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氏道:“如今老爷好歹也算个生意人了,怎这些事又糊涂了,何之守可是寒门出身,考了十几年方得中,家里还能剩下什么,手里没银子哪里谋得到好官职,后寻了个亲戚关系才放到个穷县,连身上的官服,上路的盘缠都没有,听说是典当了媳妇儿的嫁妆,弄了些银子,才勉强上路的,再瞧瞧如今何府是什么光景,哪还瞧得出半天当年的样儿呢,你道他这些银子都是俸禄不成,七品的县令,就那点儿禄米,若不贪不要,早穷的当裤子了。”

胡老爷叹了口气:“如此说,这当官的难道就没一个青天大老爷不成,咱们家舅老爷,陆家老爷,我瞧着都是清廉的好官儿啊,在舅爷家住了这么些日子,也没见上门送礼的。”

翟氏摇头:“你呀不是当官的,不知道官场的乌糟事儿,举凡要当清官都是有家底的,你瞧朝廷那些四品以上的官儿,便不是家资万贯也是出身世族大家,真正的寒门子弟能有几个,别说宝成,我兄弟并无大志向,借了祖荫才得了官职,又有赵家相助,方才当了个安稳的官儿,陆家就更不消说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敬澜爹又是正枝儿上的,整个陆家如今都指望着他呢,自然家里所有的银子都往他身上使,哪用得着挖空着心思钻营好处。”

胡老爷:“如此说来,这寿礼咱们必要送的了,只是送什么,倒叫人颇有些拿不准主意。”

翟氏看向两个女儿:“青羽青翎你们说这寿礼送什么妥当?”

青羽想了想:“寿礼还能送什么?寿桃寿面最是寻常,要不然就是百寿图,祝寿字什么的,送别的也不应景儿啊。”

青翎:“若是来的人都送这些,知县大人的脸都要绿了,人家摆明了就是要好处,送这些值不了几个银钱的,管什么用,其实以大哥的学问,童生试是必中的,只何大人是第一关的主考,若不打点好了,暗里使个绊子,也是麻烦,想来何知县也明白这些,才给爹下了帖子,他想要什么,咱家就送什么不就好了。”

胡老爷:“他要的是银子,难不成咱家直接送银子吗。”

青翎笑道:“有何不可,爹这银子送过去,不止为了大哥,还有咱家呢,何知县是咱们安平的父母官,若无门路想来要连任了,咱家又是田地,城里有开了买卖,便有舅舅在京里任职,到底县官不如现管,若有个麻烦还得归安平县的衙门,打点好了,便没好处也没坏处不是。”

胡老爷:“照这么说倒简单,爹就揣着一包银子上门就是了。”

青翎傻眼,跺了跺脚:“爹爹您是真糊涂啊。”

胡老爷哈哈笑了起来,点了点她的鼻子:“瞧把你这丫头急的,真当爹爹傻啊,连送礼都不会,爹省的,这就叫人去拿一百两银子,打一对银寿桃送过去。”

青翎这才放了心,而且,若送的太多了,勾起何之守的贪心来,往后不定要怎么伸手呢,送的太少,又显不出胡家的诚意,一百两正好,胡家到底不是没根底儿的人家,大哥眼瞅也走了仕途,只要何之守长脑子,就该明白见好就收的道理。

等两个女儿走了翟氏不禁叹道:“到底是二丫头精明啊,青羽太老实,性子又绵软,将来只怕帮不上子盛。”

胡老爷:“这会儿操心这些还早呢,更何况,当官的是子盛又不是青羽,自来男主外女主内,只青羽把家里管的安稳了,官场上的应酬自然有子盛应付。”

翟氏知道丈夫到底不是官场的人,也不明白当官的,夫人的智慧是何等重要,只是这些跟丈夫说了也没用,以后自己多教导青羽便是,笑道:“倒是操心的过了。”瞧了眼架子上的沙漏:“时候不早了,你还是快些去准备寿礼,这是正事别耽搁了。”胡老爷忙收拾着去了。

