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吃一顿好的,把好不容易的假期给吃没了。早知道就等放假出去吃好的多好啊。为什么就想不开呢,就等不及呢。

三人看着林晚,林晚正在和999说起这个电磁炉的历史呢,就感觉到自己被人盯着了。他眯着眼睛看过去,“看啥,都吃了!”

因为林晚再次搞了个小发明出来了,教授们都觉得这孩子不能这么教了。要区别开来。显然,这个孩子很适合走科研这套路,

必须要加快他的学习进度了。

第二天去了实验室之后,陈教授先是从林晚这边问到了这个电磁炉的思路,然后又找林晚问他愿不愿意以后一半的时间搞科研,一半的时间去课堂上学习。

意思就是,林晚可以考虑一下考研了。只要他本科课程学完了,就可以开始考了。到时候林晚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跟着他一起辗转各大实验室。

林晚:“……教授,我,我觉得我是不是还要多学习学习?”

他智商其实不够,让他靠着999搞个小发明还行,去大实验室,那些大的项目,他不懂。真的不懂。他还没学那么多。智商也有点儿跟不上去。万一您老发现我其实蠢,那岂不是很丢人?

陈教授教导他,“学习是一方面,实践也是一方面。难道说,你更喜欢搞学术研究?”

林晚立马摇头。不不不,比起每天抱着书本啃,他更喜欢钻入实验室里面去做实验。

“这就对了,现在国家就缺你们这种新鲜的血液。林晚啊,国家的未来,还是要靠你们这年轻一代的。我们啊,都老啦。”

听到陈教授这话,林晚突然有些心酸。他安慰陈教授,“您放心吧,未来国家一定国富民强的。”

“你有这个宏愿,很不错。”陈教授欣慰的笑了笑。

林晚:“……”这不是他的宏愿,这明明就是事实!

身上的担子越发的重了,林晚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即便是一大年三除夕夜的时候,他都抱着书本看。

其他三个人本来还准备出去凑热闹的,科研宿舍楼里面也搞活动呢。不过看林晚学的这么带劲儿,突然也没了去玩的心思了。都默默的拿起书本看。

李迪文在自己的日记本上记录着,“1980年,除夕夜,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依然待在宿舍楼里面看书学习。回国后,我真正的感受到了国内对知识的渴望……”

………

江北省老林家这边,也是一大家子人一起守岁。

不过今年因为林晚没回来,家里显得有点儿冷清。

林爷爷还准备让孙子去给祖宗磕头的,结果没办法了,只能让林国安多磕几个。

守岁的时候,林奶奶就把家里的鸡蛋又数了好几遍,让林国安寄给林晚吃。

林国安道,“寄过去都坏了。在还是自己留着吃吧。秋生他们不是也要吃?”

“他们都吃了的,就晚生没吃。”林奶奶道。“要不你有时间给亲自送过去吧,反正你闲着也是闲着。”

林国安:“……”老太太,您可能不知道,这去一趟首都的路费,可以吃鸡蛋吃到吐了。

关键是,他一点儿也不闲好不好,他很忙的。

☆、第191章 第 191 章

林国安是真的挺忙。

现在国内的环境是越来越宽松了。做小生意的挺多的。而且还出现了一堆潮男潮女, 整天穿的稀奇古怪的。林国安虽然不是很赞同孩子们这么穿, 但是这不妨碍他做生意。于是往南方去的机会就多了起来了。

