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四月,她又听说皇帝命太子胤禛恭代祀天。她渐渐有些绝望,事情已成定局,她那寄予厚望的儿子没干出什么旧貌换新颜的大事来。

她不知道,已将所有的政务都交到了胤禛手上的康熙,眼看着他处理政务越来越娴熟,吏治也在他的治理下愈发清明,心中很是满意,已决定在八月禅位。

作者有话要说:嗯,这段时间鱼没有及时回复亲们的评,亲们表介意啊,掩摊上了一台老旧的电脑,网速更是龟速,网页总要刷几遍,等上一分钟才能开…

转眼到了康熙六十年。

正月,康熙帝以御极六十年,遣太子胤禛带着淳郡王胤祹、诚亲王世子弘晟祭永陵、福陵、昭陵。

二月二日,十八阿哥胤祄翘首以久的大婚终于举行。《红楼梦》的林黛玉美得像不像仙子苏宜尔哈不知道,但穿着大红嫁衣含羞脉脉上了花轿的林黛玉无疑是美的,淡淡的新妆冲淡了她身上多年熏陶出来的文雅书卷之气,衬得她更加富贵雍容,娇花照水般明媚。苏宜尔哈是被林府请过来帮忙打理婚礼事宜的,而黛玉婚礼中的女性长辈最终请的还是贾老太太,不管她是出于利益的考量亦或是真心疼爱这个外孙女,她的出现使得黛玉的人生更为圆满,无可诟言。林如海和雍亲王府只能默认这个事实。

冰雅很是羡慕,她今年十二岁(虚岁)了,算是长大了,苏宜尔哈对她的教育开始侧重在如何经营家庭和夫妻相处方面…正因为这样,她更明白,这世上要找一个像十八阿哥那样对黛玉一心一意的男子是多么的难,他今年二十岁,等了黛玉这么多年,身边的两个通房几乎是摆设。而且,她终究是要嫁到蒙古的…

她有些怅然,不过想起苏宜尔哈为了她刻意与蒙古来的福晋贵妇们亲近,打听蒙古各部的一些生活习俗,又专门请了人来教导她蒙古的一些知识,又让弘晔弘晨常常带她出去练习骑射…她心中又恢复了平静。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应负的责任,她的未来既注定是蒙古,多想无益,还不如为开创未来美好的生活而努力。

想到苏宜尔哈,她又忍不住弯了弯粉嫩如花瓣的唇,她的额娘真的是一个奇妙的女人,背后教育他们兄妹几人的方法迥异于一般大家门庭…呃,可以说得上是无所不用其极,为了怕儿子将来被女人骗,前段时间居然让府中的暗卫们白天黑夜不同时段地带着易容化妆的四哥(弘晔)和七弟(弘晨)去青楼观察那些名妓的生活,说是让他们彻底看清一个女人能有多少面(她们是怎么周旋众多男人的)…汗!四哥怎么样她不清楚,可七弟从此对那些幽怨柔弱的女人更厌恶了!

——为了此事,听说阿玛还狠狠地惩罚了额娘一顿。她曾经很有兴趣打探阿玛是如何惩罚额娘的,可惜,她的功力不够高,阿玛和额娘单独相独时,她根本接近不了他们的卧室,而且以她超好的耳力连半丝动静都没听出来…

哎,想到这里她又有些郁闷。在她和几位兄弟眼中,他们的阿玛和额娘是很恩爱的,尽管阿玛身边还有许许多多的女人,可惜,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苏宜尔哈说的),他们的阿玛终究还是要娶继福晋的。

她对新的嫡额娘没什么期待,乌喇那拉氏虽然身体不好,可对他们这些庶子庶女还是可以的,她也不是傻子,其他皇子府里的嫡庶之争她还是看得明白的,虽然不知内里具体深浅,可表面上的泾渭分明、相互抵触、仇恨、蔑视…她还是能感觉到的。

以后他们王府会变得怎么样呢,也许更好,也许更坏,也许更乱…在那位继福晋进府后。想起最近又常到多栽轩串门的耿格格、武格格、完颜格格等人,冰雅不由微蹙了下秀逸的眉,阿玛那里讨不了好就想从额娘那里入手么,亦或是想拉额娘对抗还未进府的继福晋?!也许她该找弘晨商量一下怎么让那些女人安静下来…

可怜雍亲王府后院的那些女人,为了赶在胤禛登极之前晋封侧福晋或格格,无所不用其极,偶遇、送汤、生病、生日送礼、做衣服、栽赃或使自己受害…她们没惹到苏宜尔哈多栽轩的人就当看戏,而每每有人将主意打到多栽轩没隔两日便会莫名其妙地吃坏肚子、生病或是不小心摔倒受伤,要不然就是手里的一些庄子铺面出了意外…除了有胤禛和苏宜尔哈,没人知道这些“意外”大部份是弘晨他们兄妹几个的手笔。

本来闹腾了一段时间随着去年大学士王掞先等大臣给康熙的请疏给压下而渐渐沉寂下来的众人在时间愈发靠近康熙的万寿节、乌喇那拉氏的冥诞一周年而又有了升温的趋势。有人放出风声,万寿节上康熙会给太子指新福晋。

除了弘晔,冰雅和弘晨他们几个是有些担心的,怕他们的额娘会受委屈,会心里不好受…特别是弘晨,每隔段时间就有跑去将那几个热门人选暗扁一顿的冲动,不过都被关注他的弘晔给无情镇压了。

“你这么毛毛躁躁地跑出去惹事,一旦露了半点蛛丝马迹…好吧,就算你成功了,她们出了事,别人也会将恶名冠到额娘身上的…这种时候跟舆论和那些等着抢这块肥肉的著姓大族和朝臣作对,你这不是帮额娘,是在害额娘!”

