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大清谁最倒霉,当属太子胤礽,有一群不省心时刻准备拉他下来的兄弟,有一个曾经很宠爱信任他,如今总是试探怀疑他的皇阿玛,有一群不是很省心总想着争宠生孩子的小妾,还有一群总是打着他旗号贪污索贿的大臣,如今又有几个被推荐上来的性格诡异的能臣,胤礽的太子日子并不是想象中的美好,可以说步履薄冰。

“爷,如今怎么办?”

太子属臣仿佛热锅的蚂蚁急得团团转,“该死...他竟然敢假冒您的命令袭击四爷,太子爷,这事咱们不知情啊。”

“奴才早就看他不地道,没准是哪个皇子让人派来陷害您的。”

“就是,就是,太子爷如今正在养病,您对四爷一向亲厚,如何会做害四爷的事情?”

“定是哪位爷指派来的,您...您进宫找万岁爷鸣冤吧。”

属臣纷纷给胤礽出着主意,太子在做什么?躺在床上养病,胤礽最近瘦得厉害,他曾经被李芷卿补过了,身子有些虚,新投来的属臣,神神秘秘的给了他丹药,还有什么祖传的功法,太子当然是不信了,便找人试了试,没成想还真有脱胎换骨的变化。

又让太医仔细的分析了一下药理,太医也承认是难得的好药,道理说了一大堆,仿佛如获至宝的样子,让胤礽放心了一些,新来的人表现不错,胤礽可以看出他的忠心,便服用了一颗,没成想还真是有效果,精神,体力等等都比以前好得多。

既然有效果,又没什么危害,胤礽便照常的服用起来,那本祖传的功法,胤礽也悄悄的修炼,谁不想长命百岁?胤礽觉得他应该更能活,他不信康熙这辈子活成万岁。

即便康熙活了一万岁,胤礽的目标是活一万零一岁,修炼功法后,胤礽的精气神更好,在外面朝政上,聪敏机智,耳聪目明,脑子被清洗过一遍似的,想法反应都很快,在床榻上他龙精虎猛,将妻妾整治得服帖。

可惜好景不长,祖传秘籍生涩难懂,胤礽学富五车,按说被康熙教育得很好,但他学得是治国,是御下的手段,并不是炼丹练气的道士,生涩的话语容易产生歧义,胤礽头开始没觉得修炼有问题,后来有一天突然晕倒了,随后就卧病修养,把献上丹药秘籍的人抓来,仔细一询问,他也不知道,秘籍丹药都是娴嫔给的。

胤礽听见娴嫔的名字头就疼,怎么又落在她手里了?她是在为她肚子里的儿子清场子?胤礽怒火攻心,病得越来越重,慢慢的瘦了下来,精神萎靡不振。

娴嫔也让人来看望过他,并请太子妃带话给胤礽,她如果存了坏心,天打雷劈,这话如今仿佛病西施的胤礽会相信吗?明明是精壮的汉子,却弄成缠绵病榻,胤礽的心里别提多窝火了。

他将娴嫔赫舍里芳华恨之入骨,娴嫔没想到明明是好东西会吃出相反的效果来,她挑的秘籍最适合养生,怎么将胤礽弄成这样?

娴嫔也想不明白,功法在她看来是简单的,那是因为她是琅嬛福地的主人,极为不容易练得走火入魔,她的身体经过琅嬛福地改造,更适合功法的运行,但太子胤礽没这待遇啊,看似简单其实生涩的功法,导致胤礽走火入魔了,最重要的是他还弄不明白哪里练错了,

没有师傅指点,凭着一本功法就能修炼?哪怕胤礽读得懂古文,但养生功法也是功法,同样是逆天的东西,平凡的人接触这些...被引上歧途不奇怪。

而且娴嫔赫舍里氏恰好身具灵根,但胤礽...可悲可怜的太子爷,就是个寻常的人,真当了太子就有龙气护身?他什么都没有,修炼功法又是个很艰难的过程,有了异常反应,胤礽会怀疑功法。

自从知道功法是娴嫔给的之后,胤礽就将功法撇在一边,专心养病不再继续研究了。

真若研究下去,还有命?胤礽这么想着,别说是娴嫔给的,就是亲生额娘给的,胤礽也不信,在宫里这么久了,偏心眼的额娘还少见吗?

没准会偏向弟弟也说不准,不说德嫔如何,就连宜妃也多多向着胤禟,这一反复异常,胤礽怀疑娴嫔的不良用心,功法不练丹药不吃,他的病情更重了一分,逆天而行的功法,大多会给人留下考验,如果没坚决的信心,一有异状就放弃,还修什么功法呢?

