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翧:“那我要是背下来,娘有什么奖励?”

翟氏:“你说说想要什么?若是想淘气,娘是不应的。”

青翧忙摆手:“不淘气,不淘气,若是青翧当真背下来,今儿晚上可不可以炖肉吃。”

翟氏一愣,瞧了几个孩子一眼,莫不是一脸期待,这才明白,拐了这么大个弯子,就是想吃蘑菇炖肉,到底是孩子,嘴馋,遂点点头:“不过咱们丑话要说在前头,你要是背不下来,或者意思解错了,可不成。”

青翧大喜:“错不了,错不了,我可是背了一路呢,瞻彼淇奥,绿竹猗猗,这句的意思就是…”青翧现趸现卖说的异常顺溜,就连翟氏都有些惊讶,这小子可不喜欢念书,能把这首淇奥背会并解释出来,着实不易。

见小儿子眼巴巴望着自己,想到他念书的动力是吃肉,不禁哭笑不得,开口道:“奶娘一会儿去知会厨房,今儿晚上炖肉。”

青翧高兴的跳了起来,一把抱住翟氏:“娘最好了。”接着猴子一样窜了出去,嘴里喊着:“炖肉喽。”把刚从外头进来的胡老爷吓了一跳:“瞧你乐的,炖什么肉?”

孩子们给胡老爷见了礼,纷纷退了出去。

翟氏见他一脸的汗,忙叫端水过来,伺候他净手洗脸换了衣裳,又看着他喝了一碗梅子汤,才把刚儿的事儿说了。

胡老爷笑道:“这小子倒是聪明了不少。”

翟氏:“哪是他的主意,老爷想想,这不跟上回二丫头哄严先生放假的招数一样吗。”

胡老爷愣了愣:“你说这是小翎儿的主意?”

翟氏:“除了这鬼丫头还能有谁,也不知这丫头随了谁,鬼精鬼精的,眼珠子一转就是一个主意,这才多大就这么多心眼子,以后还了得,谁家敢娶回去。”

胡老爷却道:“没人娶更好,我瞧着谁也配不上咱家小翎儿。”

翟氏瞪了他一眼:“男大当婚女大当家,依着你还能留家里一辈子不成。”

胡老爷摸了摸鼻子,忽异想天开的道:“要不然给二丫头找个上门女婿吧。”

翟氏:“你这越说越不着边儿了,咱家也不是没有儿子继承香火,好端端的招个上门女婿算怎么回事儿,得了,我不过就是一说,你还当真了,二丫头如今才十岁,早着呢,倒是青羽跟子盛,昨儿我哥的信里又提了,我这儿正拿不准主意呢,你说倒是应不应?”

胡老爷皱了皱眉:“子盛是咱们瞧着长起来的,品性自是没挑,两人又是青梅竹马,亲上加亲,按说是门好亲事,可你那嫂子的性子太过挑剔,不一定瞧上咱家的门第,再有,青羽性情温和,嫁过去只怕会受委屈。”

翟氏叹了口气:“我也这么想的,我嫂子心高,说不得指望子盛攀个高门呢,上回她来,听话头有意无意提起陆家,莫不是瞧上了陆家,若果真如此,这门亲事可万万不能应的。”

胡老爷:“等过了大秋吧,过了大秋陆家若是来人接敬澜回京,我必然要送的,到时候跟大舅哥说说此事,若果真你嫂子有攀附陆家的心,这桩亲事不提也罢…”

第13章 璀璨萤火

惦记着吃肉,青翧晌午觉都没睡好,躺在炕上一会儿问福子一句:“日头可落下去了?什么时辰了?”问了得有十几遍。

福子没辙的道:“我的好少爷,这才刚吃了晌午饭,早着呢,您就安心睡吧,小的在这儿给您瞧着,日头一落下去,就叫您起来,保管误不了少爷吃肉。”

青翧仍有些不放心:“那你可别睡着了。”

见福子一个劲儿点头,才又躺下闭上眼,翻来覆去的终于睡了过去,却没睡踏实,不过一个时辰就醒了,翻身起来揉着眼看了眼窗外,见日头还大着,有些失望。

既然醒了,干脆起来得了。

福子怕他出去,忙道:“这会儿外头热着呢,还是在屋子里待着凉快,少爷若是睡不着,不若看会儿书或写几个大字,今儿晌午少爷背会了书,夫人眉眼都是笑的,可见心里喜欢。”

