家三儿子在顾府孝顺顾大人。

原本应该热闹的家宴, 因为钟家出了事, 弄得十分的压抑。

大家在席上匆匆的吃了饭就散了, 等着从屋里出来,顾家老三就追上了顾家大儿子, 说道,“大哥,你怎么走的这么快?”见顾家老大站住, 凑过去悄声说道, “你说这件事, 父亲会不会管?”

说起来顾忠志和原配也是恩恩爱爱的,两个人从来没有红过脸,是叫人艳羡的神仙眷侣,他们几个做子女的,也是被教导有方,几个兄弟间也没红过脸,且个个都十分的出息,顾家到了这一辈也是十分的繁茂。

几个人中老二最是适合仕途,原本想着以后把家中的人脉都用在他身上,这样顾家才继续这般繁盛下去。

谁知道母亲病故之后,顾太傅就纳了个那么小的填房,比他这个大儿子还小,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看着那稚嫩的脸庞,顾家老大都不知道怎么开口喊母亲。

当时就预感不好,果然自从这个女人进了门,那个一直以来叫他敬佩的父亲开始变了样,许多事情在他看来都是老糊涂的事情。

顾家老大冷着脸说道,“我不着急走,等着让我给钟家擦屁股吗?呵呵”

“那父亲是同意帮钟家了?”

顾家老大道,“不是已经问过了?那钟家侄女哭着进来,最后笑着出门的,就应该知道是怎么回事。”

两个兄弟沉默了半响,老三皱眉,在原地来回踱步,道,“大哥,这件事不妥呀!”

“我又何尝知道不是?但是父亲一颗心都在那钟氏身上,以前也不是没有劝过,在我们前面说的信誓旦旦的,结果回头只要钟氏一哭,父亲就恨不得把整个钟家送给她,任由她来处置,这些年我算是看透了,劝不了!”顾家老大说道。

“往日那些事儿就算了,但是今天这件事可非比寻常。”顾家老三说着这话,凑在老大耳边嘀咕了几句,说的顾家老大脸色一下子就变了,道,“是真的?”

“就是锦衣卫指挥使陆镇办的!”

顾家老三不算出众,但是做事却是最为稳妥,他既然这般说了,那就没错了。

“大哥,你出个主意呀!”

顾家老大道,“走,回去问问爹。”

顾太傅今天也心情也不甚好,钟家这件事闹得有点大,他心里头知道是不该管的,恐怕所有人都怎么想的,就连他看好的王正泽…… 作为钟念秋的丈夫都没有跟着钟念秋一同过来,可见他的态度,可是看到钟氏在那边落泪,他又不忍心拒绝。

几个孩子显然也是知道的,这顿丰盛的晚宴,吃的极为不畅,没怎么吃就散了。

“爹,儿子有话跟您说。”

顾忠志道,“我正要找你。”

一行人去了书房,在里面谈了许久,不久里面就传来摔东西的声音,还有顾太傅怒斥大儿子的话来,那小丫鬟站在门外新胆战心惊的,最后一咬牙,转头就去了顾夫人的房中。

争吵虽然激烈,但是顾家老大出来的还是舒了一口气,显然是颇为满意,随后大步流星的走了。

***

赵恒虽然想在别院里多待一段时间,但毕竟走不开,再说宫里还有太后,昨天陪着林瑶在别院里过了端午,那太后那边也不能落下,总要多去陪一陪,第二天就准备回去了。

林瑶显然都料到了,还给赵恒带上了几样酱菜和黄花鱼,说道,“您上次说老夫人很喜欢吃,我抽空又做了一些。”随即指了黄花鱼说道,“早上起来重新叫人煎的,吃的时候下锅煎下就行了。”

赵恒道,“你上次做的青团,还有酱菜,她都喜欢。”

林瑶高兴地不行,道,“那就好。”

