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经理不愿松口,裘泽也不强求。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此放弃,他已经想到法子了。

对裘泽的另一个问题——照相怪客的来历,经理倒是很爽快地给予回答。他委托拍卖的古画在昨天让拍卖行沦为业界笑柄,这让经理提起他来言语间相当不客气。

“这个老头儿脑子有病。是真的有病,精神有问题,时好时坏,我看是坏的时候居多。这条街上许多人都认得他,在北街虹桥附近的一条巷子里有个小店铺,里面摆了很多他拍的照片,有谁会去买呢,天晓得。我是没看过,脑子不正常的人能拍出什么好照片。”

这话就说得很没有水平,许多大画家脑子都不正常,比如凡·高,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和凡人不一样。而摄影大师眼中的世界肯定也有点不一样,所以他们会选择常人想象不到的角度和方式进行拍摄。但这绝不意味着能拍出鬼影来。

往虹桥走去,南街一如往日地热闹。就在城楼残迹不远处的一家店铺前,更是围拢了一大群人,里面传出断续的号哭和斥骂声。总是有那么多人爱扎堆看新鲜,裘泽没有停步的心思,想到又要和那个古怪的老头打交道,他的心情就有些抑郁。

第77节:五. 一门没落的技艺(3)

残坯下有人卖糖葫芦,裘泽要了根串着橘瓣的,边走边吃。味蕾接触到橘子汁液的时候,心情也随之安逸了少许。

虹桥已在不远处,裘泽心里忽然一动,停下步子回头看。

他刚才走过一家纸铺,门上新挂出一副对联,记得从前是没有的。上联是“沧水巫山原有对”,下联却看不清楚。相对其他的古董店,这家的门前显得冷清些,并没有看客逗留。裘泽觉得是自己的错觉,那个方向仿佛曾有人在打量自己。

莲河由西向东,安静地从虹桥下流过。河水既不清澈,也算不上混浊,带着平淡的生活气味。半疯癫的照相怪客对附近的店主来说并不陌生,裘泽略一形容他的模样,就得到了指引。

“往前再走一点,黄色幌子后面的巷子走进去。”藏银饰店的女老板尾指上戴着尖尖的银指套,上面镂着藏密的符纹,翘起来指路的时候亮闪闪很夺目。

在南街和北街的小巷里,寻常的住家如今也少了,多是些旅舍和酒吧。裘泽很快就找到了他的目标,一间接近小巷尽头的贴满照片的小屋。

照片小屋的门边有个柜台,后面放着把空着的靠背圈椅,拙劣的仿明作品,用得久,上面的漆已经开始剥落。屋里的光线不太好,下午时分自然也不会开着灯,要看清墙上密密贴着的照片,得走近细看。

屋里此刻只有他一个人,往里走有一个狭小的卫生间,旁边的木楼梯通向二楼。

“有人吗?”裘泽问了两声,没得到任何回应。

他顺着楼梯走到二楼,这里显然是店主人的私人居室,门没关,里面乱糟糟的。电视机开着,床上的毛毯没叠起,扭成一团堆在床角。裘泽只是匆匆一瞥,就赶忙退回到一楼。

“有人吗?”他又徒劳地喊了几声。这样门都不关就跑出去,在这个距离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还很遥远的社会里,太不正常了。裘泽开始相信经理先生对照相怪客的评价,并不是刻意的恶毒攻击了。

他是靠卖照片为生吗?墙上贴着照片,柜台上还有几沓印了照片的明信片。

第78节:五. 一门没落的技艺(4)

裘泽走到近前,端详起这些照片,只看了一眼,就惊讶地愣住了。

墙上原本粘了许多报纸,照片是用透明胶贴在报纸上的。有些地方贴得密,有些地方则很空,还有些贴歪了,显得十分凌乱。如果是故意的,那么无疑是很高明的做法,比整整齐齐地贴更有艺术感觉。要知道艺术和疯癫有时的确相差不远。

这些照片都是黑白的,看起来和他的那张很相像。相像的意思是,不仅是黑白的,而且有鬼影。

每一张照片上,除了清晰的景物人像之外,都有淡淡的海市蜃楼般的模糊光影。

照片拍的都是南街和北街,上面的建筑和街道全是裘泽熟悉的。可是那些扭曲的朦胧的影子一团一团,出现在真实的景物旁边,有些则相互重叠在一起,就营造出极诡异的氛围,让人看了心里惶恐不安。

这和看一张照片时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满眼满屋子的照片,罗织成了一张无形的网,屋子里的人陷在网中央,被难以言喻的阴寒包围、收紧,难以逃脱。

