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咱家那地已经开始动工了,准备盖厂房,工人我都找好了,都是几十年的老技术工人,比那些年轻工人可要厉害多了。现在就看你的呢。看你是要发明啥,我才好去倒腾机器啊。”

林晚闻言目瞪口呆的看着他爸。

他爸真是能耐啊,这才多久啊,不止盖厂房了,还把人都给找齐了。

可他这边还没准备呢,谁知道这么快呢,他这边才出实验室呢。

“儿子,你说咱生产啥呢?”

林晚想了想,觉得还是先来个技术含量不高的,“爸,要不你生产玩具。”

林国安一愣,“啥?”

“就是那种会动的玩具。我和你说,别小看玩具,要是做得好,出口都可以赚不少钱呢。”

林晚就将那种变形超人的玩具和林国安描述了一下。

现在国内卖的那种国外进口的玩具,每年都不知道弄走了他们国家多少外汇呢。

林晚之所以会会想起来这个,还是之前在材料研究所的时候,有个研究院抱怨外国东西贵,他儿子买一个玩具,都要花掉他半个月的工资了。但是其实那就是很平常的一个东西。

现在老百姓很节约,家里一台家电可以用很多年,但是玩具就不一样了,只要孩子要,家里人就会给买。

林晚觉得他爸这厂子一点根基都没有,想要来钱快,还是先做这种比较好。而且现在钢材贵,玩具体积小,需要的钢材不多。多弄点技术含量进去,价格也不会低。

等累积一定资金后,就可以做别的产品了。

林国安一听他儿子的分析之后,沉默片刻,当即一拍大腿,“好,咱就做这个。”

要做这种玩具,林晚就觉得很容易了。

为了搞出这个,他还特意的画了模型出来。因为现在人都喜欢外国的东西,所以画的是个中西结合的战士形象。

这个战士模型可以变身,变成一辆装甲车,也能变成一个战士。而且弄了一个开关,打开开关之后,战士可以一连走十来步路。林晚本来还想配个音的,但是没那么小的设备。

不过即便是这样,林国安已经非常惊奇了。

“儿子,这东西你真的做的出来?”

妈哟,能走路的假人,这也太神了!

林晚:“……爸,你手里那手机都是我弄的呢。”

“对对对,我都忘了我儿子是个做手机的了。儿子你赶紧弄出来,等厂房弄好了我就开工。对了,这个需要哪些设备来着?”

“我看你连设备都不用买了,这毕竟只是暂时的,你先找别的厂子分开加工零件,到时候你们工人自己组装。看看卖的情况咋样。我也不能一直让你卖这个,还是希望你搞实业的。有了钱买新的机械设备”

林国安对搞不搞实业没啥想法,他觉得能赚钱就成。

但是他竟然觉得儿子说的挺有道理的。

他突然一愣的看着儿子,“儿子,我发现你现在特别聪明,说话一套一套的。”

林晚也觉得自己现在思路特别清晰,往往想到一个点,就能想到更多。

他自豪道,“可能是我越来越聪明了。”

林国安摸了摸他那个脑袋,“这可真是个宝贝。”

脑子里的999惊叫,“啊,宿主,你爸发现本系统了。他说本系统是个宝贝!”

林晚:“……”

用林晚现在的脑子来做这种玩具,显然是杀鸡用了宰牛刀。一下子就搞定了。

林晚就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就把里面的零件以及构造全都画给了林国安了。

林国安是看不懂的,但是他手底下的技术工人是觉得看得懂的。

这会儿林国安才是真正的体会到他儿子说的要请技术工人的原因了。

要是请的是和他一样没接触过的人,真是有想法都做不出来的。

他觉得自己还有许多东西要学习。

另外一边,林晚搞定了他爸的事儿之后,就开始一心一意的学习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了。

小梁中途来给他送过一些营养品。

林晚就给他放假,“梁哥,我最近不出门,我在家里学东西。你要是有事儿可以先去忙。”

小梁惊讶,林晚同志还有需要学习的东西?说实在,他一直觉得林晚同志什么都知道。

反正他就没见过林晚同志这样什么学科都能做出成就的研究员。

林晚道,“我们国家现在的计算机不大好用,我想看看能不能研究一下更好的。”

小梁:“……”他没听错,林晚同志这是要研究计算机。

林晚抬起头来的时候,正好看着小梁红了眼睛。顿时吃惊道,“梁哥,你咋了?”