林瑶这模样小心翼翼的,倒是叫人心疼,赵恒能理解林瑶的心思,哪个做儿媳妇的不是要把婆母伺候好了?这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但是赵恒不喜欢让林瑶受委屈,一丁点都不想。

赵恒揽住了林瑶,轻柔的拍着她的后背,自从得知林瑶有了身孕开始,赵恒连摸着她手的动作都十分的轻柔,像是对待易碎的瓷娃娃一般。

“不用这般,你只管怎么高兴就怎么做就行。”

林瑶心中颇为感动,犹记得当初嫁给王正泽之后,他对她的要求就十分的苛刻,让她无论如何都要得到长辈们的喜欢,而大伯母又是那样一个嘴碎又抠门的人,林瑶一开始没少在她前面受了委屈。

而赵恒却说不用管他母亲欢喜与否?

等着赵恒出门的时候,林瑶还是觉得心里怪难受的,自从有了身孕开始,林瑶就发现自己变的十分敏感,许多平日里很正常的事情,都会影响她的情绪,比如这般分开。

好一会儿,林瑶才从这种情绪里摆脱出来,正准备换了衣裳去店铺,她已经在家里歇了许久了,也该是去店铺瞧瞧,而且昨天是端午,她请了向老爷子来别院吃饭,老爷子却是不肯,今日是肯定要去问候一番的。

好在蔡参说她的怀相很好,最近也可以出门,只要不是太累着就行了。

林瑶正在换衣,突然就听到脚步声,一回头就看到赵恒居然去而复返,她说不清那是什么滋味,总之一下子就觉得心里落空的地方被填满了。

推开了要给她系带的茂春,就转身去迎赵恒,三步并作两步的走过去,一下子就投入了他的怀里。

赵恒见林瑶走的很急,赶忙抱住了她,说道,“慢点。”

两个人静静的抱了一会儿,林瑶这才疑惑了起来,问道,“三爷,您怎么回来了?”

“忘了把这个给你。”

赵恒拿了一个香囊出来,弯腰系在了林瑶的要带上,说道,“里面放着安胎的药材,还有大师的开过光的护身符。”

林瑶知道赵恒去过白云寺,那位主持正是一位有名的得道高僧,听了很是欢喜,说道,“我很喜欢。”

两个人抱在一起,又说了一会儿话,其实倒也没有说什么,不过就是说下近日的天气,又或者林瑶说下一会儿要去做什么事情,赵恒多半不会说自己公务,但是他很喜欢静静的听林瑶说话,不管是多么琐碎的事情,都会认真的听从。

但就是这样,两个人都觉得十分的开怀,而在一起的时光总是这么短暂而显得弥足珍贵。

不管怎么,总是要到了分开的时候。

或许因为赵恒的安慰,这一次林瑶倒是没有之前那么难受了,等着赵恒走了之后,就启程去了铺子里,林记火锅的生意一直都十分红火,但就是这样,想起还有个十万的债务,林瑶也是头疼。

前几日家中来了信,母亲说原本这几日就准备启过来的,但是家中侄女要办喜事,她想着来了京城之后就很难回去,就准备吃了喜酒再过来。

那封信里还夹带了严茹慧给她的信,说她虽然被父母断了来往,但是毫不在意,毕竟从小没有在父母身边长大,小时候是姨母,后来则是祖母,甚至还觉得解脱了,就是心疼姨母,被母亲骂了一顿,不过好在她和万随的婚事也定了下来,还请林瑶到时候抽空去喝喜酒。

