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道,“那就先别嫁人呗。才十八岁呢。”这在未来,那就是个高中毕业生的年龄。

“我妈都开始相看了,说担心说晚了了没好人家。这次说媒的说是有几家条件还不错,有一户人家还离公社特别近,以后买东西方便。还有一户人家,家里桌子椅子都特备齐全,光是四方桌就有两张。”

林晚:“……”这挑人的条件,是不是也太简单了点儿?

林晚一家人回来是客人,所以吃饭都是在大房这边和林爷爷林奶奶一起吃的。

不过晚上林国华一家子人回来之后,四家人包括两老都是在一起吃的。一张桌子都坐不下,孩子们都是站着吃的。但是热热闹闹的。

这次林国安没少带吃的回来。带了肉,山货之类的。林奶奶留了一半过两天过年吃,然后晚上也做了一些。饭菜就显得特别的丰盛。

林奶奶边吃还边抱怨,“有钱不该这么花,要存着还债。”

刘胜男道,“啥债啊?”

“买房子不是找学校借钱了吗?”

刘胜男张了张嘴,差点噎住了。

林国安就道,“妈,别担心。我和你说,现在外面的形势好。赚钱机会多着呢。要我说啊,胆子大的都往外跑了,早点儿去能吃肉,去晚了汤渣都没喝的。”

林爷爷拍桌子,“别瞎说,这马上就要分田地了,出去了就不种地了?以后分不到田地,连口饭都没吃的。”

林国安就小声嘀咕,“出去了还担心没饭吃?”

林爷爷瞪眼,“你以为都和你一样,有个好媳妇好儿子呢。”

林晚看了他爷爷一眼,欲言又止。要是他爷爷知道他爸爸这个明着吃软饭的,实际上养家糊口还买了三处房产,不知道会咋想法。

饭桌上的林国安的话倒是没引起其他人的想法。大家对外面的世界虽然向往,但是也存在着未知的恐惧。

毕竟和林爷爷说的一样,他们可没林国安那样的条件。

最重要但是开年就要分土地了。

土地这种东西可是一辈子的财富。比进城那种虚幻的事儿更具备吸引力。

倒是李春霞和林国栋两口子饭后找林国安他们商量林晓春的婚事。

他们现在对林国安两口子是很羡慕的。一个是大学的老师。助教在他们心里就是正儿八经的老师了。一个是给学校当临时工的。

都是有见识的人,肯定比他们要会选。

林国安一听林晓春结婚的事儿,第一反应就是,“这条件你们也看得上?晓春那手艺,去城里随便找。”

李春霞和林国栋:“……”他们咋不知道闺女啥条件啊。他们这上林村穷的不得了,能去人家富裕的村里,那就算不错了。

“要是晓春自己乐意,我就不说。但是要是晓春没点头,我看还是暂时不要找了。正好我今年回来还准备看晓春手艺学的咋样,准备带她出去呢。”

“带晓春出去,啥意思?”李春霞一脸吃惊道。

☆、第159章 第 159 章

“就是带晓春进城去啊。”林国安一脸不是啥大事儿的模样。林国栋两口子却惊的目瞪口地啊。

进城, 带他们闺女进城?他们闺女还能进城?

林国栋磕磕巴巴道,“老, 老三,你是不是说胡话啦?”

“谁说胡话了,”林国安翻白眼, “我和你们说, 现在外面让做小生意了,我呢准备在城里弄个卖衣服的店子。让晓春去帮我做衣服去, 还有啥缝缝补补的事儿。我也不亏待她, 包吃住,一个月二十。”

包吃住,还一个月给二十啊。

林国栋和李春霞都觉得自己在做梦。

等等, 这好像不是重点。林国栋一脸纠结道, “老三, 你这是要搞投机倒把啊。”

“咋是投机倒把呢。投机倒把那是犯法的,我们这是正儿八经的工作。不过现在不能算请人, 对外只能说是亲戚帮忙。”

“那是当然的。”林国栋连连点头。然后又意识到这好像也不是重点,“这, 我们晓春能行吗?”

他印象中,闺女还是那个老实巴交的闺女。连书都没念, 也就会干点儿农活家务活。就是个在普通不过的姑娘了。

这样的姑娘能进城吗?