在这一点上老太爷是平等的,虽然有金手指,但考验会更多。

胤礽在毓庆宫养病,没想到外面传来这种事情,胤礽眼泪在眼眶里面转悠,他是不是得罪太岁了?他明明什么也没做,就收了两个门人,他拉拢胤禛还来不及呢,做什么去谋害胤禛?

即便扔炸药也不会向胤禛扔啊,大阿哥,八阿哥多好的目标?胤礽面色更为的难看:“该死,是谁害爷?是谁?是谁?”

胤礽还期盼着将病养好了再见康熙皇帝,他如今这幅样子,只要一见康熙,胤礽知道不管是不是他害得胤禛,他这太子绝对有可能当到头了,康熙绝不准许大清将来的储君有隐疾重病,一旦胤礽有个三长两短,幼主登基是天下大乱的前兆。

胤礽的长子弘皙今年不过十岁,在康熙不知道他会活多久,胤礽身体不好随时可能去世的情况下,康熙不可能不为大清的将来考虑,尤其是现在皇子们争储君之位已经杀红眼儿,胤礽痛苦的阖眼,康熙是最疼爱他,但重不过大清江山,历史上废太子就没有活得长久的,哪位新帝会放过废太子?

康熙能护得了他一时,护不了他一世,可一直坐在太子的位置上,胤礽知道他的身体状况...无尽的悔恨涌上胤礽,“爷真是天底下最大的白痴,白痴到相信了娴嫔那贱人...老天...降下一道雷劈死娴嫔吧。”

胤礽在众多的压力之下,多了几分的暴戾疯狂,如今这状况,不疯的人是何等的没心没肺?胤礽也是凡人呢。

“主子,这事不能拖下去,再拖个两天,大爷,八爷那边不见得没动静。”属臣苦口婆心的规劝胤礽,“奴才知晓主子的心思,但奴才说主子这病刚刚好,万岁爷会对主子于怜惜之情,万岁爷没准会想您都被逼成什么样了?身体有恙怎么还会去陷害四爷,主子,万岁爷是英明之君,会相信您的,您进宫哭诉一番,万岁爷定会重新彻查。”

胤礽看看自己纤细的胳膊,如果坐以待毙更是要命,不如博上一搏,他的身体不见得就好不了,只要不死,他就是太子。在胤禛遇刺的消息传回来时,胤礽就曾想过是谁做的,百官齐心,万众努力的找凶手,胤礽在背后没少推波助澜,一是为了对胤禛不多的兄弟之情,找出凶手后,胤禛如何对他也会有感激,二就是栽赃嫁祸,胤礽想着能不能将八阿哥陷进去。

遂外面团结一致,不仅是胤礽,别的皇子也都默许了,朝臣中可是有许多他们的党羽,人都是爱惜性命的,今日幕后黑手敢向胤禛扔炸药,明日就敢动他们,这次空前的团结,全然没有不和谐的音符,原因就在此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胤礽拖着沉重的病体,坐着软轿进紫禁城向康熙皇帝申诉,父子两人见面后赶跑所有的随从,胤礽眼泪连连,康熙见胤礽病成这样,真真是心疼得不行,同他抱头痛哭起来,父子两人的感情好更近了一层,康熙说相信胤礽,但在胤礽来开皇宫后,康熙擦干净眼泪,眼里闪过诸多的惋惜为难,胤礽所担心,亦是康熙所担心的。

“朕绝不会让靖难的事情重演,胤礽...大清江山...”

康熙一下子老了几岁,熟读史书的康熙自然知道废太子会有什么待遇,他想回护胤礽,那么唯有让同胤礽没很么冲突的人...康熙将皇子过了一遍,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也没什么心情翻牌子,真若传给他,康熙也不放心,年轻的皇子除非年长的阿哥死绝了,要不废长立幼也是动乱的根源,十四以前的皇子,各个盘根错节,小阿哥压不住他们。

乾清宫传来响彻着康熙无奈的轻叹,”朕如何会落到这不田地?儿子多了还是少了?怎么就没一个合适的?”

序齿的二十个儿子,可真正用到的时候,康熙还是觉得儿子生少了,最让他郁闷的是,他经常被众多儿子夺嫡所伤,曾经想过儿子生多了,世上最难做的就是皇帝了。

景仁宫,娴嫔挺着肚子哭泣:“为什么,为什么,我去找万岁爷,不关太子的事..是我...”

