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氛忽然间有些沉默,两个人在亲密的交流之后,彼此都哑巴了…

“要不…我帮你擦?”赵国栋拧了毛巾递给她,有些担忧的问道。

李玉凤的脸一下子就皱了起来,一把夺过赵国栋手里的毛巾,背过了身去。

“嘶…”毛巾才放上去,她就疼得倒吸了一口气,那里都已经肿起来了…她胡乱擦了两下,把毛巾丢在席子上。

男人麻利的捡了起来,在盆里搓了好几遍,又换了一盆干净的水进来,把席子上的脏东西细细的擦去,有些不好意思的扫了李玉凤一眼,问她道:“还疼吗?”

流了好多血,应该是很疼的。

可他自己却舒爽的停不下来,他可真是一个自私的男人。赵国栋忽然觉得愧疚及了,连眉心都拧了起来,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李玉凤点点头,又摇摇头。

走廊里的灯已经亮了起来,外面发出各种嘈杂的声音、有炒菜声、大声的喧哗声、小孩子的追逐声,这让李玉凤意识到她和赵国栋刚才是在白日宣淫。

“不是说好了晚上的吗?”李玉凤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她都忘了刚才她有没有喊…那种时候,所有的感官都被身体的欲望所控制了…

“没事,晚上可以再来的。”赵国栋顺口就接了一句,等他说完之后,才发现对象已经向他送了一记刀眼。

他匆匆忙忙把毛巾往水盆里一丢,抱盆逃窜。

第121章

暑假快要结束的时候, 赵国栋和李玉凤终于抽空回了一趟陈家宅。

地里的水稻都长了两尺高了, 陈招娣宰了一只养了一年多的老母鸡, 留赵国栋在家吃晚饭。

一家人都高高兴兴的,唯独李国基却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从去年秋收开始,他们卫星大队的粮食产量就比隔壁火星大队的产量少了不少,今年夏收又没比上,眼下看着稻田里的秧苗,火星大队的稻子抽穗也比卫星大队抽得好,这样一来,今年卫星大队又评不上公社的先进生产队了。

身为大队长,李国基感到很有压力,明明他们卫星大队人多地多壮劳力也多,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李国基的眉心都拧了起来, 见赵国栋也在场,满脸不解道:“火星大队的壮劳力分明不如我们大队,你师傅徐二狗的工程队里, 得有一大半都是他们大队的人吧?可怎么他们大队人越少, 收成反而越好呢?”

李三虎当了一年的生产队长,也越来越有点脑筋了,给赵国栋满上了一碗老白干,凑过去小声道:“我听说他们火星大队的地早就按人头分到了各家各户去了,给国库上缴的粮食也是每家每户凑的, 多下来的就自家留着, 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李三虎转头看了赵国栋一眼, 心想他这一年多都跟火星大队的人在一起,多少也能听说一些内幕的。

对于火星大队的事情,赵国栋自然是知道的,可毕竟分田到户这样的事情,都是瞒着上头悄悄的干的,谁也不敢乱说,这要是让人知道了,可就不光是批评教育那么简单了。

这是在搞资本主义小农思想啊!是要吃牢饭的。

“那都是一年多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我师傅的工程队初具规模,县城的工程赚得又多,大家伙都想跟着出去赚钱,田里的地就越发没人种了。”既然李三虎都听说了,赵国栋也就不用替他们藏着掖着了,火星大队壮劳力最少这是周边的几个大队都知道的,可这两年的收成却一点不少,这里的猫腻早晚也会被公社知道的。

“后来我师傅的连襟,他们大队的大队长刘大贵,就想出了这个办法来,把田分到了个人的家里,以家庭为单位上缴粮食,这样家里有壮劳力的,想务农就务农,不想务农就可以去城里打工,跟家里人自己协商就行了。”

其实当初这提议,还是赵国栋想出来的,但这毕竟是违反规定的事情,赵国栋就算心里觉得这办法可行,也不可能明明白白的告诉自己岳父,让他们也跟着往歪路上走。

但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办法不但把壮劳力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还大大的提升了社员们的劳动积极性,因为种出来的粮食都可以归自己所有,大家也不会像从前吃大锅饭一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上工,人人都恨不得吃住在田里,等着田里的稻子抽穗,看它结出饱满的果实来。

“爸,要不然…咱生产队也这么搞?”李三虎眉心一拧,抬起头看着李国基道。

说实话,自从赵国栋去了省城打工之后,队里有不少年轻人想跟着他一起去,那些平常连广安县城都没去过的大老粗们,也有一个城市梦,但生产队每日的劳作让他们根本脱不开身,除非像赵国栋这样,放弃生产队的工分,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呢?