李春霞却没想那么多。一个当妈的,当然是希望闺女能过好日子。以前不敢想, 现在老三提出来了, 那她觉得自己能想想了。“老三, 我们家晓春能成吗,去了城里能站住脚跟吗?”

林国安道,“去当然是能去的,但是能不能站得住,这得看晓春自己努不努力啦。虽然是自家人,但是要是事儿不做好,人家不买咱们的东西。那就待不下去了。”

“我们晓春最勤快了。”李春霞立马道。然后又道,“可我们家晓春以后能留在城里吗,人家城里人家看得上咱这样的家庭吗?”

“咋看不上啊,晓春要是自己本事,谁能看不上?”

林国栋道,“听晓春他们上次回来说,城里姑娘都念书啦。”他们家闺女是耽误了。

林国安觉得这完全不是事儿,“没事儿,现在城里有夜校了,回头去报个班念念书。我和你们说,只要孩子自己勤快努力,那啥事儿都没。关键是怕孩子进城迷了眼。你们要是同意,这思想方面要给晓春做好工作。”

“好好好,我们一定给她好好说。”两口子忙不迭道。

林国安给他们描述的美好未来,让他们都红了眼了。

闺女要是真的能找个城里婆家,还能上那个是夜校,这可真是鱼跃龙门了。

这边刚说完,李春霞就忙不迭的去找自己闺女回屋里说事儿。

林晓春还以为说的是婚事,有些忐忑。

十八岁的大姑娘了,要说没有处对象的心思,那肯定是假的。

但是她也有自己的梦想,想和师傅说的那样,给人做好看的衣服。想成为一个大师傅,而不是整天围着糟蹋打转,为了孩子和男人操心的女人。所以压根就不想这么早嫁人。

结果她一进屋,李春霞就激动道,“晓春,咱不嫁人啦。”

林晓春一愣,还没反应过来,李春霞就迫不及待的将林国安的提议说了出来。

“三叔真的这么说的?”

林晓春激动的红了眼睛。

“是真的!”李春霞也特别的激动。脸上止不住的笑。

林晓春高兴的擦着眼泪,“妈,我愿意去,我会好好努力做的。我不想嫁人。我想做个有本事的女人,以后做个体面人。”

李春霞拉着她的手,“都是咱这当爹妈的没用,好在你三叔真是好啊,以前咱也没说特别亲近,可他还对你们真是没话说的。去了城里一定要听三叔的话,他说啥就是啥,别倔。他在城里时间长,比咱懂得多。”

“嗯。”林晓春连连点头。

当即,母女两人就去找了林国安两口子,给了准话。还顺便拿了林晓春平时绣的东西给林国安看。让他看看针脚。做的衣服也有,因为家里没多余的布票,所以只给林爷爷和林奶奶一人做了一身,两人都没拿出来穿呢。

林国安看了看,针脚做的还不错。和郝老太是比不上的,但是能做这样也不错了。

林晓春道,“三叔,这事儿我还得和我师傅说一声。”

“你师傅要是愿意去,让你师傅也去。”林国安道。郝老太那手艺,必须带去啊。省得他以后还得来回的跑。太不方便了。人带去了,想做多少衣服都成。

林晓春更高兴了。她还真是舍不得师傅。而且心里还有些不自信。有了师傅一起就好了。

…………

林晓春要跟着林国安进城的事儿,林家其他人也知道了。

林奶奶是不同意的,说大姑娘要嫁人,带出去了耽误了好时候,以后咋找呢。

林国安就道,“不就是两张大方桌吗?以后咱晓春挣钱了,自己陪嫁都能陪得起。”

林奶奶道,“那人家房子还离公社近。”

林晚就插嘴,“以后让晓春姐自己在公社盖房子。”

林奶奶:“……”这爷俩真是一个比一个口气大啊。

说不过这爷俩,林奶奶就和老大两口子做生意。但是两口子都坚决表示相信林国安说的话。他说好,那肯定是好的。

城里人,比他们肯定懂得多。

张秋燕羡慕的不得了。又觉得老三太不地道了,带老大家的,不带自家的。于是就主动道,“老三,你看咱家晓夏也这么大了,是不是也能进城去啊?”