青翧翻了白眼:“好容易严先生病了,你又唠叨起来了,好好的看书做什么,我去找二姐玩去。”说着跳下炕就跑了,福子忙跟了过去。

许是上一世睡得太多,这一世青翎没有午睡的习惯,总觉得大好的时间用来睡觉怪浪费的,而且,古代人没什么消遣,作息时间颇规律,睡得早,起的早,睡眠时都在九个小时之上,充足非常,中午哪睡得着。

只不过,晌午头日头毒,青翎再皮也不敢往外跑,怕晒伤了皮肤,自己受罪,又嫌屋子里热,便坐在廊子上学绣花。

花样子是青羽帮她绘的,青翎刚学,太复杂的怕绣不来,青羽就画了最简单的,花样子是一丛兰草,琢磨着等青翎绣好了,当帕子使也过得去。

本还说这丫头天天往外跑,性子躁,哪能塌下心来绣花,倒没想到这丫头绣的极认真,安安稳稳坐在哪儿,一针一针的颇像样儿。

青羽不免探头瞧了瞧,刚学针线来说,已经算相当好了,娘可以放心了。

正想着等青翎绣好了这个,给她画个复杂一些的样子,就见那边儿青翧一蹦一蹦的跑了过来,一过来见青翎正坐在廊下绣花,以为自己睡迷糊,眼花了,忙揉揉眼,见二姐还坐在哪儿一针一线的绣着,不禁道:“二姐,你莫不是病了吧,好端端的怎么做起针线了。”

青羽好气的拍了他一下:“这是什么话,女孩子学针线才是正经事儿呢。”

青翧不免有些担心起来:“二姐,那你以后是不是都不跟青翧出去玩了?”

青翎好笑的道:“青翧你今年多大了,还总想着玩。”

青翧:“二姐糊涂了,咱俩一样过了年就十岁了。”

青羽道:“亏了你还知道,大哥跟你这么大的时候可,是都背会好些书了呢,哪像你这样天天的玩儿。”

青翧:“怎么又说念书的事儿了?”

青羽:“有道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你不念书,将来能做什么?”

青翧皱着眉想了想没想明白,索性直接问青翎:“二姐将来想做什么,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青羽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女孩子长大了找婆家嫁了就是,故此,针线活计一定要学好了,男孩子却要丁门立户的,你跟青翎哪能一样。”

青翧想了一会儿,还是没想明白,索性丢开不想了,摇着头道:“不是有句话说船到桥头自然直吗,到时候再说呗,现在想这个做什么。”说着蹭到青翎身边蹭了蹭:“二姐你别做针线了,咱们去厨房瞧瞧去吧。”

青羽忙道:“灶房里又是火又是油的,可不是胡闹的地儿,回头烫着可了不得。”

青翎放下手里的绣绷子:“大姐说的是,灶房可不是玩的,你莫不是等不及想吃蘑菇炖肉了吧。”

青翧有些不好意思:“我是想瞧瞧咱们采的那些蘑菇去。”

青羽笑道:“不用瞧,娘既然应了,自然不会反悔,今儿晚上必能让你好好解解馋。”

说话儿就到了晚饭时候,夏日天长,吃晚上饭的时候,日头还老高呢,翟氏见今儿吃饭的人多,连陆敬澜都过来了,便让丫头把堂屋的大八仙桌挪了出来, 放到葡萄架底下。

翟氏刚嫁进胡家的时候,婆婆还活着,公婆都是极少见的好人,性子随和,对自己格外好,吃饭的时候也不用自己伺候着立规矩,故此,平常日子就自己跟丈夫两人吃饭,年节才到公婆屋里吃上一两回,应应节气。

婆婆没了之后,翟氏本说请公公过来一起吃,公公却说一个人习惯了,仍就自己一个人吃,倒是自己这边儿,随着孩子们一个个出生,人就多了起来,如今更有子盛跟敬澜,就更热闹了。

翟氏知道有自己跟丈夫在,孩子们不自在,就让他们在院子里吃,自己跟丈夫仍在屋里,本说让青青跟他们两口子一起在屋里吃的,毕竟吃饭不能戴帽子,却没想到这丫头倒主动留在了外头,只是仔细用刘海遮住了胎记,瞧眉眼儿间的神色,比过去开朗了不少,翟氏暗暗松了口气,安排好了菜就进屋去了。