嬷嬷大胆的捂住娴嫔的嘴,低声道:“主子,您可不能乱说啊,这宫里...这宫里不知道是不是有谁的眼线,太子爷是万岁爷的亲生儿子,自然会没事,您如果去了,你和您肚子里这个都是个死啊,弄不好赫舍里家会被二度抄家的。”

娴嫔钻心刻骨的痛苦无人可知,她是心心念念为太子胤礽好啊,她怎么会害他呢。

ps这个世界有比太子更悲催的吗?可怜的胤礽,小醉非常不理解功法啥的是谁都能用的?亲们当成乐子看好了,求粉红,继续求。

第三百九十六章 震动

收费章节(12点)

第三百九十六章 震动

扶着娴嫔的嬷嬷姓李,是她最信任的一个,是除了娴嫔之外唯一能调动天地玄黄四旗的人。当然娴嫔不仅用了忠心咒还给她用了药,李嬷嬷扶着娴嫔,泪眼迷蒙的说:“奴婢晓得主子疼太子爷,但您也得考虑自己个身体的呀,您出了意外谁还能护着太子爷?奴婢们靠谁去?”

“胤礽...胤礽...”

娴嫔非常的痛苦,抓着李嬷嬷的手说道:“怎么就查到太子身边?我送去的人,每一个不都是忠诚于太子的?”

李嬷嬷垂下眼帘,遮挡住眼底的异样,扶着娴嫔坐好,娴嫔宁可自己受怀疑,也不想害太子,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胤礽,一点点的歪门心思都没有,前生不过是略懂几个字的八旗贵女,虽然飘荡了一阵子,但对于功法什么的,她懂得不多,怎么明明是好东西,偏偏用出反效果来?娴嫔知道太子身子不好,简直比杀了她还难过。

“不是奴婢不尽心,但宫里宫外连成一片,这是从未有过的心齐,奴婢那点人手哪经得起查?隐藏得再好总是有漏洞。”

李嬷嬷说着辛苦,娴嫔悲伤于太子胤礽,想着如何挽回这局面,又想着她控制着他们的忠诚,对李嬷嬷也没往深处去想,李嬷嬷趁机说:“太子爷同万岁爷将话说开了,万岁爷是相信太子爷的,没准还以为哪位阿哥陷害太子爷,只要太子爷调养好身子,太子妃生下嫡子,以万岁爷对太子爷的宠信怜惜,太子爷的位置是稳的。”

“当我不晓得?可我说得话,胤礽不会听了,我又不能说...”娴嫔又不可能将一切都告诉胤礽,这种事没有亲身经历过,谁会相信?胤礽对她戒心本来就很高,说得再多,胤礽不信也是白搭,娴嫔想着琅嬛福地里还有一些珍藏的药材,可怎么送去给胤礽实在是头疼。

“我怎么才能交给胤礽?”娴嫔困惑极了,李嬷嬷也一副为主子发愁的样子,喃喃道:“太子爷不过是一时被迷惑了,如今得找个很疼太子爷,还让太子爷相信的人送去药材...到底找谁?”

很疼胤礽...胤礽还得相信的人...娴嫔赫舍里氏眼前一亮,说道:“你到是提醒了本宫,太皇太后不是最合适的人选?”

李嬷嬷敬佩的说道:“哪里是奴婢提醒主子,明明是主子英明,这天下最不会害太子爷的便是太皇太后。”

她心悦诚服的对娴嫔大唱赞歌,娴嫔说:“我也不能直接说给胤礽,最近不是说太皇太后身子不太好?献上药材也许有用,太皇太后行将入土,最在意的是大清江山,料想会给胤礽留一些。”

“是呢,是呢,世人都说太皇太后最最在意江山的传承。”

李嬷嬷忙跟着说道,“为了大清江山长治久安,为了爱新觉罗家族繁衍昌盛,太皇太后定会舍得付出一切,在皇子们中间,她最最疼惜太子爷,好东西都会给太子爷留着,奴婢听说太皇太后极为关心太子的病体,药材给太皇太后最终一定会落在太子爷手中。”

娴嫔抿了抿嘴角,“本宫先歇一会,养好精神再去面见太皇太后。”

“谨遵主子命令,奴婢先行告退。”

李嬷嬷殷勤伺候娴嫔躺下,为她盖好薄被,看没什么问题了,才倒退出去,并吩咐随侍的宫女不得打扰主子歇息,李嬷嬷站在景仁宫回廊下,凝神看着满前的铜鼎,慢慢的嘴角翘起,一个人连死都不怕,害怕别的吗?世上最大的痛苦是丧失儿女,李嬷嬷目光从铜鼎上移开,同往常看不出任何的区别,

一样的对娴嫔忠心耿耿,一样的谦卑恭谨,一样的沉默能干,一样的传达娴嫔的指示,但总是有些不同的,太皇太后会最爱大清江山?会为江山付出一切?世人想得不一定就是真理,太皇太后一生富贵,能有一分活命的机会,她会放过吗?即便她放过,康熙皇帝会放过吗?太子爷连根毛都落不到...