出了正月就开春了,地里的麦子,在雪里埋了一冬,春风一过,翻出青嫩的麦苗,仿佛也就一夜间,便是满眼青绿。

乡下的庄户人家也开始忙碌了起来,胡家更是格外的忙,虽说是收租子的地主,却也要留着几亩地,种些瓜果菜蔬等,开了春就得搭架子,备着豆角黄瓜扁豆这些爬蔓的使唤,去年搭的架子经了一冬的北风,断的断,倒的倒,早不成样子了。还有胡家宅子里的花草,也要重新收拾,故此人人都不得闲。

不过,这些跟青翎没关系,青翎正跟着老太爷种房后的桃树呢,树苗是精挑细选了几遍的,生好了根儿,长了有两尺多高了。

爷爷说这样的树苗虽贵上一些,却容易活,也长得快,比那些便宜的树苗强,直接种到地垄里就好。

隔几步种上一颗,不到半天就把二十颗树苗都种上了,浇了水,青翎几个坐在房后的木头墩子上歇着喝茶。

青翧摇着爷爷的胳膊:“爷爷,爷爷,什么时候才能吃到桃子啊?”

胡老太爷笑眯眯的道:“快了快了,等开了花就能结果子。”

青羽跟青翎对看了一眼,抿着嘴笑,爷爷这明显就是哄青翧呢,刚种上树苗,哪有这么快,又不是吹气就能长,倒是可以期待,过个一两年之后,这一片桃花开的时候,是何等景致。

青羽低声道:“也不知大哥考的如何?这半个月可是连院门都没出,听福子说,睡觉的时候嘴里都叨念着书呢,我都怕大哥念书念的魔怔了。”

青翎:“放心吧,虽说考试也看运气,但咱们县这样的小考,之于大哥实在算不得什么,只要大哥发挥正常,便考不的头名,也差不多少。”

姐俩正说着,小满从跑了过来:“老爷接着咱们大少爷回来了,如今正在夫人屋里说话呢。”

青翎几个忙往家里跑,进了屋,青翎先打量大哥的脸色,见神色还好,才放了心,自己嘴里说的简单,也怕大哥考不好,倒不是怕别的,就怕大哥对自己要求太高,一旦没考好,会受不住打击,意志消沉。

坐到一边儿听娘问大哥:“考的什么?难不难?”

青羿摇摇头:“考的试贴诗,经纶,律赋,策论,题目都不难。”

翟氏:“你也别沾沾自喜,这才县里头的小考呢,四月里的府试就没这么简单了,等你考过了府试,后头可还有院试呢,不可大意。”

青羿点点头:“那我回去看书去了。”

翟氏:“去吧,别太累了。”

青翧道:“大哥也太用功了,刚考完又要念书啊。”

青羿捏了捏他的小胖脸:“不念书怎么考功名,你还小,等大些就明白了。”撂下话匆匆走了,瞧背影颇有些意气风发的意思。

青翎觉得,从这次小考大哥终于找回了自信,跟陆敬澜同出一门,想不自卑都难,陆敬澜简直就是个妖孽,聪明,心机,城府,样样不缺,年纪不大,就是个不折不扣的人精,将来长大了还不知是什么祸害呢。

貌似背地里这么想陆敬澜有些不厚道,毕竟他对自己不错。

正想着,翟氏冲她招招手,塞给她一封厚墩墩的信:“这是跟着表姨的信一起送过来的,说是你找敬澜要的花样子。”

青翎嘟囔了一句:“哪辈子的事儿了,怎么他还记着?”

翟氏白了她一眼:“人家重诺,你倒不满意了,哪有这样不讲理的。”

青翎不吭声了,心说,本来就是,还是上回陆敬澜在胡家的时候,自己求他画了几张花样子,后来他一回京,自己可没开过口,谁知他倒心心念念的记着呢,可见闲的难受,不然,哪有空儿做这些。

人家大老远的捎来了,也不能不要,捏在手里,跟大姐回自己院里去了,进了屋,就把那封信放到了一边儿。

青羽目光闪了闪,拿起来:“我瞧瞧,是什么新鲜的花样子,我正想着绣个新花样儿呢。”打开抽出来一瞧,不禁笑了起来:“翎丫头你快来瞧瞧,他画的这是什么花样子,瞧着倒像画的他自己。”

