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只有初见的那一刻,世事也不会有那么多不如意。

我在步天台上,恍然想起我们以前的第一次见面。

在这步天台,她轻快的笑容,眉眼清扬。她用她的手轻轻拍拍我的右颊。

小弟弟。小弟弟。

假若我们真的只是停留在小弟弟这刹那,我们哪里还有这么多的龃龉龌龊?

可惜我这样爱她,我怎能做她的小弟弟。

我以前的愿望,是永远看着星宿变化,不用知道世间寒暑。

但是现在忙于国事,居然已经忘却许多,便召了当值的天监灵台郎过来,在我身后侍立,指点我分野。

他忽然想起什么,说:“几月前某天,天色也未见异常,臣在那夜上步天台,捡到奇异物事一个,现在还存在天监呢。”

“奇异物事?”我让他取来让我看看。

是个黑色的方形东西,薄薄如纸,中间是一片平滑的灰色凹面。

翻来覆去也看不出什么。

我便让伯方收起来,说:“朕明日给大学士们看看。”

下了步天台,天色已经快要亮了。

“伯方,你把那东西送到锦夔殿,就说…大约是她故乡的东西。”

流星过后,今天天气晴好,四月里,天空清朗。

那云朵薄得如丝絮扯碎,纷扬飞散。

本不用视朝,但因为去年京东、淮南、江东都有饥谨,我召了几位重臣,议定将宫里的供米百万斛赈江淮饥民,结果对到底谁负责此次转运都有议论,两派人各自相护,争吵不休。我知道谁都以为这是美差,心里暗自恼怒,但也没有办法,派遣了两派中意见最相左的几个人督视,希望能彼此制肘一下。如此为政,真是无奈。

可母后的势力,我还是不得不顾忌的,我现在也没有办法忽视。

幸好各派虽然意见不合,但是他们都未尝不怀有士子理想,愿辅佐得天下安宁,自己得以留名百世,并没有大奸大佞之人。这也是我朝幸事。

下朝回来,皇后已经率众宫人在穆清殿外等我。

今日惊蛰,要在后宫辟田地示春耕。

皇后今日穿了青衣,上面只有袖口裙角有宝相花,用缅绢布扎了头发,比平时相比,格外清致。

我对她笑道:“今天你我做田舍公婆去吧。”她低头掩口而笑。

才刚刚举起锄头,母后就到了。

她自从称病退居以后,似乎人也就迅速老下去了,仿佛我夺她权力的同时,也夺了她的精力。

我作势锄了半畦,就丢了锄头,过去扶了母后坐下,她有一半的身体重量都压在我的手上。

伯方像以前一样帮我把地整平,奉上麦苗。我再下去插了三把,觉得也挺有意思的,让皇后与各宫的人都下来和我一起种。

伯方忙拦住我,说:“皇上不宜多触农事,请罢了。”

我只好丢了东西上来,仔细把手洗净。扶母后离开穆清宫。

走到华景亭,我停下与母后小坐,抬头看着禁苑中开始上灯,火光隐约中,各个屋檐墙角光芒红艳,衬得宫苑象梦幻一样。

宫人侧身站在亭外,其中有一个无事,拿了几个铜钱出来扎毽子。那个宫女十指纤细,脸嫩得圆憨可爱,还看得出上面茸茸的细毛,十几岁的年纪,自然是爱玩的。

母后颇有趣味地看了一会,让人拿了那毽子过来,在手中轻轻丢了许久,微微笑出来,说:“母后当年很喜欢踢毽子,你父皇还特地叫人弄了彩金钱来给我做…好象就是昨天一样。可惜我的大好年华,一瞬就过去了。”

毽子被母后皱裂的手抛出,铜钱在地上‘铮’地一跳。那女孩儿忙捡走。

母后此时突然回头对我说道:“我朝每年铸钱是以前大唐的十余倍,到你父皇朝时,年额已达四、五百万贯,用铜近三千万斤,铸钱跟不上生产,几乎闹了钱荒,偏生倭国的人不善铸钱,又偷运我朝许多钱币出去。自交子务设立后,既减了朝廷矿冶,又方便万民,真是大利。”

我知道母后能把朝事记得比自己少年时的事情还清楚,她是习惯于政治的,而我真是不如她。

“天圣元年在益州设了交子务,前几日大臣商议说可移至开封,便于控制各路钱货。母后有所耳闻吗?”