林瑶当时看这个信封简直不知道说什么了,就算是她帮了严茹慧,但其实…… 她根本不知道真的帮到她没有。

严茹慧本是侍郎之女,出身清白,最后却是要嫁给一个商人为妻,她自己就是商人之女,心里虽然没有埋怨过父母,但是却也知道要面对事情多么艰难。

不过这世上的路都是人自己走出来的,毕竟难得有情郎,还是要看严茹慧自己。

林瑶叫人送了一份丰厚的贺礼回去,严茹慧的婚期定在了明年四月,那时候他刚刚生产,自然是过不去的,不然真的想看一看。

赵恒回了宫,中午就去陪着太后用膳,少不得把林瑶送的拿过来,特别是黄花鱼因为要吃热的,还要提前送到御膳房里叫人煎下,总要准备一番。

等着赵恒回去的时候太后已经开始吃鱼了,她诸多挑剔,“就这黄花鱼?”太后显得有些嫌弃,又看了眼鱼的大小,这鱼也太小了,其实说起来三四斤的黄花鱼不算小了,而且还是夏季的海鱼,但那要分谁,寻常人来说自然是好的,但是送到太后跟前的都是珍品,自然是差许多的,“这鱼应该是清蒸好吃,毕竟鱼肉鲜美。”

皇帝见太后抱怨许多,但居然都给吃光了,“……”

第104章

太后虽然唠唠叨叨的, 但是发现,这黄花鱼是真的好吃,鱼肉紧实, 又极度的鲜,一没留神就都给吃光了,看的吕嬷嬷在一旁惊讶的不行。

等着看到赵恒神色,太后尴尬的放下筷子,说道, “还凑合。”

李苋忍不住暗暗的想着, 都吃光了还叫凑合?

太后倒是很快就找到了台阶下, 又或者反正在这里她辈分最高的, 是太后,又是皇帝生母,就算说错话了,倒也没有过不去的,很快就恢复了从容, 说道, “皇帝, 不是我说你, 你也太吝啬了, 这送过去的鱼也太小了一些。”说着转过头对着吕嬷嬷说道,“上次不是有人送了鱼胶过来, 你给陛下拿着。”

然后皇帝身边就多了一份鱼胶,他很是无奈,无论怎么跟太后解释, 她就是不信, 说到后面, 就干脆不解释了,只要太后不去探究这件事,伤害到了林瑶就行了。

用过午膳,太后就问道,“立嗣的事情,你到底打算怎么办?”

赵恒目光冰冷,说道,“既然他们那么喜欢睿王之孙,朕就把人接到宫里。”

太后皱眉,“你这是……”

太后一肚子的疑问,只是等着她的目光转向了皇帝身边包好的鱼胶,突然间就像是领悟了一般…… 脱口而出说道,“你这是为了护着她?”

皇帝却道,“母后,没有的事情。”

太后却发现,皇帝就是这么想的,因为这么一想,之前让她疑惑的所有的一切都已经都已经迎刃而解了,这孩子一日没有安稳的出生,就没办法说是万无一失了,这种时候与其把她推出来,还不如如大臣所愿换个人上这风口浪尖。

太后原本还有些郁结,觉得皇帝一直藏着掖着,让她不痛快,但是想通了这件事,突然间就觉得高兴了起来。

皇帝这般护着就说明,外面是真的有动静了,之前虽然有些眉目,但一多半都是猜测,皇帝死不承认,她也是半信半疑,但是这会儿却是觉得十有八九就是了。

一想到过几月就能看到白胖的小孙子,就觉得几乎要忍不住笑出声来。

***

过了端午节,林瑶的胎是越来越稳了,除了天气太热的时候,隔着几日都会去火锅店瞧瞧,还要跟向老爷子继续学下向家菜,这一日刚到了门口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声音清雅悦耳,温润如玉,十分的好听。

林瑶一脸的不敢置信,等着推开门,果然看到是云付,他显然晒黑了,皮肤没有以往的白,面上也带着几分被风沙吹过的沧桑,穿着将军的甲胄,腰上还佩戴着一柄镶嵌红色宝石的短剑,一时瞧着居然有些威风凛凛的,不过那目光还是和以往一般清透。

“阿瑶,我还想着要去别院找你!”云付看到林瑶也是高兴地不行,脸上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来,欢快可以感染身边所有的人。

“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林瑶吃惊的问道,“我身子不便,所以也不能经常过来,你之前来店里找过我?”

