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宇看他这个学习劲儿,也和他杠上了。似乎在比谁更用工。

这可苦了一班的学生们了。特别是那些成绩还算不错的。遇着这两个全县第一和第二也就罢了。关键是人家天天在眼皮子底下这么努力。让人心里怪想不开的。

要是人家和他们吗一样玩,一样学,然后考个全县第一和第二,他们还能找借口说是脑子不如别人。

可问题是人家比他们努力啊。这就不能怪爹妈没给好脑子了。怪自己不努力。

这样纠结了一番之后,好些人也跟着被带动起来了。就算赶不上这两个大学霸的聪明,也要赶上人家的勤奋。要不然不好和自家爹妈交代啊。

好学的学生们都认真学习了。班上的学渣们也没强烈的对比出来了,被老师抓了几次。整个一班的学习风气一下子就浓厚起来了。

班主任薛老师就和李老师讨论,说林晚在他们班上,真是捡了宝贝了。这娃在班上,班上的风气都不一样,特别神奇。

李老师现在是初一一班的数学。也觉得很高兴。

“他们家的家风也挺好。林晚同学的母亲都三十岁了,还在继续学习呢,这不,暑假的时候还特意的找我补课。特别认真。”

薛老师一听就道,“所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对了,我这边总结了一些初中的语文学习资料,正好想给林晚同学带回去看,可以让他母亲跟着一起看。有家长陪着,孩子就更有学习的劲头了。”

李老师笑道,“这样好,我顺便帮她找别的老师也弄些学习的资料看看。”

于是下午放学的时候,林晚就高高兴兴的抱着一些学习资料递给来接他的刘胜男。

刘胜男接过来道,“你这小子越来越懒了,自己的东西还要我拿。我可是女同志,你是男同志!”

林晚抓着自己的书包带子,“这明明是你的,我们薛老师听说李老师说你喜欢学习,就给你找出来的。这都是人家手写的呢,特别珍贵。妈你要认真看。”

刘胜男:“……”李老师哪只眼睛看出来她喜欢学习的?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这个爱好。

“那咱们一起学。”刘胜男噘嘴道。这都是儿子给她招来的。

林晚道,“没问题啊,反正我学的快。”

刘胜男:“……”

回去的路上,林晚又道,“妈,你啥时候学骑自行车啊,坐车多舒服啊,咱家又不是没车。”

刘胜男心虚道,“小孩子走路多,容易长个子。而且你吃太好了,还是要适当的动动。”

“我现在每个星期都要帮着班上打扫卫生呢。运动够多了。”

“反正这事儿以后再说。”刘胜男坚定道。

她不想学吗?她想走路吗?关键是她学不会啊!

别人都说脑子脑子聪明四体不勤。怎么到了她这里就不灵了呢。

半夜林国安下班回来了,刘胜男还在唉声叹气,说是不会骑车。

林国安边打哈欠边道,“这种天生的事情是勉强不来的。”

刘胜男气的想捏他耳朵,又担心吵醒了外间的孩子。于是郁闷道,“你明天白天教我学自行车!”

这种事儿林国安真不想接。他都教几次了,早看出来了,他媳妇这辈子都学不会的。除非她想摔成马大哈。

“明天不行,我得回老家一趟。”

“回去干啥?”

“看看爹妈呗。这么久没见,怪想他们的。”

老家这边,林奶奶半夜就打了个喷嚏,然后起床摸黑给自己找了个薄被子把自己和老伴给盖着。

这九月份了是开始转凉了。

然而刚躺下就睡不着了,将旁边的老伴给喊醒了,“老头子,你说老四这事儿,咱们该咋办?”

“反正我不同意。”林爷爷嘀咕一声,翻身继续睡觉。

林奶奶道,“可他丈母娘和小英都是挺坚决的。人家好歹是公社的干部呢。见识比咱多。”

“啥见识啊,反正我不同意。好好的正式工作不做,非得去公社当临时工。那个邮递员是好做的事情,那么辛苦。”

林奶奶就叹气,“那咱得和老四说说。要不让老三和老四说,老三好歹现在去了县里了,人家都觉得他有见识了。老四肯定也听他的。”

林爷爷想了想,“行,看啥时候让老三回来一趟。”

☆、第91章 第 91 章

林爷爷和林奶奶都觉得三儿子不经念叨。晚上才念叨了呢, 第二天中午就回来了,而且正好赶上了饭点。

“这咋又回来了?”