京城的消息传到了盛京,舒瑶拖着下颚,觉得太子胤礽真是悲催,向太子扔炸弹不会有劳动改造的惩罚,因为舒瑶没有用异能,顺便也给宫里的娴嫔扔一个...舒瑶计划着,她怎么说也是德嫔的儿媳妇,为婆婆报仇是应该的,心中那一丝丝的善念,很快的消失了,炸弹弄出来,不用太浪费了呢。

消息传来后,伴随着康熙皇帝的诸多赏赐,甚至康熙皇帝亲笔给胤禛写了一封书信表示对他的安抚,胤禛接到书信时热泪盈眶,看了书信后便撇到一边去了,胤禛抱着舒瑶说,书信没有她好看。

舒瑶咬了一口西瓜,什么意思嘛,她都已经落到同书信相比的地步了,“我吃,我吃。”

舒瑶将一盘子西瓜吃了大半,心里凉快了不少。盛京是龙兴之地,有一些空筒子王爷驻扎在盛京,虽然没设么权利,但地位够高,胤禛在盛京修养时,会去拜望他们,同宗同族到盛京不聚一聚,就是胤禛的不是了。

但胤禛每次回来,脸色都不是太好,舒瑶也懒得打听,这些光有王爷贝勒头衔的人,一辈子就在盛京,没康熙的命令他们不能进京,消息比较滞后,性子也大大咧咧的,谁耐烦去巴结据说不是很得康熙皇帝喜欢的胤禛?如果是太子爷啦,八阿哥啦,他们还会客气一些,胤禛就是个雍郡王罢了,还能指望他有什么出息?

“四爷安。”

伴随着请安声,胤禛再一次的沉着脸进来,舒瑶抢先将最后一块西瓜放在口中,一点点都没胤禛留下,胤禛无奈的摇头,脸上好歹算是挤出一丝的笑意,“馋嘴。”

舒瑶摸了摸鼓鼓的肚子,满足的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我是俗人,就为了这张嘴活着。”

胤禛用丫头递过来的帕子擦拭了一下脸,坐在舒瑶身边,水果的香气袭来,胤禛冷着脸道:“哪次爷不看着,你肯乖乖的用膳?”

“不吃零嘴,人生没有意义。”

舒瑶很认真的看着胤禛,胤禛半晌说不出话,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同舒瑶在享受方面计较,纯属他自找不痛快,”你收拾一下,明日启程。”

“不在盛京待了?”舒瑶眯起眼睛,有点困了呢。“不是有宴会?”

胤禛嘴角露出一分的自嘲,“爷又不是大人物,他们巴不得爷赶快离开盛京。”

舒瑶缓慢的说道:“论权利他们赶不上您的,您在皇阿玛心里有地位不就行了?他们那...那是羡慕嫉妒恨。”

打了个哈气,舒瑶起身去美人塌上睡午觉,“午膳您自个儿吃,不用叫我了,清爽的黄瓜您多吃点,下次...下次给你做齐天大圣过火焰山...好好吃的...”

宁静的屋子只能听见外面的知了蝉鸣,胤禛也觉得他生气没用,不常见的亲戚,势利一些是必然的,他们没什么实权,没什么能耐,真如果同得他们的看重,胤禛怀疑自己是不是也落到他们的境界去了。他们瞧不起胤禛,胤禛还瞧不上他们呢,就算是享受他们也差了好几级。

胤禛草草用了午膳,爬上了美人榻搂着舒瑶,他也补眠好了,夏日睡午觉,有个玉人儿在怀里还是很舒服的,两人相拥共同享受这份静世美好。

如果康熙知道他们的状态,会气得吐血,京城翻了个底朝上,康熙还得平衡各方势力,警惕有人拿着此事大做文章,胤禛夫妻吃得香睡得熟,康熙累了半个多月,刚准备阅看秀女,挑选几个合心的秀女伺候,却又传来了惊天动地,震动整个大清的消息。

翌日,舒瑶收拾好东西,把各种吃的摆到马车里,舒舒服服的上路去蒙古草原,胤禛照常同舒瑶坐在马车上,胤禛手中拿着古籍看着,舒瑶躺在他腿上,胤禛有时会用桌上的冰镇水果喂舒瑶,旁边燃着薄荷驱散蚊虫的香气,舒瑶半梦半醒的听着胤禛讲解古籍,真是比催眠咒语还好用,舒瑶又有睡过去的冲动。

马车突然停了下来,御前侍卫凑近都:“四爷,奴才前面好像不太对劲。”

胤禛凝眉问道:“怎么不对劲?”