青翎接过一看,嘴角抽了抽,陆敬澜画的哪是什么花样子,一幅幅画作,画的正是他在陆府的日常。

第一幅是画的是陆敬澜坐在窗前看书,窗前砍了头的芭蕉,已经发了嫩芽,那两只小猫懒洋洋的卧在廊凳上打哈气,书桌上还摆着自己那方洮河砚。

第二幅还是陆敬澜,正给院子里的海棠树剪枝,能清楚瞧见海棠花枝上攒起的一个个花骨朵。

第三幅竟画了他骑在马上。第四幅是他打拳。第五幅画的是街上,他站在哪儿头上是国子监的大牌楼。

第六幅是他上课,旁边还画上了表哥,还有严先生,那张严肃的脸分外传神,看的青羽都忍不住扑哧笑了起来:“以往倒没瞧出,敬澜表哥是这么个性子,这是他这些日子做的事儿吧,不过,他跟表哥既进了国子监,怎么还跟着严先生上课呢。”

青翎:“这个倒是听舅舅说过,国子监的监生不过就是挂个名儿,尤其像他们这样荫监的学生,大都家里请了博学的先生,谁会入监去当正儿八经的监生,不自在不说,也学不到什么有用的,入监就是个资格。”

青羽听了道:“明年便是会试之期,这么说,表哥明年就能考试了?”

青翎看了大姐一会儿:“大姐你这么希望表哥考中啊。”

青羽白了她一眼:“这话说的,难不成我还盼着表哥落榜不成吗。”

青翎心道,自己要是大姐,就天天祈祷表哥落榜,要是表哥真考中了,就舅母那个脾性,估摸翟府都招不开她了,对大姐这个儿媳妇儿,也会更看不顺眼:“会试可没这么简单,听说国子监每年都有岁试,成绩优异者方可推荐会试,而这样的人大都是苦读考进去的寒门子弟,绝少有荫监生。”

青羽愕然:“如此说来,表哥入国子监岂非无用》”

青翎:“怎么会没用,只要是国子监的学生可直接参加乡试,考取举人之后,不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参加会试了吗,比起像大哥这样从童生开始考的可便宜多了。”

青羽遗憾的道:“我还当入了国子监就能考科举了呢,外头不都这么说的吗。”

青翎:“这么说原也没错,只不过需成绩优异出类拔萃者方可,便是大哥的童生试,若县试府试院试,都是前几名,州府的学政大人具名作保,入了国子监,也需考过了国子监的岁试方可,无论什么时候人才都需要层层选的。”

青羽叹了口气:“如此说来真不简单呢。”

谷雨道:“可不是,天下这么多读书人,若是简单,都能考中,朝廷哪有这么多官职给啊,就是因为难,才稀罕啊。”

青羽:“如此看来才高八斗的敬澜表哥最有希望了,只是他的身子不好,怎么又学骑射拳脚了?”

青翎也纳闷啊,就陆敬澜那个弱鸡似的身板儿,风吹吹都恨不能倒了,学骑射拳脚,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陆家又怎会答应的。

再有,他给自己画这么多跟连环画似的生活图做什么?是想让自己知道他做什么吗 ?还是想让自己也画。

青翎想了想,觉得自己大约想多了,自己虽也能画几笔,却不想把自己的生活都画下来给陆敬澜,他又不是自己什么人。

想着,把画折起来塞回了信封里,叫谷雨收在之前的箱子里,里头都是陆敬澜送给自己的东西,一股脑堆在一起,以后要是有机会能还就还给他,不能还就堆在哪儿好了,反正也没什么用。

因四月里就要府试,故此小考的结果三月中就出来了,三月正是好春光,田埂边上的野花开的异常烂漫,地里的麦苗已经窜到了半腿高,绿油油的养眼,一阵风过唰唰的响,伴着不知名的花香,这是胡家村一年里最美的时节,有风,有雨,有花香,如今又添了背着喜报快马飞驰而来的小吏。