“什么,你怎么了?是生病了吗?”

林瑶还没显怀,所以腰身还很细,倒也看不出来,看到云付担忧的表情,想着到底也不是外人,也不想瞒着他,说道,“我有身孕了。”

“三哥的?”云付如遭雷击,连着后退了好几步才稳住身子。

“是呀。”

云付一时难过,一时又高兴,难过的是林瑶居然有了别人的孩子,而高兴的则是,子嗣艰难的皇帝也后继有人了,这两个人,一个是他心悦之人,一个则是最亲厚的人,左右都艰难,最后委屈的不行,忍不住居然就呜呜的哭了起来。

林瑶惊道,“你哭什么?”

这要别人,少不得要被骂了,但是大家都熟知云付的性子,曹嬷嬷上前给云付递了帕子,劝道,“五爷,您要知道这可是大喜事,您这样哭算什么事呢?”

云付纠正道,“曹嬷嬷,我是六爷。”随即又道,“不过,嬷嬷你说的是,不哭了,其实就是太高兴了,阿瑶一直想当个母亲,如今如愿了,三哥也是……”

一旦说开了,倒也没有什么芥蒂了,只是云付到底伤心,一直想着早晚有一天,等着皇帝和林瑶断了,就能和林瑶在一起,结果却是等来这样的结局。

按照皇帝如今的情况,这孩子到底多么弥足珍贵就不说了,林瑶也会母凭子贵的。

林瑶问起云付在军中的生活,云付道,“别提了,那地方简直不是人呆的。”云付说起军中的生活来。

一时旧友相聚,到是十分可乐的事情,林瑶叫人端来云付最爱吃的火锅,陪着他一边吃一边闲聊了好久。

这几日,王正泽心烦的不行,主要是钟氏总是哭哭啼啼的,原本顾太傅说要帮顾家的,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又改了主意。

钟念秋是跟这个伯父长大的,感情深厚,自然见不得他这般,但是顾太傅不管,王正泽更是冷漠以待,这让她越发的慌乱了起来。

王正泽也不是没有感触,真的不懂钟念秋的难处,但是比起他的仕途来,这些都无关紧要,他自嘲的想着,或许皇帝说道对,他就是个私德有亏,毕竟连十年发妻都可以抛弃…… 这个钟念秋更是没有让他欢喜的地方,就更不会在意了。

云付回到了家中,因为林瑶有了身孕的缘故,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国公夫人说了好几遍才问道,“娘,你刚问什么?”

国公夫人见他这般魂不守舍的很是奇怪,说道,“就是问你什么时候要回去,娘好给你准备换洗的衣裳,药材之类的,你嫂子都忙,也不好总是烦劳她。”

云付听了这话就来了精神,说道,“娘,您上次用的皮子就挺好,那边初春时节还特别冷,我就用那个皮子垫在床上,就是太少了,您再多给做几身,还有娘,你上次给我的银子都花光了,你再给我点?”

国公爷在旁边静静的坐着喝茶,他眉目锋锐,一举一动都带着威严,在家中他是个十足的严父,只偶尔看向国公夫人的时候,目光才会变的温和一些。

在一旁听了云付的话,重重的把茶杯放在了长几上,发出咚的声音来,吓的云付忍不住瑟缩了下身子,果然听他说道,“上次你走的时候你母亲不是给你塞了五千两的银子,你都花光了?可真是败家子,都多大了,还有脸跟父母要钱湖啊,看我不打死你!”