胡家的晚饭算不上丰盛,却也不差,一般都是四菜一汤,今天中间多了个蘑菇炖肉,用老大的砂锅装着,放到桌子正当间儿,香味儿顺着砂锅的盖子一股子一股子往外冒,馋的青翧只吞口水。

好容易等他娘走了,再也等不得,伸手就要去掀砂锅的盖子,却给青羽抓住手:“你没看还冒着热气呢,烫坏了你的手,可没法儿写字了 。”青羽垫着手巾把盖子打开,顿时肉香四溢,让人食指大动。

几个人你一筷子我一筷子的,不一会儿功夫就把一砂锅蘑菇炖肉吃了个精光,就连陆敬澜都吃了不少,忍不住道:“这是什么蘑菇?比我家里的好吃多了。”

青羿道:“村子里的人常采来吃,具体叫什么名儿,我可不知道?”说着侧头问青翎:“小翎儿,你天天在外头跑,一定知道。”

青翎目光闪了闪:“知道是知道,只不过这个蘑菇的名儿不大好听,还是别说了,反正好吃就行了呗,问这么多做什么。”

青翧摸了摸自己溜圆的肚子:“就是,问这个做什么?倒是昨儿的抄网跟纱篓子都做好了,却下起了雨,没捉萤火虫,不如咱们今儿去吧。”

青翧一句话,众人纷纷附和,拿抄网的拿抄网,找纱篓的找纱篓,青羿进屋跟爹娘说要去水塘边儿上捉萤火虫,翟氏本说不答应的,黑灯瞎火的,一个看不见掉下去可了不得。

胡老爷却先一步点头应了:“去吧,看着你弟妹些,别叫他们掉水里头去。”

青羿答应着出去了,听见青翧欢呼了一声,接着几个孩子都跑出去了。

翟氏不禁道:“你也真是,这天都黑了,还去水边儿上,掉下去可怎么好?”

胡老爷笑道:“那坑里头是深,边儿上却浅的很,老太爷又天天都去炕边儿上遛弯,有他老人家看着,还能让孩子掉水里去不成,再说还有胡管家呢,你就宽心吧,这会儿能玩的时候,让他们好好玩玩,等再过几年,就是想玩都难了。”

翟氏不吭声了,虽知道丈夫心疼孩子,却也明白丈夫的意思,便如今,自己都时常想起十来岁时的情景,自己虽不像二丫头这么淘气,却也是个好玩的,跟小丫头们斗草,编花,蒙着眼睛捉迷藏,一玩就是大半天,如今想来分外怀念,便叫翟婆婆出去瞧着些,省的玩疯了有什么闪失。

翟婆婆知道夫人是担心敬澜少爷,忙应着出去了。

陆敬澜手里拿着青翎做的那个抄网,呆呆望着前头一动不动,他从没见过这么美丽的景色,夜色中,水边儿莹莹闪闪的光点像天上的繁星,星星是不动的,但萤火虫却会飞,它们在水边儿的草丛里,上下舞动,点点莹火拉出一道道光线,美的惊心动魄,是陆敬澜有生以来从未见过的美。

忽听青羿道:“咱们来比比看谁捉的萤火虫多,输的人下次去城里赶集的时候,给大家买甜糕吃,如何?”说着就跑了下去。

一见青羿下去了,青翧也跟了下去,然后是子盛,陆敬澜拨开长寿,也举着抄网下去了。

虽说陆敬澜头脑聪明,可那是念书做学问,跟玩没什么关系,青翎怕陆敬澜捉不着萤火虫丢脸,忙跟了下去,倒是没想到陆敬澜学得飞快,试了几次,就找到了窍门。

并且跟青翎配合默契,他捉了青翎毛就放到小纱篓里,不一会儿就捉了七八篓,最后一数数,表哥最少。

子盛指着青翎跟陆敬澜道:“我要是有个帮忙的,肯定不会输。”说着看了青羽一眼:“要不咱们再比一回,这次青羽帮我,看我赢不赢。”

青羽没想到他如此,俏脸腾一下红了起来,心里不舍得走,却又不好意思,只能低着头不吭声。

青翎笑道:“今儿纱篓没了,捉来也没地儿装了,明儿再比吧。”

青翧忽然瞧见老太爷走了过来,高兴的跳了起来:“跟你们说啊,我爷爷肚子里的故事最多了,可有意思了,不如咱们听爷爷讲故事吧。”

