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程回帝都之前,林软又去见了两个留在南城本地工作的大学同学。

前两天她签售的时候人家也来帮了忙,总要请人喝喝咖啡的。

林软的大学生活总体来说过得平平淡淡。

大学更自由,同学之间的关系却没有高中时那么紧密。

同班四年,有那么几个人甚至没有交谈过一句话。

好在她的室友都还不错,大家一起打打闹闹,一起进步,日子不显得多么难过。

只是熟悉的人不在身边,回忆就显得越发珍贵,只言片语在脑海中过成完整的片段,经久不忘。

刚进大学的时候,她的意志有些消沉,每天闲余时间都呆在寝室。

也是在进大学的那一年,她开始了写小说。

写小说和写作文不一样。

一开始她写得断断续续,发表在网上也没人看。

到大二大三,她开始给杂志投稿,从一开始的全盘拒稿,慢慢的开始过稿,一篇,两篇……

此后她给多家杂志供了好几年的短篇,也算是能养活自己。

写作际遇上的扩张似乎也和她生活上的改变息息相关。

大二的时候,她比大一积极了很多,花很多时间看书充实自己,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似乎是找到了一些自己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她看上去和从前没有什么不一样,就是一个安静的小软妹,可林软好像知道,自己是和从前不太一样的。

在大学里,没有人会像从前的周漾李晓薇他们那样为她出头了,很多事情她不能一碰上就哭。

因为没人有闲工夫看她哭,听她的委屈。

她必须要自己强大。

记得大三那年,班上有个女生,家里很有钱,也很有想法,很早就为她铺路,设立以该女生为名的基金,从初中开始做慈善。

女生成绩并不好,一路都是靠慈善事业保驾护航,省级的三好学生,国家级的十佳青年,靠这些荣誉将她送入了南城大学。

当时星城电视台想请该女生上一档节目,需要学校提供一些该女生的成绩用以宣扬她的优秀。

事实上,她的成绩并不优秀,但她的花招很多。

林软零碎间听过,她高中时也因为要上节目,让学校帮她改了名次,顶替别人的成绩。

大学里没有什么名次只说,但当时正值奖学金评定,林软突然被辅导员找到。

辅导员委婉地和林软说了那位女生的相关情况,然后说奖学金对她非常重要,不止上节目,以后申请出国留学也要看这些成绩。

找林软来,是想和她商量,奖学金发下来,钱原原本本给她,但奖项能不能让给那位同学。

林软委婉的拒绝了。

辅导员似乎是没想到她会拒绝,一时愣怔,转口又说,只是商量下,况且这项奖学金本来也还没有确定下来。

林软出了辅导员办公室,去问了其他几位该项奖学金的拟定名单人选,得知其中有两个也被辅导员找过,大家都选择了拒绝。

林软发现,加上自己,被找到的三个人,都是性格比较温和的女生。

那项奖学金每班五个名额,可操作空间很大,老师一早就说过他们班奖学金提名都按成绩来,提完名再按班级投票来。

五个人早已拟定名单,料想也不会出什么差错。

可名单出来,林软的名额赫然被那位要上电视台的女生顶替。

一时之间,班里同学都起了不少议论。

林软很生气。

她几乎是一瞬间就回想起了高中那场无疾而终的作文抄袭事件。

周漾那夜开解的话一直盘旋在脑海,好像一闭眼,就回到了高二那年,沁园小区楼下,周漾借她一个怀抱,鼻尖萦绕的草木花香似乎都经久不散。

她生平第一次,拒绝了辅导员给一巴掌再给一颗甜枣的安抚,实名举报到校长和书记处,并附言,学校如果给不出公正的处理,她会继续举报。

市教育局,省教育局,总是有人管这件事的。

她入学填的父母工作信息是随手填的个体户,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辅导员敢捡她这个软柿子捏。

