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十年代穿书女配上一章:第 1 章
  • 七十年代穿书女配下一章:第 3 章

李玉凤上头有四个哥哥,父亲又是卫星村的生产队长,俨然是这小村旮旯里的大小姐,平日里别人什么脏活累活都要干,只有她做最清闲的事情,拿最多的公分。

但大家谁也不敢去揭这个短,因为李玉凤长得漂亮,就算明知道自己没希望,能和这样好看的姑娘处好关系,也是一件脸上有光彩的事情。

刘振华脸上迅速染上了绯色,抬起头看了李玉凤一眼,他觉得李玉凤今天有些不一样,平常她看见自己都是一副娇羞的小媳妇模样,可今天她的神色看上去,却又平静又自信,有一种革命进步青年的感觉。

“你要是想看,我买一本新的给你。”刘振华的眼神迅速的扫过坐在一旁的柳依依,看着李玉凤道。

第3章

刘振华一开始并不喜欢柳依依。

他们都是从N市来的知青,彼此知根知底。柳依依家是单亲,她又是家中长姐,因为家庭成分是资本家,所以高中毕业后国家一直没有分配工作。

为了避免在家坐吃山空,柳依依选择了下乡,成为一名光荣的知青。

一向思想进步的刘振华怎么可能看上资本家的女儿呢?所以他对柳依依一直保持着相当安全的距离。他们充其量就是一起下乡的同乡,就算有相同的经历,但注定不可能有相同的结局。

但是…作为原小说的女主,柳依依身上有着独特的女主光芒,她就像是一个从天而降的女神,让红旗公社卫星大队的未婚男青年们知道,这世上竟然还有这样的女人。

人淡如菊,说的大概就是柳依依这样的女子,更何况她还有这样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

可即便如此,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并不是光靠脸就能吃饭的,尽管她长的柔弱,可作为下乡的劳动者,都必须要付出自己的努力。

在李国基这个生产大队长的眼里,只有自己的闺女才是可人疼的,别人对于他来说,那都是劳动力,对于柳依依这样的劳动力,他还有些看不上眼,认为她拖了生产队的后腿。

所以柳依依在卫星生产大队的日子并不好过,她受尽了苦头,但是脸上却始终保持这恬淡平静的笑容,能在这样一个少有的闲暇的午后,在摇晃的拖拉机上,翻看一本属于革命青年的进步书籍。

光这淡然装逼的气质,就能甩原著中的李玉凤几条街了。这不…李玉凤的三哥李三虎就是她众多粉丝中的一人。

“今儿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五妹说要看书了?柳同志,这到底是什么好书,也借我给看看?”

柳依依对待每一个人都像是一股和煦的春风,她不但不嫌弃农村人的粗犷,反而经常和他们态度谦和的说话,只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一个人躺在知青宿舍的小床上,才会委屈到伤心落泪,觉得自己这样一个从城市里来的知识分子,婉然就是跌落人间的仙子,竟然要在这么一群五大三粗的无知男人面前陪笑。

可要是不这样,那些繁重的农活就会落在自己纤细的肩头上,将她白嫩的掌心摸出水泡来。农村远比她想象中可怕,但她已经没有办法再回头了。

“是一本外国名著。”高贵的仙女开口,脸上似乎还沉醉在书本的剧情中,她抬起头看了一眼李玉凤,眉心几不可见的皱了皱。她实在不明白,像李玉凤这样空有外表,内心却极度肤浅的乡下姑娘,是怎么得到刘振华的倾心的。

毕竟刘振华红是整个旗公社知青队伍中最优秀的同志。

“玉凤想看的话,我借给她好了,这本书世面上不多,只怕不容易买到。”不过就是一本书而已,因为李玉凤想看,就特意要买一本新的,从小到大也没有什么男人这样宠过自己,柳依依把书本合上,递给了坐在她身边的刘振华,脸上带着一丝无害的微笑。

她笑起来特别好看,有着一种含蓄的美,跟李玉凤这种土生土长的农村姑娘完全不是一种概念。刘振华觉得心口一震,但还是接过她的书道:“谢谢。”

李玉凤看在眼底,两个人的劲头都挺足的呀,这种看似疏离实则暧昧的样子还挺撩人的,柳依依是城里来的妖精,原文中的李玉凤压根就不是她的对手。

“等你看完了再借我呗,你现在巴巴的给我,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蛮不讲理抢着要呢,我没那么着急,你大可以慢慢看,看完了再借我。”