上次云付说要做一番事情来,可是把国公夫人惊喜坏了,不过知道想去西北,却是不同意的,觉得那地方风沙太大,舍不得云付吃苦,国公爷倒是挺高兴的,觉得云付好容易知道争气一回,男人就是要多锻炼锻炼,自然是支持的,国公夫人拗不过两个人,走之前特意塞了五千两的零花,这可是大数目,谁知道这才不到半年就已经花光了。

眼看国公爷要发作了,吓的云付直接站往外跑,只是到底害怕,脚上一个不稳,一屁股跌倒在地上,直接趴着了,这让刚好追过来的国公爷见到,刚好一脚就踹了过去。

国公夫人忍不住捂着脸,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说道,“老爷,您别打了!”

“就踹了一脚……”

云付当然不会坐以待毙,趁着国公爷回应国公夫人这会儿,连滚带爬的就跑了出去,就是屁股上挨了一脚,只觉得疼的不行。

晚上国公夫人给云付送药,见他已经擦了药,总算松了一口气,说道,“你这什么时候能懂事呀。”话虽然如此,却还是从怀里拿出一个钱袋来,里面放着十张五十两的银票,还有一百两的,最大数额是五百两的银票,算起来是三千两。

“我知道你在那边要花的银子多,本来想多给你一些,但是你嫂子有了,她又什么都吃不下去,多买一些鱼胶过去给她补一补,偏生这东西又贵,如果从公中拿钱,怕是其他人不高兴,就准备拿了我自己贴己的银子买……”

云付所有的注意力都在了后面上,问道,“娘,吃鱼胶对孕妇好吗?”

“不止鱼胶,还有燕窝都可以。”

云付马上就道,“娘,你也给我买一份!”

国公夫人奇怪的看了眼云付,说道,“你买一个孕妇吃的补品做什么?”随即突然间像是想到了什么,道,“你不会是在外面荒唐,让女子有了身孕吧?”

“没有!”

云付再三保证,国公夫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只是叮咛了许久,“婚事不要急,都已经拖到这时候了,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等着你在西北做出点成绩来,到时候给你姑姑说下,升了官职,调回京城里,娘再给你找一个好姑娘。”

云付不敢再说了,怕是让国公夫人起疑,但到底不死心,主要是担心林瑶的身体,他可是知道皇帝的孩子没有一个好的,就是唯一活下来的三公主都是靠药吊着一条命。

反正就是很担心,想着那对孕妇好的东西肯定要吃,等着国公夫人走后,就出门去买补品了。

云付这一次在京中休息一个月,隔着几日,林瑶店铺的时候都会跟着去,在一旁给林瑶打打下手,他的嗅觉依然敏锐,对吃食很是有几分见解,和林瑶探讨一番的,倒也乐在其中,别说向来不喜欢外人的向老爷子也很喜欢云付,对着林瑶说道,“倒是难得纯良之人。”

一来二去的,云付去的多了,自然被有心人看在眼里。

这一日国公夫人见仆妇送来了半斤的燕窝,忍不住说道,“是不是送错了,我可没定。” 那送货的伙计说是府中六爷定的,因为之前没有货,所以等了一段时间,今日特意送了过来。

国公夫人心中打鼓,喊了云付身旁的随从来问,知道他频繁的去林记,她也去林记吃过,那火锅的味道确实是叫人惊艳,但是那个店主不是内阁大臣王正泽的下堂妻?为了这件事当初还闹的很凶。

国公夫人当时看着林瑶写的自请下堂书还哭了好久,觉得命运捉弄人,这样一个贤良淑德的女子,居然落得那样一个结果。

后来她去用膳的时候,还特意去看了眼,当时林瑶正在店里,只一眼就觉得这个女子,生的不仅美貌惊人,且气质出尘,一点也不像是和离书上写的那般,当时还觉得有些疑惑。

国公夫人到了林记,进去了一趟,这会儿正是饭点,人也颇多,国公夫人看到许多人传来注目礼,那远处似乎还有个熟人,想了想又退了出来,反而是去了对面的茶楼,选了个二楼的雅座,一边喝茶一边看着对面。

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然过了一会儿云付就走了出来,后面还跟着一个女子,她定睛一瞧,真就是林瑶。

