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家的是早就盼着分家了。两口子勤劳,儿子闺女都大了。大闺女现在都能赚整工分了。可以给家里创收了。没啥负担。老二家的负担重,不想分,但是想到老四家的要是进门了,不交工资,还要花那么多钱,心里也不乐意。觉得还不如分开过。

至于老四林国华,则是知道王小英是不可能交工资的。老王家的几个闺女都和他丈母娘田主任性子差不多,平时看着挺好,但是实际挺强硬的。像交工资这种事儿,她们是绝对不可能接受的。

但是自家又是这么个规矩,唯一能够解决的这问题的方式,就是分开过了。

一时间老林家人心思分。

林晚晚上放学回来,听到林秋生和林冬生哥俩抱怨家里的好吃的即将被拿走了。然后又说起奶奶可能还要给四婶儿买自行车的事儿。

哥俩商量着,是不是要反抗一下。

“不用不用,反正等我拿奖金了,我就自己去买肉包子吃。家里不给吃就不给吃吧。”林晚淡定的摆手道。

林秋生和林冬生:“……”

回到房间里,林晚就跑床上被子里窝着,将脚伸到他爸的肚皮上暖暖,“爸,你说奶真的会给四叔买自行车吗?”

“不知道。不过买不买都成。”林国安将他脚推开,“要是买了就好了,以后你上学就让你四婶带学校去,老子就清闲了。以后去县城还能用自行车,反正我用的早。要是不买,那钱就给家里省着呗。”

“爸,你想的真美。”林晚笑哈哈道。要是以后能坐自行车上学,就好啦。比爬山好。

旁边刘胜男阴恻恻的声音传来,“你也挺美的,回来就窝着。起来看书!”

林晚回头一看,她妈脑袋上面绑着个围巾,和坐月子一样的。手里还在抄写啥子题目。在为了队里期中考作准备。

“妈,你要不要歇歇?”林晚担心自己妈压力过大。

听到这话,刘胜男严肃的脸立马换成一脸委屈,扁着嘴要哭,“我倒是想歇歇,那个胡老狼在学校放狠话了,说我的班上一定成绩最差。让大伙都看看我到底有几斤几两。”

林国安道,“好了好了,不着急。这不是有你男人嘛?”

刘胜男顿时感动,“他爸,你太好了!”她男人现在能挣钱 ,她觉得自己其实不工作也可以了。

“你知道就好。”林国安严肃道,“你放心,我明天去县城就给你买资料回来。你好好看,好好学。一定比那个胡有梅教的好!”

刘胜男:“……”

“呵呵,”林晚尴尬的笑了笑,然后爬一边去,拿起自己的课本默默的看书。

很快,床上就传来了林国安的尖叫声。

☆、第46章 第 46 章

冬至这天, 老林家这边就去老王家那边上门了。定好之后, 过一个多星期正好元旦,然后给两人办喜事。

这次林奶奶已经决定了,要给老四媳妇买一辆自行车。

林奶奶倒是不觉得吃亏了,毕竟这自行车说是给老四媳妇用的,但是那也是归老林家的。以后放在老林家, 都是一家人,谁还不能用?

只不过老四媳妇上班方便一些。

林奶奶觉得自己处事还算公道。她必须为老四家想啊。老大老二老三家的孩子都生了, 而且都这么大了, 过几年都是能挣工分回来的人了。不像老四啊,现在婚还没结, 娃还没生。以后生娃之后还要养大,她都担心自己到时候不在了。

论起来,老四真是吃亏了的。

所以结婚的时候,就多给老四添一些。

但是其他人都没这么想。只知道老四结婚花了这么多钱,以后还要养娃。

他们自己的娃以后大了, 嫁人的嫁人, 结婚的结婚, 这开支不小啊。老四多花一分, 自己的娃就少花一分。

而且老四没结婚, 他虽然有生产队给的工资,但是只有他一个劳动力。这些年其他三房都是两口子一起干活的。

所以论起来, 都觉得自己吃亏了。

最后算下来, 反正这日子是没法过了。

于是林爷爷和林奶奶带着林国华出去上门的时候, 林国栋两口子和林国强两口子就把林国安给找来了。准备兄弟三个商量一下,这以后该咋办。

林国安翘着二郎腿道,“该咋办就咋办呗。家是爹妈当的,不听他们的听谁的?反正我就一个娃,不都一样过日子?我们晚生自己出息,以后娶媳妇估摸着也不会花钱的,没准能找个条件好的媳妇,人家愿意养我们家晚生呢。”

林国栋和林国强:“……”

看林国安这个没心没肺的样子,老二林国强气不打一处来。他咬着牙看着林国栋,“大哥,这日子没法过了。看老四那样子,他媳妇进门之后估摸着也不会交工资的。”

林国安道,“肯定的!还得吃咱家的,喝咱家的。”

林国强:“……大哥,你看咋样?”