“可恶!”因为明白,才受不了。弘晨怒吼了一声,就朝弘晔扑去,他需要发泄。不过一阵对打下来,通常被痛扁的人是他。

“额娘——”顶着一张猪头脸,他向多栽轩跑去,哥哥实在太可恶了,从来就不让他…他要告状!

“傻瓜。”弄明白了事情始末的苏宜尔哈心中很是欣慰,摸了摸弘晨的脑袋,拿出空间里特制出来的药水给他擦拭瘀肿处,道:“以后不要再为这事动心思手脚,该怎么做你们皇玛法还有你们阿玛心中明白着呢,你们呀,做什么都是多余的。”

“儿子也知道。”不过是替额娘不值罢了。弘晨咧了咧嘴,药水凉凉的,一抹在脸上,那隐隐的痛感就去了七、八分。“额娘,你不要难过,我们都爱你。”

“爱额娘。”“爱额娘。”一模一样的小包包地凑了过来。

苏宜尔哈一愣,她一直以为自己掩藏得够好,没想到她这些儿女个个都是直觉超敏锐的,能感受到她低沉的情绪和不安的心。

心中暖乎乎的,觉得为了这几个宝贝自己做什么都是应该的。

亲了亲弘晨的额角,这个儿子可不只是表面上摆出来的莽撞性格,他心里怎么想苏宜尔哈很清楚:“额娘有你们几个早心满意足了,何况你们阿玛对额娘很好,就算指了继福晋进府,额娘也不是软弱可欺的人,不用担心。”

弘晨闷闷地“嗯”了一声。

“好了,带天保天佑他们出去玩会儿吧。”苏宜尔哈又亲了亲两个小包子,“额娘给你们做好吃的。”

“好。”天保天佑一左一右伸出手牵住弘晨出去了。

“好像听到什么声音,外面发生什么事了吗?”曾经的德妃,如今的乌雅贵人问身边的宫女。因上次剥夺封号又贬了妃位,她身边大部份侍候的宫女太监(超出她如今位份应用数量)都被调走的调走、处理的处理,又没有给她个理由,虽然她有预感事情败露,可仍存侥幸之心,仗着昔日的一点积威到乾清宫喊冤,说乌喇那拉氏冤枉她,事情全都是陈嬷嬷一手做下的,她根本不知情…

陈嬷嬷当然不可能无缘无故这么做,乌雅氏早就想好了,将陈嬷嬷说成是被某位宫妃收买的奴才,试问,天底下哪一个做母亲的会这么害自己的孩子呢?

她想狡辩,康熙却不想跟她啰嗦,直接将陈嬷嬷临死前写下秘密藏好的信丢到她面前,还有一叠康熙自己查到的关于她往年做下的她自以为很隐秘、手脚很干净的一些事。

“原来,皇上什么都知道。”可他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宠着她们呢。

“天底下哪有纯善无瑕的人,除非是婴儿。是人就有,就有自己所处的位置…朕也没想自己的后宫有多纯净,你们爱争就争,爱装就装,些许小事朕不计较,也乐得看戏。可有些事,朕绝不容许,你,踏过了朕的底线,朕不能再姑息!”他的声音冷冰冰,那一刻,她知道,她彻底没机会了。

原来自己在宫中与其她嫔妃暗地里争权夺利,指使底下的贵人答应们相互栽赃陷害…他都知道;原来自己对老四做的一切他都知道;她的预感也没错,他真的看重疼宠老四所以小时候教养疼宠他,青年时磨砺他,壮年开始重用他…

自己折腾了这些年,根本威胁不到老四半分,而老四,他也知道自己做的一切,却一直隐忍,说是对自己的孝顺…她才不信!!他是在寻机报复,就像乌喇那拉氏一样,死到临头还要拖她下水,说不定,这是他们夫妻合谋!!看看,老四得到了一切,太子,太子啊,而自己丑陋的心态却一清二楚地摊在皇上面前,老十四因此受自己连累…一时间,乌雅氏深觉胤禛心思深沉阴险,有些恐惧有些恼怒,他怎么可以如此对待自己,不孝!他就是个不孝子!他要是真心孝顺就不该同老十四争,所有的一切都是老十四的!!

“…是他,是他故意这么做的,没想到他这么阴险毒辣,设计亲额娘,排挤老十四——”

“够了!”康熙见她脸色狰狞,示意左右将她拉下去,“以后没朕的旨意不许随意出永和宫。”根本就不该再见她这一面,死不悔改,以后要尽量不让老四见到她,不然还不知怎么伤心呢,摊上这么个娘…去,现在老四的亲额娘是玉姮永远都是玉姮!

“皇上,您不要被骗了!皇上,您饶了臣妾吧,皇上,一切都跟十四阿哥没有关系,您不要怪罪他,他什么都不知道…”

康熙冷笑,她对这个儿子倒是死心塌地好得很啊。

“娘娘,”宫女推了推她,说道:“奴婢已经叫小金去打听了,今天是十八阿哥大婚呢!她还领了不少好吃的——”她没说完,因为乌雅氏又打断了她的话,急切地问:“那今天十四阿哥会进宫么?”她的老十四很久没来看她了!