而且他和省城公安局的孙副局长还那么好, 那些闲着没事儿干的小混混也不敢骚扰他,他的生意也越做越顺利。

光是服装店就开了两家了。一家是专门由郝师傅和晓春照顾的服装店, 专门卖那种质量好的,定做服装的店子。另外一个店子就卖潮装, 从南方进货卖。

另外还有四中的杂货店他也在开, 现在不止卖炒的干货,还带着卖从厂里进的一些糖果之类的,又带着卖一些二手资料和新书。反正只要赚钱的东西,他都不挑。

另外他还开了一家专门卖奢侈品的店子。什么复读机啊,电子手表啊,收音机啊。别看量少, 但是卖出一台,赚的钱就够店子里一阵子的花销了。

手里几家店子管着,他还依然没放弃从老家这边收山货拿出去高价卖钱。

所以他手底下工作的人不少了。只不过每一家店子都不在一起, 很少人知道老板是同一人。

他一个月总要这边跑跑, 那边呆呆,累的都脚不沾地了。仔细想想都多少天没睡懒觉了。

结果他妈竟然还觉得他闲着没事儿干。

林国安觉得自己冤枉啊。

这么忙还不都是为了这个小兔崽子?要不然以后去了首都,一家子还不得喝西北风?现在还要他为了送鸡蛋大老远的跑首都去。

他自己才是没娘疼的可怜孩子。

因为林奶奶强烈要求,林国安只能将鸡蛋收着, 保证开春之后学校开学了, 他就给儿子送过去。

“哎, 说起来, 昨天晚生生日,都没能吃上一顿好的呢。”林国安突然也有些可怜自己儿子了。

另外一边,老四林国华也和自家老爹说起了要在镇上盖房子的事儿。

因为帮着林国安收山货,加上他自己的工资,他现在有些钱了,就准备在镇上盖房子。

当然,最主要的是因为他的工作表现不错,加上积极参与学习,所以在单位干的不错,公社邮局这边开年就要给他转正了。

有了个稳定的工作,林国华就开始考虑要在镇上安家的事儿了。说到底,丈母娘家的房子,还是丈母娘家的,以后两老不在了,他们也不可能霸占那房子,自己还是要准备点儿家底。

林爷爷一听这话,顿时高兴不已。

觉得自家这相当于入赘的儿子终于出头了,不吃软饭了。等林奶奶和林国安进屋里了,就和他们两人说了。

林国安道,“别盖太大的,能住就成了。以后有机会就往县城奔。”

林爷爷不高兴道,“盖房子当然要盖大的,你以为都和你一样运气好呢。”

“我这是正确的,县城也有邮局呢,老四去县城多好。他要是盖房子盖的太好了,以后一辈子就留这里了。”

“老子也是一辈子留这里呢。”林爷爷怒气横生。

林奶奶也道,“别教坏老四,咱老农民要踏踏实实的才行。”

林国安道,“踏踏实实的,我还能在外面置办房子。对了爹妈,以后我要是和胜男去了首都,你们要不要也过去一起住,我们那房子大。”

“你啥时候跑首都也买房啦?”林爷爷和林奶奶又愣住了。

林国安道,“就前阵子。”

自从在省城买了房子,加上手里有了钱之后,林国安就不怎么热衷于炫耀自己赚钱的事儿了。他觉得闷声发大财比较好。

所以买房子的事儿,家里的爹妈没问,他也没提。反正也没搬过去。

林奶奶道,“你哪里来的钱啊,就那个服装店赚钱?”

林国安道,“是赚了点儿,加上胜男的补贴,还有晚生每个月的补贴,再加上晚生高考得的奖励,反正杂七杂八的,再找人借点儿,房子就买了。”

“……”

老三这买房子咋总是这么简单呢,说买就买了,比人家农村盖房子都方便。农村盖房子的,都要提前一年嚷嚷开了呢。

林国华也是一脸无语,他买房子就是琢磨了好久,结果三哥冷不丁的又买房子了。

不过这下子他更加相信自己三哥的话了,准备盖个小房子就成了,眼光还是要放长远点儿。

不能像三哥那样去首都,至少也要进城,让自家年生做一个城里娃娃吧。

林国安有提起让林爷爷和林奶奶跟着他去首都过日子的事儿。

家里房子大,空荡荡的,让两老去一起住也热闹。

“不去,老子才不去呢,老子都这年纪了,啥时候就要入土的人了。才不去背井离乡呢。”

林爷爷坚决拒绝。

林奶奶也道,“去外面谁都不认识,我才不去呢。这里住着舒坦。我还有几亩地要收拾呢,我走了地给谁?”

