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奶奶就道,“去市里干啥?”

“晚生被市里的高中特招了,我们就搬去市里了。正好和胜男离的近。房子也买了。”

买房这事儿虽然林爷爷和林奶奶都知道,但是他们觉得这应该是过很长时间以后的事儿了,谁知道他们儿子办事这么利索,说买就买了。

张秋燕道,“老三,市里的房子不便宜吧……”

“还成吧,我们把县里的房子卖了,又找人家高中借钱买的。没办法,人家高中一听我们家晚生住房问题,就说能帮忙。就是为了我们晚生能去。不止这样呢,以后还包我们家晚生一天两顿的饭钱呢。”

林晚在边上一脸平静的听他爸胡说八道忽悠人。还别说,真真假假的混在一起,可信度还挺高的。

这一串的消息让林家人都惊的找不着方向了。

感觉又回到了晚生当年念初中的时候的情景,也是人家特招,然后给了一堆好处,还给老三安排了一个临时工的工作呢。

现在上高中又是这样。

晚生这念书真是赚大发了。

林奶奶激动的将孙子抱在怀里揉脑袋,还想亲几口,林晚哆哆嗦嗦的告诉他奶,“奶,你别着急,那啥,我这次升学考试,考了地区第一名呢。这次回来的着急,下次回来让我爸给你买一身新衣服。”

林奶奶顿时高兴的顾不上孙子了,“好好好,我就知道我们晚生这么出息呢。你们快进屋里休息,老大家的,赶紧儿冲红糖水,让晚生喝个够,我出去溜溜食。”

李春霞道,“妈,这大热天的你出去不热啊?”

“挺凉开的。”林奶奶舒心的就走了。

李春霞才转身,林爷爷也叼着烟杆出门了。

林家人:“……”

两人这一出去,没一会儿,村里人就都传遍了。

林家老三,就是晚生他爸又在省城买房了。没错,就是咱们那个省城。

晚生又被人家高中抢着要,白养着晚生,给他饭吃。

乖乖哟,这真是越念越出息,好处越多啊。

他们实在想不通,为啥一个学校为了晚生去念书,还会帮着养孩子的。

晚生念书好,到底和学校有几毛钱的关系?

☆、第136章 第 136 章

对于上林村的人来说省城和京市也差不了多少了。都是他们没去过的地方。

除了这边的知青还有林国安一家子, 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去过省城的。那地方太大,不是农民去的地儿。

结果现在林家老三竟然去省城买房了。媳妇在省城念大学, 儿子在省城念高中,以后就是省城人啦。

他们又想起林晚上学的时间,满打满算的也就两年时间呢。一下子从小学就去高中了。这跑的也真是够快, 追都追不上。

林家热热闹闹的, 很多人过来凑热闹,顺便问林国安, 省城的房子是咋样的。

林国安就道, “带小院的青砖瓦房。就是旧了点儿,好多年了。”

还带小院儿?

林奶奶也一脸吃惊,她以为还是那个转不开身的筒子楼呢。那样的房子她看不上, 嫌憋得慌。

没想到儿子竟然跑省城买带小院的房子了, 那就宽敞了。

林家村的人对这个没啥概念, 很多人认为城里人都是住的这样的房子。只不过都羡慕林国安他们已经在那边安家落户了。

“你们家老三真是有福气的,光儿子和媳妇念书的钱, 就够他吃喝了。这福气可真大。”

大伙儿都很认同这话。人家都是男人养老婆孩子。林国安这是反过来了。而且靠着儿子还一步步进城里了。

林晚觉得他爸被人误会是吃软饭的,替他爸觉得委屈。

但是想到自己好好学习, 结果爹妈也认为他偷懒,好成绩全靠脑子, 于是心里平衡了,大家一起被误会, 这感觉就比较美妙了。

大伙儿羡慕是羡慕不来的, 只能教育自家孩子了。

现在队里家家户户的孩子都在念书, 甭管男娃女娃都去了队里的小学。就指望有一个能够出息了,以后全家人都能沾光了。

因为这是大喜事,林奶奶又让三个儿子们一起吃饭,大家热闹热闹。这要是在老家盖房子,还得摆席面的。现在倒是省下了,就自家人热闹热闹。

吃饭的时候,林国安就邀请林奶奶和林爷爷一起去城里住一阵子。

“不去了,咱农村人去城里不习惯。”两老都拒绝了。

城里好是好,可他们在农村已经待了大半辈子了,去了外面就不得劲儿。上次老四媳妇生娃那几天,林奶奶在现成待着就觉得浑身不自在,更何况是在省城去了。

林晚就道,“奶,那等我考上大学了,我带你去我大学看看。”