“这,会吧,奴婢也不清楚。”

乌雅氏掐了她一下,“什么都不清楚,

留着你有什么用?!”

“娘娘饶命!”宫女躲了一下,她也不想跟着这么个年老色衰又无恩宠的贵人啊,又由不得她,更无奈的是,她还有个郡王儿子,她想怠慢点也不行,就怕将来遭报复。

“还不快去打听!”她喝道。

“是。”宫女急急跑了出去,庆幸这乌雅氏从一个手掌大权的德妃贬成贵人后因丢脸不想给别人说三道四的机会,平日里从不出门,不然她连喘口气的地儿都没了。

这一天,乌雅贵人在永和宫偏殿等了一天一晚也没等到她心爱的儿子来看她。日子,对她来说就像一滩死水,直到三月初,她知道了皇帝下诏厘定了历代帝王庙崇祀祀典,直到了三月十八,皇宫礼炮声响,记起又是一年的万寿节,除了多添两个菜,例行的赏银,她的儿子还是没来,令她幸灾乐祸的雍亲王继福晋指婚也没下…

到了四月,她又听说皇帝命太子胤禛恭代祀天。她渐渐有些绝望,事情已成定局,她那寄予厚望的儿子没干出什么旧貌换新颜的大事来。

她不知道,已将所有的政务都交到了胤禛手上的康熙,眼看着他处理政务越来越娴熟,吏治也在他的治理下愈发清明,心中很是满意,已决定在八月禅位。

正文 登极(下)

康熙要禅位,自己要御极,胤禛是最早知道的。他早有预料,康熙也早了大半年就跟他提了,且关于继福晋和胤禛登基后皇后的人选两人曾有以下对话:

“乌喇那拉氏也去了一年了,朕压着朝中大臣上疏给你指婚的折子也拖不了多久,你心中可有人选?”

胤禛摇了摇头:“儿臣对那些女子的品德没有丝毫了解,若是一般的妻妾,选那声名贤良的娶了便是,这未来的皇后…还是慎重些的好,万一那人不堪国母之责后悔也晚了。”

康熙瞪了他一眼,笑了。半晌才道:“乌喇那拉氏是朕指给你的嫡福晋,嫁给你后她也当得起皇家媳妇的责任,按礼该追封她为元后。不过,天下人不清楚,还是有人知道的(康熙、胤禛、乌雅氏、李氏、乌喇那拉家并一些消息灵通的皇室宗亲),她做过的事可占了不孝、不贤、不顺…朕却不想将你元后的位置给她。这么多年,我瞧着钮祜禄氏倒是个好的,她心性平和,为人贤淑,八字贵重福运隆厚,有母仪天下的资格…远胜目前京中传的那几家继福晋人选,”康熙也是有找人调查过的,“就她罢。”对弘晔将来也好。

父子两人对第三代接班人一致看好弘晔。

大清未来的皇帝首先要身体健康,能担得起为爱新觉罗家开枝散叶的责任,这点胤禛就做得很好,做事尽职尽责,但身体健康保持得很好,四十几年的年纪看起来才三十出头。

其次,能力要好——这包括懂得对事用人,机变,有城腑却又行事堂正而光风霁月,没有人喜欢一个表面阴险狡诈多疑的皇帝。相比之下,读书、骑射、字画…等等其他才学反而不那么重要。以上,弘晔都表现得很出色,尤其在对待他其他的异母兄弟上面方寸拿捏得很好,办差也是温中藏锐,有理有度,即便有时仍稍嫌青涩不够圆滑,但这些都可以磨炼,他有的是时间成长。

第三,要当皇帝就不能太感情用事,要能正视自己。当然,也不是要求一个人冷血无情,这样的人即便一时能震慑住朝臣下属,久了必离心离德,不利统治。正确的来说,当皇帝的人需要理智大过感情,必要的时候懂得取舍——皇帝高明的话也不用到这地步,但总有万一,皇帝是人不是神,做事也有疏漏之时,若身边一时没有贤明练达之臣提醒,也会干错事,这时若是感情脆弱的或是性格懦弱的说不定就会选择逃避现实,掩盖现实,说不定还会愚蠢地继续错误死不承认。

其他还有心胸、心志…等等要求,也不是说弘晔样样都强于其他皇孙,但综合起来,他确实是最好的。康熙看好苏宜尔哈的最大原因就是她将生养的儿子女儿都教养得很好,更有一种天生的雍容贵气,其他什么八字贵重、五福俱全相比之下都是浮云。

胤禛闻言心中一喜,他拖着不表态继福晋之事就是想着登基后先封苏宜尔哈为皇贵妃摄六宫事,再找机会晋封她为皇后,与自己一生并立不悖、相守到老的,如今皇父有封她为元后的意思那就更好了。“到时还请皇阿玛赐旨。”他跪下谢恩。

康熙哈哈大笑,“也好,朕到时直接下旨。”他本不想干涉这事儿的,也罢,就让钮祜禄氏锦上添花一回。喜爱种植的皇后,这在大清也算是独一份罢?希望她不会将皇宫里娇贵的花草全拔了种上蔬菜和果树,哈哈。

皇帝迟迟没有表态太子继福晋的事,但新后凤袍凤冠的尺寸却早发下了内务府,这一来,内务府和礼部最先知道了新后人选康熙心中早有了定论。不娶继福晋,等太子登基为帝后再行册封后妃,这样的例子历史上不是没有,就是大清的前几任皇帝,空悬后位的…当今不就是?大臣们也没什么可说的,也没有谁傻到这当头强让雍亲王娶继福晋——这位即将登基的太子可不比即将卸任皇帝,是个宽仁好说话的,事情成功也就罢了,若不成功岂不是将未来的皇帝皇后都得罪了?!