送喜报有个讲究,从县城出来,每过一过村子都得一路大声喊着,某家某某考中县试第几名,口齿清楚,声音洪亮,这么做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为了让所有人都知道,谁家又出了个童生,再有,也是为了讨主家的欢喜,便再拮据的主家,遇上这样的喜事,赏钱也少不了,更何况胡家是安平县有名的富户。

送喜报的更跟打了鸡血似的,扯着嗓门的嚎:“安平县胡家庄,胡家大少爷胡青羿高中童生试头名啊…”拉的声儿长长,一下子就传出去老远。

等送喜报的到了胡家村的时候,半个安平县都知道胡家的大少爷中了县试的头名。

胡家早得了信儿,老太爷一叠声叫给祖宗上香,胡老爷一边儿叫人给亲戚们送信儿,一边儿吩咐胡管家把炮仗预备好,只等送喜报的一到门前,就放个地动山摇。

青翧一听放炮仗,早跑到大门外头去了。

青翎姐妹三个跟着翟氏等在花厅里,翘首以盼,便是一向不出门的小青青都出屋了,小脸儿上挂着藏不住的喜气。

听见门前鞭炮齐鸣,青翎道:“来了来了。”

翟氏倒安稳:“这才哪儿到那儿呢,瞧把你这丫头乐了的。”

青翎道:“娘亲,大哥中了头名,您还不高兴啊,咱胡家出秀才了呢。”

翟氏面儿上安稳,心里却也欢喜的不行,是啊,青羿出息了,往后胡家的日子就更兴旺了…

第52章

青翎进来的时候,就见她娘正在大姐身上比量着料子,炕一头的衣裳料堆了有半炕,映着窗外透进来的亮儿,光闪闪照人的眼,苏绸杭缎应有尽有。

炕上铺开正裁的是一匹大红织金的料子,鲜亮的大红色嵌着金线,华贵奢华,做嫁衣最体面,这是爹爹托人特意从南边捎过来的。

不止衣裳料子,家具也是从南边儿运过来的,大姐的嫁妆从三年前就开始准备了,青翎站在门边儿上瞧着虽害臊却藏不住欢喜的大姐,想来大姐终是盼到这一天了。

大姐跟表哥两情相悦,足足等了五年,方有情人终成眷属,是该高兴,但青翎心里却异常不舍。

胡家兄弟姐妹的感情都很好,但毕竟自己跟大姐同吃同住的,故此更亲近些,这一想到大姐嫁了,院子里就剩下自己一个了,便觉有些凄凉。

翟氏瞧见她不禁道:“这丫头瞧什么呢?眼都直了,你大姐都不认识了?”

青翎笑眯眯的走了进去,围着大姐转了两圈:“这大红的料子往姐身上一比,是有些不认识了,我这儿正疑心是天上的仙女下凡来了呢。”

青翎一句话说的屋里人都笑了起来,青羽脸一红:“就你这丫头爱胡说八道。”

青翎笑道:“我可没胡说,大姐穿大红的衣裳最是好看。”

翟婆婆:“翎丫头也别瞧着眼馋,你大姐嫁了下头就该轮着你了。”

青翎摇摇头:“以前娘不总说我这样的疯丫头没婆家要吗,指定嫁不出去的,我就在家当一辈子老姑娘陪着爹娘就好了。”

翟氏白了她一眼:“你不想想,前些年你自己什么样儿,成天的往外头疯跑,小子都没你淘,不是疯丫头是什么,娘不过随口说一句,你倒记得这样清楚。”

翟婆婆笑道:“ 可不嘛,若瞧翎丫头当初的淘气样儿,谁能想到有今天呢。”

翟氏忍不住瞧了青翎一眼,暗暗点头,有句话叫女大十八变,在青羽青青身上,倒都没觉着如何,老大老小自小什么秉性,大了还是什么样儿,长相都没怎么变,倒是青翎,这么眼瞧着都是一年一个样儿。

去年一窜,窜了高,如今个头儿比青羽都猛了半个头,天生瘦长的身量,站在哪儿颇有几分窈窕之姿,总在县城家里两处跑,肉皮儿没有青羽青青白皙,却也不黑,且透着骨子健康的红润,小时的淘气变成了慧黠,聪明沉淀在眉宇间,化成了安稳雍容,便是翟氏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这个二丫头是几个孩子里最出色的,也是最像自己的。