“惦记你们了呗, 这不刚好买了半斤肉。”林国安将半斤肉放桌上。

孩子们顿时眼睛瞄着那肉,挪都不挪一下。

林奶奶立马将肉拿厨房去,让李春菊腌制一下。等过阵子忙完了再吃。

孩子们都垮着脸。

林爷爷就让林国安在老大家里吃饭。

李春菊现在对林国安的感官是越来越好了, 感觉老三这真是变了, 变大方了,而且还特别为家里人着想, 所以很是客气。

趁着林奶奶和李春菊在厨房做饭的时候, 林爷爷就把林国安叫身边来,将林国华的事情和他说了一遍。

“老四正在老队长家里统计工分,马上也要回来了。你待会好好和他说说。这事儿我是不同意的。”

林国安拍着心口道, “小意思, 包在我身上。”

林爷爷看他这嘚瑟样子, 就瞄他一眼,“我这也是看你在县城有些见识, 你可要给我把这事儿办好。”

“行!”林国安立马爽快的点头了。

厨房里,张秋燕也在准备做家里的饭菜。家里现在还是只有一口锅。索性老四两口子在家里吃饭少, 有时候是将粮食放老大家里,跟着老大家一起吃的。所以用不到几次铁锅, 所以两家人共用一口锅也不耽误事儿。

张秋燕看到林国安还拎着肉回来了,就和李春菊道, “老三是真的变了。以前那里能吃他一口肉啊。”

李春菊道, “去了县城当然就不一样了。”

张秋燕听到这事儿就叹气。谁能知道老三竟然还是家里过的最好的呢。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生了个好儿子。

“大嫂, 晓春去学手艺咋样了?”

“还成,这才学没多久呢,哪有那么快啊。”

“她现在这样总是缺一天工,你压力大不大。现在我们三个孩子念书,我和国栋都觉得这日子不好过。晓夏这还非得念书,要是她能像晓春这样去学手艺,也比现在强。学手艺,以后说婆家也好说。你说像现在这样念书有啥用?”

李春菊当然知道她这个妯娌的心思了。还不是有两个儿子,闺女就不值钱了。

她自己也更看重儿子,但是闺女也是自己的娃,要是晓春非要念书,她也不会拦着的。

这么大的女娃了,也不知道能在身边待几年呢。以后去了婆家,就是想满足她,也没那个条件了。趁着还在身边对好点儿呗。

“晓夏念书还是很不错的,没准以后出息呢,要不你问问老三,看老三的意见。我们家晓春就是问她三叔出的主意,现在也觉得好。”

张秋燕有些拉不下这个脸,但是也指望林国安能够帮着说说闺女,让闺女收心。“那我回头找机会问问。都十四岁的娃了,还跟着人家孩子念二年级,这小学毕业,都要十七八了,人家都要笑话的。”念书好有啥用,又没晚生那个脑子,念的再好也就是队里第一名。可队里第一名有啥用呢。奖金也就几毛钱。

堂屋里,林国华刚进屋就看到自家三哥了,太阳穴狠狠的跳动了两下。

他总觉得看到三哥就没啥好事。

果然他三哥就对他招手,让他过去坐着聊天。

林爷爷抽着旱烟,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样子看着两儿子。“还那个邮递员的事儿,我和你三哥说,你听听他咋说。”

林国华一听这事儿太阳穴跳的更快了。

“这事儿是我丈母娘给找的,小英也是这个意见。我,我觉得也是随意。哪里做都是一样的。”

他现在也是知道自己的能耐了。公社里面倒是有更好的职位,但是他的学历太低了。小学毕业,去了公社根本上不了台面。人家至少都是个初中毕业的。

所以最后才只能安排这种给人送信的工作。

说实在的,这多少让他有些受打击,所以对于出去工作的事儿,也没那么热衷了。要不是媳妇一直坚定,他早就和爹妈妥协了。

林国安一脸看傻子一样的看他,“ 老四,我以前以为你很聪明的,咋你也是个榆木脑袋呢。”

林爷爷点头,“真是榆木脑袋。”

又听林国安道,“你说你这么好的机会,你竟然还觉得随意。这事儿能随意吗?你一犹豫,这好机会不就给人拿走了吗?”