李玉凤正在灶膛里烧火,听见他们商量起了这些,眼眸中的火光也越发浓重了几分。

陈招娣的毛豆米炒鸡块已经做好,散发着浓油赤酱的鲜美气息,李玉凤从灶膛里钻出来,端着菜上桌,见赵国栋正抬起头往她这边看过来。

“你也坐下一起吃吧。”

赵国栋看着李玉凤额头上溢出的汗珠,眉眼中透出浓浓的欢喜。在打算和李玉凤谈对象的时候,赵国栋就做好了要疼她、担待她一辈子的思想准备,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的小媳妇很快就适应了妻子这个角色,甚至把他照顾的非常好。

李玉凤把菜端上,擦了擦手在赵国栋的身边坐下,开口道:“你们讨论什么大事呢?接着聊啊?”

“哪有啥大事…”

李国基的心情还是很郁闷,一开始他不知道为什么火星大队领先自己大队这么多是什么原因,可现在知道了…他还是觉得担忧,李三虎的提议固然不错,可万一将来出了事情,那遭殃的也是他。他这个做老子的,不能为了自己的颜面,就把儿子给毁了。

“我支持分田到户。”坐在一旁一直没有发话的马秀珍忽然开口,转头看着李三虎道:“现在国家都在提倡改革,高考也恢复了,知青也可以陆续回乡了…没准下一步就是要农村改革呢?我想国家总归是为了人民利益着想的,一个好的、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举措,不应该就此被埋没!”

李玉凤一向知道马秀珍的思想是上进的,但她真的没想到,她会在这件事情上这样支持李三虎,这让李玉凤也跟着激动了起来,转头对赵国栋道:“这么好的点子,你怎么不早点跟我爸和哥说呢?你看看…咱大队的先进今年又轮不上了!”

这下反倒让赵国栋不知道怎么回话好了,火星大队的那些人,他们胆子大,眼里只看得见钱,他才敢出这样的主意,像李国基李三虎这样的老实人,赵国栋怎么也不可能跟他们说这些的。

可眼下,这个举措确实在火星村试点成功了,那些农户即便不知道想出这个办法的人到底是谁,但他们还是打心眼里感激他的。

李国基低下头,把碗里的老白干一口气给蒙了,忽然抬起头,扫了一眼桌上的众人,大义凌然道:“我李国基当了几十年的大队长了,也没给咱卫星大队做过什么实事,既然有他们火星大队在前头,咱也就不怕了,明天就召开大队会议,讨论分田到户的事情!”

枪打出头鸟,好赖他们卫星大队,现在也算不着出头鸟了!

李玉凤看着自己老爹这一副视死如归的表情,好不容易忍住了笑。要是她没记错的话,就在同一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生产队长,也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最后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了改革开放的一向国策。

但他们不想做创始人,他们只想安安稳稳的种地,提高产量,让大队里的社员们人人有大白米饭吃,从此告别饥荒。

吃过了晚饭,李玉凤出门送赵国栋回家。

在省城他们还有一个十四平米的小家,可回了陈家宅,两人就不方便住在一起了,好在这样的分居也只有两三天而已。

赵国栋工地上的事情还忙着,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逗留在家,过完这个周末,就又要回省城去了。他明天要去一趟县城,给家里添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再给赵家栋买两身新衣服。

赵家栋已经开始长身体了,以前的衣裳都穿不下了,现在穿的还都是之前李玉凤给他的李玉虎的旧衣裳。

“要不…我明天陪你一起去趟县城?”李玉凤问他,两人在一起住了两个月,早就彼此有了默契,现在忽然要分开,李玉凤心里还怪舍不得的…

“不用了,你在家歇歇,陪陪你妈,一个暑假都没回来了。”