在老人的心里,土地就是代表了一切了。

大年初一的时候,林爷爷又把林国安在首都买房子,以及林国华要盖房子的事儿,和家里其他人说了,准备热闹热闹。

家里的日子真是越来越红火了,都越过越好了,他们做老人的真心感到高兴。

林国栋一听,就笑道,“我和孩子他娘昨天也商量着呢,这开年了,咱家是不是也要盖房子啦。”

林家大房就一个孩子念书,加上他们自己勤劳苦干,今年收成不错,粮食换了一笔钱。另外之前分家的时候也分了点儿钱,一直存着。这一年多晓春也存了一笔钱,凑在一起,能盖个不错的青砖瓦房了。就提出来让家里盖房子。一家人住着舒坦。

林爷爷和林奶奶笑眯了眼睛。

家里真是越来越红火了。

不过二房这边的气氛就有些不好了。这一转眼的功夫,老大、老三、老四家的日子都过的这么好了。自家却是越过越差。

张秋燕觉得这都是大闺女不听话,当初不去工作的原因。所以心里一直堵着一口气。每天都在家里念叨着。“你要是当初学晓春了,现在咱家也不这样了。”

林晓夏耳朵里塞了棉花也没用,只能放下书本道,“就不能再等等吗?我以后会出息的。”

“会出息,谁知道要等哪一年?”

张秋燕气愤道。

林晓夏往耳朵里多塞了两团棉花,心里打算着以后放假了尽量少回来了。反正没出息的时候,回来了也是不被人欢迎的。

………………

老家这些事儿,林晚是一点儿也不知道的。

大年初一开始,他就没闲着了,真正的是在实验室里面过的春节。白天学习实验研究,晚上自己看书学习提高智商。

等春节结束了,他之前弄出来的那些实验研究也差不多都有结果了。而他自己也学完了大二的分子力学,量子力学,以及原子物理三本课程。

而且三门竟然都考了个一百分。

林晚觉得可能是因为智商越来越高了,所以连大学的这些课程似乎都成了基础的知识,只要下功夫学了,一点儿难度都没有。

12个能量点,平均加在了注意力,思维能力和现象力上面。

记忆力(200):164

观察力(200):164

注意力(200):165

思维力(200):167

想象力(200):166

平均智力值:165(低阶天才150-170)

看到自己离摆脱低阶这个称呼越来越近了,林晚心里顿时感觉打了鸡血一样的,觉得自己还能继续多学点儿知识。

他真是好奇,要是等自己的智商超过一百七之后,学东西是不是会更简单。这样去跟陈教授身边学习的时候,应该能够应付过去了,不会被陈教授认为看错人了吧。

因为学校要开学了,林晚他们也要搬回学校宿舍,准备开学了。

几个小伙伴们都觉得重新活过来了一样。

正准备出去勾肩搭背的出去浪一浪,结果就接到了高老师的通知,因为他们之前的做的那遥控飞机获胜了 ,所以他们将会代表学校与其他学校的少年班进行比赛。

林晚道,“我们直接拿那个飞机出去比,成不成?”

“也可以,不过如果有更好的作品的,当然是最好的。毕竟是和全国的少年班比。”高老师觉得那飞机含的科技已经很有胜算了。其实也就是随口提醒一下而已,毕竟当老师的总不能说,你们天下第一,无人能敌,不用担心吧。

结果几个孩子当真了。

李迪文立马道,“完了,我怎么觉得有些悬啊。别人我不怕,毕竟我觉得咱们林晚同学应该是全国第二聪明的。但是全国第一那个,我就有些担心呀。”

张远不服气道,“咱林晚为什么就不是全国第一了?”

李迪文道,“林晚,你几岁认字的?”

林晚:“……三岁。”他三岁才有了一些以前的记忆。三岁之前,似乎有些傻乎乎的。

“看吧,人家两岁就认字了,而且认识不少呢。”李迪文道。

林晚:“……其实我觉得吧,不当第一名也没什么的。是不是?”

其他三人顿时眼冒精光的看着他,“为什么不要第一名?”