两个人显得很是熟稔,那林瑶不过说了几句话,就见到自家儿子笑的跟傻子一般的…… 不得不承认,几个孩子中,这个小六生的最好,就是这般傻笑,居然也不觉得难看。

国公夫人却是一肚子气,好东西都长在脸上了,怎么就不长长脑子?这一看就是分明心悦对方的样子。

只是一想到,这个林瑶或许已经有了身孕,而且这肚子是他们小六的骨肉?不对呀,不是说因为林瑶不育,这才和离的?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国公夫人当真是坐不住了,只恨不得当场就跑出去拽着云付询问原委,但她也不是个没有轻重的,这时候出去,只会让路人看热闹,然后让儿子和林瑶难堪,而且到底是什么情况,她其实也不确定,万一只是她的猜想呢?

国公夫人一时在屋内踱步,最后说道,“回去。”

但是等着回去了之后,国公夫人越想越是郁结,想到婚事上一直不得志的小儿子…… 难得他心悦,却是个不能在一起的人,她拆又拆不了,却又不能同意,不知道如何,直接就病倒了。

***

一下子就到了七月底,天气热的不行,林瑶肚子已经微微隆起,脸也圆润了一些,新缝制的夏衣都是很宽松的尺寸,几乎是没有腰围。

林瑶睡了个午觉起来,只觉得口干舌燥的,有了身孕之后就发现,火气非常大,加上天气炎热,实在是有些难捱。

茂春原本给林瑶打扇子,见她醒来马上就问道,“夫人醒了,是不是口渴?”说完就见睡眼朦胧的林瑶点头,赶忙就起身去案桌上倒了一杯果茶来。

林瑶喝了一口,面色缓和了一些,起身到了窗口,结果那阳光直直的照在脸上,烫的吓人,赶忙退回来,对着茂春说道,“还是给我来一碗酸梅汤吧。”

茂春心疼林瑶,一边叫小丫鬟去拿,一边给林瑶打扇子,林瑶却道,“这都扇多久了?你也歇会儿。”说着拿过茂春手里的扇子,自己有一搭没一搭的扇着,只是扇出来的风都是都是带着热气,索性把扇子一丢,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呀。”

茂春跟着蔡参学了一些医理,知道有了身孕之后,更是怕热,就说道,“咱们也买一些冰吧。”

许多人家,夏季里会把冬天存放的冰拿出来摆在屋里,随着冰块融化就会散出寒气来,这样可以解暑。

只是今年夏季意外的炎热,那冰块水涨船高,林瑶又开了一家林记的分店,生意倒是十分的好,但是要存起来还那十万两点债务,所以倒也不敢乱花。

就在这时候外面传来脚步声,茂春一个激灵站起来,说道,“不会三爷来了吧?”又道,“这都半个月了吧?”

林瑶目光里就透出几分希冀来,但还是理智的的说道,“老夫人病了,三爷总要伺疾,这才多久?不会是他。”

“虽然要伺疾,但是也不至于半天的时间都没有吧?”茂春撅着嘴,有点替林瑶委屈的说道。

两个人正说话的功夫,那脚步声就越来越近了,然后赵恒的声音,“这会儿在睡午觉?已经醒了,那就好。”随着这话,竹帘子被撩开,林瑶就看到了赵恒。

赵恒穿着一件青竹纹的窄袖圆领长袍,戴着一顶竹冠,十分的简练清爽,一进屋就忍不住皱眉,说道,“怎么这么热?”再去看林瑶,见她神色饱满,目光温柔,眉眼顿时就柔和了起来,指着李苋说道,“去把冰拿来。”

李苋就把带来的冰块放在屋内,慢慢的屋里就变得凉快了起来。

赵恒许久没有见到林瑶,其实也就是半个月,半个月之前太后突然又病了,跟去年那症状差不多,皇帝只能寸步不离的守着,但其实心里也是惦记林瑶,算是两头煎熬了。

“三爷,您怎么这个时候过来?”往常赵恒一般都是晚上过来。

赵恒一下子抱住了林瑶,轻柔的把她圈在怀里,看了眼她微微隆起的肚子,把手虔诚的放在肚皮上,说道,“委屈你了。”

林瑶道,“有什么委屈的?”林瑶也环住了赵恒的腰身,果然瘦了一些,想来这些日子都没有吃好,说道,“老夫人不适,那是天大的事情,三爷抽不开身,那不是正常?”