听出外面人说话的惊恐,胤禛放下了古籍,扶起舒瑶搂在怀里,挑开马车帘子,路上并未有任何的异常。

他们走了一天,此时夕阳西下,前面没有镇子,只能夜宿野外,好在准备充足,也不怕什么的。

御前侍卫见胤禛疑惑的目光,解释说:“方才奴才去打水,听见了马蹄声。”

“怎么?”

“不是一般的商队,是万马奔腾的动静。”

胤禛眸光锋利,“你没听错?”

“奴才家传的本事,没十足的把握,不敢惊扰四爷。”

胤禛看着道路旁有一块平缓之地,道:“去那里歇息。爷要知道详情。”

“嗻。”

如果是万马奔腾,只能是调动骑兵,胤禛知道不是冲着他来的,蒙古骑兵会有调动?再东边便是科尔沁,难道是科尔沁来的?

第三百九十七章 热血

收费章节(12点)

第三百九十七章 热血

御前侍卫多事功勋之家子弟,胤禛相信他们的判断,马车停在平缓之处后,舒瑶睁开眼睛:”怎么了?有事?”

胤禛告诉了舒瑶详情,“没听说皇阿玛有调动骑兵的命令,又是从科尔沁方向袭盛京,爷担心...”

后面的话他不说,曾经是军人的舒瑶也明白一些,盛京是大清的龙兴之地,清朝入关的皇帝也没什么信心一直统治中原,一旦中原有变化,便会退回盛京,遂盛京一直很重要,如果盛京有变,再往南,入山海关,会威逼北京城。

舒瑶有了兴趣,会天下大乱吗?打仗总是不好的,舒瑶说道:“您小心些。”

胤禛下了马车,舒瑶还是坐在马车上,她虽然投胎做了满人,胤禛对她很好,但以前的教育也没消失,天下太平她不愿意多想,一旦战火纷飞,舒瑶也得考虑立场的问题了,但纵观现在大清百姓的思维,还是想着造反当皇帝,就没有人想着民主,这样的结局谁做皇帝都会是一样,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如今看起来雍正快被舒瑶扇没了,不会有众多懦弱,无能的帝王出现,将来会有转机。

让舒瑶想一想可行,但让她做什么斗士,大英雄,舒瑶即便有那份心思,也没那智商。她的东西可以敌一人,敌多人,但不能做到敌天下人,现实的状况,舒瑶只能选择得过且过,时不时的逗逗康熙报仇,或者有机会的时候说上两句。

舒瑶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托着下巴看向在马车旁边神色越来越凝重的胤禛,从偶尔传来的交谈声,舒瑶判断事情仿佛比她想象的还要严重,科尔沁等蒙古诸部一直忠诚于大清,严格说康熙身上还有蒙古的血统,他们的实力不行,京城还有太皇太后,还有滚黛福晋,他们不敢背叛大清。

“再去探查,爷要知道大概详情,这支骑兵从哪来的。”

“嗻。”

本来是悠闲的一趟美差,但却有些风起云涌,经历了马车上的炸药袭击,又将经历战火的洗礼?御前侍卫们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按说他们如今最妥当的方法是退居山海关,顺便给康熙皇帝送信,但看四阿哥的样子,不像是逃跑的架势,侍卫们把心一横,富贵先中求,谁不想建功立业?

打听消息的人回来,对胤禛禀报:“奴才远远的看了一眼,打得旗号是察哈尔部族的旗帜,一行差不多有一万多人,手中不仅有长剑,还有火器,看方向是直取盛京。”

胤禛倒吸一口凉气,直取盛京,这么的敌人,既然有火器,那就会有攻城的大炮,胤禛脸色铁青:“他们的火器从那来的?”

“奴才不知。”

胤禛有些着急,命人给晋城送信,盛京的防御状况,胤禛不用想就知道,能抵挡三日就算是好的了,胤禛如果去山海关,没人会说他什么,然此时他不能退,他是大清的皇子...不管是维护皇阿玛,还是祖宗的江山,他都不能退。

胤禛下了决心,他绝不容许大清的领土上有敌人,胤禛大步走到马车前,看着舒瑶发亮的眸子,一分不舍萦绕在心间,胤禛手扣紧,去盛京是九死一生,他必须去,如果不幸战死了,康熙会看重他的忠心,厚待舒瑶和他的儿女,将来无论谁即位,都不会薄待他们,可保母子一生太平。

胤禛开口说:“你入山海关,回京城去。”

“为什么?”