李玉凤瞅了一眼柳依依脸上的表情,漫不经心的开口,她可不是原文中的李玉凤,除了刁蛮任性,遇上柳依依这样的人半点办法也没有,最后在她的对比下,成了地上的泥泞,让刘振华糟蹋的连尊严都没了。

柳依依的脸色果然有些发白,她抬起头看了刘振华一眼,满脸的委屈,嘴唇抿得发白,以前遇上这样的情况,李玉凤总是高高兴兴的把东西拿走了,制造出她蛮不讲理的假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会说出这么一番“冤枉”她的话。

“你想看嘛,我可以以后再看…”柳依依神色尴尬。

李玉凤坐在前头的驾驶位边上,转头看着车后的几个人,一脸不屑道:“那就等你看完了再借我好了,我的名声已经够差了,再搭上一个欺负柳知青你的罪名来,我可消受不起了。”

坐在车后座的几个人都恍然大悟了起来,之前他们确实经常听说李玉凤欺负柳依依的事情,但从来都没有亲眼看见过,如今瞧见了这么一出好戏,大家也就明白的差不多了,分明就是柳依依欺负人家玉凤单纯,总是做一些让别人误会的事情,李玉凤年纪还小,哪里知道这些弯弯绕,被欺负了也不懂反击。

红色封面的《牛虻》就躺在刘振华的掌心,此时却有些像烫手的山芋,他的脸色也变得不太好看,这样的事情之前也发生过好几回,他每次都觉得李玉凤不对,认为她这样做实在缺乏教养和素质,让他对农村人的印象很难改观,但现在却明白,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其实柳依依也是功不可没的。

“你先看吧,看完了再借给玉凤。”他把书递还给柳依依,却没有再看她一眼,平常看见她那楚楚可怜的眼神,他心里总有一些动容,但今天却觉得有些厌烦。

柔弱可欺的女子,总是容易激起男人的保护欲,明知道她家庭成分不好,他刻意的跟她保持着距离,却还是会不自觉地被吸引。从今天开始,他要控制自己的这种心理。

拖拉机很快就停了下来,这里是大队的晒谷场,边上建了两排的平房,第一排是大队的仓库和大队委员会,第二排是知青宿舍。

李家离这边不远,但因为路窄,拖拉机开不进去,所以就停在了晒谷场上。

这时候天色已经有点暗了,晒谷场上立着的高音喇叭里播起了全县的广播,女播音员的声音嘹亮而高亢,显出勃勃斗志:县气象局报告,从明天起,广安县全县进入梅雨季节,请各单位加快抢收粮食,鼓足干劲,保证质量,确保夏收任务顺利完成。

此时炊烟袅袅,女播音员的声音随着风传出去,传进生产队的每家每户。

众人听了这样的广播,仿佛一下子就打了鸡血一样,全身上下的血液都沸腾了起来,一个个从屋子里走到门口,摩拳擦掌的看着有些漆黑的天色,晚上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等李玉凤回家的时候,陈招娣已经做好了全家的饭菜。

李国基黑着一张脸,面前的瓷碗里倒了小半碗的高粱酒,他酒量很好,但因为晚上要抢收,所以不敢多喝。

李国基看见李玉凤回来瞬间就瞪大了眼睛,眼看着张口就要教训起来,被陈招娣一个眼神给瞪了回去,气呼呼的端起碗灌了一大口,咂了咂嘴夹起一颗花生米丢到嘴里。

这闺女算是被陈招娣给宠坏了。陈招娣一口气生了三个儿子,到三十来岁又怀上一胎,赤脚医生说是双胞胎,结果先出来的那个还是小子,全家人都做好准备迎接第五个男娃了,谁知道竟生出一个女宝宝来,一家人简直乐开了花了!