林爷爷:“……”

林国华:“……”

林国强:“……”

“兔崽子,你说啥呢,让你好好说话,你还胡说八道。”林爷爷反应过来,直接拿着烟杆要抽人。

林国安麻溜的跳开了,“爸,好好说话别动手啊。我这说的实在话,别瞧不起人家临时工。我这个临时工在县城里走哪里,人家都给我面子。咱走出去干啥要说自己是临时工呢,咱就说自己单位不就成了?老四就算是镇上邮局的临时工,那也是邮局的,总比咱这队里的记分员强。”

“风里来雨里去的,这么辛苦,这日子好好过?”

“人家都能过,他咋就不能过了。再说了,这一天能送几封信啊。老四要是自己出息,换个位置是很容易的。你连公社都不去,你咋有机会更进一步呢?所以老四,你要是个有个上进的心,你就赶紧走。”

林爷爷气的脸红脖子粗的,他觉得自己真是老糊涂了,才会找让这兔崽子劝老四。

瞧瞧老四这样子,就知道是动心思了。

林爷爷气道,“去了那边,住哪里?连个住的地方都没,咋就说好了?”

“这也是我要说的,你看人家老王家一个儿子都没,两口子住那么大的屋,我看老四和他媳妇就住老王家挺好的。以后还能帮忙孝顺老人呢。人家爹妈都是有单位的人,亏不了老四。”

这不就成倒插门了吗?

林国强觉得老三又在找抽。

林爷爷差点吐血,觉得儿子这简直不要脸。

“你……你这兔崽子,你自己咋没去住丈母娘家里?!”

林国安摊手,“我倒是想啊,我丈母娘不乐意啊。她要是同意,我早带着媳妇儿子去他们家住着了。”

林爷爷:“……”

林国华沉默了半天没说话。

“老四,你别动这个心思,咱老林家没给人做倒插门的。”

“这咋是倒插门呢,这是互惠互利,人家老王家没儿子,老四去了他们家,孝顺老丈人,那人家还不得一心一意的帮着咱老四?就老四他丈母娘那性格,那地位,那本事,以后老四日子差不了的。要是以后我们晚生能找个厉害的丈母娘,我也乐意让晚生去丈母娘家里住着。”

林爷爷觉得这已经不是不要脸能形容的了。

他咋就生了这么个儿子呢?

“老四,你要是还要面子,你就别动这个心思。”林爷爷黑着脸道。

林国安立马来一句,“面子有啥用,日子才重要。”

林爷爷气的不想说话了,直接追着林国安抽,让他滚蛋。

林国安就麻溜的滚外面了。

正好张秋燕还准备找他问晓夏的事儿呢,就把他叫家里吃饭。林国安觉得这运气不错,立马跟着二嫂去厨房吃饭。

这边刚坐下桌子边上,那边老太太已经开始骂开了。骂三儿子简直太不要脸了。倒插门的事儿都干得出来。

林国栋道,“老三,你又咋惹咱妈生气了?”

林国安边吃饭,边道,“咱妈脾气大,啥时候不生气了?”

张秋燕还惦记着正事儿,就道,“你管那么多干啥,老三这难得回来呢,你让他好好吃顿饭。爹妈那边气一会儿就没事了。”

然后和林国安道,“老三啊,听说晓春去学手艺的事儿,是你出的主意,你是不是也觉得女娃学手艺好啊。”

林国安点头,“是啊,女娃有个手艺,以后不差饭吃。”

他有预感,以后手艺人肯定能挣钱的。

张秋燕就很高兴, “晓夏,你听到没,你三叔都说学手艺好。”

林晓夏顿时红了眼睛,闷不吭声的,“我不爱学手艺。”

林国安纳闷道,“这和晓夏有啥关系,晓夏不是在念书吗?”

张秋燕就笑道,“我是听说晓春学手艺,觉得挺好的。以后嫁人了做衣服好看,别人也高看一眼。所以想着让晓夏也去学,你说一个女娃念书干啥,学手艺多实在。”

林国安觉得他二嫂这是傻了,“晓夏念书不是挺不错吗,胜男都说她特别用功,这以后念高中肯定都没问题的。没准还能念大学呢。你说晓夏要是去城里当了大学生了,这以后有好工作了,找个好婆家,还需要她动手做衣服?那现成的衣服商场里多的是。上海的京市的,随便你挑。”

林晓夏听到林国安描述的这种生活,激动的脸都红了。

张秋燕:“……那你咋让晓春学手艺?”