林晚:“……”忘了,这几个还是觉得自己天下第一的少年呢。

☆、第192章 第 192 章

林晚对于名次没那么看重, 毕竟他又不是全国最聪明的孩子。

而且搞发明创造这种事儿真的不那么简单的, 系统都说了, 非得让他自己弄懂了之后,才能够拿出来。

上次那个飞机, 他都看了一晚上的相关材料,搞懂了之后才能拿出来的。结果现在也不能保证说是能压得过人家。

现在还要弄个比飞机更厉害的, 这难度不一般的大。

其实林晚觉得, 如果将现在完善的飞机技术拿出来和人家比,胜算还是很大的。

问题是那些东西目前为止似乎还要保密。不能轻易拿出来,只能拿他弄的这个半成品。

而且他也总不好去把人家研究团队的东西拿出来去参加比赛。

宿舍里面,小伙伴们热闹的讨论着该做什么好。

因为之前做了一个飞机出来了,所以大家心气也高了,觉得飞机已经不能满足了。不过以他们目前为止所掌握的物理知识和见识来说, 这提出来的想法让林晚有些不忍直视。

比如说要不再做一个太空飞船的模型,飞的比飞机还要高的那种。或者做个潜水艇之类的,要么就做个航母。

林晚:“……”他要是能做出这些, 他们估摸着也不会成为同学了, 他压根也不会来这里做学生。早就成大佬了。

他们讨论的时候,林晚也暗搓搓的在和999商量,让它出出主意。

999直接向他扔来一堆书。

“自己看。”

林晚:“……”

没办法,林晚就只能自己挑了两本比较基础的小物件来看看了。毕竟很多东西, 靠他们这个团队也做不出来。而他现在也没那么多时间精力去学。只能挑尽量简单的。

晚上大家都睡觉之后, 他就在系统空间里面翻书。

翻找了大半夜, 才找到一个他认为还算不错, 而且很实用的发明——太阳能火车……

这里面主要是运用了太阳能发电的原理,可以让玩具火车不需要电池就能动。

林晚觉得这个主要功课太阳能发电就可以了。虽然产生的电流很小,但是带动一个体积不大的玩具倒是没问题的。

于是林晚就开始研究太阳能发电的原理。

站在999的肩膀上,林晚获得的这些资料都是已经研究出来的远离,因为有了物理的基础知识,所以他也能看懂这些。

花了一晚上的时间,将远离弄明白之后,第二天林晚就提出来要用做这个了。

“火车我能知道,但是……太阳能发电,你确定能做这个?”

李迪文道,“我倒是知道国外有一个太阳能发电站……但是,人家那是全国投入才建设的,你这个能做到?”

林晚道,“我说的当然不是发电站,只不过是一种简单的太阳能面板上的能量转化成电能,就和太阳能充电一样。就带动这么一个小机器,没问题的。相信我,物理无所不能。”

999呵呵的笑了笑,“是本系统无所不能。”

林晚果断将999给屏蔽,继续和小伙伴们分享自己的想法。

等他说完之后,其他人听的有些半懂半不懂的。对于他们来说,做一个小型的太阳能发电器什么的,有些难以想象。他们几个都能使用太阳的能量了?

不过林晚之前做了一个会飞的飞机,而且还是遥控的那种。所以这次他们也只能选择相信了。

而且比起飞机,这个太阳能发电,确实更加贴近物理发明。到时候胜算还是很大的。关键是目前为止,他们好像还没听说过谁做出来过这种东西的。

因为林晚他们要参加比赛,所以少年班的实验室可以让他们自由使用。只要每次提前登记就可以了。

有了实验室里面的材料和器材,这次做东西倒是不需要外面找零件了,好些东西实验室里面都有。而且比外面的好。

而且如果林晚他们需要,也可以申请物资。

不过林晚觉得有些东西还是自己做比较好。比如一些零部件什么的,外面压根就没卖的,他们自己画图,自己算数据,能在实验室加工的就在实验室加工,不能在实验室加工的,就找李迪文他爸想办法。

忙了几天,学校就开学了。

因为寒假的时候林晚他们一直忙,一直到开学才知道期末考试的成绩。

这次林晚依然是第一名,而且因为之前为了搞什么科技发明,其他孩子们有些分心了,所以普遍的考的没上次好。

林晚算是体会到了为什么物理要分应用和理论,人的精力还是有限的。

这一次,班上的学生算是彻底了服气这个年纪不大的小班长了。作品做的牛气,考试还依然考的好。这是真正的实力啊。

大伙儿虽然都是心高气傲不服输的性子,但是遇着这种牛人也只好甘拜下风。

陈教授早就知道林晚的成绩了,不过因为林晚如今做出来的成果,卷面成绩反而不是那么稀奇了。

他现在只急着培养林晚赶紧儿能够成为一位研究生。于是开学两天之后,上面的奖励下来了,陈教授就找到林晚,告诉他,他之前提供的科研资料,取得了一些成果。至于什么成果呢,暂时不能和他说,但是上面为他奖励了一千块钱作为奖励。以后时机成熟的时候,会追加一些奖励的。

林晚一听这个钱,顿时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