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倾世红颜之醉笑陪君重瞳女上一章:第 1 章
  • 倾世红颜之醉笑陪君重瞳女下一章:第 3 章

正迷离间,“皇上驾到!”宫人道。

才刚要举行的仪式又停了下来。

“臣妾参见皇上。”

众人行罢拜见礼,皇帝摆摆手。昭庆帝半卧在銮驾中,面色惨白,因为咳嗽的缘故,透着不健康的红,“皇后,你们继续便可,朕只是观礼,咳咳咳。”

“皇上!您御体违和,臣妾…”

“不碍的,你们继续!”说罢又摆摆手。

皇后不再坚持,繁冗的仪式继续进行着,昭庆帝看到华贵妃身形不甚方便,便支了宫人去瞧。

看着后宫佳丽三千,昭庆帝竟有些叹息,其实太半都是母后给自己选的,尤其是皇后和华贵妃,相较而言,自己倒是更喜欢华贵妃些,只是,每每看到她,他都觉得自己看到的慕容韶华已非当日在慕容家见到的那个笑闹的小女孩。可,天下哪个女子会在帝王面前露出真容呢?

正思及此,看到宫人回禀,“回禀皇上,华贵妃说她尚能撑得住,多谢圣上体恤。”

说话间,天忽然暗了下来,昭庆帝眯了眼看着天就黑压压的压了下来。

接着就是雨点,毫无预警的,啪嗒啪嗒的落下,虽然不大,但总归有了希望。

“下雨了!?”大家都怀着欣喜,看着这似是难得的喜雨。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大昭国的旱灾终是过去了。”皇后带着众人

慕容韶华看着天,细微的雨丝从天而降,雨水润湿了脸庞,她忽而笑了。

昭庆帝正巧看到,那一笑,是许久未曾见过的了。

唤人将她叫到眼前,华贵妃刚要跪,昭庆帝便伸手过去,“琳琅,你身子重,就先退下吧。”

她笑着,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半蹲的身子站起来,脚下忽的一软,她真的支撑不住了,就此眼前一黑,竟倒在了昭庆帝的銮驾前。

作者有话要说:女人们之间的争斗…

第一章: 神州乱世出重瞳(三)

“娘,瑾哥哥…”

她好似回到小时候,那时候一切都好简单,想笑就笑,想哭就哭。

痛,娘,瑾哥哥,怎么会这样痛。

“琳琅,不哭,看,这纸鸢已经被我修补好了。”昏睡间,她又看到了那个身影,笑得那么柔情似水,对她轻声道,琳琅不哭。

她伸手过去,接过纸鸢,再抬头看他,他却一步步的退向远方,“瑾哥哥,瑾,我不要纸鸢,我不要纸鸢了,瑾,你回来…”

梦中的她大声痛哭,心好像被一片片撕碎了,再也缝补不起来,没有人了,娘亲不在,瑾也不在了,都不在了,她也该随他们去了才是,没有力气了,半分力气也没有了。

“回禀皇上,华贵妃身体本就羸弱,现下又是早产,怕是,怕是…”御医不敢继续说下去。

“说!咳咳咳…”

“只怕是娘娘和皇子都有危险!”

“微臣斗胆问皇上,是保大人还是!”

啪,昭帝的脸色一黯,手掌重重的拍在桌上,“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大人孩子都要保住!否则,拿你的项上人头…”

周围的人从未见过皇帝如此大怒,没有人敢说话,只能听见房里华贵妃的声息渐渐弱了下来。

“还不快去!”昭庆帝怒斥道,这一动怒,怒极攻心,咳嗽的越发厉害了起来。

“是,是,老臣遵命!皇上,您的药也请先服下吧!”

“朕要你进去!”

“是是是!”御医忙不迭的进了里面。

“皇上,您还是先服药吧。”皇后劝解着,早有宫人把药端了上来。

昭庆帝一向敬重皇后,便喝下了药,心头的怒气也压了下去。

“贵妃!”御医轻声唤着华贵妃,却不见半点反应,太医不禁汗涔涔。

“怎么没了半点动静?!”昭庆帝焦虑的问,这是昭庆帝第一个孩子,他怎能不忧心。

“朕要进去!”

“皇上!”太监忙跪下拦住,“皇上您不宜!”

“有什么不宜的,华贵妃在为朕的子嗣冒着生命之险,朕难道就不该在旁?”

“这?”

“皇上,不如让臣妾进去吧。”

“皇后?”