林晓夏本来还一脸高兴的脸顿时垮了下来。

她以后肯定也是要进城的,但是肯定不是现在。她下学期还准备跳级,就要去北桥公社念五年级了,然后可以参加中考了。

她要考县里去念初中。

好在林国安压根就没想过,“嫂子,晓夏没手艺啊,再说了,晓夏这不是还要念书吗,可别耽误了。”

“这书念不念都成的。”张秋燕赶紧道。一个月二十啊。能给他们家带来多大的帮助啊。

“我要念书!”林晓夏坚定道。

张秋燕还要说话,林奶奶就不高兴道,“干啥干啥,晓春十八了,晓夏才十六呢,急啥啊,要去也要等两年。”一个一个的都以为城里的饭不要钱呢。这么多张嘴去吃,她乖孙还有得吃吗?回头饿着肚子了,变笨了,成绩下降了咋办?她还指着自家出个大学生孙子呢。

媳妇终究是外姓人,自家孙子是大学生,那才是正儿八经的老林家大学生。

林爷爷也道,“晓夏成绩好,先念书。”老林家可不能靠晚生一个人出息,孙子孙女们都出息才好。难得晓夏念书还成,可不能耽误了。

两位老人开口了,张秋燕心里只能憋着,就是心里觉得憋屈。

因为这事儿,二房这边晚上又在房间里面吵吵闹闹的。

不止二房这边不痛快,林宝山家里也不是很痛快。

回家后,胡有梅就和林宝山生闷气了。

林宝山嘴笨,也不知道怎么开口,就只能小心翼翼的等着胡有梅开口。

两口子愣是一直到晚上上床睡觉的时候才开始谈事儿。

还是胡有梅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坐了起来,“国威被我哥的孩子欺负的事情,你知道吧。”

林宝山一下子坐了起来,“你听谁说的?”

“我自己问了国威的。”胡有梅道,然后冷着脸道,“这事儿咋不和我说呢。你是不是觉得我就算你知道了,也会护着我妈那边,不把你和国威当人看?”

胡有梅气自己孩子被打,也气林宝山怀疑她。

因为以前做过错事,所以越发的担心身边的人对她抱着怀疑的心态。

林宝山听到这话连连摆手,“没这回事,我知道你疼孩子,可是丈母娘生气也是因为我和国威拖累你。你要是为了我们和她吵架,和大舅哥闹矛盾,以后和娘家生分了咋办?有梅,我和国安他们家不一样。他们家人口多,上面有老人。我们家就我一个,你要是连娘家都闹生分了,以后连个亲戚都没得走了。”

听到林宝山因为怕她没娘家走,就委曲求全,胡有梅心里越发的不是滋味了。

孩子受欺负,大人当然也要受人白眼。

说来说去,还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好。

胡有梅再一次感受到了世间冷暖。因为穷,所以自己的亲儿子也要受姥姥家的嫌弃。

“宝山,我们好好努力,我们争取在省城买自己的房子。我以后也不做老师了,我要去机关单位工作。我要当干部。”

林宝山道,“咋突然改变主意啦?”

“当老师要混资历,我等不及。在机关单位干得好,就能往上升。我要早点儿出人头地。以后谁也不能看不起咱家。”

林宝山看着她一脸斗志的样子,心里五味杂陈。伸手抱住自己媳妇,“我没法子给你帮衬,但是家里的事儿你都不用操心。我赚钱养家,我照顾好国威。你就干你想干的事儿。”

…………

年三十的时候,因为林晓春进城,林晓夏不能进城的的事儿,张秋燕一直冷着脸不说话。

林国强都有些为难的看林国安和林国栋,最后又看自己媳妇。但是显然是管不了这事儿的。

好在林晚他们完全不受影响,边吃年夜饭,还边讨论小年生的周岁生日。

去年的时候年生出生在大年初一。

今年正好满周岁。

上林村这边的习俗是做三岁。周岁不做。不过王家那边就说要做一个。

现在林爷爷和林奶奶看四儿子日子过的好,也就默认了他们和丈母娘那边走得近。所以这事儿也就随老王家做主了。好在过年都是要准备菜的,所以不用另外准备了,到时候请个两桌的长辈就行了。

王小英兴致勃勃道,“妈,咱家晚生以前抓周用的东西还在吗?”