“我没事儿。”小梁擦了擦眼睛,“林晚同志,知道您要研究计算机,我心里高兴,国外计算机技术好,比咱们生产的好,别人封锁咱们,不准卖给咱们国家。我们几个兄弟就去国外偷偷运回来。为了一台计算机,几个兄弟……”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亲们。

☆、第 225 章

小梁的话让林晚更加坚定了要好好的研究计算机。

现在实验研究离不开这东西。未来科技发展更是离不开计算机。

他们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面。

华大的图书馆里面关于计算机方面的书不少。林晚也不想整天在家里躺着睡觉。干脆就去图书馆找一些书看。要不然外人看来他连这方面的书都没接触过, 突然搞出这方面的研究了,那也有些说不过去。

好在他挑的时间还是上课的时间, 所以图书馆人不多。

按着老师指引, 他找到了计算机相关的书架。不过这方面的书却很少。林晚数了数,一共只有二十本的样子。他就干脆从中间挑了十本出来, 然后找了个桌子坐下。

和他同桌的一个同学看到他搬了这么多书过来, 刚想提醒他别占用过多的学习资源, 结果就看到这位年轻的同学竟然开始翻书了。

没错,是翻书, 就是拿着一本书, 一页一页的翻。

他那眼睛好像就随便的扫了两眼页面,就直接翻过去了。

二十分钟的时间, 这位就看完一本书了, 然后继续看下一本。

假的, 装的, 不会!

“这位……同学, 你是在找什么吗?”这位同学终于忍不住出声道。

林晚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我在看书。”

“……你这样是在看书, 不是, 我的意思是,你看完了吗。”你要是不是认真看书, 就别占用这么多宝贵的资源啊同学。这种行为是不好 。

“看完了。你要看吗?”

“……不用了。”这位同学艰难的回答。

林晚点点头,然后低头继续翻书。

一上午的时间,十本书全看完了。然后整整齐齐的又搬回去放好了。

林晚准备下午再来将剩下的十本书看完。

这些书虽然很浅显, 但是也让他对这个时代的科学水平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于他以后的研究工作有了更多的帮助。

跟着他一起进入图书馆的小梁也是心中惊奇,他刚刚离着林晚同志不远,也看到他的看书速度了。

他可不觉得林晚同志会这么闲着没事儿干,跑来学校翻书玩。

所以人家是真的在学习。只不过这学习速度挺快的。

”梁哥,我下午还要来一趟。”林晚道。

“哦,好的。”小梁立马答应了,心里感慨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为什么会这么大。

下午林晚继续在图书馆看书,结果又被几个学生给偷偷围观了。因为下午人多,所以林晚也感觉到了这种视线了。他不大喜欢在学习的时候被人这么盯着。

不过好在下午就能看完这些书了。所以倒是无所谓。

图书馆的书对林晚的帮助不是很大,都是理论基础。而且虽然有二十多本书,但是重复的内容提多了。总结起来没多少技术含量。

所以剩下的时间,他就都在家里看系统空间的书。

林晚花了十天的时间,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快速的过了一遍。

计算机需提升的方面很多,但是目前最重要的还是中央芯片。只有芯片提升了,才能提升电脑的整体运行速度。其次才是软件问题。

这会儿的计算机还没有进入多媒体时代,采用的是Intel 8080,每秒钟的指令是29万条指令。

林晚不知道国外的科技到底是到哪了一步,但是这会儿奔腾处理器是没出来的。林晚觉得自己最起码要弄出奔腾那种级别的,才能算是让国内的计算机起步了。

找准了目标,他就开始一心一意的研究集成芯片了。

为了这个,他还专门去网络信息研究中心那边弄了几块目前国内使用的芯片过来研究。

田教授看到他来了,高兴不已,“那边的事情忙完了,是不是要回来搞研究了。我和你说,我们最近还在继续研究移动电话,基站信号还是不好。有同志提议要是能使用卫星就好了,毕竟卫星覆盖率比较大。你觉得这个提议怎么样?”