校长和书记没空管这种小事,可她如此有底气的举报,引起了文院领导重视。

文院一开始是想压下这事,安抚她。

可她油盐不进,声称学校不管,她就边往上层举报,边发到网上。

现如今舆论力量的庞大,学校不能小瞧。

最终院里给出了处理,辅导员停职调查,奖学金名单重新公示。

后来学校也不知是如何得知了她父母的产业,又是如何得知了她伯父是玉江船王,那位给南大捐了不少楼的大财主,家里在教育局还有门路。

学校很快又补了一道处理,辅导员调查后直接被开除,后来更有院领导亲自上门赔礼道歉。

是那件事让林软发现,有些事情她是可以做到的。

某次逛论坛,她看到有个帖子汇集了很多个性签名。

点进去看,滑到一句话时,她突然深有感触,之后就将那一句设置成了微信的个性签名,一直再没改过。

那句话点进林软微信的个人资料就可以看见。

——要温柔,也要有屠龙的勇气。

***

林软念到大四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很巧的事,堂哥林湛的女朋友阮乔研究生毕业,回南城大学文学院当讲师。

这位小堂嫂无缘给她上课,倒是有缘指导了她的毕业论文。

放假时,她还当了一盏电灯泡,和她的堂哥堂嫂一起去山区看望小学生。

那个山区叫甘沛冲,听说是林湛和阮乔两人读大学时支教过的地方,这之后,他们差不多每年就要回去看一次。

听说当年甘沛冲条件艰苦的不得了,林软跟着他们一路开车,深表怀疑,因为林湛实在不像那么能吃苦的人,爱情的力量有那么伟大吗?

她不知道甘沛冲从前是什么样子,反正她去的时候,那边小学盖了两栋簇新的楼房,还算整洁,还多了几个多媒体教室,老师介绍,那一般用来看远程教育的视频。

听到这,林软心念一动。

一中当年的直播班存续时间并不长,似乎是项目得不到教育局的后续支持,终止了。

见老师在给学生挑视频,林软也凑过去看,发现那些视频都已经有些年头。

老师说,课本更新并不快,有很多内容隔了很久还是可以用的。

就在老师说这句话时,林软看到了视频里熟悉的身影,她身子一顿,指着视频说:“能放一下这个视频吗?”

十年前的直播课打开,画质倒不算太差,只不过流畅性一般。

林软自视频打开那一刻,整个人就如同被施了定身术。

那是一堂语文诗词课,讲《涉江采芙蓉》。

随着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画面一转,就到了讲台下,

起身朗读诗歌的男生好像有点没睡醒,浑浑噩噩念着:“……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他身边的女生一直垂头在看书。

不,林软想,她当时应该不止在看书,每次周漾回答问题时,她都会用余光去偷瞄,还会偷偷吸气,去闻他起身时带动的那一身柚子味道。

距离她和他坐同桌,倏忽之间,竟然已经十年。

***

“软软,你什么时候再回南城啊?”咖啡厅里,大学室友在问。

林软摇头:“不确定,这次签售完,我可能要出国一趟时间。”

室友叹气:“真羡慕你,写写小说出国旅游,多舒服啊。不像我们,累死累活,一个月都是拿点儿死工资。”

林软笑了笑,没讲话。

“欸对了软软,你还不打算找男朋友啊?你大学时可就说过从来没谈过恋爱呢。我的天,你们这些写小说的,是不是都写魔怔了,非得找那种书里的霸道总裁?”

林软咳了声:“说什么呢,这不是没找到喜欢又合适的吗?”

“喜欢又合适的?”室友摇了摇头,有些无语,“那你准备再单十年吧。现在这社会,合适的都不知道有多难找,还要喜欢?我的天哪,那也太难了吧。我看你最好还是降低降低要求,对了,你有没有高中同学什么的,趁着聚会再联系联系啊,我看还是学生时代认识的人比较靠谱。”

林软唇角笑意浅淡,又端起咖啡,抿了抿。

第59章 PAGE 59

林软参加过一次高一一班的聚会, 却没能如室友所言, 和那位高中同学再联系联系。

聚会是在大学毕业那年, 当时参加的人并不是很多, 她的印象也不怎么深刻了。

那场聚会周漾没来, 胡雨濛没来,还有一些出国进修的, 也实在赶不到现场。

林软到得比较晚, 在角落坐了会儿, 和顾双双李晓薇说话。

不远处梁芷和高中时一样,和人推杯交盏,聊得畅快。

听说她高中毕业就和“丽顿之子”分手了,后来又找了一个有钱男朋友,似乎快要谈婚论嫁。

林软听了, 没什么感触。

可梁芷喝着喝着, 喝醉了, 满场找了圈儿, 瞅准她过来,一屁股坐在她身边, 脸颊通红, 眼神也有些迷离。

林软不动声色往旁边挪了挪。

梁芷也不在意, 打了个酒嗝,突然问:“你和周漾分手了啊?”