原来满心祈盼将女儿嫁入雍亲王府的那些人家虽然在皇帝万寿节那日没等到指婚心中隐约有了些许预感,此时听到内务府和礼部传出的消息仍不免大感失望,不过还好,八月新皇登基,再过一年就又到选秀的年份,正合新皇扩充后宫,自家的女儿还是有机会封嫔封妃的。

主意一定下来,众人不免猜测起太子登基后会册封哪位为皇后——凤袍都做了,后位肯定不会留空的,结果思来想去,都觉得雍亲王府的钮祜禄侧福晋最有可能,她不仅得四阿哥宠信执掌了雍亲王府的府务多年,膝下更育有四子一女,在雍亲王府地位稳固,更重要的是,她很得皇帝和先仁宪皇太后的青睐。

虽是私下里猜想不敢拿到明面上说,却架不住有些人家趁机攀附,想着在事情没明朗前结下交情日后好谋划好处的想法,开始还有些顾忌,到了七月份,钮祜禄府已有门庭若市的热闹景象,好在毓淇那边早得了弘晔的传话,没事大门紧闭,并不收礼结交大臣,连章佳氏与贵妇们的往来也减少了许多,只剩几家交情极好的偶尔走动。

雍亲王府后院一直关注着继福晋这件事的女眷们也没错过这道消息,早早晚晚的,各人反映不同。

众人觉得正该反应最大的侧福晋李氏半丝反应都没传出,整个西院一片沉静;

宋氏耿氏武氏初初听到这个消息时有些震惊,却又不得不苦笑地承认,是很有这个可能的,为什么她们没想到呢,钮祜禄侧福晋一直很得皇上还有当年的皇太后喜欢不是吗。幸好,自己从不曾与之为敌,想来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太难过。自己也早过了能争宠的年纪了,安安稳稳地养儿育女最重要。

年氏则关在玉版院里难得地狠摔了一趟东西,柔美的面容布满不甘:“…为什么她们运气这么好?!”李氏死不了!绝了府中众人晋封侧福晋的希望。乌喇那拉氏好不容易死了,当今皇上和爷却仍看重钮祜禄氏,甚至压下大臣的请疏不立继福晋,想着直接封她为后!她出身、容貌、才情、儿子…什么都有了,连机会也大好地摆在眼前,上天却偏偏生了个钮祜禄氏挡在她前面,为什么?!越想越不甘,年氏咬牙切齿地想着,自己要出人头地,钮祜禄氏绝对不能留,有她在,自己的好永远没办法展现出来。可恨,目前还要避其锋芒,讨好于她,争取进宫后封个高点的品级…

乌雅氏默默地坐在缀锦院里,看着愈长大愈沉静的女儿,心中一酸,阿琳刚出生那会儿自己多风光,爷还没更改玉牒,姑姑还是自己的靠山,阿琳也是自己千娇万宠长大的,相比前面三个姐姐还活泼好动些,自己位份虽然不高,可府里哪个敢低瞧半分?后来,随着爷记到了佟皇后名下,情况就越来越差,到现在,姑姑也贬成了贵人,从没得宠过的自己唯一能凭的却是那看不见的血缘关系,可这血缘关系,爷心中领不领还真难说…阿琳,也感觉到了罢,可自己宁愿她的这份娴静是来自于她的长大而不是环境使她敏感。自己是嫉恨钮祜禄氏的,从选秀那时起,从姑姑那儿知道有她这个人起,就隐隐觉得她是自己的大敌——果然,她进了府后就受尽爷的宠信,连相貌才情不输她的年氏(她绝不承认没人比得上苏宜尔哈)也撼摇不了她半分地位,她从以前运气就很好,十几年了,自己的性子都磨光了,她却还保持着当年入宫选秀时的那股子淡然…皇后,命真好啊。

降云阁里贾元春却沉浸在欢喜之中,谁当皇后她才不关心,她关心的是自己。她很庆幸,在德妃被贬为贵人的时自己当机立断地让四大家族的人向爷彻底投诚…凭着这份功劳,自己封个嫔也是绰绰有余的吧?

喜塔腊氏急得跳脚,在房里来回地走着,一会儿觉得自己进府那会儿多么聪明巴结着钮祜禄氏,看吧,果然人家是最终胜利者;一会儿又怨自己猪油蒙了心听了年氏的话害得钮祜禄氏早产…她身边的秀儿安慰她:“格格,您不用急,您先前的事儿不过是受了年氏的挑唆,钮祜禄侧福晋心胸宽大想来不会怪罪,再说您禁足那会儿不是抄了许多佛经替她和九阿哥十阿哥祈福了吗,您可别那个什么…庸、庸人自扰,对,庸人自扰。”

“你说得对。”喜塔腊氏听她这么一说脸色果然松缓了许多,可一念及年氏仍心忿不平,“我只是觉得自己以前很傻。”自以为聪明,却没想到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模样儿,才会被当枪使,只怕自己当初的行径钮祜禄侧福晋也是瞧不上眼的吧,才会对自己淡淡的,不若对耿氏和武氏那么好。

秀儿不以为然道:“傻有傻的好处,年格格够聪明吧,爷和钮祜禄侧福晋还不是不喜欢。”

喜塔腊氏一怔,想了想,可不正是如此吗?