李国基从赵家这一路上回来,都已经觉得自己这张脸快丢尽了,幸好是农忙,大家伙都在田里上工,没多少人看见李玉凤投河,不然的话,这闲话只怕已经传出了卫星大队了。

可饶是这样,李玉凤投河这件事情,也没瞒住,还是被人知道了。

“坐下吃饭,晚上还要上工。”李国基没好气道。

“晚上玉凤就别出去上工了,让她在家歇着。”这样的农忙干一晚上,是能赚满十工分的,但李家不缺李玉凤这一项,陈招娣自然不舍得李玉凤熬夜抢收。

“谁也别想歇着,现在是夏收的关键时刻,我李国基的女儿也不能例外!”李国基心里还有气,说话的声音都高了几分,过了片刻才顿了一下,继续道:“就让玉凤去晒谷场守着,给大家看好仓库的大门,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李玉凤的二嫂王爱华听了差点儿一口喷出来,这算哪门子的活?晒谷场那边有大队委员会的办公室,里面有床有铺盖,开着门睡觉这样的好事儿她可从来没轮到过。

但在坐的所有人都没有异议,因为整个生产大队最清闲的活,永远是李玉凤的,听说她大嫂怀娃的时候享受过一阵子,但李家有门路,找关系让进了公社的供销社做营业员,现在连农活都不用干了。

王爱华当初嫁到李家来,就是看准了李家的门路,可谁知道她嫁过来之后,还是苦哈哈的要下地干活。

李玉凤很痛快的就答应了,毕竟她是从来没有捏过镰刀的人,这要是一刀子下去,没割到麦子,把自己的腿脚给割伤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她高高兴兴的吃了晚饭,跟着李国基一起去了晒谷场集合。

第4章

卫星大队有好几个生产小队,李家所在的是第八小队,总共有三十几户人家,男性壮劳力七八十个,女性也有五六十人。

现在黑压压一片的站在晒谷场上,看上去颇有气势。

李国基正在向群众做夏收动员工作,众人举着镰刀高呼农忙口号:鼓足干劲,保证质量,一颗不少,一粒不丢!

李玉凤站在人群的最后几排,和几个知青在一起,看见大家都举手高喊口号,有些窘迫的四下里扫了一眼,学着他们的样子也举起手来。

她转过头,看见刘振华就站在自己身后,柳依依则站得比较远,一脸肃然奋进的表情,可李玉凤知道,她是厌恶极了这样愚昧的形式主义作风,积极的表现只是给别人看的。

毕竟…红旗公社每年都会向县里推荐一个积极上进的知青名单,送去工农兵大学接受再教育。从很大程度上,刘振华对李玉凤这样鞍前马后的,也是和这个名额有关。

“好了,没有镰刀的社员去库房领镰刀,有镰刀的社员现在就出发!”李国基交代了一句,燃烧的火把将他幽黑的脸映衬的通红,额头上大滴大滴的汗水落下来。

李玉凤的任务就是看守仓库,外加登记好前来生产队借镰刀的社员名单。

因为前几年大炼钢,导致很多社员家农具稀缺,所以每到农忙,生产队总要事先去公社的农机站借一些农具来使用。

李玉凤的大哥就在农机站工作,他们生产队一早就已经借好了农具。

知青们没有自己的农具,所有的农具都是在大队领用的。李玉凤才坐下来,就看见柳依依和刘振华都排在了队伍的中间,正是一前一后的位置,她抬了抬眼皮,忽然看见赵国栋也过来了,就拍在队伍的最后一个。

工作手册上面已经填写好了知青的名字,只要在借出那一栏上打勾,就可以把农具借给他们了。

放在墙角的镰刀磨的闪亮,刀刃上隐隐还有冷冽的光芒。

几个知青一边排队一边窃窃私语,他们在议论白天李玉凤投河的事情。犄角旮旯大的地方,就算没有微博和朋友圈,这样的八卦传播起来也是非常快的。

“听说铁蛋和玉凤的搞不成对象了?”

“咋还能搞成?看铁蛋那样,能配上玉凤吗?”人群中不时有人往队伍后面看一眼,赵国栋低着头,面无表情,仿佛没有听见他们在说什么。

“领了镰刀就快走,再啰嗦小心我爹扣你工分。”李玉凤才受不了这些人的唠叨,皱着眉心开口,她替原身子不值,更替自己不值,投河这种事情,真是够丢人的,只怕她还要当好一阵子大家茶余饭后的笑柄了。

偏刘振华却还凑了上来,他看见李玉凤没好气,以为她恼羞成怒了,安慰道:“你以后可千万别干这种傻事,这世上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坎。”他说话的声音轻轻柔柔的,落在站在他后排的柳依依的耳中,感到特别的贴心。