两人走到了晒谷场路口,赵国栋停下了脚步,转头对李玉凤道:“县城也没有什么你瞧得上的东西,不然我就带你去了。”

李玉凤想想也是,她现在算是什么也不缺了,那十四平米的房间,已经堆满了他们两人的私有财产。她目送赵国栋经过晒谷场,走过堤岸,往生产队的犄角旮旯老赵家去。

陈招娣还在厨房洗碗,李玉凤从水井里打了干净的水进去,倒入土灶旁边的水缸里,帮着陈招娣做家务。

这些事情她以前从来不做,但现在做起来,却也不觉得有那么困难。

陈招娣忽然就停下了动作,看着从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闺女把她洗过的碗一个个擦干净,她的脸上露出笑来。

“闺女…听说你和国栋住到一起去了?”他们领了结婚证,住到一起也是迟早的事情,但作为母亲,陈招娣还是有几句话想要问问李玉凤。

闺女一回家她就看出来了,虽然李玉凤这身子骨瞧着还是一如既往的娇小,但原本白皙的脸颊却越发变的红润了几分,即使包裹着连衣裙,还能瞧得出她那凹凸有致的身材。

但是…她那一双漂亮的杏眼下面,居然起了黑眼圈。

看这个样子…两人肯定已经吃上禁果了。

陈招娣心里还有些担忧呢,李玉凤瘦小,可赵国栋的身量却不是盖的,胸口两团肌肉,比正经瘦一些的姑娘还有料,这要是敞开怀了折腾,她这好好的闺女,可不得被他给折腾坏了?

“那他…没在那方面让你受罪吧?”陈招娣忍不住开口问了一句,毕竟这事关李玉凤一身的幸福。

“妈…”李玉凤听了一惊,险些把手里的碗给砸了,偷偷的扫了陈招娣一眼,脸颊不动声色的红到了耳根,小声道:“我们很有节制的好不好?”

“有节制?”陈招娣冷笑了一声,叹息道:“要真有节制,你这一双熊猫眼从哪儿来的?”

第122章

赵国栋一早就骑车带着赵家栋起去了县城。

据赵家栋汇报, 他这几月不在家,赵老爹连肉沫子都没给他尝过。他现在到底是长身体的时候,开始抽条, 正是饭量最大的时候,哪里就熬得住呢!

幸好有赵阿婆心疼他,每天给他吃个新鲜鸡蛋。赵国栋不在家,家里的鸡蛋也没人挑去公社卖了,正好可以让家里人打打牙祭。

“哥, 我想吃阿婆烧的红烧肉了, 要那种有肥有瘦的, 咬上一口, 嘴角流油!”赵家栋坐在赵国栋的老爷车上, 想象着今晚的一顿红烧肉, 口水不停的流下来。

赵国栋骑得悠闲, 听了他的话, 笑着道:“你嫂子学校食堂的红烧肉, 那才叫好吃呢, 四毛钱一盘,咱两一顿可以吃一盘, 等你将来考上大学, 大学食堂要什么吃的没有!”

赵家栋对大学也充满了向往,尤其是上一届县中的考试成绩很好, 录取率很高, 让很多家长开始对念书这件事情改观, 也想着自己孩子可以上大学,吃供应粮。

“我要是也能跟嫂子一样考上大学就好了。”赵家栋想到这里,还觉得心里美滋滋的,又挺起胸膛道:“我想和玉虎哥一样考军校!”

“你这身子骨?考军校?”赵国栋侧头扫了一眼坐在自己车后座的赵家栋,没好意思继续说。他妈生赵家栋的时候身体就不好,生下他之后奶水又不足,赵家栋从小就跟瘦猴一样。

这句话显然戳到了赵家栋的痛处,顿时就拧起了眉心,郁闷道:“为啥咱一个妈生的,哥你就壮得跟一头牛一样,我就这么瘦…”

赵国栋踩着自行车的腿顿了顿,眉梢似乎几不可见的皱了皱,只缓缓道:“妈生你的时候年纪大了,要不然也不能这么早就去了。”

提起自己的母亲来,赵家栋其实已经没有多少记忆了,但这并不能阻止他对她的想念,他小声问道:“哥,妈是怎么样的人,我小时候她是不是特别疼我?”