不管众人私下里怎么想,面儿上对苏宜尔哈却恭敬了许多,在以为没人注意时却又不时地关注着多栽轩的动静,仿佛想看出什么值得津道的东西。

怪异的氛围持续了大半个月还没消停。

“额娘,那些格格又在‘路过’多栽轩了,有什么好看的。”一点都没有额娘宠辱没不惊的气度。冰雅却是不太喜欢受人关注的生活,因身份及自身的出色而成为焦点是一回事,可时时刻刻感觉别人的窥探又是另一回事了。不过,对于额娘能晋封皇后冰雅还是很高兴的,却不是做为皇后的女儿会更荣耀,而是觉得自己的额娘以后不必对着别的女人卑躬屈膝,不必因受阿玛宠爱而遭新后的打压,不必顾忌更多…而感到高兴。“额娘,您高兴做皇后吗?”她微微歪着头问,凤眼清亮。

“高兴啊。”想到自己能当皇后,能与他并立,她心中滋味难以言喻,有欢喜,又有惶恐。但是,压力总是小了些的,当一个受宠的正妻总比当一个受宠的侧室来得光明正大。

冰雅粉唇微抿,“我瞧您一点也不激动。”哥哥也是,额娘让他去收集京城物价对比南北方其他都城乡镇的物价,他还真一天到晚扎在井市商街里,理也不理其他的了。

激动?她是有点意外的,但激动还不至于,正史上她还是皇太后呢。只好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能当皇后固然好,不当也一样过。对额娘来说,皇后皇妃…那些都是虚的,守着你阿玛和你们,闲时种种瓜果绣绣花…这才是额娘真实的生活。”

胤禛站在门外,微微笑着。

八月初八,在内务府和礼部协力下,整个禅位与登基仪式尽显皇家隆重威严。

胤禛一袭明黄龙袍,在万众瞩目中一步一步踏上龙庭,坐上龙椅,光明正大,名正言顺地俯瞰着曾与他并立的兄弟们、大臣们深深跪拜下去,高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意外地,他没因此而感慨前世的艰辛,没有自得意满,反而看着身边,遥想着,小莲花在府中接旨的情景。

要是她此刻站在这里就好了。这一刻,他想让她看着,从此以后,他要重新带领大清走向辉煌走向强盛。

雍亲王府。

苏宜尔哈领着众人在雍亲王府前院跪着听旨,圣旨的内容骈四俪六,辞藻华丽,晦涩难懂,不过她这些年书没白读,听得明明白白,而跪在她后面的就算有的没听懂,那什么“乾坤德合,太子登基…护军统领凌柱之女钮祜禄氏秀钟华阀、克孝克慈、温婉淑德…可为天下母仪…”的话还是明白的,太上皇这是直接册立苏宜尔哈为皇后了。

不是等新皇登基册封后宫,由妃晋封,扶正为后。

而且,单单只有这一圣旨,太上皇和新皇都没提到已逝的嫡福晋乌喇那拉氏。不是应该先追封为后的么?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这也太奇怪了,不合常理。

不过,没人敢指摘出来。

康熙颁发禅位诏书都没有这个引发的波澜大。

旨意一传出去就有御史想上疏直谏却被人拉住,这是什么时候,新皇登基啊,这个钮祜禄氏出身满洲著姓大族,生的几个儿子又得太上皇和新皇看重,性子更是得已逝的皇太后欢心…是出了名的懿德嘉行、矜持修洁,反正皇后之位是跑不掉的,就算更进一步册元后又怎么样?你为已逝的雍亲王嫡福晋鸣不平,可你瞧瞧乌喇那拉家族的人出来说什么没有?!普通人家都不会这么对待一个已逝的嫡妻,何况更重脸面的皇家,里面要是没什么内幕说出来谁信?别傻了。

再说,不册乌喇那拉氏为后也是说得过去的,她虽然是太子嫡妻,可是膝下只有一双嫡女,没有子嗣,再者,她与雍亲王夫妻三十年,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没尽妻子的义务,也没对长辈尽到孝道…在普通人家这是犯了七出,雍亲王还日日好药地养着敬着,够对得起她了。再说,她是在雍亲王登基前病逝,可不是登基后,两者意义截然不同…

不少人纷纷向乌喇那拉家族的人打听,却不知乌喇那拉家的人也是心中苦涩,怪得了谁呢?也不能怪已逝的乌喇那拉.宜慧啊,哪一个母亲能忍得了杀子之仇呢?不如此,安能彻底击垮德妃?不止是宜慧恨,他们整个乌喇那拉家族也恨啊,若不是她,现在的皇后就是他们乌喇那拉家的了,就连下一任的大清皇帝也是弘晖的…人死灯灭,一味地求取那个虚名只会耗尽当今对乌喇那拉家的情谊,还不如沉默不语,期望新皇念着当初结发之情,给乌喇那拉家另一个机会。

——这是他们乌喇那拉家的明珠,乌喇那拉.宜慧最后为家族所做的谋划。她明知,告发德妃会为自己带来什么后果。康熙再不喜欢德妃,她也是诸皇子的母妃,儿媳上告母妃是大逆不道之举,就算你理再直,那也是一个无法原谅的污点。这事一掀出来,天下人还讲不讲忠孝节义了?大清以孝治天下的话还要不要了?