第14章 夜色如梦

胡家老太爷最好听书看戏,每年过大秋的时候,各村有钱的人家都会请戏班子 ,轮着唱大戏,胡家也不例外,就在胡家农庄前的大场院上搭戏台,连着唱三天,热闹极了。

胡老太爷会拉胡琴儿,兴致来的时候,还会上去票一把,平常日子,隔那么几天就会去县城里听书看戏,那些戏文说书里的故事就成了老太爷的素材,时不时就给孩子们说上一段,什么神鬼,狐仙啦,妖魔鬼怪啦,有意思的紧。

故此青翧一提议,大家纷纷附和,青翧忙跑过去把胡老太爷拖了过来,缠着老太爷讲故事。

胡老太爷见孩子们都在,笑眯眯的应了,叫胡管家招呼人把茅草垫子铺在水边儿上的空地上,铺了厚厚的两层,坐在上面软绵绵的,比炕头都舒坦。

老太爷盘腿坐在中间,孩子们围在四周,小厮丫头们也都在边儿上眼巴巴的等着,老太爷讲了一个捉狐的故事,说有人想要狐狸的皮毛做褂子穿,就去捉狐狸,狐狸白天都躲在深山老林里修行,等修行的差不多了,夜里就会出来,去农家院子里偷农人晒在外头的衣裳,披在身上,扮成人的模样儿,在道儿上等着,遇上夜归的人,就会走过去,捏着嗓子问,你看我像不像人,若那个人说像,然后一溜火光,狐狸就成仙上天了。

那些捉狐狸的知道之后,就会在夜里月亮好的时候,出来等在道上,看见狐狸披着人的衣裳过来问,就说你不是人是狐狸,等狐狸变回原形之后,从背后拿出钢叉,一叉子叉住,捉了回去,剥皮卖,越是年头长的,皮毛越能卖上好价钱。”

青翧道:“这捉狐狸的人心眼真坏。”

老太爷笑了起来:“我们青翧心眼倒好,只是这狐狸再有灵气儿也是畜生,想修成仙自然是不易的,这也是它的劫难。”

青翧:“只有狐狸能修成仙吗?咱家猪圈里的小猪仔成不成?”一句话惹得大家都笑了起来,青羿更是笑的前仰后和,指着青翧:“照你说,咱家的养的鸡鸭鹅都能成仙了,你当成仙是吃饭呢,哪有这么容易的?”

青翧撅了撅嘴:“狐狸跟猪仔有什么不一样吗,爷爷您说,咱家的猪仔是不是也能成仙?”

胡老太爷摇摇头:“这成仙可不是什么都成的,古书上说自打盘古开天地的时候,就有狐狸,所以啊,这狐狸天生就是半仙之体,才能修炼成人,然后飞升当神仙去。”

青翧:“爷爷,狐狸真能会变成跟我一样吗?”

老太爷笑了起来:“狐狸爱美,一般会变成个漂亮的小姑娘,修行的越深,变的越好看。”

青翧:“我听周宝儿说她娘总骂他爹新娶的小老婆是狐狸精,周宝爹的小老婆是狐狸变的吗,可我上回跟爹去城里的时候,碰上过周宝儿爹那个小老婆,长得一点儿都不好看呢。”

老太爷暗拍了拍他的小脑袋:“狐狸精修行可难着呢,没个千八百年可修不成,就算修成了人,也不会嫁人的。”

青翧道:“这么久啊,那怎么修行啊?”这小子简直是十万个为什么,青翎见爷爷有些招架不住,开口解围:“爷爷您给我们拉胡琴听吧。”

胡管家也怕青翧再问下去,老太爷答不出来,忙叫人把老太爷的胡琴拿了过来,又搬了个板凳。

老太爷调了调弦,拉了起来。

胡琴的声音有些单薄,但在这样的夜里听起来却异常动听,青翎索性仰躺在草垫子上,仰着头,昨儿晚上电闪雷鸣的下了半宿雨,今天却是满天繁星,点点星光倾泻而下,与月色融成一片耀眼的银白,像一匹匹从天上垂下的雪缎,耳边是爷爷的胡琴声,偶尔还有两声虫鸣,这样的夜美的像梦。

青翎眯着眼看着天上的星星,陆敬澜却望着她,他从没见过像青翎这样随性自在的女孩子,她眼里的光芒,让他忍不住向往,他想知道她看什么,想什么,那一定是最有意思的事儿,想到此,开口道:“翎儿妹妹瞧什么呢?”