林国栋犹豫道,“我能咋样啊。爸妈……他们那脾气,你们也知道。”

张秋燕道,“大哥,要我看,这家还是好好的理一理,看看这日子以后咋过。不能这么糊里糊涂的了。”

“没错。”李春菊点头。

林国安喝着白开水,吃着花生,听着他们商量。然后慢悠悠道,“咋了,你们还想分家?”

林国栋两口子和林国强两口子脸上露出尴尬的神色。

看他们这样儿,林国安就知道了,然后道,“要分家你们去提,反正我不提。”

林国强道,“那谁提?”

张秋燕道,“大哥呗,爹妈最疼大哥了。”

林国栋和李春菊都一脸的沉默,反正是不准备做这个出头鸟的。谁要是惹爹妈生气了。到时候爹妈分东西也会偏别人了。

林国安吃了一粒花生米,“我看还是让老四提。”

林国强犹豫道,“老四咋可能提呢,分了家,对他没好处的。”

林国安白他一眼,“啥没好处啊,要是不分家,让他媳妇交工资,看他交不交。”

其他人对视一眼,然后看向林国安。觉得老三这建议挺合适的。

镇上老王家院子里,老四林国华正和王小英两人说着话,冷不丁打了个冷颤。

王小英脸红道,“让你多穿衣服,咋不多穿呢。”

“咳咳,没事儿,我身体好。”林国华也好意思的看着她。爹妈还在家里聊结婚的事儿,可他现在还有难事不好和王小英开口。

“小英,你觉得婚后咋过日子啊?”

林国华试探道。

王小英道,“结婚前咋过,结婚后咋过呗。”

“那你觉得我们家咋样?”

“挺好的,看着很和睦。”

“那,你觉得这管家谁管比较好……”林国华的脑袋低下来了。

王小英不好意思道,“反正我们家是我妈管家。”

林国华惊喜的抬头,小英这是愿意让长辈当家?“你的意思是……”

“我觉得女同志比较适合管家,以后还是……还是我管吧。”王小英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林国华:“……”

老王家和老林家的见面,双反都很满意。

其实结婚之前,王家这边倒是对林家没啥要求。就是图人家人好。现在林家愿意给他们家闺女买自行车,这当然是更好了。而且今天拿来这么多东西,也算是对他们闺女的重视。闺女去了林家,错不了。

王小玲是家里的大姐,很护犊子。所以对自己妹妹的婚后生活有些担心,“我妹子是个特别单纯的姑娘。要是去了你们家,让她那些嫂子多担待担待。”

“我儿媳妇都很好相处的。你们就放心吧。”林奶奶乐呵道。

老太太身后,林国华一脸的心事重重。

回家的时候,正碰着林国安来公社小学接娃,双方半路上就打了个照面。

林国安担心的看着林国华,然后对着他招手,“老四,有些话我要和你说。”

林奶奶道,“有啥我和你爸都不能听的。”

林国安道,“结婚那些事儿,你们要听?”

林奶奶和林爷爷以为他说的是洞房里那些男人的事儿,都抿着嘴继续往前走。

看两老走了,林国安道,“老四,你完了。今天家里的时候,大哥二哥拉着我商量咋对付你们。”

林国华一脸吃惊。“三哥,你这话啥意思?”

“啥意思你还不懂啊,你这次结婚花了多少钱?他们琢磨着咋要你媳妇的工资呢。”

这话说到了林国华的痛脚上面了,这事儿是他目前最担心的事儿。他都不敢和媳妇开口的。要是开口了,这婚事估摸着要黄。

他那未来丈母娘真的不简单,还有大姨子也特别强势。想想就可怕。

“你自己好好琢磨吧,我去接你大侄子了。”

林国华紧张道,“三哥,你咋想的?”