“那还用说,妈特别疼我们兄弟俩,有好吃的总是留给咱俩吃,她从来舍不得吃。”赵国栋开始回忆起他的母亲孙秀芳,那个善良又慈爱的母亲。

兄弟两人在路上又闲聊了一会儿,很快就到了县城。

赵国栋直接把赵家栋领到了大戏院胡同的黑市上去,他有小半年没过来,这里的黑市规模越来越大了。

赵家栋却是第一次过来,看着胡同里望不到边的小摊贩,嘴巴都何不拢了。

他虽然在县城上学,手上没钱,连供销社都很少去。

胡同里传来悠扬的歌声,赵国栋细细的听着,才发现这居然就是李玉凤平常在厨房做饭时候常哼的歌。他转身拍了拍赵家栋的肩膀,对他道:“你想买啥就买啥,今天哥都听你的。”

赵家栋的眼珠子都亮了起来,嘴里却道:“那哪行呢!咱爹说了,你挣的钱,要留着给咱家盖新房子用,不然总不能让你和咱嫂子光领证不圆房吧?”

“听谁胡说呢!”赵国栋一巴掌拍在赵家栋的脑门上,麦色的脸颊顿时就红了起来,可他总不能告诉他这老实弟弟,他和李玉凤已经…那个啥了…

“你特么以后少跟着咱爹胡说八道!”赵国栋狠狠的教训赵家栋道。

“我可没胡说八道,咱爹就是这样说的!”赵家栋表示不服。

赵国栋也不再说他什么,领着他在一排排的小摊贩前买东西。

白色汗衫背心、白色的确良面料、蓝色白条纹运动套装,回力军鞋,这些都是赵家栋上学必备的。

买好了这些,剩下的就是一些吃的,赵国栋一口气买了两斤白糖、十斤富强粉、五斤肋条肉。又给阿婆买了钙片、给赵满仓买了两瓶酒、一条烟。

他们拎着东西在小摊子跟前穿行,很快就来到一个卖唱片的摊子跟前。小型的唱片机里面正播着优美的旋律,赵国栋停下了脚步,问那个老板道:“老板,这歌什么名字?这么好听…”

“小伙子识货啊,这歌是邓丽君唱的,叫什么《月亮代表我的心》,要不要来一张?我算你便宜点。”老板一脸热情的招待着赵国栋。

原来这老板以前是在省城做唱片生意的,后来因为家里老人在广安,所以就回来了,可谁知道这广安县的老百姓不爱听唱片,他原先偷偷从那边弄进来的这些唱片,就变成压箱底的了。

像邓丽君的这种唱片,要是在省城的大学门口,用不着一晚上就能被抢得精光的,可他现在在这黑市上摆了几天,不但没人要,连问的人都很少,今天好不容易有个人问的,他能不激动吗?

“这个邓丽君是不是唱过很多歌?”赵国栋现在总算知道李玉凤平常哼哼的是什么歌了,这大概是她在学校里听来的,也难为她听得少,哼得却都在调子上。

“那是当然,我这里好几张唱片都是她的歌,年轻人…你感兴趣?”老板今天总算要开张了,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本来他都觉得,这东西在广安县里,算是卖不出去了。

“她的歌很好听,每样给我来一张吧。”省城也有卖这种唱片的地方,但都是一有就被人抢光了,哪里能轮到他们的份。

“您这识货了!”老板兴奋的眼睛都冒光了,笑着道:“我就算你个成本价,一块五一张,你知道我背回来不容易,我哪知道咱县里人如今还不兴听这个。”

赵国栋点点头,从钱包里数了钱给老板,从他手里接过了包好的唱片,笑着道:“老板,您放心,这邓丽君的歌好听,早晚咱广安人也会喜欢的!”

赵家栋就看着他哥以昂贵的价格买下了几张对于他来说,完全属于浪费物资的唱片,往他的怀里一塞。他呆呆的抱在了手中,又听赵国栋道:“好好拿着,别弄坏了,这是给你嫂子的。”

“…”赵家栋只好乖乖的点头,忽然想起了什么来,开口问道:“哥,咱家又没那个唱片机,你就算买了这个,也没法播出来啊?”