林奶奶顿时笑的合不拢嘴。“老大媳妇,待会儿给晚生煮两个鸡蛋路上吃。家里还有胡瓜没,给摘两个,带路上渴了吃。”

林秋生、林冬生、林夏生:“……”晚生真是越来越会拍马屁了。

大媳妇李春霞倒是高高兴兴的应了,对于她来说,老三一家子现在看着就出息了,又搬出去了,是家里的客人。对家里的客人大方点是必须的。

张秋燕心里却老大的不舒服。

觉得老太太现在是越来越偏心眼了,以前那样嫌弃老三一家子,现在看着晚生会念书,这心眼就开始变了。

心里又怨儿子不争气,辛辛苦苦的养了三个娃,结果加起来都比不上人家一个。还让她这样辛苦。

当初她咋就生了这么多呢?

爷俩还要赶车回去,于是吃完饭之后,就得去县里坐车了。林晚让两位堂姐,和三位堂兄弟们家里不忙的时候,也去省城玩去,家里宽敞住的下。

他觉得堂哥和堂姐他们一直没有外出的机会,连县城都一年半载的难得出去一次,现在有这个条件了,可以让他们去城里见见世面,多看一些东西,知道外面的世界之后,以后眼界也更加开阔。

几个孩子顿时兴奋不已,然后眼巴巴的看着林奶奶。

“去干啥啊,城里多花钱啊。”林奶奶有些不同意。老三才买房子,还欠了债呢。几个娃去得吃多少啊。那可都是钱。

林秋生就大声道,“我自己带口粮去!”

林国安哈哈的笑,“好,秋生有出息,你要是带口粮,我就给你买肉吃。”

“我一定带口粮去!”林秋生保证道。

林晚:“……”这走亲戚还带口粮,也就他们老林家能够干出来了。

村西头林宝山家里,胡有梅正在数钱。

林宝山笑着从外面进来,“国安一家子可真是有本事啊,去省城那边安家了。”

“我知道。”胡有梅道。

她从学校回来的路上就听人说了这事儿了。

他儿子林国威正在像模像样的趴在桌上写数字,林宝山就笑道,“咱儿子以后也能出息,咱倒是也享福。”

胡有梅还真没指望。像晚生那样的孩子,估摸着一千个人里面都难碰上一个。这村里能出一个就不错了,她儿子还真是不一定。以后只希望能够按部就班的学习,比同龄人要优秀就行了。

她将钱都收起来。

林宝山道,“干啥,要用钱吗?”

“没,我在看看咱家的存款有多少,到时候咱也去省城租房子去。”

林宝山诧异道,“去租房子干啥啊?”

“你和国威去省城住哪儿?”

“我们当然住村里。”

胡有梅就道,“胡说,等我去了省城了,咱还是一起走吧,娃还小,我得带身边好好教。”

林宝山听到胡有梅这安排,心里忍不住怔了一下,好半天反应过来,“有梅,你是说让我们和你一起去?”

“难不成我一个人去?”