“什么为什么?夫为妻纲,你听爷的话,”胤禛的目光碰到舒瑶时,不自觉得缓和了口气:“曦容他们尚需要你照顾,不许任性。”

胤禛转身上马,他没说等他平安回来,去盛京胤禛就做好了殉国的准备,盛京城中定是一片混乱,那些个王爷,一个个都会逃跑,没有皇子坐镇,一日都坚持不下去,胤禛拨转马头...

舒瑶看着胤禛,他有他的骄傲,他不会同自己逃命,他是大清皇子,在大清江山有危险的时候,哪怕他平时悠闲度日,他都会挺身而出,不仅是他,康熙的皇子们都有此心,他们争得是皇位,大阿哥,八阿哥也一样会做出类似于胤禛的选择。

从这一点上看康熙教养的儿子比清朝后面的皇子要强很多,难怪有九龙夺嫡,因为每一个都是能当皇帝吧,舒瑶撩开马车帘子,又从马车上跃下,几步追上了胤禛,这时候,舒瑶人品又爆发了,利落得上了胤禛所骑的骏马,坐在胤禛身后,张开双臂环住胤禛的腰,脸颊贴着他的后背,“四爷。”

胤禛身体崩得紧紧的,美人恩确实是英雄冢,他差一点...就差一点会随了舒瑶一同回京的心思,胤禛冷哼:”胡闹,你回去。“

舒瑶勾起了嘴角,脚磕了一下身下的骏马,“驾。”

骏马向盛京方向跑去,几名侍卫互看一眼,纷纷上马,扔下了华丽的马车,追着胤禛而去。

“你胡闹。”胤禛愤怒的声音,舒瑶慢条斯理的说:”怎么是胡闹?玉勤今年七岁,已经懂事了,曦容弘曜比我还精明,谁能欺负都他们身上?况且国家...虽然舍不得儿女,但为国家牺牲,是军人的职责。”

哪怕这个国家不是舒瑶记忆中的共和国,舒瑶前生是技术军人,但也是军人,在这一刻从小被爷爷养大的舒瑶原谅了父母,他们不是不爱她,国家安宁,她才会幸福的成长,有国才有家,爱她才会将她留在更繁华富足的北京,舒瑶嘴角翘得高高的,有阿玛额娘,儿女吃亏才叫奇怪了。

舒瑶搂紧胤禛的腰,身体向上伸展,嘴唇凑上胤禛的耳朵,低声说:“何况...爷忘了吗?当初水患过后,那些灾民说什么来着...”

胤禛的耳朵红了,他手缠紧缰绳,声音里透着一丝尴尬:“爷忘了。”

调戏胤禛原来也是挺有趣的嘛,舒瑶眸光中闪过笑意,“没关系,我来提醒爷——你是我的压寨夫君呢。”

胤禛心好像被高高的抛起,又落入到温暖至极的怀里,他不再是一个人,胤禛只能挥舞马鞭,“驾,驾,驾。”

用此掩饰他心潮澎湃的心情,在他们赶到盛京时,显然盛京城里的王爷贝勒们都得到了消息,百姓更不用说了,拥挤在城门口逃难,盛京城的守备总兵急得团团转,但王爷贝勒比爵位比他大,他说不动,但却知道如果让他们跑了,盛京会成为一座一攻即破的城池。

“王爷,您听下官说,您不能走。”

“滚开,滚开。”

胤禛跃马入了盛京城,高喊一声:“紧闭城门。”

乱糟糟的场面,谁听他的啊,就是喊破喉咙也没用呢,盛京守备到是眼前一亮,“四爷,四爷。”

但是准备逃回盛京的王爷贝勒,以及躲避战火的百姓发出的声音,足以压倒呼喊四爷的声音,胤禛不是神仙,更不是救世主,如果领着重兵前来会好一些,但他带了五六个侍卫,够做什么的?