林奶奶道,“啥抓周啊,连饭都没得吃,哪里有东西抓?”

王小英:“……”

林晚觉得自己是个小可怜。

还是刘胜男举手道,“抓了抓了,我和他爸晚上让他抓的。”

王小英高兴道,“抓啥了?”

“忘了是花生还是红薯了。那会儿就这些东西。”

林晚顿时一脸恍然大悟,难怪他这么能吃,原来是没选择啊。

☆、第160章 第 160 章

林奶奶却很高兴, “难怪晚生这么出息,原来是抓了吃的。抓吃的好啊, 长大了就有饭吃。现在这不就吃不完的饭了吗?”

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一口吃的比啥都精贵。连饭都没吃的。其他的啥都不重要了。

林晚听到林奶奶这么说,还挺感动的, 他爸妈竟然考虑的这么周到。

刘胜男也高兴道, “是啊是啊,我就是这么想 , 这世上还有啥比吃的更重要呢。”

王小英觉得很有道理, 于是也决定了,明天抓周的东西,吃的要多放一些, 让儿子抓吃的, 这样儿子以后一辈子都有饭吃了。

大年初一一早, 林晚就跟着兄弟们还有姐姐们一起去拜年,连小小的小年生都被林晓春抱出来了。几个孩子凑在一起, 显得老林家枝繁叶茂的。

特别是林晚还是个那么出息的孩子人,走哪家去, 哪家都喜欢,还让自家娃和林晚多握握手, 说是大年初一也沾点儿喜气。

林晚看着村里朴实的父老乡亲们,心里特别感慨。家乡虽然穷, 但是人好啊。

以后等他爸阔了, 把这里搞成一个生态旅游区也挺不错的。

999:“你就没我想过你自己搞?”

“我又不会赚钱。”

“知识是无价的。”

林晚道, “我不会做生意,念书再多也是一样,我和你说,做生意真的和情商有问题,你又没给我加这个。”

“念书也可以创造财富。”

“靠奖金?你可能不知道,八十年代有一句话来着,叫做研究导弹不如卖茶叶蛋。就是到了后来,咱给科学家的奖金貌似也就五百万。你说五百万能干啥。我记忆中,可能连一辆上档次的跑车都买不上。”

林晚觉得自己想的还是很全面的。他这么喜欢钱,能不考虑未来发财的问题,可他想来想去,都不知道咋赚钱。

999十分悠长的声音道,“可是我的发明者身价无数。光是卖系统,就赚了999999……星币。”

林晚听到999说的N个9,顿时眼花缭乱。

“搞发明这么有钱?”林晚想了想,突然想到了卖电脑软件的那个比尔,还有卖苹果的那个叫啥来着,哎呀妈呀,不记得了。

好像都是挺有钱的。

“可我听说,这些人也挺有背景的。所以我还是要先拼爹。”

999:“……”

成功让999无言以对之后,林晚多少有些小骄傲。觉得自己这智商增加之后,真是越发机智了。

不过他也承认,999确实提醒他了,貌似这条路可以试试走一走啊。

……

中午,老林家就开始热热闹闹的了。大冬天里村里人都不用出门干活,闲在家里没事儿干,正好都来凑热闹。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来坐在这边吃酒席,那边年轻的媳妇带着孩子们则逗着小年生玩。

小年生穿着红彤彤的小棉袄,小脸圆溜溜的,又特别喜欢笑,所以看起来特别的喜气。

像个招财童子一样的。

抓周的时候,王小英把家里所有好吃的东西都拿出来了,另外还像模像样的摆放了书本。

小年生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最后看向了离他最近的林晚……手里的糖。

林晚喜欢吃甜的,看里面装了许多他爸带回来的糖,就随手剥了一个准备放嘴里去,结果小堂弟竟然看着他的糖果眼睛都不眨一下,让他压根就没法继续往嘴里塞。

特别是这小娃娃嘴边还开始流口水了……

林晚就将糖给了他,他立马接过来要往嘴里塞。

担心他吞下去了,林晚赶紧又拿过来,然后放他最边上让他舔。

年生高兴的鼓掌。

有人也跟着起哄,“哎哟,你们家年生可真是出息,知道要和晚生一样出息呢。”

“小娃娃可真是聪明,知道晚生手里的糖都要比别人的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