青翎侧头看了他一眼,指了指天上:“你看那条光灿灿的就是银河,西北那颗亮的是织女星,东南暗一些的牛郎星。”

陆敬澜仔细看了看:“织女星旁边怎么还有几颗小星星?”

青翎:“传说那是织女织云霞和彩虹是梭子,牛郎星两边的星星是他挑的扁担,所以又叫扁担星。”

陆敬澜不禁道:“翎儿妹妹怎知道这么多事情?”

青翎侧头看了他一眼,陆敬澜手撑在身后,微微仰着头,星光在他脸上镀上了一层银白的光,有种朦胧的美感,令青翎想起君子如玉,只可惜有些瘦弱,不然,完全就是一标准的美男子,每次看到陆敬澜,青翎都有种看到自己上一世的感觉,故此对于陆敬澜,青翎总忍不住去关心,因为青翎最了解那种孤寂。

没听见回应,陆敬澜微微侧头,见她盯着自己看,这样的目光下,不觉有些脸红,忙道:“书里没有这些。”

青翎忍不住笑了起来:“书里有颜如玉,有千钟粟,有黄金屋,但有些事情书里是没有的,这些是管家伯伯跟我说的。”

陆敬澜:“怪不得你总喜欢到外头来。”

青翎眨眨眼:“看来我这疯丫头的名声是落下了,以后真的改改,再这么下去,声名远播就麻烦了,到时候外头人不定怎么说我爹娘呢。”

陆敬澜见她眉头都皱了起来,忙道:“何必在意外人说什么?”

青翎:“我也不想在意啊,可总得为爹娘为胡家着想,这是为人子女应尽的孝道,毕竟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咱们自己。”

见陆敬澜脸色暗淡,才醒悟自己说的有点儿多,嘿嘿笑了一声:“说这个做什么怪没意思的。”忽冒出个恶作剧的念头:“ 敬澜哥哥你不是想知道今儿咱们吃得是什么蘑菇吗?”

陆敬澜不明白她怎么忽然提起了蘑菇,子盛却听见了凑过来道:“小翎儿你可卖一晚上官司了,也该告诉我们了吧,这个蘑菇味道鲜美,你告诉表哥叫什么名儿,等回京以后,让管家去市集上买了来,也让爹娘也尝尝,岂不是好。”

青翎:“表哥你当真想知道,可别后悔。”

子盛摇头:“不过一个蘑菇名儿罢了,有什么好后悔的,绝不后悔,你说吧。”

青翎:“这个蘑菇叫牛屎菇。”

青翎刚说完,周围几个人的脸色都变了,子盛险些没吐了,指着青翎:“小翎儿你别当表哥不懂,就糊弄我,哪有这样的名儿?”

青羿也道:“小翎儿你这是成心恶心我们呢吧。”

青翎无辜的道:“我说的可是实话,不然你们问爷爷。”

胡老太爷把胡琴收了,点点头:“翎丫头说的是,这蘑菇专爱长在牲口拉屎的地方,所以便叫牛屎菇。”

呕…青青想到自己晚上吃了那么多蘑菇,又想到牛屎,忍不住恶心,忙用帕子捂着嘴。

青翧却道:“牛屎菇怎么了,好吃不就得了。”

青羽:“那蘑菇瞧着雪白干净,怎会是牛屎里长出来的?我不信。”

胡老太爷:“庄户人有句话叫庄稼好不好,全靠肥当家,肥越臭,庄稼长得越好,西边草甸子上常放牲口,牲口吃了草,拉出的屎是最好的肥料,久了自然就长出蘑菇了,你们要是嫌弃,可连粮食都吃不得了,而且,牛屎菇可不光能炖肉,还能治病,若是干活的时候割破了手脚,用牛屎菇按在伤口上,立刻就能止血,还能治冻疮,故此,还有个名儿叫药包子,是庄稼人的宝贝呢,好了,时辰可不早,也该着回去睡觉了,听说严先生的病好了些,估摸过几日就能给你们上课了。”

青翧一听上课,小脑袋立刻耷拉了下去:“怎么这么快就好了?”