皇帝没治乌喇那拉家教女不严之罪已经够好的了,他们哪还有脸求什么元后封号。

年氏和完颜氏等人心中更为震惊,乌喇那拉氏究竟是做了什么竟连嫡妻这最后的荣光都难以保留?!

钮祜禄氏也未免得太今上和太上皇恩宠了,元后啊!跟继后的份量可是不同的,弘晔、冰雅、弘晨、弘旻弘昊他们直接成了嫡子嫡女,身份上也高出其他兄弟姐妹一截,有着优先继承大统的资格。

想到这一点,但凡有儿女在的都深深感觉到了嫉妒。

作者有话要说:呵呵,昨天回祖宅祭拜祖先去了…

今天这一章肥一点:)

康熙要禅位,自己要御极,胤禛是最早知道的。他早有预料,康熙也早了大半年就跟他提了,且关于继福晋和胤禛登基后皇后的人选两人曾有以下对话:

“乌喇那拉氏也去了一年了,朕压着朝中大臣上疏给你指婚的折子也拖不了多久,你心中可有人选?”

胤禛摇了摇头:“儿臣对那些女子的品德没有丝毫了解,若是一般的妻妾,选那声名贤良的娶了便是,这未来的皇后…还是慎重些的好,万一那人不堪国母之责后悔也晚了。”

康熙瞪了他一眼,笑了。半晌才道:“乌喇那拉氏是朕指给你的嫡福晋,嫁给你后她也当得起皇家媳妇的责任,按礼该追封她为元后。不过,天下人不清楚,还是有人知道的(康熙、胤禛、乌雅氏、李氏、乌喇那拉家并一些消息灵通的皇室宗亲),她做过的事可占了不孝、不贤、不顺…朕却不想将你元后的位置给她。这么多年,我瞧着钮祜禄氏倒是个好的,她心性平和,为人贤淑,八字贵重福运隆厚,有母仪天下的资格…远胜目前京中传的那几家继福晋人选,”康熙也是有找人调查过的,“就她罢。”对弘晔将来也好。

父子两人对第三代接班人一致看好弘晔。

大清未来的皇帝首先要身体健康,能担得起为爱新觉罗家开枝散叶的责任,这点胤禛就做得很好,做事尽职尽责,但身体健康保持得很好,四十几年的年纪看起来才三十出头。

其次,能力要好——这包括懂得对事用人,机变,有城腑却又行事堂正而光风霁月,没有人喜欢一个表面阴险狡诈多疑的皇帝。相比之下,读书、骑射、字画…等等其他才学反而不那么重要。以上,弘晔都表现得很出色,尤其在对待他其他的异母兄弟上面方寸拿捏得很好,办差也是温中藏锐,有理有度,即便有时仍稍嫌青涩不够圆滑,但这些都可以磨炼,他有的是时间成长。

第三,要当皇帝就不能太感情用事,要能正视自己。当然,也不是要求一个人冷血无情,这样的人即便一时能震慑住朝臣下属,久了必离心离德,不利统治。正确的来说,当皇帝的人需要理智大过感情,必要的时候懂得取舍——皇帝高明的话也不用到这地步,但总有万一,皇帝是人不是神,做事也有疏漏之时,若身边一时没有贤明练达之臣提醒,也会干错事,这时若是感情脆弱的或是性格懦弱的说不定就会选择逃避现实,掩盖现实,说不定还会愚蠢地继续错误死不承认。

其他还有心胸、心志…等等要求,也不是说弘晔样样都强于其他皇孙,但综合起来,他确实是最好的。康熙看好苏宜尔哈的最大原因就是她将生养的儿子女儿都教养得很好,更有一种天生的雍容贵气,其他什么八字贵重、五福俱全相比之下都是浮云。

胤禛闻言心中一喜,他拖着不表态继福晋之事就是想着登基后先封苏宜尔哈为皇贵妃摄六宫事,再找机会晋封她为皇后,与自己一生并立不悖、相守到老的,如今皇父有封她为元后的意思那就更好了。“到时还请皇阿玛赐旨。”他跪下谢恩。

康熙哈哈大笑,“也好,朕到时直接下旨。”他本不想干涉这事儿的,也罢,就让钮祜禄氏锦上添花一回。喜爱种植的皇后,这在大清也算是独一份罢?希望她不会将皇宫里娇贵的花草全拔了种上蔬菜和果树,哈哈。

皇帝迟迟没有表态太子继福晋的事,但新后凤袍凤冠的尺寸却早发下了内务府,这一来,内务府和礼部最先知道了新后人选康熙心中早有了定论。不娶继福晋,等太子登基为帝后再行册封后妃,这样的例子历史上不是没有,就是大清的前几任皇帝,空悬后位的…当今不就是?大臣们也没什么可说的,也没有谁傻到这当头强让雍亲王娶继福晋——这位即将登基的太子可不比即将卸任皇帝,是个宽仁好说话的,事情成功也就罢了,若不成功岂不是将未来的皇帝皇后都得罪了?!