这样一个温文尔雅、谦谦君子的人,却偏喜欢一个村姑…柳依依心里实在有些不是滋味。

“谁跟你过不去坎了,你也别再啰嗦了!”李玉凤瞪了刘振华一眼,哪壶不开提哪壶,还当自己情圣呢…就这情商,也不知道原身看上了他哪一点。

“好好好,我不提…”刘振华却一点儿没为这事生气,反而觉得今天的李玉凤特别的与众不同,落在他眼里,满满都是可爱,他看她的眼神都不一样了,之前因为听说过李玉凤和赵国栋有过娃娃亲,他总是刻意的保留自己对她的感情,但从今以后,绑在李玉凤身上的封建包办婚姻的枷锁已经解除了,他可以大胆的追求她了。

李玉凤没有再理刘振华,在工作手册上打了一个勾,抬头看见柳依依站在了跟前。

平心而论,对于经历过这个年代苦难的人,李玉凤心里一直是抱有同情心的,尤其是这些下乡的女同志,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生活,确实比较辛苦。但…一想起原身在书中的遭遇,她对柳依依的同情心瞬间就烟消云散了。

“登记好了,自己领吧。”

李玉凤对柳依依的态度很冷淡,可落在排在后排的几个知青眼里,却只当她还在为下午的事情生气。的确该生气,摆出那副做派想糊弄谁呢,他们又不是眼瞎,平常对她这么照顾,没想到心思那么坏,难怪刘振华情愿喜欢李玉凤,也不喜欢她。

柳依依觉得很委屈,平常这样彻夜抢收,女同志是可以得到照顾的,但今天却没有人让她留下来。她领了镰刀站在晒谷场的边上,看上去形单只影。

知青们很快就领到了镰刀,大家伙成群结队的去地里干活,在没有机械化之前,所有的农活都依靠人力,这场夏粮抢收还要持续好几天。

李玉凤抬起头,看见赵国栋已经到了自己跟前。

赵家成分不好,资本主义尾巴被割的很干净,但即便如此,赵国栋的父亲还生生凑了五十斤的肉票,只想为自己的儿子讨上一个媳妇。

就算李玉凤不知道将来赵国栋能有大出息,可单凭这一点,也可以推断出她要是嫁去了赵家,肯定也不会受太多的苦。但原书中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李玉凤却完全看不到这些,一心沉浸在刘振华为她编织的华丽梦想中。

李玉凤在工作手册上翻了翻,并没有看见赵国栋的名字,按说社员来借农具都是有登记的,这让她觉得有些疑惑,抬起头来问他:“叫什么名字?”

赵国栋一直都低着头一声不吭,听见李玉凤问话,有些茫然的抬起头,身边后来的社员却已经替他回答道:“赵铁蛋。”

他的脸一下子绷得很紧,脸上的肌肉似乎都有些抽搐,表情中隐隐有些怒意,但更多的是满满的尴尬。

李玉凤这时候才有机会认真的看他,男人个头很高,总有一米七八的样子,在这样的年代能有这个身高,足以鹤立鸡群。但他一直低着头,形象上就打折了几分。

这样的年代,他这种成分的社员,都是要夹着尾巴做人的。

“我问你大名呢!”李玉凤却全然没有听后面人的回话,继续一本正经的问他,她翻了半天没有找到赵国栋的名字,不知道之前的人写在了哪里,“这工作手册上找不到,我帮你重新登记一下。”

李玉凤等着他回答,就算成分不好,人也应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再说过不了几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就会刮遍神州大地,这些老派的东西很快就会被淘汰。

那些取笑他的人根本就不会想到,几十年后自己会住着他建造的别墅,欢欢喜喜的安度晚年。

“这里。”

赵国栋没有说话,粗糙的手指却往桌上的工作手册上指了指,脸上毫无表情。李玉凤有些茫然的凑过去,看见那一栏上只写了一个“赵”字,后面画了一个圆圈,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她就着昏黄的白炽灯思索了一下,忽然间恍然大悟,那画的是一颗蛋,特意涂黑了,那不就是“铁蛋”了?