林晚觉得牛。卫星电话都想到了。

果然,他的前辈们都是牛人。只要有个支点,他们就能改变世界。

“这个提议我觉得非常好。”

“哎,可惜啊,也就是个提议。”田教授叹气道,“目前我们卫星发射成功了,但是还没发使用。”他感慨完了之后,又问林晚,“对了,你今天过来是准备搞什么研究,需要这边提供什么支持吗?”

林晚觉得老田同志果然贴心。于是将自己的打算和田教授说了一通。

田教授:“……这个……移动电话和计算机还是有些区别。”

不是有些区别,是区别很大的。

而且计算机比电话显然复杂多了。

林晚道,“是有一些区别,我最近看完了关于计算机方面的书,觉得计算机比起移动电话要复杂一些。不过还好,进入了这一行之后,感觉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田主任听到他这口气,好奇道,“你看了多少计算机方面的书?”

“二三十本。我也找不到更多的书了。”

“……你说你这些天就看完了?”田主任惊讶道?

林晚心虚的点头。事实上这些天看了不下百本书了。

然而田主任对于林晚这个学习的效率还是惊呆了。他仔细盯了盯林晚的脑袋,看的林晚有些不自在了,他突然笑了起来,“林晚啊,你说你要研究这个,你怎么不早点说呢,你应该早点和我说的。我这边有很多不外传的书籍资料,这些才是我们的机密资料,你看的那些都是外面流传的,没大用处。哎,你早点找我呀。”

田主任说完之后,就赶紧儿去开自己办公室里面上了锁的柜子。从里面抱出了二十多本书来。

这还不算,他又让林晚等着,自己急匆匆的离开了办公室。林晚等了二十多分钟之后,他才回来,而且回来的时候身边还跟着几个年轻的研究生帮着搬书,又是二三十本的样子。

看来是去搜刮其他教授的宝贝去了。

田主任笑的一脸慈祥,“你喜欢看书,这些都给你看。拿回去慢慢看。”

几个研究生一脸艳羡。这可都是教授们的宝贝疙瘩呢。内部传阅的资料,就算是他们平时想看,也要一本一本的借阅,而且还要办理借阅手续。最重要的是只能在研究所内部看,不能带走。

林晚扫了一眼教授给他的这些书,发现里面竟然还有一些是他在系统空间看过的。也就是说,教授给的这些书确实挺好。

林晚也不推辞了,多看书肯定是没错的。反正最近他要在家里写论文,正好有时间再多看看。反正他看书很快,也不会占用太久。

“谢谢教授,我最多半个月就送回来。”

“不着急,不着急。”田教授笑的合不拢嘴。这些书到了林晚手里,他可一点也不担心会被浪费掉。

这小子不管搞哪一行,那都是要出成绩的。

别人不知道,他这种级别的已经知道很多事儿了。林晚这小同志到了材料研究所,就搞出特种钢了。

现在那一整个团队都要调动了,要沿着特种钢这个研究方向继续研究,而且还是秘密研究。

回去的时候,林晚还带走了研究中心这边的几种芯片,从旧的到最新的都有。为此研究所这边还安排了专车,甚至还安排了安保大队的两个同志跟着一起运送回去。

按着田教授的说法,林晚带走的可是他们目前计算机方面最先进的技术了。可不能出漏子。

不过再多的技术,在田教授心里都比不上林晚学进脑子里面的知识。

林国安和刘胜男回到家里的时候,正看到自家儿子从专车上下来,还带了几个穿着制服的人给他往屋里搬东西。

两口子心里都觉得自家儿子这派头越来越大了。

等研究中心的人都走了,小梁就帮着把书往书房搬。

刘胜男蹭蹭蹭的跑到自家正在整理书籍的儿子身边,一脸佩服的看着自己儿子,“儿子,你干啥去了,你可真威风。”

林晚完全没这意识,他知道人家护送的是这些资料书而已。

林国安却吃醋了, “那有啥,以后我挣钱了,我给你也请一堆人跟着。还给你买小汽车。”

刘胜男完全想象不出来那个场面,关键是她觉得她男人这是异想天开。他们又不是大干部,咋可能请人保护呢,还小汽车呢,谁开啊?