林国安嘿嘿的笑了笑,“我当然是盼着你媳妇早点儿进门,你们两口子没生娃,都拿工资。家里日子肯定要过好了,我等着过好日子。老四,看在我这么帮你的份上,以后有好处别忘了你三哥啊。”

说完挥挥手就往公社小学去了。

林国华紧张的后背全是汗水。这会儿要是有选择,他真是不想回家去面对家里人。但是回头丈母娘那边更不敢去。

林国安到了小学的时候,林晚正从学校里面出来。今天下午是活动课,放学早。林晚想早点回家里学习。

看到他爸了,林晚高兴的跑过去。

“爸,我中午吃了猪蹄了。本来给你留了一块,结果没忍住给吃完了。”

林国安揉他的脑袋,“小没良心的,吃完了还和我说,故意的!”

林晚道,“我是感谢你。最近伙食越来越好了。厨房的陈奶奶说明天给我做鸡腿。”

他现在觉得可幸福了,每天中午都有肉吃。最近他都觉得自己长肉了。不像以前那样光吃不长肉。现在油水多了,脸上都长出婴儿肥了。而且还白了一些。

林晚觉得自己要长成圆滚滚的白面小生了。

林国安脸上一脸的骄傲,“那可不,也不看你是谁的儿子。你爹有本事吧。”

“本事可大了!爸,我这次一定好好考试,给你考个全县第一回来长脸!””说了全地区第一名的,别吃了鸡腿就不认账了。”

林晚:“……”不想吃鸡腿了!

林国安捏了捏自己儿子的手,又骄傲道,“儿子,等咱们分家了,咱天天吃鸡腿。”

林晚听到这话,就道,“爸,爷奶同意了不?”

“快了快了。”

“太好了!”林晚高兴道,“爸,那咱是不是要找地方住了呀?”

“找地方干嘛,咱又不是没地方住。难不成还能把咱们赶出去?”

“……可是,这分家了,咱不是就可以搬出来了吗。”

“搬出来了,以后谁送你来上学啊。你奶已经决定给你四婶买自行车了。儿子,以后你可以坐车上学了。这便宜不占白不占。”

“……”

父子两人回到家里的时候,家里一片的安静。

两人还没进门口呢,就看到刘胜男同志正抱着书看。看到两人回来了,她嘘了一声,让他们别说话。然后指了指屋里。

原来林爷爷和林奶奶一回来,就召集全家开会。刘胜男以当家的没在家,不能做主为由,暂时没加入会议。

林国安干带着刘胜男就进了门。林爷爷看到他来了,就道,“老三回来啦,坐下来听听。”

“哦,”林国安坐在一边。

林晚则将小桌子放在门口,边写作业,边听里面的动静。

屋里果然是在谈分家的事儿。

这次分家是林爷爷和林奶奶提出来的。

四个儿子都成家了,以后各有各的家庭,他们也不操心了。所以干脆趁着在的时候分家算了。

对于老四林国华这次结婚花了许多钱的事儿,林奶奶也给他们算了一笔账。林国华这些年的收入全部上交,平时也没花啥钱,都是她存着的。这些年大房二房三房养孩子,肯定也是用过了的。孩子吃喝穿,是不是都要花钱?现在分了家,老四以后的娃都要他自己花钱养了。所以算起来,老四也没占便宜。

这一番话,说的大房和二房都无话可说。别看老太太没读书,但是人家确实精着呢。

而且现在也上门了,自行车也要买了。再多说也没意思。现在爹妈愿意分家,正合心意。所以大家都愿意和和睦睦的分了。

林晚在门口听到林爷爷和林奶奶这些话,惊呆了。这老两口算是最不乐意分家的人了。现在竟然主动提出分家了。

邪门儿了!

林晚当然不知道,林爷爷和林奶奶这也是被逼无奈。从镇上回来的时候,林国华直接腿软了,大冬天里出了一头的汗。可把林家两老吓坏了。问他是咋回事了。

林国华磕磕巴巴的就提出想分家的事儿。把自己的难处和两老说了。

林奶奶当时还给他算了一笔账,说以后生了娃可以一起养之类的。结果林国华坚定的表示,自己的娃自己养,要是养不起,就学三哥去结扎。坚决不要家里帮养孩子。只求分家。要不然这婚事要成不了了。

林奶奶当时就觉得没办法了。准备给小儿子争取好处来着,人家就是不要。她能咋样?