而青羽,便是自己这五年来用心教导,却也难改本性,这丫头的性子到底软了些,虽说弟妹这几年收敛了许多,这一临到跟前儿,也忍不住担心,可事到如今,自己跟丈夫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给青羽置办体面的嫁妆。

自己兄弟不在乎,子盛也不会在乎,但出身商户之家的赵氏却不一样,虽说两下没说什么,翟氏又岂会不知弟妹是个什么人,若青羽的嫁妆不能让赵氏满意,说不准就是女儿嫁过去的第一桩堵心事儿,故此,青羽的嫁妆可是她们夫妻费了大心思的,就是为了女儿能少受些委屈,可谓用心良苦。

至于青翎,这丫头自己不发愁,这丫头心里有主意,遇上什么事儿都不怕,能让这丫头忍让的,也就只有自己嫡亲的弟妹了。

叫自己夫妻发愁的还有小女儿青青,先头瞧着好了一些,这一忙活青羽的嫁妆,这孩子又不出屋子了,也不知心里倒是怎么个想头。

瞧见青翎旁边的谷雨,开口道:“翎儿,我正要跟你说,这些日子先借你身边的谷雨,这丫头手巧,针线上尤其出挑,叫她过来帮着做些散碎的针线活儿。”

青翎:“翎儿都是娘的女儿,还说什么借,谷雨今儿你就留在娘这儿帮忙吧。”

谷雨应了一声,过去帮着翟婆婆打下手。

翟氏得了空,坐下喝了口茶问青翎:“你爹说要在冀州府盘个铺面的事儿,可跟你说了不曾?”

青翎点点头:“上个月爹跟我提了一句。”

翟氏:“咱家县城里的两个铺子,这几年经营下来,如今进项也颇为丰足,倒不想你爹是个心大的,还想着盘州府的铺子,娘成日在内宅里不懂买卖上的事儿,这些年你跟着你爹出来进去的,比娘明白,你说说,咱家在冀州府置铺子这事儿靠谱不?冀州府可不比咱们安平县,若有闪失,只怕要折个血本无归。”

青翎:“娘,做买卖这个事儿就跟做学问是一样的不进则退,总守着安平县这两个铺子,哪有什么大发展,爹有这样的想头,才是正经儿的买卖人呢,况且,虽说做买卖都有折本钱的风险,但咱家这个买卖的风险却低的多,只要不打眼,有赚没有赔,最差也就是个没主顾上门,挑费也不过伙计的工钱罢了,咱家也不是赁铺子,是买,这么着,就少了房租的成本,怎么也不会血本无归。”

翟氏:“正是你爹要买的铺面我才拿不准呢,你爹若是正经买个旺铺,便多使几个银子也还罢了,偏你爹图便宜,听说要买的那个铺子的前几家都折了本,都说风水不好,才卖的便宜。”

青翎:“这件事爹也跟我说了,胡掌柜前儿去瞧了,说是难得好地段,离着城门不远,前头三间门面极敞亮,后头还有个两进院子,盖得房子也都是现成的,库房,伙计的住处,都不用发愁,只略收拾收拾就能开张,倒省了许多麻烦,至于风水不好,我却不信,做买卖靠的是诚信,跟风水有什么干系。”

见她娘人不放心,便道:“娘若不放心,回头叫人仔细扫听扫听,看看前头几个买卖家到底怎么个境况也就是了。”

翟氏:“你们父女俩便什么都不在乎的,到底谨慎些总没坏处。”青翎点头应着。

这儿娘几个正说着话,外头立冬跑了进来:“夫人,管家叫奴婢送信儿,咱们姑太太到村口了,拉了好几车东西来呢。”

翟氏忙站了起来:“这可是,要来怎么之前也不送个信儿。”忙往外走,青羽青翎也跟了出去,刚到大门外就瞧见一溜七八两牛车晃晃悠悠过来了,都装的满满当当的,最前头一辆车上,赶车的是大表哥明瑞,车上坐的是姑姑姑父,后头一辆是表弟明德,车上坐的是大表嫂跟两个表侄儿,一个三岁,一个才刚一岁多,还在怀抱着呢,再往后的几辆车拉的都是东西。

瞧见大姐夫也来了,翟氏忙叫人去找丈夫,赶上庄子上的母马下崽儿,胡老爷今儿倒没去县城。

翟氏先跟田老爷行礼,自己亲手搀大姑姐下了牛车:“开了春,地里正忙,大姐大姐夫这时候怎么得空过来了?”