她微笑道:“交子是纸墨的东西,切勿滥发,宜与户部斟酌行之。”

我在旁点头。她又说:“闻听皇上有意将区放达出于地方,母后觉此非祖先惯例,现交子务新设,皇上可以斟酌,虽暂留在京中,也算是计较。”

区放达,此人不足一提,但母后亲自对我吩咐,我不由犹豫。

母后缓缓说:“皇上不用多心,他以前给母后进过家乡的东西,母后偶尔想起。”

我忙笑道:“母后吩咐下了,孩儿自然遵命了。”

她看着我的神情,又笑了,伸手来细细地摸我的颊,仿佛我还是以前的小孩子:“受益,母后真希望你不要长大。”

我也真希望自己不要长大,永远都是受益,那个夜里起来看星星到通宵,被你逼着回去睡觉的受益。

她微微一笑,执起我的手轻轻说:“我现在最亲的人,只有你了…虽然你不是我亲生的…那个艾悯带你去看了她了…知道了自己身世了吧?”

原来母后早已经注意了艾悯与我的此事。

我不想再隐瞒,我也知道这样的事是瞒不过一个看着我长大,养了我二十年的女人的,点点头。

“至少我没有亏待宸妃。”她轻声说,“这也是你父皇的意思,你若在她的身边,恐怕你的命运会有所不同。宸妃自己也是这样想的吧。”

若我不在母后身边,恐怕我的命运未必和哥哥们会有不同,我那个沉默的母亲,知道自己不能为我带来什么,宁愿放弃了我。

“母后这一辈子,私心是有的,当年我母亲梦日入怀生下了我,我觉得自己也许能明照万民。不过现在,也不知道自己这么多年做的是好事多,还是错事多…母后有时手段太过,自己也觉得。”

“孩儿说过,母后看事情,比孩儿清楚。”我说道。

微微一笑。

“不过,皇上还是为我留点面子吧,母后来日不多了,此事请皇上待母后大去之后再行公布天下罢。”“母后!”我急忙打断她的话。

她看了我良久,然后说:“这风可真冷,皇上陪我回去吧?”

我扶她回去后,叫了李谘过来,让他去仔细查了区放达的枝蔓,如果可以放心就调他主事交子务。

母后的心愿,只要与我没有冲突,我自然尽力要帮她达成。

那夜去了张清远那里,

她曾经瞒着我偷偷把红葶从后局拿还给艾悯,是宫里唯一会去锦夔殿与艾悯坐一会,讲讲话的人。她是知道我们事情的。

“早上皇上让人送东西过去时,臣妾刚好在那里。”她说。

“是她家乡的东西吗?”我犹豫问道。

“大约真是她的家乡来的,妾看到她把那东西随便按了几下,那东西就亮起隐隐蓝光,上面似乎有什么字,妾还没有看清楚,她马上就闭掉。”

“那,她有说什么吗?”

“没有。”她轻声说。

我便点点头。

张清远又在旁边说:“她因为意外没有加上名号,现在皇上也不去眷顾,暗地里有人都在嘲笑,皇上是不是应该去锦夔殿稍微坐一回?”她微笑,却不看我,漫不经心伸剪子去剪烛花。

我心里一跳,但对我们的事情居然要他人来讲话,未免有点怒气,闷了声不肯说话。

于是她又说:“若皇上再不喜欢她,她的家乡和我们完全不一样,在这里活得又不好,皇上是不是该让她回去?”

“我为何要让她回去?”

话说了好久,自己才似乎慢慢悟了出来,于是再重复一遍,“我为什么要放她走?她恨我,我恨得也未尝比她少。

她已经在我的宫里,还想怎么离开?”

清远在暗夜中呼吸低缓,良久,说:“恐怕不能尽如皇上的意。”

里某个地方猛地跳了一下。她这句话,我似乎在哪里听到过。

怕不能如我的意。

个人曾经这样对我说。然后他用死亡做代价,使得整个事情向最坏的一面滑了下去,深渊,无声无息。血在阳光下刺目得通透明亮,春花开放。

我打个冷战看身边,却不是那阳光下的艳丽颜色。

现在是夜半无人,万籁俱寂,月色下一切都失了颜色,只有淡淡黑白影迹。

张清远轻声说:“艾姑娘现在…神情有点不对,常常一个人对着空中喃喃自语,说什么烟花,步天台的,恐怕她已不能在这里了,她身体虽大好了,但只怕病不在身体上…”

她以前就已经精神恍惚,难道现在更甚了?