林软没讲话, 也不知道要讲些什么。

因为……她和周漾本来就没在一起过啊。

“其实我还蛮喜欢他的, 想想啊……我被他拒绝过两次, 高一一次,高三毕业的时候一次。你知道吗?出成绩那天我给他发信息,他直接没有回。”梁芷不知道想到些什么,轻笑了声。

林软还是没出声,只见梁芷很快起身拿麦,唱了一首《红玫瑰》,唱到那句“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却有恃无恐”时,还望了她一眼。

林软觉得,梁芷好像有些误会。毕竟,她也不是被偏爱的那一位。

那场聚会直到快结束,林软才唱了一首歌。

也不知是谁点的,没人认领,顾双双知道她会唱,就撺掇着让她拿话筒。

那首歌是五月天的《星空》,传唱度不算特别广,但林软还挺喜欢的。

唱着唱着,鼻子还有点儿酸,她想,她得感谢顾双双没塞给她一首《突然好想你》或者是《后来》。

林软唱完之后就离开了。

回程时很意外的,又在车载电台里听到了那首歌。

那一年我们望着星空/未来的未来/从没想过

当故事失去美梦/美梦失去线索/而我们失去联络

《星空》的歌词,她高中时代曾写在歌词本里,烂熟于心。

只是彼时没有想过,他们真的会失去联络。

她一路开车拐去玉江边,文艺地吹了半夜冷风,对着天空,却很意外的没再流出眼泪,可能是因为她知道,就算哭,也不会有一个人给她拥抱了。

***

老ROSE正举着打捞上来的镜子照自己,声音有些断续、苍老:“它还是像以前那样,只是我,好像改变了一点。”

只是我,好像改变了一点。

林软环住抱枕窝在沙发里,直直望向放映屏幕。

酒店的电影点播里总是这么几部,光是在酒店,她都已经看了这部《泰坦尼克号》十二次了。

可每次看,都有点不太一样的感触。

身后响起小心翼翼的敲门声,门锁拧开,小姑娘从外冒出头,试探性地小声说道:“糖糖姐,快到时间了,主办那边的意思是希望您能先去接受一个采访……”

室内光线昏暗,林软面上的情绪看不分明。

好半晌,她轻声应:“马上来。”

她起身,将窗帘往两旁推开,光线骤然明亮。

落地窗外,是帝都的车水马龙,正对着窗,一眼便可望见对面书城外挂着的大幅海报。

《情书五十九页》读者见面会(帝都站)

下面的时间地点和宣传语字太小,看不清晰。

林软抱起胳膊搓了搓,唇边逸出的轻叹几不可察。

结束和大学同学的小聚,她很快便回了帝都。

其实她有想过回一中看一看,最终却没能成行,因为帝都的签售会很突然的被提前了一天。

她的大学时代都在写短小精悍的小短篇,积攒了一点人气,后来编辑向她约长篇,她还很犹豫。

短篇和长篇的写作方式是不太一样的,她慢慢尝试,磨了很久很久,才写出自己的第一本书。

这几年她也开过不少签售会,但都是地点比较单一的签售。

直到最近两本,才有了全国十几个城市的签售规模。

而《情书五十九页》,是第一本带她来帝都签售的小说。

当年大言不惭的梦想,她终于实现了。

这种感觉,有点复杂,她不知道该如何形容。

出门前,林软闻了闻手腕上的香水,又在全身镜前照了照,终于拧开门锁。

***

“闷热的风,沾满灰尘的窗台,老旧的唱片机在吱呀吱呀转动。

墙布翻卷起毛边,早已看不出原有的鲜艳颜色,上面还用胶带沾着快要掉下的便利贴,粗糙的纸,稚嫩的笔触,0.38签字笔似是划不出流畅线条,耳边回响着那一句,似乎连空气都已凝固。

仿佛倒回很多年的时光,如被贴上标签的录音带,整整齐齐排列顺序码在储物柜里,那一盘特别用红笔标记。

我喜欢你。”