“晓春自己不乐意读书,我能有啥办法?”林国安道。孩子又不是他的闺女,他还能管那么多?再说了,这不是指望着晓春学手艺,以后没准能给他干活来着吗?

林晓夏道,“我愿意念书,我想念书,还想继续上初中,上高中,想念工农兵大学。”

“有志气啊。”林国安道。

张秋燕黑着脸,“你念出来都多大年纪了,还能嫁人吗?”

“咋不能嫁人了?女娃有本事,那婆家随便挑的。晓夏要是自己有本事,分个好单位,以后要是单位给分房子了,还能找个倒插门呢。”

堂屋里林国华呛到了。

张秋燕被说的无话可说了,看着她闺女那个红光满面的样子,她后悔请老三来吃饭了。

这顿饭亏大了。

☆、第92章 第 92 章

被林国安这么一说, 林晓夏更是坚定了要好好学习的信心。以前是想学点儿知识,不让自己成为一个文盲。现在是想得更多。想和晚生那样去城里生活, 成为城里人。以后不用干农活,可以穿干净的衣服,和那些干部一样坐在办公室里面。

以后找婆家也不是让人挑她, 她还要挑别人呢。不受公婆的气, 自己有本事,就算公婆不喜欢, 她也能养活自己。

所以等林国安放下碗筷继续去大房那边之后, 林晓夏就直接和她妈道,“反正我要念书,你要是不让我念, 我自己想办法挣钱念书。我一定要念书。”

“学手艺有啥不好的?”张秋燕气的眼睛都红了, “你三叔说的是挺美的, 能做成的有多少?城里是那么容易去的?你咋就不能安分的听我们安排呢。我能害你?”

林国栋也道,“闺女, 你听你妈的没错。你三叔说话总是没个正形。你看你爷奶都被他气坏了。”

“反正我要念书。”林晓夏一直道。

为啥不能进城?三叔一家子也进城里了呢,说明农民是可以进城里的。她没晚生那么聪明, 就比晚生更努力,肯定能进城里的。

旁边的林冬生弱弱道, “那啥,我觉得学手艺挺好的。爸妈, 要不我去学吧, 我挺乐意学手艺的。”

张秋燕一愣, 看他一眼,然后起身就拿着扫帚要揍人。林冬生吓得立马跑人。

大房这边,林国安无视爹妈嫌弃的眼神,和李春霞说准备去看看晓春。

李春霞道,“看她干啥啊,那多麻烦啊。”

“好歹是我送去的,我这回来看爹妈了,就顺便去看看她。反正有车方便。”

李春霞听到这话,心里觉得舒坦。觉得这当叔的倒是对侄女挺好。

这就和她妈以前说的那样,远香近臭。老三现在离着家里人远了,就开始稀罕家里人了。

“老三啊,那我就谢谢你了。这会让也没啥好东西,家里有个胡瓜,你拿回去凉拌了吃。”

“这多不好意思啊。那行我也不客气了。”林国安笑眯了眼。

临走的时候,林国安还骑在自行车上对着林国华嚷嚷,“老四,我和你那些可都是正经话,你可要好好想想。”

林家两老本来见他都要走了,不知道啥时候能见着,气都开始消了,听到这话,林爷爷又朝着他追过去了。林国安麻溜的踩着自行车跑了。

“兔崽子,你下次回来给老子等着!”

林奶奶也叉着腰,“真是作孽生了这么个东西了,下次回来都别给饭吃。”

然后又和林国华道,“别听你哥瞎说。”

林国华犹豫的点头,心里却开始动摇了。

谁不想过好日子呢。

现在都分家了,他在家里也没和爹妈一起生活,媳妇现在怀孕了,回来的也少,他一个人在这边有啥好待的?

镇上的生活和家里的生活确实有差距,买一袋盐都要走那么远的路。

而且经过他三哥提醒,他心里也有些心动。他知道自己现在没啥出息,家里人也帮不上啥忙,自己也没本事。如果丈母娘家里能帮衬一下,他以后肯定能比现在过的好。

不止他好,他媳妇和孩子也过的好。

让小英一个镇上的女同志跟着自己住农村的土房子,他心里也觉得难受。

他决定等媳妇王小英回来之后,和她私下里商量一下,看看有没有可能。丈母娘他们乐不乐意让他们去住。要是不乐意,是不是还要想办法借钱在镇上那边盖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