赵恒见林瑶说的理所当然,忍不住一阵心疼,说道,“你应该有怨恨的,怀着身孕,天气又炎热难捱,自然是不舒服。”

“我真的没有……”

“阿瑶,在我前面,你可以生气。”

林瑶一时愣住,她真的没有怨恨吗?其实也不是怨恨,就是觉得有些难过,烦躁的时候,酷热难捱的时候,总是希望身边有人陪着她。

但其实她早就学会了做一个懂事的,明理的人,这正是家里人教导她的,也是王正泽要求的,时间久了她也这么想的。

赵恒见林瑶突然不说话,一时抬头看她,林瑶却把脸深深的埋入了他的怀里,闷闷的说道,“就只有这么一点点……”说着这话,就伸出手指来,点着三分之一的指甲盖那么一点。

赵恒原本心疼的,结果看她这模样,只觉得可爱的不行,忍不住亲了亲她的额头就说道,“可以再多一点委屈。”

林瑶压在指甲盖上的拇指又往前挪了一点,说道,“就这么多。”

赵恒终于忍不住大笑。

林瑶从赵恒怀里抬头,眼眶却是红红的,娇嗔的说道,“刚还说我委屈了,这会儿就自己笑,倒是不知道三爷是怎么想的。”

赵恒紧紧的把林瑶抱入了怀里。

第105章

林瑶问起赵恒母亲的病情来, 道,“年纪大就很容易不舒服,身子不适, 心情自然也不好,三爷还是要多陪陪才好。”

赵恒和林瑶坐在了圆桌旁边的椅子上,不远处放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大块的冰,那冰渐渐融化, 水汇聚在托盘里, 泛着冰冷的凉气, 弄得屋里也十分的舒适。

茂春拿了酸梅汤进来, 也给赵恒倒了一碗。

林瑶迫不及待的喝了一口,只觉得酸甜入口,那如同火烧的喉咙一下子就得到了缓解,忍不住舒了一口气。

赵恒见了也跟着喝了一口,随即抿了抿嘴, 又一口气给喝光了, 随后放下碗来, 说道, “痛快。”

林瑶却是不敢这么喝, 一小口一小口的抿着,赵恒喝完, 一旁的茂春又给他添了一碗,等着喝了两碗,这才觉得舒服了, 说道, “这肯定你是做的酸梅汤。”

林瑶笑道, “三爷要是喜欢就多喝点。”

两个人说了一会儿话,林瑶觉得缓过来了,就起身去了厨房,赵恒本来舍不得她去,但是他也知道,有了身孕也不是一味的养着,除了太重的活儿,又或者疾跑之类的,适当的烹饪,不仅无碍,还会对生产有利。

“走路慢些。”

林瑶去了厨房,里面像一个蒸笼一样,热的不行,她也不敢进去,就在外面跟厨娘说话,道,“前几日不是做了鸡蛋面,拿出来放蒸笼上蒸了,浇上老油,再晾干。”随后又在隔壁调了麻汁,切了胡瓜丝当做配料,才算是完事了。

因为天气太热,林瑶也不敢多待,怕是中暑,安排完就回了房间,因为放了冰,屋内一如既往的凉快,赵恒正在看一本闲书,不过显然一直在等着她,见她进来马上就起身说道,“今天晚上吃什么?”