原来满心祈盼将女儿嫁入雍亲王府的那些人家虽然在皇帝万寿节那日没等到指婚心中隐约有了些许预感,此时听到内务府和礼部传出的消息仍不免大感失望,不过还好,八月新皇登基,再过一年就又到选秀的年份,正合新皇扩充后宫,自家的女儿还是有机会封嫔封妃的。

主意一定下来,众人不免猜测起太子登基后会册封哪位为皇后——凤袍都做了,后位肯定不会留空的,结果思来想去,都觉得雍亲王府的钮祜禄侧福晋最有可能,她不仅得四阿哥宠信执掌了雍亲王府的府务多年,膝下更育有四子一女,在雍亲王府地位稳固,更重要的是,她很得皇帝和先仁宪皇太后的青睐。

虽是私下里猜想不敢拿到明面上说,却架不住有些人家趁机攀附,想着在事情没明朗前结下交情日后好谋划好处的想法,开始还有些顾忌,到了七月份,钮祜禄府已有门庭若市的热闹景象,好在毓淇那边早得了弘晔的传话,没事大门紧闭,并不收礼结交大臣,连章佳氏与贵妇们的往来也减少了许多,只剩几家交情极好的偶尔走动。

雍亲王府后院一直关注着继福晋这件事的女眷们也没错过这道消息,早早晚晚的,各人反映不同。

众人觉得正该反应最大的侧福晋李氏半丝反应都没传出,整个西院一片沉静;

宋氏耿氏武氏初初听到这个消息时有些震惊,却又不得不苦笑地承认,是很有这个可能的,为什么她们没想到呢,钮祜禄侧福晋一直很得皇上还有当年的皇太后喜欢不是吗。幸好,自己从不曾与之为敌,想来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太难过。自己也早过了能争宠的年纪了,安安稳稳地养儿育女最重要。

年氏则关在玉版院里难得地狠摔了一趟东西,柔美的面容布满不甘:“…为什么她们运气这么好?!”李氏死不了!绝了府中众人晋封侧福晋的希望。乌喇那拉氏好不容易死了,当今皇上和爷却仍看重钮祜禄氏,甚至压下大臣的请疏不立继福晋,想着直接封她为后!她出身、容貌、才情、儿子…什么都有了,连机会也大好地摆在眼前,上天却偏偏生了个钮祜禄氏挡在她前面,为什么?!越想越不甘,年氏咬牙切齿地想着,自己要出人头地,钮祜禄氏绝对不能留,有她在,自己的好永远没办法展现出来。可恨,目前还要避其锋芒,讨好于她,争取进宫后封个高点的品级…

乌雅氏默默地坐在缀锦院里,看着愈长大愈沉静的女儿,心中一酸,阿琳刚出生那会儿自己多风光,爷还没更改玉牒,姑姑还是自己的靠山,阿琳也是自己千娇万宠长大的,相比前面三个姐姐还活泼好动些,自己位份虽然不高,可府里哪个敢低瞧半分?后来,随着爷记到了佟皇后名下,情况就越来越差,到现在,姑姑也贬成了贵人,从没得宠过的自己唯一能凭的却是那看不见的血缘关系,可这血缘关系,爷心中领不领还真难说…阿琳,也感觉到了罢,可自己宁愿她的这份娴静是来自于她的长大而不是环境使她敏感。自己是嫉恨钮祜禄氏的,从选秀那时起,从姑姑那儿知道有她这个人起,就隐隐觉得她是自己的大敌——果然,她进了府后就受尽爷的宠信,连相貌才情不输她的年氏(她绝不承认没人比得上苏宜尔哈)也撼摇不了她半分地位,她从以前运气就很好,十几年了,自己的性子都磨光了,她却还保持着当年入宫选秀时的那股子淡然…皇后,命真好啊。

降云阁里贾元春却沉浸在欢喜之中,谁当皇后她才不关心,她关心的是自己。她很庆幸,在德妃被贬为贵人的时自己当机立断地让四大家族的人向爷彻底投诚…凭着这份功劳,自己封个嫔也是绰绰有余的吧?

喜塔腊氏急得跳脚,在房里来回地走着,一会儿觉得自己进府那会儿多么聪明巴结着钮祜禄氏,看吧,果然人家是最终胜利者;一会儿又怨自己猪油蒙了心听了年氏的话害得钮祜禄氏早产…她身边的秀儿安慰她:“格格,您不用急,您先前的事儿不过是受了年氏的挑唆,钮祜禄侧福晋心胸宽大想来不会怪罪,再说您禁足那会儿不是抄了许多佛经替她和九阿哥十阿哥祈福了吗,您可别那个什么…庸、庸人自扰,对,庸人自扰。”

“你说得对。”喜塔腊氏听她这么一说脸色果然松缓了许多,可一念及年氏仍心忿不平,“我只是觉得自己以前很傻。”自以为聪明,却没想到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模样儿,才会被当枪使,只怕自己当初的行径钮祜禄侧福晋也是瞧不上眼的吧,才会对自己淡淡的,不若对耿氏和武氏那么好。

秀儿不以为然道:“傻有傻的好处,年格格够聪明吧,爷和钮祜禄侧福晋还不是不喜欢。”

喜塔腊氏一怔,想了想,可不正是如此吗?