“你……你决定了。”

胡有梅严肃道,“难不成还以为我要一个人走呢。我当初既然回来了,就没想过再做那种事儿。我就不信了,咱还不能把日子过好了。到时候你就在省城那边照顾孩子,我呢在学校想办法给老师干活挣钱。咱省着花,总能想办法在城里落脚的。”

林宝山心里激动,但是又觉得黯然。是他没用,没能给有梅好日子过。还能让她操心。

……

省城四中这边也知道市里以及各个地区的考生考试情况。

因为林晚是他们目前为止招到的最优秀的一个学生,所以就格外的关注他的消息。

第一时间就知道了他再次考了地区第一名的事儿。然后又将这事儿汇报给了田副校长。

“这学生底子很好啊,跳级都能跳的这么稳,这脑子真是好,有天分。”田副校长高兴道。然后又问,“对了,这事儿定下来没,光得到回信不成啊,要赶紧将档案转过来。”

招生老师愣住了,“考试考完之后,就联系不上了。我打电话去中学,人家那边孩子考完试之后就离开学校,也联系不上。”

“怎么能联系不上呢,地址没有?赶紧儿定下来。他成绩好,回头被别的学校给抢走了咋办。要上门去把事情定下来。”

“行,我想办法联系上。”

因为拐了好些弯弯道道的,一直等到第二次高考了,四中给林晚写的信才到了上林村这边。林爷爷一听四儿子说是学校寄给晚生的,就让老四再给寄省城去给林晚他们,别耽误孩子上学的大事儿。

林国华就立马骑车回公社那边去寄信,路上还碰到了去参加高考的胡有梅和林宝山。

胡有梅是在公社中学那边参加高考,林宝山不放心,就亲自送她去。

林宝山心里藏着事儿,和林国华寒暄之后,看到他骑车离开,心里也有了一些想法。

人挪活树挪死,国安和国华都是越挪越好,他是不是也要挪挪了。

等去了省城,他就还早国安打听一下,看在省城咋过日子。

“想啥呢?”胡有梅问道。

“想着这次考试不知道啥情况。”林宝山道。

胡有梅道,“没事,这次我复习的还成,应该能比上次考得好。反正最差也能考个中专。我都想好了,这次就算是中专,我也去念。中专只念两年,出来就是工人,也不算是坏事了。”

林宝山道,“有梅,好好考,能考个好大学就考个好大学,家里的事儿别担心。”

实在不成,他宁愿留在老家照顾孩子,也绝对不拖有梅的后腿。

她是城里姑娘,来农村受这么多年的苦,该回去过好日子了。

因为这次考试是带着期望的,也没有上次那样急迫的心情,所以胡有梅进了考场之后的状态也比上次要轻松。加上复习的时间长,还有刘胜男给她的复习资料,她觉得复习的也不错。

开始做试卷之后,也发现比上次做题的时候要轻松一些。

连续三天的高考,全国都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下。

林国安却觉得这简直就是赚钱的好机会啊。

这些高考的人,也有一部分住的离学校比较晚。国营饭店又少,每次吃饭还要等。林国安就做了一堆的面饼出去,再白给人家提供白开水,拎着篮子在四中附近晃悠,一天走个几趟,竟然赚了不少钱。

本来是闲着没事干,瞎折腾的,这结果倒是出乎他的意料。

关键是这赚钱还舒服。就拎着篮子在大树底下坐着,人家就过来买了。

于是林国安就看中了四中附近的一个小平房。那屋里住着人,但是离四中很近,就在旁边。一个十来平的小平房里面竟然住了一大家子人。

林国安觉得自己有必要去改善一下他们的生活。

☆、第137章 第 137 章

林国安想到就去做。

等高考结束之后, 林国安就去找那户人家的户主商量着买房的事儿。

啥,买房?

不卖不卖。买了住哪里啊。房子比钱更重要。

户主当即就拒绝了林国安的要求。

林国安翻白眼, “同志,你就算不卖房子,你这也住不下啊。还不如拿着钱去郊区那边买个大房子, 多的钱买辆自行车, 住的宽敞,还能有车, 多方便啊。

“……”

他这话让这户主也有些犹豫了。

一大家子人挤在一块确实不方便, 晚上夫妻两想亲个嘴都要担心被看到。

“这样吧,我还有一辆自行车抵给你,你连自信车票都不用弄了。”

晚上户主一家子人就在家里商量这事儿了。

一听说要换房子, 大家都高兴。其实他们之前也想过换房子, 也学人家贴过换房的广告, 可他们这房子是个平方,而且是特别小的单间。人家看不上。人家宁愿去住筒子楼, 最起码不潮湿。