胡氏道:“下个月就是青羽的好日子,我这当姑姑的虽没什么大本事,好歹也置办几样东西,给侄女儿凑个数。”说着凑到翟氏耳边小声道:“早分家了,我们那点儿地,有什么可忙的,不过等着收麦子就是了,至于那些藕田,用不着打理,怎么也得到五月间才忙呢,便借着这个空儿过来瞧瞧,看看有什么能帮上你的,我这手脚笨,明瑞媳妇儿的针线倒过得去,也就把她一块儿带过来了,你可别闲乱。”

翟氏:“乱什么,我这正发愁呢,虽说家里的丫头不少,可针线绣活儿能拿出手的却不多,刚还跟翎儿说,要借她跟前儿的谷雨给我使唤几天呢,大姐这一来可救了我的急。”

一边儿说着一边儿往里让,胡老爷不再,胡管家请着田老爷父子先往前厅喝茶去了,明德却不乐意去,窜到青翎跟前儿:“二姐,青翧呢怎么不见?”

青翎笑了起来,这小子跟青翧一样天生跳脱的性子,这都十五了还跟个孩子似的,嘻嘻哈哈蹦蹦跳跳的没愁事儿,之前跟青翧念了两年书,死活不念了,跑回家去了,青翧一个人又强撑着念了一年,到底不是念书的材料,娘瞧着他实在痛苦,加上大哥又争气,也就不再逼着他了,由着他跟着青翎学看帐,如今家里的账都是青翧管着,倒也没出什么纰漏,青翎也腾出了身子,除了跟着她爹往县城的铺子跑跑,就是看书绣花,得了不少闲工夫。

说到大哥,倒真给胡家争了光,五年前的童生试一路过了县试,府试,院试,成了正儿八经的廪生,也就是秀才,胡家着实风光了一阵。

考上秀才之后,在府学里挂了个名儿,仍去京里舅舅家住着,跟着严先生上课,备着今年八月的举试,若能考中便是举人,即使会试落榜,也有了个做官的资格,家里拖个关系,使些银子,也能放个官儿,前程算是有了。

今年跟大哥一起考试的还有陆敬澜跟表哥,三人不知道是不是约好的,反正赶到了一块儿,正因如此,舅舅那边儿才想着先把表哥跟大姐的婚事办了。

本来依着娘的意思,是想等到大姐十八的,却考虑到表哥的年纪,再耽搁下去不像话,便应了。

二十一岁在现代还是小鲜肉,在这儿已经是货真价实的大龄青年了,想来舅舅是想先把大姐娶进门,等到八月举试的时候,表哥再考中举人,不就成双喜临门了吗。

青翎却不希望表哥考上,当然,这话是万万不能让她大姐知道的,不然恐怕杀了自己的心都有,估摸着再过几天大哥也该回来了。

见明德围着自己乱转,青翎忙抓住他:“你可别转了,转的我头晕,庄子上的母马今儿下崽儿,青翧跟着爹过去瞧热闹了。”

明德蹭的蹦了起来:“大黑下小马驹了,我得瞧瞧去。”刚要跑,大表嫂车上坐着的大表侄儿,着急的道:“小叔,小叔,我也去,我也要去。”

明德磨不过他,背起自己的大侄子儿,一溜烟跑了。

青翎摇头失笑,伸手把大表嫂怀里的小表侄儿接过来递给小满抱着,自己扶着大表嫂下车:“走了一天路,累坏了吧。”

周领弟摇摇头:“坐在车上一路瞧着春景,倒不觉着累,以往在家的时候,这时候可出不来呢。”