舒瑶暗自叹了一口气,可怜的胤禛,就没被人重视过,舒瑶点开异能板块,没关系,咱有作弊器,虽然同胤禛来盛京,做过战死的打算,但也不是一分活路都没有,给了胤禛一个威慑的加成,舒瑶点了点晴空炸雷。

轰隆,轰隆,如同万马奔腾一般的声音从天上传来,感谢这个时代的人,迷信得他们纷纷停住口,向老天爷跪求,胤禛虽然有些奇怪,但已经顾不得深想,敌人就在外面,什么事要紧,胤禛还是能明白的。

“盛京守备,听爷的命令,放下城门,任何人不许出城,违令者斩。”

胤禛的声音如虹,再伴随着震慑加成,伴随着隆隆的雷鸣,更是具有气势,“本王是万岁爷的四皇子,爱新觉罗胤禛。”

百姓们知道四皇子来过盛京,但同样知道四皇子今日一早就出城了,现在却返回盛京...百姓们安定了一些,皇子如此不顾凶险的镇守盛京,也许情况不会那么糟糕。

雷声不止,舒瑶觉得很奇怪,她没点那么多啊,雷声怎么滔滔不绝了?抬头看着天上,舒瑶微微咧嘴,方才还晴着的天空,此时阴云密翻滚,好像会有一场大暴雨。

如果下雨的话,对守城一方来说相对轻松一些,古代的火器的防雨的技术不过关,很容易哑火的,舒瑶努力的翻开异能界面,既然有风雨,那这场雨下得更大更久不是更好?

记得异能里有个风雨交加的选项来着,舒瑶努力的寻找,既然老天爷都有帮忙,她不用就是傻瓜,呼风唤雨异能是做不到的,但原本有雨水,也许能达到目的。

舒瑶不仅点了风雨交加,还点了阴雨绵绵,甚至准备弄几个催雨弹上天,如何也要让雨继续下下去,至于怎能讹诈系统,舒瑶不太担心,系统说不过她,不给也得给。

盛京本就是易守难攻,又有雨水助阵,天时,地利都在胤禛身上,人和还会远吗?

ps小醉求粉红。(未完待续。 )

第三百九十八章 兵临

收费章节(12点)

第三百九十八章 兵临

纷纷的落雨,浇湿了百姓的衣服,也稍稍驱散了一丝不安躁动。舒瑶感觉衣服黏在身上不是很舒服,下着大雨,舒瑶有些睁不开眼睛,但她一直安静的站在胤禛身后,推开了侍卫弄的雨伞。

此时是舒瑶从未有过的认真,她站得笔挺,即将到来的战火,让一直懒散度日得过且过的舒瑶,多了几分的英气,好歹她曾经受过的训并没消失。

默不作声的舒瑶在雨中,仿佛一尊玉像,不是纯洁慈悲的仙女玉像,不得不说舒瑶的长相离着仙女像差距很远,然站在四阿哥身后的她面容依旧甜美,多了肃杀之气。不仅四阿哥赶回来同盛京共存亡,便是四福晋也回来了,百姓心安定了一些,不在像方才那般慌乱。

舒瑶知道异能能做什么,下雨不是她的异能所为,但异能却可以让雨多下两日,她脑子里策划着怎么讹诈系统,耳边传来胤禛的怒吼:“畏战出城逃跑者,杀无赦。”

舒瑶回神时看见了胤禛手臂一挥,宝剑划出的那道寒光隔断了雨水,伴随着雨滴横飞,一颗人头飞扬...宝剑上的鲜血被雨水的冲淡,飞溅在胤禛脸上的血珠也只是留下淡淡的一点点红,随着雨水的冲洗,那丝淡红逐渐的消失,人头落地,轱辘到距离舒瑶不远的地方,换个女子会尖叫吧,舒瑶却仿佛饶有兴致的打量这颗人头。

“我认识呢,盛京城的王爷,按照辈分来说,他是四爷您的堂叔辈分的吧。”

舒瑶清晰的话语穿过雨幕落在百姓们以及以回京城报信为借口的盛京王爷贝勒们耳中,再看胤禛手中的宝剑,剑尖垂地,这对夫妻脑子正常吗?那位郡王属于康亲王府一脉,传至礼亲王代善,铁帽子郡王就被胤禛斩杀了,四福晋还一脸平静的解说。

“四爷,如今盛京城没有比你地位更高的人了,恭喜四爷执掌盛京抗敌。”

舒瑶慢慢的跪下,她的声音越发的清凉,落入旁人耳中却有了一分的浑厚,于胤禛通行的御前侍卫反应过来,纷纷跪地道:“愿听雍郡王差遣,誓死为王爷效命。”

盛京守备总兵同样高声喊着愿意为胤禛效命,他们是最心诚的,丢了盛京,他们会被康熙满门抄斩的,如今有四爷坐镇,也许能搏一搏,不是有人说过四爷运气一直不错,四福晋是兴家旺夫的命格,如果能守下盛京城,雍郡王将会在皇子中独占鳌头,那时谁还不信四福晋的好命格?这可不是京城的虚无缥缈的吉兆,实打实的军功,龙兴之地对大清来说是最重要的地方。