虽恨极了她,可现在知道她这样,不是不难过。

烟花,步天台。

我们记忆里全都模糊成梦境的东西,现在猝然由别人讲来,字字揪心。

我不愿意回答她,把头转向一边,良久,才问:“你倒是替她乞怜来了?”

张清远低头,沉默良久,说:“艾姑娘从她的家乡过来,原本可以在这里过得很好,她找到自己喜欢的人,养自己喜欢的兰花,她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比大宋所有的姑娘都好。眼看就要有孩子和安静的未来,皇上,是你把她的人生改变了。”

“而皇上,你又何尝不是难过的一个。”

我本应该呵斥她的,可是,她眼里看着我的悲悯直刺进我的胸口。

我才知道她未尝不是在同情我。我心里大恸。

这样的夜里,顾不上追究她的罪,只是心里痛恸。

原来我爱了艾悯十年,可是别人能给我的,她永远也不会施舍。而现在我的身边人,比她,多明白我的心意一百倍。

我为什么要喜欢了她?害了她一生,也改变我的人生。

在我最需要的时候,一开始,上天为什么不能让我先遇见张清远?

我真想,喜欢上其他什么人。 

窗外透进来的星光黯淡,在深黑的天空幽蓝。

一片静默中,她突然抬头轻声对我说道:“皇上现在马上去的话,也许还来得及,重新和艾姑娘开始…”

我打断她的话:“让我最后去求她一次吗?说她若要我,我就再把我的心撕出来给她,若她不要,我也能就这样放了手,让她回去?说那个孩子,既然已经没有了,我们就忘记他…没有关系?只要她点一下头,我们就忽视一切,我忘记那个孩子,她也忘记我以前所有,我们重新开始?”

“重新,从哪里?从我十三岁的时候吗?可惜我再不是那个当初喜欢上她的小孩子了,我已经改变很多。我们之间全都物是人非了。难道只要她说一句话,她对我一笑,我就会一辈子,甘之如饴,不愿意走出来?”

已经没有办法了。

我再没有勇气这样拼命去爱她,我最深的地方都已经结了疤痕,再也没有办法柔软了。

我不再是那个小孩子,她也不再是那样的狐狸。

我们再没有这样的机会。

我对她还有爱,但是我对自己的爱却已经绝望。小满

二月乙巳,母后尽管身体不舒服,但还是服衮衣、仪天冠飨太庙,杨太妃亚献,皇后终献。

上皇太后尊号为应元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皇太后。

三月庚寅,以皇太后不豫之名大赦天下,自我乾兴登基以来所有因为母后而遭贬死者复官,谪者内徙。并宣召各地名医入宫。

所以天下都知道以后我就要正式接手朝廷,地方里连忙准备事宜。

我想范仲淹和宋绶他们也一定准备好回来了。

朝廷里也开始变动,杨崇勋已经如愿成了枢密使,此时率先上书讲母后当政的缺失。

我看了几行后,把奏折命人拿去送还杨崇勋。“这里面别字甚多,修订再呈。”

料来此后不会再有这样的折子了。

坐在皇仪殿里发了一会呆。

以十四岁为界,我改变了很多,没办法再做那个小孩子。我和自己的母亲勾心斗角,拉拢朝廷大臣,利用派别争斗,起用对自己有利的小人,甚至连为亲生母亲流的眼泪都未擦干就开始装做若无其事,甚至不愿意为亲生母亲争一点什么,只是因为怕节外生枝。

我到底为了什么?

在对母后逼宫的时候,曾经想,我不过是害怕了分别,害怕了母后轻易拆散我和艾悯,害怕了十四岁时那样无能为力的虚弱。

可是,我自己也知道那是借口。我真正想要做的,是为自己,不是为任何人。

母后说,真不希望我长大。我也是。我也曾经千次万次回忆我小的时候,母后那些细软的歌声,那些轻柔的脚步。可惜我们不是平常的母子,我们是皇帝与太后。

谁也不希望自己变成这样,但人生已经这样了。

人,改变,要站在最高的地方,那是没有办法的。

从心里生长的东西,谁能够用刀子剖开心肺,割舍了这众人伏地的尊贵?

母后去世的时候,是三月甲午,她临去时,手脚抽搐,太医请我避出。

我在外面守侯良久,太医奔出来,说:“皇太后崩了。”

当时外面正是春日最艳丽的时候,所有的花树都开已到全盛,粉白,粉红,粉紫,烟雾一般笼罩京城,一切都鲜艳明亮到了极至。

我进殿内去,因为母后不宜见光,里面都是昏暗,空气沉闷。

母后去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见到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