“皇上请放心,韶华妹妹吉人天相,再有皇上的龙气在此,自会无事。”

“琳琅。琳琅…”皇后坐在了华贵妃的床前,轻声唤着她的闺名。

“瑾…”她口中含着人参,这一声瑾叫的含糊不清,旁人听不清,但皇后的心却蓦然一沉。

“御医,华贵妃的情况怎么样?”

“回皇后的话,华贵妃身子本就虚弱,这一回又是早产,故,前半夜已经用尽了全部力气,现在已经昏迷,微臣刚刚已经给贵妃扎过针,希望华贵妃可以醒来。”

“若醒不来呢?”

“这?”

“你尽管说。”

“若醒不来,就是一尸两命…”明明已是秋,御医的冷汗又下来了。

“恩,我知道了。”

“琳琅,你必须醒过来,瑾走之前让我把一件东西给你,若你醒不来,瑾的东西,你怕是见不到了…”

皇后贴近华贵妃的耳畔,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着。

她只听到了瑾,听到瑾有东西给她,但需要她醒来。

缓缓的睁开眼睛,她才看到皇后。

“华贵妃,皇上一直在外面等着,你为了皇上,为了怀胎数月的孩子,也得存着最后一口气…”

皇后的话不紧不慢,手里的东西却塞到华贵妃的手中。

她看的清楚,那是一串珊瑚珠,上面还带着小铃铛,那是她小时候就系在脚上的,及笄那年,她摘下来送给他,可是自此之后,命运多舛,从此再未曾相见。

手中握着珊瑚珠,她眼角的泪簌簌而下,一阵腹痛,她叫了出来。虽然醒了,却未曾努力生产。

“华贵妃,您这是早产,我用药和针都是辅助,须得您自己用力才行,要是您再不用力,这孩子怕是…”

她却恍若未曾听到,脑子里满是瑾的身影,好累了,这么多年,手中握着他给的珊瑚珠,她听到上面的铃铛响动,有些回神。

“这是哥哥要送给这孩子的,你为了哥哥,也当把自己的命留下,把这孩子生下来。”皇后附耳在她旁边道。

“孩子…”她才似醒悟一般,自己腹中尚有自己怀胎九个月的孩子。

握住手中的珊瑚珠,她用尽身体里最后一分力气。

“啊!”一阵剧痛之后,她终于不支,昏了过去。

“哇哇哇…”孩子的啼哭声响彻在大昭国的夜空。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是个公主!”御医忙着报喜,稳婆把孩子抱了出来。

“恭喜皇上。”皇后似是松了一口气。

“快,让朕看看。”

皇帝和皇后凑到孩子眼前。

白净的出奇的女娃,这会儿却不哭了,本来眯着的眼睛,忽而睁开,一双大大的眸子盯着眼前看着她的昭文帝。

“这么白净的孩子还真实少见呢。”不似其他初生的婴孩,孩子身上白净,头发也是难得的黑色。那一双眸子在夜色里尤为突出。

“果然似是白玉一般无瑕,那就给公主取名无瑕,韶华,你说呢?”抱着孩子靠近华贵妃,昭文帝似是询问。

慕容韶华点点头,念念,“无瑕,白璧无瑕。”

“皇上,公主的眼睛…”

御医凑到前来看,似是吓了一跳,又仔细看了看。

“怎么了?”昭文帝把孩子交给稳婆。

“重瞳!”御医大胆的吐出这两个字。

“重瞳?”昭文帝仔细琢磨着这句话。

“史书记载,重瞳之人必为异人,在上古神话里记载有重瞳的的人一般都是圣人,《荀子》、《史记》中的“重瞳症”是世界上瞳孔异常的最早记载。 据传舜和项羽都为重瞳子。”御医说着说着话音忽然变小。

“那公主岂不是大昭国的祥瑞,哈哈,朕的女儿一出生就为朕带来了一场吉雨,定非凡人。朕的女儿,无瑕公主,。”

御医看皇帝如此高兴,把下面要说的半句话硬生生的咽了下去——相传,女有重瞳者必为妖孽!

“韶华,给这孩子取名瞳儿,好不好?””