所以直接送给她男人两个字,“吹牛。”

林晚却是一脸期待,“爸,我相信你,回头咱家请一堆人回来,以后我衣服也不用洗了,碗也不用洗了,卫生也不用做了……”

想到那种生活,林晚觉得这日子真是美的不得了。他记忆中的那种霸总就是过这种日子的。

林国安:“……”你靠我,还不如靠你自己。老子就是和你妈吹个牛而已。你还当真了。你老子还准备着靠你这小子呢。

小梁往书房里搬东西的时候听到了林晚这番话,他觉得他似乎知道了林晚同志的诉求。

☆、第 226 章

林晚虽然目前只是个名誉教授, 级别上是不会安排配备勤务员的。但是他目前表现出来的能力,以及潜力, 加上他的贡献, 给他配备勤务员也是可以的。

之前考虑到他年纪小,所以对待他的很多问题都很是小心, 以免太过引人注意了。要知道, 如果为了确保林晚的安全问题, 他最应该去某个秘密机构里面搞研究。

这才是最安全的。

但是问题是这同志年龄太小了,所以组织上还是希望他能够顺其自然的成长。只能在别的方面尽量的让他显得平凡一些。

不过这次小梁和组织汇报了工作之后。

组织的领导考虑到既然林晚已经有这种需求了, 那么以后肯定会请人的。与其让他在外面请人, 还不如自己派人过去。

当然,这个名义上不能说是给他配备的, 而是要说是林国安同志请的。这样也能不扎眼。

所以没过两天, 小梁就领着一个中年妇女回来了。这位同志姓朱, 人称朱大姐。短发方脸, 穿着朴实。

按照小梁的介绍, 这位是组织里面专业的勤务员,会做家务, 也会做饭, 人挺勤快。最重要的是家庭背景知根知底的,政治条件过硬, 值得信任。

林国安一家人看着朱大姐,半天不知道咋反应。

这咋突然就来个人,说要给他们洗衣做饭呢。多不好意思啊, 自己的事情咋能让别人做呢。

朱大姐爽朗道,“这是组织上交给咱的任务,咱肯定好好做。这是我的工作职责,没啥不好意思的。”

听到朱大姐的口音,刘胜男突然道,“朱大姐,你也是江北人?”

“那可不,我娘家婆家都是江北的,地地道道的江北人。”

“哎哟,咱也是江北的。”刘胜男高兴道。

这可真是老乡见老乡了。

朱大姐道,“那可太好了,我做的江北菜特别好吃。我以前的领导特别喜欢吃。你们保准喜欢吃。”

刘胜男咽了咽口水。

林晚:“……”

于是朱大姐就顺理成章的留了下来。当然,林国安和刘胜男还是觉得白白的沾自家儿子的光不大好。毕竟人家是来照顾他儿子的,这平时他们两口子不是也要一起照顾到了吗。

所以坚决要给朱大姐开一份工资。

小梁道,“这个方面领导不掺和,只要朱大姐工作做的好,让林晚同志可以安心学习搞研究就可以了。”

林晚感动不已,国家对他真好,这方面也考虑到了。

朱大姐刚在林晚家里安顿好,就开始动手工作了。那动作麻溜的不得了。

小梁还偷偷的和林晚道,“林晚同志,如果你有什么需求,就和我说,我会帮你和上面汇报的。比如说你需要资料书,需要什么帮助都可以。像这次朱大姐的事儿,你也可以提前说的。你不开口,上面不好安排人。要不是前天你说了这事儿,我都不知道呢。”

林晚一想前天他说啥了,然后想到他说不想洗衣服刷碗筷来着。

他就随口那么一说……

看来以后不能随口说话了,万一上面当真了咋办。

家里有了朱大姐,林晚觉得这生活就如同进了蜜糖里面一样。

每天早上可以吃到营养健康美味的早餐,吃完之后不用自己刷碗。家里水果随时都是洗干净的。中午和晚上再也不用吃他爸准备的水煮面了。