裘泽深吸了口气,往旁边有阳光的地方挪了挪。只是偶尔从云层缝隙间透出的阳光很快又被遮挡住,洒在地上的那抹光越缩越小,终于不见了。

这真是个让人不舒服的地方,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想,要是这儿的照片没有特异之处,又怎么能作为艺术品出售呢。现代艺术有很多作品都会让人看了不舒服,这些效果,可能是通过曝光或其他什么手段刻意营造出来的吧。

裘泽试图以这样的理由来解释一屋子的照片,但他很快又想到,在照片上加上随意扭曲的光影可以做到,但昨天拍的那张照片上,却分明有他奶奶的模样啊!

他仿佛又听见老头怪异的声音。

“咔嚓,咔嚓。”

裘泽快步走出小屋,没有人在那里。

他抬头看了看天,浓淡不一的云、被遮住的蓝天、云后时隐时现的太阳,周围空气里充满热度。好歹这还是光天化日之下,裘泽自嘲地笑笑,返身又走了进去。

这一次,他定下神来,很认真地看每一张照片。

第79节:五. 一门没落的技艺(5)

的确全都是这条街,或者说这两条街,这也有些不寻常。对一个摄影家来说,他的取材未免过于狭窄了些。

“你知道吗?这是条鬼街。”他又想起怪客曾经对他说的话。

这些贴着的照片全都是街景,并无人物的特写。所以照片上一团团虚幻的影像和自己照片上的相比要小许多,不易辨别那到底是些什么。细看之下,像人形的不多,都是些空中楼阁般的屋檐一角,真的极似海市蜃楼呢。

那些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楼阁,有的显出一截屋脊,或者几根廊柱,再或者半面影壁、少许骑楼,古意盎然。

裘泽看了许久,等待的主人迟迟未出现,只有几个游客曾在门口探头张望,也很快离开。

“这是……”满屋的照片是贴在报纸上的,报纸下面当然就是墙壁了。但裘泽忽然发现并非这样,在一方报纸的下沿,有一截没被完全遮住的东西露了少许出来。

裘泽捻着报纸一角,轻轻一掀。这报纸只是在上沿处有粘胶,或者钉了大头钉,很容易就露出了后面的照片。

是照片,一幅放得很大、塑封起来的照片。黑白的,很清晰,没有鬼影。

拍的也是街景,只是沿街的那些店铺,却是一幢幢的木造楼阁,和现今南街尽头残留的几幢木楼全然一个风格。街上一个人都没有,酒楼店铺里空空荡荡,有些竖在店前的招幌,因为没有风,垂了下来,看不清上面写了些什么。

那么别的报纸下面呢?裘泽顺手一掀旁边的一张报纸,果然,那儿藏着另一张大照片。

一圈看下来,藏在报纸下的照片有二十多张,全都是没有人的古风街景。有些照片上能看见那些无人店铺的招牌,比如“香饮子”“王家纸马店”“刘家上色沉檀楝香”,好似某个古装影视剧的拍摄基地。

裘泽总觉得这街景非常熟悉,一张张看过来,忽地在其中一张照片上看见了虹桥,而后又在另一张照片上认出了那几幢小楼,那正是现今南街尽头大火烧剩下的几幢。

第80节:五. 一门没落的技艺(6)

他当然就明白了这组照片拍的是什么地方。

这是曾经的南街和北街,在它们刚刚建成,还没有对外开放,更没有被大火烧毁的短暂时间里拍的。

这似乎证实了此间主人的摄影家身份,他极可能是被那位后来倒了大霉的地产商人邀请来,拍了一组古街的照片,作为宣传之用。而照相怪客也觉得这是自己相当满意的一组作品,放在这里来展示。

这是充满了宁静古韵的一组照片,任何一张上都没有出现鬼影的踪迹。可是它们现在却被报纸遮盖起来,换上了数百张诡异的照片。

七年之前这位照相怪客肯定还相当正常,要是现在这副样子,没有哪个老板会请他来拍照片的。

云层越来越厚,天已经完全变阴了,照相怪客还是没有出现。裘泽惦记着他的铜镜,都快到放学的时候了。他决定改天再来,反正地方已经确定了,人总归是找得到的。反倒是那老头疯疯癫癫,找到了也未必能问出些什么。

也许他只会哑着嗓子,反复念叨着:“这是条鬼街。”