华贵妃看着怀中的孩子,干净的婴孩,深黑的眸子,正好奇的看着这个未知的世界。

“瞳儿,”她轻轻抚着孩子的脸庞,幸好是个女孩儿,皇帝的女儿,不会像她,没了自由。

“辛苦了。韶华。”皇帝过来坐在她身边。

她忽而喘息不止,顿了顿,“臣妾想求皇上一件事。”

“有什么事,待你修养之后再说,”昭文帝安慰道,“你刚刚生产,身体虚弱,先顾忌自己的身子要紧。”

她摇摇头,“我怕现在不说,就来不及了。”紧紧握住拳,似是聚集了全身的力气。

“你这是…”

他向来知道她的执拗,点点头。“说吧。”

“我要皇上允诺,给这孩子一生自由,无需受约束的过活,希望皇上可以答应。”

“她是朕的女儿,大昭国的公主,自然无拘无束。”昭庆帝掩不住初为人父的喜悦。

“臣妾要皇上答应臣妾,不要像一个公主那样去束缚她,臣妾希望瞳儿可以像民间的女娃一般长大,不会因为这个公主的身份去做她不愿意做的事情,白璧无瑕,我不希望她的人生有半点污渍沾染”

“白璧无瑕,恩。”昭文帝点头,握住她的手,“韶华,朕会将上古的璧玉打造成玉佩赐予无瑕,有了这块玉就有了朕对无瑕对你的承诺。”

她微微一笑,看着身边的无瑕,她要这孩子生来无瑕,永远简单的活下去,而她,此刻才看开一切,瑾哥哥死了,她,也身无挂碍了,皇上认定了这孩子是大昭国的福星,那,她就放心了,可以真的随那纸鸢飞走了。

忽而似是泄了最后一口气,她眼睛闭了起来,松了手,“韶华!”昭文帝唤她的名字。

她睁开眼,用力支起自己的身子,把手中的珊瑚珠,套在了孩子的脚腕上。

昭帝愣了一下,像是想起什么,用几不可闻的声音说道,“韶华,朕将这孩子嫁给南宫家的长子,算是给你的补偿,可以么?”

她苦苦一笑,这算是什么,难道刚刚说过的自由,亦是有限的?只是还没有说出,就含着那一丝苦笑,合上了眼睛。

永安十三年,清明,帝得一女,肤色如壁,其名无瑕,上赐无瑕公主上古碧玉之佩。

雨一直下着,这场雨足足下了七天。

天放晴的那一天,昭文帝身子也神奇般的好起来,昭庆帝龙心大悦,率领群臣祭天,拜谢上苍的一场及时雨,另外昭文帝下诏,华贵妃所诞下的公主赐名“无瑕”,小名儿瞳儿,因为她的降生解救了一场旱灾,从此,这位“无瑕公主”自然成为了大昭国的福星。

而坊间,人们有着另外一种传说,阴日阴时出生的女子,阴气重,此女尚有重瞳,必有九命,但命过阴,则易与亲人相克,有人更是有模有样的说,那玉林大师说过,这孩子生来便是倾国毁城的命数,然而也不是没有解除之道,只是这办法,昭庆帝是万不肯答应的,纵使再笃信佛祖,他也断然不许自家的女儿皈依佛祖。

然又有谁会说大昭国的长公主福薄呢?皇权显然可以改变人们对此的看法,所以,人们都说,对于这个公主,是为他们伟大的王朝带来绝非是什么厄运,而是上天赐予大王朝的绝世的公主。

但这一年年底,有些话便似乎应验了,无瑕公主的母亲,大昭国的华贵妃,慕容韶华在孩子还未周岁便离世了。

永安十三年腊月,一场雪之后,华贵妃薨了。

作者有话要说:中国史书上记载有重瞳的只七个人:仓颉、虞舜、项羽、吕光、鱼俱罗、李煜、高洋.仓颉是黄帝时代的造字圣人;虞舜是禅让的圣人,孝顺的圣人,三皇五帝之一;吕光则是十六国时期横扫西域的后凉国王;鱼俱罗相传是击杀猛将李元霸隋朝名将;李煜是五代十国时南唐后主,著名的词人,文学家;项羽则是旷古绝今的“西楚霸王”。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重瞳”的记载。重瞳即“一目两眸”,也有人认为是“白内障”。古代相术认为重瞳是一种异相、吉相,象征着吉利和富贵,往往是帝王的象征。本文特考证一些重瞳的记载,其中一些资料来源于网上。

代称舜。唐李白《远别离》诗:“或言尧幽囚,舜野死,九疑连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清厉鹗《一半儿.上虞百官江口舜庙》曲:“重瞳此地有遗苗,野庙空江玉座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