“你嫂子宿舍邻居家有。”赵国栋想也没想道。

广安的黑市,经过这一年多的发展,已经能算上应有尽有了,现在连公安局的治安队也都懒得来了。

黑市让老百姓从拮据的票据中解脱了出来,可以自由买卖,社会的发展阻挡不了这种进步。

赵家栋抱着给他嫂子的唱片,到邻近的一个书摊上去看看。赵国栋还想多逛逛,推着老爷车,一边走一边看,忽然有人叫住了他。

“小赵,咋那么久没来?”喊他的人正是上次给李玉凤打金戒指的老金,他看见赵国栋,脸上堆起笑来,露出一层层的褶子:“上回你那金戒指,送出去了没有?”

赵国栋脸上露出了笑意,腼腆的点点头,停下了看他摊子上卖的东西。主要还是一些铜铁打造的锅和勺,老金的那些看家本事还不敢露出来。

“金叔,现在风声没那么紧了,你可以卖些别的。”赵国栋对他道,省城的国营银楼里面,也是有很多珠宝首饰的,只是老百姓买不起而已,所以一些原先的老金店,就偷偷的开张了起来。像老金这样有手艺的,要是可以重操旧业,生意一定不会太差的。

老金听了这话,却没像往常一样拧起了眉心,而是偷偷的把他身上穿着的一件坎肩褂子一掀,露出里面挂着的五花八门的首饰来。

有金戒指、银戒指、还有金耳环,笑着对赵国栋道:“要不要,再给你媳妇儿来一副金耳环?”

“不用了,她没耳洞。”赵国栋笑了笑,见老金也开窍了,也就不说什么了,他正要回去书摊找赵家栋,却又被那个老金给拉住了道:“前一阵子,我听我婆娘说,有人去你们老房子那边找过你爹。”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神神叨叨的表情,继续道:“听说那人还拿着你小时候的照片,你说奇不奇怪?”

赵国栋脸色微沉,眉心顿时就拧了起来,掏出了一直随身带着的黑色皮夹子,从他和李玉凤的照片后面,摸出一张小小的黑白照片来,递给老金道:“金叔,是这张照片吗?”

“就是这张!”老金点头道:“我婆娘那时候喜欢去你家串门,看见过你这张照片,你妈说,这是你满月时候照的…也不知道那些人找你家做什么,我婆娘心里害怕,就说…不知道你家现在搬哪儿去了,反正我们也是真的不知道。”

“金婶说的对,大概又是以前那些抄家的人。”赵国栋有些机械的开口,把他那张旧的黑白照片放回钱包,脸上的神色却是从未有过的冷厉。

第123章

晌午,李玉凤陪着马秀珍一起在晒谷场那边给生产队的孩子上课。

自从李家一口气出了三个大学生, 整个卫星大队都疯了,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大学, 就连陈阿呆的爹妈都把他送到了马秀珍的暑期补习班来。

孩子们上午在这里上两小时课, 下午就回家干农活, 一时学习改变命运的想法, 在农村人的心目中生根发芽。

“阿呆学的怎么样啊?”李玉凤看着孩子们背着绿军书包蹦蹦跳跳的从晒谷场离开,转头问马秀珍。

“阿呆有听力, 就是语言能力比较差, 虽然学得不怎样, 但是很乖。”想让一个智力低下的孩子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学习生活, 本来就是很困难的,但是…这样至少可以让他看起来和正常的小孩差不多。

后世的医学虽然发达,但是在治疗这些先天或者后天的智障儿童方面,成就依然非常有限。人类不断的征服自然、却依旧无法克服本身的病痛、衰老和死亡。

姑嫂两人从晒谷场回去, 陈招娣已经做好了中饭。

小宝儿一岁两个月了, 已经会摇摇晃晃的走路,在院子里赶着鸡跑来跑去,看见李玉凤她们回来, 高兴的手舞足蹈,一个劲的喊着:“嘟妈…婶凉…”

她刚刚能分得清谁是姑妈, 谁是婶娘, 然而话却还说不明白, 李玉凤耐着性子教了她一整天, 最后还是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