不管众人私下里怎么想,面儿上对苏宜尔哈却恭敬了许多,在以为没人注意时却又不时地关注着多栽轩的动静,仿佛想看出什么值得津道的东西。

怪异的氛围持续了大半个月还没消停。

“额娘,那些格格又在‘路过’多栽轩了,有什么好看的。”一点都没有额娘宠辱没不惊的气度。冰雅却是不太喜欢受人关注的生活,因身份及自身的出色而成为焦点是一回事,可时时刻刻感觉别人的窥探又是另一回事了。不过,对于额娘能晋封皇后冰雅还是很高兴的,却不是做为皇后的女儿会更荣耀,而是觉得自己的额娘以后不必对着别的女人卑躬屈膝,不必因受阿玛宠爱而遭新后的打压,不必顾忌更多…而感到高兴。“额娘,您高兴做皇后吗?”她微微歪着头问,凤眼清亮。

“高兴啊。”想到自己能当皇后,能与他并立,她心中滋味难以言喻,有欢喜,又有惶恐。但是,压力总是小了些的,当一个受宠的正妻总比当一个受宠的侧室来得光明正大。

冰雅粉唇微抿,“我瞧您一点也不激动。”哥哥也是,额娘让他去收集京城物价对比南北方其他都城乡镇的物价,他还真一天到晚扎在井市商街里,理也不理其他的了。

激动?她是有点意外的,但激动还不至于,正史上她还是皇太后呢。只好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能当皇后固然好,不当也一样过。对额娘来说,皇后皇妃…那些都是虚的,守着你阿玛和你们,闲时种种瓜果绣绣花…这才是额娘真实的生活。”

胤禛站在门外,微微笑着。

八月初八,在内务府和礼部协力下,整个禅位与登基仪式尽显皇家隆重威严。

胤禛一袭明黄龙袍,在万众瞩目中一步一步踏上龙庭,坐上龙椅,光明正大,名正言顺地俯瞰着曾与他并立的兄弟们、大臣们深深跪拜下去,高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意外地,他没因此而感慨前世的艰辛,没有自得意满,反而看着身边,遥想着,小莲花在府中接旨的情景。

要是她此刻站在这里就好了。这一刻,他想让她看着,从此以后,他要重新带领大清走向辉煌走向强盛。

雍亲王府。

苏宜尔哈领着众人在雍亲王府前院跪着听旨,圣旨的内容骈四俪六,辞藻华丽,晦涩难懂,不过她这些年书没白读,听得明明白白,而跪在她后面的就算有的没听懂,那什么“乾坤德合,太子登基…护军统领凌柱之女钮祜禄氏秀钟华阀、克孝克慈、温婉淑德…可为天下母仪…”的话还是明白的,太上皇这是直接册立苏宜尔哈为皇后了。

不是等新皇登基册封后宫,由妃晋封,扶正为后。

而且,单单只有这一圣旨,太上皇和新皇都没提到已逝的嫡福晋乌喇那拉氏。不是应该先追封为后的么?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这也太奇怪了,不合常理。

不过,没人敢指摘出来。

康熙颁发禅位诏书都没有这个引发的波澜大。

旨意一传出去就有御史想上疏直谏却被人拉住,这是什么时候,新皇登基啊,这个钮祜禄氏出身满洲著姓大族,生的几个儿子又得太上皇和新皇看重,性子更是得已逝的皇太后欢心…是出了名的懿德嘉行、矜持修洁,反正皇后之位是跑不掉的,就算更进一步册元后又怎么样?你为已逝的雍亲王嫡福晋鸣不平,可你瞧瞧乌喇那拉家族的人出来说什么没有?!普通人家都不会这么对待一个已逝的嫡妻,何况更重脸面的皇家,里面要是没什么内幕说出来谁信?别傻了。

再说,不册乌喇那拉氏为后也是说得过去的,她虽然是太子嫡妻,可是膝下只有一双嫡女,没有子嗣,再者,她与雍亲王夫妻三十年,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没尽妻子的义务,也没对长辈尽到孝道…在普通人家这是犯了七出,雍亲王还日日好药地养着敬着,够对得起她了。再说,她是在雍亲王登基前病逝,可不是登基后,两者意义截然不同…

不少人纷纷向乌喇那拉家族的人打听,却不知乌喇那拉家的人也是心中苦涩,怪得了谁呢?也不能怪已逝的乌喇那拉.宜慧啊,哪一个母亲能忍得了杀子之仇呢?不如此,安能彻底击垮德妃?不止是宜慧恨,他们整个乌喇那拉家族也恨啊,若不是她,现在的皇后就是他们乌喇那拉家的了,就连下一任的大清皇帝也是弘晖的…人死灯灭,一味地求取那个虚名只会耗尽当今对乌喇那拉家的情谊,还不如沉默不语,期望新皇念着当初结发之情,给乌喇那拉家另一个机会。

——这是他们乌喇那拉家的明珠,乌喇那拉.宜慧最后为家族所做的谋划。她明知,告发德妃会为自己带来什么后果。康熙再不喜欢德妃,她也是诸皇子的母妃,儿媳上告母妃是大逆不道之举,就算你理再直,那也是一个无法原谅的污点。这事一掀出来,天下人还讲不讲忠孝节义了?大清以孝治天下的话还要不要了?

皇帝没治乌喇那拉家教女不严之罪已经够好的了,他们哪还有脸求什么元后封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