——《情书五十九页》引言

这次签售会来的人很多,队伍自书城里排到了书城外的天桥上面。

排队等待签名的长长队伍末尾,有个男生正在翻阅此次签售的小说。

看完引言之后,他又合上书,来回摩挲封面。

封面是微博热门的画手“朝天椒”画的,一个很奇怪的画手,听说还是个男的。

粉白做底的封面上有一个戴烟粉色帽子的女孩,手里拿着一沓信封,走在路上,路上还掉了很多千纸鹤。

这个男生看起来有点奇怪。

因为言情小说的签售会,来的通常都是女生。

当然也会有男生来,但一般都是陪女朋友,又或是书店门口倒卖签名版的二道贩子。

像他这样一个人来,手里还只拿一本书的,并不多见。

这些都不算什么,他最奇怪的一点是,一直在给别人让位,看起来一点都不着急。

林软还在接受采访,收到的问题也和以前大多类似。

比如新书灵感来自于哪里,有没有什么想对读者说的话,又比如这个故事你最满意的地方是哪里,你的笔名为什么叫软糖。

笔名当时她取得比较随便,手边有一包软糖,就叫软糖了。

这个笔名看着的确是没有什么大神气质,但她一向念旧,从短篇改写长篇时,编辑问她有没有想换笔名,她犹豫了下,还是选择了继续用。

对于语死早患者而言,接受采访是比较痛苦的一件事。

结束之后,林软暗暗松了口气。

到座位前,她又和一直支持她的读者说了一些话,然后就开始了签售。

一沓沓的书,一支支写完的签字笔。

她的右手靠在桌面上太久,渐渐地变得有些麻木,脖子也开始有些酸疼。

中场休息时,她边喝水,边做颈椎操,活动活动关节。

这场签售从下午一点半开始签,一直签到下午五点半,队伍才见到头。

蜜色夕阳从落地窗外投进来,在地上洒下余晖光影。

林软感觉自己的脖子好像已经抬不起来了,很疼很疼,手上一支签字笔又到了头,工作人员赶忙给她换上一支新的。

忽然,她的鼻尖似乎是涌入了一阵茉莉花香。

她微微抬眼,见有人送来一捧清新的茉莉,她接过,道了声“谢谢”,却实在没力气抬头与人对视。

旁边的工作人员很快接了花放在一旁,她也接过拆封的书。

这本书没打开至签名的扉页,她干脆自己动手。

就在这时,脑袋上方却来有些清澈也有些熟悉的男声:“麻烦帮我签在最后一页,就是五十九章后面的空白区域,谢谢。”

签了一下午名,林软脑袋已经有些迟钝,她还没来得及回响这熟悉源自何处,手上动作先了一步。

书页停在五十九章结束后的那一页。

怎么写了这么多字……

林软心中闪过片刻疑问,恍惚间却发现,字迹和声音一样,有种致命的熟悉。

“第六十页:

那天阳光正好,你从窗外冒出头,递给我一支茉莉花。

眼睛湿漉漉的,抿着唇不讲话。

我得承认,那一刻,我被你收买了。小软糖。”

林软的目光久久停留在最后靠右下角的署名上。

——周、漾。

漾字的三点水,和从前周漾写字时如出一辙,总不肯好好打点,一竖下来,连点儿波浪都不肯有。

她有一段时间没流过眼泪了。

可能是签字签得有点久,眼睛被签字笔的油墨熏得疼。

她一眨,大颗泪珠就掉在“周漾”二字上。

一开始像一块琥珀,锁住了字迹,慢慢地又浸入纸张纤维缝隙,四散开来,字迹也慢慢变模糊。

那一瞬间,她好像闪过了很多念头,比如若无其事地签好名,接下一本。又比如头也不抬地说,这一本我不签。

可签字笔怎么也没办法落下去。

后头排队的人好像有些着急,工作人员也不知道她这是怎么了,有小姑娘拧开水瓶递给她喝,问她是不是太累了,不舒服。

她没出声。

好像过了很久很久,身前那人一动不动。

她终于抬头,望进那双二十四岁的眼里。

在她抬头那一刻,那双眼睛的主人也终于开口。

“林软,我来了。”

第60章 01

傍晚, 城市湮没在暮色昏黄的光影里。

林软签售结束, 照例做东, 请前来帮忙的后援会读者们一起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