“不是为爷效命,同爷死守盛京城,是为皇阿玛效命,为大清江山效命。”胤禛神色凝重而庄严,仿佛一尊神邸,舒瑶丢到他身上的震慑加成彻底的激发了胤禛埋藏在心底的皇帝气息。

胤禛好歹做过当皇帝的梦,雍正皇帝身上的煞气,他还是能学上几分的,雍正皇帝可以说是大清最悲催的皇帝,敢于同任何人为敌,斗兄弟,压百官,扫尽天下读书人的脸面,一个士绅一体纳粮,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地主阶层也不支持雍正了,弄得他臭名昭著,可就是这样,他照样我行我素,独来独往,只要他认为是对的,哪怕天下人反对,他也会坚持下去。

舒瑶抬眸一抹温柔的眸光落在他身上,因他有这种气势,才能将震慑的加成推向极致,说白了异能永远只会起到辅助作用,决定命运的还是一个人的性格,舒瑶在遇见胤禛十多年后,成亲也有多年后,第一次因胤禛而心跳快了一些。

“万岁,万岁,万万岁。”

有时身处困境的人们,最需要的是一种敢于挑战困境的信仰,胤禛给了他们这种豁出去拼死一搏的信仰,文艺肉麻点的说,给了在黑暗中挣扎的百姓一束光明,至于能不能带领他们走出困境,还得看胤禛接下来的表现,舒瑶慢慢的嘴角扬起,被人膜拜的是她的丈夫呢,这种感觉不坏。

天时,地利,人和全都站在胤禛这一面,舒瑶不认为会守不住盛京,康熙皇帝也应该得了消息,会派八旗支援盛京,他们只需要坚守二十天而已,二十天,很容易,也很困难,舒瑶慢慢的将拳头攥紧,仰望起天空来,老天爷,你应该能下雨二十天吧。

胤禛整顿盛京的守军布防,他调集百姓协助守军守卫盛京城,留在关外的百姓,大多是旗人或者包衣,骑射功夫上相对进关的八旗好一些,还保持着一丝满人的血性。

胤禛将盛京地图铺开,开始布置防线,这时候他不需要同任何人商量,他的命令相当于圣旨,感谢志远的尊尊教导,忠勇公爵府以军功封爵,还是有几笔刷子的,志远虽然从文,但纸上谈兵的东西也会闲着没事时同胤禛扯一扯,当然胤禛在四处抓书逸时,有时也会同他喝几杯侃侃大山,书逸的狐朋狗友大多也都是善战的八旗精英之后。

他们在打仗上家学渊源,喝多了,自然开始咧咧起排兵布阵,胤禛以前当他们在吹牛,但现在才明白前人的智慧是很宝贵的财富。遂雍郡王胤禛有初掌兵权的稚嫩,但慢慢得显出大将之风的沉稳,守城的攻略,让当了很多年总兵的人佩服,考虑得很是全面。

随着一道道命令下达,盛京城如同一个战斗堡垒运作起来,此时葛尔丹的骑兵也已经赶到了盛京,传统而俗气的骂战,胤禛嘴皮子经过磨练,那是何等的锋利?亲自上了城头,长篇幅的道理甩出去,不仅没让葛尔丹的阴谋得逞,反倒使得本方的士气高涨。

“林丹汗都死于太宗皇帝手中,你葛尔丹算是什么?”

胤禛的话语掷地有声,“真正黄金血脉唯有科尔沁,太皇太后是科尔沁的最尊贵的格格,你一反复无常的小人,有何在资格本王面前妄称尊荣?复兴元蒙,做你的春秋大梦去,蒙古诸部正在西征,你借此机会却同罗刹国勾结,妄想图谋中原,你死后敢见曾经横扫他们的成吉思汗吗?你还敢称是黄金血脉?呸,数典忘祖的无耻小人。”

舒瑶正让人将被胤禛斩杀的王爷人头和尸身放在棺材里,怎么也是长辈,总不能暴尸没人理会,舒瑶一直很淡定从容的处理这些事情,但她身边的人手脚发软,看向四福晋的目光带着难言的敬佩,四福晋还扶正了人头才盖上的棺材。

舒瑶回头时,见到身边的人有退后了几步,她做了什么让他们害怕的事情吗?没有吧,舒瑶懒得想原因,听见城头上胤禛怒骂,舒瑶笑了,四爷,你可以出师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