李玉凤花了好大的劲儿没让自己笑出声,拿起笔把那“铁蛋”涂掉了,在后面写上了赵国栋的大名。

“行了,帮你登记好了,去领农具吧。”她抬起头看着他,昏暗的白炽灯下只能看见他棱角分明的下颌。

国栋国栋,多好的名字,国家的栋梁。

赵国栋的眼睛似乎亮了一下,但随即又幽暗了下来,他没有耽误时间,飞快的从墙角找了一把铮亮的镰刀,用脖子上挂着的破烂毛巾布擦了擦,在手里比划了一下。

这一批的镰刀磨得很好,挥起来肯定特别爽快,干活的时候听着这有节奏的咔嚓声,仿佛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儿,让他忘记了一整天的疲劳。

李玉凤正好抬起头,就看见他这动作,嘴角不由的勾了起来。就割个麦子,还要比划两下,真是有意思。

“玉凤,那咱走了,你一个人在这里留心着点。”刘振华看着李玉凤,心里有些担忧,他记得李玉凤是一个很胆小的人,现在他们都要下麦田收割,只有李玉凤一个人在这里看着晒谷场,他有些不放心,“要不,让柳同志留下来陪着你,你们两个女同志在一起,比较安全。”

他其实是很想自己留下来陪着李玉凤的,可这显然不可能,综合考虑之后,就觉得让柳依依留下来比较靠谱,一来可以彰显他关心女同志的美德、二来李玉凤一个人也不会太害怕了。

原书中的李玉凤欣然同意,这同时也让柳依依对刘振华更生出了几分情愫,觉得刘振华在帮助她。在这样艰苦的年代,这种看似寻常的帮助,却像雪中送炭一样难得。

但现在的李玉凤已经不是从前的李玉凤了,即便知道刘振华目前对柳依依还不是那个意思,她也不想柳依依间接性占了这便宜。

第5章

“我也想跟着你们一起去地里干农活,夏收是劳动人民的一次战斗,我想参加到战斗中!”

李玉凤一身正气的开口,她站起来,看着即将出发的三五成群的社员和知青,继续道:“让马同志留下来帮我看晒谷场吧,我要加入到你们的战斗中。”

李玉凤口中的马同志叫马秀珍,也是城里来的知青,后来成为了她的三嫂,这三嫂人却很好,在知青回城的大潮中,多少人舍下自己的另一半离开农村,但她却放弃了城市的户口,一心扎根在这里。

按照原书中的剧情,马秀珍这几天正处在生理期,因为连日的劳作,晕倒在了麦田中,而柳依依作为和她同住的知青,顺理成章的担负起了照顾她的重任,逃过了好几天的抢收劳作。

马秀珍一向知道李玉凤是不下地的,对于她这样的提议,她觉得很不能理解。但这两天她在生理期,身体实在很虚弱,可李大队长最不喜欢女同志以这个理由向他请假,之前每次请假总要看他脸色,况且现在又是农忙,她要还请假,影响也不好。

但她实在很需要休息。

“这样…不太好吧…”她心里很忐忑,不敢马上答应下来,可知道她身体状况的人便开口道:“你就在这里歇着吧。”

“秀珍姐你就歇着吧!”李玉凤已经接过了她手里的镰刀,她有些怕这东西,总觉得会磕着碰着,拿在手里也小心翼翼的。

“那我可真歇着了?”虽然不好意思,但身体状况在这里,马秀珍也没有坚持,送他们离开晒谷场。

柳依依对于马秀珍能留下来休息感到万分羡慕,可她实在没有留下来的理由,只能表现出她一向关心她们的美德,脸上带着微笑道:“你在这里好好休息,我们很快就回来。”可她实在连走路的精神都没有,慢吞吞的走在队伍的最后边。

刘振华悄摸摸的就走到了李玉凤的身边,小声问她:“你想去哪一块地?要不我们去山脚下那块?”

山脚下有一块才垦出来的荒地,今年也种上了麦子,但收成不好,可这样的地收割起来却很容易,因为长的稀疏,割起来很不费事,要是李玉凤不去,他还真不敢自己提出来去那里。但现在李玉凤在,他就乐得可以清闲一些了。

“我今天不想跟你一起劳动。”李玉凤躲开了凑上来的刘振华,快速往前走了几步,赵国栋就在前面,但他人高马大的,步子也特别大,这会儿已经拉开了好长一段距离,看样子是要去收成最好的那块地里。

“赵国栋,你能跟我一起去山脚下那块地吗?我不认识路!”她走到赵国栋的身边,一伸手拉住他一截袖子,却只听吃啦一声,原本洗得发白的袖口忽然开裂,露出好大一个口子…

虽然是五月份,晚上还挺凉快的,穿短袖有点冷。

赵国栋的步子顿了顿,黝黑的眉心皱起来,看着拽住自己一截破袖子的那只莹白纤细的小手。

她打出生就没做过农活,镰刀都不会拿,这样刀刃对着外口,很容易刮伤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