没两天,对方就答复林国安了, 愿意卖房。

于是双方又商量价钱。

这房子的面积只有林晚他们以前住的筒子楼的三分之二那么大,但是在省城, 那就没法比了。对方开价两千,最后林国安以一千五加上一辆自行车的价格拿下来。

因为房主也要找房子, 林国安这边也要凑钱, 所以也没立马交易, 只是写了个协议书,约定了交款和交房的日期。

这事儿定下来之后,林国安才吃饭的时候聊了起来。

刘胜男是知道的,晚上两口子说闲话的时候林国安也和她说过,不过她现在有了大房子了,所以对一些小房子就么兴趣,随林国安去折腾去。

林晚这会儿却大吃一惊,“爸,咱家有房子,你咋又买房子啊。”

“我瞧着那地方不错,离你们学校那么近,要是以后你们考试啥的,我还能去那边卖东西,再说了,这钱也没有白给人家,哪天不想要了,那房子随时能卖掉换成钱。”

林晚听到他爸这论调,觉得他爸这思想好超前啊。

这会儿就知道要买商铺,买固定资产保值了。

这是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男人。

林国安又叹气,“你们说,要是以后能够随便的做生意,那多好啊,我就把那房子里摆满东西,吃的用的,学习用的都能卖,然后我哪里都不用去,等着人上门来送钱。最好是找个会卖东西的人帮我推销,我连说话都不用了。”

刘胜男听完,在他脑门上点了点,“想得美。”

林晚心道他爸还真是说准了,未来还真有那样的场景。

“爸,咱家还有钱吗,这不是刚买房吗?”

林国安道,“谁说刚买房的,这不是五月份买的吗,现在都块八月了。”

林晚:“……所以你两个多月的时间又赚了钱?”

林国安摆摆手,“还差点儿,还能再有两个月赚钱的时间。这阵子咱家就别买肉吃了。吃挂面吧。”

一听不能吃肉,刘胜男有些不乐意,“买那干啥啊,以后不能随便做生意,咱也用不上啊。”

“那就租出去,咱县城的房子现在租出去,一个月能有十块钱的房租呢。够咱家吃一个月的肉了。以后咱多买一些房子租出去,我就真的不用出去干活了,坐在家里收钱都成。”

林晚瞪圆了眼睛,他爸竟然准备做包租公。

高考结束之后一个星期,林晚收到了从老家转寄过来的信件,是四中给他的。

林晚顿时无语,他就住在四中隔壁,结果这个信件兜兜转转的都要二十来天才到他手里。

这就是信息网络不发达年代的乌龙。

四中的信还挺长的,林晚总结下来就是让他可以提前去学校报到,熟悉环境。学校的老师会提前给他补高中的课程,让他可以享受无缝对接的升学体验。

报到是可以报到的,毕竟这么近,但是去上课就头难受了。

这大热天里,他再系统空间里面学习的时候感受不到炎热。但是去了教室里面,能热成够。光喘气都来不及了,哪里还有心思听课啊。

等林国安和刘胜男回家之后,林晚就把这事儿和他们说了。

林国安道,“你都这么大了,这事儿你自己解决,反正学校这么近,你自己去吧。”

刘胜男点头。她最近也忙的脚不沾地呢。那老师也不知道是不是看她不顺眼,有啥事就要她去干。之前和她一起工作的几个学生都被放假了。就她还跟着老师一起干活。原本几个人的工作,现在都是她一个人来做。她觉得自己这是被人故意针对了。

林晚本来还觉得自己这么做事尊重爹妈,结果人家压根就不稀罕,顿时觉得浪费感情。

于是牛气冲天道,“以后我的世界我做主。”

林国安立马鼓掌,“好,我儿子终于长大了,以后别找我要零花钱就更好了。”

林晚:“……”零花钱他其实也不是那么稀罕,关键是指望以后他爸给他买炫酷跑车,所以这会儿肯不能说满了。

下午吃完饭,林晚就直接去了学校这边了。

这会儿虽然放假了,但是很多老师还在为了新学期的招生工作做准备,所以压根就没休假。

林晚找门卫室的同志带他进去。

“你上高中?你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