林瑶掰着手指头数着,那模样倒是有点可爱,赵恒忍不住看了眼,眼底满是笑意,一下子就握住了她的手说道,“好了,我知晓了。”

晚膳就是林瑶之前吩咐厨娘做的凉面,还有几道其他菜,林瑶往上面撒了一把的胡瓜丝,两勺的麻酱汁,又加了半勺的辣椒油,拌了下,等着面条充分的吸收了调味汁,就可以吃了。

赵恒道,“这是凉面?”

林瑶点头,说道,“三爷快尝尝,合不合您的口味。”

赵恒也很喜欢吃辣,浇了两勺的辣椒油,等着吃了一口面条,麻酱汁浓重的口味在口中扩散开来,先是麻酱汁的甜中带香的味道,让味蕾极其舒服,然后是辣油的香辣味道,两种味道交叠在一起,几乎成了绝品。

“好吃。”赵恒忍不住说道。

鸡蛋面筋斗,加上是蒸熟的,口感非常的好。

“那就多吃点。”炎热的夏季,吃上这样一碗冷面,倒是比汤面要舒服一点,林瑶发现自己的胃口好像慢慢的变大了,平日里吃一碗就饱的,今日却忍不住多吃了小半碗。

吃完凉面,再吃上一块切好的西瓜片,又解腻还解渴,冲刷了一遍口腔,只觉得清爽的不行。

赵恒显然很喜欢吃这个面,无论是调味汁还是面条本身都很好吃,一口气吃了两大海碗,要不是吃不下去了,估摸着还能继续。

饭后两个人去散步,因为太热,就走在有树木的林荫道上,但是林瑶还是觉得有些热,少不得出了一层薄汗,赵恒拿了一把团扇给她扇扇子。

两个人静静的走着,偶尔相视一笑,又十分的甜蜜。

皇帝因为太后的病情,也不能多待,晚上就要回去了,林瑶特意去了厨房做了一碗鸡丝粥出来,一共两个罐子,一个是鸡汤一个是粥罐,说道,“喝的时候在拌在一起热下就行了,怕是先放一起,那味道入了粥里,等着发散就不好吃了。”

“倒是辛苦你了。”

***

太后病情稍缓了一些,已经可以自己坐起来用膳了,今天的晚饭是鱼片粥,但或许是因为大病初愈,味觉麻木,吃什么都觉得没什么滋味,吃了两勺就放下勺子来。

吕嬷嬷劝道,“娘娘,您好歹多用一些。”

太后道,“实在是没胃口。”又问起国公爷来,“刚也没聊几句,犯了困就睡了,他是什么时候出宫的?”

“您睡着之后还守着您许久,刚一个时辰前出的宫。”

太后皱眉,道,“倒也是难为他了。”随即语气带着几分抱怨道,“你说国公夫人这日子过得,儿女听话懂事,夫君又对她一心一意的,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那御医看了病回来,跟我说是郁结于心。”

也是凑巧,太后病倒的时候,国公夫人也病倒了,不然这进宫里探望的就不是国公爷,而是国公夫人了,毕竟男子多有不便。

吕嬷嬷其实不知道国公夫人为什么病了,但是有所耳闻,大概是和云付有关,想着可能是心疼儿子去西北受苦吧,不过这话她不敢对太后说,毕竟太后也是很喜欢云付这个侄子,怕是让太后心绪波动,想着还是等着过几日病情稳定了再说吧。

好在太后马上就转了话题,问起皇帝来,“陛下又出宫去了?”

吕嬷嬷笑着说道,“是呀,这都半个月没出宫了。”

太后显然也是心领神会,嘴角也不自觉地的带出笑容来,只是很快就又叹气,说道,“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见到,可真是心急。”

吕嬷嬷却道,“宫里不安生,不在宫里生也好。”

太后一听,脸上就没了笑容,道,“那睿王之孙刚入宫没半个月就上吐下泻的,要说真不是人祸,当真是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