胡老太爷捏了捏他的胖脸:“依着你,先生最好病个一年半载才合你的心思是不是,念书多好,咱家可还没出过读书人呢,要是你跟青羿有出息,咱胡家的老祖宗脸上都光彩。”

青翧只能蔫头耷拉脑的回去了,大家伙也都各自回了自己的屋子。

敬澜有夜读的习惯,洗漱了坐在窗前看书,长寿把烛火拨亮,重新扣上灯罩儿,挪到书案上,就拿了把扇子在少爷后头轻轻摇着。

却发现少爷手里的书半天都没翻页,仔细一瞧,少爷哪里再看书,眼睛分明瞧着窗子呢,长寿顺着少爷的目光看过去,纱窗外是刚拿回来的那几个小纱篓,微弱的萤火从纱窗透进来,一闪一闪的,像今儿晚上天上的星星。

长寿一开始还觉得胡家是乡下地方,比不得京城,可待的日子长了,倒是习惯了,可少爷的身子好了许多,最迟过了秋他们就得回京去了,横是不能总在胡家住着,虽说是亲戚,到底有些远,一想到要走,就有些舍不得。

自己都如此,少爷想来更舍不得了,长寿隐约觉得少爷对胡家的疯丫头不一般,可又觉得自己想多了,胡家的疯丫头不过一个十岁不到的小丫头罢了,少爷可都十四了,若不是身子骨不好,亲事都定了,哪会瞧上天天满世界疯跑的小丫头,一定是自己想多了。

只不过长寿如今也跟少爷一样,从心里盼着能在胡家多住些日子…

第15章 姑姑来了

严先生的病好了许多,本说复课,却赶上胡家的姑奶奶回娘家,还带来了两个儿子明瑞,明德,一下子胡家就热闹起来了。

妹子难得回娘家一趟,又带了自己俩外甥过来,若青羿他们上课,丢下两个外甥倒有些不妥,胡老爷便劝着严先生再多养几日。

严先生也是给会瞧眼色的,知道胡家姑奶奶带着外甥过来住娘家,边边儿大的小子们凑到一起,哪还有心思念书,索性就依了胡老爷,自己也趁这个机会好好歇歇,等回了京,就没这么松散的时候了。

胡家姑奶奶嫁的田家也是殷实人家,家里几百亩地赁出去收租子,跟胡家也算门当户对,田家庄离着胡家村有七八十里地的路,要说不算太远,可也不近,坐着牛车得走上五六个时辰。

天不亮就动身了,到胡家村的时候,日头都偏西了,整整走了一天。

姑奶奶一进村,这边儿就接着了信儿,翟氏忙把孩子们都喊了起来,往外迎,到了大门口,便瞧见一溜三辆牛车,晃晃悠悠的过来了,最前头一辆坐正是胡家的姑奶奶胡氏,旁边是两个儿子明瑞明德。

后头两辆牛车上是跟来了小厮,还有好些个东西,瞧着还有行李包袱,近些瞧,见大姑姐的脸色不大好,翟氏就知道,准是口子又闹别扭了,大姑姐一气之下收拾了东西带着儿子,回娘家来了,要不然,这回娘家是高兴的事儿,哪会脸上连点儿笑模样都没有呢。

她这位大姑姐自来性子硬,不会柔着性子来,故此,夫妻之间三无不时就会闹起来,就是不知这次又是因为什么了。

田家的牛车还没到跟前儿呢,明德就瞧见青翎青翧,眼睛都亮了,哪还等得及,身子一窜就从车上蹦了下去,唬的胡氏喊了一嗓子:“仔细摔你个瘸腿,看将来怎么娶媳妇儿。”

明德跟青翎青翧一年生的,虽说一年到头也见不了几回面,可边边儿大的孩子,哪知道认生,只要来了就跟着青翎青翧满野地的跑,捉虫子,掏鸟蛋,逮泥鳅,钓蜻蜓,麦草垛里躲猫猫,跟着青翎青翧,玩什么都有趣儿。

在田家就不成了,自己大哥比自己大上几岁,以前还能跟大哥出去玩,从今年开春大哥跟着爹出去收了几趟租子,就跟变了个人似的,再不会陪自己瞎玩了。

虽说还有两个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堂兄弟,哪有青翎的主意多,成天就知道傻跑,傻玩,弄跟木棒子也能玩上一天,一点儿意思都没有,所以,明德天天盼着来舅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