裘泽打了个冷战,拐出小巷,走过虹桥,往远景中学走去。一路上,他回想着那组照片,总有些古怪的感觉驱之不散。

“别走得那么急,小哥算一卦吧。”说话的老头身边竖着“周易先天神卦,趋吉避凶”的牌子,说话的神情和弄堂口卖彩票的山羊胡很相近。

裘泽摇头,加快脚步从他身边走过。

南街北街上有很多这些铁口神相,在这古老中国文化气息异常浓重的地方,这个行业的兴旺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慢慢走,才看得清楚路。”老头叹息着说,裘泽早已经走远了。

推开俞绛办公室的门,裘泽就闻到了猫尿味道。他一激灵,第一反应就是担心干出了这种事情的煤球是否还活着。

俞绛不在。

煤球在沙发上叫了两声,欢迎主人的到来。它看起来好得很,没有一点伤痕。俞绛的LV包倒在沙发上,里面那包豆子拌鱼干里的鱼干已经被它吃了个干净,豆子散落在包里,很显然那儿已经是一团糟了。

第81节:五. 一门没落的技艺(7)

值得庆幸的是煤球没有尿在包里,它多少还懂得吃东西和尿尿要分开在不同的地方。遭殃的是办公桌上的另一些豆子,颗粒要小一些,没裹调味的淀粉,应该是很传统的口味,放在一个塑料方盒里。煤球大概把这当成了大粒的猫沙,毫不客气地一泡尿浇上去。裘泽都很奇怪它是怎么爬上办公桌的,这对背着乌龟壳的小猫是件有点难度的事情。不过煤球做出过太多让人惊讶的事情,而且现在裘泽的心思完全被另一样东西吸引了。

放在茶几上的铜镜。

铜镜背面朝上放着,打开的机关并没有复原,玉盖就放在铜镜旁。

裘泽把铜镜和玉盖拿在手里,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奶奶的铜镜竟然还有这样的秘密!

打开的铜镜背面有一个浅浅的凹槽,铜镜本来就不厚,这个暗槽看起来除了纸之外也放不进其他什么东西。现在这儿是空着的,不论这里面曾经是否有东西放着,现在已经没了。

这个机关最精巧的地方在于隐蔽性,现在既然已经曝光,裘泽端详了一会儿,就明白了究竟,把玉盖覆上去,对着卡口一旋,重新合在了一起。

可是俞绛去了哪里?

弃打开的铜镜于不顾,连自己被翻乱的包和沾了猫尿的豆子都未曾收拾,她到底干什么去了?

如果铜镜里原先藏着什么的话……是和这有关吗?铜镜里的东西重要到让她把其他一切都暂时放下了?

既然连包都没有带走,那总是要再回来的。不过有些人的行为很难用常理去推测,裘泽觉得俞老大就是这样的人。

已经过了放学时间,教室没剩几个人,文彬彬和阿峰居然已经先回去了,也没和他打个招呼。把煤球和铜镜塞进书包里,裘泽往校门走去。

他并没打算就此离开,而是找到了斜眼老赵。

收旧货的汉子刚把新收的瓶瓶罐罐和废纸扎好,摞在车上。他今天所获颇丰,蹬踏板的时候向前倾着身子,随着一声吆喝驶开了。一串晶亮的硬币从老赵的手里抛起来,又叮叮当当地落回去,对一个斜眼来说这手真是帅极了。他把这些硬币和几张旧旧的纸币放进一个小布袋里,转身走进校门。也不知这钱是要当公费上交,还是揣进他自己的口袋里。

第82节:五. 一门没落的技艺(8)

“大叔,你看见今天新来的俞老师了吗?”裘泽问他。

“早操的时候站在主席台上的那个女老师?”

“对,她离开学校了吗?”

老赵的眼神特别好,这点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不知这是不是对他先天缺陷的一种弥补。只要他没恰好走开,俞绛这么惹眼的人进出校门肯定会看见。

“没。你找她啊?”

裘泽点头。

“先前,我见她往那边去了。”

“小树林?”裘泽有些惊讶,她去那里干什么。

远景的校区比普通中学大许多。教学区里有足球场、篮球场、游泳池,再往里走是住宿区,一小部分学生和老师住在这里。小树林就在住宿区里,这是一处坡地,面积比足球场还要大些,其中有许多百年以上的古树。按照园林局的有关规定,这片树林要原生态保存,不能有任何破坏。

这片小树林自成一片天地,顺着盘旋小径往里走,空气、湿度和温度都渐渐变得和外面不同。小径通往坡顶,那儿有个凉亭,其他地方没有现成的道路。古树的盘根错节之间,是埋葬了多年落叶的肥沃泥土。这儿是野猫的乐园,偶尔会见到松鼠,这在大城市里是极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