林爷爷就想起之前三儿子和他提的建议,要分家还是和平的分,别等闹起来了。

现在看四儿子这个要死要活的样子,这个家,估摸着也只能分了。

所以两老回来,就和家里人商量。看其他人的意见。林爷爷其实还带着点儿盼头,希望大儿子和二儿子不想分家,到时候一家人一起商量着解决办法。

结果这才提一嘴呢,两个儿子竟然都同意了!

林爷爷觉得自己这做爹他失败了。

这会儿谈分家的事情,都是林奶奶在说,他一句也没吭。

林奶奶说完之后,林爷爷问道,“现在老四这一笔账,算是算清楚了,所以你们是确定要分了,是不是?”

几人互相看来看去,最后还是林国栋硬着脖子应了。“是的。”

☆、第47章 第 47 章

决定了分家, 林爷爷就去将家里的账本拿出来。

林奶奶不识字, 所以平时记账的事儿都是林爷爷和林国华记的。账本上记录了这些年来的花销和收入。

反正最后加加减减的,不包括买自行车和老四结婚的钱,还剩下六百多。加上老四结婚和买自行车的钱,家里这些年总共的存款都要有一千块了。

这些钱对于一个大家庭来说虽然不算多。但是能有这么一笔存款已经相当的不容易了。

毕竟虽然队里说是给工钱,女同志两毛钱一天, 男同志三毛钱一天。但是实际上能不能发到手里都不一定。

收成不好的时候,为了抵公粮, 这笔钱就会被队里给扣掉交给公社那边去抵债或者是家里工分不够, 也会用这个钱来抵,要不然就分不到足够的粮食了。

就光这些钱, 都是林奶奶一分一厘的压着家里人不让花,硬生生的给攒下来的。

因为都是一起过日子的,这里面谁赚多少,谁花多少,还真不算。所以最后林爷爷和林奶奶决定平分这笔钱。两老一人留一百养老。其他四百块钱, 一家一百。剩下的零头, 就给老大家的了。毕竟以后他们要跟着老大家一起过日子。

刘胜男一听要多一百块钱的进账了, 高兴的在桌子底下抓林国安的大腿。

林国安疼的脸上的肌肉抽抽的动。

林奶奶道, “老三, 你不满意?”

林国安笑哈哈道,“满意满意, 我听爹妈的, 你们咋分, 我就咋拿。”

张秋燕道,“我觉得不满意。”

林国强没说话。

老三和老四当然是没意见的,他们一个还没生娃,一个是只生了一个娃。而大哥大嫂肯定也没意见。以后爹妈跟着他们一起过日子,那钱还不是补贴给他们的?而且爹妈还年轻,还能挣钱呢。

唯独他自己,生了三个娃,当初也是觉得给老林家开枝散叶,现在一分家,是开枝散叶了,可到头来还是得自己养。

三个娃,两个在念书。一个闺女也才十三岁。拿工分也只能拿一半。

林奶奶道,“老二家的,有啥不不满意的。都是一样多,你是嫌少了,那你觉得该把谁的给你?老四就算要结婚了,那也是新婚,不过日子了?老三……老三也养一个娃呢,总不能不给吧。还是你要老大家的?”

张秋燕心里憋屈的不要不要的。当初生娃的时候都高兴。现在生完了自己养。

分钱也是分一样的。啥好处都没有。

林国安悠哉的敲着桌面。“反正我就晚生一个娃,我也没占大家的便宜。”

林爷爷严肃道,“老二家的,你们也别觉得吃亏了。等以后夏生要是结婚了,我和你妈住的这屋留给夏生。你们家两个娃,都有结婚住的地儿。这该成了吧。我连老大家的都没留呢。”

老爷子想的挺周到,男娃结婚要房子。夏生现在才五岁,要结婚也要等十几年了,到时候他们老两口也不在了,正好这屋子可以给夏生。

林晚在外面听着,心道这要是二叔二婶答应了,估摸着以后得后悔。毕竟十几年之后,国家大变样,这土培的一间屋还真不算啥。哦不对,是不知道还能不能住人呢。

不过张秋燕和林国强是不知道未来的发展的。农村不差地基,但是差房子。能有一间屋住也不错了。现在他们都是带着孩子住自己屋里呢。平时一点也不方便。

这下子两口子倒是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