青翎听得有些心酸,说起来,这位大表嫂还是个熟人,就是周家的大小姐周领弟。周家老爷最是重男轻女,虽是周家的千金小姐,日子过得连胡家的丫头都不如,吃不上喝不上不说,还得做针线贴补家用。

反倒是周宝儿,给他爹宠的,小时候是个吃货,如今更成了不折不扣的混账,小小年纪就天天往窑子里钻,活脱脱一个败家子,指望周老爷给自己闺女挑好人家,门儿都没有。

倒是周家夫人虽懦弱却还有些主意,找了媒人主动上田家说亲,姑姑本不乐意,虽说门当户对,可周老爷那个抠门的德行,谁不知道。

周家夫人也明白自己丈夫的名声不好,寻了个机会,叫姑姑见了女儿一面,更是把大女儿做的针线绣活儿送了过去,姑姑这才应了,当年就娶过了门。

青翎如今还记得大表嫂出嫁的时候,那个寒酸劲儿,十里八乡没有不骂周子生不是东西的,亲生闺女出嫁,连点儿像样儿嫁妆都没有,亏了周家那么大的家业,等着给自己置办棺材呢。

就因为这个,成亲几年了,大表嫂在田家也抬不起头来,便大表哥厚道姑姑姑父也没那么多事儿,她自己也觉得矮了一头,直到生了两个小子,才好了些。

如今见她毫无芥蒂的提起娘家的事儿,看来真是过来了,也是,大表哥虽不算多出色,却极忠厚老实,又是个顾家过日子的,大表嫂从周家嫁到田家,才算过上了舒心日子,日子舒坦了,才可能坦然的面对过去,这是人之常情。

青翎倒是很喜欢这个大表嫂,从苦日子里过来的人容易知足,跟她那个爹一点儿都不像。

周领弟跟青翎打了招呼,便拉着青羽说话儿去了,大表嫂比大姐大一岁,之前小时候也有过来往,后来嫁了大表哥之后成了亲戚,便更走动的勤了,比起青翎,跟青羽更有话说,青翎便哄着小表侄玩。

三人刚迈进堂屋就听姑姑的大嗓门:“这俗话说媳妇儿的嫁妆婆婆的脸,虽说婆家没有动媳妇儿嫁妆的理儿,到底也是脸面,瞧咱家青羽这嫁妆,拿到哪儿不得叫人高看一眼啊。”

青翎不着痕迹瞧了大表嫂一眼,大表嫂脚步一滞,脸色变了变,青翎心说姑姑还真是不避讳,这叫大表嫂听见,心里多不自在。

却听明间里自己娘道:“大姐儿就是说说罢了,心里哪是这么想的,当年我嫁给世宗可是连一个儿的嫁妆都没有,也没见大姐歪带我不是。”

胡氏:“这话儿得分着说了,弟妹你是侍郎千金,出身才情可不比什么嫁妆都体面了,说句实在话,不是亲家老爷被人陷害落了难,就我胡家这个门第,我兄弟做梦也娶不上弟妹这样的媳妇儿啊。”

翟氏:“这凤凰落了架连土鸡都不如,出身才情能顶什么用,世宗人品好,心肠好,能嫁他是月娘上辈子修来的福气,况且,咱们这样的人家,虽不比那些世族大家,却有怜贫敬老的家风,这可比什么人家不强,往后青羿青翧娶媳妇儿,我早想好了,不挑门第,不挑家产,只人好便成,若娶个不贤良的媳妇儿进家,便带着金山银山又有何用,那可是破家的祸根呢。”

姑姑点点头:“这倒是,不是我夸自己媳妇儿,明瑞这媳妇儿,虽说娘家不做脸,却是难得的好脾性,人也勤快孝顺,又有福气,进门才几年就给田家添了俩孙子,便我那嘴刁不饶人的大嫂子,都不吭气儿了,她家的明丰娶媳妇儿比明瑞还早几个月呢,倒是也生养了俩,可都是丫头,气得她天天站在院子里叉着腰的甩闲话,她一甩闲话,明丰那混小子就打媳妇儿,打的滋哇乱叫,听得人都心疼,可小两口关着门的打架,我这当长辈的也不好过去劝,你说这过的什么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